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干奶的方法及干奶期的饲养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96.02 KB
- 文档页数:1
《奶牛干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奶牛的干奶期是指奶牛临产前停止泌乳的一段时期。
低产奶牛临产前常自行停奶,高产奶牛此时常常还有较高的产奶量。
高产奶牛在临产前必须进行人工干奶,以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乳腺组织的周期休整,同时使母牛储积营养,恢复体质,以减少产后代谢病的发生,为下一个泌乳期高产打好基础。
但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养牛户在干奶期饲养管理技术不当,常常引起奶牛乳房发病或出现胀坏乳房的现象,轻者影响奶牛生产潜力的发挥,重者造成高产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户造成损失。
结合以上原因,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奶牛干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奶牛干奶的必要性。
一、干奶的必要性干奶是胎儿发育的要求,干奶的母牛往往是妊娠后期母牛,由于胎儿增重加大,需要较多营养供胎儿发育;另外干奶期也是乳腺休整、恢复增殖、更新的需要,给奶牛一个干奶期使乳腺休整、恢复是必要的,这样在泌乳期间萎缩了的乳腺泡和损伤了的乳腺组织,在干乳期间也能得到修复更新。
干奶期也是妊娠母牛增重的需要,妊娠母牛在妊娠后期的基础代谢比同体重空怀母牛高,妊娠后期母牛热能代谢增加,适当调整营养水平可使母牛蓄积一定贮备,为迎接下一个泌乳期的大量泌乳奠定基础。
但是广大养殖户应注意,不能把干奶牛喂得过肥,否则易出现难产和代谢病。
二、干奶技术看来奶牛的干奶期非常的重要,那么,在这个期间需要我们广大养殖户掌握哪些干奶技术,才能使奶牛平安的度过这个时期呢?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处于这个时期的奶牛都有哪些特点。
奶牛干奶期的特点奶牛经过长期的泌乳和妊娠期间的胎儿生长,体内消耗了大量营养物质,身体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
如果能在干奶期间得到充分休息,加强营养,则可提高母牛体质,并为胎儿的迅速生长和获得体大健壮的犊牛提供了保证条件。
奶牛在干奶期的另一特点是:这个时期是奶牛乳腺停止泌乳活动进行修复、修整的时期,也是母牛进一步改善营养状况,为下一泌乳期更好、更持久地生产准备必要的条件。
适合农户选用的几种干乳方法核心提示:泌乳母牛在产犊前2个月左右停止挤奶,这段时间称为干乳期。
现将适合农户选用的三种干乳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农村养牛户参考。
一泌乳母牛在产犊前2个月左右停止挤奶,这段时间称为干乳期。
现将适合农户选用的三种干乳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农村养牛户参考。
一、逐渐干乳法在预定干乳前10天左右开始变更饲料,逐渐减少青绿多汁饲料和精料喂量,增加干草喂量,控制饮水,停止乳房按摩,挤奶由每日3次改为1~2次,隔日1次,打乱挤奶时间,同时采取增加母牛运动时间,打乱牛的生活习性等措施。
日产奶降至5公斤左右时,即停止挤奶。
最后一次挤奶把奶挤净,将乳头用0.5%碘酒液浸一下,再用盛有火棉胶小杯分别浸各乳头3~4次封堵。
此法多用于高产牛。
二、快速干乳法一般在3~5天使母牛干乳。
方法是先停喂多汁饲料,适当减少精料,以喂青干草为主,控制饮水,加强运动,第一天挤奶由3次减为2次,第2~3天减为1次,使牛的生活规律发生巨变,产奶量显著下降,当日产奶下降到5~8公斤时,就停止挤奶。
最后一次挤奶要完全挤净,把奶头用0.5%碘酒液浸一下,然后用火棉胶、抗菌素油膏封堵奶头亦可。
此法多用于中低产奶牛。
三、药物注射干乳法此法适于各类奶牛,对日产奶不足10公斤的可用此法干奶。
