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考研笔记(测量心理学)

心理学考研笔记(测量心理学)

心理学考研笔记(测量心理学)
心理学考研笔记(测量心理学)

三、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心理测量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们做出重要的决定。

(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1)心理测量的定义

心理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

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和心理属性确定出一种数量

化的价值。

心理测验:对行为样组进行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其本质上是心理测量的工具

心理测验有三个要素,即行为样组、标准化、客观性。

(2)心理测量的特点

①间接性——心理属性是内在的不可直接测量到的特质,但可表现为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外显行

为,测量者可以通过一定的

方法测量这些外显行为,并由这些行为判别特质的性质。

②相对性——对人的行为进行比较,没有绝对的标准,亦即没有绝对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

行为序列。所有的心理测量都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也就是只有顺序

量表的特征。

③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测验用的项目,说明、言语、态度、评分、分数转换、

解释都需要标准化。

2.心理测量的特征分类

(1)按所测量的心理特征分类

①能力测验——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

②成就测验——经过正式教育或训练后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③人格测验——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情绪、动机、信念、价值观等

(2)按接受测量的人数分类

①个别测验——一名主试在一段时间内测量一名被试

②团体测验——一段时间内一名主试同时测量许多人

(3)按测验目的分类

①描述性测验——仅仅是进行描述

②诊断性测验——对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而预先做出的诊断

③预示性测验——了解人的潜能和未来的表现

(4)按测验要求分类

①最高作为测验——被试尽可能做出最好的表现

②典型作为测验——被试按通常的习惯和没有压力的方式做出反应

(5)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类

①常模参照测验——将被试的水平与常模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为目的

②目标参照测验——将被试水平与一个绝对标准比较

③潜力参照测验——将被试水平与自身潜力相比较

3.经典测量理论和真分数理论模型

(1)基本定义

真分数: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数值

其是一个在理论上构想出来的抽象概念,在实际测量中很难得到

观察分数:实测到的分数

我们希望通过改进和完善测量工具及方法的方式来使得观察分数尽量接近真分数。 CTT 数学模型:观察分数与真分数之间是一种线形关系,并只相差一个随机误差

X T E =+其中X 表示观察分数;T 表示真分数;E 表示随机误差(不包含系统误差)

(2)CTT 模型的三个假设公理

①反复测量得到的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真分数,E 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

②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

③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

平行测验:题目不同的测验测的是同一特质,且题目形式、数量、难度、区分度以及测查等值团体

后所得分数的分布一致

(3)CTT 模型的方差关系

①在一次测量中,被试观察分数的方差等于其真分数方差与误差分数方差之和

222X T E S S S =+

②真分数变异还可以分成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和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

222T V I S S S =+

(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1.测量的信度

(1)信度的定义

信度:测量结果的稳定程度

若能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就叫信度。

信度的三个等价操作定义:

①信度是一个被测团体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与实得分数的变异数之比

②信度是一个被试团体的真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系数的平方

③信度是一个测验与其任意一个平行测验的相关系数(这个定义具有实际意义)

(2)信度系数的估计

Ⅰ 重测信度: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计算:其大小等一同一组被试两侧测验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参见《MJ 心理大纲详解-心统》P8)

实用的前提条件:①所测量的心理特性必须是稳定的

②遗忘和联系的效果基本上互相抵消

③两侧测验的间隔被试的特质没有变化

Ⅱ 复本信度: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计算:其大小亦等于两侧测验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前提:①有条件构造出两份或以上真正平行的测验

②被试有条件接受两个测验

Ⅲ 分半信度: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也可以把对等的半测验堪称是在最短时距内施测的两个平行测验。

计算:先按照复本信度的方式计算出半个测验的信度,然后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校正 ()21hh XX hh r r r =+

若两个分半测验分数变异不等时则用 ()22221a b XX X S S r S ??+=-??????

或 221d XX X S r S =- 前提:①通常在只能施测一次或没有复本的情况下使用

②由于将测验分半的方法很多,因此一个测验有多个分半信度值

Ⅳ 同质性信度: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程度

这里的一致性指所有题目都测的是同在一种心理特质,也指所有题目得分之间都具

有较高的正相关

计算:()()211i i XX X p q K r K S ????=-????-??????

∑,K 为题目数,i i p q 为答对答错i 题的比例 ()()2211i XX X S K r K S ????=-????-??????

∑,2i S 表示所有被试在i 题上的分数变异

Ⅴ 评分者信度: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计算:评分者为2用积差相关或登记相关,大于2用肯德尔和谐系数估计

(参见《MJ 心理大纲详解-心统》P9)

(3)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影响因素:被试方面、主试方面、施测情景、测量工具、两侧施测间隔(越短越好)

提高方法:①适当增加测验的项目数

②使测验中试题的难度接近中等水平的正态分布

③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

④尽量选取同质性较强的团体上的信度

2.测量的效度

(1)效度的定义

效度: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得心理特质的程度

效度的操作定义:效度是总变异中由所测量的特性造成的变异所占的百分比

效度的三个性质:

①效度是针对一次或某几次测验的具体结果的

②效度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测验目的的

③效度只是程度上的差异,不是有无的差别

(2)效度的估计

效度估计就是多方寻找证据来证明测验的有效性程度的过程。(测量中效度与实验中不同,区别理解。——MJ注)

Ⅰ内容效度: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

估计一个测验的内容效度就是去确定该测验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所要测量的行为领域。

