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3
物流行业的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1.引言1.1 概述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趋势下,物流行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物流行业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的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展望。
通过深入分析,希望能够提出一些策略建议,为物流行业的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
正文部分包括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物流行业当前人才状况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挑战。
结论部分包括人才培养的策略建议、技能提升的必要性和未来发展展望。
整个文章通过引言引出话题,通过正文进行论述,最终通过结论部分进行归纳总结,使整篇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清晰。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探讨物流行业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当前物流行业人才状况及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现状和挑战。
同时,提出针对人才培养的策略建议,讨论技能提升的必要性,并展望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使读者对物流行业的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行业发展和个人职业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1.4 总结总结部分:综上所述,物流行业对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的需求日益增加,并且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为了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包括改革教育体系、加强行业内外合作、提升培训质量等方面。
同时,人才的技能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
在未来,希望能够通过各方的努力,为物流行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正文2.1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当今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行业对于专业、高素质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有着良好的人才队伍,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研究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以及全球化贸易的不断加速,物流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也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现代化物流企业需要拥有一批专业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才能满足市场、顺应潮流并对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物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现代化物流企业需要各类人才,尤其是能够与时俱进、拥有不同专业背景和技能的人才。
这些人才需要具备以下特点:1.具有创新能力现代物流业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市场对物流服务的日益提高的要求,物流企业需要能够不断创新和更新它们的服务。
2.专业能力强物流业分为多个环节,涉及到物流采购、仓储管理、运输、货物跟踪和客户服务等,因此需要一批不同领域专业的人才。
3.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物流企业的运营需要团队协作,物流企业需要有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自主协调的人才。
4.语言和沟通能力物流公司通常拥有跨境业务,收货人和物流提供商之间需要进行许多沟通。
因此,良好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也非常重要。
上述特点为物流企业对人才的主要要求,企业还需要根据各自的业务需求对潜在员工的金融和运营知识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考量。
二、物流企业对人才的培养一方面,现代化物流企业需要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内部人才进行培养,以增强公司人才流动性和延长员工的工作寿命。
培养计划包括以下方面:1.提供培训行业技能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物流人才需要及时学习和适应新的技能和工具。
对员工持续地提供行业技能培训,协助他们保持对新技术和方法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2. 发挥员工的能力,激励工作积极性物流企业需要发掘每位员工的潜力。
让他们参与更多的工作项目,对于开发他们的人际交往和技能是起重要作用。
当员工知道自己在公司的工作得到了认可,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工作。
3. 制定完善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指员工能够制定自己未来在公司的职业发展计划。
对于物流业来说,这个计划应该与公司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以方便员工更好地了解公司将来发展的方向。
供给侧视角下物流技能人才需求与培养匹配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物流行业在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一环,物流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物流行业中,物流技能人才的需求与培养匹配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供给侧的视角下,分析物流技能人才需求与培养的匹配情况。
一、物流技能人才需求状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迅速壮大,对物流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物流业从业人员规模达到290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6%以上。
而且,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市场的不断拓展,对于高素质、高技能的物流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
从招聘岗位的需求情况来看,各类型的物流企业对物流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的物流企业更加注重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人才,而新兴的电商物流企业更加看重技术和创新能力。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跨境电商、跨境物流等方面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这些都需要物流人才具备更多的综合能力和跨界能力。
目前,我国的物流人才培养系统相对比较完善,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企业内部培训等多层次、多渠道的培养体系。
与物流行业迅速发展和需求增长相比,物流技能人才的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高校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实际操作技能和行业需求的深入了解。
这导致大量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适应性不足的情况,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培训。
职业教育和技工院校在物流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企业内部培训机制不健全,导致在职员工的技能更新和提升难度较大。
在目前的情况下,物流技能人才的需求与培养存在不匹配的情况。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内容与行业需求不匹配。
目前物流专业的培养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而对实际操作技能、行业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
随着行业的发展,对于创新能力、跨界能力等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培养体系能够及时调整并满足市场需求。
对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思考作者:夏训嘉廖馨李正军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02期[摘要]文章针对我国现代物流人才匮乏的现实,在对物流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物流人才培养[作者简介]夏训嘉(1968- ),男,湖南益阳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汽车运输工程学院物流工程与管理博士研究生,湖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供应链物流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湖南长沙 410000)[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3-0086-02由于物流管理水平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竞争,所以市场急需大批的现代物流人才。
然而由于长期受到“重生产、轻流通”传统思想的束缚,我国物流教育严重滞后于物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现代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
