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种塑料表面处理工艺

七种塑料表面处理工艺

七种塑料表面处理工艺

1. 喷涂工艺

喷涂是一种常见的塑料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将涂料均匀喷涂在塑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喷涂工艺可以改变塑料的外观和性能,增加其耐磨、耐腐蚀等特性。常见的喷涂涂料有丙烯酸漆、聚氨酯漆等。

2. 热转印工艺

热转印是一种将装饰图案通过热压技术转移到塑料表面的工艺。首先,将图案印在特殊的转印纸上,然后通过热压将图案转移到塑料表面,形成装饰层。热转印工艺可以实现丰富多样的图案效果,并增加塑料的耐久性。

3. 电镀工艺

电镀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将金属镀层附着在塑料表面的工艺。首先,在塑料表面涂覆一层导电涂料,然后将塑料放入电解槽中,通过电流的作用使金属离子在塑料表面沉积形成金属镀层。电镀工艺可以增加塑料的光泽、硬度和耐腐蚀性。

4. 涂层工艺

涂层工艺是将一层薄膜涂层均匀附着在塑料表面的工艺。涂层可以是有机涂层、无机涂层或者复合涂层。涂层可以提高塑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常见的涂层材料有聚氨酯、环氧树脂等。

5. 喷砂工艺

喷砂是一种通过高速喷射磨料颗粒使塑料表面产生一定粗糙度的工艺。喷砂可以改善塑料表面的附着力,增加其粗糙度,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喷砂工艺常用于需要进行后续涂装的塑料制品。

6. 印刷工艺

印刷是一种将图案或文字印刷在塑料表面的工艺。常见的印刷工艺有丝网印刷、凹版印刷、柔版印刷等。印刷可以实现丰富多样的图案效果,并增加塑料制品的装饰性。

7. 激光雕刻工艺

激光雕刻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对塑料表面进行刻蚀的工艺。激光雕刻可以实现精细的图案和文字刻蚀,常用于标牌、礼品等塑料制品的制作。

以上是七种常见的塑料表面处理工艺,每种工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可以改善塑料制品的外观和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和附加值。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工艺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的表面处理工艺。

塑料制品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

塑料制品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 1. 概述 塑料制品的表面处理工艺是为了改善塑料制品的外观、性能和使用寿命。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机械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多种方法。 2. 机械处理 机械处理是对塑料制品表面进行机械加工,以改善表面平整度和光洁度,并去除表面缺陷。常见的机械处理工艺有: 2.1 打磨 通过使用砂纸、磨石等工具对塑料制品进行切削、磨砂,以去除表面的毛刺、凹凸和氧化层等缺陷,使表面光滑平整。 2.2 研磨 采用研磨机或喷砂机等设备,利用高速旋转的研磨盘或喷射磨料将塑料制品表面磨去一定厚度,以去除划痕、灰尘和污渍等。 2.3 抛光 使用抛光膏或抛光机械,对塑料制品表面进行物理或化学抛光,使表面更光滑细腻,增加光泽度和透明度。 3. 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是通过使用化学药剂对塑料制品表面进行处理,改变其表面特性和外观。常见的化学处理工艺有:

3.1 酸洗 采用酸性溶液(如硫酸、盐酸等)对塑料制品进行浸泡,以去除氧化层、污垢和表面有机物,增加表面亲水性和附着力。 3.2 碱洗 使用碱性溶液(如钠氢氧化物、氨水等)对塑料制品进行浸泡,以去除酸洗残留、中和酸露洗的影响,提高塑料表面的光洁度和稳定性。 3.3 电化学处理 利用电解液和电源,对塑料制品进行阳极处理或阴极处理,增加塑料表面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抗疲劳性。 3.4 涂覆处理 采用喷涂、浸涂等方法,在塑料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以增加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4. 物理处理 物理处理是通过利用热力或其他物理手段对塑料制品表面进行处理,以改变其表面形态和性能。常见的物理处理工艺有: 4.1 涂层 采用热熔涂层、真空镀膜等方法,在塑料制品表面形成一层具有防护、隔热、保湿等功能的薄膜。 4.2 气氛处理 利用高温高压气体环境,在塑料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提高塑料材料的抗氧化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塑料件表面处理

