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病学重点

温病学重点

温病学重点
温病学重点

温病学重点

绪论

1.《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论述,是

温病伏邪病因学说最早的理论依据。

2.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余霖撰:《疫疹一得》;雷风:《时病论》

3.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4.薛生白:《湿热病篇》

5.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

6.王孟英:《温热经纬》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1.温病的命名方式

1)发病季节:春温、冬温

2)时令主气:风温、暑温

3)临床特点:大头瘟,烂喉痧

2.温病的分类

1)根据病证性质分类:温热、湿热

2)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新感温病、伏邪温病

新感温病:初起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而无明显里热表现的一类温病,如风温、秋燥,治疗以解表为主(名词解释)

伏邪温病:初起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治疗以清泄里热为主(名词解释)

3.温疫:是指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是温病中具有强传染性并引起

流行的病变(名词解释)

第三章温病辨正理论

1.卫气营血辩证

1.卫分证

?病因病机:温邪袭表,肺卫失宣

?辨证要点:发热、微恶寒、口微渴

?转归:由表而解;传入气分;逆传心包

?治法及代表方:辛凉解表,银翘散

2.气分证

?病因病机:病邪入里,正邪剧争,热炽津伤

?辨证要点: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转归:邪退病愈;邪入营血;津气欲脱

?治法及代表方:清热生津,白虎汤

3.营分证

?病因病机:热邪深入,劫灼营阴,扰乱心神

?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质红绛

?转归:透热转气而邪退病减;邪入血分,耗血动血;正气外脱?治法及代表方:清营透热,清营汤

4.血分证

?病因病机:热甚迫血,热瘀交结

?辨证要点:舌质深绛,见出血症状

?转归:邪盛正衰,危及生命;正气恢复,邪势减退

?治法及代表方:凉血散瘀,犀角地黄汤

2.三焦辨证

1)上焦辩证

邪犯肺卫证;肺热壅盛证;湿热阻肺证;热闭心包证;湿蒙心包证

?湿蒙心包证辨证要点:神志时清时昧,舌苔垢腻

2)中焦辩证

阳明热炽证;阳明热结证;湿热中阻证;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证;湿阻大肠证

?湿热中阻证辨证要点:身热、脘痞、呕恶、苔腻(选择题)

?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证辨证要点:身热、腹痛、大便塘垢、苔黄腻或黄浊。代表方:枳实导滞汤(选择题)

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

1.辩舌苔

1)湿遏热伏证:苔白腻而舌质红绛(湿邪较重,而致热邪内伏)

2)湿热疫邪郁闭膜原:白苔滑腻厚如积粉而舌质紫绛(病多凶险)

2.辩斑疹

1)红活荣润:气血充足

2)紫赤类鸡冠红色:热毒深重

3)黒而隐隐,四旁赤色:火郁内伏,气血尚活

3.辩发热

1)日晡潮热:发热午后益甚。多为热结肠腑所致。

2)身热不扬:身虽热而热象不显。为热被湿郁,湿熏热蒸所致,多

见于湿温病湿重于热之证。

3)发热夜甚:发热入夜更甚,为热入营血,灼伤营血阴液的表现。

4)夜热早凉:至夜发热,天明则热退。系温病后期余邪留伏阴分所

致。

4.辩口渴

1)大渴欲饮:邪入气分,津伤较重,特别为阳明热盛

2)口干而不甚渴饮:邪热传营,营阴被灼而上蒸之象。

3)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为湿热郁滞气机,津液不得敷布所致。

湿温病中,热重于湿,多见。

5.神志异常

1)神昏谵语:营热扰心(心烦),血热扰心(发斑、出血),热陷心

包(肢厥舌强),阳明热结(便秘,腹满)

2)昏愦不语(意识完全丧失):热闭心包重证

3)神志昏蒙(时清时昧):多见于湿温病,湿蒙心包证

第五章温病常用治法

1.解表法

疏风泄热(银翘散、桑菊饮)、透表清暑(新加香薷饮)、宣表化湿(藿朴夏苓汤)、疏表润燥(桑杏汤)

2.清气法

1)轻清宣气

病症:身热微渴,心中懊憹不舒,起卧不安

代表方:栀子豉汤

2)辛寒清气

病症:壮热、大汗出、口渴喜冷饮,脉洪数

代表方:白虎汤

3)清热泻火

病症:身热不退,口苦而渴,烦躁不安,小便黄赤

代表方:黄连解毒汤、黄芩汤

3.和解法

清泄少阳(蒿芩清胆汤)、开达膜原(达原饮)

分消走泄:以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泄化痰热,分消三焦气分之邪病症:寒热起伏、脘痞腹胀,溲短,苔腻

代表方:温胆汤

4.祛湿法

1)宣气化湿

病症: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胸闷脘痞,小便短少,苔白腻,脉濡缓代表方:三仁汤

2)燥湿泄热

病症:发热,口渴不欲多饮,脘痞腹胀、呕恶欲吐,苔黄腻,脉濡数代表方:王氏连朴饮

3)分利湿邪(茯苓皮汤)

