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与高脂血症
- 格式:docx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高血压病诊疗规范【概述】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有余多种后天因素(包括血压调节异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高钠、精神神经因素、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肥胖、吸烟、大量饮酒等)使血压的正常调节机制是代偿所致。
约占高血压病人95%。
长期高血压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可影响到靶器官(如心、脑、肾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肾衰竭和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临床表现1、起病缓慢,早起常无症状,往往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可有头痛、眩晕、气急、疲劳、心慌、耳鸣的症状,但症状与血压水平不一定相关。
随着病程的延长,血压升高逐渐趋于明显而持久,但1天之内,白昼和夜间血压仍有明显的差异。
体检时在主动脉区可听到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和收缩早期喀喇音,若伴有左心室肥厚时在心尖部可闻及第四心音。
2、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早起表现为心排量的增加和全身小动脉张力的增加,随着高血压的进展,引起全身小动脉的病变,表现为小动脉的玻璃样变,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管壁增厚、官腔狭窄,使高血压维持和发展,并导致重要靶器官心、脑、肾缺血损害和促进大、中型动脉的粥样硬化的形成。
在临床上表现:1、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2、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肾脏疾病:蛋白质、肾功能损害、(轻度肌酐升高)、肾衰竭;4、血管病变:主动脉夹层、症状性动脉疾病;5、视网膜病变: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
诊断要点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根据血压增高的水平,可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为准。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不仅与血压升高的水平有关,也须结合患者具有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合并的靶器官损害作全面的评价,危险度分层亦是治疗的目标与预后判断的必要依据。
高脂血症病历
病历
患者姓名:李某
性别:男
年龄:45岁
入院时间:2020年6月10日
主诉:头晕、乏力、胸闷、心悸一个月。
既往病史:左侧乳腺癌手术、化疗术后半年。
高血压5年,服用缬沙坦胶囊20mg,每日1次,血压控制良好。
无其他特殊疾病史。
体格检查:血压140/95mmHg,心率90次/分,呼吸20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心律不齐,心尖搏动扪及第5肋间隙内,杂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6.9×109/L,RBC4.5×1012/L,
Hb130g/L,PLT200×109/L;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异常,心室肥厚;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肥厚,EF 60%。
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高脂血症。
治疗方案:1.控制血压:加用降压药物3天;2.调节心脏功能: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3.改善血脂水平:优质高蛋白饮食、缩酮类药物;4.定期复查:持续监测血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今日复查:血压:130/90mmHg,心率:80次/分。
血脂水平:
TC5.5mmol/L,TG2.3mmol/L,HDL-C0.9mmol/L,LDL-
C4.0mmol/L。
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肥厚缓解,EF65%。
患者自感
症状明显减轻,头晕、乏力、胸闷、心悸等症状已缓解。
结语:高脂血症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重视。
通过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持续监控等措施可有效控制高脂血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患者需要定期坚持治疗及复查,保持良好
的治疗效果。
高脂血症健康常识1.何谓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蛋白血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脂水平升高的一类疾病。
所有脂蛋白都含有脂质,因此只要脂蛋白过量(高脂蛋白血症),就会引起血脂水平升高(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与高脂蛋白血症看上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由于血脂在血液中是以脂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转的,因此高脂血症实际上也可认为是高脂蛋白血症,只是两种不同的提法而已。
2.血脂的正常水平血脂过高称为高脂血症,这里虽有 "症"字,但只是表示数值不正常,还不一定是病。
健康体检,验血脂常检查的项目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载脂蛋白A与B的比值各项。
总胆固醇的理想值:〈5.2mmol/L(<200mg/dl);边缘升高值:5.23~5.69mmol/L(201~219mg/dl);升高值:〉5.72mmol/L(220mg/d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理想值:〈3.12mmol/L(<120mg/dl);边缘升高值3.15~.61mmol/L(121~139mg/dl);理想值升高值:〉3.61mmol/L( 140mg/dl)。
甘油三酯的理想值〈1.70mmol/L(150mg/dl);升高值:〉1.70mmol/L(150mg/dl)载脂蛋白A与B的比值正常,应高于1.30,血脂异常时A与B的比值往往降至1.0以下。
3.高脂血症分类从临床上,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四类:①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水平增高。
②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与TG水平均增高。
③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TG水平增高。
④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HDL-C水平减低。
按病因,高脂血症可分为:①原发性高脂血症:包括家族性脂蛋白酶缺乏症,家族性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脂血症;多脂蛋白型高脂血症;原因未明的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多基因高胆固醇血症;散发性高甘油三脂血症;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
浅析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发表时间:2015-10-23T14:01:04.3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5期供稿作者:姜国红[导读] 大庆油田总医院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常见于老年患者,且多伴发缺血性心脏病。
