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评文本编排要求规范

环评文本编排要求规范

环评文本编排要求规范
环评文本编排要求规范

报告书排版规范

一、报告书封面:(见范例1)格式内容均按照范例执行

【注意事项】(1)封面上字体在页面的上下位置,不得更改;

(2)“送审本”,“报批本”一定要注明;

(3)编制时间,只填月份;

二、报告书目录:(见范例2)

【注意事项】(1)目录应利用WORD自动生成;

(2)上下、左右页边距与文本一致;

(3)目录双面打印,页码设置于页脚外侧,用罗马数字单独连续编

排。

三、文本编排

1、页眉与页面设置

(1)页边距设置:上边距2.6cm,下边距2.6cm,左边距2.8cm,右边距2.8cm。(2)页眉页脚:页眉居中打印,页眉内容为封面名称;页脚内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页码”,字号用五号宋体。

页眉下方设置页眉线,页脚上方设置页脚线;

(3)均为双面打印,页码均设置在外侧,用阿拉伯数字单独连续编排;

2、行距、字体、字号

(1)行距:行距1.5倍,勾选“对齐网格”。

(2)字体字号:正文用4号宋体;

3、分级标题设置

共设置五级标题,

〖章节标题〗:如第二章工程分析

小2号黑体,居中,编号与标题之间空一格(全角),在格式设置的段落功能中设置段前2.5行,段后2.5行;

〖一级标题〗:如 2.1 建设项目概况

小3号黑体,左边顶排,编号与标题之间空一格(全角);

〖二级标题〗:2.1.1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4号黑体,左边顶排,编号与标题之间空一格(全角);

〖三级标题〗:为阿拉伯数字加顿号如 1、2、3、

4号宋体加粗,左边空二格(全角)后开始书写

〖四级标题〗:为阿拉伯数字加括弧无顿号如(1)(2)(3)

左边空二格(全角)后开始书写

〖五级标题〗:为常用符号◆或●

左边空二格(全角)后开始书写

四、表格编排

1、表格字体:◆表格内的文字全部用5号仿宋体;

◆表格上面的表格名称文字用小4号黑体;

◆若表格内主要为数字(如监测数据等),且一行内编排不下时,可

采用小五号或六号字;

◆表格内文字较多、需要换行时,对齐方式一般为左对齐;

(表格范例)表1-1 重灾区水体功能区划表

2、表格边框:均用21/2外粗内细双线

3、表格序号:根据所在章节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全角),居中排。

【注意事项】(1)表格左右两边应至少退进来各一个空格(全角);

(2)表格与其表名称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如出现表1~2行在另一页的情况,将前面的内容或行间距压缩,尽量将表置于一

页内;

4、表格内行距:表内文字行距为1~1.5倍距不等,视页面情况而定,行距之间不能

太拥挤。

5、表格中数据: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

6、表格若有表注:写在底线下左侧,用小5号宋体,采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

五、插图、照片

1、插图由图序号和图名组成;

图序号按所在章节编排,如第一章第一图的图序号为“图1-1”等;

2、插图图名居中置于图下,小四号黑体,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全角)排写;

3、有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下,用小5号宋体,居中;

4、插图上的文字(如流程图等)均为5号仿宋体;

5、插图与其图名称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

6、照片上面应对主要目标标注文字说明,文字均为5号仿宋;

插入照片范例如下:

五号、仿宋-GB2312

插图及流程图等范例如下:

图2-2 营运期水平衡分析图 (单位:m/d)

六、附图绘制(见范例4)主要附图包括:

1、地理位置图(图中显示出项目所在地的大小两个区域)

2、规划图

3、水系图

4、总平面图(图中应有环保设施的标注,如化粪池、除尘器、污水管网等)

5、施工场地布置图(可与总平面图合并,标明弃土场、材料场、取土场等位置)

6、外环境关系图(图中标明距离、户数、人数等)

7、监测布点图(可与监测布点图合并)

【注意事项】

1、以上附图中,均应标明项目位置;

2、附图中的字体、字号按照范例图所示统一执行;

3、附图边框采用二条内外边框,线型是内粗外细,二条边框之间的距离要相等;

4、附图边框页边距均为2.8cm;

5、总平图、外环境图中的尺寸数字一般为5号字;

6、附图名称文字下画双下划线,具体如下;

