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语文下册《绿》教案(一等奖)

四年级语文下册《绿》教案(一等奖)

绿

▶教学目标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3.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新词,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字和8个词语,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叉”读“chā”,要读准,重点指导书写“瓶”右边的“瓦”。

2.阅读理解

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去感受现代诗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的特点。

3.表达运用

在反复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诗歌的韵味,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想象画面、对比阅读感受诗意、诗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诗文引路,入《绿》之境

1.图画导入。

(1)师导入一组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课件出示青山绿水、禾苗、竹林、绿树等图)

①师:看到这样一组图画,你想说些什么?

②示例:看到这一片绿色的景象,很自然地想起奶奶家的那片竹林,一场春雨过后,一个个手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就从土里探出来,可有意思了。

(2)师小结:这生机勃勃的绿景实在让人赏心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绿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历来就为文人墨客所歌咏。

(3)你知道哪些带有“绿”的诗词?

示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2.引入课题。

(1)师引导:诗人艾青也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这节课,我们就和艾青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

(2)板书课题,(板书:绿)生齐读课题。

(3)师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继续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出示课件)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4)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本板块以吟诵含有“绿”的诗词为引,带领学生进入绿的意境,在旧知与新知、古诗与新诗中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板块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1)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2)师指名读。

(3)师:读了简介,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谁想补充说明一下?

2.生听课文朗读音频,注意节奏和停顿。

3.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2)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瓶”读“pínɡ”,不要读成了“pín”,“叉”读“chā”,不要读成了“cā”。

(3)识记字形。

①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标注拼音的字的?

②生交流。示例:顺口溜记“叉”字。又字多一点就是叉。

(4)指导书写。师指导书写“瓶”字。

视频出示“瓶”书写笔顺;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此板块主要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识记生字新词,逐步训练学生的识记能力。

板块三朗读课文,初感绿意

1.释题。

(1)生齐读诗题。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2)预设: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一片一望无际的麦苗田……

(3)师指名读诗题,读出对绿的美好感受。

2.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全诗共有几节?(预设:5节)

(3)师指名分节朗读全诗,相机正音。

(4)全班齐读;小组分节比赛读,要求:正确、流畅、声音洪亮。

(5)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①师引导:读着读着,整首诗的画面在我们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谁来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②预设:诗歌描述了春天无处不在的绿色景象。树木、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这首诗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梦幻、绿的闻风而动。

(6)再读全诗,在读中理解。

3.四人小组内用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学生有效学习的第一步。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比喻、拟人、想象、联想等手法在诗中的作用。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寻找“诗韵”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绿》。(板书课题:绿)

(2)师指名分节读诗。

(3)师述:《短诗三首》的学习帮我们解开了现代诗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的秘密,这节课我们就尝试着运用在上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找一找《绿》这首现代诗里藏着的秘密吧!

2.生自由读全诗,寻找“诗韵”。

3.全班交流。师重点引导交流以下内容。

(1)课件出示第2小节。

(2)注意诗句中含有“绿”的词语,反复朗读。

(3)感受“绿”的多。

①想象“绿”的画面。师引导: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预设:各种各样的绿色)都有哪些绿?(预设:墨绿、浅绿……)

②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师:只有这些绿吗?从哪儿可以看出不只这些绿?(预设:从省略号可以看出)

③师引导发散思维:你还知道哪些绿?(预设:橄榄绿、苹果绿、黄绿……)

师:这么多的绿,都悄悄地藏在省略号中,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难怪作者这样说——(课件出示诗句)

生轻声读;师指名读;全班齐读。

(4)感受绿的美。

①师:作者的联想多么丰富啊!眼前各种各样的绿,在他眼里是什么样的?(生自由交流)

②师指名读第1小节。

③理解“发黑、出奇”。

师:这么多的绿,在作者的眼里,绿得发黑、绿得出奇。你怎么理解“绿得发黑”?(预设:绿的程度深)

师:“出奇”是什么意思?(预设:特别,不平常)

④师指导朗读:读出诗中不寻常的“绿”。(师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知绿的美,感受不寻常的“绿”。

板块二精品细读,想象画面

1.学习第3~5小节。

(1)师引导: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读读课文第3~5小节。

(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轻声地自由读第3~5小节。

你觉得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

(3)生读第3~5小节。

(4)生交流,师相机出示第3小节。

①师小结:很多人喜欢这一节诗,喜欢的原因是,这一节诗句式相仿,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②师范读后指名读。