适用范围:内容效度主要应用于成就测验,也适合于某些用于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而不是和能力和人格测验

确定方法:①明确欲测内容的范围,包括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两个方面

②确定每个题目所测得内容,并与测验编制者所列的双向细目表对照

③制定评定表,考察题目对内容的覆盖率及其比例和内容的适当性并判断题目难度

与能力要求间差异

统计计算:从同一内容中抽两套平行测验对一批被试测验,两次相关高说明有效度(除非两个测验偏向同一方面);

也可以用再测法,通过后侧成绩与前侧成绩比较。

Ⅱ结构效度:测验能说明心理学上的理论结构或特质的程度,或用心理学上某种结构或特质来解释测验分数的恰当程度

结构指用来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框架或心理特质,是心理学中抽象的假设性概念、特性或变量。

特点:①结构效度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实现假定的心理特质理论

②当实际测量的资料无法证实我们的理论假设时,不一定表明该测验结构效度不高

③结构效度是市通过对测量内容的选择的证据累计起来确定的,不是靠单一数量指标描

述的

确定方法:①提出理论假设,并把假设分解成一些细小的纲目

②依据理论框架,推演出有关测验成绩的假设

③用逻辑的和实证的方法来验证假设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治理测验、人格测验等

估计方法:①从测验内部寻找证据,先考察测验的内容效度

②在测验间寻找,将新编测验与已知有效的测验比较

③考察测验的实证效度

④多种特质-多种方法矩阵法

Ⅲ 实证效度: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以实践效果作

为检验有效性的表准

根据效标资料搜集的时间差异,实证效度可分为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种。

效标是作为检验效度的标准的被估计的行为,即衡量测验是否有效且独立与测验的外在标准。 确定方法:①明确观念效标

②确定效标测量

③考察测验分数与效标测量的关系

估计方法:①相关法——计算测验分数与效标测量的相关系数

②区分法——被试接受测验后,让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再根据工作成绩的好坏分成

两组。这时再回过头来分析这两组被试原先分数的差异,将成绩与分

数比较

③命中率——决策的命中率是测验有效性的较好指标

(3)效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影响因素:测验的构成、测验的实施过程、被试情况、所选效标的性质、测量的信度

提高方法:①精心编制测验量表,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误差

②妥善组织测验,控制随机误差

③创设标准的应试情景,让每个被试都能发挥正常的水平

④选择正确的效标、定好恰当的效标测量,正确地使用有关公式

3.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根据公式2222X V I E S S S S =++,可以得到信度与效度的关系如下:

①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②测验的效度受它的信度制约

(三)心理测量的误差

误差是世界本原通往人类认知途中的收费站和化妆师。 ——Major S.Lu

1.测量误差的定义

测量误差:在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测量效应 心理测量的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种。

随机误差: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

它使多次测量产生不一致的结果,其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完全是随机的,只符合某种统计规

律。

系统误差: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量引起的一种恒定而又规律的效应

这种误差稳定的存在与每次测量之中,尽管多次测量结果一致,但仍与真实值有所差异。

2.测量的随机误差来源及控制

(1)来源

①测试环境——温度、光线、噪音等

②测试时间——时间安排不统一,或测试时间过短

③主试因素——年龄、性别、穿着、言谈举止、表情,主试的数量过多也会造成压力

④意外干扰——停电、巨响、有人生病、作弊、测验用品出问题、粮食涨价、火星人入侵

⑤评分计分——主观题评分不客观,有个人偏好

(2)控制

测验准备尽可能充分细致,实测个方面尽量标准化

3.测量的系统误差来源及控制

(1)来源

①测验难度——过高或过低

②测验内容——选题不当、题数太少、模棱两可、表述不清

③被试因素——应试动机变化、测验焦虑、测试经验、学习与发展、反应倾向、生理因素

(2)控制

题目编制认真用心,测验标准化

4.测量误差的估计?

E T S S =tt r 为信度系数

(四)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测验编制过程中,为了改善和提高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在组成测验之前,应对组成测验的

每个题目进行分析

1.题目的难度

(1)定义

难度: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一个测验项目,如果大部分被试都能答对,则该项目的难度就小,反之

亦然

测验的记分方法不同,项目难度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2)计算

Ⅰ 二分法记分项目的难度——以通过率来表示(注:这里通过率的概念和我们通常理解的难度相反) R P N =其中P 代表项目难度;N 为全体被试数;R 为答对通过该项目的人数

当被试人数较多时,将被试依照测验总分从高到低排列,用总分最高的27%作为高分组,总分最

低的27%作为低分组 2H L P P P +=

其中H P 和L P 分别代表高分组合低分组的通过率

Ⅱ 非二分法记分项目的难度——max x P x =其中x 为被试在某一项目上的平均分;max x 为该项目的满

(3)难度水平的确定

进行难度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筛选项目,项目的难度水平多高合适,取决于测验的目的及性质: ①水平考试:目的在于了解被试某方面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不必过多考虑难度,认为重要的内容都可选用,甚至极高极低通过率的题

②选拔考试:目的在于选拔并录用人员

项目难度易控制在录取率左右,即较多地采用那些难度值接近录取率的项目

(4)难度的等距变换

普通难度指数是顺序变量,无法指出难度之间差异的大小,我们设法将其转变为等距量数:

①根据正态分布曲线将难度P 作为正态曲线下的面积,转换成Z 分数

②为避免小数和负值,再用公式进行变换134Z ?=+?(注:可以看出新难度与我们通常理解的难度相同)

