2017年中国农产品月度进出口数据分析(1月)
- 格式:doc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2
小班推题-数资 15(讲义)资料分析(一)1.2014 年 1~4 月,以下哪种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同期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 20%?A.食用油籽B.蔬菜C.畜产品D.水产品2.2013 年 1~4 月,以下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呈现顺差关系的是:A.谷物B.食用油籽C.畜产品D.水果3.2014 年1~4 月,食用植物油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同期约:A.减少了11%B.增加了3%启智职教的店C.增加了11%D.减少了3%4.表中 2014 年 1~4 月进口额与出口额都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的农产品有几类?A.2B.3C.4D.55.关于 2014 年 1~4 月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超出半数农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速低于农产品平均增速B.食用油籽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高于上年同期C.上年同期棉花进口额低于谷物D.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差高于上年同期(二)6.2009~2012 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同比增长不到 3000 元的年份有几个?A.0B.1C.2D.37.如果按照 2013 年的同比增量计算,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在哪一年超过 5 万元?A.2017 年B.2018 年C.2019 年D.2020 年8.2013 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最接近的行业,其 2012 年的平均工资比城镇私营单位:A.高 300 多元B.高 900 多元C.低 500 多元D.低 600 多元9.以下哪个行业 2013 年平均工资的同比增速超过 15%?A.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B.农、林、牧、渔业C.建筑业D.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表中所有行业 2012 年的人均月工资都不足 3000 元B.表中只有 3 个行业 2013 年的人均工资不在 3-4 万元的范围C.金融业 2013 年人均工资同比增量低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D.图中平均工资同比增速最快与同比增量最大的年份是同一年数量关系1.某剧场 A、B 两间影视厅分别坐有观众 43 人和 37 人,如果把 B 厅的人往A 厅调动,当 A 厅满座后,B 厅内剩下的人数占 B 厅容量的 1/2,如果将 A 厅的人往 B 厅调动,当 B 厅满座后,A 厅内剩下的人数占 A 厅容量的 1/3,问 B 厅能容纳多少人?A.56B.54C.64D.602.一家三口人的属相和生日都相同,父母的岁数之和是儿子的 6 倍,而儿子尚未满 15 岁,问妈妈可能多少岁?A.30B.36C.40D.423.商场里某商品成本上涨了 20%,售价只上涨了 10%,毛利率(利润/进货价)比以前下降了 10 个百分点。
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导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其进出口贸易数据对于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探讨其特点和影响因素。
1.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情况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居世界前列。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贸易总额在2020年达到了3.15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49万亿美元,进口额为0.66万亿美元。
虽然由于全球经济形势和国际贸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贸易总额可能出现波动,但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 进口贸易数据分析中国的进口贸易数据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
首先,从贸易伙伴国的角度看,中国主要的进口贸易伙伴包括欧洲盟国、美国、亚洲国家等。
其中,中国的主要进口商品包括机电产品、矿产产品、农产品、化工产品等。
其次,从进口产品的结构来看,中国的进口主要以资源类产品为主,如能源、原材料等;同时,高技术产品也逐渐成为进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出口贸易数据分析中国的出口贸易数据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中国以出口制造业产品为主,如电子产品、纺织品、玩具、机械设备等。
中国的出口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主要受益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和制造能力强大的优势。
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通过跨国公司的投资和合作,提升自身的出口贸易水平。
4. 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因素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全球经济形势是影响中国贸易的关键因素,包括全球需求、市场竞争、货币政策等;其次,国际贸易政策和贸易摩擦也会对中国进出口造成影响;另外,国内经济政策、改革开放等也是重要的因素。
同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还受到外汇市场、汇率波动、关税税率等因素的影响。
5.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挑战与机遇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面临一些挑战,如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国内产业升级等。