7、当A4篇幅绘制不下,可考虑A3篇幅;

图形中的一般数据

关于报告书中页眉页脚的边界线距正文的距离说明

一般情况下:

1、页眉的下划线距正文第一行距离约一行间距。

2、页脚的上划线距正文最后一行字距离约一行间距。

其余特殊情况可不必如此,如正文中含图表,需断行至下一页的,页脚上划线至正文距离可不定;页眉内容较多时,可不定;

如下图例:

一行间距

一行间距

报告表排版规范

1、报告表封面:(见范例3)

【注意事项】(1)封面上字体在页面的上下位置,不得更改;

(2)“送审本”,“报批本”一定要注明;

(3)编制时间,只填月份;

2、页面边距设置:上下均为2.6cm,左右均为2.8cm。

3、行距、字体、字号

(1)行距:行距1.7倍,勾选“对齐网格”。

(2)字体字号:正文用小4号宋体;

4、分级标题设置

共设置五级标题,

〖一级标题〗:如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小3黑体。

〖二级标题〗:如一、建设项目概况

四号黑体,左边顶排,编号与标题之间空一格(全角),顿号;

〖三级标题〗:如 2、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小4号黑体,左边空二格(全角),编号与标题之间空一格(全角),顿号;〖四级标题〗:为阿拉伯数字加括弧如(1)(2)(3)

标题与标题、标题与正文之间不空行,左边空二格(全角)后开始书写;〖五级标题〗:为常用符号◆或●

左边空二格(全角)后开始书写

5、报告表表格、插图、附照片、附图的格式同报告书一致。

6、报告表不需要页眉页脚。

7、在编制排版完成后,正文页每页均加一边框,边框与正文文字至少有半字距离。

报告装订规范

1、装订总体顺序:

封面——内封(书需要内封,表需要编制说明)——资质——签名——正文——审批登记表——附图,附件目录(单独彩纸一页,见范例5)——附图——附件

当评审会通过后,报批本除应添加专家指定需要增加的附件外,还应附加:(1)专家评审意见(2)专家签名表(3)报告修改说明(格式见范例6)注:修改说明附在文本之前,另外2个文件附在附件之后。

2、附图装订顺序:

地理位置图——规划图――水系图——总平面图——施工场地布置图――外环境关系图——监测布点图——其他图

3、附件装订顺序:

项目立项文件——业主委托书――规划建设局选址意见书――国土局文件——土地租赁协议――环保局执行标准——监测报告——相关证明文件(水务局、林业局等)——调查表。

4、装订标准及份数:

〖省局项目〗:

送审本全部胶装,装订15本;

报批本全部胶装,装订6本,4本送省评估中心,1本公司存档,1本给业主单

位;

〖成都市局及其它地区项目〗:

送审本全部胶装,装订8本;

报批本全部胶装,装订4本,1本送市局, 1本送市评估中心, 1本公司存档,

1本给业主单位;

【注意事项】

(1)省局、市局项目可能需要光盘,应提前落实,光盘只刻录文字部分;(2)若业主单位需要多份报告,视情况另外安排,原则不超过2本;(3)以上报告装订前,项目负责人应逐页检查,确认无遗漏、顺序正确。

报告装订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检查,确认无遗漏、顺序正确。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写格式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写格式要求 一、报告书构成 环境影响报告书格式应规范,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封面(附1) 2、内封面(附2) 3、公司资质(附3) 4、编写人员责任表(附4、附5) 5、项目负责人环评工程师证 6、目录(包括正文目录和附件、附图目录)(附6) 7、正文 8、附件 9、附图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报告书装订顺序依照上述序号依次排列。 二、纸张及印刷装订规格 报告书一律用A4纸张电脑打印,左侧装订。 三、编辑设置 1、页面设置: ①“纸型” ──主要选用“A4”,“纵向”,个别页面可以采用“A4”,“横向”。 ②“文档网格” ──一律使用“无网格”。 ③“页边距” ──上:2.5cm,下:2.0 cm,左:3.0cm,右:2.5 cm。装订线位置居左。 2、段落: ①报告书标题居中,小题目左对齐,每段落首行缩进4字符。 ②“行距”一律为1.5倍。 3、外文字体:一律为Times New Roman 四、封面、内封面、公司资质、编写人员责任表要求 每份报告书都一律采用公司统一的封面、内封面、公司资质、编写人员责