塑料件表面处理 1,IMD 2,喷油处理,要求油漆用那种金属烤漆. 3,表面烫金处理, (电化铝转移),但是对表面形状有要求(也叫热转印) (1)、有关烫印板,即施压头部份的材料选取,以红铜材料为最佳,因为红铜散热性、传热性比较好,在金属中属于中性材料,既不太软也不太硬,不仅便于加工,有一定弹性,耐用性很好;不过实际使用时,很多厂商为降低材料成本,选择的多是铝合金印板,这样在烫板整理成本上可以省一些,不过因为铝材太软,使用寿命差,如果批量很大,用一段时间还得重新制版,制版费也不便宜了,所以应该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问题。 (2)、有关烫印工艺条件方面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烫印压力、烫印温度和烫印时间。 (3)、最重要的就是烫金原材料的选择,即烫金纸,选择时要注意与不同的烫印基材相匹配才行,并非一种烫金纸就能通吃所有的材料,这主要是关系到热转印时的粘着牢固度的问题。 4,水转印大致原理如下:先将图案印刷到转印纸上,将印刷表面贴上一层保护膜.转印纸整理完成.在印刷时,须将保护膜撕掉,用水浸湿, 贴于被印刷表面.由于水的作用,油墨贴附于产品表面.再将转 银纸撕掉.待水干后.转银完成. 5,真空覆膜 6,表面拉丝 7,电镀

拉丝可根据装饰需要,制成直纹、乱纹、螺纹、波纹和旋纹等几种。 直纹拉丝是指在铝板表面用机械磨擦的方法加工出直线纹路。它具有刷除铝板表面划痕和装饰铝板表面的双重作用。直纹拉丝有连续丝纹和断续丝纹两种。连续丝纹可用百洁布或不锈钢刷通过对铝板表面进行连续水平直线磨擦(如在有靠现装置的条件下手工技磨或用刨床夹住钢丝刷在铝板上磨刷)获取。改变不锈钢刷的钢丝直径,可获得不同粗细的纹路。断续丝纹一般在刷光机或擦纹机上加工制得。制取原理:采用两组同向旋转的差动轮,上组为快速旋转的磨辊,下组为慢速转动的胶辊,铝或铝合金板从两组辊轮中经过,被刷出细腻的断续直纹。 乱纹拉丝是在高速运转的铜丝刷下,使铝板前后左右移动磨擦所获得的一种无规则、无明显纹路的亚光丝纹。这种加工,对铝或铝合金板的表面要求较高。 波纹一般在刷光机或擦纹机上制取。利用上组磨辊的轴向运动,在铝或铝合金板表面磨刷,得出波浪式纹路。 旋纹也称旋光,是采用圆柱状毛毡或研石尼龙轮装在钻床上,用煤油调和抛光油膏,对铝或铝合金板表面进行旋转抛磨所获取的一种丝纹。它多用于圆形标牌和小型装饰性表盘的装饰性加工。 螺纹是用一台在轴上装有圆形毛毡的小电机,将其固定在桌面上,与桌子边沿成60度左右的角度,另外做一个装有固定铝板压茶的拖板,在拖板上贴一条边沿齐直的聚酯薄膜用来限制螺纹竞度。利用毛毡的旋转与拖板的直线移动,在铝板表面旋擦出宽度一致的螺纹纹路。 塑胶件的表面拉丝一般是通过烫金来做的,在烫金机的高温高压作用下,将

ABS塑料表面处理工艺

塑料表面处理分类: 种类效果手段 表面机械加工 使表面平滑、光亮、美 观 磨砂、抛光 表面镀覆处理 装饰、美化、抗老化、 耐腐蚀 涂饰[喷涂,喷漆,喷粉]、 印刷 [丝网印刷、曲面印刷 (移印)、烫印(烫金)、 渗透印刷(转印)、蚀刻印 刷(镭雕)、UV彩色打印] 表面装饰处理 使表面耐磨、抗老化、 有金属光泽、美观 IMD模内装饰,电镀(水 电镀,真空离子镀),咬花 一、磨砂 磨砂塑料一般都是指塑料薄膜或片材,在压延成型的时候,本身辊子上是有各种纹路的,通过纹路不同来反应出材料的透明度。 二、抛光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原理跟擦皮鞋原理

一样,用石蜡油,煤油沾牙刷上均匀涂抹塑料,挥发一天,用丝绸如袜子左右拉动在塑料表面来回擦拭,再晒一下就可以。 三、涂饰(喷涂) 塑料喷涂就是在塑料表面喷上油漆等,以保证塑料的美观及 物性等 效果:着色、获得不同的肌理、防止塑料老化、耐腐蚀。 塑料喷涂工艺流程:退火→除油→消除静电及除尘→喷涂→烘干 喷粉:把塑料粉在静电场存在的条件下喷到工件表面,然后高温固化成保护层; 喷涂:把合金粉末以加热的方式喷到工件表面,形成耐磨层或补上磨损的部分; 喷漆:把漆料用压缩空气均匀的喷到工件表面。 喷漆就是喷油,分普通喷漆,UV漆,PU漆,橡胶漆(手感漆)。因UV漆比PU漆更环保,所以PU漆逐渐被UV漆替代。 四、印刷 塑胶件印刷是指将所需图案印制在塑胶件表面的一种工艺,可分为丝网印刷、曲面印刷(移印)、烫印、渗透印刷(转印)、蚀刻印刷。