5.通下法

通腑泄热(调胃承气汤)、导滞通便(枳实导滞汤)、增液通下(增液承气汤)、通腑破结(桃仁承气汤)

6.清营凉血法

清营泄热(清营汤)、凉血散血(犀角地黄汤)

气血两清

病症: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谵狂,口秽喷人,周身骨节痛如被杖

代表方:清瘟败毒饮

7.开窍法

清心开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豁痰开窍(菖蒲郁金汤)8.息风法

凉肝息风(羚角钩藤汤)、滋阴息风(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9.滋阴法

滋养肺胃(沙参麦冬汤)、增液润肠(增液汤)

填补真阴

病症: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舌绛少苔,脉虚细或结代代表方:加减复脉汤

第七章风温

1.顺传:凡邪热由卫入气、属于风温渐进的传变过程,为顺传。

2.逆传心包:邪热由肺卫直接内传心包、闭阻心窍,病情骤然加重,

出现神昏谵语,身热肢厥等危重表现,为逆传心包。

3.诊断要点:

?以春季及冬季为多

?发病急骤:初起见肺卫表证;中期邪热雍肺证;后期肺胃阴伤证?部分病例可见神昏谵语、舌蹇肢厥

4.主要证治

1.肺热腑实

证候:潮热便秘,痰涎壅盛,喘促不宁

治法:宣肺化痰,泄热攻下

方药:宣白承气汤

组成:生石膏、生大黄、杏仁、瓜蒌皮

2.痰热结胸(口渴特点)

证候:身热面赤、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

治法:清热化痰开结

方药:小陷胸加枳实汤

组成:黄连、瓜蒌、半夏、枳实

3.热之阳明:白虎汤“四禁”

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

脉沉者,不可与也

不渴者,不可与也

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4.热陷心包

“温病三宝”——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

安宫牛黄丸:最凉,长于清热兼能解毒,主要用于高热昏迷之症

紫雪丹:药性偏凉,长于止痉息风,泄热通便,多用于高热惊厥之症至宝丹:长于芳香辟秽,多用于窍闭谵语之症

5.余邪未净,肺胃阴伤

证候:口舌干燥而渴,舌干红少苔,脉细

治法:滋养肺胃,清涤余邪

方药:沙参麦冬汤

组成:沙参、玉竹、生甘草、冬桑叶、麦冬、生扁豆、花粉

第八章春温

1.春温:发生于春季,由湿热病邪郁伏所致,初起以高热,烦渴,

甚则神昏,痉厥等里热证候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热病。后期易耗伤肝肾阴液。

2.主要证治

1)热郁胆腑

证候:身热,口苦而渴,胸胁不舒,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苦寒清热,宣郁透邪

方药: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

组成:黄芩、芍药、甘草、大枣、淡豆豉、玄参

2)热结肠腑

导赤承气汤

证候:身热,腹满便秘,伴见小便涓滴不畅,涩痛,尿色红赤

病因病机:热结肠腑,小肠热盛

治法:二肠同治

二肠同治:导赤承气汤取大黄、芒硝攻下大肠腑实,又取黄连、黄柏清泄小肠湿热,故为“二肠同治”大小肠热去,则膀胱之热亦解,二

便自然通利。

增液承气汤

证候:身热,腹满便秘,伴见口干咽燥

病机:阳明腑实,热结液亏

治法:气血同治

气血同治:增液承气汤中“玄地冬”能滋阴增液,阴液为津,津血同源,所以增液汤能滋阴而生阴血;又承气汤能够攻下而通气机,故增液承气汤既滋阴血,又通气机,故为气血同治。

3)热盛动风

证候:身热壮甚,头晕胀痛,手足躁扰,甚则狂乱,神昏,痉厥

治法:清热凉肝息风

方药:羚角钩藤汤

组成:(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白芍,甘草,生地),(川贝,竹茹),(茯神)

4)热灼真阴

阴虚火炽

证候:身热、心烦不得卧,口干咽燥

病机:温病后期,邪热耗伤肾阴,心火亢盛

治法:育阴清热

方药:黄连阿胶汤

组成:黄连、黄芩、阿胶、鸡子黄、白芍

肾阴耗损

证候: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舌干绛,脉虚软或结代

病机:春温重证后期,热入下焦,耗损肝肾真阴,邪少虚多

治法:滋阴养液

方药:加减复脉汤(邪热盛,不可与)

组成:炙甘草、生地、白芍、麦冬、阿胶、麻仁

救逆汤

证候:误治汗,耗伤心气,心悸,自汗

组成:去麻仁,加生牡蛎,生龙骨

一甲复脉汤

证候:误下,大便溏

组成:去麻仁,加生牡蛎

二甲复脉汤(防痉厥)

证候:热深不解,而见虚风将起手指蠕动

组成:加生牡蛎,鳖甲

虚风内动

证候:低热,手足蠕动,心中憺憺大动,甚则时时欲脱

病机:肾阴耗损,水不涵木

治法:滋阴息风

方药: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三甲复脉汤组成:加减复脉汤+牡蛎、龟板、鳖甲(滋阴息风)

