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阶 段 性 测 试1

阶 段 性 测 试1

阶 段 性 测 试1
阶 段 性 测 试1

阶段性测试(一)

[考查范围:物质及其变化(1.1~1.3)]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A. 氧气液化变成蓝色

B.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变成金刚石

C.铁熔成铁水

D.瓷碗破碎

2.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D)

A. 碳循环B.氧循环

C.氮循环D.水循环

3.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別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

A. 稀盐酸B.稀硫酸

C.NaOH溶液D.Na2CO3溶液

第4题图

4.霸树中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探究“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物质A可能是(D)

A. 浓氨水B.浓硫酸

C.生石灰D.浓盐酸

5.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镁粉,下列函数图象横轴表示此化学反应的时间,纵轴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正确的是(B)

A B C D

6.科学探究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人们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

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D)

A.有酸味的物质

B.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C.只有pH小于7的物质才是酸

D.氢元素是酸唯一不可缺少的

7.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C)

A.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

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8.盐酸、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

A. 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9.“××洁厕精”产品特性或使用注意事项如下:①轻松去除锈迹;②勿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③不适用于大理石地面。其中与洁厕精含有酸有关的描述是(D)

A. 只有③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D.①②③

10.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研磨花瓣过程中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

B.25 ℃时,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粉红色

C.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H2SO4和K2SO4溶液

D.上述三种花汁都能用作酸碱指示剂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通过钝化的方式使锌制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可有效防止锌的腐蚀。某锌制品的钝化液含有硝酸银、硝酸铜、重铬酸等,其中重铬酸是一种可溶性的酸。

(1)该钝化液pH__<__(填“>”“<”或“=”)7。

(2)重铬酸(H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__+6__价。

12.分析五种物质:Fe、Fe2O3、NaOH溶液、AgNO3溶液、稀盐酸,回答问题:

(1)五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能与其他四种物质发生反应,该物质是__稀盐酸__;

(2)能与稀盐酸反应并有盐和水生成的物质有__Fe2O3、NaOH__;

(3)要通过一步反应来制取氯化铁溶液,可选择上述物质中的__Fe2O3、稀盐酸__;

(4)将其中的两种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HCl+AgNO3===HNO3+AgCl↓__。

13.燃煤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它与水反应形成酸雨污染

环境,某科研小组利用海水除去二氧化硫,其工艺流程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3题图

(1)上述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④__(填序号)。

(2)亚硫酸(H2SO3)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硫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H2SO3+O2===2H2SO4__。

(3)为了研究脱硫率(脱硫率是已除去的二氧化硫的量占总二氧化硫量的百分比)与温度、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温度越低,烟气中SO2

(4)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在一定条件下将乙烯(C2H4)和烟气混合除去二氧化硫,其反应的过程可分为如下三步:第1步:O2与Cu+反应生成Cu+(O2);第2步:Cu+(O2)与SO2反应生成Cu+(SO3)2;第3步:Cu+(SO3)2与C2H4反应生成S、CO2、H2O和Cu+。则反应中Cu+的作用是__催化作用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36分)

14.甲、乙、丙三位同学为一家化工厂的污水设计排污方案,请根据探究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第14题图

Ⅰ.首先用pH试纸检测污水的酸碱性。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甲: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

乙: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湿润,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

丙:取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得pH<7。

(1)以上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__甲__,污水显__酸__性。

Ⅱ.利用酸和碱反应原理测定污水中污染物(设为盐酸)的质量分数。 甲、乙两同学设计的方案如图甲、乙所示:

(2)甲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变红色,于是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不正确__,理由是__氢氧化钠溶液过量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__。

(3)乙同学当观察到刚好__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__现象时即恰好完全反应。

(4)实验过程中,NaOH 溶液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且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 使反应充分进行,防止氢氧化钠过量 。

(5)丙同学利用连接在传感器上的计算机随机绘制出了如图丙所示的溶液的pH 随所加的NaOH 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从曲线上可知污水的pH =__a__,M 点表示的含义是__恰好完全反应__。

15.李兴同学将BaCl 2溶液与H 2SO 4溶液混合,得到一种浊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BaCl 2+H 2SO 4===2HCl +BaSO 4↓__。