然而,中国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如加快自主创新、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等。
中国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以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农业行业数据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农业行业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以评估当前农业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并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提供参考。
本报告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农村经济和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和解读。
1. 农业生产数据分析1.1 农作物生产情况通过对近几年农作物生产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作物的生产规模和变化趋势。
例如,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量逐年稳步增长,而棉花和油料作物的生产量则相对较为波动。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农业生产者制定合理的种植计划和市场销售策略。
1.2 畜牧业和养殖业产量分析畜牧业和养殖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分析其产量数据可以帮助农民和企业家了解不同动物品种的养殖趋势。
例如,猪肉和禽类肉类的产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牛奶和牛肉的产量则有所下降。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以及有效配置生产资源的策略。
2. 农产品市场数据分析2.1 农产品价格变动分析通过分析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变动,可以了解到不同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情况。
例如,价格上涨通常会促使农业生产者增加供应,而价格下跌则可能导致农民减少生产。
此外,价格波动还受到季节性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对于农产品市场的参与者来说是重要的风险因素。
2.2 农产品进出口数据分析农产品的进出口数据可用来评估国内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通过分析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量和价值,可以确定国内农业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和进口来源,以及贸易结构的变化。
这样的数据对于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3. 农村经济数据分析3.1 农村就业和收入情况分析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就业和收入水平。
分析农村就业和收入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产业分布和收入差距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农村非农就业的比重、农村居民的平均工资水平以及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均是重要的指标。
3.2 农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分析农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2017年上半年各省区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情况汇总作者:来源:《大陆桥视野·上》2017年第08期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14万亿元,同比增长19.6%。
其中,出口7.21万亿元,增长15%;进口5.93万亿元,增长25.7%。
中国对俄罗斯、巴基斯坦、波兰和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33.1%、14.5%、24.6%和46.8%。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表示,当前外贸新动能不断聚集,“一带一路”沿线及拉美国家形成的市场多元化潜力,未来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总体看,下半年我国进出口仍会保持正增长。
各省市区近日也相继公布了各自的上半年进出口数据,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省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呈现较快增长。
【湖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连增10月“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相对较为滞后,湖南利用在装备制造、基础施工、轨道交通等领域的优势促进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
数据显示,自去年8月份起,湖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单月进出口同比连续10个月呈增长态势。
今年上半年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224.3亿元,增长51.6%。
【湖北】上半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2%2016年湖北省外贸进出口值双双下降,进入2017年,外贸迅速企稳回升,月度进出口值同比始终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湖北省进出口总值1404.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5%。
湖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2%,其中,对印度、越南、波兰、伊朗、巴基斯坦、以色列、老挝等部分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超过20%。
