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二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四章检测生物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二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四章检测生物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二中【最新】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四章检

测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拴羊的小树因树皮被勒断而死去。根据生物学知识,是因为树干上的树皮损伤严重,从而阻断()

A.有机物的向上运输B.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下运输

C.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D.有机物的向下运输

2.制作粉皮和粉条的原料主要取自于甘薯块根中的淀粉,这些淀粉是

A.甘薯根自己光合作用产生的B.甘薯根从土壤中直接吸收的

C.甘薯叶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D.甘薯根呼吸作用的产物

3.有一位同学,在夏天天气晴好的一天中,分别于清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从同一种绿色植物上各摘取一片绿叶。在将这三片绿叶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等叶片发黄后,将叶片取出,用清水冲洗,然后加碘液染色,染色最深的是()

A.清晨的叶

B.傍晚的叶

C.深夜的叶

D.都一样

4.玉兰、海棠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正确的是()

A.是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B.是花瓣在光照条件下合成的

C.是树皮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的

D.是叶在上一年制造并储存于树干的

5.生物圈中有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它是()

A.所有植物B.绿色植物C.人类D.太阳

6.大气中的碳进入生态系统主要是通过()

A.呼吸作用B.扩散作用C.光合作用D.蒸腾作用

7.蘑菇是我们地区广泛栽培的一种食用菌,营养价值较高,口味较好,是许多家庭餐桌上常见的菜肴.蘑菇生长需要的有机养料归根结底(间接)来源于()

A.自身光合作用制造B.培养基中吸收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植物呼吸作用

8.地球上的一切能量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

A.太阳B.绿色植物C.动物D.人类创造9.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10.“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蓝色,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

A.无机盐B.蛋白质C.脂肪D.淀粉

11.如图是“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部分实验步骤,其中大烧杯、小烧杯、滴管内分别是什么液体( )

A.酒精、酒精、酒精B.酒精、清水、碘液

C.清水、酒精、碘液D.清水、清水、碘液

12.如图表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

C.将叶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

D.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二、综合题

13.如图为显微镜下菠菜叶片横切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观察和辨析图中各数字序号

所代表的结构,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③具有避免叶片受到病菌侵害等功能,属于_____组织

(2)该叶片的光合作用主要在②叶肉细胞和_____中进行,其合成的有机物通过④_____中的筛管向下运输,为茎和根的生长提供有机物和能量

(3)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由⑤_____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参考答案

1.D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筛管的位置、功能。解答时根据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方面来分析解答。

【详解】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拴羊的小树因树皮被勒断,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勒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根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死亡,最终导致树木死亡。因此拴羊的小树因树皮被勒断而死去,这主要是因为树皮损伤严重,切断了筛管,根缺少有机物,就是说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

故选D。

【点睛】

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

2.C

【分析】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据此解答。

【详解】

光合作用主要器官是叶,根的作用是固定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的作用是输导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供给叶、果实,将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供给根、果实,制作粉皮和粉条的原料主要取自于甘薯块根中的淀粉,这些淀粉是甘薯叶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

故选C。

【点睛】

只要熟练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即可总结出其原料、条件和产物。

3.B

【分析】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

出氧气的过程。

【详解】

清晨植物进行了一晚上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不会很深,A错误。

傍晚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最深,B正确。

深夜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一些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不会很深,只是比清晨的叶要深,C错误。

由于在不同的时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弱程度不同,叶积累的淀粉不同,滴上碘液颜色也会不同,D错误。

故选B。

4.D

【解析】

试题分析: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并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花瓣属于植物体的生殖器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树皮中的导管将从根部吸收到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到花等各个器官,水和无机盐不能转化成有机物;有机物是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玉兰、海棠等植物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有机物来自上一年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输送到花瓣。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制造场所以及植物体内的能量转换器作用

5.B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因此,绿色植物是生产有机物的“工厂”,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可见B 符合题意。

6.D

【解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碳从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的过程,A错误;扩散作用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与大气中的碳进入生态系统无关,B错误;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是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体内的过程,C正确;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的形

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与碳的循环无关,D错误。

7.C

【解析】蘑菇属于大型的真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但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蘑菇分解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C正确。

8.A

【解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转化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摄取现成的有机物,然后分解这些有机物,利用其中的化学能,所以太阳光能是地球上万物生长的最终能量来源,A正确。

9.A

【分析】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制造有机物,据此答题。

【详解】

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

;所以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除满足自身需要外,还能为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释放出的氧气维持空气中的碳氧平衡,满足其它生物的需要。

【点睛】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要掌握,和呼吸作用比较理解。

10.D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淀粉的特性是遇到碘液变蓝色,常用这一特性来检验淀粉的存在。

【详解】

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天竺葵的叶片

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色的特性。

11.C

【解析】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该装置中大烧杯、小烧杯分别是清水、酒精。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因此滴管内是碘液。12.D

【分析】

根据“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此时光合作用被抑制,而进行着呼吸作用,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即有利于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免干扰实验,故A正确。

B.这一步进行的是酒精脱色,即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故B正确。

C.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光照,所以将叶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故C 正确。

D.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而不能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故D错误。

13.保护保卫细胞叶脉气孔

【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为叶片的横切面示意图,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③是下表皮,④是叶脉,⑤是气孔。

(1)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①上表皮和③下表皮,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2)②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含丰富的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④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就是由叶脉中的导管运输到叶肉细胞里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也是通过叶脉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的;(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⑤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通过气孔来完成的。

点睛:掌握叶片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