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题(9页)
- 格式:doc
- 大小:344.20 KB
- 文档页数:9
小学四年级数学奥数题100题附答案(完整版)题目1有一个数列:1,3,5,7,9,11,13,15,17,19。
求这个数列的和。
答案: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为1,末项为19,公差为2,项数为10。
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总和= (首项+ 末项)×项数÷2即:(1 + 19)×10 ÷2 = 100题目2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需要2 分钟,那么他从一楼走到六楼需要几分钟?答案:从一楼到三楼,实际上走了 2 层楼梯,用了2 分钟,所以走一层楼梯需要1 分钟。
从一楼到六楼需要走5 层楼梯,所以需要5 分钟。
题目3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240,而减数是差的5 倍,差是多少?答案:因为被减数= 减数+ 差,被减数+ 减数+ 差= 240,所以被减数= 240÷2 = 120。
又因为减数是差的5 倍,设差为x,则减数为5x,所以x + 5x = 120,解得x = 20,即差是20。
题目4两个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 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答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扩大相同的倍数。
所以商还是8,余数是20×10 = 200。
题目5鸡兔同笼,共有头100 个,脚316 只,鸡兔各有多少只?答案:假设全是鸡,那么脚有100×2 = 200 只,比实际少316 - 200 = 116 只。
每把一只鸡换成一只兔,脚就多4 - 2 = 2 只。
所以兔有116÷2 = 58 只,鸡有100 - 58 = 42 只。
题目6一块长方形草地,长18 米,宽12 米,中间有一条宽2 米的小路,求草地(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方法一:整个长方形的面积为18×12 = 216 平方米。
小路的面积为18×2 + 12×2 - 2×2 = 56 平方米。
四年级奥数题精选200题一、算式谜1.在下面的数中间填上“+”、“-”;使计算结果为100。
1 2 3 4 5 6 7 8 9=1002. ABCD+ACD+CD=1989;求A、B、C、D。
3. □4□□-3□89=3839。
4. 1ABCDE×3=ABCDE1;求A、B、C、D、E。
二、找规律5.找找规律填数76;2;75;3;74;4;( ); ( );2;3;4;5;8;7;( );( );2;1;4;1;8;1;( );( )。
6.在( )内填入适当的数1;1;2;3;5;8;( );( );1;1;1;3;5;9;( );( );0;1;2;3;6;11;( );( );7.找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1)0;1;3;8;21;55;( );(2)2;6;12;20;30;42;( );(3)1;2;4;7;11;16;( )。
(1)1;6;7;12;13;18;19;( );8.选择一个锐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44度;其余两个角可能是()36度和100度90度和46度75度和61度18度和96度9.简便计算12×102-2469×56+32×56-5613×94+13×10-13×410.解决问题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1;∠2和∠3;∠2=2∠1;∠3=∠2;求∠1=?三、排列组合11.小华、小花、小马三个好朋友要在一起站成一排拍一张照片。
三个人争着要站在排头;无法拍照了。
后来照相师傅想了一个办法;说:"我给你们每人站在不同位置都拍一张;好不好?"这下大家同意了。
那么;照相师傅一共要给他们拍几张照片呢?12.二(1)班的小平、小宁、小刚、小超4人排了一个小块板;准备"六、一"演出。
在演出过程中;队形不断变化。
(都站成一排)算算看;他们在演出小快板过程中;一共有多少种队形变化形式?13."69"顺倒过来看还是"69";我们把这两个顺倒一样的数;称为一对数。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1. 简便计算:25×125×4×8答案:(25×4)×(125×8)= 100×1000 = 1000002. 小明在计算加法时,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0 错写成8,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 错写成9,所得的和是532。
正确的和是多少?答案: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0 错写成8,所得的和就多了80;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 错写成9,所得的和就多了3。
所以正确的和是532 - 80 - 3 = 4493. 果园里有梨树、桃树和苹果树共1200 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 倍,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4 倍。
求梨树、桃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答案:苹果树:1200÷(1 + 3 + 4)= 150(棵);梨树:150×3 = 450(棵);桃树:150×4 = 600(棵)4. 某工厂一车间和二车间共有100 人,二车间和三车间共有97 人,一车间和三车间共有93 人。