【上海】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均高于总体今年上半年,上海市累计进出口1.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8.7%,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1.8%,列全国各省区市排名第三位。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214.3亿元,增长23.2%,占20.7%。
2017年中国棉花进出口情况统计分析【图】2017年1-12月中国棉花进口数量为116万吨,同比增长28.7%;2017年1-12月中国棉花进口金额为2189770千美元,同比增长39.5%。
2017年1-12月中国棉花进口情况如下图所示:2012-2017年中国棉花进口数量统计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2012-2017年中国棉花进口金额统计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2017年1-12月中国棉花出口数量为17083吨,同比增长120.2%;2017年1-12月中国棉花出口金额为33577千美元,同比增长120.2%。
2017年1-12月中国棉花出口情况如下图所示:2012-2017年中国棉花出口数量统计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2012-2017年中国棉花出口金额统计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2017年1-12月中国棉纱线进口数量为198万吨,同比增长0.6%;2017年1-12月中国棉纱线进口金额为5461000千美元,同比增长6.4%。
2017年1-12月中国棉纱线进口情况如下图所示:2012-2017年中国棉纱线进口数量统计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2012-2017年中国棉纱线进口金额统计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2017年1-12月中国棉纱线出口数量为393512吨,同比增长10.6%;2017年1-12月中国棉纱线出口金额为1654957千美元,同比增长6.5%。
2017年1-12月中国棉纱线出口情况如下图所示:2012-2017年中国棉纱线出口数量统计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2012-2017年中国棉纱线出口金额统计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信息交流中国荼叶加工2018(1):672017年国内茶叶产销形势通报一、生产规模增长明显趋缓2017年我国茶叶生产总规模继续惯性増长,但在农业部关于“一稳定三提高”的政策引导下,在市场消费趋势调节下,茶园面积扩张速度明显 放缓,増长率下降到4%以内,远低于近年来8-的平均増长速度。
根据调研数据估算,2017年全国 茶园总面积约为303.6万公顷,比上年増加7.1万 公顷,同比増长2.38%,其中开采面积约247.1万 公顷,同比増长约3.61-。
茶叶总产量同比増长 6.91%,估计2017年全国干毛茶总产量约为261.44万吨,产量増长主要来自于新投产茶园面 积的扩大与部分中小茶类的高速増长。
在产量惯 性増长与价格恢复増长的带动下,全年茶叶一产 产值约为1904亿元,同比増长11.87%。
二、 茶类结构继续调整2017年茶类生产结构小幅调整,干毛茶产量 中绿茶占比基本稳定,为62.05%;乌龙茶占比继 续下降,为10.65%;红茶、黑茶(不含普洱)占比小 幅提升,分别达到12.37%"8.58%。
其中,绿茶产量 约162.21万吨,同比増长7.49%;红茶、黑茶(不含 普洱)、白茶产量约分别同比増长8.60%、9.55%和36.93%,分别达到32.35万吨、22.44万吨、2.77万 吨;乌龙茶产量约为27.84万吨,同比増长2.66%。
普洱茶产量约为13.33万吨,同比増长2.54%。
2017年名优茶产量继续突破100万吨。
三、茶叶销售开始回暖在中档茶的惯性増长、高端茶的市场恢复増 长带动下,茶叶整体销售开始回暖。
从调研数据 看,2017年92%的产区表示销售量有所上升或持 平。
高端礼品茶销售方面,48%的产区与去年同期 持平,24%的产区销量上升,28%的地区销量下滑。
从绿茶批发市场交易数据看,浙南茶叶市场2017 年交易总量76774吨,交易总额57亿元,分别同 比上涨了 0.77%和13.00%;新昌中国茶市2017年 交易总量和交易总额分别为16632吨和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増长9.15%和24.65%。
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湘教版)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基础过关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周宣传主题是“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读我国水稻优势产区和新型水稻试验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水稻优势产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2.袁隆平团队研究新型水稻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适应性。
以下正确的是()A.格尔木—研究水稻的节水性B.阿克陶县—研究水稻的抗旱性C.温州市—研究水稻的抗寒性D.青岛市—研究水稻的耐热性3.新型水稻试验可以反映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A.科技兴农B.完全依靠自给自足C.依赖国际市场D.全部进行水稻种植为了加快脱贫致富,贵州省毕节市采取“互联网+农业”的方式,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下图为其生产、销售模式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相对于传统的贸易模式,该市“互联网+农业”销售模式的主要优势是()A.贸易环节较多B.产品保鲜度高C.运输距离缩短D.市场信息准确5.利用“互联网+农业”进行生产经营模式,有利于()A.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B.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C.精准选择农产品种植D.提高农产品育种技术2020年4月9日,阿里巴巴推出“数字粮仓”计划,重点在8个省区推出100个数字粮食基地建设,通过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一整套数字化农业解决方案,消费者可以在预售期下单,农产品成熟时收货。
