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新闻传播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论新闻传播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论新闻传播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论新闻传播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研究·研讨与交流

96

论新闻传播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经历时代变迁之后,新媒体正式进入各个领域,对传统行业技术起到了一定的改变。本文在分析新闻传播行业中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应用范围的分析,希望可以满足新闻传播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新闻;传播;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08-096-02DOI:10.19483/https://www.doczj.com/doc/fb15986564.html,ki.11-4653/n.2018.08.038

文/张广蓉

新媒体技术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新闻传播行业带来巨大转变。

1.新闻传播行业新媒体技术为何能够应用

新媒体技术是集语言、文字、声音等于一体的技术,所以,在沟通交流中,能够展现出强大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超过85%的信息都是依靠视觉进行传播。信息通过图像直接传递给观众,对视觉产生图像的色彩、动作等多个方面的刺激,进而印刻在观众心里,产生较为明显的效果。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持续更新,传统媒体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使得彼此之间的壁垒逐渐缩小。所以,在新闻传播行业之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基础。[1]

2.新媒体技术对新闻传播行业带来的影响

2.1内容趋向视频化

互联网技术的建设,再加上高速宽带建设,用户更倾向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传统图文的静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视频化的未来新闻传播内容,凭借其可控性、感官触动、内容丰富多样,从而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2.2渠道趋于多元化

社会化网络的发展,随着大量社交平台和社交网站的出现,对新闻传播的要求也在提高。随着社会化网络以及社交网站的变化,从Friendster到Facebook,从开心网到QQ空间,各种web2.0和web3.0的出现,不仅吸引了网民的眼球,同时成为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目前,新媒体渠道主要是在百度、微信、微博等上面呈现,具体如图1所示。2.3对传媒人专业素质提出新要求

现阶段,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随着新闻传播领域之中高新技术的运用,大众传媒之间的竞争也分工越来越明显,这对于就业人员的要求逐渐提升,要求新闻行业人员能够通过现代传播技术的应用,从而完成新闻的采集、制作与传送等,最终满足网络化传播需求。

3.新闻传播中新媒体技术应用的主要途径

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新闻传播中,主要表现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两个方面,针对传播的内容与传播方式进行合理分析,可以找到新媒体技术应用的最佳途径,进而满足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可靠性等多方面的要求。3.1传播内容方面

3.1.1个人空间与社交网络的彼此整合

从Stanley Milgram教授创立六度分割理论之后,人们按照这一理论创设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目前,SNS的成功应用主要包含Facebook、QQ空间、人人网、新博等。大众利用网络平台可以认识到更多的朋友,通过利用信息分享,也可以获取更多的新闻信息,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信息传播的循环流动。在类似于贴吧等平台中,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可以针对同一个新闻兴趣、新闻话题进行讨论。同时,SNS的人机交往可信度较高,相当于目前流行的微信与微博等,并且大部分都是实名制,轻易不会被披马甲,使得用户的隐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考虑其工具性、真实性以及私密性,这一类型的网络社区建立非常快,并且其传播的速度能满足用户的信息传递需求[2]。

3.1.2网络新闻传播的应用

网络新闻传播技术的使用,使互联网新闻拥有无穷的魅力,网络与传统媒介之间的相互合作,其主要表现出来的优势在于:第一,可以节约网络方面的投资,还能够帮助媒介提升其广告的收入,从而满足网络方面的创收。通过,通过新闻资源的进一步丰富,也可以增强其市场的竞争力。第二,通过联合办理网站,还可以将群体优势呈现出来。在纸质媒体得以信任的同时,受众也逐渐开始接受网络新闻信息。第三,针对新闻做好策划与联动处理,可以防范其余网站对于新闻资源的掠夺。

图1 新媒体平台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_主观题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主观题 一、简答题: 1.常见的多媒体元素有哪几种? 答: 如声音,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动画 2.陈俊同学家里有一台电脑,平时到因特网上下载文件或是自己做的一些资料都放在D盘,显得很杂乱,想整理一下,方便以后使用,他该如何做? D盘里的文件:老鼠爱大米.mp3、黄昏.rm 、丁香花.mp3、Flash 学习网.html、雨巷. doc、学习的方法与技巧.doc、哭沙.rm、学习计划.wps、cxsj.html、五指山.jpg、神州五号.bmp 问题一:根据以上文件类型,要在D盘建立多少个文件夹?分别是什么文件夹?(要把建立其中一个文件夹的过程写清楚)。 ①立文件夹个数: ②立的文件夹名称分别是: ③建立其中一个文件夹过程: 问题二:把文件归类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例如,声音文件:丁香花.mp3 3.要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需要解决哪些关键技术? 答: ①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技术; ②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 ③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 ④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 4.音频卡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 ①音频的录制与播放; ②编辑与合成; ③ MIDI接口; ④CD-ROM接口及游戏接口等。