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答案:三个车间总人数:(100 + 97 + 93)÷2 = 145(人);一车间:145 - 97 = 48(人);二车间:145 - 93 = 52(人);三车间:145 - 100 = 45(人)5. 学校买了4 个足球和2 个排球,共用去162 元。
每个足球比每个排球贵3 元,每个足球和每个排球各多少元?答案:假设全买的足球,总价要多2×3 = 6 元,所以足球的单价:(162 + 6)÷(4 + 2)= 28(元);排球单价:28 - 3 = 25(元)6. 鸡兔同笼,共有头30 个,脚86 只。
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答案:假设全是鸡,兔:(86 - 30×2)÷(4 - 2)= 13(只);鸡:30 - 13 = 17(只)7. 一条公路长1200 米,在公路的两旁每隔20 米栽一棵树,两端都栽。
四年级数学经典奥数题训练50道(含答案)1、工人叔叔3小时做24个零件, 照这样计算,他8小时做多少个零件?小时做多少个零件?2、王大爷带了花1500元钱去买化肥,买了9袋化肥,找回15元。
每袋化肥多少钱?元。
每袋化肥多少钱?3、张大爷买15只小猪用7455元,他还想再买30只这样的小猪,他还要准备多少钱?只这样的小猪,他还要准备多少钱?4、一双皮鞋105元,一件衣服的价钱是鞋子的2倍。
妈妈买一双鞋子和一件衣服共要多少元?元?5、育才小学要把180名少先队员平均分成6个分队,每分队分成5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少名少先队员?6、小荣家养了45只鸡,18只鸭。
如果每只鸡一年可以产蛋13千克,每只鸭产蛋12千克,这些鸡、鸭一年可以产多少千克蛋?这些鸡、鸭一年可以产多少千克蛋?7、一支铅笔比一块橡皮贵7分,一支园珠笔可买11支铅笔,支铅笔,已知一块橡皮已知一块橡皮8分,分,一支园珠一支园珠笔多少钱?8、张君今年45岁,小刚今年5岁,再过3年,张君的岁数是小刚的多少倍?年,张君的岁数是小刚的多少倍?9、小明有40元钱,比小强多6元,两人共有多少元?小明给小强多少元两人钱数一样多?两人共有多少元?小明给小强多少元两人钱数一样多?10、某厂有男工42名,女工人数比男工的3倍少11名,这个工厂共有多少名工人?名,这个工厂共有多少名工人?11、王叔叔在化肥厂开车送化肥。
去时每小时行48千米,用了5小时,返回时因为空车只用了3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2、学校发练习本,发给8个班,每班200本,还要留100本发奖用。
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习本?13、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
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多少天?14、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0本书,3小时装订了240本。
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书还需要多少小时能装订完?多少小时能装订完?15、四年级要为图书馆修补244本图书,第一天修补了49本,第二天修补了51本,剩下的要3天修补完,平均每天要修补多少本?天修补完,平均每天要修补多少本?16、建筑工地需黄沙50吨。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题目1: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与除数的和是280,商是6,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答案:除数:280÷(6 + 1) = 40被除数:40×6 = 240题目2: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3,积就增加54;如果另一个因数减少4,积就减少96,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多少?答案:一个因数:54÷3 = 18另一个因数:96÷4 = 24积:18×24 = 432题目3: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540 末尾的“0”漏写了,结果得到商是60,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答案:被除数:60×54 = 3240正确的商:3240÷540 = 6题目4:一个数除以25,商是18,余数最大是多少?这时被除数是多少?答案:余数最大是24被除数:25×18 + 24 = 474题目5:甲、乙两数的和是264,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两数相等。
甲、乙两数各是多少?答案:乙数:264÷(10 + 1) = 24甲数:24×10 = 240题目6:小明做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 错写成8,把十位上的6 错写成0,这样算的差是200,正确的差是多少?答案:被减数个位上的3 错写成8,差增加了5;十位上的 6 错写成0,差减少了60。
正确的差:200 - 5 + 60 = 255题目7: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3 杯水,连瓶共重440 克;如果倒进 5 杯水,连瓶共重600 克。
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答案:一杯水重:(600 - 440)÷(5 - 3) = 80(克)空瓶重:440 - 3×80 = 200(克)题目8:某工厂一车间和二车间共有100 人,二车间和三车间共有97 人,一车间和三车间共有93 人。