因此,实施物流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懂得物流运作规律的专门人才,对于解决我国物流人才短缺,缩短与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的差距意义重大。
一、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形式有两种:一是高校的专业教育,二是上短期的培训课程后考取物流职业资格证书。
这个体系有不合理性:一方面,由于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造成物流专业学科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另一方面,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不够完善,造成大部分从业人员只懂得比较肤浅的物流知识。
物流业寻求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必须要跟上。
据了解,我国目前在本科阶段开设物流专业的学校仅有1%,更不用说物流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生了。
这样低的招生比例,面对物流行业几十万个职位空缺只是杯水车薪。
在传统观念中,生产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流通。
因此,长期以来物流领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我国物流业人才订单培养的利与弊摘要:由于物流业的职业特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所需的人才主要应当依靠各级职业教育来培养。
目前我国不少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开展的“订单培养”教育方式是解决物流人才缺乏,提高物流人员队伍素质,推进物流业管理、技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但对订单培养中存在的矛盾关注不够。
本文分析了我国物流业人才订单培养的必要性和被忽略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只有认真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实施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为物流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物流业职业教育订单培养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rder Training of Chinese Logistic IndustryLi Lianwei Liu Laiping(Department of Business Management, Zibo V ocational Institute)Abstract: Due to the vocational characters, logistic industry is provided stuff mainly by varie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lleges in china. In few years the type of Order Training is popular in many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method of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path for logistic industry in providing 技术人员to enterprises, improving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enforcing improve modernization of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But the difficult and disadvantages are paid littl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necessary and some issues of Order Training in Chinese logistic industry are discussed. And, the author argued that only deal with those problems,the logistic industry can develop more quickly.Key words: Logistic Industry V ocational Education Order Training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对现代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需求。
我国物流专业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现状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逐步得到重视,其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对于企业物流来说,物流专业化人才更是我国物流业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本文就物流专业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物流,人才培养,重要性,现状中图分类号:u652.1+2一、我国物流专业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目前,物流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它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也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热点。
企业已把物流人才的培养上升到战略管理高度,希望通过完成从优化上下游资源逐渐向供应链管理的过渡,来实现物流的最优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专业化人才的重要性主要体现着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人才是经济建设的第一资源,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物流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企业人才的竞争,物流企业人才尤其是专业化人才也成为各个物流企业应对行业内激烈竞争、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
毫无疑问,物流企业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就离不开专业化人才的骨干力量。
实现物流一体化,发展现代物流业,其关键在于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人才队伍。
2、专业化人才的匮乏已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在消费者需求以及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已初具规模,然而,物流人才尤其是专业对口的高级物流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若不能良好地解决专业化人才匮乏问题,我国物流将无法顺利实现产业化发展,更无法成为21世纪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我国物流专业化人才培养的现状1、人才培养形式多样化。
(1)高校专业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优势与劣势并存。
对于物流人才培养,各高校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与实践并重,既注重学生课程知识的学习,也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学生能够集中时间与精力学习各项物流知识与技术。
而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教育层次结构尚不合理,缺乏合理化、层次化的教育体系,同时部分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教育经费投入欠缺,师资力量尚需加强,据了解,我国高校物流人才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
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物流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员工素质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物流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员工素质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物流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员工素质,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一种有效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旨在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和领导潜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规划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物流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培养目标。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明确所需物流人才的特定岗位要求和能力标准。
这些岗位要求和能力标准可以基于行业的最佳实践和先进经验进行制定,包括物流基础知识、技术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二、制定物流人才培养计划1.招聘与选拔物流企业应该根据需求制定招聘与选拔计划,吸引并筛选具有潜力和匹配能力的人才。
招聘流程需要和培养目标相一致,充分考察候选人的学历、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沟通和领导能力。
同时,对于高级管理人才,还需要考察其战略规划和决策能力等。
2.制定培训课程根据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计划。
培训课程可以包括物流基础知识的学习、行业热点话题的研究以及实践案例的分享等。