5.多媒体计算机获取常用的图形、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视频)有哪些方法? 答:①计算机产生彩色图形,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 ②用彩色扫描仪,扫描输入彩色图形和静态图像; ③用视频信号数字化仪,将彩色全电视信号数字化后,输入到多媒体计算机中。 6.多媒体数据压缩方法根据不同的依据有不同的分类,书上分为哪三种? 答: ①根据质量有无损失可分为有损失编码和无损失编码; ②按照其作用域在空间域或频率域上分为:空间方法、变换方法和混合方法; ③根据是否自适应分为自适应性编码和非适应性编码。 7.预测编码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 ①首先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以往的样本值对新的样本值进行预测; ②将样本的实际值与其预测值相减得到一个误差值; ③对误差值进行编码。 8.在MPEG视频压缩中,为了提高压缩比,主要使用了哪两种技术? 答: ①帧内图像数据压缩技术; ②帧间图像数据压缩技术。 9.Campbell和Goodman提出,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结构哪三层模型理论? 答: ①用户接口层——表示信息; ②超文本抽象机层——节点和链; ③数据库层——存储、共享数据和网络访问。 10.简述多媒体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答: ①组合型多媒体数据库结构 ②集中型多媒体数据库结构 ③客户/服务器型多媒体数据库结构 ④层次型多媒体数据库结构 11.超文本和超媒体具有哪些特点? 答:超文本和超媒体的特点包括: (1)多种媒体信息。超文本的基本信息单元是节点,它可以包含文本、图形、图象、动画、音频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期末复习指导9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期末复习指导(本科)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是中央电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限定性选修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该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和《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辅导与实验》,钟玉琢、冼伟铨、沈洪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课程综合讲述了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开发和应用。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有: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及其关键技术;视频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超文本和超媒体、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技术。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为今后开展多媒体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电大的同学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下面按照教案大纲要求,对各章的复习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相应的练习题及解答,供大家复习时参考。 一、复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多媒体计算机概述 1. 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 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技术。 简单地说: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具有集成性和交互性。 多媒体计算机的分类,从开发和生产厂商以及应用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家电制造厂商研制的电视计算机(Teleputer),是把CPU放到家电中通过编程控制管理电视机、音响。有人称它为“灵巧”电视-Smart TV; 另一类是计算机制造厂商研制的计算机电视(Compuvision),采用微处理器(80X86,68XXX)作为CPU,其它设备还有VGA卡,CD-ROM,音响设备以及扩展的多媒体家电系统,有人说它的发展方向是TV-Killer。 2. 多媒体计算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1)视频音频信息的获取技术; (2)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 (3)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 (4)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 3. 多媒体技术促进了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 (1) 多媒体技术是解决数字化及HDTV的可行方案 应用多媒体技术制造高清晰度电视(HDTV)它可以支持任意分辨率的输出,而且输入输出分辨率可以独立,输出分辨率也可以任意地改变。可以用任意的窗口尺寸输出,同时还具备许多新的功能,如图形功能、视频音频特技以及交互功能。 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技术及交互式电视技术由于采用了数字式视频数字式音频及MPEG压缩编码算法以便于数据传输、存储及计算机控制和管理。国际标准MPEG-Ⅱ,提供了四种工具:空间可扩展性、时间可扩充性、信噪比可扩充性及数据分块等。 (2)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VCD、DVD及影视音响 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制作VCD、DVD、影视音响卡拉OK机等。VCD播放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MPEG播放卡,另一种是VCD播放机。MPEG卡由Mediamatics公司研制的,这种卡由三块主要的芯片:MX501、4Mbit-DRAM和40MHzOSC。它由视频音频解码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章节测试答案

1 【单选题】 __________是指用户接触信息的感觉形式,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 A、感觉媒体 B、表示媒体 C、显示媒体 D、传输媒体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10.0分 2 【单选题】 多媒体的层次结构有五层,__________与用户有直接接口,用户只要给出操作命令,便可使用这些软件。 A、多媒体驱动程序 B、多媒体操作系统

C、多媒体开发工具 D、多媒体应用软件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10.0分 3 【单选题】 Intel公司推出的具有MMX技术的处理器,是在CPU中增加了多条__________。 A、浮点运算指令 B、寻址指令 C、控制指令 D、多媒体运算指令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10.0分 4 【单选题】 多媒体系统软件可分为__________。 A、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支持软件

B、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编程语言 C、多媒体支持软件、多媒体着作工具 D、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驱动程序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10.0分 5 【单选题】 由于__________的颜色区别,CD盘有时被称为银盘,有时候被称为金盘。 A、保护层 B、反射层 C、刻槽 D、聚碳酸酯衬垫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10.0分 6 【单选题】 CD盘的光道结构是__________。