大定风珠组成:三甲复脉汤+鸡子黄(滋补心肾),五味子(补阴敛阳)邪留阴分

证候: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

病机:春温后期,余邪留瘀阴分(卫气夜入阴分)

治法:滋阴清热,搜邪透络

方药:青蒿鳖甲汤

深入、浅出:鳖甲深入引青蒿入阴分,青蒿浅出领鳖甲出阳分

青蒿鳖甲汤、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鉴别

?共同点:针对春温后期耗伤真阴的重证

?黄连阿胶汤:

病机:为肾阴亏耗不能制心火,而心火亢盛的病证

辩证要点: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

方解:黄连泻心火坚真阴,阿胶、白芍滋真阴抑心火

?大定风珠

病机:为肾阴亏耗,水不涵木,而阴虚动风的病证

辩证要点:手足蠕动,心中憺憺大动

方解:加减复脉汤佐以鸡子黄,五味子滋阴养液,三甲滋阴息风?青蒿鳖甲汤

病机:为肾阴亏耗,余邪深伏于阴分的病证

辨证要点:夜热早凉,热退无汗

方解:鳖甲深入引青蒿入阴分,青蒿浅出领鳖甲出阳分

第九章暑温

1.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首次提出:“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

与热者也,”,确立了暑温的病名。

2.王孟英:“暑多夹湿,但非必然。”

3.叶天士:“暑多发于阳明。”

4.诊断要点

?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夏暑当令之时

?起病多急骤,发病即见阳明里热炽盛表现

?传变迅速,变化较多

?发病初期,可有暑温兼湿或暑温兼寒之证

5.张凤逵:“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指出了

暑温治疗的基本大法。

6.主要证治

1)暑伤津气

证候:身热心烦,小溲色黄,口渴自汗,气短而促,神疲乏力,苔黄干燥,脉虚无力

治法:清热涤暑,益气生津

方药:王氏清暑益气汤

组成:西洋参,石斛、麦冬、知母、西瓜翠衣,黄连、竹叶,荷秆,粳米,甘草

与东垣清暑益气汤比较:

?共同点:都为暑邪致病,都伴有气虚津亏的表现

?东垣方:治疗暑湿内蕴而损及中焦脾胃病证,以湿为主要表现,而有身重,大便溏泻,舌淡苔腻的症状,故治疗以益气,升阳,燥湿为主

?王氏方:治疗暑热伤津病证,以热为主要表现,而身热心烦,苔黄干燥的症状,故治疗以清热,益气,生津为主

2)暑湿在卫

证候: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口不渴,苔腻

治法:透邪达表,涤暑化湿

方药:卫分宣湿饮,新加香薷饮

两方比较:

?共同点:治疗暑湿在卫之证

?卫分宣湿饮:辛温(香薷)合以甘淡(茯苓、通草、冬瓜皮),意在透邪达表而化湿,适用于暑热之象较轻者。

?新加香薷饮:辛温配以辛凉,重在解表寒清暑湿,适用于寒邪外束,暑湿内郁之证

3)暑湿弥漫三焦

证候:身热面赤,胸闷、咳痰带血(上焦),脘痞、不甚渴饮(中焦),小便短赤,下利稀水(下焦)

治法:清热利湿,宣通三焦

方药:三石汤

组成:滑石、生石膏、寒水石,杏仁,竹茹,银花,通草

4)暑入心营

暑厥:暑热之邪猝中心营,内闭心包而致,以一病即发昏厥为特征5)暑热动风(医案常考)

证候:身灼热,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神志不清

治法:清泄暑热,息风定惊

方药:羚角钩藤汤

6)暑入血分

证候:灼热躁扰,神昏谵语、斑疹密布,色黧黑,并见出血症状

治法:凉血解毒,清心开窍

方药:神犀丹

7)后期:暑伤心肾

证候:心热烦躁、消渴、肢体麻痹、舌红绛、脉细数

治法:清心泻火、滋肾养液

方药:连梅汤

组成:黄连,乌梅,麦冬,生地,阿胶

与黄连阿胶汤比较:

?共同点:都为温热病邪耗伤肾阴,而水火不济之候

?连梅汤:偏于阴损,故用黄连,阿胶配伍麦冬,生地,乌梅,酸苦泻热,酸甘化阴,体现了暑温后期酸泄酸敛的治疗原则

?黄连阿胶汤:偏于心火亢盛,故黄芩,黄连同用,加强泻火之力8)暑湿伤气

证候:身热自汗、胸闷气短、四肢困倦、大便溏薄,苔腻

治法:清暑化湿,培元和中

方药:东垣清暑益气汤

组成:黄芪,人参,白术,苍术,泽泻,升麻,葛根,麦门冬,黄柏,五味子,当归身,六曲,橘皮,青皮,炙甘草

(与王氏清暑益气汤比较,见前)

第十章湿温

1)吴鞠通:“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

2)辩证要点(大题)

