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曲创作
- 格式:pdf
- 大小:175.14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中小学音乐课中的音乐创作音乐创作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中小学阶段是音乐创作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音乐课中开展音乐创作教学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中小学音乐课中的音乐创作进行浅谈。
中小学音乐课中的音乐创作应该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因为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尚未完全成熟,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创作教学时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音乐绘声绘色等趣味性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在启发学生的音乐创作潜能的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让他们在音乐创作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音乐创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动,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表达。
中小学音乐课中的音乐创作应该注重情境营造。
情境是音乐创作的灵感之源,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激活他们的音乐创作灵感。
在音乐课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情境或主题来引导学生展开音乐创作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音乐片段、观赏一些音乐作品、介绍一些音乐故事等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一个音乐的情境之中,从而激发他们的音乐创作灵感。
在情境的营造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音乐知识,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的音乐创作,使音乐创作更加具有真实性和生活性。
中小学音乐课中的音乐创作应该注重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音乐创作是一个多方面表现能力的综合体现,它不仅仅包括作曲,还包括歌词创作、编曲、演奏、录音等多种形式。
在音乐课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音乐创作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即兴创作、歌曲编曲、器乐演奏、合唱创作等活动,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音乐创作形式中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摘要黄自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旋律优美悦耳,伴奏严谨愉快,它除是歌唱家们音乐会的保留曲目,也大量地在声乐教学中取得运用,故此曲的创作特点及演唱风格值得研究与探讨。
著名作曲家黄自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 其作品风格雅致, 技法精湛, 连年来成为众多演唱家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对黄自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声乐演出与教学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这里仅就其《玫瑰三愿》作一探析,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份,第一部份介绍了《玫瑰三愿》的创作;第二部份论述了《玫瑰三愿》的艺术特点及结构特征;第三部份重点写了歌曲《玫瑰三愿》的演唱风格;第四部份说明了《玫瑰三愿》的意义与影响。
关键词: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特点;演唱风格AbstractHuang Zi art song "rose three wishes" melodic accompaniment, rigorous and comfortable, it is in addition to the singers concert repertoire, also heavily in the vocal music teaching has been applied to study and explore, worth creation features and singing style therefore song. The famous composer Mr. Huang Zi's life has created alot of excellent works of art songs, the elegant style, exquisite technique, over the years to become the numerous singer concert repertoire, the study of Huang Zi art song singing style has become the field of