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答案:三个车间总人数:(100 + 97 + 93)÷2 = 145(人)一车间人数:145 - 97 = 48(人)二车间人数:145 - 93 = 52(人)三车间人数:145 - 100 = 45(人)题目9:4 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82,这4 个数分别是多少?答案:中间两个数的和:82÷2 = 41中间两个数分别为:(41 - 1)÷2 = 20,20 + 1 = 21这4 个数分别是19、20、21、22题目10:在一条长2500 米的公路一侧架设电线杆,每隔50 米架设一根,若公路两端都不架设,共需电线杆多少根?答案:2500÷50 - 1 = 49(根)题目11:一块长方形草地,长18 米,宽15 米,在它的四周向外铺一条宽1 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篇一:[学校四班级奥数题及答案]四班级奥数题数学及答案一次数学考试后,小军问小昆数学考试得多少分.小昆说:“用我得的分数减去8加上10,再除以7,最终乘以4,得56.”小伴侣,你知道小昆得多少分吗?答案与解析:解析:这道题假如顺推思索,比较麻烦,很难理出头绪来.假如用倒推法进行分析,就像剥卷心菜一样层层深化,直到解决问题.假如把小昆的叙述过程编成一道文字题:一个数减去8,加上10,再除以7,乘以4,结果是56.求这个数是多少?把一个数用□来表示,依据题目已知条件可得到这样的等式:{[(□-8)+10]÷7}×4=56.如何求出□中的数呢?我们可以从结果56动身倒推回去.由于56是乘以4后得到的,而乘以4之前是56÷4=14.14是除以7后得到的,除以7之前是14×7=98.98是加10后得到的,加10以前是98-10=88.88是减8以后得到的,减8以前是88+8=96.这样倒推使问题得解.解:{[(□-8)+10]÷7}×4=56[(□-8)+10〕÷7=56÷4答:小昆这次数学考试成果是96分.篇二:[学校四班级奥数题及答案]四班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信任大家都做过不少趣味数学题吧,那么下文我为大家整理了最新的四班级趣味数学应用题,一起来看看吧!1、教室的钥匙被弄丢了,笑笑、调皮、青青三位小伴侣每人说了一句话:笑笑说:我没有说谎。
调皮说:笑笑在说谎。
青青说:调皮和笑笑都在说谎。
聪慧的小伴侣,你知道他们中间谁肯定在说谎吗?2、今年我们育才集团新来了4名年轻老师,而我们育才集团有四所学校,想每个学校都支配1名老师,3位有关的老师建议这样支配:李老师:丙去育才一小,乙去育才二小。
王老师:丙去育才二小,丁去育才三小。
张老师:甲去育才二小,丁去育才四小。
总校校长最终吸取了每位相关老师建议的一半,你知道校长是怎么分的吗?3、世界杯有32支足球队参与,分成8个小组先打小组赛,小组里面每两支球队要进行一场竞赛,你知道世界杯小组赛一共打了多少场竞赛吗?4、将一根12米长的绳子折成等长的3折,再对折一次,然后从正中间剪开,则一共剪成( )根绳子,最短的是( )米。
奥数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每日一道思考题:速算与巧算1、9 + 99 + 999 + 9999 + =。
2、 + + 1999 + 199 + 19 =。
3、(1 + 3 + 5 + … + 1989) - (2 + 4 + 6 + … + 1988) =。
4、389 + 387 + 383 + 385 + 384 + 386 + 388 =。
5、(4942 + 4943 + 4938 + 4939 + 4941 + 4943) ÷ 6 =。
速算与巧算-答案1、解答:在涉及所有数字都是9的计算中,常使用凑整法。
例如将XXX1000-1去计算。
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9 + 99 + 999 + 9999 + = (10 - 1) + (100 - 1) + (1000 - 1) + ( - 1) + ( - 1) = 10 + 100 + 1000 + + - 5 = - 5 = .2、解答: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
不过这里是加1凑整。
(如199 + 1 = 200) + + 1999 + 199 + 19 = ( + 1) + ( + 1) + (1999 + 1) + (199 + 1) + (19+ 1) - 5 = + + 2000 + 200 + 20 - 5 = - 5 = .3、此题已被删除。
4、解答:解法1: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390接近,所以选390为基准数。
389 + 387 + 383 + 385 + 384 + 386 + 388 = 390 × 7 - 1 - 3 - 7 - 5 - 6 - 4 = 2730 - 28 = 2702.解法2:也可以选380为基准数,则有389 + 387 + 383 + 385 + 384 + 386 + 388 = 380 × 7 + 9 + 7 + 3 + 5 + 4 + 6 + 8 = 2660 + 42 = 2702.5、解答:认真观察可知此题关键是求括号中6个相接近的数之和,故可选4940为基准数。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1. 计算:25×4÷25×4 = ()A. 1B. 16C. 100D. 625答案:B解析:25×4÷25×4 = 100÷25×4 = 4×4 = 162. 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 写成了56,结果得到商是13,余数是52,正确的商应该是()A. 10B. 11C. 12D. 13答案:C解析:先求出被除数为56×13 + 52 = 780,780÷65 = 123. 用简便方法计算99×88 + 88 = ()A. 8800B. 8888C. 9688D. 8088答案:A解析:99×88 + 88 = 88×(99 + 1) = 88×100 = 88004. 一个数除以18,商是15,余数是12,这个数是()A. 270B. 282C. 288D. 292答案:B解析:18×15 + 12 = 2825. 