③引导想象,感受诗的意境。

一阵风吹来,()是绿色的。一阵雨冲刷过,()是绿色的。

小溪潺潺流过,()是绿色的。一束阳光射进,()是绿色的。

师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师相机指导,读出诗的韵味)

(5)学习第4小节。

①课件出示诗句。

②关注“在一起”的句式,读出节奏。

③师指名读后,全班读。

④师:注意表示动作的词,你读出了什么?将表示动作的词语读得重一些,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1:这么多的绿融合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的、浅的、浓的、淡的……满眼都是绿。

示例2:一个“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绿色集中在一起的画面。

⑤师示范读后,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⑥拓展运用。(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仿写练习: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意,你能写一写“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校园里()在一起,

公园里()在一起,

田野里()在一起。

a.生仿写,师巡视指导。

b.生朗读仿写句段,相互评价。

(6)学习第5小节。(出示课件,师指名读)

①师范读后指名读,相机引导:说说“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预设:这是作者的想象,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梦幻、绿的闻风而动,体现了绿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的主题。

②说话练习。(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说话练习:一阵风吹来,小草(),柳条(),树枝(),

()。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生自由练习读全诗。

(2)师指名分小节配乐读;生齐读。

【设计意图】此板块主要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读出作者的想象,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诗的意境。学生通过进一步自主探究发现现代诗是作者强烈情感的自然流

露,作者触景生情,情动而辞发。反复朗读,又将背诵巧妙地融于整节课的教学之中,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板块三对比阅读,感悟语言

1.学习“阅读链接”。

(1)师: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课件出示宗璞的作品。

(3)生自由朗读;师指名读。

(4)学生交流读后感受。

示例1:作者抓住了灵隐“绿”的特点,善于联想、想象。从“绿意扑眼而来”“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这些词句中可以读出。(课件出示:“绿意扑眼而来”“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

示例2:作者着重写层层叠叠的树木和青苔的绿。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课件出示: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生齐读)

2.师总结:同学们,生活中的美景无处不在。参天的古木、蜿蜒的小径、潺潺的流水,它们都以美的身姿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愿通过学习这首现代诗,我们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能推敲、把握重要词语和关键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有些词语或句子在文中看起来很普通、平实,但如果仔细思考、揣摩就会发现其深刻的内涵。文章的主旨也往往在我们理解了关键的一个词或一句话后豁然显现,学生的学习由此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这类课文,不必进行过多的分析讲解,重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展开想象,在脑海中浮现诗歌描绘的美丽画面,并启发学生对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进行补充和拓展。在学习的过程中边读边想,边读边体会。通过反复朗读,与作者一道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这才是审美阅读,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诗歌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定位,还在于它的意境。所以仅读熟、读流畅还不够,还要通过阅读,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类文链接更好地体会“绿”在作者眼中的意味,“绿”在作者眼中的画面,“绿”寄托的作者的情感。对于现代诗的教学,在让学生理解诗意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我还尝试引导学生进行说话仿写练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绿》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绿》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叉、挥”4个生字,正确书写“墨水瓶、墨绿、教练、指挥”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作者所描绘的不同的“绿”。 3.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教学重点 背诵诗歌,了解作者所描绘的不同的“绿”。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相关的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诗歌《我爱这土地》: 同学们,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 2.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艾青)(齐读课题) 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3.同学们,绿色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历来就是古代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这节课,我们就和艾青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并把生字词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检查自学情况。 墨水瓶墨绿嫩绿淡绿粉绿集中 交叉教练指挥整齐节拍 3.指名再读生字词,教师正音。 4.生字书写指导。 5.学生朗读诗歌,边读边感受诗歌的节奏。 三、学习第一、二节 出示句子: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1.指名读,“到处是绿的……”说明了什么?(这句话写了绿的颜色很多) 2.这么多的绿,有深有浅,文中省略号说明什么?(表示列举的颜色还有很多,给人留有想象的空间。)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10 绿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言运用: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思维能力: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审美创造: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会整理资料的方法。 【课前解析】 关注作者:艾青(1910 年一1996 年)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浙江金华人, 现当代文学家、诗人。艾青是 40 年代新诗歌的开路人,是把中国诗歌推向光辉顶峰的巨人。《绿》是艾青诗歌创作第二个高峰代表作,这首诗是艾青率领全国诗人访问团进行参观,与 全国优秀诗人畅谈论诗时所作。艾青的主要作品有:《归来的歌》《北方》《春天》《彩色 的诗》《雪莲》《我爱这土地》等。 关注独特的表达:艾青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独具特色的,有着丰富绘画经验与艺 术修养的抒情诗人。他独特的艺术创作经历与体验,为其诗歌风格带来别样的特征。“色彩”是艾青诗歌艺术表达的要素之一,具有鲜明的艺术美学倾向与追求。 关注诗歌与想象的融合:全诗以虚写实,诗人将自己的感觉与景象的描绘融为一体,虽 然没有一个具体的意象,却能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与想象。“黑水瓶的倒翻”,世间万物皆 是绿色,所有“绿”随风飘舞的景象,让所有的一切在充满生机的绿色中随着节拍整齐得飘 动起来。 关注蕴含的情感:在诗中,诗人用满腔的激情,奇特的想象,生动描绘岭南早春的景色,表达对祖国无限生机的赞美。 【教学目标】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4.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优质教案