1)辩湿热轻重

?湿重于热:身热不扬,苔白腻,脉濡缓

?湿热并重:发热较甚,苔黄腻,脉滑数

?热重于湿:壮热、烦渴,苔黄腻偏干,舌红,脉滑数

2)辩湿热所侵部位

?上焦:偏于肺卫,多见恶寒发热,头痛,胸闷,咳嗽;湿热蒙蔽心包则有神志淡漠,重则昏蒙谵语。

?中焦:偏于胃脘多见脘胀,恶性,呕吐。偏于脾则见腹胀,知饥不食,大便稀溏

?下焦:偏于下焦膀胱,则见小便不利,尿频尿急;湿阻肠道,则有大便不爽,下利

3)辩证候虚实

?初期卫气同病,中期湿热并重,入营动血为实证

?湿邪留恋,损伤阳气出现湿盛阳微的虚实夹杂之证

?湿热化燥动血,引起出血,则开见气随血脱的虚脱之证

3)治则治法(大题)

治则:祛湿清热

治法:

1)对于湿热轻重

初起湿盛,用芳香化湿之品宣透表里之湿

中期:化湿佐以清热(湿重),清热兼以化湿(热重),清热化湿并用(并重)

2)对于湿热所侵部位

上焦——芳香化湿;中焦——苦寒燥湿;下焦——淡渗利湿

3)对于证候虚实

后期湿邪可燥化伤津——配伍养阴药

后期湿郁可伤及阳气——配伍温阳固脱药

4)其他

湿性粘腻,邪易阻遏气机——可配伍行气药

应给湿邪以去路——可配合利小便之法

4)湿温初起治疗“三禁”

?忌用辛温发汗→湿热上逆蒙蔽清窍

?忌用苦寒攻下→损伤脾阳,洞泄难止

?忌滋养阴液→湿邪滞着不化

5)主要证治

1)湿遏卫气

证候:恶寒汗少,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痛如裹,身重肢倦,口不

渴,苔白腻

治法:芳香辛散,宣气化湿

方药:三仁汤(杏仁、蔻仁,薏苡仁)

2)邪阻膜原

证候: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舌苔白喉如积粉

治法: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方药:达原饮

组成:槟榔、厚朴、草果、知母、黄芩、芍药、甘草

3)湿困中焦

证候:身热不扬,脘痞,恶心呕吐,口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大便稀溏,苔白腻

治法:芳香化浊,燥湿运脾

方药:雷氏芳香化浊法

4)湿阻肠道、传导失司(了解)

证候:少腹硬满(多无按痛)、大便不通,苔垢腻

治法:宣通气机,清化湿浊

方药:宣清导浊汤(忌攻下)

5)湿热困阻中焦(重点)

证候: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心烦,便溏,苔黄腻治法:辛开苦降,清热燥湿

方药:王氏连朴饮

组成:厚朴,黄连,半夏,石菖蒲,淡豆豉,焦栀,芦根

6)湿热蕴毒

证候:发热口渴、咽喉肿痛、身目发黄、苔黄腻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利咽

方药:甘露消毒丹

组成:(滑石、木通、茵陈)、(藿香、白豆蔻、石菖蒲)、(黄芩、连翘、薄荷)、(川贝母、射干)

7)余邪未净

证候:身热已退,知饥不食,苔薄腻

病机:胃气未舒,脾气未醒

治法:轻清芳化,涤除余邪

方药:薛氏五叶芦根汤

与五汁饮比较

?共同点:都用于温热病邪热退后

?五汁饮:热退主要表现为肺胃阴伤津亏之燥证,故用梨汁、荸荠汁,芦根汁,麦冬汁、藕汁以甘寒滋养肺胃之阴

?薛氏五叶芦根汤:热退主要表现为中焦脾胃功能未复,故用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以芳香醒脾开胃

第十一章伏暑

1.伏暑:发于秋冬而临床上具有暑湿或湿热内蕴证的一种急性热病。

2.治则治法

?治则:解表清里,但重在清泄伏邪

?治法(基本同暑温)

1)气分兼表:解表清暑化湿

2)营分兼表:解表清营

3)表证除后,暑湿郁郁少阳,宜清泄少阳,分消湿热

3.主要证治

1)郁阻少阳(重点)

证候:寒热似疟、口渴心烦,身热午后较重,入暮尤剧,天名得减,但胸腹灼热不除

病机:邪阻少阳,枢机不利,故寒热往来;暑热内郁,故口渴心烦;湿为阴邪,旺于阴分,故午后较重,入暮尤剧;天明阳气渐旺,则气机伸展,故诸证减轻;但湿邪郁遏,故胸腹灼热不除

治法:清泄少阳,分消湿热

方药:蒿芩清胆汤

组成:青蒿、黄芩、(竹茹,半夏、枳壳、陈皮)、赤茯苓、碧玉散2)暑湿夹滞、阻结肠道(重点)

