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间设备管理制度

车间设备管理制度

车间设备管理制度
车间设备管理制度

车间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

通过对生产设备的有效管理控制,以确报对设备的有效使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满足生产需求和工艺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的所有生产加工设备的管理控制和维修保养全过程。

三、设备操作要求

为确保设备的合理使用,坚持实行“维修保养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严禁违章操作和硬拼设备,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提高设备综合利用率。

1.合理使用设备,严禁违章操作,不允许超负荷运转。

2.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者的技术培训及定期考核,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水平和技术素质,是设备正常合理使用的首要条件。要求岗位操作者掌握“三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修、会排除故障)的基本技能。

3.岗位操作者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设备必须由本岗位操作者启动,非岗位操作者不允许启动设备。

四、设备的维修保养

设备的维修保养要坚持做到:

1.清洁:设备无油污、无积尘。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运动面不脱油,场地周围无脏污。

2.润滑:油路畅通,油标清晰;油标适当,油质适用,定期加油,合理润滑。

3.整齐:工具、附件、成品堆放整齐。

4.检查:紧固调整、防腐防漏,掌握设备技术状况,保证设备安全运转。

5.观测:经常对设备机件的磨损规律和消耗情况,进行观察和测定,为检修提供实际资料。

五、设备管理的内容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设备的选择和评价。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和生产上需要,正确的选择设备。同时要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评价,以选择最佳方案。

2.设备的使用。针对设备的特点,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安排生产任务,可以减轻设备的亏损、延长使用寿命,防止设备和入身事故;减少和避免设备闲置,提高设备利用率等。

3.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它是设备管理方面的中心环节,是工作量最大的部分。要合理地制订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计划及采用先进的检修技术并组织实施;组织维修所用备品

和配件的供应储存等。

4.设备的改造与更新。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产品品种、质量和发展新产品、改造老产品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的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

5.建立设备管理台账。其内容有: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购入日期,使用年限,折旧年限,资产编号,使用部门使用状况等等,以表格的形式做出来,每年都需要更新和盘点。

六、设备事故的划分和处理

设备因非正常的损坏造成停产或降低效能,均属于设备事故。

1.设备事故的划分:重大设备事故和一般设备事故。

2.设备事故的性质:责任事故、质量事故、自然事故。

3.设备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①设备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持现场并逐级上报。

②一般事故由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根据三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其他人员未接受教育不放过、没有规范措施不放过)进行调查分析。

③事故责任单位根据事故分析结果,写出事故报告。

④对事故责任者,除教育外,还要视情况给予严肃处理。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