下图为阿里巴巴“数字粮仓”计划省区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数字粮仓对应正确是()A.①—长白山脉B.③—小兴安岭C.⑤—华北平原D.⑦—黄土高原7.关于图中各省区粮食生产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形平坦,黄土广布,热量充足B.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源充足C.⑤水资源充足,盐碱化土地面积广D.⑧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光照充足8.“数字粮仓”的建设可以()①增加商品流通环节②建立源产地的品牌③降低农产品仓储成本④延长农产品保质期⑤扩大市场销售范围⑥缩短农产品生长周期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④⑥D.②③⑤为配合控制“新冠肺炎”,2020年初我国口罩企业迅速复工扩产,医用口罩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生产医用口罩的关键原材料熔喷布几乎全部产于我国。
2017年1—12月中国大豆进出口数据分析
2017年1—12月,中国大豆进出口总额为143.53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139.42亿美元,出口额为4.11亿美元。
相比于2016年,中国大豆进出口总额有所增长,表明中国对
大豆的需求继续增加。
从进口数据来看,2017年中国进口大豆总量为9,646.50万吨,同比增长13.9%。
进口大豆的主要来源国家包括巴西、美国和阿根廷。
巴西是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17年进口量达到5,065.01万吨,占总进口量的52.4%。
其次是美国,进口量为3,817.55万吨,占总进口量的39.6%。
阿根廷的大豆进口量较小,为454.79万吨,占总进口量的4.7%。
进口大豆主要用于饲料和食用油的生产,其中饲料用途的大豆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70%左右。
这是因为随着中国养殖业的发展,对饲料需求的增加导致了大豆进口量的增加。
从出口数据来看,中国2017年出口大豆总量为359,240吨,同比下降73.6%。
出口大豆主要是向周边亚洲国家出口,如日本、韩国和越南等。
这些国家主要用于食用大豆的加
工和生产,如豆腐和豆浆等。
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增加,而出口总量下降。
这说明中国对于大豆的需求继续增加,主要用于饲料和食用油的生产。
与此中国大豆出口量下降主要是因为国内需求的增加,以及周边亚洲国家对大豆的竞争增加。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大豆进口量有望继续增加,并且进口国家的多元化也将成为一种趋势。
农产品进出口数据分析农产品是指农业生产的各类农作物、牲畜、禽类及其副产品等,是农业部门的主要生产对象。
农产品进出口数据分析对于了解农产品贸易状况、制定相关政策以及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农产品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其变化趋势、主要贸易对象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农产品进出口总体情况呈现增长态势。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农产品进出口规模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全球贸易的发展以及农产品国际市场的需求增长。
具体而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并且农产品出口也逐渐增加。
这表明中国农产品贸易体系日益完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其次,农产品进出口的贸易对象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
中国与亚洲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较大。
这主要得益于亚洲国家农业发展相对有利,农产品出口质量较高。
此外,欧洲国家对农产品的需求也相对较高,因此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也逐渐扩大。
然而,尽管贸易伙伴较多,但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较小。
这可能是由于这些国家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强,价格相对较高,导致进口规模相对较小。
此外,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高品质、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在农产品进出口中,高品质、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出口比例逐渐增加。
这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质量逐渐提升,符合国际贸易标准。
然而,农产品出口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质量不合格、标准不统一等。
因此,农产品贸易需要加强质量监管,加强标准制定,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最后,未来农产品进出口发展应注重多方面因素。
首先,需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出口农产品符合国际标准,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其次,需要加强农产品贸易伙伴的合作,开拓新的贸易市场,降低贸易障碍。
同时,应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产品的利润空间。
此外,政府应提供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农产品出口,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1月份中国农产品供需平衡分析一、本月较上月供求的变化状况及猜测本月维持2022/05年度(10月/9月)中国大豆供需猜测不变,进口2580万吨,压榨量3075万吨,均和上月猜测值持平。
本月维持对2022/06年度中国大豆产量猜测不变,为1700万吨,低于当前年度的1800万吨,这是基于大豆单产回到更为正常的水平,以及播种面积略有降低。
本月将2022/06年度的大豆进口猜测值调高道2600万吨,比上月预估值调高100万吨,这主要是由于本年度头三个月的进口数据高于早前预期。
由于大豆压榨产能连续扩张,加之新季大豆产量下降,意味着我国对进口大豆的需求将会维持增长势头。
不过由于新年度的期初库存显著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而且进口的其他油籽,如油菜籽数量大幅提高,将导致进口大豆需求增幅受制。
本月还将2022/06年度的大豆压榨量调高100万吨,达到3200万吨,主要由于大豆供应增长,压榨需求提高。
本月将2022/05年度我国豆粕出口数据调低到65万吨,低于上月预估的80万吨,这是基于实际的出口贸易数据。
国内消费量则相应调高15万吨,达到2382万吨。