A、同心环光道 B、矩形框光道 C、螺旋型光道 D、椭圆型光道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10.0分 7 【单选题】 某品牌光驱上标识着52/16/8,则该光驱的读取速度为__________。 A、150KB/s B、1.17MB/s C、2.34MB/s D、7.62MB/s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10.0分 8 【单选题】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课后习题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 第一章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出现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原始人群在群居互助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信息的交流,他们逐渐形成氏族社会,于是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便由手势语言进步到不完善的语言语真正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是在语言形成后出现的,新闻传播是语言产生后较高层次的大众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了哪些新闻传播形式?口头传播;烽烟;旗鼓 唐代官报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情况如何? 1)唐朝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有国际交往。百官要了解朝政,对外也需作宣传介绍,这种形势必然促进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2)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于是,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了。 宋代邸报的改革情况如何? 1)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 2)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3)管理上: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是宋代官报最大的特点。 小报产生的情况及其特点如何? 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小报的发行人是使臣和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及书店主人。小报报道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但由于触犯了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有就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 第二章近代报刊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如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走向国外扩 张的道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对他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当时的中国大门紧闭,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话政策。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创办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1813 年应马礼逊请求英国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工作,经考察他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于1815 年1 月15 日创办了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该刊为免费赠送宗教月刊,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1842-1860 年是香港报纸大发展的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有四家:《中国之友》(1842 对港英政府持反对态度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香港纪录报》(1827 将<三国演义>译为英文连载);《德臣报》(1845 历史129 年);《孑子剌报》(1857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1861 年发展逐步落后于上海,退居全国第二位。 出现最早的报纸是《香港钞报》(1841);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遐迩贯珍》(1853 最早使用铅字印刷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首次出现收费广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刊《香港船头货价纸》(1858)。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19 世纪50 年代上海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报业迅速崛起,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宗教报刊、商业报刊称霸上海报坛。60-70 年代教会报刊有近10 种,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1868 美-林乐知)。90 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字林西报》(1864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期末考试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考试复习 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算法设计、简答题 一、选择题部分:5题*3分/题=15分 1、颜色模型的应用范围 显示彩色图像的电视机和计算机显示器色彩显示原理主要基于图像的颜色模型。 颜色模型主要有HSV(面向用户,对应于画家的配色方法)、RGB(通常使用于彩色阴极射线管等彩色光栅图形显示设备中)、HSI、CHL、LAB、CMY(应用于印刷工业)等。 2、信息媒体的分类 根据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的定义,媒体分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展现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其中,存储媒体和和传输媒体称为信息交换媒体。 根据时间在表示空间中的作用,媒体分为:离散媒体、连续媒体 3、压缩编码标准(有损、无损的分类) 数据压缩的评价标准: 压缩比:越大越好 数据质量:数据失真越小越好 压缩与解压缩的速度:速度越快越好

4、图像的基本属性描述 分辨率 显示分辨率:指显示屏上能够显示出的像素数目。 图像分辨率:指组成一幅图像的像素密度的度量方法。 像素深度,即像素的所有颜色分量的二进制位数之和,它决定了不同颜色(亮度)的最大数目。或者确定灰度图像的每个像素可能有的灰度级数。 颜色空间,指彩色图像所使用的颜色描述方法,也叫颜色模型。 真彩色、伪彩色与直接色 真彩色是指在组成一幅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值中,有R 、G 、B3个基色分量,每个基色分量直接决定显示设备的基色强度,这样产生的彩色称为真彩色。 伪彩色是指每个像素的颜色不是由每个基色分量的数值直接决定的,而是把像素值当做彩色查找表(CLUT )的表项入口地址,去查找一个显示图像时使用的R 、G 、B 强度值,用查找出的R 、G 、B 强度值产生的彩色称为伪彩色。 直接色是指每个像素值分成R 、G 、B 分量,每个分量作为单独的索引值对它做变换。也就是通过相应的彩色变换表找出基色强度,用变换后的得到的R 、G 、B 强度值产生的彩色称为直接色,它的特点是对每个基色进行变换。 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 无 无无无 L Z W 无无 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 P C M 无无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D P C M 无无A D P C M 无无无无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无无K -L 无无无无无无 JP E G M P E G H .261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二、课程描述 中文: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为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包括多媒体技术概论、多媒体音频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和数字视频处理技术等。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多媒体应用设计原理、掌握常见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培养综合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信息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和创新能力。 英文: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s a basic course of computer.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digital audio technolog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computer animation technology and digital video processing. The goal of the course is to train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 design, to master the use of common multimedia tools and software, and to cultivate the skills of using multimedia software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传播史 第一编关于中国新闻传播史的逻辑元点与研究范式 一、逻辑元点 1、“新闻”:中国新闻史 新闻的定义: (1)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1961年范长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中则称,“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这里的“新闻”,不仅指一种文体,而是包容新闻体制、新闻思想、新闻媒体、新闻人员、传播内容、新闻事业、传媒产业等在内的泛称。 1、“传播”:中国传播史 传播:信息的交流与分享。 2、“新闻事业”:中国新闻事业史 新闻事业: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的舆论机构及其活动的总称。专业人员和专门机构的出现是新闻事业产生的最主要的标志。 3、“新闻传播”:中国新闻传播史 新闻传播:指的是人际间,团体内直接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对于新近事实的信息及意见的相互传受过程。简言之,新闻传播就是传递与接受新闻信息的行为与过程。 二、研究范式 1、本体范式 (1)特点从新闻事业自身特点出发,描述新闻事业发展演变的过程,揭示新闻事业发展演变的规律。 (2)历程 A、源起——戈公振《中国报学史》(1927年商务印书馆)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是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第一个标志性成果。这本著作在学术上的崇高地位,不仅在于该书汇集、考证了大量的史料,为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还在于它全面、系统地梳理与描述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据此作出了明确的历史分期:官报独占时期——外报始创时期——民报勃兴时期——报纸经营时期。这种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在解放以后中断,被后来的研究者有意无意地摒弃。惜乎! B、回归——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2002年复旦大学出版社)作者试图探索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使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分期能够建立在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者提出自己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历史分期:近代报业开创时期(1815—1845年)——外报垄断时期(1845—1895年)——民族报业勃兴时期(1895—1911年)——新闻事业职业化与多元化时期(1911—1927年)——新闻事业两极对峙时期(1927—1949年)。 2、革命范式 (1)特点以评述中国新闻事业在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中的历史作用作为主脉络,对有关史实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换言之,这中历史分期法缺乏被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 (2)历程 A、源起——《中国报刊史教学大纲》(1955年中共中央马列学院新闻班编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号召知识分子和文化学术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学术研究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起,一批初步树立了马克思主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多选题