10 绿 ▶教学目标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3.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新词,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字和8个词语,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叉”读“chā”,要读准,重点指导书写“瓶”右边的“瓦”。 2.阅读理解 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去感受现代诗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的特点。 3.表达运用 在反复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诗歌的韵味,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想象画面、对比阅读感受诗意、诗情。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诗文引路,入《绿》之境 1.图画导入。 (1)师导入一组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课件出示青山绿水、禾苗、竹林、绿树等图) ①师:看到这样一组图画,你想说些什么? ②示例:看到这一片绿色的景象,很自然地想起奶奶家的那片竹林,一场春雨过后,一个个手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就从土里探出来,可有意思了。 (2)师小结:这生机勃勃的绿景实在让人赏心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绿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历来就为文人墨客所歌咏。 (3)你知道哪些带有“绿”的诗词? 示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2.引入课题。 (1)师引导:诗人艾青也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这节课,我们就和艾青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 (2)板书课题,(板书:绿)生齐读课题。 (3)师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继续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出示课件)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4)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本板块以吟诵含有“绿”的诗词为引,带领学生进入绿的意境,在旧知与新知、古诗与新诗中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板块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1)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2)师指名读。 (3)师:读了简介,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谁想补充说明一下? 2.生听课文朗读音频,注意节奏和停顿。 3.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2)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瓶”读“pínɡ”,不要读成了“pín”,“叉”

10《绿》(一等奖创新教案)

10《绿》(一等奖创新教案) 单元启动+《绿》 教学目标: 1.学习篇章页内容,明确本单元语文要素和学习内容,激发学习热情。对阅读中外名人诗集感兴趣,能自主阅读推荐书目。 2.学习诗歌《绿》,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5.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6.根据需要收集诗歌,初步学习收集、摘抄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通过边读边想象、抓关键语句等方式,感受诗歌的具体情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根据需要收集诗歌相关资料,学习提炼、整合有效信息,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篇章页内容,明确本单元语文要素和学习内容,激发学习热情。对阅读中外名人诗集感兴趣,能自主阅读推荐书目。 2.学习诗歌《绿》,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教学过程: 板块一欣赏微视频导入学习主题 1.微视频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咚咚咚,是谁在敲门?原来是一群和我们一样可爱的四年级的孩子们正在轻叩诗歌的大门呢!为了走进诗歌的世界,他们可下了不少功夫呢!不信,你瞧!

