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孔径拼接干涉检测光学平面方法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735.66 KB
- 文档页数:9
利用子孔径拼接法测量大口径凸面反射镜王孝坤【期刊名称】《应用光学》【年(卷),期】2013(034)001【摘要】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conventional testing methods for convex mirror, a novel method for testing convex surfaces by subaperture stitching interferometry (SSI) was proposed. A sphere mirror is used as the reference surface, the phase distribution of each subaperture can be measured by the digital wavefront interferometer, and the full aperture surface map can be calculated by stitching several subaperture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theory of SSI were researched, and the stitching processing and prototype for testing convex spheres were devised and developed. A convex SiC sphere with the aperture of 300 mm was tested by SSI with 9 subapertures. For the validation, the sphere was also tested by large interferometer and beam expander, and the peak-valley(PV) and root-mean-square(RMS) residual errors between them were 0. 102 A and 0. 009 A, respectively(λ = 632. 8 nm).%在简要分析各种检测大口径凸球面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子孔径测量凸面反射镜的新方法,利用干涉仪标准球面波前依次干涉测定大口径镜面上各个区域的相位分布,通过子孔径拼接算法即可求解得到镜面全口径面形信息.对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大口径拼接检测算法数学模型,设计并研制了大口径反射镜拼接检验装置.结合实例对加工过程中的口径为300 mm的碳化硅凸面反射镜进行了9个子孔径的拼接干涉测量,并将检测结果与全口径面形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两种方法残差的PV值和RMS 值分别为0.102 λ和0.009 λ(λ=632.8 nm).【总页数】6页(P95-100)【作者】王孝坤【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学系统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47;O436.1【相关文献】1.以环形子孔径扫描法测量大口径非球面的研究 [J], 侯溪;伍凡;吴时彬;陈强2.子孔径拼接法检验大口径光学镜面精度分析 [J], 张明意;李新南3.利用环形子孔径拼接法检测非球面反射镜 [J], 李江;杨朋利;李文婷;王芝;安静;冯婕;马爱秋;付晓庆4.基于子孔径拼接法测量高精度反射镜 [J], 郑立功5.子孔径拼接法检测大口径光学镜面的精度分析 [J], 杨晓洪;高必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采用立体视觉实现子孔径拼接测量的工件定位张鹏飞;赵宏;周翔;李进军【期刊名称】《光学精密工程》【年(卷),期】2010(018)002【摘要】为了实现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子孔径拼接干涉测量,提出了采用立体视觉进行光学元件位姿测量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双目视觉的子孔径拼接测量系统.介绍了圆形子孔径拼接干涉测量的原理,基于齐次坐标变换分析了其对工件定位的要求;引入了立体视觉辅助测量系统,建立了通用测量模型,利用双目视觉获取不同子孔径测量时与工件刚性连接的特征点的三维全局坐标,在完成全部子孔径测量后利用四元数法求取各子孔径相对于全局坐标系的转换矩阵,然后利用优化拼接算法将各子孔径数据统一到全局坐标系下,完成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全局测量.最后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对口径为150 mm平面和100 mm球面的检测.实验结果证明,在本系统中,立体视觉系统平移定位精度优于0.1 mm,转动测量精度优于0.01°,可为优化拼接算法提供一个有效的初始值,该方法能够快速给出各子孔径间的相对坐标变换且不产生误差累积方法简单且可靠.【总页数】9页(P503-511)【作者】张鹏飞;赵宏;周翔;李进军【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TB92【相关文献】1.子孔径拼接干涉的快速调整及测量 [J], 郭福东;唐锋;卢云君;王向朝2.平面子孔径拼接测量研究 [J], 丁凌艳;戴一帆;陈善勇3.基于子孔径拼接法测量高精度反射镜 [J], 郑立功4.利用子孔径拼接法测量大口径凸面反射镜 [J], 王孝坤5.基于光纤干涉投影的子孔径拼接测量方法 [J], 相超;王道档;窦进超;孔明;刘璐;许新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面光学元件波前检测方法斐索干涉法标准标题:探索平面光学元件波前检测方法:从斐索干涉法到标准化引言:平面光学元件波前检测方法在光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斐索干涉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波前检测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来评估和优化光学元件的性能。
本文将深入介绍斐索干涉法以及其在波前检测中的应用,并讨论标准化对于提高方法的可靠性与应用广度的重要性。
一、斐索干涉法原理及应用1.1 斐索干涉法的原理斐索干涉法最早由法国物理学家斐索(Léon Foucault)于19世纪中叶提出。
它基于干涉原理,通过将被测光学元件放置在一个与光束交叉的平面上,利用干涉图案的出现来分析光学元件的影响。
斐索干涉法通过观察干涉图案的变化,可以揭示出光学元件的波前形貌、表面形状、光学误差等关键信息。
1.2 斐索干涉法的应用斐索干涉法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评估、透镜设计、光学系统调试等领域。