1. 网印 印版呈网状,印刷时印版上的油墨在刮墨板的挤压下从版面通孔部分漏印至承印物上。通常丝网由尼龙、聚醋、丝绸或金属网制作而成。 塑料丝网印刷的应用范围: 1)ABS塑料 2)电子产品塑料部件的外观面 3)塑料标牌 4)软质、硬质塑料件 5)仪器面板 6)彩色涤纶标牌 2.移印 (曲面印刷) 作为在塑料成型品的表面进行文字或图案的印刷方法,曲面印刷法常常被采用。曲面印刷是指用一块柔性橡胶,将需要印刷的文字,图案,印刷至含有曲面或略为凹凸面的塑料成型品的表面。曲面印刷的原理是先将油墨放入雕刻有文字或图案的凹版内,随后将文字或图案复印到橡胶上,再利用橡胶将文字或图案转印至塑料成型品表面,最后通过热处理或紫外线光照射等方法使油墨固化。

表面处理工艺大全

表面处理大汇总 表面处理即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具有某种或多种特殊性质的表层。通过表面处理可以提升产品外观、质感、功能等多个方面的性能。 外观:颜色、图案、logo、光泽\线条(3D、2D); 质感:手感、粗糙度、寿命(品质)、流线型等等; 功能:硬化、抗指纹、抗划伤; 一、阳极氧化 阳极氧化:主要是铝的阳极氧化,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在铝和铝合金的表面生成一层Al2O3(氧化铝)膜。这层氧化膜具有防护性、装饰性、绝缘性、耐磨性等特殊特性。 工艺流程: 单色、渐变色:抛光/喷砂/拉丝→除油→阳极氧化→中和→染色→封孔→烘干 双色:①抛光/喷砂/拉丝→除油→遮蔽→阳极氧化1→阳极氧化2→封孔→烘干 ②抛光/喷砂/拉丝→除油→阳极氧化1→镭雕→阳极氧化2→封孔→烘干 技术特点:

1、提升强度, 2、实现除白色外任何颜色。 3、实现无镍封孔,满足欧、美等国家对无镍的要求。 技术难点及改善关键点: 阳极氧化的良率水平关系到最终产品的成本,提升氧化良率的重点在于适合的氧化剂用量、适合的温度及电流密度,这需要结构件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求突破。 阳极氧化处理相关厂商 1、比亚迪 2、富士康 3、大禹化工 4、鸿荣恒铝制品 …… 二、电泳(ED-Electrophoresisdeposition) 电泳:用于不锈钢、铝合金等,可使产品呈现各种颜色,并保持金属光泽,同时增强表面性能,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

工艺流程:前处理→电泳→烘干 技术特点: 优点: 1、颜色丰富; 2、无金属质感,可配合喷砂、抛光、拉丝等; 3、液体环境中加工,可实现复杂结构的表面处理; 4、工艺成熟、可量产。 缺点:掩盖缺陷能力一般,压铸件做电泳对前处理要求较高。 电泳处理相关厂商 1、船南济城科技 2、弘昕五金 …… 三、微弧氧化(MAO) 微弧氧化:在电解质溶液中(一般是弱碱性溶液)施加高电压生成陶瓷化表面膜层的过程,该过程是物理放电与电化学氧化协同作用的结果。 工艺流程:前处理→热水洗→MAO→烘干