2.交流感受:欣赏完他们的学习成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他们编写的诗集内容真是太丰富了;视频中诗集的插画十分精美;他们的诗歌朗诵也十分精彩。 反馈:是呀,古今中外的诗,我们已经读了不少,但是像这样自己编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倒是从来没有过呢!那么,你想不想加入他们的队伍呢! 3.学习篇章页,明确学习主题: 这单元,就让我们走进诗歌,让我们(引读)——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达成哪些学习目标呢?(指生读)——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4.单元任务启动: 读诗、赏诗、集诗、仿诗、创诗,让我们像作家一样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从每天陪伴着我们的日月星辰、花鸟虫鱼中发现生活的情趣,创作一首首小诗,轻叩诗歌大门。并编写属于我们的诗集,在年级段流动展览,届时还会评选出“最佳诗集名奖”“最佳内容奖”“最佳插画奖”“现代诗最佳朗诵奖”等,还会赠与定制版书签哟! 5.概览单元任务安排,了解单元学习顺序。 6.推荐中外名人诗集: 为了让更多的人获得荣誉,夺得大礼,老师有几本课外诗集读物要推荐给你们,(《中国现当代儿童诗选》、《最受读者喜爱的诗歌(大全集)》、《现代诗歌选》、四年级下册《同步阅读》),相信他们能帮助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板块二寻找春天走进《绿》 1.导入新课,走进作者: 今天,我们先跟着课本来欣赏一首诗歌,艾青的《绿》。 2.联结生活,走进“绿”: 看到这首现代诗的题目,你联想到了什么?(如果学生跑偏了,适时引导你联想到哪个季节?) 是呀,现在正是三四月间,春暖花开,绿意盎然。行走在春光中,就从学习诗歌《绿》开始吧!

四年级语文下册《绿》教案(一等奖)

绿 ▶教学目标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3.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新词,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字和8个词语,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叉”读“chā”,要读准,重点指导书写“瓶”右边的“瓦”。 2.阅读理解 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去感受现代诗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的特点。 3.表达运用 在反复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诗歌的韵味,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想象画面、对比阅读感受诗意、诗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诗文引路,入《绿》之境 1.图画导入。 (1)师导入一组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课件出示青山绿水、禾苗、竹林、绿树等图) ①师:看到这样一组图画,你想说些什么? ②示例:看到这一片绿色的景象,很自然地想起奶奶家的那片竹林,一场春雨过后,一个个手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就从土里探出来,可有意思了。 (2)师小结:这生机勃勃的绿景实在让人赏心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绿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历来就为文人墨客所歌咏。 (3)你知道哪些带有“绿”的诗词? 示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2.引入课题。 (1)师引导:诗人艾青也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这节课,我们就和艾青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 (2)板书课题,(板书:绿)生齐读课题。 (3)师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继续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出示课件)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4)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本板块以吟诵含有“绿”的诗词为引,带领学生进入绿的意境,在旧知与新知、古诗与新诗中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板块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1)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2)师指名读。 (3)师:读了简介,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谁想补充说明一下? 2.生听课文朗读音频,注意节奏和停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优秀教案

10绿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绿》一文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抓住“读”这一学习手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自己对绿、对生命的认识,进行美读诗歌的训练,在读中加深感悟,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2.查阅与作者相关的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新词,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春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大自然到处是一片绿色。你见过春天里什么样的景象? 2.学生交流看到的春色。 3.小草探出了头,树木发芽,田野变绿,放眼看去,到处都是绿,就好像…… 出示句子: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4.今天我们走进诗人艾青的《绿》,一起去感受绿。

5.板书课题。了解作者。 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艾青”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奠定了他诗歌上的基本艺术特征和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朴素、凝练、想象力丰富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绿》是诗人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首抒情小诗。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正确、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2)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正确、流利的小节,再仔细读一读。 2.交流自学效果: (1)春风姑娘要考考大家认识了哪些字。 瓶、挤、叉、挥。 ①学生自由认读,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可以向同学请教。 ②指名认读生字,师生共同纠正字音,着重读准多音字“叉”的读音。 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准确掌握多音字。 [chā] a.(—子)一头有两个以上长齿便于扎取东西的器具:鱼~|三齿~|粪~子。 b.用叉子扎取:~鱼。 c.交错:~着手站着。 d.形状为“×”的符号,表示错误或不同意等:反对的打~。 [chà][劈叉]两腿分开成一字形,臀部着地。是体操或武术动作。 [chǎ]分开,张开:~腿。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绿》5篇

• • • • • • • • • • • • • • • •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绿》5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绿》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绿》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反复诵读,理解、积累字词。 2能力目标: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精美的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品读课文理解,积累字词。

