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病人拒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73.43 KB
- 文档页数:2
精神病人进食障碍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摘要】精神病人进食障碍在临床十分常见,做好精神病人的饮食护理十分重要。
通过对精神病人出现的进食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精神病人进食障碍原因护理措施精神病人进食障碍临床十分常见的本能行为障碍症状,可见于各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过分兴奋躁动、木僵状态、痴呆等精神病患者;进食障碍可持续几天至数周,直接影响患者的躯体健康和治疗措施的实施,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进食障碍往往会导致病情加重,精神症状加剧,病程延长,用药困难,疗效不理想,因此开展精神病人进食障碍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加强护理工作对促进进食障碍的病人的康复与回归社会是十分重要的。
一进食障碍的原因分析1.精神病人进食障碍的临床分类:进食障碍主要表现有厌食、偏食、拒食、贪食、异食、素食与暴食等进食障碍,病人不但在家庭进食中表现上述特征,而且住院间常发生上述表现。
2.进食障碍与精神症状关系:相当部分进食障碍病人与精神症状进展期有密切关系,有的病人进食障碍受幻觉妄想的变化有关,如罪恶妄想、被害妄想、宗教妄想,也有的病人思维罗缉推理障碍而拒食食物,一旦精神症状控制住,进食障碍也随之改,也有一部分病人情感不协调或情感衰退,行为退缩,甚至有的病人内脏幻觉或幻嗅等支配,也有的情绪抑郁,悲观绝望。
3.进食障碍与心理环境因素:有出现应激事件的病人也常常有进食障碍,如工作不称心,夫妻间的矛盾,家庭天灾人祸,财产损失等均可引起进食障碍。
4.进食障碍与躯体疾患关系:有相当部分精神病人进食拌有驱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胃炎及消化不良,也有的病人便秘、腹泻、发热、脱水、黄疸、肝功能异常、胰腺炎等疾病,随着躯体疾病的治疗,进食障碍也相继改善,病人进食也可以有味了。
5.进食障碍与用药不当或药物反应:一些进食障碍病人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不当或副反应关系密切。
如抗精神病药物与抗抑郁药物会引起病人贪食与暴饮暴食,必须特别注意,其次有些病人因药物引起心血管反应,锥体外系反应与胃肠道的反应,均导致病人进食障碍,如低血压、药源性肠梗阻、应激性胃溃疡,也有的引起肌张力增高,震颤,共济失调,也有的引起肝功能异常,发热等导致精神障碍,其次一些维生素用法不当也会引起进食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进食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目的总结精神分裂症患者进食障碍的原因及分类,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四年的护理观察,跟踪调查,进食障碍的原因分析。
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进食障碍多种多样,受症状控制、心理、生理、环境因素影响,表现不同,护理方法及措施也不相同。
结论不同原因的进食障碍患者,护理措施不同,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标签:精神分裂症;进食障碍;应对措施1 临床资料以2010~2013年在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6~55岁。
诊断符合CCMD-3有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病程3个月~20年。
采取了解病史、浅谈、护理观察、记录及跟踪回访等方式进行统计,为期4年。
其中拒食型12例(占40%);异食型3例(占10%);暴饮暴食型4例(13.3%);兴奋躁动型6例(占20%);紧张木僵型5例(占16.6%)。
精神分裂症进食障碍是指精神分裂症患者受精神症状、心理、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拒食、异食、暴食等行为。
分析进食障碍原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现将临床表现病态分析及护理措施分述如下:①拒食型:4例受命令性幻听支配,患者听到有声音令其不准进食而拒食,4例受罪恶妄想症状影响,感到自己不配进食而坐以待毙;4例受被害妄想支配,患者怀疑有人在饭菜内下毒而不敢进食。
护理措施: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关系,使其对护士产生信任感,帮助患者认识疾病,打消不正确的思想念头。
对受幻听支配的患者,在其耳边以较大的声音劝导提醒,耐心劝说,促其主动进食。
对有罪恶妄想、自认罪大恶极的,感到自己不配进食的患者,将饭菜拌杂,使其误认为是他人的残汤剩饭而考虑进食;症状严重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输液或鼻饲。
有被害妄想,疑心饭菜有毒而不敢进食者,采取集体用膳,工作人员先尝试或让其他患者尝试,适当满足患者要求,解除疑虑,促使其进食。
②异食型:1例开始为拒食,后转变为乘人不备捡拾污物桶内的残剩果皮、事物、喝污水等,1例吞食能够找到的任何残剩污物、垃圾、烟头、牙膏、钉子、碎玻璃等。
精神病患者拒食现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屈艳妮;唐柳岚;黎丽华;付丽;陈淑媚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
【年(卷),期】2012(009)005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出现拒食行为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9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拒食行为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精神病患者出现拒食主要为精神症状、抵触情绪、药物副作用等原因所致.结论应高度重视精神病患者拒食现象,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策可明显改善拒食症状.