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 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 倍,积()A. 扩大10 倍B. 缩小10 倍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C6. 3700÷900 = ()A. 4......1 B. 4......10 C. 4......100 D. 40 (100)答案:C7. 与480÷18 结果不同的是()A. 480÷6÷3B. 480÷(6×3)C. 480÷9÷2D. 480÷2÷9答案:D8. 25×(8 + 4) = ()A. 25×8×25×4B. 25×8 + 25×4C. 25×8 + 4D. 25×4 + 8答案:B9. 下面三道算式中,商最小的算式是()A. 256÷16B. 512÷8C. 512÷16答案:A10. 小明从家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60 米,要走10 分钟,如果每分钟多走15 米,需要几分钟?()A. 8B. 9C. 7D. 6答案:A解析:路程为60×10 = 600 米,速度变为60 + 15 = 75 米/分钟,时间为600÷75 = 8 分钟11. 9□8765000 最接近9 亿,□里可以填()A. 0B. 0 - 4C. 5 - 9D. 4答案:B12. 下面各数,只读一个零的是()A. 6008800B. 6000880C. 6080800D. 6880000答案:B13. 用一个放大100 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A. 300°B. 30°C. 3000°D. 3°答案:B14. 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四年级奥数题(含答案)1.为了尽早喝上茶,可以先洗水壶,然后烧开水,同时洗茶壶、茶杯和拿茶叶,总共需要11分钟。
2.运输137吨货物,可以选派28辆小卡车和5辆大卡车,这样总共需要耗油1050升。
3.烙饼最少需要6分钟,先烙两个饼,再烙一个饼,总共需要6分钟。
4.为了使总时间最少,可以按照乙、丙、甲、丁的顺序用水,总时间为8分钟。
5.先让甲、乙过桥,甲回来,然后让丙、丁过桥,乙回来,最后让甲、乙过桥,共需要17分钟。
6.先让甲、乙过河,甲回来,然后让丙、丁过河,乙回来,最后让甲、乙过河,共需要17分钟。
2.根据计算,大卡车每吨耗油量为2公升,小卡车每吨耗油量为2.5公升。
为了节省汽油,最好选择大卡车运输。
根据货物总量,最优调运方案是派27车次大卡车和1车次小卡车,共耗油量为275公升。
3.传统做法是同时烙两张饼,再烙第三张饼,用时8分钟。
但这种方法可能浪费时间。
我们可以先烙第一、二张饼的第一面,2分钟后,拿下第一张饼,放上第三张饼,并给第二张饼翻面。
再过两分钟,第二张饼烙好了,这时取下第二张饼,并将第三张饼翻过来,同时把第一张饼未烙的一面放上。
两分钟后,第一张和第三张饼也烙好了,整个过程用时6分钟。
4.四个人用水时间固定,只能减少等待时间来缩短总时间。
应按丙、乙、甲、丁的顺序用水,总时间为26分钟。
5.为了节省时间,应让速度快的人承担送手电筒的任务。
先让甲和乙过桥,用时2分钟,再由甲返回送手电筒,需要1分钟。
然后丙和丁搭配过桥,用时10分钟。
接下来乙返回送手电筒,用时2分钟,然后和甲一起过桥,又用时2分钟。
总时间为17分钟。
6.为了使过河时间最短,应注意两点:(1)同时过河的两头牛时间差要尽可能小。
(2)过河后应骑用时最少的牛回来。
最优方案是XXX骑甲牛过河,再骑甲牛返回,用时3分钟。
然后骑丙牛赶XXX过河,再骑乙牛返回,用时8分钟。
最后骑甲牛赶乙牛过河,不用返回,用时2分钟。
总时间为13分钟。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1. 一个数除以25,商是18,余数是7,这个数是()A. 457B. 467C. 477D. 487答案:A解析:被除数= 商×除数+ 余数,即18×25 + 7 = 4572. 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 写成了56,结果得到商是13,余数是52,正确的商应该是()A. 12B. 10C. 11D. 9答案:A解析:先求出被除数:56×13 + 52 = 780,780÷65 = 123. 用简便方法计算25×24,正确的是()A. 25×20×4B. 25×20 + 4C. 25×4×6D. 20×4 + 5×4答案:C解析:25×24 = 25×4×64.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 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 倍,积()A. 扩大10 倍B. 缩小10 倍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一个因数扩大10 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 倍,积不变。
5. 25×(8 + 4)=()A. 25×8×25×4B. 25×8 + 25×4C. 25×8 + 4D. 25×4 + 8答案:B解析:根据乘法分配律,25×(8 + 4)= 25×8 + 25×46. 下列算式中,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的是()A. 48 + 62 + 38 = 48 + (62 + 38)B. 34×125×8 = 34×(125×8)C. 117×99 + 117 = 117×(99 + 1)D. 25×24 = 25×4×6答案:B解析:乘法结合律是(a×b)×c = a×(b×c),B 选项34×125×8 = 34×(125×8)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四年级奥数题
例1、聪聪和灵灵平均出钱买本若干,聪聪得23本,灵灵得17本,而聪聪找给灵灵48元,问每本多少钱?