2、难点:变换写景角度的方法。 二、课前预习作业(1):课前反复诵读,积累字词 踞(jù)在薄(bó)阴几绺(liǔ)穹(qióng )门 棱(léng)角尘滓(zǐ)皱缬(xié)什刹(shí chà) 挹(yì)掬(jū)你入口明眸善睐(móu)(lài) 2)文章开头就直抒胸臆“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但却没有直接写梅雨潭的绿,而是先写了梅雨瀑等潭周围的环境,到了第三段,才浓墨重彩写梅雨潭的绿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三、导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点评。 2展示目标。 3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诗文集《踪迹》。 4自学过程:根据朗读要求,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小组内反复品味其妙处,并个别展示,由学生互相点评。 5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跳读课文,思考问题,找出线索,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感情。) (1)看景就要有观察点,就是观赏景物所处的位置,请找出文中表明观察点的词语,看看观察到的景物是什么? (2)写景也要有顺序,有的按时间顺序,有的按空间顺序。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它的线索是什么?采用的什么写法? (3)第一、四段在行文中有何作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看景就要有观察点,就是观赏景物所处的位置,请找出文中表明观察点的词语,看看观察到的景物是什么? (5)写景也要有顺序,有的按时间顺序,有的按空间顺序。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它的线索是什么?采用的什么写法? (6)第一、四段在行文中有何作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四、小结本课时内容(学生展示)

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质教案

10.《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那你们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喜欢?(举手回答) 2: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艾青笔下的绿色,来感受下作者笔下绿义。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了解作者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真名蒋海澄(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画家。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4年5月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自由读诗歌边读边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生字学习 瓶pínɡ(瓶子花瓶)挤jǐ(拥挤挤压) 叉chā(叉子刀叉)挥huī(挥手发挥) 五、研读诗歌,理解含义 1、在次默读诗歌,说一说诗歌大义 (诗歌主要写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风是绿的,雨是绿的,水是绿色的,整个世界不充满了绿色)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课教案

10《绿》优质示范课教案 教材解析 本文是艾青先生的名诗《绿》,体现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本文更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3.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教学难点 在品读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有人喜欢红色,因为它浓烈热情;有人喜欢蓝色,因为它宁静致远,还有人喜欢绿色,因为它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艾青的《绿》。 1.出示绿的图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走近艾青,作者简介。

二、初读感知,字词学习 1.出示生字新词。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读准字音“挤着、交叉”。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瓶、挤、叉、挥”。 3.巧记法:“挤、挥”。 4.辨析多音字:“倒”。 5.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6.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书写指导:瓶。 7.图文解词:交叉、重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思考本课的主要内容: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风一吹,就随着节拍整齐地飘动在一起。 3.快速浏览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段(1~3小节):写到处都是“绿”。 第二段(4~5小节):具体介绍“绿”的静态和动态。 4.朗读课文,说说读完课文,你有怎样的感受。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绿》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 语文四年级下册《绿》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本课“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生字,掌握“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等词语。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2.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 教学难点:在品读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中蕴藏着各种各样的颜色,红色热烈奔放,蓝色宁静致远,紫色神秘浪漫,绿色充满生机与希望。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艾青的诗歌《绿》,一同去感受美妙的画面吧! 2.知识链接: 艾青:原名蒋正涵,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 jǐchā 挤叉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3)出示认读生字组词。(课件出示) jǐchā 拥挤交叉 3.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交叉】方向不同的几条线或条状物互相穿过。 【节拍】是衡量节奏的单位,在音乐中,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在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 【指挥】指导演奏的人。 【重叠】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互相覆盖。 二、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瓶挤叉挥 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瓶挤叉挥”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出示生字:“瓶”书写指导:“瓶”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瓦”,注意 笔画的穿插避让,横折弯钩不要写得太长。组词、造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绿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绿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绿教案第1篇】 《绿》教案 教学目标:1、读出感情: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强烈感情; 2、品出味道:多角度的细致描绘景物的方法; 3、提出问题:能对文本提出质疑,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我们曾学过朱自清先生的叙事散文《背影》,见过那饱含深情的父亲的背影;也曾学过他的写景散文《春》,领略到那五彩斑斓的美丽的春光。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著名游记散文《绿》,体会那绿意盎然、充满活力的秋水之美。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投影出示字词. xiāngjùbóliǔqióngshūxiézǐ 镶踞薄阴几绺穹倏皱缬尘滓 yìjūshíchàyùnléngmóulài 挹掬什刹蕴蓄棱角明眸善睐 三、合作学习,问题探究 1.作者写景的立足点有哪几个(从文中找出交代观察点的语句)?