李兴又将浊液过滤,并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里的溶质只有HCl ;

猜想2:滤液里的溶质有HCl 和H 2SO 4; 猜想3:滤液里的溶质有HCl 和__BaCl 2__。 【设计实验】

操作Ⅰ:滤液――→加入锌粒

验证猜想2 操作Ⅱ:滤液

――→加入Na 2SO 4溶液验证猜想3

其中操作__Ⅰ__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应该将药品更换成__B__(填字母)。 A. AgNO 3溶液 B .BaCl 2溶液 C .NaHCO 3固体 D .金属铝 四、计算题(共14分)

16.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 g ,加入到盛有50 g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 g 。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1)96.4% (2)21.4%

阶段性测试题三

阶段性测试题三(必修一第三单元评估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2·日照)“把新的内容装进传统的外壳,使古老的形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该国国民性中最大的特点。”近代以来该国政治体制的确立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该国是() A.美国B.法国 C.中国D.英国 [答案] D [解析]“民主政治可以在完全古老的形式中产生”说明近代民主形式与封建制度的传统相结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符合这一特点。 2.(2011·南通)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1688年光荣革命以和平方式进行,是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它使英国上下达成共识:即抛弃革命,用和平渐进方式实行制度创新来促进国家的近代化,成为英国模式的鲜明特点,为近年史学界所强调,故答案选C。 3.(2012·马鞍山)2011年5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爱尔兰进行了

国事访问,成为自爱尔兰脱离英国统治以来首位访爱的英国君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伊丽莎白二世行使政府首脑权力 B.英国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C.伊丽莎白二世对外代表英国访问 D.君主制度在英国持续的时间较长 [答案] A [解析]英国实施君主立宪制,女王统而不治,她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无实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所以A项不正确。 4.(2012·丹东)有学者认为,“在其他民族还苦于找不到一个对付王权或皇权的独裁和专制的时候,英国就已经利用了弹劾这个工具……保护着贵族进而也保护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权利和自由。”在英国,拥有弹劾权的机构是() A.国王B.首相 C.议会D.内阁 [答案] C [解析]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无实权,首相与内阁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对其具有弹劾之权的应属掌握立法权的议会,所以选C项。 5.(2011·苏北四市)“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A.光荣革命B.第一次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D.1832年议会改革 [答案] D

初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初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2013年九年级历史第一次独立作业 一、选择题(20分) 1、西安黄帝陵,经常看到拜谒有白发苍苍的海外华人,千里迢迢回来寻根,他们上香的手是颤抖的,眼里含着泪花;有的是祖孙三代一起来祭祖,他们那么虔诚的长跪、叩首!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A.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 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 2、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来到了殷墟,在 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右图中的一段 残片告诉同学们:“这些文字记录和反映 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这段残 片上的文字应该是()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3、、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是() 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族、功臣 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 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贡 4、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5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6、“卧薪尝胆”是讲述春秋时期哪位霸主的故事?()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吴王阖闾 D. 越王勾践 7、丝绸织绣着中国早期的繁盛与光华,随着东方美