塑胶的表面处理

塑料表面处理方法 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在通常情况下,热固性塑料要比热塑性塑料容易胶接。但它们的表面能量均低于玻璃、陶瓷、金属等亲水性材料,而且它们表面常会粘附脱模剂或逸出增塑剂,因此不易为胶粘剂所浸润,从而影响胶接强度。因此,一般均需对塑料进行表面处理。由于塑料的品种众多,各种性能差别很大,因此表面处理的方法也就很不相同。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塑料表面处理方法。 [方法1] 本方法主要适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异丁烯、聚氯乙烯、过氯乙烯。 上述塑料的脱脂溶剂为丙酮和丁酮。 脱脂后,进行氧化焰处理:先用砂布使其粗化,将其置于氧化焰上烧3-5s,连续三次。再用30%的氢氧化钠溶液,65-70°C浸渍3-5min,用冷水冲洗,然后用下述溶液活化,65-70°C浸渍5-10min:铬酸10 浓硫酸20 水40 经水洗,再在下述溶液中70-75°C氧化5-7min:重铬酸钾10 浓硫酸50 水340 然后在70-75°C的热水中洗涤5-7min,用蒸馏水洗净后在65-70°C干燥。 [方法2] 本方法适用对象同上。 在下述溶液中于20°C下处理90min:重铬酸钠5 硫酸(d=1.84 )100 水8 用冷水洗净后,在室温下干燥。 [方法3] 本方法适用于对象同上。 在电晕放电活化的下述任一气体中进行暴露处理: (1)干空气,15min; (2)一氧化氮,10min; (3)湿空气,5min; (4)氮气中,5min。 处理后应在15min内进行胶接。 [方法4] 本方法适用于聚苯乙烯及其改性品种,如ABS 和AS 等。 喷砂或砂布打磨后脱脂。 脱脂溶剂:丙酮、无水乙醇。 脱脂后在铬酸溶液中60°C下浸渍20min。 [方法5] 本方法适用于尼龙。 脱脂溶剂:丙酮、无水乙醇、醋酸乙酯、丁酮,在表面涂一层10%的尼龙-苯酚溶液,在60-70°C保持10-5min,然后用溶剂擦净(或者再在表面涂一层间苯二酚-甲醛底胶),立即胶接。 [方法6] 本方法适用于涤纶薄膜。 脱脂溶剂:丙酮、无水乙醇。 脱脂后,在80°C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5min,然后在氯化亚锡溶液中浸渍5s。 [方法7] 本方法适用于聚甲醛和其它缩醛类聚合物。 脱脂溶剂:丙酮、丁酮。 在120°C下干燥处理1h,再在下述溶液中120°C下浸渍5min:对甲苯磺酸 1 二氧六环10 全氯乙烯200

塑胶件表面处理

塑料件表面处理工艺 、印刷 若需在塑胶产品的表面上印字或图案时,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网版丝印 此种方法最为常见,也是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其一般适合于平面或弧度不大的印刷。 2 曲面印刷 曲面印刷的原理: 曲面印刷的原理是先将油墨放入雕刻有文字或图案的凹版内,随后将文字或图案复印到曲面上,再利用曲面将文字或图案转印至成型品表面,最后通过热处理或紫外线光照射等方法使油墨固化。 曲面印刷工艺: A成型品的脱脂,B成型品的表面处理,C印刷,D油墨的固化,E涂布过多等后处理。 移xx: 先用铜或钢的凹版将花纹图案或文字印在胶版或胶辊上,再用胶版或胶辊将花纹图案或文字转印到啤件表面上。 优点: 能在一次操作中施用几种色彩。 缺点: 生产率较低和不能取得不透明性较强的印痕,如何选择合适的胶板或胶辊及油量等。 3 烫金

烫金是利用彩箔和刻有花纹或字体的热模,在控制温度和压力下,对啤件表面制造彩包浮凸花纹或字体的方法,器操作只需用装在固定压机上的热模隔着彩箔对制品需要的区域施加压力即可。 二、喷涂 塑胶产品表面处理(颜色)最常用的手法,可分为: A 普通着色,此种油漆大都用手工喷,不具备较强的耐摩擦、易掉漆。 B PU级光油,此种方法是在喷完底漆烘干后,表面上再喷一层PU光油以 达到耐摩擦及光泽度的方法。一般的家电产品或日常用品很多表面就是经过PU 处理的。 C UV级光油,此种方法是在喷完底漆后表面再喷一层UV光油,其光泽度、手感、耐摩擦都可达到很理想的效果。一般手机磨具产品、通讯模具类产品较多用此处理方法。 三、电镀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的方法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工件表面,以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过程。简单的理解是,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或结合。 用途: A防腐蚀、B防护装饰、C抗磨损、D电性能(导电或绝缘性能镀层)、E 工艺要求

塑料制品表面处理工艺流程

塑料制品表面处理工艺流程 塑料制品表面处理工艺流程 塑料制品表面处理是指对塑料制品进行一系列处理,以改善其外观、增加附着力、增强耐磨性等性能。塑料制品表面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对于塑料制品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表面处理工艺流程。 第一步:工艺准备 首先,需要对制品进行准备工作。这包括清洗制品表面,去除油污、灰尘等杂质。清洗可以采用机械清洗、化学清洗、超声波清洗等方法。清洗后,将制品晾干,确保表面干燥。 第二步:打磨和抛光 接下来,对制品进行打磨和抛光。这是为了去除表面粗糙度,使表面更加光滑。打磨通常使用砂纸、磨料、砂轮等工具,根据需要进行多次打磨,直到达到要求的粗糙度。抛光则可以采用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等不同的方法。 第三步:喷涂底漆 在进行喷涂之前,需要先对制品进行底漆处理。底漆可以增加表面附着力、防止腐蚀、提高表面质量等。底漆可以选择根据制品材质和工艺要求的不同进行选择,如底漆填料树脂、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等。喷涂底漆时,需要注意均匀涂抹,避免出现漏涂、厚薄不均等情况。 第四步:喷涂面漆

