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构建文化产业新格局
- 格式:pdf
- 大小:268.56 KB
- 文档页数:3
32基金课题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2020年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基于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的新媒体艺术发展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RKB01661基于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的新媒体艺术发展对策研究陆梅1,周东群2(1山东建筑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1;2齐鲁工业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3)摘要:在当今社会,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改变了文化发展历程,也推动着经济体制与文化产业形成新格局。
在我国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其发展也受到了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制约,影响始终伴随着其发展历程。
本文通过对当今学术界对新媒体行业的界定进行阐述,详细讲述文化产业与科技积极融合这一新时代发展需求。
基于时代发展对此方面的要求,分析在融合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诸多问题,以及新媒体行业艺术发展的最终意义,以期为新媒体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科技创新;文化融合;新媒体艺术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2-0032-020 前言近些年来,传统媒体行业更新变革,新媒体艺术逐渐发展壮大,而对于新媒体行业艺术的研究也变得火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并投身研究这一课题。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许多行业的发展速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也有了巨大的飞跃。
而文化艺术在这样的大潮中能够和科技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新媒体行业借助科技的飞速进步,以一种崭新的视觉形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式,也将人们的审美体验拓展开来,正一步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促使人类文明社会走进一个新的格局。
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正在开展的媒体活动都正处于实验阶段,会受到多方制约。
面对这些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我们需要向其他新媒体行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借鉴相关经验,汇总其在发展历程中应对各类问题的举措。
将文化产业与科技相融合,并以此为前提探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方向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文化新辉煌心得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提供了很多借鉴和参考。
然而,在文化领域,我们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惑。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和加强文化自信和自强,以铸就我国的文化新辉煌。
一、加强文化自信,坚守文化根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腾飞的基础。
在面对文化冲击和竞争时,我们必须坚守自己的文化根基,保持文化自信。
文化根基是国家发展的灵魂,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只有自信才能站稳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舞台上。
为此,我们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传承好、发扬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同时,也要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不搞文化排斥和冲突。
二、倡导独立自主,推动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
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创新道路,推动文化创新走在全球前列。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文化创新的道路上,我们要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增加投入,优化环境。
同时,也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吸取他国文化优越之处,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自强的重要保障和动力。
我们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强国。
在改革中,我们要解放思想,摒弃陈规陋习,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同时,也要注重依法治理,健全文化执法监管机制,保护文化产权,维护文化市场秩序。
四、加强文化领域人才培养,提升文化品质人才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也是文化自信和自强的核心。
我们要加强对文化领域人才的培养,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只有优秀的人才,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文化作品和产品。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要加大对文化教育的投入,推动文化教育的全面发展。
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文化创作者,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条件。
五、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创造力文化产业是文化自信和自强的重要领域。
朝阳区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发展2016年,朝阳区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有序推进全区文化创意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发展,全面提升文创产业国际化、高端化、集约化、融合化、品牌化水平。
2016年,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态势,各类文创要素资源进一步集聚,区域功能进一步巩固提升,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和服务全区“建设‘三区’、建成小康”总体目标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一发展概况2016年,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延续“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势头,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区文创企业注册数为72247家,2016年新增14251家,同比增长24.6%。
其中,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的文创企业有202家,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650家,注册资金合计达613.5亿元。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文创企业注册数为34848家,2016年新增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的有99家,新增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274家,注册资金合计达282.3亿元。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核心区成为中国文化传媒类企业最集聚的区域。
2016年,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区级财政收入93.7亿元,财力贡献比重逐年提升;产业增加值超过600亿元,同比增长13%,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6年,朝阳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收入为3136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稳步增长。
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和文化艺术服务业是全区文化创意产业保持平稳增长的突出力量,三大行业收入分别达到741.5亿元、113.2亿元和83.4亿元,同比增长5.2%、17.0%和13.6%。
移动新媒体、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迅速,同比增速超过20%。
2016年1~12月,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规模以上文创企业实现收入1500亿元,创意程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移动新媒体等领域企业收入同比增长40%以上。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发言“>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发言推进文化创新做强文化产业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发言一、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使文化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中做出积极的贡献,从而真正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加强文化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泸西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加快全面建设泸西小康社会进程的战略需要。
文化产业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朝阳产业。
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也正在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并将日益显示出它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从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走向小康阶段时,社会对文化的需求会急速增长。
目前,泸西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方面,国家非常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云南省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红河州则力图建设民族文化大州;另一方面,随着我县及周边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文化方面的消费支出比例越来越大,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一个非常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正在形成。
这是我县面临的一次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如果能够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及时认识和充分把握这个历史机遇,就能够抢占发展先机,分享文化消费这个跨世纪的新型超级市场。
县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县委十届二次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有泸西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最近县委、县人民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艺术的实施意见》。
公务员申论如何加强文化产业创新与融合发展公务员申论:加强文化产业创新与融合发展近年来,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加强文化产业创新与融合发展,公务员应当积极探索适应时代需求的路径。
一、加大投入,提高文化产业创新研发能力要加强文化产业创新与融合发展,首先需要加大投入,优化创新环境。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应政策,提供税收优惠、专项资金支持等,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其创新研发能力。
同时,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鼓励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二、构建创新机制,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是推动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公务员在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方面应起到引领作用。
可以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支持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的结合,推动科技成果应用于文化产业,提高创新效率。
同时,还可以鼓励科技企业与文化企业联合创新,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培育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人才是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公务员可以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加强对相关类院校的指导和支持,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怀有创新精神和文化敏感性的人才。
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岗位轮岗等方式,提升在岗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文化产业创新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四、加强多方合作,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各方合作,公务员在协调推动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
可以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跨界合作,形成产业链协同创新和优势互补。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机制,激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新力。
综上所述,公务员在加强文化产业创新与融合发展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