丽的传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播送着中国璀璨而精致的文明。“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长安②河西走廊③西亚④欧洲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 ②④ D.①②④③ 8、“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形容一位书法家的字,他是() A. 欧阳洵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王羲之 9、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三省六部制 10、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1、8世纪初,唐朝和吐蕃已“和同为一家”。吐蕃是今天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回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蒙古族 12、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右图是唐 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突 出贡献的人物,他是 () A、鉴真和尚 B、高僧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 波罗 13、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共五道大题,4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欧姆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A.电阻B.电流C.电压D.电功率 2.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食用油B.陶瓷碗C.铅笔芯D.塑料勺 3.下列四种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洗衣机B.收音机C.电动机D.电熨斗 4.如图1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当开关S闭合后,三盏灯属于并联的电路是: 5.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做功冲程B.排气冲程C.压缩冲程D.吸气冲程6.如图2所示,小明家的四种家用电器,其中额定功率高于400W的是: 7.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很小的微粒 C.只有气体和液体能发生扩散现象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8.当温度一定时,比较两根铜丝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铜丝的电阻大 B.两铜丝粗细相同时,长铜丝的电阻大 C.细铜丝的电阻小 D.两铜丝长度相同时,粗铜丝的电阻大 9.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湿布擦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或日光灯 B.家庭电路应安装保险盒或空气开关 C.人跟火线接触,一定会发生触电事故 D.更换灯泡不必断开控制灯泡的开关 10.下列实例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两只手相互摩擦使手掌发热 B.阳光照射下,地表的温度升高 C.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 D.“神七”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 11.如图3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左端向右移到中点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V和电流表A1、A2的示数都变大 B.电流表A1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差保持不变 C.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流表A2和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流表A1和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12.把标有“6V 3W”的小灯泡L与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R w连接在总电压恒为18V 的电路中,如图4所示。电流表和电压表选择的量程分别为 “0~0.6A”和“0~15V”。要求闭合开关S后,两电表的示 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的最大测量值,且灯泡L两端电压不超 过额定值(设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A B.电路消耗总电功率的最大值为27W C.小灯泡L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为0.75W D.滑动变阻器Rw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Ω~40Ω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2

初一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附答案)

初一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附答案) 本文导航 1、首页2、中考地理月考试卷 【】为了帮助参加中考的同学更好的复习考试的课程,查字典地理网小编编辑整理了初一地理月考试卷,希望考生们通过对复习资料的熟练来为考试复习锦上添花。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2、有关地球形状的叙述最正确的是 A、是一个正圆球体 B、是一个扁球体 C.是一个南北球对称的球体D、是一个两极略扁的球体 3、地球赤道周长约是 A20190千米B40000千米C60000千米D50000千米 4、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 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上任一点D地球上任一点 5、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回归线B赤道C极圈D本初子午线 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以200W经线和16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B以1600W经线和2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C以1800W经线和18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D以00经线和18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7、看右图,A点的经纬度正确的是: A.经度20,纬度,20N ,,20S 8、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你认为应该建在 A.北极点上 B.南极点上 C.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9、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A、一年 B、一天 C、一月 D、一季 10、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A五带B昼夜交替C昼夜长短的变化D四季变化 11、不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A五带B昼夜交替C昼夜长短的变化D四季变化 12、当肇庆昼长夜短时,北半球的季节是 A、冬季 B、秋季 C、春季 D、夏季 13、下列节日中,我国天安门广场早上升旗时间最晚的是A妇女节B儿童节C国庆节D圣诞节 14、下列比例尺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1:1600000B二百万分之一C040D1/5000000

阶段性测试题五

阶段性测试题五(必修二第四单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 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 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答案 B 解析由于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AaBB与AaBB杂交,则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选取AaBB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则获得基因型为aB的单倍体;将外源基因C转入生物AaBB中,则获得基因型为AaBBC的生物;将生物AaBB用秋水仙素处理,则获得基因型为AAaaBBBB的四倍体。 2.(2013·潍坊)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常染色体上,经调查兔群中,雌兔基因型频率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频率FF(20%)、Ff(40%)、ff(40%)。假设随机交配,则子代中() A.基因型频率改变,该群体发生了进化 B.Ff基因型频率为52% C.F基因频率雌兔为60%、雄兔为40%

D.雌兔、雄兔的基因型频率不同,进化方向相同 答案 B 3.(2013·北京东城区)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 =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移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B.F1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2N+2n 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 答案 C 4.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关于这种改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将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②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定不能遗传 ③若发生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④都是外来因素影响引起的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将会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可以随无性繁殖进入后代中;若是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则有可能引起细胞发生癌变;基

