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原则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原则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原则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原则

1. 根据病情和病史,采集对病原菌有诊断意义的标本;

2. 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采集,以保证标本的纯净性;

3. 采集标本时,应用干净的物品,尽量减少污染;

4. 尽可能采集足够的标本,以满足分析和诊断的需要;

5. 当采集多个标本时,应标示清楚每个标本的来源,如位置,病历号等;

6. 采集的标本应及时送至诊断室进行检测;

7. 对于一些传染性微生物,应注意安全防护,采集标本时,应使用专用的工具。

微生物标本采集原则

微生物标本采集原则 血液标本: 采血时间: 应在抗生素治疗前、发热初期或高峰时为好。 方法: 以无菌方法从患者静脉采血,血液抽出后,立即以无菌操作注入双相培养瓶中,充分混匀后送检。 采血量: 成人3-5ml;小孩1-3ml。 脑积液标本: 方法: 由临床医生以无菌操作作腰椎穿刺,取收集于第一支无菌试管中的脑脊液(2-3ml)立即送检。 穿刺液标本(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及关节液等): 方法: 用无菌方法用注射器抽取体内可疑感染部位的液体(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及关节液等),立即以无菌操作注入双相培养基瓶中,充分混匀后送检。 痰标本: 采集时间: 一般以晨痰为好。 方法:

在流取痰标本前用清水反复漱口(务必刷牙),以减少常居菌污染,后尽量咳出气管深部痰标本,吐入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 咽拭标本: 用无菌棉拭纸搽拭患者鼻烟部黏膜,置无菌试管内送检。 尿液标本: 方法: 留取标本前先清洗外阴或尿道口,弃去前段尿,留取中段尿于无菌容器内送检。 标本量:5-7ml。 生殖道标本: 女性: 用无菌棉拭采集阴道或宫颈分泌物盖回试管内送检。 男性: 务必将尿道口清洗干净,用无菌男性棉拭采集尿道分泌物。采集前列腺液时将按摩流出的前列腺液滴于无菌男性棉拭送检。 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标本: 封闭性脓肿标本: 消毒局部皮肤或黏膜表面后,用注射器抽取,将注射器针头盖回立即送检。 开放性伤口分泌物: 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表面,用无菌棉拭尽量取伤口深处分泌物送检。

表面皮肤刮片标本(真菌培养): 在病灶皮肤表面用玻片轻轻刮取,将皮肤表皮刮起,将无菌棉拭用无菌生理盐水弄湿涂取刮起的皮削送检。 粪便标本: 自然排便后,用无菌棉拭挑取其浓血、粘液部分送检。 注: 1、所有标本采集容器都应是一次性、经过灭菌及带盖的无菌容器。 2、请各位医生及护士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采集标本,否则将会误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等后果。 3、标本采集时如有疑问请致电检验科质询。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使用抗生素前; 2、无菌采集应无污染,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适量标本,采集量不应过少; 4、注意在不同病程采集不同部位标本; 5、采集标本时要防止传播和自身感染; 二、标本的处理: 1、标本保存在4℃环境中,在2h之内送检;脑脊液则要在25 ℃保存,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应保温并立即送检; 2、标本中可能含有致病菌,必须注意安全防护;切勿污染环境;对于烈性传染病标本运送时更要 由专人运送,严格按规定包装; 3、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内运送,有时可直接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运送; Ⅰ血液及骨髓标本: 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或败血症的基本方法;如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应视为 病原菌;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或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A、B群、肺炎链球菌等、肠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炎奈瑟菌、伤寒及副伤寒沙门菌和厌氧菌等; 1、采血时间及次数 2、抽血部位及抽血量 3、报告方式:培养5d无菌生长者报告“培养5d无菌生长”; 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4、菌血症、败血症的诊断标准:1两次培养均出现同一种细菌可排除污染; 2发病星期后血中抗体滴度上升; Ⅱ脑脊液标本: 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对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检出细菌 提示有细菌性急性化脓性、结核性等脑膜炎;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A、B群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1、涂片检查: 1 一般细菌涂片检查:例如:革兰阴性、凹面相对的球菌,可能是脑膜炎奈瑟菌;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长丝状等多形态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 2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 3新生隐球菌涂片检查 2、分离培养 3、报告方式:培养48小时,仍无菌生长者报告“培养2天无细菌生长”; 查见细菌报告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Ⅲ呼吸系统标本: 一痰标本 下呼吸道的痰液是无细菌的,而经口腔咳出的痰带有多种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如草绿色链球菌;若从患者痰标本中查见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提示有上呼吸道感染;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A群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布兰汉菌、白喉棒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和军团菌;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

