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半喂入式脱粒机(喂入与脱粒部分)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12.50 KB
- 文档页数:9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 0 -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水稻半喂入式脱粒机(喂入与脱粒部分)设计,
喂入量2.0Kg / s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 1 - 目 录
1.引 言----------------------------------------------------------------------------------------------------(2)
2.结构设计与计算---------------------------------------------------------------------------------------(2)
2.1方案确定----------------------------------------------------------------------------------------------(2)
2.2喂入方式----------------------------------------------------------------------------------------------(3)
2.3滚筒的长度-------------------------------------------------------------------------------------------(3)
2.4滚筒的直径 ------------------------------------------------------------------------------------------(3)
2.5脱粒间隙-----------------------------------------------------------------------------------------------(4)
2.6滚筒转速-----------------------------------------------------------------------------------------------(4)
2.7夹持输送链的速度选择-----------------------------------------------------------------------------(5)
2.8弓齿的设计--------------------------------------------------------------------------------------------(5)
2.9副滚筒--------------------------------------------------------------------------------------------------(7)
2.8凹版-----------------------------------------------------------------------------------------------------(8)
3.主要技术参数-------------------------------------------------------------------------------------------(8)
参考文献-------------------------------------------------------------------------------------------------- (9)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 2 - 1、引言
半喂入型脱离装置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弓齿滚筒进行脱粒。作物可在滚筒四周的不同位置进行脱粒,分上脱、下脱和倒挂脱三种形式。脱粒时夹持输送链将谷物根部整齐地夹住,使茎杆不进入滚筒,仅谷穗部分进入滚筒和凹版筛之间的脱粒间隙,夹持输送链夹住谷物沿滚
筒轴向移动,在轴向移动的过程中,谷穗不断受到滚筒弓齿的梳刷、冲击将谷粒脱下。脱下的谷粒将穿过凹版筛落到清粮室或谷物搅龙上,而完整的禾秆则油出口端被夹持链排出,被弓齿拉断的短禾秆和断穗等由滚筒排至副滚筒(排杂筒)的下方,经副滚筒再次脱粒后抛出机外。
这种脱粒装置基本上保持了茎杆的完整,并解决了脱粒不净与籽粒破碎之间的矛盾,由于茎杆不进入脱粒装置内,所以消耗的功率也比较少。
2、结构的设计与计算
2.1 、方案确定
水稻半喂人脱粒机由夹持输送装置、脱粒滚筒、副滚筒、切刀、清选装置、籽粒推运器和出粮筒等组成.其结构如图l所示。按照要求,本设计主要设计水稻半喂入脱粒机的喂入和脱粒部分。
2.2、喂入方式
采用下脱式,具有以下特点:
(1)、凹版包角小,分离面积小,分离率低,夹带损失大
(2)、凹版筛孔被茎杆遮挡,分离效率低,湿脱时筛孔容易阻塞
(3)、喂入性能好,断穗、带柄均少
(4)、脱到和脱麦的通用性好
2.3、滚筒的长度
用最少的弓齿数、最短的滚筒长度达到净脱、分离、消耗动力少而负荷均匀是设计的目的。而滚筒长,配置的总齿数多,凹版面积大,脱净率高,分离干净,夹带损失小,生产率有所提高。所以,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较小的滚筒长度。根据实验研究和给定的喂入量skgq/0.2, 取滚筒长度mmL530能满足脱粒要求。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 3 - 2.4、滚筒直径