任表,(见附1、2、3、4、5装订线一律在左面)。 五、目录要求 1、正文目录: 目录按两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采用自动目录生成)。目录两字中间空4格,采用小三宋粗体,与生成的目录之间空一行。生成的目录采用小四宋体,1.5倍行距。示例见附6。 .2、附件、附图目录: 附件、附图四号宋粗体,示例见附7。 所有目录单独编写页码,用ⅠⅡⅢ…标明页码,底端居中。 六、正文要求 1、文字 ①、字体:正文一般用宋体小四号字双面打印,1.5倍行距。 ②、篇章标题:正文的序号标题编排要规范。正文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 超过4层次。 一级标题采用1(空两格)*****,三号宋体字加粗,上下间距为:段前一行,段后一行; 二级标题采用1.1(空两格)*****,小三号宋体字加粗,1.5倍行距; 三级标题采用1.1.1(空两格)*****,四号宋体字加粗,1.5倍行距; 四级标题采用1.1.1.1(空两格)*****,小四号宋体字加粗,1.5倍行距。 报告书采用的标题格式必须符合上面规定,并前后统一,标题一律左起顶格(即不退两格)书写,第一、二、三、四层次标题应单独成行。 当条文内容适于采用分行并列叙述时,其编号依次用(1)、(2)、(3)、……表示,(1)、(2)、(3)均应左起空四格书写,其后空一格再写条文。以下层次可依次用①、②、③、和A、B、C、……;a、b、c、……表示。 标题示例如下: 1 一级标题××(三号宋体字加粗,段前一行,段后一行,1.5倍行距;)顶格1.1 二级标题××××(小三号宋体字加粗,1.5倍行距;)顶格

环评报告合同范本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编制合同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合同编号: 委托方(甲方): 受托方(乙方): 签订地点:

签订日期: XXXX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服务合同 委托方(简称甲方): 受托方(简称乙方):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有关精神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执行。 一、项目建设容 1、生产规模: 2、项目总投资:

二、环评收费及支付方式 1、本项目环评费用确定方式:固定总价(含税、监测费、编制费、评审费、评估费等所有费用)共计人民币:贰拾捌万元整(¥280000元 )。 2、支付方式:合同签订一周预付捌万元整(¥80000元),监测部门的合格监测报告完成后再付捌万元整(¥80000元),完成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编制,通过专家评审、技术评估,甲方获取到环保局批复后,五日甲方付清余款壹拾贰万元整(¥120000元)。每次付款前,乙方应事先向甲方提交当期应付款项的合格发票,否则甲方有权暂停付款。 三、报告书的评审和交付时间 1、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评审单位是市环保局。 2、合同生效且甲方提交编制环评报告书所需的资料后,乙方于二十五个工作日完成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包括监测部门的监测结果完成),并提交环保局的合格审批意见。甲方在合同生效后五个工作日提交齐全乙方所需的资料。 3、乙方负责对所提交的环评报告中出现的遗漏和错误负责修改或补充,修改或补充时间已包含在以上的提交期限。如因不可抵抗外力因素导致乙方无法按期履约,合同期限应顺延,延长的时间由双方重新商定。 4、乙方向甲方提交通过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环保局审批通过稿)正式版10份(环保部门存档的由乙方提供),电子版一份。

环境影响报告表新格式

××××××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单位(盖章):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编制日期: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 1. 封面“×××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指申报项目的名称。 2. 项目名称──指申报项目的名称。 3.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是指地理坐标,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应填写起止地点及地理坐标。 4. 建设性质──指新建、改建、扩建。 5. 项目设立依据──指项目立项或备案等的材料。 6. 行业类别及代码──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 7.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以及与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 8. 结论与建议──明确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提出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9. 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与项目环评有关的文件。 附图: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项目平面布置图以及其他与项目环评有关的图件。 10. 如果本报告表不能完全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根据建设项 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选择下列 1--2 项(不能超过 2 项)进行专项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3)生态影响专项评价 (4)声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5)土壤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7)环境风险影响专项评价 11.如果其他法律法规有另行要求的,报告表应按要求进行分析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 (彩色原件缩印1/3) 项目名称:环评 机构:(公章) 环评机构法定代表人:(名章)