一、我院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 1.发现医院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我院总的医院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应不低于70%。 2.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标本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或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他杂菌污染。 4.标本采集后立即送至实验室,床旁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5.以棉拭子采集的标本如咽拭子、肛拭子或伤口拭子等,应标明标本种类,并立即送检。6.盛标本容器须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中段尿培养的标本应用专用的无菌尿标留取(在仓库领取)。静脉导管、胸腹水,脑脊液等到细菌室取无菌试管留取。 7.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必要时应注明选用何种抗菌药物。 二、常见医院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方法 1.血液与骨髓 ①通常采血部位为肘静脉。疑似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切忌在静脉点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标本。 ②采血部位的局部皮肤应严格消毒。将采集的血液注入血培养基前,应更换针头或过火消毒针头。血培养瓶应在避光室温中保存,不必置冰箱保存。 ③每次采血量成人5一10ml,婴幼儿l一5ml,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以10:1-5: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菌药物、抗体等杀菌物质。 ④怀疑菌血症应尽早采血,体温上升阶段采血可提高阳性率,但要防止因等待而延误时机。对已用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者,可在下次用药前采血。 ⑤每例病人至少采血两次,间隔0.5-lh,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皮肤污染菌。多次多部位采血可提高阳性率。 ⑥对疑为细菌性骨髓炎或伤寒病人,在病灶部位或髂前(后)上棘处严格消毒后抽取骨髓lml 作增菌培养。 2.尿液 ①中段尿:女性采样前应先用肥皂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部及尿道口;男性须翻转包皮冲洗,用0.1%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灭菌纱布擦干后收集标本10ml,0.5小时内送检。 ②导尿管导尿采样可减少污染。对留置导尿者,可用碘酒消毒尿道口处的导尿管壁,用空针细针头斜穿管壁抽吸尿液。或消毒后解开接口,弃去导尿管前段尿液、留无污染的膀胱内尿液数毫升送检。不可从集尿袋的下端管口留取标本。 ③尿厌氧菌培养,或婴幼儿中段尿采集困难,或培养结果与病情不符时,可经耻骨上皮肤穿刺采集无污染的膀胱内尿液。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 处理原则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使用抗生素前。 2、无菌采集应无污染,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适量标本,采集量不应过少。 4、注意在不同病程采集不同部位标本。 5、采集标本时要防止传播和自身感染。 二、标本的处理: 1、标本保存在4℃环境中,在2h之内送检。脑脊液则要在25 ℃保存,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应保温并立即送检。 2、标本中可能含有致病菌,必须注意安全防护。切勿污染环境。对于烈性传染病标本运送时更要由专人运送,严格按规定包装。 3、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内运送,有时可直接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运送。 Ⅰ血液及骨髓标本: 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或败血症的基本方法。如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应视为病原菌。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或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A、B群、肺炎链球菌等)、肠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炎奈瑟菌、伤寒及副伤寒沙门菌和厌氧菌等。 1、采血时间及次数 2、抽血部位及抽血量 3、报告方式:培养5d无菌生长者报告“培养5d无菌生长”。 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4、菌血症、败血症的诊断标准:1)两次培养均出现同一种细菌(可排除污染); 2)发病星期后血中抗体滴度上升。 Ⅱ脑脊液标本: 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对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检出细菌提示有细菌性(急性化脓性、结核性等)脑膜炎。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A、B群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1、涂片检查: (1) 一般细菌涂片检查:例如:革兰阴性、凹面相对的球菌,可能是脑膜炎奈瑟菌;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长丝状等多形态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 (2)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 (3)新生隐球菌涂片检查