【总页数】2页(P57-58)
【作者】屈艳妮;唐柳岚;黎丽华;付丽;陈淑媚
【作者单位】510430,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510430,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
院;510430,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510430,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510430,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精神病患者拒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汤代青;谢小青
2.住院精神病患者拒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施惠篪
3.精神病患者拒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杨宏英
4.精神病患者拒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杨宏英
5.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拒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J], 王健;柴家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男性精神病患者拒食的病态心理分析与护理发表时间:2012-03-26T14:44:18.867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6月(下)总第194期供稿作者:严继玲[导读] 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症状的消除,促进其正常进食,以保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
严继玲(山西省阳曲县安康医院山西太原 030100)【摘要】精神病患者拒食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从生理护理扩大到心理护理。
心理社会因素刺激引起精神患者情绪变化和行为活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有着重要影响。
对我院2008.3—2011.3收治的82例男性拒食患者进行病态心理分析,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症状的消除,促进其正常进食,以保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心理护理;拒食;精神病患者【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6-0227-01 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 拒食是常见的一种症状。
患者入院时常处于发病的急性期, 部分患者幻觉、兴奋、躁动、紧张、抑郁等精神症状明显, 受病理心理支配, 会出现不同原因拒食, 以致胃肠功能紊乱、头晕、无力, 甚至电解质紊乱、机体营养失衡, 从而加重病情或贻误治疗, 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增加负担。
鼻饲、静脉高营养、输液、强迫性进食等, 又极易使患者产生敌对及负面情绪。
此时, 护理人员恰当地运用医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对拒食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往往效果明显。
1对象与方法本文对2008年3月~ 2011 年3月我院收治的82 例男性拒食患者, 根据不同拒食原因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情况: 全部患者均系男性, 共82 例。
年龄14~ 67岁, 平均36.17岁。
疾病类型: 精神分裂症32 例, 情感性精神病27 例, 分裂样精神病19 例, 反应性精神病4 例。
56例精神疾病拒食患者的护理体会在精神科病房工作中,拒绝饮食现象经常发生,因此,了解和动员患者饮食成为精神科护理的重要环节。
现将2004年6月~2006年6月56例有拒食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拒食患者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12~53岁,平均37.6岁。
其中精神分裂症31例,抑郁症11例,民间迷信伴发精神障碍10例,癔病4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民间迷信伴发精神障碍、癔病诊断标准,并排除了脑器质性和其他严重躯体疾病。
1.2 拒食行为出现的时间: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前有拒食行为10例,入院1周内拒食19例,其中入院当天拒食13例,恢复期拒食2例;抑郁症、民间迷信伴发精神障碍、癔病患入院前及入院当天即有拒食行为。
2 护理2.1 心理护理:护士首先要认真观察,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心理护理。
对新入院的患者应积极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帮其尽快适应医院生活。
对精神分裂症有抵触情绪者应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平时要与患者耐心交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心理活动。
对恢复期的患者,事先熟悉其基本情况及病情,有针对性的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并且要有诚恳的态度,肯定的语气,切莫嘲笑、哄骗[1]。
