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黑人的解放之路

美国黑人的解放之路

美国黑人的解放之路
美国黑人的解放之路

美国黑人的解放之路

2012年04月28日瞭望东方周刊

马克思高度评价林肯:“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

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的优良品质的罕有人物,

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

文|【美】庞忠甲【加】陈思进

18世纪末叶,在英国首先发轫工业革命,随即遍及法国、比利时、德国等西欧国家。美国虽然远隔重洋,但以欧裔新教徒为主的成分背景,加上有利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条件,很快就跟上了工业化的脚步。

美国立国之时,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为辅。进入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发展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较快,而温暖湿润的南方仍以种植园经济为主。新旧经济体系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和斗争。北方需要扩大自由雇工劳动力来源,倾向于废除不人道、反人权的奴隶制度,并主张采行保护关税政策,以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南方则视奴隶制度为生命线,并力主实行低关税政策,以利低价购买工业制品。

随着美国获得西部的大片领土,成立新的州,就不断发生容许或禁止奴隶制存在的斗争。关于奴隶制的争论,几乎涉及政治、经济、宗教、道德一切领域,成为美国政治挥之不去的浓重阴影。

美国南北双方奉行的政策不同,使得宗教界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北方教会不断设法通过对《圣经》的诠释对解放黑奴加以辩护。南方教会一些领袖使用加尔文宗神学为奴隶制强辩。

美国最早起来批评奴隶制的是宗教界人士,其后开国元勋中也有人主张限制和废除奴隶制。但那时尚限于个人行为,没有形成运动。随着北方工业资本主义日益强大,奴隶制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骚动不安,废奴斗争从原来的分散活动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团体的有组织的行动。

1833年,废奴主义者成立反对奴隶制协会,其纲领指出:“奴隶制度是同客观正义、共和制度以及基督教教义相对立的。”废奴主义者和黑人奴隶采取了从舆论宣传到暴力抗争各种形式进行斗争。

1859年,白人废奴主义者约翰·布朗(JohnBrown,1800-1859)领导武装起义,试图在全国推翻奴隶制,遭到镇压并被处绞刑。布朗在临刑前写下遗书,认为只有用鲜血才能洗清这个国家的罪行。

“国家的拯救者”林肯

1861年3月,反奴隶制的民主主义者、出身低微的亚伯拉罕·林肯就任第16届总统。林肯指出:“我们的中心思想不应当只是‘一切公民是平等的’,而应当是更广泛、更美好的‘一切人生来平等’。”

他简括地表明立场:“我不愿当奴隶,所以我也不愿当奴隶主。”“我们给奴隶以自由,就是使自由人的自由得到保证。”而且他认为,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不住的”,“奴隶制最终会走向灭亡”。

他赢了总统选举,主要是得到了北方的支持;在南部10个州中,他没有获得一张“选举人票”。所以林肯当选好像点着了导火索,使联邦的房子真的裂开了。林肯就职后一个多月,南部盟军就开始了反政府战斗,于是展开了一场烽火连绵5年之久的南北战争。

北方军转败为胜,解放黑奴即将实现之际,林肯再度当选为总统。当时在欧洲的马克思,代表第一国际中央委员会起草了致林肯的贺信,信中说:“如果说您在第一次当选时的中肯号召是反抗奴隶主权势,那么您在第二次当选时的胜利的战斗口号就是:消灭奴隶制!自从美国展开这场伟大的斗争,欧洲的工人就本能地感觉到自己阶级的命运是同星条旗连在一起了。”

1863年1月1日,林肯正式签署了《解放宣言》,宣告400万奴隶获得了解放。1865年1月31日,在林肯推动下,国会通过了第十三条宪法修正案,确认否定奴隶制度。

1865年4月9日,南部陆军总司令李将军率部投降,南北战争落幕。所有南方军队官兵宣誓不再作战后,均获无罪开释。林肯认为全国所有各州对奴隶制都负有责任,在南部废除奴隶制后,联邦政府应对奴隶主进行赔偿,并将南方的重建问题迫切地提上议事日程。他一贯主张对人不怀恶意,常持宽容恕道。战后林肯支持释放李将军,并默许南部“伪总统”戴维斯出逃加拿大。