(5)难度对测验的影响

①难度过大和过小都造成测验分数偏离正态,而心理特质和我们经常使用的统计分布却都是正态的 ②过难或过易题目的存在都会使得测验分数相对集中,造成分数全距缩小 2.题目的区分度

(1)定义

区分度: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

具有良好区分度的项目,能将不同水平的被试区分开来,反之则不能。

(2)计算

Ⅰ 鉴别指数法——适合于二分法记分的项目

H L D P P =-其中H P 和L P 分别代表高分组合低分组的通过率

Ⅱ 相关法——以项目分数与效标分数或测验总分的相关作为项目区分度的指标

常用的有:点二列相关、二列相关、φ相关、积差相关

3.题目的综合分析和筛选

①难度越接近0.5,项目潜在区分度越大,因此整个测验的难度平均应保持在0.5左右

②测验中各项目之间有一定相关,为了使成绩分布均匀,项目难度的应广一些,梯度大一些,最好成正态分布

③每项题目理想的区分度都应在0.3以上,至少是0.2

(五)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

1.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①确定测验目的——明确测量的对象、目标、用途

②制定编题计划——双向细目表

③编辑测验项目——收集测验资料、选择项目形式、编写测验项目

④预测与项目分析

⑤合成测验——测验项目的选择和编排,并在必要时编制副本

⑥测验的标准化——测验内容、施测过程、评分、分数解释,都要标准化

⑦鉴定测验——鉴定其信度和效度,并确定测验量表和常模

⑧编写测验说明书

2.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

(1)测验目标

测验目标:所编测验是用来测量什么心理变量或行为特征的

测验目标必须有操作定义,即目标要非常具体。

(2)命题双向细目表

命题双向细目表:测验编制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即相当于编题的计划清单,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

指出测验所包含的内容与要测定的各种技能,以及对每一个内容和技能的相对重要

程度。

功能: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和覆盖面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题目编制技术#

题目编制的一般原则:

①测试题要反映测验目的,并对所测量的内容有代表性

②测试题适合于被试的能力水平,且能区分出不同水平的被试

③测试题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对答案有暗示作用

④题目之间互相独立,不能互相暗示

⑤题干简明,重点突出

⑥避免双重否定的语法

⑦题目的叙述要简明易懂,杜绝晦涩语言

⑧题目尽量有唯一正确答案

⑨避免使用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攻击性用语及涉及社会禁忌和个人隐私的内容

⑩一个测试题测量一个内容或概念

(六)心理测验的施测

1.测验的设计

测验设计:对测验的结构和内容、可达到的目的、结果可提供的信息、使用范围、心理学指标等进行总体设计

2.施测的程序和步骤#

①施测前的准备工作——准备材料、掌握程序、熟记指导语

②指导语——直接影响受测者反映的态度和方式

③测验情景——尽量标准化

④测验焦虑——稳定被试情绪

⑤与受测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

⑥评分技术——标准化测验中答卷最好与测验分开

(七)测验常模

当一个人的测验分数通过与其他人的分数进行比较而得到解释的时候,这个比较被称为基于常模的解释,而比较每个个体所用的分数被称为常模,它为解释测验分数提供了标准。常模群体规定了系列标准,基于常模的分数是个体与特定常模群体相比较所处的位置。

1.常模与常模团体

(1)定义

常模:根据标准化样本的测验分数经过统计处理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

常模团体:获得常模的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群体样本

(2)确定常模团体的注意事项

①群体构成的界限必须明确

②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一个代表性样本

③取样过程必须明确且有详尽的描述

④样本大小要适当

⑤常模团体应试现时代的

⑥注意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的结合

2.分数的转换与合成

(1)分数转换(这部分内容请参考《心统》学习)

原始分数:被试在接受测验后,根据测验的积分标准,对照被试的反映所计算出的测验分数其反映了被试作答的正确程度,但不能直接反映出被试之间的差异状况和被试在总体分布

中的位置。

导出分数:在原始分数转换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统计处理后获得的具有一定参考点和单

位且可以相互比较的分数

分数转换:按某种规则将原始分数转化为导出分数的过程

Ⅰ 百分等级——在一个群体的测验分数中,得分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

计算:10050100R R P N

-=-其中R P 为百分等级,R 为排名顺序的序号,N 为被试总人数 团体人数过大分数以次数分布表的形式呈现时:()100R b X L f P F N i -???=+????

其中X 为被试原始分数,L 为被试所在组分数下限,f 为被试所在组次数,i 为组距,b F 为被试所组以下各组次数和

评价:百分等级虽然方便,但单位不等,只具有顺序性特征而无法说明被试差异的数量

Ⅱ 标准分数——一种具有相等单位的量数,又称Z 分数,即X X Z S

-= 由于Z 分数常出现小数和负值,我们可进一步将其转变为T 分数:1050T Z =+

(2)分数合成

分数合成:将几个分数或几个预测源组合起来,以获得一个合成分数或作总的预测

具体包括三种情况,即:项目的组合、分测验的组合、测验的组合

Ⅰ 直觉合成

这种根据直觉的经验,主观地将各种因素加权,而获得结论或预测的方法叫临床诊断

优点:①具有高度和综合性②具有灵活的针对性

缺点:①易受决策者的偏见影响②缺乏精确的数量分析

Ⅱ 加权求和——将各测验分数相加或乘以加权系数后相加

前提:各测验所测特质间有互相代偿作用,这些测验的分数又是连续性资料,并能大体同时获得

Ⅲ 多重回归——研究一种事物或现象与其他多种事物或现象在数量上相互联系和互相制约的统计方

很多情况下,需要利用测验结果对预测效标做出估计,即求出效标估计与预测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式:

μ1122n n

Y a b x b x b x =++++L L 范围:适合于所测特质具有某种程度的互偿性

Ⅳ 多重划分——在各个特质上多定一个标准,所有测验按顺序实施,通过一个才能进行下一个,完全合格要全面达标

(3)常模的编制

①确定有关的比较团体

②获得该团体成员的测验分数

③把原始分数转化为量表分数

(4)几种常用的常模

Ⅰ 心理年龄

首先寻找并设计出可区分各年龄儿童智力的题目,每个题目放在大部分的儿童都能成功地完成的那个年龄水平。把每个年龄水平的题目综合得到一个可评价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年龄量表。一个儿童在量表上所得的分数,就是最能代表他的智力水平的年龄,即称(林)智龄。

Ⅱ 年级当量

将被试的测验成绩与某一年级的学生的平均分数做比较,而说明相当于某一年级水平。

Ⅲ 教育商数 100EQ =?教育年龄实际年龄

其中教育年龄是指某岁儿童所取得的平均教育成就

Ⅳ 成就商数

将一个学生的教育成就与其智力作比较,反映学生的努力度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100100EQ =?=?教育商数教龄智力商数智龄

(八)标准参照测验

1.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与作用

标准参照测验: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而缜密编制的测验,并且被试在测验上所得结果也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行为标准直接进行解释的

作用:了解个体在所规定的测量内容上的行为水平,因此其出发点是个体本身的绝对水平而不再是个体间的水平差异

2.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

(1)内容范围的确定

①内容范围具有明确的边界

②范围的内容可进行细致分类,有明确的结构

③特定测验目的的确定常为内容范围的界定提供依据

(2)内容效度分析

对构成测验的每一个题目是否合适以及有效进行分析,即检验题目与测验内容范围所要求的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这一过程缺乏客观的统计分析手段,通常采用专家评定的方法。

(3)测验的预测

①前测-后测方法——在一组被试接受教学过程前后各施测一次

②已接受教学组-未接受教学组方法

③对照组方法——由教师评定是否掌握知识的两组

(4)难度分析

用通过率来表示。

(5)区分度分析

①鉴别指数:掌握组在某项目上的通过率减去未掌握组在该项的通过率,即A B D P P =-

②个人获得指数:前测-后测法中,前测中错误回答某项目的被试在后测中能正确回答的人数与之前错误人数之比

③相关系数:项目的分和测验总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3.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1)信度

()0a d P a b c d +=+++

(2)效度

①内容效度——照搬常模分析中的内容效度分析方法

②效标关联效度——运用刚才在信度中使用的四格表的分析法,只不过这里的测验AB 分别指预测源测验和效标测验 4.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

(1)专家判定法

在测验的内容范围明确界定的基础之上,由专家来判断处于临界水平的被试在每一题目上正确回答的可能性,进一步一次为标准确定分数分界点。

临界水平被试:那些刚由未掌握水平转入掌握水平的被试,这些被试实际上是在专家的想象中虚拟出来的

(2)效标组预测法

①临界组法:由专家判定和选择一组正处于临界水平的被试,将测验施测于该组被试,计算他们在测

验上的平均成绩,以体现测验的内容范围所要求的临界水平,因而可以视之为测验分数

分界点的估计值

②对照组法:采取专家判定的方法来事先确定两组被试,一组被明确判定为掌握组,另一组则被明确

判定为非掌握组,那些不太容易被判定的被试一概提出。对这样两组被试施测测验,可

以得到原始分布图,途中两条曲线的交叉点即为测验分数的分界点

(九)心理测验理论的新发展

1.经典测验理论的局限

①对信度的估计精度不高,平行测验难以实现

②误差指标笼统单一,仅把测验分数划分成真分数和随机测量误差两部分

③各种参数的估计对样本抽样的依赖性太大,如题目的难度是相对考生而言的

④参数指标之间的配套性较差

⑤真分数与观测分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定不合理

2.项目反应理论

潜在特质:没有明确的物理与生理属性的,制约人的行为的心理特征

项目反应理论:以受测者回答问题的情况,通过某种数学函数曲线,推算出受测者某个心理特质变量大小

所依据的函数叫做项目特征函数。

项目反应理论的优点:

①题目参数的跨群体不变性(题目的特征函数是固定的)

②潜在特质量表的可选择性

③参数设计的科学性

④信息函数概念的引进与信息函数的可加性

3.概化理论

概化理论的基本思想:任何测量都是依赖于特定的测验情景关系的,测验情景关系中的测量目标、测量侧面、测量侧面的水平都是会变化的,它们的变化会引起测验误差的来源、测验误差的大小、真分数的种类以及测验信度的变化,同时测验分数的解释范围也发生变化。概化理论的统计分析分为两个阶段,即G研究和D研究。

(1)G研究

观察领域:研究者设计的测验情景关系及用一定方法采集的测验数据

G研究在观察领域数据上进行,其目的是要定量估计观察领域中测量目标的方差以及各测量侧面所产生的测量误差方差。从统计角度说就是要分解观察数据总体方差,估计各因素期望方差,采用的方法是方差分量分析法,把总体方差分解为测量目标主效应方差、测量侧面主效应方差、各种交互效应方差。