证候: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苔黄垢腻

治法:导滞通下,清热化湿

方药:枳实导滞汤

组成:(枳实、生大黄、厚朴、槟榔)、(山楂、六曲)、(连翘、黄连、紫草)、木通、甘草

轻法频下:暑湿夹滞,非阳明腑实,若用三承气汤苦寒攻下,恐难消暑湿,反有伤阳之弊。且湿性粘滞,与积滞交结肠道,非一次攻下所能尽除,故需连续攻下,但所用制剂宜清,因势利导,不宜重剂,即“轻法频下”

3)热入心营、下移小肠

方药:导赤清心汤

第十二章秋燥

1.清初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著有论述燥邪为患的专篇——“秋

燥论”,首创秋燥之名。

2.治则治法:“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3.主要证治

1)邪袭肺卫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干咳、痰少而黏、咽干鼻燥、苔欠润

治法:辛凉甘润,轻透肺卫

方药:桑杏汤

组成:桑叶、杏仁、沙参、梨皮、象贝、豆豉、栀皮

2)肺燥肠热、络伤咳血

方药:阿胶黄芩汤

3)肺燥肠闭

方药:五仁橘皮汤

第十三章大头瘟

1.大头瘟:感受风热时毒引起的头面部焮赤肿痛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疾病。

2.主要证治

?毒盛肺胃

方药:普济消毒饮

第十四章烂喉痧

?毒侵肺卫

温病学重点剖析

第一单元绪论 1、《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2、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以桂枝为例,因时因地因人加减,为活用经方作出示范。 3、吴鞠通评价元代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 4、金元时期刘河间“六气皆从火化”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孟英张仲景学术研究: \* 5、①吴又可《温疫论》:开专论温病之先河、创立“戾气学说”、创疏利透达之法 ②叶天士之《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叶被誉为“温热大师”: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阐明温病病因病机、发展温病诊断方法。 ③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论述是热病专著,立湿热病专论,丰富温病理论及证治 ④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辩证论治体系。 ⑤王孟英著《温热经纬》:以经典为经,以后世名著为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仲景学第二单元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温病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理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温病大多起病急骤,来势迅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②发热时温病必具之症③易内陷生变,致动血发斑、动风闭窍等危重症候。 三、命名 1、以发病季节为依据:春温、冬温 2、以时令主气为依据:风温、暑温、湿温 3、以发病季节结合主气:秋燥 4、以临床特点:大头瘟、烂喉痧、霍乱、疟疾 5、以疾病流行情况:温疫 四、分类: 1、按病证(或病因)性质分类: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热疫、温疟。 湿热类温病:湿温、湿热疫、伏暑、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2、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肺卫表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风温、秋燥和冬温。 伏邪温病:初起即发病于里以里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 五、广义伤寒: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包括风寒性质的和风热性质的外感热病。 瘟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给付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如大头瘟、烂喉痧等 第三单元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伤寒,金匮,张仲景! |+ u, I1 i; F; h 1、共性:温热性质显著、从外侵袭人体,由口鼻或皮毛而入治病迅速;性质属热;致病与时令

温病学考试重点

温病学重点 (括号内内容看一下作为了解) 上篇 第一章绪论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 二、成长阶段 1.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2.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医家为元代末年的王履(王安道),将温病与伤寒加以明确区分,其《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 三、形成阶段 1.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第一部温疫学专著——《瘟疫论》,创立疠气学说 2.明代医家张鹤腾所著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 3.清代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4.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 5.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第一部理论方药具备的集大成之作 6.王孟英——《湿热经纬》。第一部优秀的温病文献汇集之作 以上,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 此外,需要了解: 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柳宝诒——《温热逢源》 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戴天章——《广温热论》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 第一节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指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第二节温病的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温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故有“四时温病”之称;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易形成湿热病邪,所以湿热类温病易于发生)

