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若干税收优惠政策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9
为促进地方加快承接产业转移,近年来国家共批准设立了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黄河金三角(跨山西、陕西、河南3省)等6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本文对各示范区之间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六大示范区基本情况从地区分布来看,皖江城市带、湖南湘南和湖北荆州示范区属于中部地区,广西桂东和重庆沿江示范区属于西部地区,黄河金三角示范区横跨中西部地区的山西、陕西、河南3省。
——广西桂东。
2010年10月设立,范围包括梧州、贵港、贺州、玉林4市;土地面积4.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20.2%;2010年末总人口172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3.4%。
——皖江城市带。
2009年1月设立,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全境和六安市舒城县、金安区;土地面积7.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4.4%;2010年末总人口3079万人,占全省45%。
——重庆沿江。
2011年1月设立,范围包括涪陵、巴南、九龙坡、璧山、永川、双桥、荣昌等7区县;土地面积0.66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2010年末总人口550万人,占全市16.6%。
——湘南地区。
2011年10月设立,范围包括衡阳、郴州、永州3市;土地面积5.7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7%;2010年末总人口1797万人,占全省25.3%。
——荆州地区。
2011年12月设立,范围包括荆州、荆门、仙桃、潜江、天门5市;土地面积3.3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2010年末总人口1388万人,占全省22.5%。
——黄河金三角。
2012年5月设立,包括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土地面积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00万人。
二、六大示范区发展现状从各示范区的发展现状来看,具有以下共性特征:一是大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基于STIRPAT模型的土地扩张驱动力研究——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陆冉【摘要】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皖江示范区)开发区土地面积进行测算分析,然后应用STIRPAT模型和SPSS软件对人口总量、区域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6个驱动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皖江示范区开发区在2009-2015年土地面积增加了1.82倍.人口总量、区域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是皖江示范区土地扩张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当这6个驱动因子每增加1%时,皖江示范区土地面积将分别会增加0.303%、0.064%、0.054%、0.089%、0.124%和0.184%.【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57)019【总页数】6页(P67-71,120)【关键词】土地扩张;驱动力;皖江示范区;STIRPAT模型【作者】陆冉【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3.2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各省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而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表现就是土地的扩张。
国务院颁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规划》后,皖江示范区经济高速增长,2015年生产总值就达14 948.00亿元。
“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而城镇化是我们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2014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报告》针对城镇化率较低的皖江示范区提出“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思路[1],旨在吸引城市人口集聚,推进城镇化。
在“产城一体化”过程中必然对土地有着更多需求,所以研究皖江示范区土地扩张驱动力,对促进安徽省、皖江城市带的新型城镇化有着现实意义。
坚持承接与创新结合推动皖江城市带跨越发展储流杰一、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产业转移可以优化配置资源增加后发地区的要素供给。
产业转移虽然在直观上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的移动,但实质上伴随着产业转移的同时,资本、劳动力、生产设施、技术、管理等资源也发生了流动,产业转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通过承接外来产业转移可以有效调整区域存量和增量,弥补资源要素短缺,特别是在后发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缺乏的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的增加,会为后发地区实现经济超常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后发地区能够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获得后发利益。
资本要素被认为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基础,后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自身资本积累不足,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承接先发地区产业转移会缓解资本不足的困难。
资本和技术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些资本是以机器设备等物质形态存在的,本身就包含了技术要素在内。
作为产业、技术层次低于先发地区的后发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也会接受由此而产生的技术溢出,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成为后发地区利用技术后发优势的良好途径。
2、产业区域转移推动后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合理化。
产业区域转移是先发地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的产物,同时也成为后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力。
产业转移所具有的耦合功能使产业转移可以借助产业的横向转移,促进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协作,促使先发地区和后发地区都能够利用机会,适时确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使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升级。
先发地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会将技术层次较高的先进产业移入后发地区,从而使后发地区产业结构出现高级化趋势,并且为后发地区导人新的生产函数,成为发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切入点。
产业转移还具有互补功能,使不同区域生产要素的亏缺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互补。
后发地区生产要素供给不足的矛盾,影响了其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但通过产业转移可以补偿生产要素的亏缺,有助于通过科学的产业布局政策实现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2012年6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une2012 第12期总第262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2T o tal N o.262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政府调控研究严 晗(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摘 要:就政府调控在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中的作用展开探讨,分析了皖江示范区政府调控应遵守的原则,提出了政府调控的手段以及调控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政府调控 中图分类号:F127(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2—0005—0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批复标志着安徽省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的诞生,这不仅对沿江地区,也给全安徽省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在国务院的规划中明确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位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及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称皖江示范区)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皖江示范区位于连接东西部的枢纽位置,东部紧邻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长三角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且安徽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比长三角地区要低廉得多,在承接制造业方面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同时安徽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拥有钢铁、铜材、煤炭、冶金、有色金属、电力、水泥建材等一些独占鳌头的稀缺资源。
最重要的是安徽省科技资源丰富,人均科技资源占有量位于全国前列。