每个立足点的观察角度是什么,分别写了什么景物? 明确: 第一个观察点:山边 观察角度:仰视 观察的景致:梅雨瀑 听—花花花花的声音 看—一带白而发亮的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 第二个观察点:亭边 观察角度:平视 观察的景致: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从亭,山,云,岩,草,瀑布,水花等方面勾勒出梅雨潭雄奇,幽峭的环境。 第三个观察点:潭边 观察角度:俯视 观察的景致:梅雨潭的绿 教师:把三个立足点所绘之景合在一起,就是一幅悬瀑、飞亭、流云等作背景的“梅雨潭图”。 2.问题探究一:文章开头就直抒胸臆:“我惊诧于梅雨潭之绿了”,但却没有直接写梅雨潭之绿,而是先写了梅雨瀑等梅雨潭周围的环境,到了第三段才浓墨重彩的写梅雨潭的绿,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明确:衬托,这是一种烘云托月的写法。作者以梅雨潭周围的亭、山、云、岩、草的美来衬托梅雨瀑的美,再以梅雨瀑的美作陪衬,以显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

四年级语文下册《-绿》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生字词以及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归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掌握生字词和重要的词语、句式。 2.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感受诗歌的意象和美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绿色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诗歌的内容和结构。

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描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扮演诗人,模拟创作过程,或者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诗歌的主题和美感。 4.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拓展延伸: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谈谈自己对绿色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环保知识和绿色生活方式。 6. 总结: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归纳等。 2. 教学手段:PPT课件、视频展示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 课堂练习:让学生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或者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等。 2. 作业:布置相关阅读或写作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了解到的环保知识和绿色生活方式。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优秀教案

10 绿 文本分析 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大地中的树木、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整首诗也是绿色的,读后,我们深受感染。 教学目标 1.会认“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叉、挥”4个生字,正确读写“墨水瓶、墨绿、嫩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像诗人一样去热爱生活。 教 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 文。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 教 学 难 点 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 美,对春天的讴歌。 课 时 安 排 1 课 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 导语: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有人喜欢红色,因为它浓烈热情;有人喜欢蓝 色,因为它宁静悠远;有人喜欢紫色,因为它神秘莫测。还有一些人,他们热爱绿色,例如贺知章、白居易、王安石等,当然他们也留下了不少千古名句,你能举一些例子吗?(生背诵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艾青也喜欢绿色,在他的笔下,绿是多姿多彩的,绿是铺天盖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诗歌——《绿》。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他的成名诗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后又陆续出版了诗集《北风》《火把》《黎明的通知》等。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是艾青诗的一贯特点。《绿》是诗人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绿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绿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绿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对应生活学习理解生字生词和优美的语句。 2、阅读课文,感悟生活,认识作者观赏梅雨潭的情景,观赏绿的情景,认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景,学习作者观察自然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 3、探究课文反映生活的方法,学习运用烘托和衬托的方法表现梅雨潭的绿,培养学生表现自然表现生活的能力。 4、感悟生活,品味语言,学习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本课目标。(1分钟) 1、绿色是大家喜欢的颜色,因为它是生命的象征。但绿也有深浅浓淡等不同。你们注意观察了吗?你们可能不会观察。今天我们学习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绿》,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绿表现绿的。

2、揭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可用多媒体显示)(1分钟) 1)、对应生活理解生字生词反映的生活情景,理解生字生词。 2)、阅读课文,感悟生活,认识作者观赏梅雨潭的情景,观赏绿的情景,认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景,学习作者观察自然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 二、学生自读、自主感悟生活,老师巡视、督促,鼓励学生多问,培养学生勤学多问的习惯。(10分钟) 学生自读课文、自读注释、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感悟生活、质疑提问,探究自读问题“课文反映什么生活”和“梅雨谭绿的特点怎样”等,准备对话交流。但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就不交流了,提供材料让学生自读一下就行。 三、和谐交流,共同提高。(30分钟) 1、检查朗读,学习朗读。先品听朗读录音,后指名学生朗读,并点评。 2、交流学习生字生词,对应生活理解生字生词。 1)让几个学生读生字,并纠正错误读音,想象生字反映的生活情景。 踞(jù)薄(bó)阴绺(liǔ)棱(léng)角 穹(qióng)尘滓(zǐ)皱缬(xié)什刹(shíchà) 明眸(móu)善睐(lài)挹(yì)掬(jū) 2)、多媒体显示生词和解释,让学生对照解释用自己的语言配合动作表情说说生词反映的生活情景,检查学生理解词语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