对抑郁症患者,应主动沟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消除孤独感。
2.2 具体措施2.2.1 被害妄想的患者:在耐心说教的基础上,应避免单独进食,鼓励集体进餐。
工作人员可当面先尝,使其认识到大家是分吃同样的饭,以减轻或消除其疑虑[2]。
护理人员切不可在患者面前低声耳语,以免生疑。
对该类患者经参加集体进餐,并由护士先尝等办法后多可主动进食。
2.2.2 自罪妄想的患者:这类患者拒食较顽固,甚至有自杀企图,应严密观察,反复劝告,必要时可配合电刺激治疗。
2.2.3 木僵患者:护士要亲自给患者喂食。
喂时态度和蔼,耐心说服,动作温柔,不流露厌烦态度。
住院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噎食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1]。
噎食具有以下特征:进食时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的痛苦表情;患者通常用手按住颈部或胸部,并用手指口腔;如为部分气道阻塞,可出现剧烈的咳嗽,咳嗽间歇有哮鸣音等。
具体临床表现为:患者在进食中突然发生呛咳,呼吸困难,面色青紫或苍白,双眼直瞪,双手乱抓或抽搐,严重时出现意识丧失,四肢苍白、厥冷,全身瘫痪,大小便失禁,呼吸、心跳停止。
[2]噎食是精神病房最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常危及精神病患者的安全乃至生命。
因此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原因分析与护理的研究有着重要得意义,现综述如下。
1 精神病患者噎食原因分析。
[2,3,4, 5,6,7]1.1药物副反应: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多有锥体外系反应,严重时可引起咽喉肌群共济失调,吞咽反射迟钝,食道括约肌麻痹,致病人进食时发生噎食。
抗精神病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和5HT阻断作用使唾液分泌减少,出现口干、舌燥,进食时可因食物团堵塞食管致气管受压造成患者呼吸不畅及窒息。
1.2精神症状所致:一些躁狂患者,由于极度兴奋,食欲亢进, 进食时不能自控,大口呑咽或抢食,未经嚼细强行咽下,造成食物团堵塞食管而发生噎食。
还有一些患者进食时,由于情绪激动,说话、大笑或受外界刺激均易造食道痉挛,也引起噎食。
1.3脑器质性改变:脑器质性改变的患者由于吞咽反射迟钝或吞咽动作不协调而导致患者发生噎食。
还有一些患者由于咀嚼功能不良,大块食物尤其是肉类,不容易被嚼碎就下吞也是发生噎食的重要原因。
1.4癫痫患者在进食时突然抽搐发作,喉肌痉挛,易造成食物堵塞食管而发生噎食。
1.5生理因素:一些老年精神病患者牙齿脱落,不能咀嚼食物,加之神经反射性功能减退,消化功能降低,唾液分泌减少,以致进干食时食物堵塞食发生窒息。
2护理对策2.1正确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进食能力,注意有无造成噎食的危险因素等。
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注意并掌握药物副作用发生的规律,如有明显锥外症状者,及时报告医牛处理,调整药物,尽量选用副作用较少的药物。
11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拒食情况的分析 精神病患者拒食,不仅影响了机体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供给,同时也给精神疾病的治疗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加强精神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对促进疾病的康复起着一定的作用。现将我院2013年1月至6月的男性住院患者中113 例拒食者,作回顾性分析。
一、统计资料 由表1看出精神症状所致拒食88例占77.9%,情绪反应所致拒食 1 7例占15%,药物反应所致拒食8例占7%。
二、结果分析 (一) 拒食与病种、病期的关系 1.表1所见8例中精神分裂症患者74例占65.5%, 躁狂症患者19例占16.8%,抑郁症患者者8例占7%,其它 (包括产后精神病患者,癫痫伴精神障碍患者,应激障碍患者) 12例占 10.6%。 以病房收住的常见病为例,精神分裂症拒食发生率与情感性精神障碍拒食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 x2=0.0053,P >0.05,无显著差异。
2.拒食与病期的关系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病期2个月以下54例,一年以上32例。本人认为病期在2个月以下多数为急性不合作患者发生拒食者多;而病期在一年以上与精神症状支配有密切关系。
(二) 拒食原因 1、精神症状: 113例患者中精神症状所致拒食者88例占65.5%, 其中受幻觉支配者17例占15%,患者可闻到或尝到饭中有怪味毒气等,或听到有人叫他不吃饭,或忙于与幻觉中的声音对话而顾不及进食;受妄想支配者41例占36.3%,这类患者常怀疑饭中有毒不敢进食;有牵连观念的病人认为别人有意指使他不吃;或逻辑思维障碍者认为吃了以后将会使某人遭到不幸,因而拒食;罪恶妄想的患者认为自己有罪,不配吃或不该吃好的东西,并以拒食而企图饿死;疑病妄想患者认为内脏烂了,不能进食。情感障碍 17例占15%,这类患者主要指过度兴奋或抑郁,情绪抑郁者除自责自罪妄想所致拒食外,患者因食欲减退而吃不下饭,情绪激动及兴奋患者不觉得饥饿或忙于自己的事情,无暇或不安心进食; 其它13例占11.5%,指部分行为怪异及部分退缩病人不知饥饿或意识障碍者不知进食,术僵及违拗病人不食不动或给食时表现违
拒食患者护理常规
1.有被害妄想、疑心饭菜有毒的患者,可让其任意挑选饭菜,或由他人先试尝,
或与他人交换食物。
适当满足要求,以解除疑虑,促使其进食。
2.有罪恶妄想的患者,自认低人一等,不愿进食,可将饭菜拌杂,使其误认为
是他人的残羹剩饭而促使其进食。