它不仅可以用于定性分析,还可以结合其他测量方法,如Zernike多项式分析、像差分析等,进行定量评估。
斐索干涉法作为一种非接触、高精度的波前检测方法,为光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标准化的重要性与挑战2.1 标准化的优势随着光学元件波前检测方法的发展,标准化成为确保方法可靠性和可复制性的关键。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减少不同实验室、不同研究者之间的结果差异,提高数据的比对和共享的可信度。
标准化不仅有助于研究成果的验证和重现,还为光学元件制造商提供了一个量化评估产品性能的依据。
2.2 标准化面临的挑战标准化光学元件波前检测方法面临着多个挑战。
不同光学元件的形状和特性多样,需要针对不同类型元件制定不同的标准。
不同仪器和测量技术的差异也会导致结果的不一致性,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校准方法。
标准化还需要考虑波前检测的精度、灵敏度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的需求,以保证标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平面光学元件波前检测方法,我认为使用斐索干涉法可以从根本上揭示出光学元件的质量和性能。
子孔径拼接中系统误差的修正方法吴世霞;田爱玲;刘丙才;张鹏飞【摘要】为了提高大口径光学元件子孔径拼接测量的检测精度,提出一种平面绝对测量技术,修正子孔径拼接过程中产生的系统误差.利用改进的三面互检法获得参考平面的面形数据,采用这些测量数据构建基于Zernike多项式的参考面面形误差修正波面,在拼接过程中运用误差修正波面对获得的子孔径测量数据进行实时修正,并与全口径直接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PV(peak value,PV,峰谷值)误差从0.072 1λ减少到0.028 6λ.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减少了参考平面系统误差对拼接测量精度的影响,提高了大口径光学元件的检测精度.%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the measurement of large aperture optics stitching,a simple and effective absolute measurement was proposed to amend the system error of the subaperture stitching measurements.Firstly,an improved three-flat test was used to obtain the surface shape data of the reference plane and the surface error wave-front based on the Zernike polynomial was established which was used to correct the error of the sub-aperture measurement data.Then the directly measured valu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full aperture surface stitching results,and the surface error peak value(DV) was reduced from 0.072 1 λ to 0.028 6 λ.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system error that caused by the reference plane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the large aperture optics stitching.【期刊名称】《应用光学》【年(卷),期】2013(034)004【总页数】5页(P639-643)【关键词】光学测量;子孔径拼接;平面绝对检验;三平面互检【作者】吴世霞;田爱玲;刘丙才;张鹏飞【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省薄膜与光学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32;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省薄膜与光学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32;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省薄膜与光学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32;Optical Bioimaging Lab,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1175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47;TH744.3引言子孔径拼接测量技术[1-3]是通过提取相邻子孔径重叠区域参考面之间的相对平移和倾斜,并将这些子孔径的参考面统一到某一指定参考面实现面形的拼接测量。
子孔径拼接检测非球面时调整误差的补偿王孝坤【摘要】针对在子孔径拼接测量非球面的过程中干涉仪与待测非球面相对位置存在的对准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搜索迭代算法的调整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可以很好地从测量的子孔径相位数据中消除由拼接测量位置没有对准带来的调整误差,实现多个子孔径的精确拼接.对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子孔径拼接测量的调整误差补偿模型.对口径为230 mm×141 mm的离轴碳化硅非球面反射镜进行了调整误差补偿和相位数据拼接,得到了精确的全口径面形分布.作为验证,对待测非球面进行了零位补偿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测试方法的面形PV值和RMS值的相对偏差仅为0.57%和2.74%.【期刊名称】《中国光学》【年(卷),期】2013(006)001【总页数】8页(P88-95)【关键词】子孔径拼接干涉术;非球面;调整误差;模式搜索算法;非共路误差【作者】王孝坤【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光学系统先进制造技术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1.65;O436.1子孔径拼接干涉测量(SSI)是利用小口径干涉仪的标准球面参考波前对大口径非球面上各区域的相位进行逐次测量,然后通过SSI算法获得非球面全口径面形信息的测量方法[1-6]。
SSI技术拓宽了干涉仪测量非球面的横向和纵向动态范围,使干涉仪测量非球面的口径和相对口径都有了很大的增加。