八年级历史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新人教版

2013春八年级阶段测试(1)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提前括号内,每题1分) 1、( )毛泽东在会议的开幕词中说:“诸位先生们……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材料中“代表先生们”正在完成的历史使命是 A 、创建共产党 B 、制定新宪法 C 、筹备新中国 D 、组织抗美援朝 2、( )开国大典与西藏解放的内在联系是 A 、新中国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前提 B 、西藏和平统一实现了国家统一 C 、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 、西藏农奴翻身得解放 3、(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中国在战前并不被看好的,然而1953年后一切都变了”使之改变的人物不包括 A 、彭德怀 B 、邱少云 C 、黄继光 D 、邓稼先 4、(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基本完成了土改,这一历史巨变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为解放为解放西藏创造了条件 B 、是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C 、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D 、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 5、( )下列年代尺显示的历史主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9 1950 1951 1952 A 、新中国建立和巩固 B 、抗击外来侵略 C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废除过程 D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6、( )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和土地剥削制度在中国被废除分别因为 A 、辛亥革命和解放战争 B 、新文化运动和土地改革 C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三大改造 D 、辛亥革命和土地改革 7、( )读材料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1953—1957基础建设投资比重分配(%) A 、“一五”计划时期重点发展重工业 B 、“大跃进”时期投资过热 C 、“一五”时期全面协调发展 D 、“一五”超额完成 8、( )下列对联反映“一五”成就的是 A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 、改革开放同天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物理】人教版物理初三年级上册期末精选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物理】人教版物理初三年级上册期末精选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 1.小敏和小英通过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她们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 (1)当小敏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A1无示数、电流表A2的指针快速右偏,两灯均不发光.由此可知,她们连接的电路发生了________故障;若闭合开关S,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2)小英只改接了电路中的一根导线,电路便连接正确了,请你在图中画出她的改法.(在错接的导线上画×,然后画出正确的接线) (___________) (3)她们利用改正后的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S后,读出两块电流表的示数,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答案】短路电流表A2被烧坏在并联电路中, 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电流表A1无示数、电流表A2的指针快速右偏,两灯均不发光,由此可知电路发生了短路故障,若闭合开关S,由于电路发生短路,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造成的后果是电流表A2被烧坏. (2)改正电路如图: (3)利用改正后的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S后,读出两块电流表的示数,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 【点睛】

电路中发生短路的危害,可能烧毁电流表或电源,为避免短路发生,可采用试触法. 2.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B、C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1)如图2是某同学连接的并联电路的局部图,某次实验中,测量完干路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 ________点,同时注意,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测量过程中,电流表出现图3中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 (2)该同学表格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 A处的电流I A B处的电流I B C处的电流I C 第一次测量0.100.120.22 第二次测量0.200.240.44 第三次测量0.250.300.55 (3)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_(选填“一”或“二”)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结论,应用到如图4中,图中已标明了电流的方向,若b、c、d中的电流大小分别为0.3A、0.6A、0.2A,则a中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___A。 【答案】d断开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电流没有单位一各支路电流之和 0.1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d点,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3]由图3所示电流表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造成

初一数学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初一数学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注意: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前的字母填在表格中 A .-3 B .+3 C .0.3 D . 13 2.下列四个数中,在-2到0之间的数是( ) A .-1 B . 1 C .-3 D .3 3.在下列数- 56,+1,6.7,-14,0,722 , -5 ,25% 中,属于整数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 .1是绝对值最小的数; C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D .0的绝对值是0 5.据联合国近期公布的数字,我国内地吸引外来直接投资已居世界第四,1986-2007年期间,吸引外资累计为4880亿美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_ 亿美元。 A .2 10880.4? B .3 10880.4? C .4 104880.0? D .2 1080.48? 6.一个数的相反数比它的本身大,则这个数是( ) A.正数 B.负数 C.0 D.负数和0 7.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两数之和为正,这两数同为正; B .两数之差为负,这两数为异号; C .几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8.如图,根据有理数a,b,c 在数轴上的位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c >a >0>b ; B. a >b >0>c ; C. b >0>a >c ; D. b >0>c >a 9.下列比较大小正确的是( ) A .54 65 - <- B .(21)(21)--<+-