环评报告书格式

商丘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 总论 项目由来 河南省商丘市建筑石料矿位于黄山区三口镇境内,开采矿种为建筑石料用页岩。根据《黄山市矿业权设置方案》(2012—2015年),吴家坑建筑石料矿拟扩大矿区范围。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第十五条、《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第十七条之规定“采矿权人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的,应当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报原批准机关批准”,为此,吴家坑石子厂委托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屯溪地质调查所对该矿山重新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工作。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在建设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在进行现场踏勘、收集和研究有关资料和文件、调查项目周边环境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原则和方法,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并通过专家评审。兹根据评估后的大纲和评审意见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编制报告书的目的 本次编制报告书的目的是通过对本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空气、地表水、噪声等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了解该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以及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把不利影响减缓到合理可行的最低程度而必须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给出该工程可行性的结论,并提出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对策,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本项目环保设施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政策法规,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减少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编制依据 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全国四届人大常委会第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要求与培训内容简介 1. 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和在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中应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正确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标准的能力。 2. 考试内容(2013版大纲) 2.1 环境标准体系 2.1.1 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1)熟悉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熟悉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体系构成及其应用范围; (3)了解国家颁布的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2.1.2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1)了解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2)熟悉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 (3)了解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4)了解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1)总则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原则;掌握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的内容;掌握环境合理性分析的内容;掌握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的原则;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和调整原则;熟悉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熟悉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要求。 (2)工程分析 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熟悉工程分析的方法;熟悉工程分析的内容。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掌握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要求;熟悉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熟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熟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熟悉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内容。 (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熟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的内容;了解筛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要求;了解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的要求。 (6)公众参与 熟悉公众参与的要求、对象和形式;了解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熟悉公众反馈意见的出来要求。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熟悉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社会论证的要求。 (8)环境管理与监测 了解环境管理与监测的主要内容 (9)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熟悉清洁生产分析的重点;了解循环经济分析的内容。 (10)污染物总量控制 了解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的原则;熟悉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的要求。 (11)方案比较 熟悉同一建设项目多个建设方案比选的要求;熟悉方案比选的重点;了解不同比选方案及推荐方案评价的要求。 (1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总体要求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的总体要求。 2.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1)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 (2)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熟悉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

2019092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已于2019年8月19日由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2015年9月28日原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6号)、2019年1月1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取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行政许可事项后续相关工作要求的公告(暂行)》(生态环境部公告2019年第2号)同时废止。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 2019年9月20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维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设单位可以委托技术单位对其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建设单位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能力的,可以自行对其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技术单位不得与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审批部门存在任何利益关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技术单位。 本办法所称技术单位,是指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能力、接受委托为建设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单位。 第三条建设单位应当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结论负责;技术单位对其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承担相应责任。

第四条编制单位应当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能力建设,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能力建设指南由生态环境部另行制定。 鼓励建设单位优先选择信用良好和符合能力建设指南要求的技术单位为其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本办法所称编制单位,是指主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单位,包括主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技术单位和自行主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单位。 第五条编制人员应当具备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本办法所称编制人员,是指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主持人和主要编制人员。编制主持人是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负责人。主要编制人员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各章节的编写人员和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的编写人员。 第六条设区的市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编制单位的监督管理和质量考核,开展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行为监督检查和编制质量问题查处,并对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实施信用管理。 第七条生态环境部负责建设全国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以下简称信用平台),组织建立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诚信档案管理体系。信用平台纳入全国生态环境领域信用信息平台统一管理。 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的基础信息等相关信息应当通过信用平台公开。具体办法由生态环境部另行制定。 第二章编制要求 第八条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应当坚持公正、科学、诚信的原则,遵守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规定,确保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内容真实、客观、全面和规范。 第九条编制单位应当是能够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单位。 前款规定的单位中,下列单位不得作为技术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一)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部门设立的事业单位;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格式要求环境部模板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 格式要求 1 概述 建设单位组织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整体情况概述。 2 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情况 2.1 公开内容及日期 说明公开主要内容及日期,分析是否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确定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日期一般以委托函或合同载明日期为准)。 2.2 公开方式 2.2.1 网络 载体选取符合性分析,网络公示时间、网址及截图。 如同时还采用了其他方式,予以说明。 2.3 公众意见情况 公众提出意见情况,包括数量、形式等。 3 征求意见稿公示情况 3.1 公示内容及时限 说明公示主要内容及时限,分析是否符合《办法》要求(征求意见稿应是主要内容基本完成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3.2 公示方式 3.2.1 网络 载体选取的符合性分析,网络公示时间、网址及截图等。