2022/06年度豆粕产量估计为2540万吨,比上月调高80万吨,进口量调高到22万吨,高于上月预估的5万吨,这也是基于最近数月我国大量定购印度豆粕。
国内用量估计为2492万吨,高于上月预估的2395万吨,这是由于豆粕产量和进口提高,反映出禽流感过后,国内饲料需求形势依旧呈现良好增长势头。
本月将2022/05年度中国豆油的进口数据调低到173万吨,较上月预估值200万吨调低27万吨,这是基于豆油进口贸易数据所做的修正。
2022/06年度的豆油产量调高到了571万吨,缘由在于大豆供应和压榨提高。
豆油进口量也相应调低到了230万吨,主要由于本年度迄今为止,豆油进口水平低于预期。
本月将中国2022/06年度的玉米产量猜测值调高到1.31亿吨,高于上月预估的1.29亿吨,这是基于官方发布的粮食数据以及行业人士供应的信息。
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进展,农产品贸易也越来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经营的好坏直截了当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不仅涉及农民的就业,家庭收入等,还关系到国家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固等宏观方面,因此,研究农产品贸易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显现了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而中国作为农产品贸易大国,同时也是农产品贸易争端较多的国家,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问题更是不断凸显出来。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连续增长,但目前尚存在一系列因素,严峻制约着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可连续进展。
如人民币的升值问题、通货膨胀的显现,绿色贸易壁垒措施限制农产品出口等内部和外部问题。
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呈连续扩大趋势。
本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阻碍入手,结合一些数据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一些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如何克服现存问题,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进展的有效措施。
最后,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情形进行了回忆和展望并进行总结。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通货膨胀;绿色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提高竞争力Abstract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rade liberalization of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trade also more and mor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countries. Our country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natio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busines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armers' interests, not only involves farmers employment, family income, etc, but also related to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macro, therefore, the agricultural trade problems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In recent years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appear a series of questions, and are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as a big country, is also a trade dispute more na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problems is obvious and it out.Since it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growth, but it is there are a series of factors, constrain the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rise in the yuan problems, inflation, the emergence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restrictions and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problems.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deficit is continue to expand trend. This paper from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influence, combinied with some data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Chinese exported farm produce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and put forward some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how to overcom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product export trade in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measures. Finally,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in our country a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and prospects.Keywords: agricultural exports; Inflation;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enminbi; Improve competitiveness目录1.