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价格的非对称性传递

价格的非对称性传递

价格的非对称性传递
价格的非对称性传递

中国猪肉价格非对称性传递

——产业链视角的考察产业链视角的考察

报告人: 郭利京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1-2-6

1

一、引言

2006年至今,我国猪肉价格开始大幅波动,生猪生产者、消费者和学者普遍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即猪肉零售价格上涨幅度远远高于养殖场(户)所实际感受到的生猪收购价格上涨幅度;而猪肉零售价格下跌幅度却远远低于养殖场(户)所感受到的生猪收购价格下跌幅度。猪肉零售价格对生猪收购价格上升的反应,快于对其下跌的反应,价格在生猪养殖场(户)和猪肉零售商之间的传递出现了非对称性。

2011-2-6 2

一、引言

由于社会分工的深化,生猪养殖业与上下游纵向关联产业(如饲料、生猪屠宰加工、运输、批发、零售等产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如果这种非对称性长期存在,将阻碍资本对生猪饲养环节的投入,不利于饲养技术的开发与饲养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整个猪肉产业链的稳定与发展。与对称性价格传递相比,非对称性传递意味着无论生猪收购(或猪肉零售)价格上升或下降,生猪屠宰、加工和批发、零售部门均能从中获得了较多的收益或避免受到更多的损失。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使利润在纵向产业链各主体中的分配出现了非对称性。2011-2-6 3

一、引言

本文试图探讨处于猪肉纵向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屠宰、加工和批发、零售部门是否能对猪肉价格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市场控制能力。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把生猪屠宰、加工和批发、零售环节视为黑箱,不考虑黑箱内的价格传递。这相当于假定养殖者和消费者之间是若干个一体化的生猪及猪肉营销企业。本文的关键问题是研究猪肉零售价格波动对生猪收购价格的冲击是否是对称的,即猪肉零售价格和生猪收购价格的传递是否具有非对称的特征。2011-2-6 4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说

价格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价格通过纵向和横向传递把市场联结为一个整体。价格非对称性传递在纵向和横向市场上均有可能出现,以纵向价格非对称性传递为例,农民和消费者经常抱怨农产品收购价格上升时要比下降时更快和完全地传递到零售价格,本文主要关注纵向市场价格非对称性传递。多数文献都把非竞争性市场结构作为价格非对称性传递的原因之一。在农产品市场,处于市场营销链首端的农户和终端的消费者总是怀疑,非竞争性市场使加工商和零售商能够运用市场力量而获利。

2011-2-6 5

二、理论综述及研究假说

具有垄断或寡占市场结构的部门可以通过垄断力量获得有利的市场价格;相反,具有近似于完全竞争的部门则只能是价格接受者。生猪屠宰、加工和猪肉批发、零售部门在生猪收购环节拥有寡占买方力量,在猪肉零售环节拥有一定的寡占卖方力量,对生猪收购价格和猪肉零售价格有较强的市场控制能力。

2011-2-6

6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说

反观养殖场(户)和猪肉消费者,其数量众多、同质性强,使生猪销售市场和猪肉消费市场近似完全竞争,只能是价格接受者。生猪生产者和猪肉消费者与肉类加工、批发零售企业在生猪销售、收购和猪肉加工、批发零售市场中地位的差异,降低了养殖场(户)和消费者在猪肉纵向产业链中获得有利市场价格的能力。基于上述综述及评价,本文提出如下理论假说(Theory Hypothesis):养殖部门和屠宰加工、批发零售部门市场控制力的差异,使价格在我国猪肉纵向产业链中的传递具有非对称性特征。

2011-2-6 7

三、价格传递误差修正模型(PC-ECM)价格传递误差修正模型()早前研究纵向关联市场价格传递的经济模型主要是线性和静态的方法,本文在Cramon(1998)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以下价格传递误差修正

模型(即PC-ECM模型):

Prt = β 0 + β1Pft + μt

M1 M2 i=1 i=0

?P = β0 +∑β1?P ?i +∑β2i?P +∑β3i?P rt rt

+ ft?i i=0

M3

?ft?i

+β4ecm +β5ecm +εt

+ t?1 ? t?1

2011-2-6

8

三、价格传递误差修正模型(PC-ECM)价格传递误差修正模型()方程②是为了识别猪肉零售价格和生猪收购价格之间是否存在谬误回

归,若不存在,则表明和是协整的,猪肉纵向关联价格系统自身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方程③考虑到对滞后期的分析,M1表示猪肉零售价格的滞后期,M2与M3分别表示生猪收购价格上涨和下跌的滞后期,两者可以相等或不相等。同时,方程③将从方程②中得到的估计误差项分为正误差项和负误差项(即,偏离长期均衡的正面和负面偏差),既考虑了价格传递的滞后性,同时也考虑了短期价格波动偏离长期均衡后,猪肉纵向关联产业自身的修正作用。

2011-2-6 9

三、价格传递误差修正模型(PC-ECM)价格传递误差修正模型()该模型表示,猪肉零售价格波动主要受四部分影响,即滞后期猪肉零售价格波动、当期和滞后期生猪收购价格上涨和下跌的波动、短期对偏离长期的正向和负向误差修正以及随机干扰项。,若接受原假设,原假设H0: ∑ β2i =∑ β3i ,且β 4 = β 5 ,

i =0 i =0 M2 M3

则认为价格在生猪养殖户和猪肉零售商之间的传递是对称的。若显著地拒绝原假设,则认为价格传递具有非对称性,即猪肉零售价格对生猪收购价格上涨的反应显著地不同于对其下跌的反应。