3.2.2 报纸 载体选取的符合性分析,报纸名称、日期及照片。 3.2.3 张贴 张贴区域选取的符合性分析,张贴的时间、地点及照片。 如同时还采用了其他方式,予以说明。 3.3查阅情况 说明查阅场所设置情况、查阅情况。 3.4公众提出意见情况 公众在征求意见期间提出意见情况,包括数量、形式等。 4其他公众参与情况 说明是否采取了深度公众参与,论证合理性。 4.1 公众座谈会、听证会、专家论证会等情况 若采用公众座谈会方式开展深度公众参与的,应说明公众代表选取原则和过程,会上相关情况等,附座谈会纪要。 若采用听证会方式开展深度公众参与的,应说明听证会筹备及召开情况,附听证笔录。 若采用专家论证会方式开展深度公众参与的,应说明专家选取原则和过程,列席论证会的公众选取原则和过程,会上相关情况等,附专家论证意见。 4.2 其他公众参与情况 如采取了请求地方人民政府加强协调指导等其他方式的公众参与,说明相关情况。 4.3宣传科普情况 若采取了科普宣传措施的,说明相关情况。

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最新)

此资料是本人用了一个月时间,对照网校讲义及教材整理出来的,全面而精简,重点突出。学友们可以结合此资料复习,节约大量时间来复习实务,本次上传只是一部分,完整版共68页。需要的同学请QQ39704807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第一章环境标准体系 (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由省、自治区、自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己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 准;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于国家环境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环境标准与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 ?环境空气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 ?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二类区。 ?标准分级;一类区适适一级浓度标准;二类区适用二级浓度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类和标准值 ?功能区分类:Ⅰ、Ⅱ、Ⅲ、Ⅳ、Ⅴ类。?标准分级:五类。 ?声环境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值 ?功能区分类:0—4类。?标准分级:五类。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

最新整理环评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讲义:固体废物污染控制

环评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讲义:固体废物污染控制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22讲讲义有关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大纲对本将内容的要求: 1.熟悉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2.熟悉《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适用范围。3.熟悉危险废物焚烧厂选址的技术要求;4.熟悉《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适用范围;5.熟悉贮存、处置场场址选择要求。 一.《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1.填埋场场址选择的要求 1.1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 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应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 1.2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1.3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1.4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000m以

上。 1.5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 1.6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1.7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 1.8填埋场场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⑴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⑵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黏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⑶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 ⑷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m以下,否则必须提高防渗 设计标准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取得主管部门同意 1.9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和低洼汇水处;地应力高度集中,地面抬升或沉降速率快的地区;石灰溶洞发育带;废弃矿区或塌陷区;崩塌、岩堆、滑坡区;山洪、泥石流地区;活动沙丘区;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高压缩性淤泥、泥炭及软土区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9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99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中需要统一的各项______所作的规定。 A.技术 B.技术规范 C.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 D.技术标准 答案:C [解答] 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 2. 我国环境标准的法规特征是______。 A.规范性 B.强制性 C.约束性 D.标准性 答案:B [解答] 我国环境标准本身所具有的法规特征是:国家环境标准绝大多数是法律规定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 3. ______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核心。 A.环境标准 B.环境措施

C.环境指标 D.环境质量标准 答案:A [解答] 环境标准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核心,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了衡量环境质量状况的尺度,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判别污染源是否违法提供了依据。 4. ______提供了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质的标准。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地方标准 C.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D.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答案:A [解答]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 5.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第一阶段为编制评价实施方案阶段,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主要工作的是______。 A.研究区域开发规划及与规划相关的文件 B.进行初步的影响源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 C.筛选主要评价项目,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 D.编制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书 答案:D [解答]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第一阶段为编制评价实施方案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区域开发规划及与规划相关的文件,进行初步的影响源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主要评价项目,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编制区域环评实施方案。

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表格式样本.docx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盖章 ): 编制日期:年月日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 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围集中居民住宅区、 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 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 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 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 环境影响评价书 (彩色原件缩印 1/3 ) 评价单位:(公章 ) 项目负责人: 评价人员情况 姓名从事专业职称上岗证书号职责