复习重点、试题-温病学重点word打印版

温病学重点 名词解释 1、新感温病:即感邪即发,起病即见肺卫表证,病发于表的温病。 2、伏气温病:即感邪之后,不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起病即见里热证,病发于里的温病。 3、透热转气:治法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即在清营养阴方中佐以透热转气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 4、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自觉发热不甚,热势不显扬于外。为湿热郁蒸气分之象。 5、金囚木旺:金囚,指肺被热邪所灼;木旺,指肝风内动;今肺为热灼而不能克制肝木,则肝木反旺,反侮所不胜,即所谓金囚木旺。 6、分消走泄:指湿温或温病兼挟痰湿郁于三焦之治法。即通调三焦气机,从上、中、下三部泄化湿浊之邪。 7、两阳相劫:病机名。词出《温热论》,风与热俱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炽,耗津劫液,津伤则邪火逾炽,头面清窍为之干燥。 8、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证侯类型。 9、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0、昏谵:即神昏谵语。指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意识障碍。 11、疠气:即乖戾之气。为瘟疫的致病主因,其来势凶猛。致病急骤,传染性极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六淫温邪的暴疠之气。 12、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13、温毒:有两种含义:其一作为病因概念指“热毒”、“毒火”等;其二,作为病名的概念,指一类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等特征的“温毒病”。 14、逆传心包:病机名,指温邪由肺卫直接内陷心包。 15、暑痉:疾病名。又名暑风、暑病,暑热亢盛引动肝风而见痉厥的病证。 16、浊邪害清:病机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湿为重浊之邪,于热相合,湿热蕴蒸,蒙蔽于上,则清阳之气被其阻遏,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 17、瘟疫:疾病名。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疾病。 18、温邪: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其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毒、疠气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 19、暑厥:疾病名。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等。 二、简答 2、温热类和湿热类温病的初起证侯,发病季节,治则,治禁。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叶天士《温热论》 一、重点背诵原文 [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8) [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2) [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 二、名词 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8、益胃:益胃是叶天上《温热论》中提出温邪始终流连气分的治疗大法,该法以轻清之品,清气生津。宣展气机,并灌溉汤液,以振奋正气,经过战汗,使气机宣通,腠理开泄,邪气随汗外透。 三、如何理解叶氏“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热病,叶氏提出“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是指其发展传变均具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伤寒虽以六经分证,亦影响到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故言“同”,但是,此“同”并非完全相同。 2、“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伤寒与温病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外感热病,温病初起邪在肺卫,治以辛凉解表;若有湿浊兼夹,邪在少阳时多见少阳三焦病变,治以分消上下,温病里结阳明时,多见湿热积滞交结胃肠,治以轻法频下;病程中易伤津液,重视养阴生津;病至后期多见虚热证,常要滋养肺胃或肝肾之阴。伤寒初起寒邪束表,治以辛温解表;邪在少阳多见足少阳胆经病变,治以和解表里;里结阳明时多见实热燥屎结于肠腑,多用猛下之法;病程中易伤阳气,重视顾护阳气;病至后期多见虚寒证,每需补脾肾之阳气。故叶氏说:“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四、试述温邪在卫的治法与失治后的表现 1、温邪在卫的治法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2、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 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 明末吴有性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着一一《温疫论》 4、 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塘(吴鞠通),王土雄 (王孟英) 5、 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 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 《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温热经纬》 (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温病 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一一温邪 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 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6、 薛生白蓍 统论述。 7、 吴鞠通蓍 8、 王孟英着 9、 清代喻昌 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 2 、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 4 、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③伏暑

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 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 病势缠绵燥热病邪:温热病邪:温毒病邪:疠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 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 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 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 病变定位。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 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 大头瘟,烂喉痧)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 主。(春温,伏暑)第三章卫气营血辨证表:

温病学重点条文.pdf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 1. 《温热论》 - 温病大纲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温热论》 - 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 《温热论》 - 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温热论》 - 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 风夹温热而燥生, 清窍必干, 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 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温热论》 - 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 不可不知。 6. 《温热论》 - 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

温病学 考试 复习 重点 总结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 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 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

表证证治叶天士吴鞠通的原文 1、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出“在卫汗之可也”的温病表证治疗原则,并进一步

3.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弥漫全身:内外湿合(湿热病邪+饮食内伤),往往阻碍了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临床多见脘痞胸闷、呕恶不食,便溏或秘。湿邪弥漫,湿热合邪,上下表里同时受邪,在上—-首如裹。在下---小便不利,大便溏或秘。在表---周身重痛,白pei出现。在里---脾胃运化失调的症状。 4.病程中多见矛盾性症状:湿温病初起以湿为主,湿遏则热伏,热蒸则湿动,因此临床常见矛盾性症状。身热不扬:发热初按皮肤不灼手。发热:脉反濡缓,面色不红反淡黄。口干:不欲饮。神志不烦躁:反呆痴淡漠。大便秘:下之大便反而不燥结。 养阴法的分类、治法(《温病条辨》) 1.甘寒生津法 此法主要适用于温病初、中期,邪在上、中焦阶段,肺胃津液耗伤之证。常用药物如沙参、麦门冬、生地黄、梨汁等甘寒之品,代表方如沙参麦冬汤、五汁饮、益胃汤等。此类方药,清养肺胃之阴,但又不碍胃,从而获得热减阴复的效果。 2.咸寒甘润法 邪热深入肝肾,真阴亏耗,需用咸寒滋填之品,如玄参、阿胶、熟地黄、龟甲等,代表方如加减复脉汤。青蒿鳖甲汤入阴搜邪,透热外达,治疗温病后期热伏阴分,故宜于此方,临床上治虚热广为应用。 3.酸甘化阴法 以酸敛药物,收敛肺气,起到保阴作用。常用于温病特别是暑温津气耗伤之证。主要方剂是生脉散。如连梅汤,此方为酸甘化阴兼酸苦泄热法,用于暑邪深入厥、少二阴,水亏火旺之证。 4.苦甘合化法 将苦寒药与甘寒之品配合运用,取苦甘之性以化阴气,苦寒又能邪热。冬地三黄汤为代表方。热病小便不利,阴气又伤,此方确为对证之治,又春温内陷下痢,阴精欲脱,立法以救阴为主。育阴坚阴为救阴之两大法门,故吴氏化裁仲景之黄连阿胶汤而成加减黄连阿胶汤,以黄连、黄芩苦寒坚阴泄热;阿胶、生地黄、白芍甘寒育阴,而救厥脱。 湿困中焦的治法,代表方 一、治法: 湿重热轻——以芳香化浊为主,佐以淡渗分消——代表方雷氏芳香化浊法合三仁汤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六元正纪大论》、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1 厉气”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2、晋代《温疫论》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王土雄(王孟英):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4、清代温病四大家辨斑疹白”“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培,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薛生白蓍《湿热病篇》6 辨证论治体系。“三焦”,形成以“卫气营血”和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温热经纬》8、王孟英著详论瘟疫以破大惑》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9、温病的概念第一章 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病——温病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 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 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 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伏暑)第三章卫气营血辨证表: 三焦辨证表