经过底漆处理的塑料制品表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附着力和光滑度,接下来进行面漆喷涂。面漆的选用应根据塑料制品的用途、环境要求、耐久性等因素进行选择。喷涂面漆时,要注意操作技巧,确保均匀涂抹,避免出现漏涂、斑点等缺陷。 第五步:烘干和固化 喷涂完成后,需要进行烘干和固化。烘干的目的是去除溶剂,固化则是使涂层变得坚硬和耐久。烘干和固化的参数会根据涂料的种类和要求进行调整,如温度、时间等。在烘干和固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确保涂层能够达到所需的性能。 第六步:后处理 最后,对固化完成的塑料制品进行后处理。后处理可以进行光洁度测试、耐磨性测试、耐腐蚀性测试等,以确保制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塑料制品表面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工艺准备、打磨和抛光、喷涂底漆、喷涂面漆、烘干和固化以及后处理等步骤。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和优化这些步骤,可以改善塑料制品的外观和性能,提高其质量和使用寿命。第七步:特殊处理(可选)除了常规的塑料制品表面处理流程,某些特殊的应用需要进行额外的处理步骤。例如,如果塑料制品需要具有防静电性能,可以在表面处理工艺流程中加入防静电涂层。防静电涂层可以防止静电积累,减少粉尘吸附和电击风险。这种处理通常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实施。 第八步:质量检验

塑胶表面处理

工艺的种类: 1、基本工艺:形成产品主要功能:铸造或锻造、装配 2、改性工艺:改变材料性能:羊毛经改性处理后具有羊绒特性 3、后期处理工艺:改进使用效果:服装的后处理,免烫,挺刮 一、喷涂特点 空气喷涂是目前油漆涂装施工中采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涂饰工艺。空气喷涂是利用压缩空气的气流,流过喷枪喷嘴孔形成负压,负压使漆料从吸管吸入,经喷嘴喷出,形成漆雾,漆雾喷身到被涂饰零部件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漆膜。空气喷涂可以产生均匀的漆,涂层细腻光滑;对于零部件的较隐蔽部件(如缝隙、凹凸),也可均匀地喷涂。此种方法的涂料利用率较低大约在50%~60%左右。 塑料制件喷涂后,可获得如下效果: 1. 可遮盖成型后制件的表面缺陷; 2. 因塑料本身着色比较困难,可利用喷涂获得多种色彩; 3. 使塑料的静电性能得到改善,减少灰尘吸附; 4. 增强了塑料的硬度和耐擦伤性; 5. 提高了塑料的耐候性; 6. 使塑件表面的光泽任意调整; 7. 砂纹漆、绒毛漆等一些特殊漆,可获得较好的外观及手感。 另外,塑料成型后表面状态对外观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要求成型后的表面平整光滑,均匀一致,不应有划伤、飞边、毛刺、凹坑、斑点、气泡和明显的熔接线。

二、塑料喷涂工艺流程:退火除油消除静电、除尘喷涂烘干 1. 退火:塑料成型时易形成内应力,涂装后应力集中处易开裂。可采用退火处理或整 面处理,消除应力。退火处理是把ABS塑料成型件加热到热变形温度以下,即60℃,保 温2h。由于采用此种工艺需要大量的设备投资,因此,可采用整面处理的技术,即配置能够消除塑件内应力的溶液在室温下对塑件表面进行15~20min的处理即可。 2. 除油:塑料件表面常沾有油污、手汗和脱模剂,它会使涂料附着力变差,涂层产生 龟裂、起泡和脱落。涂装前应进行除油处理。对塑料件通常用汽油或酒精清洗,然后进行化学除油化学除油后应彻底清洗工件表面残留碱液,并用纯水最后清洗干净,晾干或烘干。 3. 除电及除尘:塑料制品是绝缘体,表面电阻一般在1013Ω左右,易产生静电。带电后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细小灰尘而附着于表面。因静电吸附的灰尘用一般吹气法除去十分困难,采用高压离子化空气流同时除电除尘的效果较好。 4. 喷涂:塑料涂层厚度为15~20μm,通常要喷涂2~3道才能完成。一道喷涂后晾干15min,再进行第二次喷涂。需要光亮的表面还必须喷涂透明涂料。涂后的制件对于阻燃 性能基本没有影响。 5. 烘干:涂完后可在室温下自干,也可在60℃条件下烘烤30min。 电镀工艺:电镀是指在含有欲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欲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镀层性能不同于基体金属﹐具有新的特征。根据镀层的功能分为防护性镀层﹐装饰性镀层及其它功能性镀层。 电镀工艺过程:一般包括电镀前预处理﹐电镀及镀后处理三个阶段。 对电镀层的要求:

第七章 印后工艺

第七章印后工艺 一、表面处理工艺: ㈠、分类: 1、过胶:包括哑胶、光胶、UV光胶、PET光胶、亮光胶、开窗膜、珠光膜、各种镭射 膜; 2、过油:光油、UV光油、UV哑油、吸塑油、哑油、珠光油; 3、印油:印普通光油、印普通哑油、印消光油、印UV光油、印UV哑油; 4、磨光:即光油+压光;(是把有涂层的印刷品通过加热的滚筒滚压增加光泽的过程); 5、逆向UV: ㈡、覆膜工艺: 1、定义: ①、覆膜(laminating),又称“过塑”、“裱胶”、“贴膜”等,是指以透明塑料薄膜通过热压覆贴到印刷品表面,起保护及增加光泽的作用。 ②、是属于印后加工的一种主要工艺,将涂布黏合剂后的塑料薄膜,与纸质印刷品经加热、加压后黏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的产品,它是目前常见的纸质印刷品印后加工工艺之一。 ③、覆膜工艺是印刷之后的一种表面加工工艺,又被人们称为印后过塑、印后裱胶或印后贴膜,是指用覆膜机在印品的表面覆盖一层0.012~0.020mm厚的透明塑料薄膜而形成一种纸塑合一的产品加工技术。 2、原理:先通过辊涂装置将粘合剂涂布在塑料薄膜上,经热压滚筒加热,使薄膜软化,然后使涂布了底料的印刷品和薄膜相压压合,形成纸塑合一的覆膜产品。

3、特点: ①、经过覆膜的印刷品,由于表面多了一层薄而透明的塑料薄膜,表面更加平滑光亮,不但提高了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延长了印刷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塑料薄膜又起到防潮、防水、防污、耐磨、耐折、耐化学腐蚀等保护作用。 ②、如果采用透明亮光薄膜覆膜,覆膜产品的印刷图文颜色更鲜艳,富有立体感,特别适合绿色食品等商品的包装,能够引起人们的食欲和消费欲望。 ③、如果采用亚光薄膜覆膜,覆膜产品会给消费者带来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因此,覆膜后的包装印刷品能显著提高商品包装的档次和附加值。 ④、覆膜可以很大程度地弥补印刷产品的质量缺陷,许多在印刷过程中出现的表观缺陷,经过覆膜以后(尤其是覆亚光膜后),都可以被遮盖。 ⑤、用覆膜作封面可以保护纸张。纸张经覆膜后可以延长其封面寿命,特别是对学生课本类有一定好处。 ⑥、印痕不易被破坏。覆膜后可对彩色图文封面起到同样的保护作用,而不易被磨损。由于有这些优点所以有利于出版社的美术编辑们在封面上作出各种美术设计。 ⑦、覆膜制作利大。覆膜制作的成本低,有赚钱,企业可以得利。 4、分类: ①、根据所用工艺可分为干式覆膜法、湿式覆膜法和预涂覆膜法。 ②、根据的不同分为亮光膜、亚光膜两种。 5、工艺流程:通过辊涂装置将粘合剂涂布在塑料薄膜上---经热压滚筒加热,使薄膜软化---涂布了底料的印刷品和薄膜相压压合。 6、注意事项: ①、要根据纸张和油墨性质的不同,运用适当的加工温度和压力,使粘合剂将塑料薄膜和印刷品纸张牢固粘结成纸塑合一的整体。 ②、覆膜产品质量标准:表面干净、平整、不模糊,光洁度好、无皱折、不起泡,不出现纸塑分离,没有粉箔痕。 ③、干燥程度适当,无粘坏表面薄膜或纸张的现象。 ④、覆膜后分切的尺寸准确,边缘光滑,不出膜。无明显的卷曲,七弯八翘的问题。 ⑤、在覆膜工艺过程中处理好纸张与塑料薄膜通过热压合机构时温度、压力、时间三者关系,熔合阶段控制好粘合剂稠稀、胶量、烘道温度、热辊温度、机械压力、机械速度等因素,就能避免覆膜时的起泡、纸塑粘合不牢等方面问题。 ⑥、看清工单及样稿,分清过什么胶,并注明后加工工艺,是否用压纹胶水。还要识别工单与样稿是否冲突。 ⑦、是精品盒、毛板外壳的产品及有击凸,压纹等工艺,一定用压纹胶水。深颜色的产品一定要用压纹胶水。 ⑧、产品是金、银卡纸,或其他深色大面积颜色的产品,要少拖、擦、磨,少搬动,就近作表面处理。 ⑨、产品不是满色位的,而露纸的地方太多(即白的面积太多)在过胶时,注意过胶位。 ⑩、过借咬口的产品,要过满位胶位,及划清地方,写明照此过胶。在过精品盒面纸,毛板夹外封,圆罐面纸,毛板内页等产品时,注意咬口过胶位,如借咬口印刷的,一定要过满胶位,变成左右搭口过胶。毛板夹外壳、精品盒面纸,因纸较薄,一定要用油性胶且压纹胶水且胶水要厚点,且