.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联系人 通讯地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联系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行业类别 新建□改扩建□技改□ 及代码 占地面积(平方米) 绿化面积(平方米) 总投资其中:环保投环保投资占(万元)资(万元)总投资比例 评价经费 预期投产日期年月(万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第一章环保标准体系 熟悉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1、环境标准分类: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部标准。 1-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 1-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1-3、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作的统一规定。环境监测中最常见的是(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 1-4、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制定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在环境管理中起着甄别的作用:可用来评价分析仪器、鉴别其灵敏度;评价分析者的技术,使操作技术规范化。 1-5、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对环境标准工作中,对(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信息编码)等作的统一规定。 1-6、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未作规定的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1-7、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已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熟悉我国现行的环评技术导则的体系构成及其应用范围: 2-1、环评技术导则组成:规划环评技术导则(总纲、专项…、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技术导则(总纲、专项…、行业…)。 2-2、专项环评技术导则两种形式:环境要素(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环环评技术导则)、专题(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2-3、环评技术导则应用范围:《总纲》规定了建设项目环评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程程序、方法及要求);《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不适用于(核建设项目);《规划环评技术导则》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编制规划环评;《开发区区域环评技术导则》适用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

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重点考点总结汇总

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重点考点总结汇总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第一章环境标准体系 (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由省、自治区、自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己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 准;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于国家环境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环境标准与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 环境空气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

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二类区。 标准分级;一类区适适一级浓度标准;二类区适用二级浓度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类和标准值 功能区分类:Ⅰ、Ⅱ、Ⅲ、Ⅳ、Ⅴ类。标准分级:五类。 声环境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值 功能区分类:0—4类。标准分级:五类。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制订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 第三阶段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 a)依法评价原则 b)早期介入原则 c)完整性原则d)广泛参与原则 掌握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的内容 工程所在区域未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需进行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

环评常用技术导则、规范及标准(环评秘籍)-ch

环评常用技术导则、规范及标准 2011-2目录 (注:标注红色为必看,其余为选看) 相关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 2.1-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7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131-2003) ·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 130-2003) ·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煤炭工业矿区总体规划(HJ 463-2009) ·10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 ·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民用机场建设工程(HJ/T 87-2002) ·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 HJ/T 88-2003) ·1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石油化工建设项目(HJ/T 89-2003) ·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HJ/T 349-2007)·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 453-2008) ·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农药建设项目(HJ 582-2010) ·1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药建设项目(HJ 611-2011) ·1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HJ 616-2011) 下载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fc11763058.html,/hjbhbz/bzwb/other/pjjsdz/ 相关验收技术规范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13号令) ·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_T 394—2007) ·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水利水电(HJ 464-2009) ·4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技术规范公路(HJ 552-2010) ·5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石油天然气开采(HJ 612-2011)下载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fc11763058.html,/hjbhbz/bzwb/other/hbysjsgf/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 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4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198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部令第36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已于2015年4月2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6号)同时废止。 部长陈吉宁 2015年9月28日 附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环评机构的资质条件 第三章资质的申请与审查 第四章环评机构的管理 第五章环评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中的评价范围类别划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质量,维护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环境保护部申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以下简称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以下简称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等级和评价范围内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以下简称环评机构)编制。 第三条资质等级分为甲级和乙级。评价范围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十一个类别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二个类别(具体类别见附件),其中环境影响报告书类别分设甲、乙两个等级。 资质等级为甲级的环评机构(以下简称甲级机构),其评价范围应当至少包含一个环境影响报告书甲级类别;资质等级为乙级的环评机构(以下简称乙级机构),其评价范围只包含环境影响报告书乙级类别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 应当由具有相应环境影响报告书甲级类别评价范围的环评机构主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目录,由环境保护部另行制定。 第四条资质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通用,有效期为四年,由环境保护部统一印制、颁发。

环评技术导则 总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 HJ/T 2.1-93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它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可参照本标准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 2 引用标准 HJ/T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T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3.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如图所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

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部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3.2 在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时, 如需进行多个厂址的优选,则应对各个厂址分别进行预测和评价。 3.3 如通过评价对厂选厂址给出否定结论时, 对新选厂址的评价应按3.1的规定重新进行。 4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4.1 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是以下列因素为依据进行划分的: 4.1.1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这些特点主要有: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包括水)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等。 4.1.2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这些特征主要有: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等。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