此外,由于对小块子孔径区域测量所利用的干涉仪CCD像元面积与全口径干涉测量所利用的干涉仪CCD 像元面积是相同的,所以SSI能够获得非球面面形中高频段的信息。
使用SSI技术无需补偿透镜、计算全息、大口径辅助镜等光学辅助元件就能实现对大口径非球面、离轴非球面、甚至自由曲面的检验,同时可以获得面形中高频的相位信息,这不仅提高了分辨率,而且降低了成本,节省了时间[7-13]。
由于SSI利用标准球面波检测非球面,对于单个子孔径相位数据的测量,需要干涉仪出射波前的曲率半径与待测子孔径区域的最接近球面半径吻合,因此对拼接调整机构的定位精度和重复精度有很高的要求。
基于Shack-Hartmann的子孔径拼接波前检验技术吴晶;王建立;林旭东【期刊名称】《光电工程》【年(卷),期】2011(038)001【摘要】针对传统的地基大口径望远镜自准直干涉检测受器材限制和环境影响而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hack-Hartmann波前探测器的子孔径拼接波前检测方法.介绍了子孔径拼接检测理论和拼接算法,研究了Shack-Hartmann下实现子孔径上波前精确测量的方法,设计了具有透射孔的光阑实现自准直光路中子孔径毫米级的定位.实验使用32单元的Shack-Hartmann渡前探测器和40 mm的平面反射镜,实现了口径扩展比1.8的子孔径拼接检测;对比表明均化误差的处理方法优于两两拼接方法,其拼接检测结果与全口径检测结果之差的PV值为0.5波长.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技术在大口径望远镜波前自准直检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The ground-based telescope is traditionally tested by autocollimation against a flat mirror. As the aperture of telescope goes larger, the testing can not be performed any more because of the more severe limitation of unstable environment and impracticably flat mirror. The solution of testing wave-front by sub-aperture stitching technique based on Shack-Hartmann wave-front sensor is introduced. This paper begins with a simple description of Sub-Aperture Test (SAT) theory, and explores the methods aiming at more accurate Shack-Hartmann sub-aperture test result. A new trick,that put a plane with holes in the parallel light path, can make sure the location of sub-aperture hit the target. A 32 units Shack-Hartmannwave-front sensor and a 40mm flat mirror is used for testing a optical system 1.8 times larger than the flat mirror and the sub-aperture test results are stitched by two different way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error averaging method is superior in error propagation property to stitching one-by-one method, and Peak-to-Valley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rect measurement and SAT result is 0.5 wavelength.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echnique is useful and has a good application future in practically testing the wave-front error of great telescopes.【总页数】5页(P39-43)【作者】吴晶;王建立;林旭东【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47【相关文献】1.拼接检测系统平面波前稀疏子孔径排列模型的优化 [J], 罗倩;吴时彬;汪利华;杨伟;范斌2.子孔径拼接干涉检测大口径平面波前 [J], 汪利华;吴时彬;侯溪;匡龙;曹学东3.基于子孔径波面拼接的直接波前解卷积效率 [J], 黄健;樊志华;吴建东;谢长生4.宽光束波前测量子孔径拼接方法研究 [J], 付跃刚;刘智颖;张磊;李萍;王志坚5.一种基于Shack-Hartmann传感器的自适应波前重建算法 [J], 李战国;李邦明;李常伟;张思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子孔径拼接检测方法的目标函数优化
苏云;李博
【期刊名称】《航天返回与遥感》
【年(卷),期】2008(029)001
【摘要】子孔径拼接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小口径干涉仪实现对大口径光学系统检测的有效方法.在子孔径拼接算法中,需要对子孔径重叠区域的采样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得到各孔径的相对误差,从而将它们统一到同一参考面上,完成拼接.最小二乘拟合目标函数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拼接精度的高低.文章利用光学仿真软件,提取对误差敏感的Zernike多项式的项,并推导得到具有较高精度的目标函数,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该目标函数能满足高精度子孔径拼接的要求.
【总页数】4页(P55-58)
【作者】苏云;李博
【作者单位】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100076;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
京,1000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4
【相关文献】
1.子孔径检测及拼接的目标函数分析法 [J], 白剑;程上葬
2.一种慢速运动目标ISAR子孔径拼接方法 [J], 黄燕;李安平;朱丰;冯有前;张茜
3.一种基于子孔径SAR的地面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J], 王金峰;邓海涛
4.子孔径检测及拼接的目标函数分析法 [J], 白剑;程上彝
5.子孔径检测及拼接的目标函数分析法 [J], 白剑;程上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