微生物检查的标本收集原则

微生物检查的标本收集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采集时间最好是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 时,而且必须在使用抗生素或其它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2.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污染情形降至最低。 3.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的样本,且避免邻近区域常居菌群的污染。 4.采用专用无菌容器收集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防止渗漏,但不得使用消毒剂。标本中 不可添加防腐剂。 5.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容器收集足量的样本,尽量不要以棉 花拭子收集样本。采集量不应过少,而且要有代表性,同时有些标本还要注意在不同时间采集不同部位标本。如肠热症患者,发病的第1 周应采集血液,第2 周应采集粪便和尿液。否则影响细菌检出率。 6.采样后立即送检,最好在2h内。为保持微生物活性,棉拭子等标本宜放入恰当的运送 培养基送检。一些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应保温并立即送检,而其他所有的标本采集后最好在2h 之内送到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标本应置于一定环境中保存,如尸检组织、支气管洗液、心包液、痰、尿等标本应保存在4 ℃环境中。脑脊液、滑膜液等则要在25 ℃保存。一般情况下,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 。 7.混有正常菌群的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 8.每份标本都应贴上标签并标明必要信息,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足够的有关临床资料。 (要标明病区、病人姓名、住院号、标本来源、采集部位、采集时间等) 标本运送和验收 血培养 1采血后应该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接种入血培养瓶,需室温保存,时间≤24h切勿冷藏! 2拒收培养瓶:血培养瓶标识与化验申请单不符,培养瓶破裂或明显污染,血液凝固的培养瓶。补做培养瓶:血标本采集后放置24h以上,用不适当类型的培养瓶收集标本,用过期的培养瓶收集标本,采血量不足等;建议补做血培养。 3a急性败血症:采集2—3份血液培养并要在10分钟内完成 b心内膜炎,急性的:分别从不同部位采3 份血液培养,1—2小时内完成 c亚急性心内膜炎:从3个部位采集3份血培养,间隔≥15分钟。如果24 h培养阴性,再采3份血。 d发热待查:间隔≥1 h于不同部位采2—3份血,若培养24 h阴性再采2—3份血。 骨髓 采集后应该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接种入血培养瓶需室温保存, 时间≤24h切勿冷藏。如果是少量的骨髓可直接接种在培养平板上。 尿培养 1 标本采集后后应该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室温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h,4℃保存不超过24h。规定每日1次。 2 要求尿培养申请单除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外还应包括标本收集时间、收集方式、是否已使用抗生素等.对标识不符、送检容器不合格、送检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的标本应注明原因,退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 一、标本采集 1.采集时机:采集标本应在疾病出现初期进行,避免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 2.采集部位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采集,一般可根据症状、疾病类型和临床表现进行判断。 3.采集方法:采集标本时应采取无菌手法,使用无菌采样器材,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4.标本储存条件: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若无法及时送达实验室,则应储存在合适的条件下,避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二、标本送检 1.标注采集信息:标本送检前应在标本瓶或容器上标注病人信息、采集时间和采集部位等必要的信息,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2.冷藏和运输:对于易变质的标本,如粪便、尿液等,应冷藏并尽早送达实验室;对于其他标本,应采取适当的保存和运输方式,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细菌的生存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标本处理 1.标本处理前的准备:在对标本进行处理前,必须进行准备工作,如标记标本编号、记录标本类型、检查标本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等。

2.标本处理方法:根据标本类型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深部标本(如脑脊液、关节液等)应优先进行细菌涂片、培养等方法,浅部标本(如咽拭子、鼻拭子等)可直接进行细菌培养。 3.标本处理的时间:不同类型的标本处理时间有所不同,但一般应尽快进行处理,避免细菌在标本中的生长和污染。 四、标本保存 1.标本封存:处理完的标本应在标本瓶或容器上进行标注,并进行封存,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2.标本保存时间:保存标本的时间应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和标本的特性来确定,如对于一些常见的标本,如尿液、粪便等,一般保存时间较短,而对于其他一些特殊标本,如组织标本等,可保存更长时间。 总之,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的正确遵守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医务人员在进行标本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应加强无菌操作和个人防护,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微生物标本送检的基本原则