拥有着如此巨大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安徽省市场化进程相对落后,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又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因此,要抓住如此难得的发展机遇,使得皖江城市带在产业承接过程中有较好表现,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同时,政府适度干预与调控的作用不容忽视。
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调研报告一、做法宣城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的战略定位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的先行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集聚区、苏浙皖边界地区新兴生态型中心城市、面向长三角的“三基地一枢纽”(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加工基地、旅游文化基地和区域性综合枢纽)、带动皖南山区综合开发发展的示范区。
一是加快集中区建设。
规划建设皖东南集中区(以宣城经济开发区和宣州经济开发区为基础,设立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的皖东南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集聚区)、物流园区(5平方公里)、高教园区(10平方公里)、铁路站场及站前新区(10平方公里)。
二是进行组团发展,主要是宣郎广宁工业组团和泾旌宁宣生态经济和旅游文化组团。
三是进行带状开发,主要是环状旅游带、沿边经济带和承东启西综合开发带。
在建设集中区、组团发展、带状开发的格局下,重点承接十大产业,即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建材原材料(包括铜制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轻工纺织、综合能源、旅游文化休闲、物流和以光电、光气、新材料、新医药、环保等为主的部分高新技术。
目前该市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主要措施是八项:一是定于26日召开动员大会,出台《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细化示范区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是成立领导小组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跑省跑部,密切与长三角等地政府、开发区、企业的联系,加强多边和双边合作,加强横向对接。
四是编制专项规划。
修改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编制集中区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以及环境保护、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区详规、重点产业规划。
五是研究配套政策。
在融资平台、土地改革、商务成本、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
六是加快项目建设。
七是加强宣传推介。
八是建立考核机制。
《商场现代化》2012年8月(下旬刊)总第693期近年来,安徽省经济持续增长,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均简称为“示范区”)区域在安徽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带动安徽经济的“发动机”。
而把环保作为重要价值取向,把环境实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已上升为示范区的一项战略任务。
因此,在示范区构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符合示范区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示范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经济现实和战略规划。
一、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状况的调查及分析本次我们将研究的对象确定为示范区的上市公司,对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将企业分为汽车、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电器、普通机械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塑料制造、信息技术、制药、交通运输辅助业、其他等12个行业,本次调查共选取了43家上市公司,具体如表1所示。
为了样本可比性,上市日期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
(1)示范区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及分析1.从本次调查企业的性质看,国有控股公司有马钢铁股份等30家,占69.76%;外商投资企业有合肥三洋和巢东股份2家,占4.66%;民营资本控股公司有安科生物等11家,占25.58%。
从调查来看,示范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分布还是以国有资本为主,民间资本为辅的格局。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仍然对我国资本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民间资本比例有了很大的增长,显示了民间资本正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必然会成为示范区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表1示范区上市公司一览表(截至于2009年12月31日)2.从本次调查公司的股票代码类别来看,主要有主板、中小企业板块和创业板三种,其中主板市场上市公司有31家,占72.93%;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有11家,占25.58%,创业板上市公司1家。
从调查可以看出,在示范区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发展的背景下,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块市场将共同发展壮大,中小企业板块将与主板形成良性互动,创业板股票也开始崭露头角。
巢湖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调研报告一、做法巢湖在示范区建设中,自我定位是“主场、主角”,视此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决战、决胜”的机遇,力争抢占高地,先行先试,努力打造江北产业带和城市密集带,使巢湖成为全省特色明显的承接产业转移核心示范区。
1、设立组织领导机构。
2010年2月8日,巢湖市成立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巢湖集中区建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单独办公,具体负责集中区日常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
同时,该市还拟成立巢湖市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编制相关配套规划。
为确保示范区各项建设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序推进,该市依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委托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制了《皖江城市带(巢湖段)空间利用总体规划》,目前已经形成初稿。
同时,正在组织编制巢湖集中区建设规划、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规划、沿江城镇体系规划、沿江水利设施规划、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
《巢湖市贯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讨论稿)已经草拟,正在征求意见。
3、启动集中区建设。
2009年11月,经过认真调研,比选方案,巢湖市委、市政府正式下发了《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巢湖集中区建设的工作意见》,提出了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开发建设、强化政策支持等四个方面13条措施,推进集中区建设。
巢湖集中区地跨姥桥、沈巷、二坝等三个镇,布局建设面积200平方公里,形成“533”的发展思路筹划总体框架,即:重点承接新型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及金属材料深加工、高新技术和现代物流五大产业;大力发展姥桥、沈巷、二坝三个组团;建设和县滨江新城、沈巷生态新城、二坝新型化工新城。
4、加强开发区建设。
将开发区和集中区同步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进一步编修巢湖经济开发区等7个省级开发区总体规划,调整和扩大开发区范围,进一步加快巢湖市经济开发区汽车配套产业园等4个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开发区引资承载能力。
cheng cheng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若干税收优惠政策规定
