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罗圩小学二年级一班科学教学进度表
- 格式:docx
- 大小:18.35 KB
- 文档页数:1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教学进度表单元一:认识身边的生物课时一:认识自然和生命课时二:认识身边的动物课时三:认识身边的植物课时四:认识身边的微生物课时五:认识身边的虫子课时六:认识自然界的事物单元二:认识宇宙课时一:认识天空和星星课时二:认识月亮和太阳课时三:认识四季变化课时四:认识天气变化课时五:认识风的形成课时六:认识地理环境单元三:认识物质和力课时一:认识物质的变化课时二:认识物质的性质课时三:认识物体的形状课时四:认识力的作用课时五:认识物体的运动课时六:认识物质的组成单元四:认识水课时一:认识水的用途课时二:认识水和人的生活课时三:认识水和生物的生活课时四:认识水的流动课时五:认识水的循环课时六:认识水的保存单元五:认识空气和气象课时一:认识空气的存在课时二:认识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课时三:认识气温和湿度课时四:认识空气的压力课时五:认识空气的污染问题课时六:认识气象和预报单元六:认识土壤和植物课时一:认识土壤的成分课时二:认识植物的种子课时三:认识植物的生长课时四:认识植物的繁殖课时五:认识植物的利用课时六:认识健康饮食和食物链单元七:认识节约能源课时一:认识能源的作用课时二:认识节约能源的重要性课时三:认识节约电能课时四:认识节约水能课时五:认识节约煤气和石油课时六:认识环保和可再生能源单元八:认识保护环境课时一:认识环境保护课时二:认识环境污染课时三:认识交通污染和噪音污染课时四:认识垃圾分类课时五:认识环境保护的行为课时六:认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以上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的教学进度表。
通过这个教学进度表,学生们将逐步认识身边的生物、宇宙、物质和力、水、空气和气象、土壤和植物、节约能源以及环境保护等大自然的基本概念。
这将有助于学生们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并增加他们对于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科版(2017秋)二年级上册科学学科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第一周9月3日—9月7日科学导读《我们的地球家园》第二周9月10日—9月14日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第三周9月17日—9月21日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第四周9月24日—9月28日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第五周10月8日—10月12日4、观察月相第六周10月15日—10月19日5、各种各样的天气第七周10月22日—10月26日6、不同的季节第八周10月29日—11月2日7、做大自然的孩子第九周11月5日—11月9日科学阅读第十周11月12日—11月16日《材料》 1、我们生活的世界第十一周11月19日—11月23日2、不同材料的餐具第十二周11月26日—11月30日3、书的历史第十三周12月3日—12月7日4、神奇的纸第十四周12月10日—12月14日5、椅子不简单第十五周12月17日—12月21日6、做一顶帽子第十六周12月24日—12月28日科学阅读第十七周12月31日—1月4日全书回顾一、二年级科学期末复习选择题1.要制作一种容易书写并且可以印刷的书,应该选择( )A. B. C. D.2.清晨,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右边是()。
A. 南B. 西C. 北3.()北雁南飞。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4.月球()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A. 不发亮B. 发亮5.烧制后的泥板()。
A. 容易腐烂B. 防虫、防水C. 能重复使用6.具有安全功能的帽子是()。
A. B. C.7.具有保暖动能的帽子是()。
A. B. C.8.4种形态上的书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大致为()。
A. 泥板书、帛书、纸书、简册B. 帛书、纸书、简册、泥板书C. 泥板书、纸书、简册、帛书D. 泥板书、简册、帛书、纸书9.制作帽子时,不会用到()。
A. B. C.10.椅子靠背用纤维制作,主要目的是()。
A. 更结实B. 更美观C. 更透气11.爸爸要骑自行车出游,从安全的角度应选择( )A. B. C. D.12.当我们看到的月亮圆圆的像月饼时,一般是()A. 农历初一B. 农历初七C. 农历十五13.妈妈想买一个不容易摔碎的碗,她不能选择( )A. 不锈钢碗B. 木碗C. 塑料碗D. 瓷碗14.以下哪一个是瓦楞状纸的形状( )。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篇1一、所教年级孩子现状分析本学期三年级孩子五个班。
这些孩子是新课改后的孩子,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孩子。
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孩子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孩子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孩子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孩子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孩子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努力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本册书25课。
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1、科学在我们身边:(1---5)课,以孩子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孩子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孩子“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6---9)课,以“孩子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孩子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0--14)课,以“孩子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孩子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孩子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附进度表
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系统研究和掌握苏教版二年级
科学下册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将能够:- 理解科学是一种探究自然现象和解释世界的方法;
- 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并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
- 掌握一些科学常识和基本的科学理念;
- 培养综合思考、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安排
第一单元:我的身体
- 探究人体的基本构造和器官功能
- 培养良好的身体卫生惯
- 研究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
第二单元:昆虫世界
- 了解常见昆虫的特征和生活性
- 探究昆虫的食性和生存方式
- 了解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第三单元:种子的奇妙世界
- 探究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 研究种子的传播方式和发芽过程
- 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长规律
第四单元:水的变化
- 观察和描述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 探究水的物理性质和特点
- 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
第五单元:天空与地球
- 了解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基本特征
- 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
- 研究如何保护环境,珍惜地球资源
第六单元:物体的浮沉