阶段性测试题七

阶段性测试题七(必修三第一~二单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一定量的盐酸滴定等量的人体血浆与0.9%的NaCl溶液,两者的pH变化相同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答案 D 解析由于人体血浆中有缓冲物质,一定量的盐酸不会使血浆中的pH发生较大变化,而NaCl溶液中没有缓冲物质,加入盐酸后pH 变化较大;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下,由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因而A、B、C三项都错。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在机体的调节下,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2013·东营)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答案 C 解析考查神经调节。起跑动作的产生是条件反射的结果,起调节作用的中枢是躯体运动中枢,它的兴奋程度决定起跑的快慢,中间神经元位于神经中枢。 3.(2013·潍坊一模)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③分别代表淋巴和组织液 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的渗透压会降低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②中蛋白质含量低于① 答案 C 4.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初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2013年九年级历史第一次独立作业 一、选择题(20分) 1、西安黄帝陵,经常看到拜谒有白发苍苍的海外华人,千里迢迢回来寻根,他们上香的手是颤抖的,眼里含着泪花;有的是祖孙三代一起来祭祖,他们那么虔诚的长跪、叩首!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A.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 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 2、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来到了殷墟,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右图中的一 段残片告诉同学们:“这些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 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这段残片上的文字应该是()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3、、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是() 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族、功臣 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 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贡 4、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5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6、“卧薪尝胆”是讲述春秋时期哪位霸主的故事?()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吴王阖闾 D. 越王勾践 7、丝绸织绣着中国早期的繁盛与光华,随着东方美丽的传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播送着中国璀璨而精致的文明。“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长安②河西走廊③西亚④欧洲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8、“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形容一位书法家的字,他是() A. 欧阳洵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王羲之 9、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三省六部制 10、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初三物理测试卷

1、电阻是导体________的一种性质,当两个电阻串联时,相当于增加了导线的________;当两个电阻并联时,相当于增加了导线的________。 2、在家用电路中,开关和用电器是_______联,马路上的路灯是一起亮一起灭,是________联的。 3、普通电冰箱用电的电流约:______A ;我们用的电子计算器的电流约:____μA; 人体的电阻约:_________Ω;只要不高于:________V 的电压,对我们人体来说是安全的。 4、如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变阻器上滑动时 电流表的读数_______( 不变、变大、变小), 6v 电压表的读数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_V . 5估计小灯泡的电阻约10Ω,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电流表应选的量程_______ A,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___________V .。 6、一只电灯的灯丝断了后,灯丝接好后电灯的亮度比原来的要亮,是因为电灯的灯丝电阻比原来的______了,但电灯的灯丝在连接处却再次容易烧掉,这是因为灯丝连接处的电阻比原来________了的缘故。(填:不变、变大、变小) 7、在电子制作中,我们所取的器材往往不一定符合我们的要求,一个“6V 、0.3A ”的小灯泡接到9V 的电源上时,我们必须在电路中_______联一个______Ω电阻才行;而当一个额定电流为10A 的用电器接在只能通过6A 电流的导线上时,我们必须用“6A 电流的导线”两股________联,来连接电路,才可使电器正常工作。 8、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6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5 A ,则导体的电阻是______,如电压改为9V ,则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通过的电流是_______A 。 9、如图当滑动变阻器R 1(0—50Ω)的滑片在R 1上滑动时, 为使A 1不超过0.6A ,A 2不超过3A ,变阻器的 阻值变化范围是________Ω,当P 向下滑动时,

初一科学上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初一科学上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初一科学上第一次时期性测试(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 A 零下5度 B 负摄氏5度 C 零下5摄氏度 D 零下5度 2、我国一角钱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A.2.4微米B.2.4毫米 C.2.4厘米 D.2.4分米 3、按照国际标准,质量的单位是() A、吨 B、千克 C、克 D、毫克 4、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 A.物体外部形状大小B.物体所处的位置 C.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D.物体的状态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5、下列说法正确的() A.测量液体时,把温度计插入液体中赶忙读数 B.体温表测量体温时,离开人体读数就不准了 C.实验室用来测量的停表,有电子停表和机械停表两种 D.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砝码放左盘,被测物体放右盘 6、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 A 1.8米=1.8×1000=1800毫米 B 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C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7、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形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结果第一次为38.5℃,第二次为39.5℃,第三次为3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第一次正确 B.只有第三次不正确 C.只有第三次正确 D.第三次确信正确,第一、二也可能正确 8、在运动会上的铁饼竞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竞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9、托盘天平调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觉指针偏在分度盘中央的左边,这时应() A、把右端的平稳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左端的平稳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向天平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天平右盘中砝码减少 10、某同学由于过度疲劳,发觉脉搏每分钟跳动120次,则他的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刻是() A、2秒 B、0.5秒 C、0.0083秒 D、120秒 1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纳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毫升,则