微生物标本送检的基本原则 以微生物标本送检的基本原则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生物标本送检的基本原则,以帮助读者正确进行微生物检测,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一、选择合适的标本类型 在进行微生物检测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标本类型。不同的疾病和病原体需要采集不同的标本,以确保能够有效地检测到相关的微生物。常见的微生物标本类型包括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皮肤刮片等。 二、正确采集标本 标本采集是微生物检测的关键步骤之一。在采集标本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采集前准备:清洁采集部位,避免污染,确保采集容器的无菌。 2. 采集方法:采用适当的采集方法,根据不同的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采集器具,确保采集量足够。 3. 时间选择:采集标本时应选择合适的时间,通常是在病情发作时采集,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三、适当保存和运输标本 采集到的微生物标本需要适当保存和运输,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微生物的活性。一般来说,应在采集后尽快将标本送至实验室进行

检测。在保存和运输标本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温度控制:根据标本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保存温度,避免标本的变质或微生物的死亡。 2. 容器选择:选择合适的容器保存标本,并确保容器的密封性和无菌性。 3. 标本信息: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附上标本的详细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等,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四、遵循实验室规范 在将标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时,应遵循实验室的规范和要求。这包括: 1. 填写申请单:正确填写标本申请单,包括患者信息、标本类型、检测项目等,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 标本交接:将标本交由专业人员接收,并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无菌性。 3. 检测方法:根据实验室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及时获取检测结果 在标本送检后,及时获取检测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在获取检测结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结果解读:对于检测结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解读,并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分析。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以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为标题,本文将介绍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标本采集的目的和意义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是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环节。通过采集患者体液或组织标本,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致病微生物,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合理用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二、选择合适的标本类型 不同类型的感染性疾病需要采集不同的标本类型。一般常用的标本类型有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粪便、脑脊液等。选择合适的标本类型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三、采集标本的时间和方法 标本采集的时间和方法对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标本应在感染病灶形成后尽早采集,避免过早或过晚采集。采集标本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减少假阳性结果的发生。 四、采集标本的数量和容器选择 标本采集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采集足够数量的标本,确保能够进行充分的检测。同时,选择合适的容器也很重要,不同类型的标本需要不同的容器,以保证标本的稳定性和保存时间。

五、采集标本的保存和运输 采集好的标本需要妥善保存和运输,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些标本需要立即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有些则需要在一定条件下保存一段时间后再送到实验室。保存和运输的条件要符合实验室的要求,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六、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1. 标本采集前要咨询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针对性地选择标本类型。 2. 采集前要告知患者采集的目的和过程,尽量减少患者的恐惧和不适感。 3. 采集时要保持标本的完整性和纯度,避免污染或稀释。 4. 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5. 标本采集后要及时标注标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等,确保标本的追踪和管理。 6. 采集后要及时送往实验室处理,避免标本的长时间存放。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是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完整性,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临床医生在采集标本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保证采集的标本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 正确的标本采集和及时送检是保证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关键!其目的是要捕捉到与感染相关的病原菌并保持其活性,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其它与感染无关细菌的干扰。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的知识,欢迎阅读。 采样时机 抗生素使用前(停用抗生素3至5天或下次用药前)采样 采样方法 采集无菌部位的标本应严格无菌操作,非无菌部位尽量减少正常菌群的污染,采样量足。 采样容器 专用的无菌,防渗漏,有盖,无酸、碱、防腐剂及消毒剂污染。 送检 尽快送检,一般不超过2小时。 若不能及时送检可于4-8℃保存,但对可疑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对外界环境敏感的苛养菌感染的患者标本应室温保存。 当标本量小于1ml时应于15~30分钟内送检,防止挥发和干燥。 微生物检查的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 1.发现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或停药3至5天后采集标本,如不能停用抗菌药物,应于下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集。应在感染的急性期或伤口局部治疗前采集标本。 3.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容器收集足量的标本。 4.采样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污染可能降至最低。 5.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的标本,且避免邻近区域常居菌群的污染。