1.传输媒体有( CDEF )等几类。 A.互联网 B.光盘 C.光纤 D.无线传输介质 E.双绞线 F.同轴电缆 2.多媒体硬件大致可分为( ADF )。 A.计算机 B.音频卡 C.视频卡 D.多媒体板卡 E.扫描仪 F.多媒体外部设备 3.声卡的各个组成部分有( ABDEF )。 A.总线接口芯片 B.数字音频处理芯片 C.音序器 D 混音器 E 音乐合成器 F. A/D 和D/A转换器 4.PhotoShop的通道种类有( ABC )。 默认通道 B. Alpha通道 C.专色通道 D.路径通道 E.选区通道 F.单色通道 5.下列图像压缩方法中,( BEF )不是有失真编码方法。 A.预测编码 B.行程编码 C.小波变换编码 D.变换编码 E.算术编码 F.霍夫曼编码 6.元件是动画中可反复使用的小部件,它包括( BCF )。 A.图像 B.图形 C.按钮 D.文本 E.声音 F.影片剪辑 7.下面哪些属于视频文件格式( A C D )。 A. AVI文件 B. MIDI文件 C. MOV文件 D. MPEG文件 E. JPEG文件 F. DAT文件 8.从功能划分的角度,视频卡可分成下面哪几类 ( ABD )。 A.视频采集卡 B.视频捕获卡 C.视频压缩卡 D.视频输出卡 E.视频叠加卡 F 电视接收卡 9.下列工具 ( B D )是属于以时间为基础的多媒体著作工具。 A. Authorware B. Action C. Tool Book D. Director E. IconAuthor

F. PowerPoint 10.多媒体作品鉴赏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 ABCD )A.对多媒体作品美术风格的赏析。 B.对作品中多媒体元素合理运用的感受。 C.批判性接受多媒体作品提供的各种信息。 D.对多媒体作品中技术实现手段或方法的鉴赏和分析 11.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 ABC )。 A.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环境CSCW B.智能多媒体技术 C.把多媒体信息实时处理和压缩编码算法作到CPU芯片中 D.多媒体创作工具极其丰富。 12.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ABCD )。 A.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 B.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 C.简单化,便于操作。 D.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13.模拟音频在时间上是( AD )。 A.连续的 B.断续的 C.离散的 D.模拟的 E.数字的 14.下列文件中属于音频文件格式的有( ACE )。 A.WAV文件 B.AVI文件 C.VOC文件 D.GIF文件 E.MIDI文件 15.彩色可用( ABD )来描述。 A.亮度 B.色调 C.颜色 D.饱和度 E.对比度 16.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中,常用的彩色空间表示有( BDE )。 A.NTSC彩色空间 B.RGB彩色空间 C.PAL彩色空间 D.YUV彩色空间 E.YIQ彩色空间 17.下列哪些是图像和视频编码的国际标准( ABD )。 A.JPEG B.MPEG C.ADPC D.H.261 18.视频会议系统设立了哪些访问权限?( AB )。 A.超级、优先 B.一般、作废 C.排队、优先 D.超级、中断 19.基于内容检索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 AB )。 A.多媒体特征提取和匹配 B.相似检索技术 C.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 D.多媒体数据查询技术 20.多媒体实质上是指表示媒体,它包括( ABCDEF ) A.文本 B.图形 C.动画 D.视频 E.音频 F.图像 21.多媒体素材制作工具有 ( ACDEF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习题答案()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作业(一) 1、什么是多媒体,你对其是怎样认识的? 答:多媒体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媒体,它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电影等元素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并将其有机的整合,使其在传输和呈现时具有了交互性。这样一类媒体称之为多媒体。 我的认识:我想从媒体说起,媒体(Media)就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交流的中介,简单地说,就是信息的载体,也称为媒介。多媒体就是多重媒介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 2、计算机多媒体系统构成是什么? 答: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主要有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构成。 硬件系统包括:(1).多媒体外围设备。 (2).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包括: (1).多媒体核心系统软件 (2)媒体制作平台与工具 (3)创作编辑软件 (4)应用系统运行平台。 3、计算机图形与图像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答:(1)图形是指由外部轮廓线条构成的矢量图。而图像是由像素点阵构成的位图。 (2)图形占用存储空间小,生成视图需要复杂的计算。图像占用存储空间大,但是不需要计算。 (3)图形对于自然景物描述困难,而图像则相反。 4、目前使用的声音格式有哪些? 答:(1)MIDI格式:(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这个词,MIDI允许数字