他的宽厚、仁慈并未消除敌人的刻骨仇恨。就在南北战争结束后5天的4月14日,林肯在观剧时遭奴隶制拥护者暗杀。但是以林肯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已将美国历史推进了一大步,“一切人生而平等”的原则从此变得更为名正言顺起来了。

186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确认所有在美国出生的人,生来具有美国国籍。这样就把刚刚从南方各州奴隶制解放出来、获得自由之身的黑人,定义为美国公民,置于联邦政府的保护伞之下。

历史学家称华盛顿为国父、林肯为“国家的拯救者”。马克思高度评价林肯:“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的优良品质的罕有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至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这是美国立国后唯一一次通过流血战争实现的重大政治改革。美国人民在内战中付出了惨重代价,但这场战争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前进道路上制度和道义范畴的重大障碍,使美国得以极大地解放社会生产力,追随欧洲工业化并青出于蓝,迅速跃居为世界一流强国。

抵制巴士座位隔离和“黑白同校”

作为移民国家,美国与众不同,特有极其复杂的种族问题。其中作为奴隶被强迫移民的黑人地位问题,虽经南北战争和《解放宣言》的大转折,但社会深刻歧见继续存在,长期折磨着美国人的心灵和肉体,至于妇女和其他族裔的平等地位问题,也都需在其后的长期演变中逐步解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朝鲜战争期间,由于有黑人参加作战,军队中取消了种族隔离制度,这一事实推动了国内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之交,林肯签署《解放宣言》已近百年,黑人虽然早就不再是奴隶,但仍在多方面饱受歧视,特别在南方地区,种族隔离还相当普遍,黑人实际上还难于行使选举权。

政府支持民权运动,例如任命黑人为高级官员和联邦法官,下令军事学院招收黑人,规定联邦建造或出售的住宅不得实行种族歧视,禁止州际铁路及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支持南部黑人选民登记运动,甚至动用联邦军队保护民权运动。但是民权运动没有取得社会共识和法律范畴的可靠保障,许多情况下矛盾反而激化。

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作出“布朗控诉教育局判决案”,宣布长期统治教育领域的“隔离但平等”原则为违宪。

1955年12月1日晚,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一辆公共汽车上,42岁的黑人女裁缝罗莎·帕克斯(RosaParks)拒绝把座位让给一名后来上车的白人男子。

当时蒙哥马利市还实行公共汽车座位隔离制度,黑人须为白人让座。罗莎拒绝让座后,被咆哮的白人司机赶下汽车,并遭警察逮捕和处以罚金。

罗莎决心用法律手段向这一不合理的制度发起挑战,从而激起了席卷全国的民权运动风潮。在26岁的黑人领袖、新教徒马丁·路德·金的带领下,全美爆发了长达381天的抵制巴士座位隔离运动,标志着一场现代民权运动的开始。翌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巴士座位隔离制违反宪法,罗莎也因此被称为“民权运动之母”。

1957年9月,美国阿肯色州小岩城9名黑人学生初次与白人学生同校上学时,遭到白人竭力抵制,掀起了一场种族对抗的大骚乱。当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威尔下令调用联邦国民军伞兵部队紧急空降,不是去镇压奴隶后裔的黑人,而是坚定地保护这9名黑人学生到校上课,贯彻黑白同校的平等人权原则。

1963年4月,在全美实行种族隔离最为彻底的南方大城市伯明翰,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领导和平示威游行,遭到阿拉巴马州州长华莱士下令镇压,接着种族主义暴徒炸了马丁·路德·金的居所。美国总统肯尼迪派遣联邦部队前去,暂时平息了局势。

但不久两名黑人准备在州立大学注册,华莱士州长亲自站到州大办公大楼门前,张臂阻止黑人学生入内。肯尼迪果断命令全副武装的国民警卫队开进校园保护黑人学生,迫使华莱士让步,黑人学生才按时注册。

马丁·路德·金与肯尼迪的“同一个梦”

黑人的平等权利不解决,意味着其他少数民族的次等公民地位也无法根本改善,不仅是美国民主政治的讽刺、道义上的耻辱,而且越来越成为重大社会不稳定因素。

美国总统肯尼迪出身白人豪富家庭,有花花公子之风,但他要对人民负责。1963年6月11日晚,他发表电视演说,呼吁这个国家履行自己的人权保证,采取行动,给黑人平等权利,解决国家面临的“道义危机”。他说:“民权问题是一个道德问题,像《圣经》一样历史悠久,像宪法一样明确。它不能用警察镇压行动去解决,不能靠街头日益增长的示威去解决,也不能凭象征性的姿态或言语平息得了。一场伟大的变革即将到来,国家的义务是使这场伟大的变革对大家都是和平的和建设性的。”