vocal music performance and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Here only the "rose three wishes" for analysi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rose three wishes" creatio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rose three wishes"; the third part focus on writing the song "rose three wishes" singing style; the fourth part explains the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rose three wishes".Key words: art songs; rose three wishes; features; singing style目录摘要 (1)Abstract (1)引言 (3)一、《玫瑰三愿》作品介绍 (4)二、《玫瑰三愿》的艺术特点及结构特征 (5)(一)艺术特点 (5)(二)结构特征 (5)三、歌曲《玫瑰三愿》的演唱风格 (6)(一)音色和力度 (6)(二)速度与节拍 (7)(三)言语和句法 (7)四、《玫瑰三愿》的意义与影响 (8)(一)时期意义 (8)(二)近现代发展和影响 (8)结束语 (9)参考文献 (9)引言艺术歌曲源于l8 世纪末l9 世纪初的欧洲,是在抒情歌曲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特点是:歌曲的歌词多半是用著名文学家的诗词,偏重表现人的心里世界,歌曲的曲调必需与富有诗意的唱词情景融合,伴奏占有重腹地位。
浅谈陆在易的歌曲创作特征陆在易,又名梓铜,当今中国乐坛著名的作曲家,1948年生于浙江余姚的一个水乡小村,1955年经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渌汀指点,考入该院附属初中,后因成绩优异直升大学部作曲本科。
1967年毕业继而留校执教。
1972年调上海京剧院参加过十余部现代京剧的音乐创作,1981年再调上海乐团,先后任专职作曲团长、艺术指导,并长期间任《上海歌声》主编。
1997年任上海歌剧院艺术指导,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家。
以上是陆在易的简介,我们在了解其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的同时,首先要对其人有一个了解,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可归纳为:歌词题材的选择、歌曲的旋律特色、歌曲中的艺术手法、歌剧因素的引入、歌词内容与形式等五点。
第一,让我们了解第一个特征,歌词题材的选择,歌词题材的选择也是本人审美倾向的标志,纵观《我爱着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当中的七首作品的曲名《祖国,慈祥的母亲》、《桥》、《盼》、《家》、《我爱的土地》、《彩云与鲜花》、《最后一个梦》。
笔者将其归纳为三种题材,即祖国之爱、思乡之情、生活之趣,歌词当中的祖国、水乡小桥、思念的母亲、蓝天白云、山河清泉、马儿土地等,均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情感,有着密切而直接的联系,以这为内容作为艺术歌曲的曲名,无形之间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实现了创作距近生活、源于自然,艺术是生活升华之后的写照和真理,从而建立起使听众能够产生共鸣的基础。
第二,歌曲的旋律特色。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在整体上追求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完美结合,在借鉴传统作曲段法的基础上,有自己特有的民族风格。
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旋律清新自然,具有浓烈的抒情性,以《祖国,慈祥的母亲》为例,首先这首歌作者运用的是小调,小调给人的感觉是暗淡的,但这首歌却富有澎湃的激情。
整首曲子呈一个曲线形的情感,开始引入作者要歌颂和赞美的对象:“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中间部分是对祖国的赞美,也引出了本首歌曲的主题,“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长江黄河欢腾着欢腾着深情,我们对您的深情……”,将整首曲子的意境推向一个高潮,将作者那份赤子爱国之心完全升华。
浅谈民族声乐作品《望故乡》的创作手法和演唱技巧《望故乡》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族声乐作品,作曲家是著名作曲家康振伟。
这首歌曲以了望故乡为主题,曲调悠扬动听,歌词简单直白,极具感染力。
本文将从创作手法和演唱技巧两方面为大家浅谈这首民族声乐作品。
一、创作手法1. 音乐形式: 《望故乡》是典型的歌曲形式,由前奏、主歌、副歌、间奏和后奏组成,音乐形式简洁明快,易于被听众接受。
2. 曲调风格: 《望故乡》的曲调清新明快,以弱拍为主,充满着田园气息。
在旋律的构建上,康振伟充分利用了传统音乐中的音乐元素,如八度音域、全音阶、全音符等,使整个曲调富有层次感和变化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 词曲结合: 康振伟充分发挥了《望故乡》的词曲结合优势,选用了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词语,将其巧妙融入到曲调当中,使曲调更具有地方特色,更容易被听众接受。
二、演唱技巧1. 发声表现: 正确定位发声部位是演唱的基础,要以腹式呼吸为主,呼气有力,气息均匀。
在演唱时,要根据曲调的起伏变化随时调整气息,让歌曲更自然。
2. 处理音高: 《望故乡》的曲调高低变化较大,所以要注意处理音高的问题,不仅要保证音高的正确性,还要注意音与音之间的衔接,使曲目的音乐性能够完善。
