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一) 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分析

在5天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20xx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城口县葛城镇友谊村、红坪村、城口中学、城口葛城二小、城口县示范幼儿园展开调查,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入户走访、个别访谈、集体座谈的形式。

据调查,葛城二小有留守儿童200余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据葛城二小一位三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反映,留守儿童在学校各年级和各班均有分布,约占1/3左右。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为97%。通过对问卷实行分析,发现:如表1所示

调查题目比例说明

父母外出打工时,由(外)祖父母照料学习、生活 35% 其他的儿童由亲戚照顾或者自己住

希望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90% 10周岁左右更加明显

学校、社会对自己十分关心 78%

父母在电话中教授孩子为人处世道理 11% 更多关心学习状况

具备生活自理水平 81%

在学校有伙伴 55% 因为是留守儿童,交友会受到影响

害怕与陌生人交流 14%

自己当前的性格形成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 50%

从表1的调查结论,我们能够看出:35%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照看,90%的留守儿童希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尤其是10周岁左右的留

守儿童表现得更明显,70%的留守儿童一年以上才能与父母见一次面,87%的留守儿童通常与父母实行电话联系, 81%的留守儿童经常在家做

家务,生活自理水平较强,55%的留守儿童在学校有很多伙伴,14%的

留守儿童害怕见陌生人,性格较内向,比较自卑。在调查问卷的主观

题部分,绝绝大部分留守儿童理想中的生活就是能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调查留守儿童“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时,多数孩子“希望爸爸

妈妈早点回来”、“我想你们,我会好好学习的”“爸爸妈妈辛苦了”,部分学生表示“爸爸妈妈快来接我”“爸爸妈妈能多关心我”,这个方面反映了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相比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也从一

个侧面反映出在外打工的父母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亲子关系不够融洽。通过与葛城二小的老师交流和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的亲自经

历总结出,留守儿童主要有以下特征:

1、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上表现参差不齐。我们在入户调查中一位

叫做王浩然的小男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品学兼优,能够熟

练地背诵古诗、唱英文歌,在家还要照顾仅仅2岁多的妹妹。他很理

解爸爸妈妈离开家外出打工,在问到他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话的

时候,他希望父母能早点休息,懂事水准已经超过同龄人。但也有的

留守儿童劣迹斑斑,据葛城二小的一位老师反映,一位留守儿童有偷

窃行为,经常偷窃超市里的商品卖给同学。

2、性格方面。很多留守儿童较内向、自闭,逆反心理较重。据老

师反映,有些留守儿童很渴望和他人交流,但因为很小的时候父母就

外出打工,孩子的人际交流水平没有得到有效培训,而祖(外)父母多

数情况下也缺乏这方面的技能,所以,当这些孩子长大后,人际交流

的水平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因而很难和别人沟通。小学和初中是留

守儿童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监护人尤其是爷爷奶奶通常溺

爱他们,造成了他们的任性;另一方面,和老人一起生活的孩子在反应力、思想行为方面相对其他孩子要缓慢一些,这也造成了日后和他人

交流产生障碍。

3、学习方面,留守儿童的学习两极态度分化现象严重。据学校老

师反映,学习不认真的往往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长的

监督力度不够,他们的学习就无人过问,最终很容易形成双差生和问

题儿童。据葛城二小的袁校长介绍,一位11岁的留守女童,其父母在

外地打工,通常是几年才回家一次,该生学习成绩较差,行为习惯也

很不好,自觉性不强,逐渐成为问题儿童。

留守儿童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监护人也存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一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自身文化素质低,无法在学

习上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辅导,致使留守儿童学不会的知识越积越多,积重难返。二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教育水平低,往往只能够注重孩子

的生活和基本安全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形成和文化教育显得力不

从心,因而只能持放任的态度,任由其发展,不管不顾,认为多一事

不如少一事,不愿在其身上花费心思。三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没有水

平监管或溺爱他们,这主要表现在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身上,他们年迈

或体弱多病,无力管教孩子,还有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孩子娇惯,

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对孩子百依百顺,这些都对留守

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对留守儿童所作的工作

经调查,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及其学校老师的重视,并采

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方面。

以科学研究为手段,积极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的良性机制。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了令我们钦佩和学习的现象。从教育局罗主任

那里了解到,县政府每年会拨专款给有留守儿童的学校,用于留守儿

童定期与在外打工的父母电话联系,形成“亲情沟通平台”,能够在

一定水准上解决孩子与父母的沟通问题。更重要的是,留守儿童通过

这个平台能够感受到社会、政府对他们的关爱。除此之外,教育局还

专门为他们在“六、一”前夕分发了留守儿童读本,供他们在学习之

余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在与罗主任的交流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城

口县各级领导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之情,我们也与教育局签定了社会实

践基地协议,希望能够长期注重留守儿童。

另外,我们在葛城镇友谊村与三位留守儿童实行了深入交流,对

他们的学习生活实行了充分的调研,从他们阳光的笑脸和自然的交谈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当地政府特别是学校老师对这些孩子所付出的

艰辛,在与教师们的交流中学习到如何更加有效的展开留守儿童教育

工作方法。

(三)建议与思考

针对重庆市城口县农村留守儿童存有的以上问题,为了使留守儿

童能够像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样在阳光下健康茁壮的成长,经过初步思考,我们有以下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各位领导参考。

1、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努力发展支柱产业和乡镇企业,以服务当

地为基本指针,出台相对优越的条件,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实

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2、建立代理家长制度,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在葛城二小调

研时,接待我们一位小学班主任老师,热情、全面地介绍了所在学校

特别是班级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也从她与留守儿童的相处中讨论了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她认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并不是一个难以解

决的难题,只要关心到位、即时,留守儿童的成长是应该比较顺利的,留守儿童也一样会成为阳光儿童。我们建议能否探索建立代理家长制度,让老师成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在学习之余给予留守儿童更多

的注重。

3、老师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能够让他们

担任班干部,一方面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增强他们

和班上其他同学的沟通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找到归属感。

4、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增强责任感,在孩子上小学和初中阶段,

家长尽量不外出,或留一方在家照看孩子,给予孩子亲情关怀。外出

后也要经常与留守在家中的孩子实行沟通,要对其实行耐心细致的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导之以行。这个项工作能够在外出打工之

前实行统一的教育与培训,从而提升农村村民教育子女的水平和意识。

以上是我们这几天走访调研后经过讨论形成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通过这几天的走访调研,我们的老师和同学都受益菲浅。此次暑期社

会实践,我们深入农村,了解城口农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对于我们了

解社会、理解社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即使在城口为期5天的社会实

践结束了,但是我们注重城口留守儿童,注重城口教育的征程才刚刚

开始,希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能为城口教育,为城乡统筹,贡献

出我们自己的一分力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