阶段性测试题二

阶段性测试题二(必修一第二单元评估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2·抚顺)黑格尔说,欧洲人只要一提到希腊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家园之感。这是因为() A.古希腊文化遗产保存完好无损 B.古希腊文化在文艺复兴中得到重生 C.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D.古希腊民主制度是西方代议制之母 [答案] C [解析]A项过于绝对,排除;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只是借助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遗产,并不是古希腊文化的重生,排除B项;古希腊民主制度是奴隶制民主制度,西方代议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两者本质上不一致,排除D项。 2.(2012·安徽)“虽然说这种民主对于古代雅典是一种必然,但对于整个世界历史却是偶发性的个案,也就没有多么重大的实际推广价值。”这句话针对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 B.雅典民主政治的时效短暂 C.雅典民主政治所产生的弊端 D.雅典民主政治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答案] D [解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这是建立在

小国寡民的背景之上,在当今世界国大人多的条件下难以实施。 3.(2012·耀华)“跨海迁移的苦难所产生的一个成果……是在政治方面。这种新的政治不是以血族为基础,而是以契约为基础……在希腊的这些海外殖民地上……他们在海洋上的‘同舟共济’的合作关系,在他们登陆以后好不容易占据了—块地方要对付大陆上的敌人的时候,他们一定还和在船上的时候一样把那种关系保存下来,这时……同伙的感情会超过血族的感情。”在古希腊的诸多城邦中,城邦间的关系是() A.都聚集在斯巴达城邦下B.城邦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C.小邦是大邦的属国D.各邦为独立主权国家 [答案] D [解析]古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4.(2012·苏北四市)“(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 A.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 B.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境 C.将立法权赋予执政官 D.以财产多寡分享政治权力 [答案] A [解析]由君主制到贵族制再到民主制体现出雅典民主制度的渐进性。 B、C、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所以选A项。 5.(2012·苏州)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如图)。梭伦改革的措施体现出他的立法精神在于()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试卷(时刻90分钟 总分150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 各位友爱的同学,这是你们进入中学的第一次测试,也是对你们平常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请你们认真审题,认真摸索,发挥出真实水平,祝大伙儿考出好的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2的相反数是 ( ) A. 2 B.-2 C. 21 D.- 2 1 2. 表示与“前进4米”相反意义的量是 ( ) A.上升5米 B.下降4米 C.后退1米 D.向东2米 3.既是正数,又是分数的数是 ( ) A.+2 B.0 C.3.5 D.3 12- 4. 在0,2,-7,215-,3.14,3 7-,-3,+0.75中,负数共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 在数轴上,与表示数1的点的距离是2的点表示的数是 ( ) A.-1 B.3 C.±2 D.-1或3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1是绝对值最小的数; B.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确实是分数; D. 0的绝对值是0 7.运算:(+1)+(-2)等于 ( ) A. -l B.1 C. -3 D.3 8.五个有理数的积为负数,则这五个数中负数的个数可能有 ( ) A.1个 B.3个 C.5个 D.1个或3个或5个 9. 假如a <0,b <0,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 A.a -b <0 B. a +b >0 C.ab >0 D. b a <0