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 (1)1.1 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形 (1)1.2 2010年的农产品出口 (4)1.2.1 2010年农产品出口概况 (4)1.2.2 2010年重点大类农产品出口情形 (6)1.2.3 2010年农产品出口的要紧特点 (7)2.中国农产品出口问题 (8)2.1 人民币升值条件下的农产品出口问题 (8)2.2 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农产品出口问题 (9)2.3 绿色贸易壁垒条件下的农产品出口问题 (12)3. 解决农产品出口问题的计策 (14)3.1 人民币升值时农产品出口问题的解决计策 (14)3.2 通货膨胀时农产品出口问题的解决计策 (16)3.3 绿色贸易壁垒条件下农产品出口问题的解决计策 (17)3.4 政府对农产品出口的促进 (19)4.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回忆和展望 (21)4.1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国别市场变动 (21)4.2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变动 (22)4.3 中国农产品出口前景展望 (24)参考文献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进展迅猛,贸易额有较大幅度提高,为国民经济的稳步进展做出了积极的奉献。
2017年我国苹果、梨、葡萄和桃进出口统计分析作者:张放来源:《中国果业信息》 2018年第12期张放【导读】苹果、梨、葡萄和桃是我国除柑桔外的四大主产水果,同时也是我国进出口数量较多的鲜果。
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的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出口的苹果、梨、葡萄和桃的数量均有不同幅度增加,均创下历史新高;而进口的葡萄、梨的数量较2016年有不同幅度减少,进口的苹果和桃的数量较2016年有不同幅度增加。
苹果、梨、葡萄和桃是我国除柑桔外的另外四大主产水果(不包括香蕉。
下同),同时也是我国进出口数量较多的鲜果,其中,苹果出口量大多数年份居各类水果之首。
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的统计数据(与我国海关部门统计数据基本一致),2017我国出口苹果(海关代码080810)、梨(海关代码080830)、葡萄(海关代码080610,指葡萄鲜果)和桃(海关代码080930,含油桃)等四类水果的数量合计达222.39万t,出口额合计达28.72亿美元,同2016年相比分别增加了5.78%和5.8%,分别占我国出口干鲜水果(指海关编码08章所列商品)总量和总额的30.83%和26.91%;进口量合计达31.91万t,进口额合计达7.43亿美元,同2016年相比分别减少了2.76%和3.21%,分别占我国进口干鲜水果总量和总额的3.50%和5.81%。
一、苹果苹果是我国第一大水果,也是出口量常常高居首位的水果。
在大量出口的同时,我国每年也要进口数量不少的苹果,只不过进口量远远小于出口量。
(一)出口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的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出口的苹果数量和金额同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出口量稳中略增,并再创历史新高,为132.84万t,较2016年增加了0.63万t,增幅仅0.48%,占我国出口干鲜水果总量的比重较2016年提高了0.33个百分点,达18.41%;不过,出口额稳中略减,为14.53亿美元,较2016年减少了13.20万美元,减幅仅0.09‰,占我国出口干鲜水果总额的比重较2016年提高了0.37个百分点,达13.61%(见表1)。
中国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农产品200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 一、概述 2009年1-12月,中国农产品出口金额为392.1亿美元,同比下降2.5%。
2009年12月,中国出口农产品金额为44.3亿美元,环比增长18.8%,同比出口金额增长17.7%。
2009年1-12月,中国农产品进口金额为521.7亿美元,同比下降10.6%。
2009年12月,中国进口农产品金额为60.3亿美元,环比增长37.2%,同比进口金额增长43.1%。
1 二、最近两年来各月进出口走势表1:2008年1月-2009年12月各月进出口金额金额单位:百万美元200801200802200803200804200805200806200807200808200809200810200811200812200901200902200903200904200905200906200907200908200909200910200911200912月份-3-2-101234567, *1000出口进口顺/逆差2 三、分大洲情况图示表2:2009年1-12月分洲出口金额金额单位:百万美元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 23,254.75南美洲 1,076.71非洲 1,577.06北美洲 5,363.02欧洲 7,240.13大洋洲 701.983表3:2009年1-12月分洲进口金额金额单位:百万美元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其他地区亚洲 11,195.15北美洲 16,691.44非洲 1,161.86大洋洲 3,866.47欧洲 5,044.70其他地区 0.01南美洲 14,215.814表4:2009年1-12月分类别出口情况单位:万美元 四、分类别进出口情况44,183.150,659.7-12.81活动物42,783.347,382.1-9.72畜肉及杂碎33,568.132,388.0 3.63禽肉及杂碎681,638.7518,605.031.44水、海产品34,053.762,164.7-45.25乳品、蛋品、蜂蜜及其它食用动物产品121,781.9136,704.5-10.96其它动物产品18,826.314,894.126.47活植物及花卉484,502.3422,161.714.88食用蔬菜237,817.1210,563.812.99食用水果及坚果140,216.5131,423.6 6.710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61,770.967,339.5-8.311谷物46,563.654,069.8-13.912制粉工业产品184,528.5204,380.5-9.713油料、工业用或药用植物、稻草、秸秆及饲料51,831.844,278.317.114植物液、汁5,851.56,572.7-11.015编结用植物材料32,995.959,501.5-44.516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114,593.1110,427.5 3.817肉类制品343,411.4493,308.9-30.418水产品制品77,087.367,776.113.719糖及糖食12,957.820,024.6-35.320可可及其制品98,641.099,290.0-0.721谷物、粮食粉、淀粉制品,糕点476,264.4584,378.1-18.522蔬菜、水果、坚果等制品130,079.7124,001.7 4.923杂项食品85,678.086,111.9-0.524饮料、酒及醋176,257.7161,781.28.925食品工业的残渣、废料,配制的动物饲料87,813.174,279.918.226烟草及其制品95,667.4137,797.1-30.627其它农产品140,165.3142,189.3-1.428*禽类产品224,525.3267,063.2-15.929*畜类产品*此项为专项统计,在计算总额时请不要统计在内。
