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初三化学不定项选择题组

最新初三化学不定项选择题组

最新初三化学不定项选择题组
最新初三化学不定项选择题组

第一组

11.根据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向某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无明显变化,证明该氢氧化钠固体一定没有变质

B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

C .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D .验证某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Cl-,先加入稀盐酸除去0H-,再加入AgNO s溶液,有不溶于稀硝

酸的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

12.20C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C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

(g)

加入NaCl的质量

(g)

溶液的质量

(g)

①10 2 12

②10 3 13

③10

[

4 13.6

④10 5 13.6

' 風化学与生产B-化学与能源

疏酸诙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利用:CO.

碍的还原性来冶炼金

在汽油中添加乙醉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夭

然吒是比煤、石油更加清洁的化石燃料

f . G化学与生活卜a化学与环保

用活性最除去冰箱内的异味用甲瞻溶液浸

泡水产品防止变质

植树适林改善环境

推广便用町降解的塑料制品

14.下列图象关系一定不合理的是()

D.在帼和

中厕人KINO,晶体

15、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水不能进行鉴别的是()

B . K2SO、KCl

A. CaC@ Na2CO

C.生石灰、熟石灰

D . CuS@ Fe2(SO4)3

11、下列物质分离万法错误的是()

A .除去C02中混有少量的CO:导出点燃

B .除去NaOH中的Na2CO3 :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过滤

C .除去C02中混有的HCI :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

12.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I、BaC#、CuSO、Na2SO、N&CO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

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含CuSO和NazCQ

B.一定含NaCI,可能含BaCb、Na z SO, —定不含N Q CO、CuSO

C.一定含NaCI、BaCl2、N@SQ, —定不含NazCO,可能含CuSO

D.可能含NaCI, 一定含BaCl2、Na2SQ, —定不含N Q CO、CuSO

13 ?右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把t i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C,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

B .把t2 C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i C,晶体析出最多的是a

C.物质a中混有少量b,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结晶提纯

D.t2 C时a、b、c三种物质的

0 ti t2 t/f

饱和溶液中,a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14 .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

序号甲乙

A 铁粉稀硫酸

B 铜、锌的混合物稀盐酸

C 硫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D 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氯化钡溶液

15、下列各选项中,括号内物质是除出杂质所用的试剂(适量),其中错误的是()

A . CuSO4中混有NaCI(AgNO 3溶液) B.铜粉中混有铁粉(盐酸)

C. H2中混有CO2(NaOH溶液)

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铁粉)

11.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铵的溶解度最大

B. 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

40 C 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0%

D.把40 C 时饱和溶液降温到 20 C ,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

12.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g

a

4.4 8.1

1.8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反应中Y 、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22 : 9 D

13. 有一种试剂可以一次性区别 Ba (NO 3)2、AgNO 3、K 2CO 3三种物质的溶液,它是(

A ?盐酸

B ?硝酸

C .硝酸钠

D 氢氧化钠溶液

14.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 .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向HzSQ 和MgSO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

C. 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 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15?向AgNQ 和Cu ( NQ )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

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有锌粉剩余

B.

所得溶液中一定有

Zn 2+

2+

+

A . X 、Z 是反应物,Y 、W 是生成物

B

.Z 一是定化合物

a = 14

B

加入洱液的质里北

C. 一定有银粉生成

D. 所得溶液中一定有Cu、Ag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

)

A. HCl CuS04 KN0 3 W2SO 4 B . FeCS HCl NaCI NaOH C . Ca(OH)2 K 2CO 3 HCl (NH 4)2CO 3 D . NaNO 3 W2SO 4 HCI H 2SO 4

12.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能够实现的是

A. CuO^£n*Cu -^*CuO

B. CaCOs -CaCl 2 ^^Ca(NO s )2 IE (im

c

D, AI2O3

HC 1 - Aids

13?固体物质W 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物质 W 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B . t i

C 时,物质w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mg

C. t 2°C 时,物质 W 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 D .将t i C 时物质w 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 t 2C 有晶体析出

14.

向下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乙物

质溶液至过量, 系符合如 下曲线描述的是 ( )

15.

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

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

实验现象及结论合理的

是( )

A ?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 ?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

C .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

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D ?向溶液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

乙醇

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

序号

乙 A 铜锌的混合物粉末 稀盐酸 B 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氯化钡溶液 C 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 碳酸钠溶液 D

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

B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氯化银溶于水、过滤C

验证锌、铜、金的金属活动性加盐酸

D 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或盐酸

12.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B . 50 C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形成75 g A的饱和溶液

C.分别将50C 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20C, —定都有晶体析出

D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C降至20C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B>C=A

13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加肥皂水搅拌

B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用燃着的木条加入澄清石灰水

C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加水溶解后加硫酸铜溶液

D 黄铜和黄金分别滴加硫酸锌溶液加热后观察颜色14?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Kt

0 晶人A体広量0 如人肄抵匿量**監0 和入洗*成量乍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B .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D .等质量的镁和锌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15?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下表中完全正确的是()

A ?生活常识

B ?数字“”的含义

海鲜防腐:甲醛溶液浸泡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预防煤气中毒:确保烟道畅通

20: 2个氧原子

02: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

O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