10. 火车票上的车次号有两个意义,一是数字越小表示车速越快,1~98次为特快列车,101~198次为直快列车,301~398次为普快列车,401~498次为普客列车;二是单数与双数表示不同的行驶方向,其中单数表示从北京开出,双数表示开往北京,依照以上规定,杭州开往北京的某一直快列车的车次号可能是( ) A. 20 B. 119 C.120 D.31 二、填一填(每空4分,计40分) 11.支出100元,记作-100元,则收入120元,记作__________. 12.有理数0,2,-7,215-,3.14,3 7-,-3,-0.75中,负整数是 ,分数是 . 13.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______侧,距离原点_______个单位长度. 14.-3的倒数等于 ;5 2-的绝对值等于 15.把9-(+4)+(-5)-(-7)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 16.早春二月的某一天,大连市南部地区的平均气温为-30C ,北部地区的平均气温是-60C ,则当天南部地区比北部地区的平均气温高_________0C. 17.比较大小:23-_________34 -;-π________-3.14 (填“<”或“>”) 18.请写出一个算式,至少有两个加数是负整数,和为-10,则那个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照某中规律填写适当的数字在横线上:1,12-,13+,14 -,_______,______. 20、一只蜗牛沿10米高的柱子往上爬,每天从清早到傍晚向上爬行5米,夜间又向下滑3米,象如此从某一天清早开始,蜗牛第 天爬上柱子顶部. 三、解答题(共70分) 21、(6分)把下列各数及它们的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号把它们连接起来.5.2|,4|,0,2 13),5(,2------

江苏省江阴市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初三物理试题

江苏省江阴市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初三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时,一定费力的是() A.笤帚 B.斜面 C.滑轮组 D.羊角 2. 一位同学用20s时间从一楼走到三楼,他上楼时的功率可能是 A.12 W B.120J C.150W D.3000J 3.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C放两支与B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此时直尺AB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且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么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直尺AB将() A.A端将逐渐上升 B.始终保持平衡 C.B端将逐渐上升 D.不能保持平衡,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能恢复平衡

4. 冲洗照片用的“曝光箱”内有红白两个灯泡,箱外有两个开关S 1、S 2 .根据 需要,当先闭合S 1时只有红灯L 1 发光,再闭合S 2 时红灯L 1 和白灯L 2 均发光; 并要求在S 1闭合前,即使先接通S 2 ,L 2 也不发光.根据上述要求设计的下列电 路图中正确的是 A.B.C.D. 5. 小明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发现实验器材中电阻丝只有一根,其它器材足够,如果要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活动,不可能完成的是() 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6. 如图所示,下列电器中不是应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风扇B.电熨斗C.白炽灯D.电饭锅 7.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开关S 断开后,电流表的示数改变了0.5A.则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 A.13:5 B.3:5 C.5:3 D.5:13 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和灯泡电阻都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滑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减小,电路总功率变小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测试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测试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试卷 七年级(下)语文试题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20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也不必说鸣婵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1)给下列字注音(2分)吟窜 (2)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1 2 2、修改病句(4分) (1)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2)它广泛流传于汉、壮布依等多个民族中。(3)由于民族众多,使我国各个地方过端午有着不同的习俗。(4)我国人民始终坚持发扬和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序号修改 序号修改 3、语句填空(6分) (1)曲径处,。 (2),乾坤日夜浮 (3),潭影空人心 (4)两小儿笑曰:“?“ (5)不必说,光滑的石井栏, (6)现在,先生是死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8分) 2010年是淮安市“《西游记》文化旅游年”,学校决定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请你按照活动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①校报编辑部打算出一期主题专刊,设置一些栏目,分类展示同学们阅读《西游记》所获得的成果。请你拟一个简洁的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你准备编人该栏目的主要内容。 [示例]“西游人物画廊”,该栏目主要发表对西游人物形象欣赏评价的文章。