姜国红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整理收集2011年7月~2013年7月本院15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心电图、病史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等各项指标,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对照组缺血性心脏病病发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患者年龄、日常生活习惯、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等都有可能诱发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并发缺血性心脏病。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常见于老年患者,且多伴发缺血性心脏病。
以2011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1年7月~2013年7月本院7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记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本院同一时期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符合WHO相关疾病诊断标准。
对照组78例,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8.5岁。
观察组78例,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6.3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其它临床资料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统计并采用多因素回顾分析[1]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日常生活习惯、高血压病程、病史、甘油三酯水平、血尿酸水平、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总胆固醇水平等。
高脂血症和高血脂区别文章目录*一、高脂血症和高血脂区别1. 高脂血症和高血脂区别2. 高血脂症的诊断标准3. 高血脂症患者能运动吗*二、高脂血症如何检测*三、高脂血症应该怎么样预防高脂血症和高血脂区别1、高脂血症和高血脂区别高脂血症就是高血脂,它们是一种完全一样的病情,是指人体的血脂水平抬高,从而直接的引起一些能够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的疾病,比如患者有可能会患上冠心病和胰腺炎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因此,对于高脂血症的患者来说,一定要严格的控制自身的体重,千万不能过度的肥胖。
同时,患者还需要多注意自身的运动锻炼,这样才能够达到治疗作用。
2、高血脂症的诊断标准高血脂症这种疾病的病情不会停滞不前的,这种疾病的病情是在进行的,而且人们身体当中的脂肪遍布全身各部各部位的,因此高血脂症这种疾病还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人体当中的脂肪会有游离脂肪酸,还有磷酸的。
高血脂症这种疾病会导致人们出现致命性的疾病是冠心病还有急性胰腺炎的,冠心病是常见的致命性疾病,当人们身体出现严重的乳糜微粒血症的时候才会导致患有急性胰腺炎疾病。
3、高血脂症患者能运动吗当今社会,三高人群遍布很多家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几乎出现在大部分人身上,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而且还可减轻体重、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
高脂血症如何检测1、生化检查测定空腹状态下(禁食12~14小时)血浆或血清TC、TG、LDL-C 和HDL-C是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TC是所有脂蛋白中胆固醇的总和,TG是所有脂蛋白中甘油三酯的总和。
LDL-C和HDL-C 分别指LDL和HDL中的胆固醇含量。
决定治疗前,至少有两次血脂检查的结果。
2、超速离心技术是脂蛋白异常血症分型的金标准,但所要求的仪器设备昂贵,技术操作复杂,一般临床实验室难以做到。
3、脂蛋白电泳将脂蛋白分为位于原点不移动的乳糜微粒、前β、β和α共4条脂蛋白区带,分别相当于超速离心法中的CM、VLDL、IDL和LDL,以及HDL.仅为半定量分析,结果变异较大,目前已不常应用。
高血脂不能吃什么?这7种务必要忌口!
现在很多人都受到血脂偏高的困扰,对于这类人群来说,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可以多吃有利于降低血脂的食物,而下列这七种食物千万不能再吃了。
一、猪腰子
猪腰子胆固醇含量较高,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等疾病的发病率,高胆固醇血症、肝病、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应少食。
二、虾米
虾米的胆固醇含量较高,长期过量摄入,可引起血脂增高、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肝,脂肪肝患者应少吃。
三、羊肾
羊肾含有较高胆固醇,多吃会导致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血管不利,不适合高血脂者食用,尤其是胆固醇血症者。
四、瑶柱
瑶柱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多食会引起血胆固醇增高,加速动脉硬化,故高血脂、脂肪肝、肥胖、心脏病人群应少食。
营养成分测定显示鸡肝含有大量胆固醇,不利于降低血脂,且会增加动脉硬化的程度,故高胆固醇血症、肝病、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应少食。
五、鸭蛋
鸭蛋胆固醇含量高,吃一个鸭蛋就会超过每日胆固醇摄入量,
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及脂肪肝者不可多食。
六、猪蹄
猪蹄胆固醇含量较高,一次食用200克猪蹄所摄入的胆固醇就会超过每日健康胆固醇摄入量,故胃肠消化功能减弱的老人,患有肝胆病,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病患者不宜多吃。
七、墨鱼
墨鱼含胆固醇较高,多食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不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应慎食。
高血压肾病的症状
【导读】高血压肾病是继发性肾病的一种,高血压肾病临床表现在哪些方面?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高血压肾病的危害很高,关键是它的并发症比较严重,我们在生活中要预防高血压,远离高血压肾病,身体健康,快乐生活。
那么高血压肾病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高血压肾病的症状表现在哪些方面?解放军总参总医院(309医院)肾病专家会诊中心的肾病专家指出:高血压肾病的症状主要有:
1、重度水肿:
水肿常为首发肾病症状,呈全身性明显水肿,指压有凹陷。
严重患者可并有胸水、腹水,当胸水、腹水较多时可引起呼吸困难、脐疝或腹股沟疝。
高度水肿常伴尿少、高血压、轻度氮质血症。
2、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表现,尿蛋白定性多为++ ~++++,成人每日尿蛋白排泄≥3.5g/d,大多为选择性蛋白尿。
3、低蛋白血症:
血浆蛋白下降,血清白蛋白<30g/L,严重者不足10g/L。
4、高脂血症:
血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明显增高。
高血压肾病的症状表现经过了上述内容的介绍希望大家对高血压肾病的相关常识有所了解,同时一定要重视对该病的治疗,避免给患者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解放军总参总医院(309医院)肾病专家会诊中心采用“中西医结合一体化疗法”治疗高血压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疗法适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隐匿性肾炎、间质性肾炎、药物性肾脏损害、急性或慢性肾功衰竭等。
高血压肾病高血压肾病症状高血压肾病症状有哪些。
高血压与血脂
时间:2017-9-10
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许多高血压病人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则较低。
另一方面,许多高脂血症也常合并高血压,两者呈因果关系,但何为因何为果,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同属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两者并存时,冠心病的发病率远较一项者高,因此,两项并存时更应积极治疗。
那么,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并存时怎么办呢?