此外,还可以结合企业内部的业务特点和需求,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和领导力培养等方面的课程。
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线上学习、面对面培训以及参观考察等。
3.实践锻炼理论学习只是培养人才的起点,实践锻炼才能真正提升员工的素质。
在培养计划中,可以安排员工参与项目实施、模拟操作或实际工作任务,提升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引入岗位轮换和跨部门培养计划,可以帮助员工了解不同业务环节,提高全局认识和交叉合作能力。
4.评估与反馈定期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与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制定能力评估标准和定期进行绩效考核的方式,评估员工在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情况,从而为进一步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提供指导。
第1篇作为一名物流从业者,我有幸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行业中不断成长。
回顾过去的工作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物流行业的独特魅力和自身在其中的成长与收获。
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物流行业的独特魅力1. 连接世界的桥梁物流行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国内外市场的桥梁。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物流行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物流从业者,我深感荣幸能够参与其中,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2. 挑战与机遇并存物流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行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物流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这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特点,使我更加热爱这个职业。
3. 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这个行业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
因此,物流行业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一名物流从业者,我深知自身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
二、个人成长与收获1. 专业技能的提升在物流行业中,专业技能是立足之本。
自从踏入这个行业,我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通过不断实践,我逐渐掌握了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技能,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物流行业是一个团队协作性极强的行业。
在工作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同事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这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使我受益匪浅。
3. 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的提高物流行业瞬息万变,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
作为一名物流从业者,我学会了如何适应环境变化,迅速应对各种问题。
这种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提高,使我能够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4. 职业道德的培养在物流行业中,职业道德至关重要。
我深知作为一名从业者,要严守职业道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这种职业道德的培养,使我更加珍惜这份职业。
三、对物流行业的展望1. 绿色物流的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物流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Logistics物流商论 2018年2月019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及培养对策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严若红摘 要:现代物流作为以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为媒介高度发展下的新兴产业,随着其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其发展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在现代化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和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成为具有广泛发展空间和发展市场的行业之一。
基于此,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作出了全面的改革和调整,初步形成系统化的物流人才教育体系,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但从客观上来讲,由于我国物流教育体系建设较晚,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尽管物流专业在教育体制中占据的比例增加,物流人才数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整体质量并不高,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单一,具有片面性,整个物流人才教育还难以实现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体系,不能满足物流业发展对多类型、多层次、复合型人才需求,无法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发展需求。
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分析,阐述我国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培养对策,希望对进一步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物流人才多元化、综合性的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物流人才 培养体系 需求现状 培养对策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2(a)-019-02现代物流作为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最具标志性的产物之一,随着其建设体制的不断完善,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影响力的不断加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比例和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和突出。
系统化的目标制定、集成化的功能、规范化的作用、高质高效周全的服务、市场化的经营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引入都使得物流业的发展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不仅符合现代化市场发展需求,而且更具有发展远景和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关于物流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重视,成为各大院校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现代物流人才匮乏的现实,在对物流人才培养的意义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三点建议:明确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素质要求;提高物流人才学历教育的质量;做好物流人才非学历培训教育。 关键词:物流人才培养建议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scarcity of modern logistics talents, analyz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raining of talented logistics personne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s to how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system for training such people. According to the paper, we should specify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quality requirement for logistics personne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ly-trained logistics talents, and develop the non-degree education for logistics personnel as well. Key words: logistics talents; training; suggestions 一、物流人才培养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竞争。因此,市场急需大批的现代物流人才:从需求领域看,主要集中在企业、规划和咨询部门、科研和教学机构等三大领域;从需 求层次分析,主要有物流操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等三个层次。然而由于长期受到“重生产、轻流通”传统思想的束缚,我国物流水平不仅低下,而且物流教育严重滞后于物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现代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因此,实施物流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懂得物流运作规律的专门人才,对于解决我国物流人才短缺,缩短与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差距意义重大。 二、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形状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生产的重要性远远大于