2022年农产品的进出口情况202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连续保持增长势头。
据统计,1至11月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68亿美元,同比增长12.9%。
其中出口额为278亿美元,同比增长14.1%;进口额为290亿美元,同比增长12%。
展望2022年,农产品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出口方面,估计美国经济比2022年增长减缓,将影响到2022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低于2022年,需求对农产品出口的拉动因素相对减弱。
进口方面,大豆、棉花、羊毛、水产品原料、皮革原料、食糖明年仍有可能表现进口增长势头。
重点大类商品进出口状况园艺、畜禽、水产品类进出口双增长。
2022年1至11月,我国蔬菜、水果、花卉等园艺类产品共出口79亿美元,同比增长13.8%;水产品及水产品制品共出口80.5亿美元,同比增长19.4%;畜禽类产品出口达到18.3亿美元,同比增长4.9%。
从进口来看,这几大类产品进口都有较大增长,其中水产品及水产品制品进口金额28.9亿美元,同比增长8.6%;食用蔬菜进口金额6.9亿美元,同比增长增长47.2%,食用水果及坚果进口金额6.7亿美元,同比增长12.5%,蔬菜及水果制品进口金额1.8亿美元,同比增长28.5%,畜禽类产品进口金额6.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
谷物类商品进出口有升有降;棉花、油料进口保持较高增长水平。
2022年1至11月,我国玉米出口显著下降,玉米出口数量为260.4万吨,出口金额为3.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67.5%和66.8%。
大米和小麦出口则显著增加,大米出口107万吨,同比增长76.6%,出口额为3.6亿美元,同比增长77.1%;小麦出口90.3万吨,同比增长373.3%,出口额为1.3亿美元,同比增长358.7%。
2022年1至11月,我国进口谷物327.5万吨,进口金额7.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5.1%和44.3%。
其中小麦进口60万吨,进口金额1.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82.7%和84.8%。
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目录摘要 (2)引言 (3)第一章中国农产品进口现状 (4)1.1 中国农产品种植及生产概况 (4)1.2农产品进口的种类 (4)1.3农产品进口量大于农产品出口量 (5)1.4农产品出口环境恶化 (5)1.5转基因农产品进口初步形成 (6)第二章中国农产品进口所存在的问题 (7)2.1 农产品进口贸易的现状 (7)2.2农产品进口量过高有碍国内农产品的发展 (8)2.3 贸易自由化趋势下农产品贸易保护意识不强 (9)2.4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过低,加剧贸易逆差 (10)2.5农产品进口关税消减和配额增加 (10)2.6转基因农产品进口检验存在问题 (11)第三章发展农产品进口的对策 (12)3.1调整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战略 (12)3.2 建立国家农产品进口预警机制 (12)3.3严格控制农产品的进口量 (13)3.4加大农业“走出去”的战略力度 (13)3.5政府完善相关农业支持政策 (14)3.6加强农产品贸易保护意识 (14)3.7提高对转基因农产品进口的检验检测 (14)3.8发展中国大型的农业跨国经营企业 (15)总结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日益成熟,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额都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2004年,我国已从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为农产品净进口国,净出口国的地位出现逆转,国外优势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效应已开始显现。
通过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其比较优势与劣势的分析,引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提出了应该加强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及国际贸易规则的了解,对其进口贸易进行战略性调整,以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健康稳定的发展的基本应对策略。
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农产品贸易,现状,应对策略,前景展望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2017年中国农产品月度进出口数据分析(1月)
2017年中国农产品月度进出口数据分析(1月)
2017年1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167.5亿美元,同比增9.6%。
其中,出口65.0亿美元,增3.0%;进口102.5亿美元,增14.4%;贸易逆差37.5亿美元,增41.4%。
2016-2017年1月国内农产品进出情况一览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谷物进口量同比增8.2%
1月,谷物共进口199.7万吨,同比增8.2%,进口额4.8亿美元,减12.9%。
出口11.3万吨,增1.9倍;出口额0.5亿美元,增65.8%;净进口188.4万吨,增4.3%。
2016-2017年中国谷物进口情况一览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6-2017年中国谷物出口情况一览表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另外,小麦:进口34.1万吨,同比增39.5%。