3. 把握情感表现: 《望故乡》歌曲情感深刻,旋律优美,演唱时要根据歌曲表达的感情进行情感把握,把握好歌曲的情感变化,使听众更好的感受到歌曲的深意。
综上,康振伟的民族声乐作品《望故乡》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感人肺腑的歌词、旋律,成为了一首经典之作。
在演唱时,演唱者需注意发声、处理音高和把握情感等方面,尽可能使歌曲更完美的呈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民族声乐的精髓与魅力。
浅谈舒伯特歌曲的创作特⾊及其演唱风格2019-08-07摘要:舒伯特是19世纪浪漫主义⾳乐的杰出“歌⼿”。
他带着⾃⼰的喜怒哀乐,孤⽴的站在世界的前⾯,倾吐⾃⼰的感情.他以短促的⽣命创造了⽆⽐丰富的⾳乐“珍宝”。
他⽣世不得志,死后愈来愈为世⼈所爱戴。
他的作品如同他的⼈格⼀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并未消减他那夺⽬的光辉!关键词:舒伯特浪漫主义德国民歌旋律舒伯特是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继承者,是19世纪欧洲浪漫乐派的先⾏者,是浪漫主义歌曲和浪漫主义交响曲的奠基⼈。
舒伯特⽣活在⼀个政治上⾮常⿊暗、封建复辟的时代。
当时,轰轰烈烈的法国⼤⾰命已经成为过去;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国资产阶级建⽴政权后不久,便将保卫新政权的⾰命战争转变为对外侵略,并遭到了失败;奥地利⼈民先受法国⾰命的精神⿎舞,之后⼜在反拿破仑侵略的战争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换来的却是封建统治的全⾯复辟。
奥地利的统治阶级推⾏露⾻的⽂化专制主义和愚民政策。
梅特涅⾸相的特务⽹布满全国,在饭店、书店、图书馆以及学校⾥到处都有秘密警察和领津贴的告密者。
所以舒伯特⽣活的时代是⼀个资产阶级⾰命青黄不接的时代;⼤⾰命的⾼潮已过去,新的⾰命⾼潮还没有到来。
⽽1848年欧洲另⼀次资产阶级⾰命⾼潮到来时,舒伯特已经故世整整20年了。
舒伯特的⽣命虽然短促,但创作范围之⼴、内容之丰富,⾜以令⼈惊异。
他的全部创作既有20部⾳乐戏剧作品歌剧、轻歌剧、戏剧配乐等、⼗部交响曲、⼗九⾸弦⽉四重奏、20⼆⼿钢琴奏鸣曲、四⾸⼩提琴中、六百多⾸歌曲、⽆数钢琴⼩曲集以及许多宗教乐器、合唱曲、四重唱、三重唱等等。
他在歌曲、交响曲、室内乐曲的创作题材内达到⾼超的艺术境界。
舒伯特继承了维也纳古典作曲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优秀传统,虽然在英雄性上不及贝多芬,但在抒情性上充分展现了⾃⼰的天才。
他的作品中体现的全部⽣活问题,⼈与现实的关系,⼏乎都是通过抒情的概念反映出来的。
歌曲性、民族性、通俗性是舒伯特⾳乐的重要特征。
观察视角新课程NEW CURRICULUM浅谈施光南的歌曲创作风格孙凤远(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一、施光南的生平施光南(1940—1990年),祖籍浙江金华县源东乡叶村,1949年在金华城内小学毕业。
解放后随父母移居北京,在父亲影响下开始学习作曲,1957年中学毕业后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1959年转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
1964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
1979年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并当选为理事,后任副主席。
二、施光南的歌曲创作风格(一)旋律特点1.充分和民族音乐结合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先生曾经说:在音乐的形式上不能排座次,不能把交响乐看作老大,而把抒情歌曲看得矮人一头。
基于这样的艺术观念,他对艺术歌曲倾注了“真挚的感情”,用“心”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并以“准确的形象与优美的旋律”打动人心,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施光南的创作理念中,始终坚持旋律是作品的灵魂这一原则,以优美流畅的旋律征服了千千万万人民的心,被冠以“旋律大师”的称号。
2.丰富的少数民族旋律色彩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作于1978年,瞿琮词。
这是一首色彩浓郁,艺术精致的爱情歌曲。
例:《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第1小节至5小节,旋律与新疆舞曲的特点紧紧相联,节奏欢快跳跃,表现了爱情给青年人带来的激动和兴奋。
(二)歌词的选用1.时代特征施光南选用歌词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歌词有着很强的时代特征。
《在希望的田野上》作于1981年,晓光词。
20世纪年代末,8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神州大地充满勃勃生机,充满希望、奋发、向上、乐观、自豪,就是这首歌曲要体现出来的时代气息。
2.丰富的农村生活气息施光南的抒情歌曲之所以使人们百唱不厌,除了他在创作中采用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节奏型和流畅优美极富民族风格的旋律外,还有一点,就是他歌曲创作,表现中国农村的题材占了很大的比例。
《山村里有个美丽的传说》《红桃与翠柳》等歌曲把农村青年对情人的爱与对生活的爱巧妙地融汇在一起,歌曲写得十分生动、细腻,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新时期农村青年对幸福、爱情、友谊、理想的向往。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创作王吟(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中国艺米歌曲产生源于近现代中国波澜牡阐的新文化运动。