2011-2-6 10

四、实证分析

㈠数据来源及处

理本文选取猪肉纵向产业链中生猪收购价格(Pft)和猪肉零售价格(P rt)作为分析变量。由图知,生猪收购价格和猪肉零售价格具有同样的变化趋势,所不同的是猪肉零售价格与生猪收购价格在变化时间和幅度上具有一定的差异。

30 25 20 15 10 5 月份0 元/千克Pft Prt

03

04

05

06

07

08

01

20

20

20

20

20

20

20

2011-2-6

生猪收购价格和猪肉零售价格波动趋势

20

20

09

02

11

四、实证分析

考虑到时间序列数据对数化后能够降低其波动幅度、增加差分后平稳的可能性,同时,也便于对实证结果进行经济学解释,本文在以下实证分析中均采用两变量的对数值。为了避免方程存在谬误回,本文采用两步法对猪肉零售价格和生猪收购价格序列进行协整检验。第一步采用Augmented Dickey-Fuller(1979)方法判断猪肉零售价格和生猪收购价格序列是否平稳,若不平稳将其化为平稳序列;第二步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两序列的长期函数关系。

2011-2-6 12

四、实证分析

㈢协整检验及长期价格调整函数经协整检验得知,生猪收购价格和猪

肉零售价格自身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其回归方程如式下式所示:ln Prt = 0.791 + 0.840 lnPft ④(45.75)(106.81) R2 = 0.9907 dw = 0. 5891 从方程估计结果可知,生猪收购价格变化1%,猪肉零售价格同方向变化0.840%,表明长期中价格在猪肉纵向产业链中的传递是比较完全的。然而,此方程不能反映了价格传递的滞后性,并且dw检验值是0.589表明方程可能存在异方差。

2011-2-6 13

四、实证分析

㈣价格传递误差修正模型及短期价格调整函数长期协整方程不适用于分析生猪收购价格的短期变化或突发冲击对猪肉零售价格变化的作用,价格传递误差修正模型(PT-ECM)正好揭示了这种短期关系。考虑到上文中常规检验分析结果,采用滞后三期的平衡型PC-ECM模型比较合适,此时,所有分离变量的正项和负项具有同样的滞后期,也即方程③中M1=M2=M3。

2011-2-6 14

四、实证分析

价格传递误差修正模型(价格传递误差修正模型(PC-ECM)估计结果)

变量系数估计值变量

?p +?3 ft ?p ? ft ?p ??1 ft? ft ?p ??2 ft ?p ??3 ft

ecm

+ t ?1

系数

β+

β?

估计值

c

?prt ?1 ?prt ?2 rt? ?prt ?3 ?p ft

+

β0

0.0093 (2.2038)-0.4972 (-5.4283) -0.2976 (-3.2682) -0.0758 (-0.880

8) 0.7708 (14.8527)0.4526 (6.0647)0.2994 (3.7895)

23

β11

β12

0.1111 (1.4844)0.7006 (9.4885)0.4089 (4.9102)0.2338 (2. 7655)0.1436 (1.6459)0.7677 (5.5439)-0.2189 (-1.5439)

15

20

β?

21

β13

β? β

β

?

20

22

β+ β+

20

+

3

?p +?1 ft ?p +?2 ft

21

β

+

22

ecmt??1

β?

3

2011-2-6

四、实证分析

价格

传递对称性结论的得出采用Wald法对H0假设进行联合系数检验,即检验H0:

M

1

β

i= 0

2i

=

M

2

β

i= 0

3i

且β4 = β5

由PC-ECM模型检验结果可知,拒绝原假设χ2 ( 值为39.419,在1%水平下显著) ,即我国猪肉纵向关联产业价格传递表现出较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表明猪肉零售价格对生猪收购价格上涨的反应和下跌的反应是不对称的,从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

2011-2-6 16

四、实证分析

从方程估计结果来看,生猪收购价格滞后变量不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其滞后1期系数的绝对值都大于滞后二、三期系数的绝对值,揭示了生猪收购价格近期波动较远期波动而言能对猪肉零售价格波动产生更大的影响。价格传递模型中偏离长期均衡的正误差项系数绝对值大于负误差项系数绝对值,说明猪肉零售价格对生猪收购价格上涨的反应快于对其下跌的反映,即短期中生猪收购价格上涨时要比下跌时能够更完全和快速地传递给猪肉零售价格。

2011-2-6 17

四、实证分析

揭示了生猪及猪肉屠宰、加工和批发、零售环节在我国猪肉纵向关联产业链中具有较强的市场控制能力,无论生猪收购价格上升还是下跌,其获得收益均高于生猪养殖部门。2011-2-6

18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从产业链视角,探讨了中国猪肉价格在纵向关联产业中的传递情况,得出结论如下:⑴猪肉零售价格和生猪收购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长期中价格在猪肉纵向关联产业链中传递是比较完全的。⑵价格传递误差修正模型(PC-ECM)分析结果显示,短期中价格在我国猪肉纵向关联产业中的传递呈现出非对称性,猪肉零售价格对生猪收购价格上涨的反应程度显著不同于对其下跌的反应程度,表明生猪屠宰加工和批发零售部门拥有较强的市场控制能力。

2011-2-6 19

五、结论及启示

近年来,我国猪肉市场的价格大幅度波动,除了与生猪养殖部门有关外,产业链中的生猪屠宰及猪肉加工、流通部门市场交涉能力强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我国生猪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猪肉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的条件下,政府对猪肉行业的调控重点不应仅停留在生猪生产领域,生猪屠宰、猪肉加工及流通过程也值得我们关注。

2011-2-6

请各位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导,谢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