在干奶这天,对奶牛挤净奶后,把乳头用碘酒液消毒,再往乳头里注入干奶药物,然后用火棉胶封堵奶头。
经验证明,无论采取何种干乳法,农户均应经常观察乳房情况,如乳房肿胀变硬,奶牛表现不安时,可把奶挤出,重新采取干乳措施。
如乳房有炎症应及时处理,待炎症消失后,再进行干乳。
乳牛干乳期的长短,要根据母牛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是45~75天,平均60天。
对初产、高产牛和营养不良的母牛,可适当延长干乳期(65~75天),对体况良好、产奶量较低的母牛,干乳期可缩短为45天左右。
干奶药配方(1头牛剂量):豆油40毫升,青霉素10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磺胺及甘油适量,先把豆油消毒放凉后加入以上药物,对奶牛每个乳头用无针头的注射器注入10毫升即可。
奶牛干奶的意义和技术要点奶牛干奶是指在奶牛产奶期间,将其暂时解除泌乳,停止挤奶的一种管理方法。
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带来一定的好处,但也需要注意一些技术要点。
1. 促进乳牛体强壮。
奶牛产奶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和能量,而奶牛干奶可以让其在产奶高峰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提高奶牛的健康状况,增强其抵抗病害的能力。
2. 增加奶牛的产奶周期。
通常情况下,奶牛的产奶周期为305天左右,干奶可以让奶牛的产奶周期延长到400天以上,增加奶牛的产奶量和产奶寿命。
3. 保护乳房健康。
干奶期间,奶牛的乳房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减少乳腺炎等疾病的发生,保护乳房的健康。
奶牛干奶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干奶的时机。
一般来说,奶牛产后的第60天左右就可以开始干奶,但具体的时机还需要结合奶牛的产奶情况和牧草饲料的供应情况来确定。
干奶的时机要适当,不宜过早或过晚。
2. 干奶的方法。
干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冷干奶”和“热干奶”。
冷干奶是指通过减少饲喂和挤奶的次数来实现干奶,而热干奶则是通过停止挤奶后给予奶牛一段时间的配方饲料来代替乳汁以达到干奶的目的。
3. 干奶前的准备。
在干奶前需要给予奶牛一定的营养补充,以补充其在产奶期间消耗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并且逐渐减少饲喂浓缩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的量,增加粗饲料的供给。
4. 干奶后的管理。
干奶期间需要注意给予奶牛适当的运动和休息,保持圈舍的清洁和通风,定期观察奶牛的乳房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5. 干奶后的复奶。
在干奶期结束后,需要逐渐恢复奶牛的饲喂和挤奶次数,给予适当的补充营养和饮水,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质量。
奶牛干奶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奶牛的健康状况和产奶周期,但在实施干奶时需要注意时机、方法和管理等技术要点,以确保干奶的效果和奶牛的健康。
奶牛干奶方法及后期饲管要点作者:韦人王秀清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10期近年来,随着国家荷斯坦能繁母牛良种补贴项目的推广,加之农牧部门推广的奶牛综合增产配套技术的应用,奶牛品质有很大提高,尤其是规模奶牛场,奶牛年产奶量大多在7吨以上。
笔者经常听到规模奶牛场技术人员反映,现在到该停奶时如果措施采取不当,会引起奶牛乳房发炎,轻者影响奶牛生产潜力的发挥,重者造成高产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户造成损失。
现将奶牛干奶方法及后期饲管要点介绍如下,供广大规模奶牛场和同行参考。