黄自是艺术歌曲创作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
他避用西方先进酌作曲技法,借鉴瓣洋乐器钢琴的停奏形或。
翻造溶了一种源于西方却不同于西方的艺术形式.即中国的范术歌曲。
本文分析了黄自艺术歌曲创作的背景,然后通过几首歌曲的创作,探索黄自我拳歌曲翻椎风格土誊尔暴凡的艺术令蛙。
关键词:艺术歌曲新文化运动钢琴讳奏新颖细腻意境深远一、黄翻艺术歌麴翻作鹜豢中国艺术歌曲产擞源于近现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
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20世纪初反对封建交{{二的艨懋赛蒙运凑。
受耨文化运动的影响,我国开始兴起了传播西洋酱乐,改进国乐的音乐活动,并建立了一些音乐社团,如“=l匕大音乐研究社”、“中华美育社”、“国乐改进社”,专蛾管乐教育最襁就是在这些耆乐享圭溺豹基醚上建立鲍。
∞世纪20年代。
肖友梅在上海创建闭立音乐院,这是正规专业音乐教宵的开始。
这一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纷纷絮洋海夕}。
农学习其缝专监的同时,也学习蘸方的作蘸技法、音乐理论和专垃技能。
他们的歌益创作在作品的题材内容上.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都比较注重结合现实生活.魇映“五四”以后我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成魂楚箨现了鄂拿嚣重我知谖毒零逑窃追求今毪解敦穰婺求平等自由的思想。
在歌词的选用上,作腩家们响成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提倡新文学,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诞文运动”的号召。
注意民族语言赘漏固歌魏啻调的结会,并在强调用本时代新诗谱魏的同时,不放弃中国传统的优秀诗词。
在音乐创作上,作曲家们运用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法。
借鉴西洋乐器钢琴的伴奏形式,创造出了一种源手疆方龆不嗣予疆方懿艺零形式,羁审国的艺拳歌曲。
这其中,黄自是他们中间最舆代表性的作曲家。
他和现代诗人书瀚章进行合作,创作了许多新文化运动所掇倡的额体诗为歌词的艺术歌越。
抗战时期,盎予时代主题发擞了巨太的变化,黄自的艺术歌曲创作融入了抗战的内容。
浅谈我国儿童歌曲创作现状与改进策略摘要:儿童歌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一首优秀的儿童歌曲可以从各个方面对儿童的思想进行启迪,帮助儿童对事物进行认知,给他们以美的体验,陶冶他们的情操。
但目前我国儿童歌曲创作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试对我国儿童歌曲创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应该采取的改进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儿童歌曲;创作;现状;改进策略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22-02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儿童歌曲是他们最常见的艺术形式。
儿童歌曲给他们带去丰富的艺术情趣以及愉悦的感受,并且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思想情感以及他们眼中的社会。
儿童歌曲对儿童精神生活的丰富有着重要的作用,且对儿童的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的儿童歌曲可以从各个方面对儿童的思想进行启迪,并给他们美的体验,陶冶他们的情操。
然而,面对当前我国儿童歌曲的现实情况,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目前面临着儿童歌曲短缺的问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儿童歌曲的创作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使得儿童歌曲越来越少,许多儿童听着五六十年代的儿童歌曲,甚至有大部分儿童已经不喜欢听儿童歌曲,开始听流行歌曲。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儿童的精神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鉴于儿童歌曲对儿童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儿童歌曲创作进行改进以更好的创作出优秀的儿童歌曲,成了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
一、我国儿童歌曲创作现状(一)创作队伍素质不高儿童歌曲是否优秀,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创作者的素质。
而现在主要的对儿童歌曲进行创作的创作队伍面临着以下的问题:首先是为儿童写歌冲在前锋的创作者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作家谷建芬、李群、李幼容、张文纲等,他们年龄已逐渐增大,而具有高素质的接班人却很少,使得创作队伍出现断层的现象,不能有质有量的对儿童歌曲进行创作;其次,年轻的儿童歌曲创作者缺少对生活经验,缺少对儿童生活及思想的深层次了解,所创作出来的歌曲不能让儿童印象深刻,不能让儿童喜欢,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所创作的儿童歌曲并不少,但被传唱的很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