流通。因此,长期以来物流领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在学历教育方面,许多高校开办物流专业,开设物流类课程,以培养高级物流人才。截至2006年底,国内共有 130余所高校开办了物流专业,每年可为社会培养近万名物流人才。在非学历教育方面,为适应市场对大量物流人才的急需,近年来积极推进职业培训工作。概言之,目前国内物流人才培训大约有四种类型。一是认证培训;二是结业培训;三是研讨培训,就是由一些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从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和大学邀请资深专家就一些物流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四是短期培训,就是由各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行组织物流方面的培训。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是技术与经
济相结合的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还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还需要大量的物流执行型与操作 型人才。因此,培养物流人才,必须在明确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基本素质的前提下,使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双管齐下。 1.明确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素质要求
对物流管理人才而言,他们应该是复合型的。既要懂得物流技术,又要懂得物流经济;不仅要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更要掌握供应链流程,同时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电子商务技术。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如跨国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安全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等。与此同时,他们还应具有能接受现代物流理念,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强烈的管理愿望和高超的管理技能,以及挑战精神等基本素质。 对操作型物流人才而言,在知识方面应具有 物流通用知识和技术,掌握经济贸易、信息科学、工业工程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在技能方面,应全面掌握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同时具备吃
苦耐劳,正直诚信和有效沟通的基本素质。 2.提高物流人才学历教育的培养质量 高校是培养高级物流人才的主要阵地,要培
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市场对物流人才规格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培养方式等方面体系出自己的特色。 准确定位,做好培养目标设计。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是以各学校的办学定位为依据的。目前国内高校在办学定位方面各有侧重,有的培养研究型人才,有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的培养复合型人才。但就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而言,由于物 流学科的综合性,物流产业的跨行业、跨部门性,物流人才必须是符合型的。这类人才一方面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比较宽泛的知识面和比较强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还要具有有效组织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一般而言,高校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从事物流运作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搞好物流学科建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现代物流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处在不断研究和完善的过程之中。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与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学、交通运输工程等息息相关,但又不同于这些学科。因此要开展对物流学科的研究,搞好物流学科建设。在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必须 根据专业特点,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建构课程体系。 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方式,推断物流的产学研
结合。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作为理论性极强的学科,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所以,要把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研究的成果用于企业,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方式创新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制定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教学计划,构造学生网络式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较早接触和熟悉工程技术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工程环境;二是改革专业教学方法,将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改造成大信息量,突出知识点渗入,强调能力本位的综合化教学模式;三是加强专业教学设施建设,建好物流 实验室和实验基地,为培养物流管理及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开辟良好的实践环境。 3.做好物流人才非学历培训教育
物流人才的极度匮乏,学历教育的长期性和所培养人才的少量性,使得物流人才培训市场的潜在价值自然突显出来。做好物流人才的非学历培训工作,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而且可以不断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与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对认证培训的监管,确保认证质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物资的广域流通,要求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这就需要物流认证培训。认证培训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与培训机构的资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做到:加强监管,建立统 一标准;杜绝无师资、无场地,仅以盈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扰乱市场;定期对培训机构进行评估,对其资质进行鉴定。 对物流培训市场进行细分,正确培训的针对
性。由于现代物流行业是多种产业的整合,是强调管理实务与操作能力的职业领域,所以物流人才的培训应尽量有所侧重,对各种不同的物流认证按应用方向进行细分。从类别上分为企业物流人才、规范(咨询)物流人才、外向国际物流人才、科研教学物流人才培训四等;从层次上分为物流操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高层物流管理人才三等。 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高校人才资源,加强短期培训。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着丰富的物流人才与信息资源,高校在完成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可以对非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短期培训,以便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物流人才。企业 也可以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培养自己所急需的物流人才和进一步提高在职物流人员的素质。 企业高度重视,加强对对各层物流相关人员的培训。现代物流的优势是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运用不断体现出来的,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趋势要求培训教育应逐步发展成为物流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美国物流企业的经验表明,最直接的物流人才培训应来自企业本身。企业对现有物流人员的培训可分层次进行,针对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不同的培训内容。第一层次为高层物流管理人员,对其应加强系统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和增值意识的培训;第二层次为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对他们的培训主要是加强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与培训意识;第三层次为物流操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加强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