合成器和其他设备交换数据。MID文件格式由MIDI继承而来。 (2)MP3格式:它的全称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简单的说,MP3就是一种音频压缩技术 (3)WMA格式: WMA (Windows Media Audio)格式是来自于微软的重量级选手,后台强硬,音质要强于MP3格式,更远胜于RA格式,以减少数据流量但保持音质的方法来达到比MP3压缩率更高的目的,WMA的压缩率一般都可以达到1:18左右,WMA的另一个优点是内容提供商可以通过DRM(Digital Centers Management)方案。 (4)RealAudio主要适用于在网络上的在线音乐欣赏,现在大多数的用户仍然在使用56Kbps或更低速率的Modem,所以典型的回放并非最好的音质。有的下载站点会提示你根据你的Modem速率选择最佳的Real文件。现在real的的文件格式主要有这么几种:有RA(RealAudio)、RM(Real Media,RealAudioG2)、RMX (RealAudioSecured),还有更多。这些格式的特点是可以随网络带宽的不同而改变声音的质量,在保证大多数人听到流畅声音的前提下,令带宽较富裕的听众获得较好的音质。 (5)VQF格式:它的核心是减少数据流量但保持音质的方法来达到更高的压缩比 (6)WAV格式: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也叫波形声音文件,是最早的数字音频格式,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广泛支持 (7)APE格式:Monkey's Audio 音频文件,是现在网络上比较流行的音频文件格式,其最大的特点是无损压缩 (8)除此以外,还有CD 、OGG等格式 5、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多感知性。所谓多感知性是指除了一般计算机技术所具有的视觉感知意外,还有听觉、力觉、触觉、甚至包括味觉等感知 (2)浸没感。又称为临场感,指的是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