(2)D研究

D研究称作决策研究,其目的是利用G研究的结果数据,在原设计的测验情况关系范围之内,分析比较各种可能的测验方案,测验工作者可以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可能的实施条件优选实际测验方差。D研究最终提供各种测验方案下的测验误差估计值。

4.测验等值

测验等值:通过对考核同一心理品质的多个测验形式做出测量分数系统转换,使得这些不同测验形式的测验分数之间有可比性

测验等值可使不同形式的测验分数均对应起来,测验主持者可以任意指定其中的一个分数

形式作为基准,而使其他形式的分数都转化到这个基准形式上。

(1)测验等值的条件

①同质性——被等值的不同测验形式所测的必须是同一种心理品质且内容与范围基本相同

②等信度——被等值的不同测验形式必须有相等的测验信度

③公平性——考生参加被等值的不同测验形式中的任一个测试,等之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④可递推性——不同递推途径所得到结果相同

⑤对称性——测验间的等值转换关系是双向的

⑥样本不变性——两测验的转换关系是内在的,不随所使用样本的变化而变化

(2)计算方法

①等百分位等值:如果连个分数对于任何一个被试群体都有相同的百分等级,那么这两个分数就被认为是等值的

②线性等值:如果两个分数在各自的群体内标准分数相等,这两个分数被认为是等值的

四、心理测验的应用

(一)成就测验

1.成就测验的定义

成就测验:对个体在一阶段的学习或训练之后知识、技能的发展水平的测定

与其他心里测验不同的是,成就测验希望看到练习和发展的效应;与能力测验一样,成就测验属于最佳行为测验。

2.成就测验的编制

①确定测验目的,选定测验编制的方法

②分析测量目标,拟定测验编制计划

③编题征题与选题组卷

④调查测验质量参数,编制测验常模

⑤编写测验指导书,正式出版发行

3.成就测验的标准化

①命题组卷标准化

②标准化施测

③评分标准化

④测验分数解释标准化

(二)智力测验

1.智力测验的定义

智力测验:以一定的智力理论为基础,通过测验得到智力的量化数据比率智商:

2.个体智力测验

心理学考研笔记(测量心理学)0001

三、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心理测量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们做出重要的决定。 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1)心理测量的定义心理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和心理属性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心理测验:对行为样组进行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其本质上是心理测量的工具心理测验有三个要素,即行为样组、标准化、客观性。 (2)心理测量的特点 ①间接性——心理属性是内在的不可直接测量到的特质,但可表现为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外显行 为,测量者可以通过一定的 方法测量这些外显行为,并由这些行为判别特质的性质。 ②相对性一一对人的行为进行比较,没有绝对的标准,亦即没有绝对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 行为序列。所有的心理测量都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也就是只有顺序量表的特 征。 ③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测验用的项目,说明、言语、态度、评分、分数转换、 解释都需要标准化。 2.心理测量的特征分类 (1)按所测量的心理特征分类 ①能力测验——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 ②成就测验——经过正式教育或训练后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③人格测验——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情绪、动机、信念、价值观等 (2)按接受测量的人数分类 ①个别测验——一名主试在一段时间内测量一名被试 ②团体测验——一段时间内一名主试同时测量许多人 (3)按测验目的分类 ①描述性测验——仅仅是进行描述 ②诊断性测验——对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而预先做出的诊断 ③预示性测验——了解人的潜能和未来的表现 4)按测验要求分类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圣才出品】

第22章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 22.2 复习笔记 一、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危害 1.社会规范背离的含义 社会规范的背离是对规范遵从现象的逆反,是指对社会规范、准则的偏离、违反、背叛等。由于社会规范本身具有历史性与可变性,社会规范的背离既可能是积极的,又可能是消极的。对陈腐的旧规范的背离是社会进步力量的标志,也是道德发展的动力,是值得积极倡导的。而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服务的合理规范的背离,则是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害的,是要防止和纠正的。本章中所谈的社会规范背离特指对合理规范的背离,因而是消极的。 2.社会规范背离的类型 (1)按危害程度分类 社会规范背离按其危害程度,可以分为社会适应障碍、品德不良与违法犯罪三类。社会适应障碍主要是对个体自身造成心理伤害,品德不良则对他人与集体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而违法犯罪则是对社会构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①社会适应障碍 社会适应障碍是指个体由于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所引起的,采用偏离社会规范的方法与他人或群体相处,使个体不为他人与群体所接受,但不直接构成对他人利益的侵犯,属于轻度的社会规范背离。如由嫉妒、逆反、敌对、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引起的多疑猜忌、烦躁