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说明:全卷120题,连续编号,共1 50分)目 一、单项选择题(共90题,每题1分。每题 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应广泛吸收相关学科和行业的专家、有关单位和个人及( )的意见。 A.当地经济管理部门B.当地规划管理部门C.当地环保管理部门D.当地国土管理部门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关于环境合理性分析的说法,正确的 A分析建设项目选址、选线、经济参数及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B.分析建设项目选址、总图布置、经济参数及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 护要求 c.分析建设项目选址、施线、设计参数及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 要求

D.分析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设计参数及工程拆迁方案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 ◎{ 护要求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关于筛选评价因子的说法,错误的 是( )。 答!A.能够反映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 j B.能够反映区域环境的基奉状况 ◎i c.能够反映建设项目特点和排污特征;D.能够反映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效果: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某省新建电子企业排放一种无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特征污染物,该污染物排放限值应优先采用( )。 :A地方标准B.国际通用标准C.欧盟标准D.某跨国企业标准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下列关于工程分析基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应直接引用已批复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数据B应直接引用可行性研究文件的资料和图件C.对环境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空白样本格式

环境影响报告表 (样本)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盖章): 编制日期:年月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地理位置 2. 地质、地形、地貌 3.气候、气象特征 4.水文 5.植被、生物多样性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社会环境概况 2.社会经济情况 3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2.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现状 3.声环境质量现状 4. 主要环境问题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4

2017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

[真题] 2017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不包括 ______。 A.依法评价 B.早期介入 C.科学评价 D.突出重点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包括:依法评价、科学评价、突出重点。 第2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工作内容中,不属于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工作内容的是______。 A.工程分析 B.环境现状监测 C.环境影响预测 D.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总纲》,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2)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 (3)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有: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各环境要素影响预测与评价、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选项D属于第一阶段(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工作内容。 第3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可不考虑______。 A.评价工作等级 B.环境保护目标 C.环境制约因素 D.评价标准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结合区域环境功能要求、环境保护目标、评价标准和环境制约因素,筛选确定评价因子。 第4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工程分析中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不包括______。 A.有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 B.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 C.事故状况下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 D.非正常工况下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污染物产生环节(包括生产、装卸、储存、运输)、产生方式和治理措施,核算建设项目有组织与无组织、正常工况与非正常工况下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给出污染因子及其产生和排放的方式、浓度、数量等。 第5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不包括______。 A.区域污染源调查 B.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C.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D.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参考答案:C [解析]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保护目标调查、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区域污染源调查。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大气污染源中,属于体源的是______。 A.锅炉烟囱 B.化学品储罐 C.车间屋顶天窗 D.城市道路机动车排放源 参考答案:C [解析] 相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污染源分类,体源:由源本身或附近建筑物的空气动力学作用使污染物呈一定体积向大气排放的源,如焦炉炉体、屋顶天窗等。锅炉烟囱为点源;化学品储罐会产生“大小呼吸”,为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 一、章节设置及要求 前言 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1、总则 1.1编制依据:包括建设项目应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规划、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有关技术文件和工作文件,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中引用的资料等。 1.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分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其他标准及具体限值 1.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重点:各专项评价工作等级,重点评价内容 1.4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以图表形式说明评价范围和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类别或级别,各环境要素环境敏感区和功能及其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等 1.5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附图列表说明建设项目所在城镇、区域或流域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或保护区规划等 2、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区域污染源(最新信息)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预测时段、预测内容、预测范围、预测方法及预测结果,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或评价指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

交通、水利、通讯)等方面的影响评价 6、环境风险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识别、分析情况,给出环境风险评价后果、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从环境风险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提出具体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明确建设项目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论证建设项目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并按技术先进、适用、有效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推荐最佳方案 按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其环境保护投资额,并分析其合理性。给出各项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8、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9、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根据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区域总量控制的实际情况及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情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标建议和满足指标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 10、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效益分析结果,提出补偿措施与建议 11、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情况,提出设计、施工期、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要求,包括环境管理制度、机构、人员、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监测频次、监测因子等 12、公众意见调查 给出采取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信息,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主要意见、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等 告知信息:建设项目概况、主要的环境影响、影响范围和程度、预计的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