3.有疑病妄想、牵连观念的患者,消极自杀、否认有病而不肯进食,应耐心劝
导、解释、鼓励、亦可邀请其他患者协同劝说,往往能促使患者进食。
4.对被幻听吸引而不肯进食的患者,可在其旁以较大声音劝导提醒,以干扰幻
听而促使其进食。
5.对阵发性行为紊乱、躁动不安而不肯进食的患者,应视具体情况,不受进餐
时间的限制,待其病情发作过后较合作时,劝食或喂食。
6.木僵、紧张综合征的拒食患者,试予喂食,或将饭菜置于床旁,有时患者会自行进食,必要时遵医嘱鼻饲或静脉补液。
7.对伴有发热、内外科疾患的患者,因食欲不佳而不愿进食的,应耐心劝说,并尽力设法烹调患者喜爱的饮食,使之进食。
亦可允许家属送饭菜。
住院精神病人拒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住院精神病人拒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研究住院精神患者拒绝药物治疗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月的祝愿精神患者出现拒绝服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结果正确的制定了护理对策且措施得当、护理及时,患者能够很好好主动地服药。
结论充分掌握患者拒服药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使患者能够主动服药,精神症状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关键词】住院精神患者;拒药原因;护理对策精神疾病是指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几个身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一组疾病[1]。
其中精神患者因病态的心理支配,许多患者是由家属、朋友或单位同事强迫送入院的。
入院后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抵触心理而拒绝一切治疗,其中拒药的原因最为常见。
1 精神患者拒药的原因及表现11 原因新入院的患者或者是自知力缺乏的患者,由于否认自己有病而不愿意服药;有的患者受幻听的支配,称有声音命令她不要服药或药物有毒,或闻到、尝到药中有特殊异味,而不愿意服药;有被害妄想的患者,认为药物是毒物怕被毒死,要么将药丢掉,要么不愿意服药;抑郁患者大多有消极念头,悲观想死,故不愿意接受任何治疗,以达到死的目的所以藏药;木僵患者拒食拒药;有的患者服用了精神科药物后出现了口干、流涎、便秘、震颤、静坐不能等躯体不适而产生抵触情绪,因而不愿服药[2];处在康复期的患者认为自己的病已经痊愈,而且也知道药物本身有不良反应,怕影响身体健康而不愿意服药,藏药;自费住院的患者认为家庭经济不宽裕,想节省部分药品留到出院回家后服用,所以藏药;长期住院的患者,已服药很长时间,家属又不愿意将其接回家,认为无人关心无人爱失去信心,所以不愿服药或藏药;正在上学的学生怕吃了精神科药物后会影响她的智能,耽误学习而不愿服药或藏药。
12 表现拒服药的患者通常十分注意护士发药时的注意力,只要护士稍不留意,患者即将药物藏在舌下、口颊或龋齿洞内,只咽水而不吞药,以后伺机吐掉;患者拿到药后做出服药的假动作,其实把药藏于手指间、衣袖内或将药物在送到口中的过程中丢于颈下领口处;把药放于口中,假装服药,实际已将药吐于杯中,然后趁护士专心检查口腔不注意之机连水一起倒掉;把药放于口中嚼碎,借喝水的机会用漱口的方式将药吐掉;当着护士的面将药咽下,然后很快到厕所内用手刺激舌根诱发呕吐,将药物吐出。
精神病患者拒食现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作者:屈艳妮唐柳岚黎丽华等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第05期【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出现拒食行为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9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拒食行为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结果精神病患者出现拒食主要为精神症状、抵触情绪、药物副作用等原因所致。
结论应高度重视精神病患者拒食现象,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策可明显改善拒食症状。
【关键词】拒食;精神病患者;护理The reason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 of psychopaths with food refusal QU Yan-ni,TANG Liu-lan,LI Li-hua,et al.The Mental Hospital of Bureau of Civil Affairs in Guangzhou,Guangzhou 51043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ason of psychopaths refusal to food and explore th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s To analyze the reason of 129 psychopaths refusal to food from various angles and take targete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Results The main reasons of psychopaths refusal to food were psychiatric symptoms,conflicted emotion and drug side-effect.Conclusion Medical workers should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psychopaths refusal to food.The targeted nursing measur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food refusal.