不安、讽刺挖苦,恶意攻击、易怒冲动等人际关系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维持注意困难等注意障碍与多动、多话等不随意行为异常而引起的违反常规行为和攻击行为,甚至出现具有捣乱性和破坏性等扰乱别人的行为等,均属于社会适应障碍。这不仅影响个体的待人处事,也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同时不利于群体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②品德不良 品德不良是指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或采用违背道德规范的方式和手段来达到个人的目的,构成对他人利益的侵犯,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如行为不文明、不礼貌,无理取闹,欺侮同学,不尊重教师和家长,不守纪律,旷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都属于行为不良。长期的品德不良得不到纠正,也容易发展成违法犯罪。 ③违法犯罪 a.违法犯罪是指直接触犯法律的反社会行为,对他人与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要受到法律的惩处。如某大学生因嫉妒同伴学习成绩优秀,常常寻事与其争吵,属于社会适应障碍;进而产生破坏同伴学具与生活用具的不轨行为,属于品德不良;最后发展到刺伤同伴脸部,危及他人生命,这就触犯了刑法。 b.违法与犯罪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第一,违法行为具有较广的含义,泛指违反了国家一切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二,违法行为并不都是犯罪,只有社会危害性达到触犯刑法的严重程度时,该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 第三,但犯罪以外的违法行为对社会也有一定的危害性,而且如不及时制止,还可能发展成为犯罪。 ④总结 社会适应障碍、品德不良与违法犯罪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问题。社会适应障碍是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与内容 五要素三内容 五要素:学生(谁);教师(谁);教学内容(讲授什么);教学媒体(通过什么);教学环境(在…下)三要素:学习过程教学内容评价、反思过程 第二单元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裴斯泰洛齐(瑞士)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化”之思想。 2、赫尔巴特(德国)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此科学基础即心理学。 3、乌申斯基(俄国) 1868年《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 4、卡普捷列夫(俄国)1877年《教育心理学》——世界上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之著作5、桑代克(美国) 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该书扩为三卷本,所以,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年代-50年代末) 20年代-3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1908年代,房东岳翻译了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三、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末) 60年代: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人体主义思潮,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 70年代:奥苏伯(贝)尔(Ausubel)——有意义学习;加涅——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计算机辅助学习(CAI)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94年【美】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第三单元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和方法 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look):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或自然观察法。(例:出水香炉) (二)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实验室试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 自然实验:又称现场试验,试验在正常情况下进行。 (三)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四)调查法: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要求许多被调查者回答以对某一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书面调查:又称问卷法 口头调查:又称访谈法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单元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Life-span 生命全程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量变&质变) (1)胎儿期(-10个月~0岁) (2)新生儿(0岁~1个月) (3)乳儿期(1个月~1岁) (4)婴儿期(1-3岁) (5)幼儿期(3-6岁) (6)童年期(6-12岁) (7)少年期(12-15岁) (8)青年期(15-18岁) (9)成年期(18-25/35岁) (10)中年期(25/35-50/60岁) (11)老年期(50/60-入土)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可逆&不可逾越) ★③不平衡性(关键期-CP: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康拉德?洛(劳)伦兹(Konrad Lorenz)提出关键期(印刻印象) ④差异性(于予与何诛?) 第二单元心理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常出选择) 维果斯基的“最优发展区”(常出名词解释) 1、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或认知发展阶段论) 同化:质没变,量变 顺应:质变量也变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嘴的吮吸,手的抚弄】 ②前运算阶段(2~7岁)【泛灵论、不可逆性、我

教师考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内涵 研究对象&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 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三节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题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劳伦兹首先 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4. 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填空题 1.童年期。 2.少年期。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填空题 3.青年初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心理学笔记(完美版)

张厚桀版《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概论 一、心理学的概念 【识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领会】 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科学的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心理学独特的性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二、心理学的分支 【领会】 心理学理论领域: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心理测量学 5.生理心理学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领会】 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

观、真实,观察者处于被动,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响; 2、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使用测验法时,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要求适应群体)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研究者可以积极的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的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但是由于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实验室实验可能获得较精准的研究结果,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但是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条件限制)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物力,但其潜在问题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节省人力物力,准确性受影响) 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应用】 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1.认识内外世界 2.调整和控制行为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的概念 【识记】 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具体说来,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 无意识 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前意识: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 【领会】 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的去完成一件事情。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 (3)白日梦状态:它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 (4)睡眠状态:这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 以上四种意识状态是正常情况下所出现的。此外,有时候还可以通过药物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如打麻醉针或吃特定的药物、吸毒后,会产生一种意识的扭曲状态;催眠实际上是一种受暗示的状态。

2017年心理学考研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考研笔记及总结

2017年心理学考研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考研笔记及总结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最基础的内容,也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力比多学院考研为大家整理总结了2017考研普心参考教材重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复习带去帮助。 普通心理学的重要性: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入门课、基础课,是所有心理学课程的核心,也是统考心理学试卷的重点。考研大纲明确指出:普通心理学所占的比重是300分中的100分,占到了三分之一,因此考研的重心要放在普心上。 普通心理学的主要参考书: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2005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的结构和复习策略 考研大纲中将普通心理学划分成了十二部分,这十二部分每部分分别对应了参考书中的前十二个章节中的每一章。实际上这十二个部分可以分成4大块:绪论(心理学概述,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信息加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行为控制与调节(动机,情绪)、心理特性(能力,人格)。这四个块中最重要的部分又落脚到信息加工过程上,因此,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而又不浪费时间。 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提要 第一部分:心理学概述 重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各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和评价 需要掌握的概念:观察法实验法格式塔 预测选择分值:2-3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10%,综合题0%) 第二部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重点: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需要掌握的概念:突触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说 预测选择分值:3-4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45%,综合题0%) 第三部分:感觉 重点: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的关系视觉感受野的概念色觉的理论马赫带及其理论解释听觉的理论, 需要掌握的概念:感觉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阈限韦伯定律对数定律乘方定律感受野马赫带侧抑制适应 预测选择分值:5-7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10%,综合题0%) 第四部分:知觉 重点:知觉的概念知觉中的两种加工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知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觉恒常性图形的组织原则产生距离知觉的线索时间知觉 需要掌握的概念:知觉知觉恒常性运动视差运动**** 双眼视差似动运动后效 预测选择分值:7-9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65%,综合题0%) 第五部分:意识与注意 重点:意识与无意识的概念睡眠的阶段和功能梦的几种解释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几种形式注意的认知理论 需要掌握的概念: 预测选择分值:6-7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60%,综合题0%)