中国新闻传播史名词解释

中国新闻传播史名词解释. 第二章:近代报刊的传入 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中文月刊,由英国传教士威廉?米怜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办。米怜任主编,另一位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主要撰稿人,中国刻工梁发是米怜的只要助手。作为一份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在宣传策略上,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1812年12月,报纸因米怜病重无力主持编务而停刊。 2、《蜜蜂华报》: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葡萄牙文,1822年9月12日在澳门创刊、出版。该报是当时的葡萄牙执政党在澳门创办的政府机关报,一年后因为执政党被推翻而被查封。 3、《广州纪录报》:中国第一份英文报纸,1827年11月8日在广州创刊。该报由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出资创办,美国商人伍德为第一任编辑,撰稿人有马礼逊、施赖德。是一张商业性报纸,但也广泛刊登时事新闻和平论,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关心中国新闻,曾竭力为鸦片贸易辩护,主张英国政府对中国持强硬政策。 4、《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8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是一份宗教性质报刊,但刊载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居次。该报大量介绍西方、东南亚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在宣传策略上,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吻合。 5、《香港公报》:即《香港钞报》,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1841年5月1日创刊。 6、《德臣报》:香港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德报纸,1845-1974,历史129年。创办人兼主笔是英国出版商肖德锐,英商德臣也参与创办事宜,后独家拥有该报产权。该报持亲政府态度,曾获得刊印香港政府公报德合同,成为官方出版机构。 7、《孖剌报》:香港最早德英文日报,1857年创刊,创办人和首任主编是美国人赖登。该报在政治上对港英政府基本上持批评态度,1941年因日本侵占香港后停刊。 8、《遐尔贯珍》: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1853年创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创办人和首任主编。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政治上代表英国殖民主义立场。 9、《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以单页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1857年在香港创刊,由孖剌报馆创办,实为英文《孖剌报》的中文版。该报早期的主要编辑是广东人黄胜。 10、《字林西报》: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1864年由北华捷报馆(字林洋行)的《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改组而立。内容上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登方面文字,但开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模拟一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试题(A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80分) 评分标准:每小题选对得1分,选错倒扣0.25分,不选得0分。 1、由Commodore公司研发的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_____。 A.Action Media 750 B.Amiga C.CD-I D.Macintosh 2、多媒体个人计算机标准MPC3.0发布于_____年。 A.2000 B.1995 C.1993 D.1990 3、媒体有两种含义:即表示信息的载体和_____。 A.表达信息的实体 B.存储信息的实体 C.传输信息的实体 D.显示信息的实体 4、_____是指用户接触信息的感觉形式,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 A.感觉媒体 B.表示媒体 C.显示媒体 D.传输媒体 5、是表现和获取信息的物理设备,如键盘、鼠标器和显示器等。 A.感觉媒体 B.表示媒体 C.显示媒体 D.传输媒体 6、人类视觉可以从外部世界获取左右的信息。 A.5% B.10% C.20% D.80% 7、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_____。 ⑴多样性 ⑵集成性 ⑶交互性 ⑷实时性 A.⑴⑵⑶ B.⑴⑵⑷ C.⑵⑶⑷ D.⑴⑵⑶⑷ 8、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有五层,_____是直接用来控制和管理多媒体硬件,并完成设备的各种操作。 A.多媒体应用软件 B.多媒体开发工具 C.多媒体操作系统 D.多媒体驱动程序 9、计算机主机与显示器之间的接口电路是。 A.网卡 B.音频卡 C.显示卡 D.视频压缩卡 10、_____不能用于网上传送实时影像。 A.数码相机 B.计算机摄像机 C.数字摄像头 D.网络摄像机 11、多媒体软件可分为_____。 A.多媒体系统软件、多媒体应用软件 B.多媒体系统软件、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编言 C.多媒体系统软件、多媒体支持软件、多媒体应用软件 D.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支持软件、多媒体著作工具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1、__________是指用户接触信息的感觉形式,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 ?A、感觉媒体 ?B、表示媒体 ?C、显示媒体 ?D、传输媒体 正确答案:A 2、多媒体的层次结构有五层,__________与用户有直接接口,用户只要给出操作命令,便可使用这些软件。?A、多媒体驱动程序 ?B、多媒体操作系统 ?C、多媒体开发工具 ?D、多媒体应用软件 正确答案:D 3、Intel公司推出的具有MMX技术的处理器,是在CPU中增加了多条__________。 ?A、浮点运算指令 ?B、寻址指令 ?C、控制指令 ?D、多媒体运算指令 正确答案:D 4、多媒体系统软件可分为__________。 ?A、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支持软件 ?B、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编程语言 ?C、多媒体支持软件、多媒体著作工具 ?D、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驱动程序 正确答案:D

5、由于__________的颜色区别,CD盘有时被称为银盘,有时候被称为金盘。?A、保护层 ?B、反射层 ?C、刻槽 ?D、聚碳酸酯衬垫 正确答案:B 6、CD盘的光道结构是__________。 ?A、同心环光道 ?B、矩形框光道 ?C、螺旋型光道 ?D、椭圆型光道 正确答案:C 7、某品牌光驱上标识着52/16/8,则该光驱的读取速度为__________。 ?A、150KB/s ?B、s ?C、s ?D、s 正确答案:D 52倍,一倍是150k,52·150/1024 8、VCD采用的压缩标准是__________。 ?A、MPEG-1 ?B、MPEG-2 ?C、MPEG-7 ?D、MPEG-21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四章 清末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圣才出品】

第四章 清末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4.1 结构脉络图

4.2 本章要点详解 一、资产阶级各政治派系在海外、港澳的报刊活动 1.19世纪下半叶的海外华文报刊 (1)海外华文报刊的创办自1815年由传教士开始之后,发展十分缓慢。 最早的华文报刊出现于东南亚,19世纪50年代开始华文报刊开始在美洲出现。这一批报刊主要有三种: ①已知最早的《金山日新录》于1854年4月22日在华工比较集中的旧金山创刊,周刊由美国基督教会主办,发行人为威廉·霍华德。该报内容有新闻、中西商业广告、国内外船期和货物行情等,具有浓重的新闻性和商业色彩。仅出了几个月即告停刊。 ②《东涯新录》于1855年1月4日在旧金山创刊,由基督教长老会牧师威廉·斯卑尔创办,中国留美学生李根担任华文编辑。李氏被称为“美国第一位华人编辑”。《东涯新录》初为双日刊,每星期出版三次,前两次用中文,后一次中英文合刊,几个月后改为中英文