出口0.5万吨,减34.4%。
玉米:进口15.9万吨,同比增18.4倍。
出口4.9吨,减87.3%。
大米:进口24.8万吨,同比减14.8%。
出口9.3万吨,增3.2倍。
大麦:进口66.6万吨,同比增83.9%。
出口11.1吨,同比增1.3倍。
高粱:进口57.0万吨,同比减38.3%。
出口0.6万吨,同比增2.3倍。
另,玉米酒糟(DDGs)进口3.6万吨,同比减87.6%。
木薯(主要是干木薯)进口61.4万吨,同比减4.7%。
棉花、食糖
棉花:1月,进口13.9万吨,同比增7.7%;进口额2.2亿美元,增28.0%。
此外,棉花替代性产品棉纱[1]进口17.4万吨,增7.9%。
食糖:1月,进口41.0万吨,同比增42.0%;进口额2.0亿美元,增1.1倍。
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
食用油籽:1月,进口817.8万吨,同比增37.2%,进口额36.0亿美元,增52.3%;出口10.8万吨,增16.1%,出口额1.6亿美元,增4.5%;贸易逆差34.4亿美元,增55.7%。
其中,大豆进口765.5万吨,增35.3%;油菜籽进口39.3
万吨,增1.8倍。
食用植物油:1月,进口70.0万吨,同比增7.5%,进口额5.3亿美元,增28.0%;出口1.5万吨,增78.7%,出口额0.2亿美元,增46.4%;贸易逆差5.1亿美元,增27.5%。
其中,棕榈油进口53.5万吨,增11.0%;菜油进口8.1万吨,减5.3%;葵花油和红花油进口3.4万吨,减41.9%;豆油进口3.6万吨,增1.5倍。
蔬菜、水果
蔬菜:1月,出口12.7亿美元,同比增12.1%;进口0.3亿美元,减15.6%;贸易顺差12.4亿美元,增12.9%。
水果:1月,出口6.7亿美元,同比减6.1%;进口7.6亿美元,减1.2%;贸易逆差0.9亿美元,增64.1%。
畜产品、水产品
畜产品:1月,进口20.5亿美元,同比减1.8%;出口4.8亿美元,增10.7%;贸易逆差15.7亿美元,减5.1%。
其中,猪肉进口11.2万吨,增15.2%;猪杂碎进口11.7万吨,增21.5%;牛肉进口4.6万吨,减19.9%;羊肉进口1.8万吨,减23.4%;奶粉进口15.7万吨,减8.5%。
水产品:1月,出口20.2亿美元,同比增6.6%;进口7.0亿美元,减4.2%;贸易顺差13.2亿美元,增13.3%。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
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
求、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
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
中商行业研究方法
中商拥有10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利用中商Askci数据库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在产业研究咨询领域利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产业评估体系。
在市场预测分析方面,模型涵盖对新产品需求预测、快速消费品销售预测、市场份额预测等多种指标,实现针对性的进行市场预测分析。
中商研究报告数据及资料来源
中商利用多种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
一手资料来源于中商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中商通过行业访谈、电话访问等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时,调研人员会将多名受访者的资料及意见、多种来源的数据或资料进行比对核查,公司内部也会预先探讨该数据源的合法性,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及合法合规。
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中国海关、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发布的各类数据、年度报告、行业年鉴等资料信息。
数据
来源
数据种类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公开发布的各类年度数据、季度数据、月度数据等
政府部门宏观经济数据、行业经济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贸易数据等
行业协会年度报告数据、公报数据、行业运行数据、会员企业数据等
社会国际性组织、社会团体公布的各类数据
组织等
行业年鉴农业、林业、医疗、卫生、教育、环境、装备、房产、建筑等各类行业数据
公司公告资本市场各类公司发布的定期年报、半年报、公司公告等
期刊杂志在开期刊杂志中获取的仅限于允许公开引用、转载的部分
中商调研研究人员、调研人员通过实地调查、行业访谈、获取的一手数据
中商的产业研究服务优势
产业研究优
势
优势体现
丰富的数据资源、强大数据挖掘能力中商是中国首家自建数据库系统的产业研究咨询机构,公司自主研发的Askci数据库和CISource中商情报通对各类数据建立中商企业数据库、全球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行业数据库、区域数据库、调研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覆盖近5000多个细分产业数据。
知名的研究中商拥有具备专业背景知识和熟悉
团队,优质的研究咨询服务产业运营的复合型人才,产业分析师、行业专家及咨询顾问共计300余名,在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细分行业及政策法规研究方面具备很强的实力。
公司研究团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产业研究咨询服务及个性化的专项咨询服务。
专门的客服团队,满足客户个性化咨询服务公司建立了专门的客服团队,能够更为准确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满足,并且能够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的处理,深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产品解决方案。
通过加强员工培训与业务创新,开创了民营银行筹建、保险公司筹建等新型咨询服务业务。
产业大数据平台成就最具影响力行业门户公司旗下中商情报网是是国内专业的商业大数据发布和查询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吸引培养了一批忠实用户,已成为中国财经领域“最具影响力行业门户”,为国内外企业、金融从业人员、创业人员、科研院所工作者等提供客观、时效、高价值
的商业资讯。
中商的影响力
国家政府部门及权威媒体广泛报道与引用中商产业研究院专业研究结论
国内外主流财经媒体及国家政府部门大量引用中商数据及研究结论,如央视财经、凤凰财经新浪财经、中国经济信息网、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