【Key words】 Food refusal; Psychopaths; Nursing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36拒食现象是指患者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有意识地拒绝进食的一种异常摄食行为[1],在精神病患者中相当常见,拒食行为不仅妨碍药物治疗和精神康复顺利进行,而且可能导致精神症状的恶化,因此,精神病患者拒食现象的护理成为护理工作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拒食病人护理常规1.怀疑饭中有毒的患者,可让其参加配餐工作,让患者亲自参与饮食的分发以减轻疑虑,亦可允许其任选一份饮食以消除顾虑。
2.兴奋躁动、无心用餐的患者用餐时应当由专人管理、单独用餐,即避免干扰其他患者,亦可促其安心进食。
3.对情绪抑郁、饮食不良的患者,尽量提高饭菜质量,刺激患者的食欲,并耐心劝解患者,帮助其进食。
4.对食量过大、痴呆、不能自理饮食的患者,应由专人护理,尽量劝解患者细嚼慢咽,防止食物堵塞造成窒息。
禁止给过硬的食物、水果。
5.自罪妄想要吃剩饭脏食者,可以饭菜拌在一起吃,将污桶保管好,防止病人乱吃,引起消化道疾患或食物中毒。
6.木僵患者因反应迟钝,动作缓慢,喂饭时耐心细致,必要时给流质或鼻饲。
7.开饭前一小时,勿给患者发零食,以防影响食欲。
8.除上述精神因素外,患者拒食,应仔细检查无躯体不适,并及时给与处理。
噎食病人抢救护理常规1.病人开饭期间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人进食情况,并劝导病人细嚼慢咽,酌情协作,防止噎食,力争对噎食者早发现、早急救。
2.对暴食和抢食的病人,安排单独进餐,劝其放慢进食速度,适当控制其食量。
禁止病人将馒头等固体食物带回病室。
3.对年老或药物反应严重、吞咽动作迟缓的病人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吃带骨、刺的食物。
必要时予以每口少量喂食,专人照顾。
4.发现噎食者,就地抢救,分秒必争。
立即有效清除口咽部食物,疏通呼吸道,同时通知医生。
具体采取一抠二置的方法或Heimlic手法。
4.1 一抠:用中指、食指从病人口腔中抠出或用食管钳取出食物。
4.2 二置:将病人倒置,用掌拍其后背,借助于震荡,使食物松动,向喉部移动而掏出。
4.3 Heimlic手法:双手环绕病人腰间,左手握拳并用拇指突起部顶住病人上腹部,右手握住左拳,向后上方用力冲击、挤压。
5.当病人出现呛咳、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困难时,应立即用一粗的无菌针头在环甲膜处插入气管,并尽早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的准备。
配合医生进一步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护理。
精神病主要指患者因为各种内外原因引起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患者在认识、行为、感情、意志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1]。
因为大部分精神病患者都是由家属、朋友、同事等强迫入院,导致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强烈的心理抵触[2]。
拒食是患者在意识清晰状态下,有意拒绝进食或者是拒绝饮水等行为,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类问题[3]。
由于大部分的精神药物必须要患者保证足够的饮食量才能使用,如果患者长期拒食会直接对药效造成影响,延误治疗,长期拒食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水电解质、酸解平衡失调情况,加重病情,增加护理难度[4]。
为进一步了解本院精神病患者拒食的原因,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精神病患者180例,对拒食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增加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整理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精神病患者180例,分析总结其拒食原因,随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
对照组男38例,女52例,年龄16~70岁,平均(33.79±0.72)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9例,高中学历17例,初中学历28例,小学学历32例,文盲4例;研究组男42例,女48例,年龄18~76岁,平均(35.88±0.76),其中大专以上学历8例,高中学历15例,初中学历30例,小学学历34例,文盲3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方法: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⑵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增加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实施方案如下:①被害妄想拒食患者的护理对策:部分患者疑心饭菜被人下毒,因此不敢独自进食,针对此类患者,医护人员可安排鼓励患者集体用餐,饭菜分配好以后由工作人员当面先试尝后再给患者吃,消除患者的顾虑。
②罪恶妄想拒食患者的护理对策:部分患者自我感觉罪恶感极大,不配吃饭,拒绝进食,针对此类患者,医护人员可以将饭菜拌在一起,心理暗示患者让患者感觉是残羹冷炙而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