合刊的周报,出至1856年末停刊。 ③1856年12月创刊的《沙架免度新录》,由旅美华侨、广东四邑人司徒源创办并任主编,是第一份旅美华侨自己创办的华文报纸。初为日报,不久后改为周刊,以刊登与华人社会有关的新闻为主,于1858年停刊。由于它是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也可能是世界上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日报,因此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2)19世纪70年代以后,海外华文报刊再度兴起。 这一时期出版的华文报刊,绝大多数诞生在美国和南洋地区。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被迫取消禁止华工出国的法令,除华工外,还有一批商人和知识分子远涉重洋,他们成为日后华人社会的中坚力量。 ①在美国创办的刊物主要有:《旧金山唐人新闻纸》、《唐番公报》、《文兴报》、《华人记录》、《金山新报》、《华英经报》、《华美新报》、《檀山新报》、《华夏报》等。 ②南洋一带的主要报刊有:《日升报》、《叻报》、《星报》、《日新报》、《中兴日报》、《晨报》、《华报》、《岷报》、《槟城新报》、《益友新报》、《飞龙报篇》等。 2.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海外、港澳的报刊宣传活动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逃亡海外。保皇派在海外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积极创办报纸,进行保皇立宪的宣传。 (1)《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康、梁等人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的机关报,旬刊,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栏目丰富,门类清楚。所刊文字主要是尊皇攘后和君主立宪的宣传。为了适应时代潮流,梁启超、欧榘甲在《清议报》上发表了一些谈民权、谈自由、谈破坏、谈革命的文章,赢得了不少读者。1901年12月21日,一场大火焚毁了报馆,报纸因此而停刊。 (2)1902年2月8日《新民丛报》在横滨复刊。该报是梁启超按照西方大型综合性

多媒体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__D___。 A 多媒体器件和多媒体主机 B 音箱和声卡 C 多媒体输入设备和多媒体输出设备 D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 2. __B____类型的图像文件是没有经过压缩的,所占存储量极大。 A JPG B BMP C GIF D TIF 3.以下__A_____文件是视频影像文件。 A MPG B MP3 C MI D D GIF 4. CD-ROM__D___。 A 仅能存储文字 B仅能存储图像 C仅能存储声音 D能存储文字、声音和图像 5. 多媒体数据具有___D__特点。 A 数据量大和数据类型少 B 数据类型间区别大和数据类型少 C 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数据类型间区别小、输入和输出不复杂。

D 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数据类型间区别大、输入和输出复杂。 6. 多媒体信息不包括_C____。 A 音频、视频 B 动画、图像 C 声卡、光盘 D 文字、图像 7. 下列叙述中,错误是__B___。 A 媒体是指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它向人们传递各种信息 B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就是有声卡的计算机系统 C 多媒体技术是指用计算机技术把多媒体综合一体化,并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 D 多媒体技术要求各种媒体都必须数字化 8. 下列各组应用不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是__B___。 A 计算机辅助教学 B 电子邮件 C 远程医疗 D 视频会议 9. 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文件格式有多种,.gif格式的文件是用于存储__B___信息的。 A 文本 B 图片 C 声音 D 视频 10. Photoshop是一种__B___。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02902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英文名称: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课程类别:通识课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非计算机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计算机概论 二、课程简介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广播电视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技术、新学科,是人类处理信息手段的又一次飞跃。目前多媒体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给人们的生活、观念及生产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因此,学习并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标准,对信息专业的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在吸取最新多媒体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系统地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了解、认识并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熟练掌握各种媒体及媒体处理技术,熟练掌握的数据压缩技术及相关的多媒体数据压缩国际标准,了解并掌握多媒体技术的硬件基础与软件基础,熟练掌握多媒体信息管理技术。最终使学生既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技术,又把握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具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概论 本章首先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媒体与多媒体技术的定义,以及多媒体技术的重要特征。然后回顾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几个重要标准。接着简述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说明本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最后介绍

了多媒体技术的典型应用和发展前景。 第一节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多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1.多媒体技术的基础 2.多媒体硬件平台 3.多媒体软件技术 4.多媒体信息管理技术 5.多媒体界面设计与人-机交互技术 6.多媒体通信与分布应用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 1.媒体及其类型; 2.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与定义; 3.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发展前景。 【课程考核要求】 1.理解并掌握各种媒体类型; 2.理解并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与定义; 3.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标准化阶段中的几个重要标准; 4.理解并掌握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 【复习思考题】 1.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哪些?请归纳叙述这些特性之间的关系。 2.多媒体信息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有什么不同?在概念上应当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3.多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2章媒体与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试题与答案