例2、某班共有42人,参加美术小组的有11人,参加陶艺小组的有15人,有6人两个小组都参加。
这个班既没参加美术小组也没参加陶艺小组的有多少人?
例3、两数相除,商3余4,如果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相加和是43,
被除数是()数是()。
例4、教工运动会上,参加跳绳比赛的有38人,参加踢毽子比赛的有39人,因病请假的有3人。
如果全校教工有55人,那么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踢毽子比赛的老师又多少人?
练习1、小明和小红平均出钱买本若干,小明得12本,小红得8本,而小明找给小红38元,问每本多少钱?
练习2、三(1)班订《数学报》的有32人,订《阅读报》的有30人,两份报纸都订的有10人,
全班每人至少订一种报纸,三(1)班有学生多少人?
练习3、两数相除商5余5,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46,请问被除数是(
练习4、某班有学生40人,对数学有兴趣的有17人,对音乐有兴趣的有13人,两样都有兴趣的有8人。
两样都没有兴趣的有几人?
课后作业:
1、某班有30人参加长跑和乒乓比赛。
其中参加乒乓比赛的有16
人,参加长跑的
有23人,两种比赛都参加的有几人?
2、六一节到了,学校召开庆祝会,必须在操场的四周插上彩旗,可彩旗只有28
面。
要使每边都有8面彩旗,应该怎样插?
3、甲、乙两班共有学生104人,乙、丙两班共有学生106人,丙、丁两班共有学
生101人。
甲、丁两班共有多少人?
4、校运动会上,四个年级共有118人参加跑步比赛。
其中一、二年级共有70人
参加,一、三年级共有65人参加,二、三年级共有59人参加。
问:四年级有
多少学生参加跑步比赛?
5、某校三年级共有三个班级128名学生,一班和二班共有89人,二班和三班共
有87人。
三年级各班有多少名学生?
1、算式迷
算式迷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添运算符号,使算式成立;二是空格算式,也就是竖式求出□中的数字是多少;三是字迷,也就是用字母或对字表示的算式,要求出这些汉字或字母代表的数字是多少。
一,数字迷
例1、将 0~6这7个数填在下面的○中,每个数字恰好出现一次和两位数的整数算式。
○×○=○÷○=○
例2、将 0~9填入下面算式的□中,使各算式都成立。
□+□=□
□-□=□
□×□=□□
例3、有一个四位数,它乘以9后的积恰好是将原来的四位数各位数字顺序颠倒而得的新四位数.求原来的四位数.
例4、在图4-2所示的竖式中,相同的汉字表示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表示不同的数字.如果:巧+解+数+字+谜=30,那么“数字谜”所代表的三位数是多少?
例5、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七位数,把它前四位组成的数与后三位组成的数相加得9063,把它前三位数组成的数与后四位数组成的数相加得2529.求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1.将1~9共九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四个算式的□中,使四个等式都成立。
□-□=1□+□=9
□□÷□=9□×□=9
2.由1~9的9个数字组成下列算式,5的位置已经知道,
将填入其它数字□×□=5□□□÷□×□=
□
3、有一个四位数,它乘以4后的积恰好是将原来的四位数各位数字顺序颠倒而得的新四位数.求原来的四位数.
4、在图4-1所示的算式中,每一个汉字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那么“喜欢”这两个汉字所代表的两位数是多少?
5、已知图4-6所示的乘法竖式成立.那么ABCDE是多少?
6、在图4-8所示的算式中,相同的汉字表示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表示不同的数字.请把这个竖式翻译成数字
算式.
2、和差倍应用题
和差倍也分为三类:一是和差,二是和倍,三是差倍。
做和差倍常用的方法是画线段图,从而形象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和倍数的变化关系。
画图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