华东师大考研笔记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道德的发展 一品德的界定 1 品德 品德是指一个人在面临一系列道德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人格倾向。 2 道德 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行为规范的总和。 3 两者关系 1)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因而离不开社会;道德的发生发展有赖社会的发展。 3)品德的发展有赖个体的存亡,但它不研究道德的具体内容和评价自身。 二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1 过程 a)理性化过程(名词解释或填空) 理性化过程,也就是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发展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过程。

儿童道德成熟的要点,首先是他道德认识上的成熟,然后是与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儿童道德水平最明显的表露在他的道德判断和推理之中。 b)社会化过程 形成由“自然我”向“社会我”的转化 三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 皮亚杰理论的概括:从他律(实际上是一种合作的道德)到自律选择或填空题 2 柯尔伯格 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 1)惩罚服从定向阶段 2)工具性的相对定向主义 习俗水平 3)人际协调定向阶段 4)维护权威和秩序 后习俗水平 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 6)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具有个人独立判断的标准) 重点实验:两难性实验

四情操 三种分类方式 1)宗教的情操,道德的情操,认识的情操,审美的情操 2)道德情操,审美情操,理智情操 3)麦独孤的分类:爱的情操,恨的情操,敬的情操 五立身处世态度的类型 1 傲慢莽撞,盛气凌人的立身处世态度。 2 怯懦退缩,与世无争的立身处世态度。 3 胸襟坦荡,开朗坚定的立身处世态度。 六道德行为的构成因素 雷斯特 1 解释情景 2 作出判断 3 道德抉择 4履行道德行动计划 七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1 抗拒诱惑及其实验(满足自己需求,不违犯社会约定) 惩罚要适度适时 2 赏罚 3 榜样的学习 八观察学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是一门交叉学科。所以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又会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 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 首先,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其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尝试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是桑代克。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切列夫于 1877 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20 世纪 20 年代到50 年代) 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心理测量实际上是进步教育时期的实验教育时期的成果.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30 到 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20 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 在前苏联,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前苏联教育心学家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的成果。 在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一些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三、成熟与完善阶段 (60 年代到现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80 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则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在 60 年代受十年动乱的冲击,研究曾一度中断。70 年代末,我国教育心理学重新繁荣。教育心理学家们自编了多本教材,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有些研究的规模、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成就: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较发达的分支。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著:创立很多理论,出版很多作品 3.对实践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这个实际上主要是城市教学,布鲁纳在美国领导的一个课程改革,其实就是结构主义学习。 研究趋势: 1.在理论方面:万能论和机械论逐步被克服。 2 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 3.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4.在传统理论及客体基础上,提出许多新的理论研究客体与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复习章节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就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3、学习理论就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 4、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就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 5、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1、学习:就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2、学习的作用:(1)学习就是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潜能。 3、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 4、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的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

5、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 (4)态度。(5)动作技能。 6、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1)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的与发现的。(2)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的与有意义的。 7、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1)内隐学习:个体不知不觉的获得经验,并引起相应行为变化的学习。(2)外显学习:指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8、(1)外显记忆:长时记忆中能够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与思考的知识。(2)内隐记忆:无法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但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行为与思维的学习。 9、学习的相关概念:(1)终身学习。(2)远程学习。(3)机器学习。(4)学习科学。 10、学习理论的发展:(1)两种倾向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行为主义学派与德国的格式塔学派。(2)行为、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与邻近律。 1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1)无条件刺激:本来就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中性刺激:给狗呈现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4)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它并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应,但与无条件刺激多次在时间上

发展心理学考研笔记精华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林崇德第二版) (Chong-de lin The second edition ) 第一章绪论 (一)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的过程。通过社会化,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而形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来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 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心理特征与个体生理发展阶段有关系,但不完全是由年龄决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即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关键期:指有机体早期生命中某一短暂阶段内,对来自环境的特定刺激特别容易接受或者掌握某一种技能的最佳时期。1937年洛伦兹曾对鸟类自然习性的观察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小鸭子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会追逐它首先看见的活动的有机体,这种现象称为“印刻”。这个时间很短,称为关键期。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关键期,如2— 3岁为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与这个时期相联系的能力就会永远丧失。 (二) 发展心理学的变迁 德国学者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把对自己孩子出生后三年的观察的纪录整理而成在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是公认的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达尔文在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后于1876写成的《一个婴儿的传略》以及其进化论的思想都大力推动了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1.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与近代社会、自然科学、教育三方面的发展紧密相关。①文艺复兴后西方妇女儿童社会地位提高。②辩证自然观形成,要求科学从发展的观点研究事物本质和规律。③近代教育要求在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础上进行教育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生活中的心理学 1.1 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重要性; 2.心理学的定义和心理学家讨论的主要问题; 3.行为和行为主义学家的研究方法; 4.心理学与社会学、生物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健康科学的关系; 5.心理学的目标; 6.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7.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以及两者的区别; 8.格式塔心理学与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关系; 9.当代主要的心理学的观点。 1.2 复习笔记 一、心理学独具特色 (一)心理学的定义 1.定义: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2.定义中的关键词:科学的、行为、个体和心理。 (1)科学的,指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的基础上。(2)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心理学家探索个体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一套特定