安徽省地方税务局 (2010年5月27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皖发〔2010〕10号),根据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现就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明确如下: 一、支持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 1、对企业在示范区从事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所得,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下放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的确定权限。示范区内的市、县政府在全省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幅度内,可自行确定当地等级土地的适用税额,报省政府备案。 3、对转移到示范区内的企业,在建期间建设用地,纳税确有困难的,按程序报批后,可减征或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建成后的经营期间,其自用的房产和土地,纳税确有困难的,按程序报批后,可以减征或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二、支持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cheng cheng 4、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5、对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到示范区内落户的,在三年有效期内不再重新认定,执行15%的优惠税率。 6、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按照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三、支持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 7、自2010年4月1日起,调低娱乐业营业税税率,高尔夫球营业税税率由原20%调整为10%,其它娱乐业营业税税率由原20%调整为5%。 8、经国家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以其向承租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减除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营业税。 9、符合信用担保机构免税条件且列入免税名单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取得的担保和再担保业务收入,自担保机构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税手续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 10、试点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业务、仓储业务分给其它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它运输企业的运费、仓储合作方的仓储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 11、从事物流服务的港口码头(即泊位,包括岸边码头、伸入水中的浮码头、堤岸、堤坝、栈桥等)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 cheng cheng 12、经认定的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享受国家现行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13、对动漫企业为开发动漫产品提供的动漫脚本编撰、形象设计、背景设计、动画设计、分镜、动画制作、摄制、描线、上色、画面合成、配音、配乐、音效合成、剪辑、字幕制作、压缩转码(面向网络动漫、手机动漫格式适配)劳务,减按3%税率征收营业税。 14、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总额8%的比例据实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其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15、对示范区内证券投资基金从证券市场中取得的收入,包括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股权的股息、红利收入,债券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16、对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17、对廉租住房经营管理单位按照政府规定价格、向规定保障对象出租廉租住房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房产税。 18、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19、开发商在经济适用住房、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套建造廉租住房,在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套建造经济适用住房,如能提供政府部门出具的相关材料,可按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免征开发商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 四、支持示范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 cheng cheng 20、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自转制注册之日起至2013年底,对其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在2013年底前免征企业所得税。 21、对科普单位的门票收入,以及县及县以上党政部门和科协开展的科普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境外单位向境内科普单位转让科普影视作品播映权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22、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各税。 23、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自用的房产和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24、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组织取得的免税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25、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五、支持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 26、将土地承包(出租)给个人或单位用于农业生产,收取的固定承包金(租金),免征营业税。 27、单位和个人从事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业务,免征营业税。 28、对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cheng cheng 29、国家允许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免征印花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 30、对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远洋捕捞等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31、对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及海水、内陆养殖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2、对个人或个体户工商户从事种植、养殖、饲养、捕捞等农林牧渔项目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六、支持示范区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33、软件生产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所退还的税款,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的,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34、新办软件生产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5、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6、软件生产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不受比例限制,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cheng cheng 37、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性设备,经主管地税机关核准,折旧年限可以缩短,最短为3年。 38、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39、居民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40、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的基础上,可以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41、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及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42、对符合条件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其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43、个人取得的以省政府名义表彰的、国务院部委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有关科教文卫及体育、环保方面的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44、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科技人员的个人奖励,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七、支持示范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cheng cheng 45、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从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46、企业从事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47、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非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48、对转移到示范区内的综合利用资源企业,凡在资格有效期内生产已认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产品的,不再重新认定,享受企业所得税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 八、支持示范区内中小企业发展 49、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适用20%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对年应纳税所得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50、对个人从事营业税应税劳务,按期纳税月营业额5000元以下的,免征营业税。 51、对集中区内月生产经营收入达不到5000元的个体工商户,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九、支持自主创业、就业和再就业 52、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性行业(包括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外,其毕业后2年内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自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