温病学重点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 一.名解 1.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毒指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除一般温热疾病的症状表现,还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等特征。 3.日晡潮热指发热于下午为甚。日晡即申、酉时,相当于午后3-5时。 4.夏暑发自阳明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侵犯人体往往不分表里渐次,大多初病即入阳明气分,而无卫分过程。 5.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呼之不应,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6.分消走泄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之法。邪留三焦, 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或痰湿阻遏的证侯。 7.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共称为昏谵。 8.战汗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9.身热不扬指身热羁留而热象不显,初扪不觉发热,久扪始觉烫手。 二.熟记如下原文: 1)叶天士“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2)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3)吴鞠通《温病条辨》“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4)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5)陆子贤《六因条辨》“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6)王孟英:“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7)《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9)《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温病”。 三.掌握如下问题: 1)叶天士、吴鞠通、刘河间、王安道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何主要贡献?其代表著作是什么?温病四大家是哪几个? ①叶天士《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学说,阐明温病病因病机,发展温病诊断方 法。 ②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辩证,规范四时温病证治。 ③刘河间,立新论:六经传受,皆是热证;创新法:寒凉为主,表里双解;制新 方:表里双解剂。 ④王安道概念: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病机:里热自内外达;治则:清泄里热。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温病学》复习试题(1-9套,附答案)

温病学 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7分) 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 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 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 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 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 D.易伤肺胃之阴 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 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 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 明腑实兼阴亏 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 ^ 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其治疗处方是() 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 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 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 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 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 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 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 A.寒B.次寒C.热D.火 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 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 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 , 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 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 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 平 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 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 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 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 绛 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 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最佳治法是() A.通腑泄热B.导滞通便C.燥湿清热D.清热泻火25.暑温的病名首先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伤暑全书》D.《温病条辨》 26.“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是哪位医家所说() A.薛雪B.叶桂C.吴鞠通D.王孟英27.壮热,口渴,烦躁,头痛,肌肤发斑,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此为() ) A.气营两燔B.气血两燔C.卫气同病D.热入血分28.叶天士指出:“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 A.酸寒B.咸寒C.苦寒D.甘寒 29.陈平伯的代表著作是() A.《温热逢源》B.《外感温病篇》C.《疫疹一得》 D.《时病论》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doc

《温病学》学习体会 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 2、要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 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 3、明确温病学的任务以及意义: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研讨防治方法。 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二、学习温病学的几点疑惑 1、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角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 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

温病学重点(课资相关)