6.采用专用无菌容器收集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防止渗漏,但不得使用消毒剂。标本中不可添加防腐剂。 7.采样后应立即送检,最好在2h内。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置于适当的储存环境待送,但不超过24小时。对可疑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对外界环境敏感的苛养菌感染的患者标本应室温保存。当标本量小于1ml时应于15~30分钟内送检,防止挥发和干燥。 8.尽量不要以一般棉花拭子收集标本,应使用专用的纤维拭子。 9.每份标本都应贴上标签并标明必要信息,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足够的有关临床资料。(要标明病区、病人姓名、感染状况、近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标本来源、检验目的、采集部位、采集及送检时间等) 10.同一天同一检测目的、相同标本(血液标本除外)一般只需送检一次(份)。涂片检查最好和细菌培养同时做! 拓展: 1.糖类的分解:细菌分泌胞外酶,将菌体外的多糖分解成单糖(葡萄糖)后再吸收。各种细菌将多糖分解为单糖,进而转化为丙酮酸,这一过程是一致的。丙酮酸的利用,需氧菌和厌氧菌则不相同。需氧菌将丙酮酸经三羧酸循环彻底分解成CO2和水。厌氧菌则发酵丙酮酸,产生各种酸类(如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琥珀酸等)、醛类(如乙醛)、醇类(如乙醇、乙酸甲基甲醇、异丙醇、丁醇等)、酮类(如丙酮)。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酶,对糖类的分解能力和代谢产物也不同,借此可以鉴别细菌。 2.蛋白质的分解:蛋白质分子在细菌分泌的蛋白质水解酶的作用下,在肽键处断裂,生成多肽和二肽。多肽和二肽在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各种氨基酸。二肽和氨基酸可被细菌吸收,氨基酸在体内脱氨基酶的作用下,经脱氨基作用生成氨。不同种细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进行的脱氨基作用的方式(氧化脱氨基、水解脱氨基、还原脱氨基)及代谢产物也不同。可借此鉴别细菌。如有些细菌能使色氨酸氧化脱氨基,生成吲哚、C02和H20.细菌还可以用脱羧酶使氨基酸脱羧,生成胺类(如组胺)和C02.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 (实用版) 目录 一、引言 二、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1.无菌操作 2.采集时机和部位 3.标本量和容器 4.保存时间和温度 5.避免干扰 三、微生物标本运送的基本原则 1.及时送检 2.冷链运输 3.避免延误 四、总结 正文 一、引言 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标本的采集和运送至关重要。正确的采集和运送方法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本文将详细介绍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基本原则。 二、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1.无菌操作 在采集微生物标本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止外来微生物的污