常用材质表面处理工艺

常用材质表面处理工艺 一、喷涂工艺 喷涂工艺是一种常见的材质表面处理工艺,适用于各种材质的表面涂装。喷涂可以起到美化、保护和增加材料表面功能的作用。常见的喷涂材料有漆、涂料、涂胶等,可以通过喷枪、喷涂机等设备进行涂装。喷涂工艺通常分为底漆、中涂和面漆三个步骤,每个步骤都要求严格控制涂料的厚度和均匀性,以确保涂层质量。 二、电镀工艺 电镀工艺是通过在材料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起到提高材料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的作用。常见的电镀金属有铬、镍、锌等。电镀工艺通常包括清洗、酸洗、活化、镀层和后处理等步骤。电镀工艺要求严格控制电镀液的成分和工艺参数,以确保镀层的质量和均匀性。 三、阳极氧化工艺 阳极氧化是一种将金属表面氧化形成一层氧化膜的工艺,常用于铝合金和镁合金等材料的表面处理。阳极氧化能够增加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并且可以通过染色来改变氧化膜的颜色。阳极氧化工艺通常包括清洗、酸洗、阳极氧化和封孔等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控制好工艺参数和处理时间,以确保氧化膜的质量和均匀性。

四、喷砂工艺 喷砂工艺是通过高速喷射磨料颗粒,将材料表面的氧化层、油污和杂质清除,从而达到表面粗糙化的效果。喷砂可以增加材料的附着力和涂装效果,常用于金属、塑料和玻璃等材料的表面处理。喷砂工艺通常包括选择合适的磨料颗粒、控制喷砂压力和时间,以及后续的清洗和除尘等步骤。 五、抛光工艺 抛光工艺是通过机械磨擦和化学药剂的作用,使材料表面光滑、亮丽,并且去除表面的划痕和氧化层。抛光可以提高材料的光泽度和触感,常用于金属、塑料和陶瓷等材料的表面处理。抛光工艺通常包括粗抛、中抛和细抛三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磨工具和药剂,以及控制好磨擦力和时间。 六、喷涂工艺 喷涂工艺是一种将涂料均匀喷涂在材料表面的工艺,常用于金属、塑料和木材等材料的表面处理。喷涂可以起到美化、保护和增加材料表面功能的作用。喷涂工艺通常包括底漆、中涂和面漆三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控制好涂料的厚度和均匀性,以确保涂层质量。 七、电镀工艺 电镀工艺是通过在材料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提高材料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的工艺。常见的电镀金属有铬、镍、锌等。电镀

塑料件屏蔽表面处理方法

塑料件屏蔽表面处理方法 塑料件的屏蔽表面处理方法 塑料件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汽车、医疗等领域的材料,其电磁兼容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塑料件的屏蔽表面处理是提高其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塑料件屏蔽表面处理的几种方法。 1. 电镀屏蔽层 电镀是一种常用的塑料件屏蔽表面处理方法,其原理是在塑料件表面电镀一层金属,如铜、镍、铬等,形成一层导电层,从而达到屏蔽电磁波的目的。电镀层的厚度一般在2-10微米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电镀层的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屏蔽性能好,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容易产生气泡、孔洞、脱落等问题,影响其使用寿命。 2. 碳黑填充剂 碳黑是一种碳类填充剂,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广泛应用于塑料件屏蔽表面处理中。将适量的碳黑加入塑料中,可以形成一层导电层,达到屏蔽电磁波的目的。碳黑填充剂的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屏蔽性能好,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颜色较黑、易脱色、容易在高温环境下分解等问题。

3. 金属导电漆 金属导电漆是一种将导电颗粒(如银、铜、镍等)与有机溶剂或水相混合而成的导电涂料,可以涂覆在塑料件表面形成一层导电层,达到屏蔽电磁波的目的。金属导电漆的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屏蔽性能好,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导电颗粒的种类和浓度,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导电层厚度较薄、易受潮、容易剥落等问题。 4. 金属箔屏蔽层 金属箔是一种薄的金属片,可以贴在塑料件表面形成一层导电层,达到屏蔽电磁波的目的。金属箔屏蔽层的优点是屏蔽性能好、耐高温、防腐蚀、抗老化等,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容易产生氧化等问题。 5. 金属化屏蔽层 金属化是一种将金属蒸镀在塑料件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膜的方法,可以形成一层良好的导电层,达到屏蔽电磁波的目的。金属化屏蔽层的优点是屏蔽性能好、导电性能稳定、表面光洁度高等,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易受损坏等问题。 塑料件屏蔽表面处理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最佳的屏蔽效果。