课堂资料# 1 一、 名词解释 1、 新感温病:即感邪即发,起病即见肺卫表证,病发于表的温病。 2、 伏气温病:即感邪之后,不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起病即见里热证,病发于 里的温病。 3、 透热转气:治法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即在清营养阴方中佐以透热转 气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 4、 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自觉发热不甚,热势不显扬于外。为湿热郁蒸气分之 象。 5、 金囚木旺:金囚,指肺被热邪所灼;木旺,指肝风内动;今肺为热灼而不能 克制肝木,则肝木反旺,反侮所不胜,即所谓金囚木旺。 6、 分消走泄:指湿温或温病兼挟痰湿郁于三焦之治法。即通调三焦气机,从上、 中、下三部泄化湿浊之邪。 7、 两阳相劫:病机名。词出《温热论》,风与热俱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 炽,耗津劫液,津伤则邪火逾炽,头面清窍为之干燥。 8、 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证侯类型。 9、 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0、昏谵:即神昏谵语。指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意识障碍。 11、疠气:即乖戾之气。为瘟疫的致病主因,其来势凶猛。致病急骤,传染性极 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六淫温邪的暴疠之气。 12、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 汗淋漓的表现。 13、温毒:有两种含义:其一作为病因概念指“热毒”、“毒火”等;其二,作为 病名的概念,指一类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等特征的“温毒病”。 14、逆传心包:病机名,指温邪由肺卫直接内陷心包。 15、暑痉:疾病名。又名暑风、暑病,暑热亢盛引动肝风而见痉厥的病证。 16、浊邪害清:病机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湿为重浊之邪,于热相合,湿 热蕴蒸,蒙蔽于上,则清阳之气被其阻遏,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 18、温邪: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其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 热、温毒、疠气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 19、暑厥:疾病名。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 昏肢厥等。 3、比较题: 加用银花、竹叶、豆豉、荆芥、牛蒡等――泄卫力强,重在清疏卫表以退热,――-以表热重为主 加用桑叶、菊花、杏仁――宣肺力强,重在清宣肺气以止咳―以表热较轻,咳嗽 较甚为宜 有藿香、豆豉――泄卫透表湿力强――蔻 仁、厚朴、半夏用量较轻――化里湿之力 稍逊――重在宣化表湿 风温初起,邪在肺卫,均属辛凉均;含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 银翘散 桑菊饮 均用于湿温病初起,湿遏卫气之证 藿朴夏苓汤 三 仁 汤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 1、《温热论》—温病大纲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得深浅层次及治法 大凡瞧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得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得治法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得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得鉴别要点 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得治法,战汗得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与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得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与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温热论》—三焦之邪里结阳明得治法,及湿热病与伤寒下法得区别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终审稿)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 结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着——《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 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 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 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伏暑)第三章卫气营血辨证表: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 前言 《温病学》课程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必修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中医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临床基础课程。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学科,自明清形成自己的体系,已成为研究外感热性病的专门学科。温病学除了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之外,还有丰富的防治温病的辨证体系和治法、方药,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从医学发展的状况和临床的实际需要来看,温病学的理论和实践不但能够指导急性传染性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而且已广泛地用于内科、儿科、外科、妇科等临床学科中与温病相关的热证的辨证治疗中,并在现代中医急诊医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目前中医学中发展得最快的学科之一。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来自历代医家对于温病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总结,特别是明清以来温热派医家对于温病理论和经验的高度概括。在中医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中,温病学的卫气营血学说和三焦学说是对《伤寒论》六经学说的继承和发扬,其课程内容既有很高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并有较广泛的临床开拓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温病的病因病机及发展变化规律,明确温病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运用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和辨证、诊断的基本方法解决温病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问题。在具体的学习中,要求重点掌握温病的性质和特点,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相互联系,以及温病中具有代表性的病种的全面掌握。 按温州医学院五年制中医专业教学计划,本课程总教学时数为54学时,讲授54学时。 ━━━━━━━━━━━━━━━━━━━━━━━━━━━━ 教学内容课时 ──────────────────────────── 上篇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2 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3 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 3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温病学: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诊断方法的一门学科。 二、发展状况: (一)战国至唐代:萌芽时期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二)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3、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首次主张灵活运用经方 4、宋代郭壅《伤寒补亡论》首创“新感”温病之说。“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5、金代刘河间--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气皆能火热而化。立新法:表里双解。制新方:表里双解方。补充“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6、元代王安道在概念上反对温病混称伤寒。 (三)明清时期:形成阶段 7、明末吴有性著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 8、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9、叶天士著《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10、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11、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12、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四)近现代:发展提高阶段 章末总结: 简答 1、温病四大家及代表著作各是什么?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薛生白《湿热论》;王孟英《温热经纬》 2、吴又可对温病学的贡献有哪些?编著了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在病因方面提出了“疠气”治病学说;在流行特点方面,提出了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提出了感邪途径是口鼻而入;在治疗方面,创立了疏利透达之法。 3、刘完素对温病学的贡献?创新论: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立新法,立新方:创制了双解之剂,如双解散等;补充了燥气的病因病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4、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著《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卫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重点条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 1.《温热论》-温病大纲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 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

2018温病学试题(库)

2018年温病学考核题库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5.(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6..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 A.温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伟 D.疫病篇 E.温病条辨 7.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 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平伯 8、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容? D A.以发热为主症 B.热象偏重 C.易化燥伤阴 D.具有传染性 E.由温邪引起的 9.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湿温 E.伏暑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 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 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C.易出现险恶证候 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 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 11.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 A.风邪 B.温邪 C.湿邪 D.寒邪 E.疟邪 12.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 A.大头瘟 B.秋燥 C.伏暑 D.春温 E.温疫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 A.流行的性大小 B.发病的缓急 C.病情的轻重 D.传染的强弱 E.伤阴的程度 14.温病的病因是: D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温邪 E.疟邪 15.不属于温邪围的病邪是: D A.湿热病邪 B.疠气病邪 C.温毒病邪 D.风寒病邪 E.疟邪 16.风热病邪致病初起先犯: B A.卫气 B.肺卫 C.脾胃 D.阳明 E.心包 17.下列哪项不属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 A.具有升散疏泄特性 B.先犯上焦肺卫 C.易耗血动血 D.易损伤肺胃阴津 E.易逆传心包 18.以局部红肿疼痛甚至溃烂为主要表现的温病,其病因是: E A.风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 E.温毒病邪 19.温毒病邪致病的特殊征象是: D A.身体壮热 B.口渴苔黄 C.心烦谵语 D.局部红肿热痛 E.脉象洪数 20.下列哪项不属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