- 探究物体浮在液体中和沉到液体底部的条件- 观察和描述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 研究物体的比重和密度的基本概念
教学进度表
注:每周包括5天的教学时间。
以上是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表,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请教师按照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在复习时间进行知识巩固和回顾。
祝教学成功!。
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为指导,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
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材分析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
“磁铁”单元的学习学生是有良好的学习基础的。
因为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许多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就成为教学的起点。
“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和“动物”之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元。
从一年级开始,不同的观察活动都将感觉器官的观察活动作为一个活动重点来处理,学生对于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所以在感觉器官的认识活动中,重点呈现了感觉器官对于人认识世界所具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教学中的活动表现出从感觉入手到知觉判断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1.“磁铁”单元(1)科学概念目标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一些物体对铁-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
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强弱不同,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
人教部编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一单元:昆虫的种类-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昆虫的种类,使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昆虫的特点和生活性。
- 教学内容:- 了解常见的昆虫种类,如蚂蚁、蜜蜂、蝴蝶等。
- 研究昆虫的外部特征及身体结构。
- 探索昆虫的生活性和栖息地。
- 观察昆虫的生命周期。
- 教学活动:-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昆虫。
- 进行昆虫标本的观察和解剖实验。
- 制作昆虫相册,记录不同昆虫的特征和性。
- 教学时间:2周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使学生了解植物的构造、生长过程和对人类的作用。
- 教学内容:- 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等。
- 探究植物对环境的需求,如光线、水分、温度等。
- 了解植物与人类的互动关系。
- 教学活动:- 进行植物观察实验,探究植物生长的条件。
- 采集植物标本,进行植物的分类和鉴别。
- 参观植物园,研究各种植物的特点和用途。
- 教学时间:3周第三单元:小动物和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小动物和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影响。
- 教学内容:- 研究小动物的分类和生活性。
- 探索生物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 了解生物之间的共生和捕食关系。
- 教学活动:- 进行小动物标本的观察和分类实验。
- 制作食物链和食物网模型。
-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生物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性。
- 教学时间:2周第四单元:季节的更替-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季节的更替,使学生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和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
- 教学内容:- 研究四季的特点和更替规律。
- 探究季节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 了解人类如何适应季节变化。
- 教学活动:- 进行季节观察记录实验。
- 进行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户外探究活动。
- 制作季节变化的图片展示。
- 教学时间:2周以上是人教部编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的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进度表
课程概述
本学期的科学课程共包括10个单元,涵盖了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知识和实践应用。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将研究到生物、物理和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培养科学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进度表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实验观察、小组合作讨论和课堂练等。
通过举例、图表和实物演示等多种
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并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
造力。
教学评价
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我们将结合平时表现、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
积极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以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资源
为了支持教学活动,我们将使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和
配套课件。
此外,我们还将准备一些实验器材、模型和图表等辅助
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展示科学原理和现象。
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实验和观察时,学生应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和教师的指导。
2. 动手实践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能力。
3. 请家长配合并关注学生的科学研究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进度表的内容,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1
连云港市罗圩小学二年级一班科学教学进度表(
2019.2.18)
周次 教学内容 课题 课时 课前准备 教具、学具 备注
第一周
至
第四周
1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
的
认识常见材料 2 课件
各种各样的杯子 1 课件
神奇的新材料 1 课件
第五周
至
第九周
2单元 玩磁铁
磁铁的吸力 2 课件
磁铁的两极 2 课件
自制指南针 1 课件
第十周
至
第十三周
3单元土壤与生命
栽小葱 1 课件
养蚂蚁 1 课件
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1 课件
第十四周
至
第十六周
4单元打开工具箱
认识工具 1 课件
拧螺丝 1 课件
做个小温室 1 课件
第十七周
至
第十八周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
样
1
课件
科学阅读科技发展历
程
1
课件
期末测试 1 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