弓齿滚筒式脱粒装置工作时茎杆是被夹持进行工作的。滚筒的直径D(不包括弓齿高度)与茎杆的喂入长度l,以及茎杆的喂入部分对应滚筒的圆心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lDD2,12
茎杆的喂入长度必须大于谷物结穗部分的长度,不然将产生漏脱现象。此外,还要考虑谷物生长的高矮不同,以及在收割过程中产生的根差和角差而影响正整齐性的情况。另外还要考虑到喂入长度l过长滚筒容易缠草。通常情况下茎杆的喂入长度取mml450~350
圆心角:的大小与脱粒质量和功率消耗有关,在160~120时,断穗与断茎率、功率消耗无显著变化,工作稳定可靠,当160时茎杆弯曲程度增加,断穗率、断杆率急剧上升,功率消耗增加,一般取120。
根据角及喂入长度l,求得滚筒直径mmD400,
弓齿高度mmh70~65。
则弓齿滚筒直径mmD530
2.5、脱粒间隙
凹版筛面与弓齿齿顶之间的间隙叫脱粒间隙。间隙小时,功率消耗较多,籽粒损伤较多,而断穗和托柄、脱芒的处理较好,黏附在筛网上的碎茎也较少。因为弓齿滚筒式脱粒装置沿滚筒轴向齿高是不同的,所以:
梳 整 区:10—15mm 取13mm
脱粒前段:8—10mm 取9mm
后 段:4—5mm 取5mm
2.6、滚筒的转速
滚筒的圆周速度一般用滚筒的有效直径来计算。当滚筒速度增加时,脱净率增加,水稻带柄率减少,担破碎率和断茎率都增加,当圆周速度大于12米、秒时,水稻脱净率在99%以上,但如果圆周速度过大,脱离效率提高并不显著,仅使谷粒在滚筒上跳动加剧,增加谷粒的抛散损失。当滚筒的圆周速度太小时,弓齿对穗的冲击力减弱,从而延长脱粒时间而降低生产率。但如果圆周速度过大,脱离效率提高并不显著,仅使谷粒在滚筒上跳动加剧,增加谷粒的抛散损失。通常情况下对于水稻来说:smV/5.13~12。根据圆周速度V便可以计算出滚筒的转速n。
60)(nhDV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 4 - )(60hDVn所以
式中
D——滚筒直径(不包括弓齿高度);
H——弓齿的高度。
min/64952.0/5.1360rn滚筒转速
取min/550rn
2.7、夹持输送链的速度与位置的选择
2.7.1、夹持链速度的选择:
由夹持链、夹持台等组成,夹持链按《农业机械学套筒滚子链条》的规定制造。夹持链输送速度取决于套筒长度,脱粒方式和凹板分离效率等。夹持输送链速smV/4.0。
2.7.2、夹持链位置的选择:
防夹带板与齿顶间隙a为4~10mm,防夹带板与喂禾口垂直距离为35~50mm,夹持链内链片至弓齿顶距离c为30~50mm,链条安装倾角约为20,链中心线与滚筒中心的距离d为40~60mm。
2.8、弓齿的设计
2.8.1、弓齿的形状
弓齿的形状有“V”字形及“U”字形两种。试验结果表明“V”字形弓齿顶角为22时,消耗的功率和断穗率都最少。“U”字形弓齿圆弧大的功率消耗小,断穗率也小。本设计滚筒上脱粒齿采用双重齿,它们能够提高梳刷、脱粒质量,并且滚筒不易缠草。弓齿用65Mn刚制造,淬火部位的硬度为HRC
45~55。
2.8.2、弓齿在滚筒上的排列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证明,半喂入式的脱粒滚筒的弓齿排列,按一定的螺旋排列是能够获得满意的脱粒性能的。弓齿依螺旋排列的目地除了达到脱粒时负荷均匀外,而且还能促使杂余沿轴向流动。所以,选择弓齿的排列按照螺旋线分区的排列、选择螺旋线头数为3,分为三个区段且螺旋线的方向是顺着喂入方向向后倾斜。
第一区段为梳整区,约占滚筒全长的%15~10,梳整齿选材为6—8mm 的钢丝,对作梳导和推送,梳整齿安装在滚筒喂入端的锥形面上。靠近喂入口的第一个齿是小型的,高度也低,第二、第三个齿较大,高度也逐渐增加,齿迹逐渐增加;齿顶多为圆弧型,齿的强度较大,以适应刚喂入的较大符合。梳整齿一般高h为35~60毫米,齿根宽为60~110毫米,齿面与滚筒的回转方向偏18~15,排列较稀,以利于导禾秆进入滚筒,并将谷穗加以梳整脱粒。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 5 - 第二区段为脱粒区,约占滚筒全长的70~75%。钢丝直径5—6mm,它又分前后两区。前区约占全长的40~45%。由于谷物刚进入脱粒间隙,脱粒量较大,安装了加强齿。为避免打断茎杆,齿的排列较稀,齿迹距也较大(约25~36毫米),齿顶也略低,约60毫米以保持稍大的脱粒间隙,后区约占全长的30%,安装着脱粒齿,主要用来将难脱的籽粒脱净。所以弓齿排列较密,齿迹距为15~25毫米,脱粒齿高约65~75毫米,以保持较小的脱粒间隙,齿脚的跨距较小,约35毫米左右,齿形较尖。
第三区为排稿区,只占滚筒全长的8~10%,钢丝直径5—6mm,为加强排草能力,齿距较密,为60毫米左右,齿形与脱粒齿相同。
2.8.3、齿排的类型
试验证明,齿排按斜线配置的滚筒,工作平稳,生产率高。所以,本设计中,齿排按斜线配置。
2.8.4、由螺旋排列法计算各参数
螺旋排列的列数:
660PNKVSL
弓齿轴向间距:
mmNKVcL5.160
相邻二圆周弓齿沿圆周方向对应错开的弧长:
mmSKDSaam4.12021
弓齿滚筒的长度:
mmNKVScSLL49860)1()1(
弓齿数:
13160NPVSKSZL
2.9、副滚筒
由副滚筒和编制筛凹版、排稿齿组成副滚筒室,其作用是将由主滚筒室及二次回送装置送来的断穗进行复脱和分离,并将短茎秆和断穗排出机外。副滚筒为闭式滚筒, 副滚筒的直径(包括齿高)为250—350mm,所以取300mm。
2.10、凹版
滚筒配合凹版工作,才能高效率的完成脱粒过程。在半喂入式脱粒机上凹版大多采用编织筛,筛孔尺寸为7.5×7.5mm—12×12mm所以选择筛孔直径为9×9mm,钢丝直径为2.5mm, 凹版包角为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