常规的血脂检查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正常饮食吸收的脂肪(由脂肪酸甘油酯组成)在消化道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脂肪酸、甘油三酯,经肠道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故日常饮食极易左右血脂水平。
血脂长期处于高水平,通过一系列复杂作用沉积与血管壁下,引起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导致
心绞痛发作,严重时可引发心肌梗死,危及生命),同时营养过剩也是糖尿病、高血压、
痛风的常见原因。
老年人少运动,器官功能老化,尤其应该注意。
如果甘油三酯高应该先控制饮食,少食用动物源性脂肪,平常煲汤去除表层油层,定期复查血脂,如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应更加严格控制。
其中胆固醇帮助诊断高血脂症、冠心病及继发性疾病。
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
低密度胆固醇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后者偏高,
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
确定一个人的血脂应维持在怎样的水平,不仅要对照医院的标准,还应结合本人的
健康状况。
血脂高,对年轻人而言,意味着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肝的可能;对中
老年人来说,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于是,许多人忙于降血脂,成年人节
食减重,年轻人追求瘦身。
当然,适当的降血脂、减重是十分必要的。
但如果以为血脂
降得愈低愈好,以致于血脂水平已经低到影响生命的正常生理过程,使得一些女青年出
现了厌食和闭经,那就大错特错了。
血脂有其生理功能
血脂,是指人体内的中性脂肪(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
固醇等),它们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物质。
例如甘油三酯,主要参与能量的产生和贮存,
如果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或能量过低,好比汽车没有燃料无法行驶,人的健康、生命也
将受到影响。
又如胆固醇,它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等激素的原料,
人体缺少不得。
所有这些生理活性物质,在体内只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发挥其生理
功用。
超过生理范围,不论过高或过低,都对身体有害。
那么,成人血脂的正常范围应该是多少呢? 检测血脂,至少应包括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血
脂异常是指 TC、TG、LDL-C超过正常上限或同时HDL-C低下。
这四项数值对动脉粥样硬
化发生发展的作用很不一样。
严格地说,高脂血症主要是指TC增高或 LDL-C增高,或者
两者均增高。
医学家对TC和LDL-C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最多,结论也最肯定,即TC和LDL-C是四项血脂指标中最重要的两项,这两项数值愈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愈高,反之亦然;采取降脂措施使TC和LDL-C下降,可明显降低患冠心病、心肌梗死、猝
死和脑卒中的风险。
至于成人血脂的正常范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规定不尽相同,即使我国各地医院,由于采用的仪器和试剂不同,提供的正常对照值也不统一,所以最终判断应根据各地各医院的标准。
下面提供的成人血脂的正常范围,仅供参考。
控制血脂的“三把尺子”
其实,确定一个人的血脂应维持在怎样的水平,不仅要对照医院的标准,还应结合本人的健康状况。
个人的健康状况又要根据两个方面:一是有无冠心病或全身其他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二是有无冠心病危险因素存在,它又分为可变因素和不可变因素(见下表)。
如果具有的危险因素愈多,发生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就愈大。
结合上述两种情况和已患冠心病的人群,国内外专家拟定了在三种情况下血脂控制的尺度,我们把它们称作三把尺子。
1. 第一把尺子,用于既无冠心病和全身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又不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者(包括上述可变和不可变因素),其血脂值应控制在:TC小于5.72毫摩/升,LDL-C小于3.64毫摩/升。
2. 第二把尺子,用于无冠心病史和动脉粥样硬化,但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者,其TC应控制在小于5.2毫摩/升,LDL-C应小于
3.12毫摩/升。
3. 第三把尺子,用于已患冠心病者,其TC应当小于
4.68毫摩/升,LDL-C应小于2.6毫摩/升。
近年,美国医学界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将糖尿病列为与冠心病同等危险的疾病,称为等危症或等危病变。
因为糖尿病患者极易发生冠心病和全身动脉硬化,而且在引起糖尿病的死亡原因中,有70%~80%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脑卒中、下肢坏疽、肾功能衰竭等。
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指标应与冠心病患者等同,应当用第三把尺子。
至于TG和HDL-C的控制标准,由于研究还不深入,国内暂时统一为:TG小于1.7毫摩/升,HDL-C大于1.04毫摩/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