一、干奶期的概念干奶期是指奶牛临产前停止泌乳的一段时间。
干奶的目的是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乳腺组织的周期休整,同时使母牛积聚营养,恢复体质,以减少产后代谢病的发生,为下一个泌乳期打好基础。
二、干奶时间干奶时间依据母牛预产期和干奶期长短而定。
奶牛干奶期一般为50~70天,早配种、体质瘦弱、老龄、高产、难以停奶和饲养条件不太好的母牛,干奶期可以适当延长为60~75天,而膘情较好、产奶量较低的母牛可缩短为45~50天。
三、干奶方法奶牛干奶方法常见的有3种,即逐渐干奶法、快速干奶法和骤然干奶法。
1. 逐渐干奶法用1~2周的时间将奶牛泌乳活动停下来。
在预定停奶前10~20天开始变更日粮组成,逐渐减少精料和青草、块根、块茎等多汁饲料的喂量,限制饮水,增加干草喂量,增加运动和停止按摩乳房,改变挤奶时间和挤奶次数,打乱奶牛的生活规律。
挤奶次数由3次逐渐减少到1次,最后迫使奶牛停奶。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高产牛。
2. 快速干奶法在4~6天内使奶牛泌乳停止的方法。
采用停喂多汁料,减少精料喂量,以青干草为主,控制饮水,加强运动,使其生活规律巨变。
在开始停奶的第一天,挤奶次数由3次改为2次,第二天改为1次。
当日产奶量为5~8千克时,就可停止挤奶。
最后一次挤奶时,应充分热敷按摩乳房,彻底挤净乳汁,然后用抗生素油或青、链霉素注入4个乳区,再用抗生素油封闭乳头孔,也可用其他商用干奶药剂一次性封闭乳头。
奶牛干奶的意义和技术要点奶牛干奶是指在奶牛产乳期间暂时停止挤奶,让奶牛保持干燥状态,以促使其进入下一泌乳周期。
这种管理方式在奶牛生产管理中被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技术要点。
意义:1. 提高奶牛的产奶效益:干奶可以让奶牛在下一泌乳周期中有更高的产奶水平,产奶效益得到提升。
2. 保护奶牛的乳腺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干奶,奶牛的乳腺组织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降低了乳腺炎等乳腺疾病的发生风险。
3. 增加奶牛的产仔间隔:干奶可以延长奶牛的产仔间隔,有助于提高生殖效益。
技术要点:1. 合理确定干奶时间:一般将干奶时间确定在奶牛产奶周期的尾端,让奶牛在产奶高峰期之后进入干燥状态。
根据奶牛的个体差异和生产情况,可能需要调整干奶时间。
2. 控制奶牛的饲养管理:在干奶阶段,需要对奶牛进行适当的饲养管理,如调整饲料配方、控制饲料量、增加运动等,以维持奶牛的体重和身体健康。
3. 提供适宜的饮水和日光浴条件:干奶期间,要保证奶牛充足的饮水量和良好的日光浴条件,以促进体内代谢的正常运行和奶牛的健康。
4. 进行乳房清洁和保健:在干奶前后,需要对奶牛的乳房进行清洁和保健工作,以预防乳腺炎等疾病的发生。
还要定期检查奶牛的乳房健康情况。
5. 注意奶牛的心理和行为调节:干奶对奶牛的心理和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适当的心理和行为调节,以减少奶牛的压力和焦虑感。
6. 恢复挤奶后的温和适应:在干奶结束后,需要进行恢复挤奶,但要注意温和适应,逐渐增加挤奶次数和量,使奶牛适应挤奶的过程,避免对奶牛建立压力。
奶牛干奶是一项重要的奶牛管理技术,能够提高奶牛的产奶效益和健康状况。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确定干奶时间,控制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饮水和日光浴条件,进行乳房清洁和保健,注意奶牛的心理和行为调节,以及温和适应恢复挤奶等技术要点。
通过科学的干奶管理,可以实现奶牛的健康生产和高效利用。
邓川奶牛干奶期、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大理邓川地区的邓川奶牛是荷斯坦与邓川黄牛杂交的后代,产奶量高、奶质好。
邓川地区养殖奶牛历史悠久,养殖数量大,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以每户3~5头家庭散养为主,管理粗放。