多媒体技术技术应用试题 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综合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技术,包括将多 种信息建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而集成一个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的系统。 2 .多媒体技术具有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和高质量等特性。 3 ?分辨率是指把采样所得的值 ___________________ ,即用二进制来表示模拟量,进而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 转换。 4 .国际常用的广播视频标准和记录格式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SECAM 5 ?多媒体创作系统大致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三个部分。 6 ?视频采集是将视频信号 ________________ 并记录到 ______________ 上的过程。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 据通信节点的数量,视频会议系统可分为两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可以用新的与众不同的方法对视频进行创造性编辑 8.用计算机实现的动画有两种: ______ 9?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的一个关键技术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超文本的结构是( 顺序的树形 非线性的 网状 A . C. 2 ? A . C. 3 C. 4. A . B . C. D. 5. 关于MIDI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MIDI 是合成声音 B MIDI 文件是一系列指令的集合 一般说来,要求声音的质量越高, 分辨率越低和采样频率越低 分辨率越低和采样频率越高 位图与矢量图比较,可以看出( 位图比矢量图占用空间更少 位图与矢量图占用空间相同 对于复杂图形,位图比矢量图画对象更快 对于复杂图形,位图比矢量图画对象更慢 下列哪些压缩方法是冗余压缩法?( ?线形的层次 .随机的链式 )。 .MIDI 的回放依赖设备 .使用MIDI ,不需要许多的乐理知识 )° ?分辨率越高和采样频率越低 ?分辨率越高和采样频率越高 (2) (4) ) )PCM Lempel-Zev 编码 (1) (2) ( 3) (1) ( 3) ( 4) C. (1) ( 3) 7 .多媒体创作工具的标准中具有的功能和特性是( A .超级连接能力 B C.动画制作与演播 D 8 ?数字视频的重要性体现在( ) .模块化与面向对象化 .以上答案都对 D ?全部 D (1) Huffman 编码 (3 )行程编码 A . (1) ( 3) C. (1) ( 2) (4)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期末大作业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期末大作业 作业要求: 本次作业是该课程的期末考核,必须在6.24-7.1期间提交,否则不核算总评成绩。本大作业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平时作业和考勤占40%。请同学们按要求完成1-4题作业,从而顺利获得本课程学分。 注:每题有A和B两个题目,只需选做1题,多做不加分,每题中必须贴上自己的标识。 第一题:教材经典例题模仿(30分) A题:“水中倒影”图像制作(P74); B题:“精致的围棋棋盘”制作(P91)。 第二题:课堂经典习题模仿(30分) A题:“地球苹果”图像制作(制作过程参考附录1); B题:“柜台首饰”制作(制作过程参考附录2)。 第三题:个人创意(30分) A题:以足球为主体,展开自己的想像,创作一幅作品,要求必须使用4个以上图层,采用路径、蒙版及滤镜技术,作品要充分展现自己的图像处理技术; B题:以宇宙为主体,展开自己丰富的联想,创作一幅作品,要求必须使用4个以上图层,采用路径、蒙版及滤镜技术,作品要充分展现自己的图像处理技术。 第四题:个人名片制作(10分) 名片中必须包含个人姓名、学号、班级等基本信息。 附录1: 使用PHOTOSHOP制作“地球苹果”图案步骤: 1、制作苹果: (1)单击“文件”选“打开”菜单命令。弹出“打开”对话框,导入一幅地球图片。 (2)使用“自由钢笔工具”在画布窗口的地球图像上画出一个类似于被人咬了一口的苹果路径,这时“路径”调板中将出现“工作路径”,单击“路径”调板

下面的“将路径作为选区载入”图标按钮,这时刚才“自由钢笔工具”所画的路径将变为选区。 (3)单击“选择”中“羽化”菜单命令,弹出“羽化选区”对话框,设定羽化半径为2像素,单击“好”按钮退出。 (4)单击“图层”中“新建”的“通过拷贝的图层”菜单命令,这时“图层”调板中将出现“图层1”图层。 (5)单击选中“图层”调板中的“背景”图层,使用工具箱中“自由钢笔工具”在画布窗口的地球位置上,画出一个类似于一片叶子的路径,这时“路径”调板中将出现“工作路径”,单击“路径”调板下的“将路径作为选区载入”图标按钮,这时刚才用“自由钢笔工具”所画的路径变成了选区。 (6)单击“选择”中“羽化”菜单命令,弹出“羽化选区”对话框,设定羽化半径为2像素,单击“好”按钮退出。 (7)单击“图层”中“新建”的“通过拷贝的图层”菜单命令,这时“图层”调板中将出现“图层2”图层。 (8)单击选中“图层”调板中的“背景”图层,再单击“编辑”中“填充…”菜单命令,弹出“填充”对话框,设定填充颜色为黑色,模式为正常,单击“好”按钮退出。 (9)单击选中“图层”调板中“图层1”图层,再单击“滤镜”中“渲染”的“光照效果”菜单命令,弹出“光照效果”对话框,将“光照类型”中的颜色设定为浅蓝色,光照类型为点光,强度35,聚焦69,光泽0,材料69,曝光度0,环境8,单击“好”按钮退出。 (10)单击选中“图层”调板中的“图层2”图层,再单击“滤镜”中“渲染”的“光照效果”菜单命令,弹出“光照效果”对话框,将“光照类型”中的颜色设定为浅绿色,光照类型为点光,强度35,聚焦69,光泽0,材料69,曝光度0,环境8,单击“好”按钮退出。 2、制作文字 (1)输入文字“APPLE”,将文字的颜色设定为红色,这时“图层”调板将出现“APPLE”图层,单击选中“图层”调板中的“APPLE”图层,再单击“图层”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