染。采集人员需要佩戴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并使用无菌器械进行操作。 2.采集时机和部位 采集微生物标本时,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部位。对于某些感染部位,如伤口、脓肿等,应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标本,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采集标本时要注意部位的选择,尽量避免正常菌群的干扰。 3.标本量和容器 采集微生物标本时,应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采集适量的标本。通常,采集的标本量要足够,以便进行多次检测。同时,采集标本时应使用无菌、防渗漏、有盖的容器,避免标本在运送过程中受到污染。 4.保存时间和温度 微生物标本在运送前需要进行保存。一般来说,室温下保存时间不得超过 2 小时(夏季保存时间应适当缩短或冷藏保存),冷藏保存时间不得超过 8 小时。在保存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标本的活性。 5.避免干扰 在采集微生物标本时,要尽量避免其他微生物的干扰。对于混有正常菌群的污染标本,应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培养,以判别是感染菌还是定植菌。 三、微生物标本运送的基本原则 1.及时送检 微生物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在运送过程中,要保证标本的活性,避免因延误而导致的标本失活。 2.冷链运输 微生物标本在运送过程中,应保持冷链运输。对于需要冷藏保存的标本,应使用保温箱或冰袋进行运输,确保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的活性。 3.避免延误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 原则(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使用抗生素前。 2、无菌采集应无污染,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适量标本,采集量不应过少。 4、注意在不同病程采集不同部位标本。 5、采集标本时要防止传播和自身感染。 二、标本的处理: 1、标本保存在4℃环境中,在2h之内送检。脑脊液则要在25 ℃保存,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应保温并立即送检。 2、标本中可能含有致病菌,必须注意安全防护。切勿污染环境。对于烈性传染病标本运送时更要由专人运送,严格按规定包装。 3、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内运送,有时可直接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运送。 Ⅰ血液及骨髓标本: 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或败血症的基本方法。如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应视为病原菌。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或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A、B群、肺炎链球菌等)、肠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炎奈瑟菌、伤寒及副伤寒沙门菌和厌氧菌等。 1、采血时间及次数 2、抽血部位及抽血量 3、报告方式:培养5d无菌生长者报告“培养5d无菌生长”。 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4、菌血症、败血症的诊断标准:1)两次培养均出现同一种细菌(可排除污染); 2)发病星期后血中抗体滴度上升。 Ⅱ脑脊液标本: 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对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检出细菌提示有细菌性(急性化脓性、结核性等)脑膜炎。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A、B群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1、涂片检查: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那么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那么: 1、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病症典型时,使用抗生素前。 2、无菌采集应无污染,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适量标本,采集量不应过少。 4、注意在不同病程采集不同部位标本。 5、采集标本时要防止传播和自身感染。 二、标本的处理: 1、标本保存在4C环境中,在2h之内送检。脑脊液那么要在25 C保存,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 。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应保温并立即送检。 2、标本中可能含有致病菌,必须注意平安防护。切勿污染环境。对于烈性传染病标本运送时更要由专人运送,严格按规定包装。 3、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内运送,有时可直接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运送。 I血液及骨髓标本: 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或败血症的根本方法。如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应视为病原菌。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或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A、B群、肺炎链球菌等〕、肠球菌、产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炎奈瑟菌、伤寒及副伤寒沙门菌和厌氧菌等。 1 、采血时间及次数 2、抽血部位及抽血量 3、报告方式:培养5d 无菌生长者报告“培养5d 无菌生长〞。 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4 、菌血症、败血症的诊断标准:1〕两次培养均出现同一种细菌〔可排除污染〕; 2 〕发病星期后血中抗体滴度上升。 n脑脊液标本: 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对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检出细菌提示有细菌性〔急性化脓性、结核性等〕脑膜炎。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A、B群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 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1 、涂片检查: 〔1〕一般细菌涂片检查:例如:革兰阴性、凹面相对的球菌,可能是脑膜炎奈瑟菌;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长丝状等多形态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 〔2〕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 〔3〕新生隐球菌涂片检查 2、别离培养 3、报告方式:培养48 小时,仍无菌生长者报告“培养2 天无细菌生长〞。 查见细菌报告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皿呼吸系统标本: 〔一〕痰标本 下呼吸道的痰液是无细菌的,而经口腔咳出的痰带有多种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如草绿色链球 菌〕。假设从患者痰标本中查见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提示有上呼吸道感染。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A 群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布兰汉菌、白喉棒状杆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 摘要: 一、微生物标本采集的重要性 二、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1.采集时机 2.采集方法 3.采集容器 4.无菌操作 三、微生物标本运送的基本原则 1.及时送检 2.保温和冷藏 3.防止污染 四、标本的处理和检验 1.标本的处理 2.标本的检验 五、结论 正文: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和可靠的关键。微生物标本包括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粪便等,这些标本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包括:

1.采集时机:采集标本应在患者出现症状时进行,如发热、咳嗽、腹泻等,以避免抗生素的使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2.采集方法:采集标本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污染。不同类型的标本采集方法不同,如血液采集应使用无菌针头,尿液采集应使用无菌容器等。 3.采集容器:采集标本应使用专用的无菌容器,防止污染和渗漏。 4.无菌操作:采集标本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标本运送的基本原则包括: 1.及时送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避免细菌繁殖和死亡。 2.保温和冷藏:对于需要冷藏的标本,应置于适当的温度环境中,以保持标本的活性。 3.防止污染:运送过程中应避免标本的污染,如避免与其他物品接触,使用专用的运送工具等。 标本的处理和检验包括标本的处理和标本的检验两个步骤。标本处理包括标本的分类、分离、纯化等操作,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标本的检验包括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总之,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和可靠的关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