笔者在邓川地区基层兽医站工作20多年,深入养殖户调查指导,发现很多农户忽视了奶牛在干奶期和围产期的管理,导致奶牛在孕后期、产前、产后疾病较多,影响了泌乳期产奶量,减少了效益。
所以,做好奶牛干奶期和围产期的管理,对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 干奶期的饲养管理1.1 适时干奶,防治乳腺炎过早干奶,产奶量减少,对生产不利,停奶太晚则胎儿发育受到影响,下一泌乳期产奶量也会受影响。
奶牛干奶应在母牛怀孕第七个月左右,离分娩约两个月(最短不得少于40 d)。
对奶牛实施干奶时,要根据奶牛的营养状况、个体特性、胎次以及泌乳末期的饲养水平和产奶情况来制定具体的干奶方法。
干奶15 d内,由于乳腺组织尚未停止活动,极易发生乳腺炎,因此,每天要检查乳房的变化,如果发现乳房肿胀,并有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应进行治疗。
1.2 合理饲喂干奶初期,不喂高蛋白、高脂肪精料,应以粗料为主,不喂多汁饲料,控制饮水量。
在完全停乳之后数日内,逐渐增加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
彻底干奶后,增加谷物精料和多汁饲料,减少饲喂豆科植物干草及豆粕,加喂矿物质及维生素饲料等。
促进母牛消化机能,避免发生反刍力弱、便秘、腹泻等扰乱消化的疾病。
1.3 加强管理,增加运动干奶期奶牛每天要适量运动,增加日光照射时间,以防难产。
防止奶牛相互挤撞、滑倒,要经常观察母牛的行为、食欲、运动、反刍、休息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围产期的饲养管理2.1 产前管理在干奶期,最迟从产前2周开始,给母牛饲喂低钙高磷饲料,可将每头奶牛每日摄入的钙量限制在100 g以下,增加谷物精料和多汁饲料的数量,减少饲喂豆科植物干草及豆饼等,分娩之前及以后,立即将摄入的钙量增加到每天每头125 g以上,这种饲养方法可使奶牛骨骼中的钙质向血液中转移,是预防生产瘫痪的一种有效方法;精饲料和粗饲料合理搭配,做到精粗平衡,这一阶段精饲料的最大日饲喂量不可超过奶牛体重的1%。
奶牛干奶期保健操作规程为保证妊娠后期胎儿快速发育的营养需要,对母牛调整体况,为今后母牛的生产做准备泌乳牛在妊娠后期(产前55±3天)停止挤奶,称为干奶期。
干奶期是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干奶操作和干奶期管理必须按以下操作规程进行。
一、奶牛干奶的意义(一)保证妊娠后期胎儿快速发育的营养需要。
(二)对营养不良的奶牛,改善营养状况,调整体况,为今后母牛的生产做准备。
(三)干奶期母牛的乳腺上皮细胞进行更新,为下一个泌乳周期正常泌乳做准备。
(四)患有乳腺炎的牛(隐性乳腺炎和临床型乳腺炎)在干奶期中进行治疗康复,是减少产犊后乳腺炎的最重要措施。
(五)蹄病是奶牛群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对患蹄病的牛在干奶期进行修蹄与治疗,是保证奶牛高产的主要环节。
(六)收集干奶牛群的数据,正确评价与指导干奶期奶牛的生产过程。
二、干奶期乳腺炎的检测与治疗(一)干奶期乳腺炎的检测1、凡有临床型乳腺炎的牛,都要治疗乳腺炎,待乳腺炎康复后再干奶。
2、体细胞数变化规律:泌乳期奶的体细胞数(SCC)不断增加,新的泌乳期开始时,体细胞数比上一个泌乳期结束时低得多。
新的泌乳期开始时,未感染乳区的体细胞数将会最低。
体细胞数随泌乳天数增加而增加,特别在泌乳后期和干奶时最多。
牛群中乳汁中导致体细胞数增高的原因是隐性乳房炎。
体细胞数 <250,000 无感染体细胞数 250,000—500,000 怀疑感染体细胞数 >500,000 感染(注:泌乳期30—250天测试数据)奶缸体细胞数(SCC)/乳区感染/牛奶损失之间关系(二)干奶期乳腺炎的预防与控制1、干奶期和围产前期牛圈舍要干净,干燥,舒适。
2、三把奶后乳汁仍然不正常的奶牛,均存在临床型乳腺炎,应治疗临床型乳腺炎,治愈后再干奶。
3、配制干奶期日粮:干奶初期、中期和围产前期日粮应逐渐过度。
维生素、微量元素应适合干奶期奶牛的营养需要。
三、奶牛干奶的操作规程(一)干奶牛的基本条件1、乳汁正常,不存在乳房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