(2)校学生会准备向“《西游记》文化旅游年”活动组委会提出建议,把美猴王作为吉祥物。为了说服组委会接受这一建议,校学生会现在向每位同学征集一条有说服力的理由。请你写出理由 二、阅读与欣赏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危机 孙道荣 1月24日,星期天。杭州。一个名叫山水人家的小区。宁静的小区道路两旁,停满了私家车。谁也没有想到,平时停得好好的小车,瞬间惨遭毒手,被利器划得伤痕累累。停在路边的几十辆小车,无一幸免。粗略估计,仅这些划伤的修理费,就需要四五万元。有人报警。愤怒的车主们发誓要揪出恶意划车的人。 小区的监控被调了出来,从监控录像上可以看出,是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干的,大一点的像个小学生,脚下还踩着滑板车,小的估计才上幼儿园。他们一路走,一路划。这是谁家的孩子?胆子也忒大了!太没教养了!但监控看不太清,没人认识这两个孩子。 警方开始调查。网络和第二天的报纸上,都报道了这件事。 第二天下午,一位妇女给派出所打电话说,划伤汽车的是她的孩子。 她也住在那个小区。她是第二天,才从网上看到了小区车子被划伤的帖子,帖子中描述的两个孩子,大的很像她的孩子,而小的是她同学的孩子。当时,两个孩子下楼去玩。时间、地点、两个孩子的特征,都吻合。她赶紧跑到小区物业处,调看了监控录像。果然是她的孩子。 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冷静下来后,她是这样处理的—— 给派出所打电话,毫不犹豫地告诉民警,车是自己的孩子划的,我们将承担全部责任。 晚上,儿子放学回家。问他,是不是你干的?儿子低头不说话。她对儿子说,你是男子汉,是你做的,就要勇于担当。儿子承认,是他干的。又问他,如果你的折叠车被人划伤了,你心不心疼?儿子说,心疼。她说,你的折叠车几百元就可以买到,而人家的车,一二十万,有的甚至上百万,你说会不会心疼?儿子向她连鞠了几个躬,说,妈妈,我错了!

阶段性测试题九

阶段性测试题九(必修三综合检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桥梁是 ( )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组织液 D .细胞外液 答案 D 解析 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桥梁是内环境,也叫细胞外液。 2.(2013·广东梅州)下列叙述与下图所示模型不相符的是( ) ①――→+X ――→-② A .若X 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基本代表出生或迁入 B .若X 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C .若X 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D .若X 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②可能代表光合作用 答案 C 3.

膝跳反射通常受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影响,临床上常据此原理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右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下列关于该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刺激4处,可在1和5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B.1是传出神经元,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最终通过1传导到效应器 C.因为在3处兴奋只能单向传导,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D.当1处受损伤时,针刺6处仍会产生痛觉 答案 C 解析5为感受器,1为传入神经,3为突触,2是神经节,4为传出神经,5为效应器。 4.人体过敏反应中,通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从而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中滤出,出现荨麻疹。此生理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

第一次阶段性测试成绩分析

第一次阶段性测试成绩分析 一、成绩总体情况分析。 10月8日——9日的阶段性测试成绩基本上反映出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次阅卷两个级部没有统一阅卷,在个别题目上标准可能稍有偏差。从成绩来看,我级部的文科稍好于二级部,理科比二级部稍差;文科最高分是128分,理科最高分是130分,文理持平。总体情况是高分太少,下一步我们需要重视高分学生的培养。 二、试题解析及存在问题 本次考试试题完全按照高考题型设计。一卷中前五题中成语和标点两题得分不高,答对率较低;文言文阅读题中第9小题文言实词和第12题答对率低;二卷中文言文翻译题失分较多;语言运用题仿句题做得较差,主要是意境不合或缺乏文采;还有作文失分较多,50分以上的作文很少,主要是这次作文是材料作文,好多学生没有读懂材料,不能审清立意,提炼出合适的观点,特别是有个别以往成绩较好的学生这次因为作文有些偏题离题,只得到40分以下的分数。三、改进措施及打算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的教学中,我们主要有以下打算: 1、夯实基础,巩固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把知识点真正落到实处,重点篇章要把速度降下来,重点讲解,让学生真正领会并巩固。比如文言文翻译这一题,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多提问学生,让他们多读多写,让他们脱离参考资料去准确翻译,并了解具体得分点。 2、加强各专题训练。一卷的成语题、标点题,还有字音字形题,

都是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在平时的模块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加进这方面的专题训练,在周末辅导中落实。比如在本周末的辅导中,我们就已经进行了成语这一专题的训练指导。 3、加强阅读和写作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 写作在语文高考中所占分值几近半壁江山,作文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我们非常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加强作文的审题训练,指导学生多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比如《读者》《青年文摘》《名人传记》《特别关注》等,让学生了解一些名人事迹,多积累一些写作素材;并进行一些写作片段训练,让学生在考场上做到游刃有余。 4、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全组教师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备好课上好课;充分利用好早读和晚自习时间,让学生时时有事做,杜绝学生说闲话,做闲事。 总之,在学校和级部的领导支持下,我们将齐心协力,共同把语文科成绩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