常用的14种产品表面处理工艺

IMD即In-Mold Decoration (模内装饰技术),亦称免涂装技术,是将已印刷好图案的膜片放入金属模具内,将成形用的树脂注入金属模内与膜片接合,使印刷有图案的膜片与树脂形成一体而固化成成品的一种成形方法。表面硬化透明薄膜,中间印刷图案层,背面注塑层,油墨中间,可使产品耐摩擦,防止表面被刮花,并可长期保持颜色的鲜明不易褪色。 工艺特点:IMD技术能简化生产步骤和减少拆装部件。IMD产品具有表面耐腐蚀、耐磨、不脱落、色彩鲜艳、颜色图案可随时更换、表面装饰效果极佳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消费电子、医疗电子等领域。是一种极有效又节省成本的加工工艺。 2、表面处理工艺——OMD OMD即Out-Mold Decoration (模外装饰工艺),是IMD的延伸。是一种结合印刷、纹理结构及金属化特性之3D 表面装饰技术。外观可实现仿金属拉丝、仿原生木纹、皮革、喷涂、石纹等效果。可完成立体、高度较大的3D曲面产品形态。 工艺特点:基材材质不受限制,可以是金属或者塑料,可实现3D造型,可实现包裹内部结构(倒拔模)较小产品一次性多个加工。但是,设备投资较高,不能实现复杂3D造型。

喷涂:利用喷枪等喷射工具把涂料雾化后,喷射在被涂工件上的涂装方法。通过喷枪或碟式雾化器,借助于压力或离心力,分散成均匀而微细的雾滴,施涂于被涂物表面。 4、表面处理工艺——PVD PVD :即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是指在真空条件下,采用低电压、大电流的电弧放电技术。利用气体放电使靶材蒸发并使被蒸发物质与气体都发生电离,利用电场的加速作用,使被蒸发物质及其反应产物沉积在工件上。 5、表面处理工艺——电镀 电镀:使塑料以较高成品率及较低成本获得金属效果表面。与PVD相似,PVD是物理原理,电镀是化学镀,主要分为真空电镀和水电镀。 6、表面处理工艺——NCVM NCVM(Non-Conductive vacuum Metalize ):又称不连续镀膜技术或不导电电镀技术,是采用镀出金属及绝缘化合物等薄膜,利用各不连续之特性,得到最终外观既有金属质感且不影响到无线通讯传输之效果。

ptfe聚四氟乙烯-氟塑料表面处理方法

PTFE聚四氟乙烯-氟塑料表面处理方法 一、PTFE表面改性处理方法: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法 低温等离子体是指低气压放电(辉光、电晕、高频、微波)产生的电离气体。在电场作用下,气体中的自由电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成为高能电子,这些高能量电子与气体中的原子、分子碰撞,如果电子的能量大于分子或原子的激发能,就能产生激发分子和激发原子、自由基、离子和具有不同能量的射线。低温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具有的能量一般接近或超过碳―碳或其他含碳键的键能,因而能与导入系统的气体或固体表面发生化学或物理的相互作用。如果采用反应型的氧等离子体,则能与高分子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而引入大量的含氧基团,使其表面分子链上产生极性,表面张力明显提高,改变其表面活性,即使是采用非反应型的Ar等离子体,也能通过表面的交联和蚀刻作用引起的表面物理变化而明显地改善聚合物表面的接触角和表面能。 湘樟塑化对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氟塑料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处理后的氟塑料接触角平均降低20º~30º,粘接剪切强度提高2~10倍。 二、PTFE表面无须特殊处理的粘接方法 聚四氟乙烯(PTFE)-表面无须特殊处理的粘接方法:对于不特别重要的PTFE工件的粘接多采用上海市有机氟研究所生产的FS-203A有机硅压敏粘合剂进行粘接。 对于不特别重要的PTFE工件的粘接多采用上海市有机氟研究所生产的FS-203A有机硅压敏粘合剂进行粘接。FS-203A胶为水基型、单组分溶剂胶,耐水性好,耐高、低温,粘接力强,对PTFE与PTFE的粘接,其剪切强度可高达6~12kg/cm2,可用于各种不经表面处理的氟塑料自身粘接及与其他材料的粘接。粘接工艺为: 1.先将PTFE与被粘物粘接表面用丙酮或乙醇溶液擦洗干净,自然晾干. 2.将FS-203A在两粘接表面均匀刷涂2遍,每次晾10~15min,以胶面不粘手为宜. 3.在胶液晾干后,于100~150℃的烘箱中烘15min,取出趁热粘合装配,室温固化24h;(4)做高、低温试验(550℃、4h,-40℃、4h)及潮湿试验(湿度90%、48h)后,粘接处无脱落、松动现象为合格. 三、PTFE表面改性处理方法:新型粘接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