的行为模式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中做这些事情。 (3)个体,是心理分析的对象,包括人类个体和动物个体。 (4)心理,心理过程是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心理学的目标 基础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而应用心理学比基础心理学多一个目标: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1.描述所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对行为进行精确的观察。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行为数据 心理学家用行为数据对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描述,这些行为数据包括,机体发生的行为及行为发生时的环境。 (2)分析水平 从最宽泛最概括的水平到最细微的具体的水平。不同的分析水平对应着不同的问题。(3)描述的原则:客观 客观,即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而不是按照研究者所期待或希望的那种样子。客观性有利于防止观察者都可能把自己的主观观点——偏爱、偏见和期望带进观察中。 2.解释所发生的事情 描述必须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谨慎地超越了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中,中心目标都是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常规模式。心理学中的解释一般认为,机体、秉性和条件(或者环境)变量在行为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1)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 (2)事情发生的影响因素: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学习策略)【圣才出品】

第8章学习策略 8.1复习笔记 一、学习策略概述 1.学习策略的含义 (1)国外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①学习策略是信息加工的具体方法或技能。 ②学习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的调控技能。 ③学习策略是信息加工与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统一体。 (2)国内学者给学习策略下的定义: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办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应从以下三点理解学习策略的含义: ①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学习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学习策略范畴。 ②学习策略既有内隐、外显之分,又有水平层次之别。 ③学习策略是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是会不会学的标志。 (3)学习策略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①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指学习者在一次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措施。

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区别表现在: a.具体的学习办法与具体学习任务相联系,有较强的情境性,而学习策略既与具体任务相联系,又与一般学习过程相联系; b.学习方法经学习者反复运用,熟练掌握后,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往往凭习惯加以运用,而学习策略则是学习者经过对学习任务、学习者自身特点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反复考虑之后才产生的方案或谋划; c.具体的学习方法可以用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考虑最佳效益,而学习策略则是以追求最佳效益为基本点的。 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联系表现在: a.学习策略虽不同于具体方法,但它又不能脱离具体方法,学习策略的谋划最终要落实到学习方法上,借助学习方法表现出来; b.只有那些经过学习者整体谋划之后启用的方法才会获得策略的性质,成为学习策略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否则,不动脑筋随意运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不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 ②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内部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其功能在于使学习者不断反省自己的认知活动。认知策略的学习有助于学习策略的发展,但认知策略并不等同于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比认知策略更广的概念。 ③学习策略与元认知 元认知是指任何以认知过程及其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种成分。 元认知和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 a.学习策略是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元认知知识,它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

心理学笔记-考研

名词 01.后现代心理学 答:是由持相近观点的心理学家及其他社会科学家汇集而成的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趋势。产生于20世纪80中后期,是后现代文化思潮的产物,是在对科学主义心理学批判和解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02.什么是无意注意 答: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03.什么是有意注意 答: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标、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04.感觉的概念 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方面的反映。 05.知觉的概念 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06.空间知觉 答:空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属性的反映。 07.时间知觉 答: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08.感觉适应 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变化现象。 09.感觉对比 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10.记忆表象 答:也称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 11.形象记忆 答: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12.情绪记忆 答: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13.外显记忆 答:是指当个体在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14.内隐记忆 答: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15.机械识记 答:是指对没有意义的材料或在对材料意义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据事物的外在联系,采用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16.直觉动作思维 答:又称时间思维或者操作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17.具体形象思维 答:是指运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旺旺在幼儿期和小学低年级儿童身上表现非常突出。 18.抽象逻辑思维 答:是以语词为基础,利用概念、判断或推理的形式来进行的思维。 19.再造想象 答: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非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产生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0.创造想象 答: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独立地在头脑中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1.迁移作用 答:指已有知识经验队解决新课题的影响,或者说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考研笔记整理

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五要素三过程 学生 X 教师 X 教学内容 X 教学媒体 X 教学环境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学者提出教学过程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分别对应学生心理 状态注意、期待、探究、行动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在教育工作中最早尝试应用心理学知识 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之父”,标志着西方教育心理学独立学科体系的确立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20世纪年代 20世纪50年代末 20世纪70年代末 初创发展成熟完善 初创时期: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 发展时期:弗洛伊德、斯金纳、杜威、维果斯基、廖世成-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成熟时期: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赞科夫-教育与发展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逐渐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完善时期:特点——主体性、反思性、合作性、社会文化的研究 更重实际、派别融合、认知行为、东西融合 4.教育心理学研究趋势 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 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注重实际教学中的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测量以及个别化教学研究继续受到重视

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1)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认知活动从简单具体到复杂抽象发展 认知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认知活动从笼统到分化发展 (2)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发展具有定向性与顺序性 发展表现出不平衡性 发展的共同性与个别性的差异 2.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获得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2-7):直觉思维,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守恒”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11):出现“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多维性、可逆性、动态性形式运算阶段(11-16):具有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存在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 机能;一种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高级心 理机能受历史、活动、社会交往的制约 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的特点随意技能的不断发展 抽象-概括机能提高 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形成以符 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心理活动个性化 “最近发展区”的提出 内化学说:内化就是个体把外界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3)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皮亚杰认为教学应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3.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人格发展就是在解决不同阶段的认知冲突中形成的 信任-怀疑(0-1.5) 自主-羞怯(1.5-3) 主动-愧疚(3-6/7) 勤奋-自卑(6/7-11) 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12-18) 友爱亲密-孤僻疏离(18-30) 精力充沛-颓废迟疑(30-60) 完美无缺-悲观失望(60-) (2)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