这次演讲,标志着联邦政府全面承担起反对一切种族歧视的义务的开端,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尤其是黑人领袖们,欢呼称颂为“第二次解放宣言“。

一星期后,肯尼迪向国会送交了一份内容全面、影响深远的《民权法案》。他知道面前阻力重重,还必须做艰苦细致的说服和协调工作,以创造一种使法案成为法律的气氛。

肯尼迪同副总统一起,在白宫召开了一系列前所未见的私人会议,以争取1600多位有广泛代表性的全国性领导人物的合作和理解。其中有教育家、企业家、市长、编辑、律师、黑人领袖、南方保守势力领袖、妇女组织和群众团体领导人??有种族融合主义者,也有种族隔离主义者,有民主党人,也有共和党人。没有用金钱,也不靠强制手段,而是发挥总统的领导和协调作用,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扩大共识,促成了一个全民性的支持民权法案的“院外集团”。

许多商店、剧院和餐馆自动取消了种族隔离的标志,雇主和工会开始减少种族限制,南方的市长和资方商会也开始同黑人领袖们对谈,黑人大学生取得了学位,因拒绝黑人学生而一度关门的学校自愿重新开学了??

种族主义顽固势力不甘心失败,其代表人物阿拉巴马州的华莱士州长,再度调遣武装力量,把黑人学生从几个城市新设立的黑白同校的学校中赶出来,迫使肯尼迪不得不再次动用联邦军事命令逼退华莱士。但华莱士式的人物不是孤立的,许多地方白人学生拒进有黑人的学校,黑人学童在路上常常挨打,黑人教室被炸,警察动辄枪击黑人,白人青年打死黑人等侮辱、迫害事件层出不穷。

为了表明争取人权的最大决心,黑人必须进一步显示团结和力量。8月28日,美国黑人在首都华盛顿举行和平集会和游行,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他一次又一次高呼“我有一个梦”,寄望“从前奴隶的子孙们和从前奴隶主的子孙们将能像兄弟般地坐在同一桌旁”,“那里黑人小男孩、小女孩可以和白人小男孩、小女孩,像兄弟姐妹一样手牵手并肩而行”,憧憬将来人际和谐平等完全实现的美景。被称为“近百年改变世界的八大演说之一”。

游行结束后,肯尼迪在白宫就以“我有一个梦”为词欢迎接见了黑人领袖们。他称赞这是“一次解除痛苦的集会??它合乎我们伟大的传统”。

25万人的集会游行有条不紊,没有发生任何暴力行为,从而赢得了更多白人支持者。

两个法案

《民权法案》在国会中激辩不已,但支持者逐渐增多。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不幸遇刺,次年6月在继位的约翰逊总统任内,《民权法案》终获国会通过,于7月2日正式签署,是为著名的《民权法案》(CivilRightsActof1964)。从此结束了长期的黑白种族隔离政策,为生活在美国的2200万黑人铺设了一条公正机遇的大道。法案不仅针对黑人,而且规定对一切少数民族与妇女的歧视为非法。

于是,全美所有交通工具、宾馆、食肆、戏院等公共场所的种族座位隔离制都被废除了。

依据肯尼迪发布的第10925号总统令,后来发展形成了包含范围广泛的《平权法案》(AffirmativeAction),其中要求在就业和就学方面不止局限于平等的原则,而应对黑人等少数民族提供优先考虑和优先机会,使得黑人和少数民族的处境终于得到了明显的实质性的改善。

1965年约翰逊总统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对《平权法案》解释道:“你不能把一个才从很多年的手铐脚镣束缚中解救出来的人,立刻将他带到与别人并肩的起跑线上,对他说‘你可以和别人自由竞争’,并且相信这样做是绝对公平的。

因为对于打开一道公平的大门,我们要做的不止这些。如果我们全体公民都能够从公平的大门下通过,那么所谓的公平,不只是权力和理论,更是事实和结果。”

只要还有种族之分,就免不了种族歧视,白人种族主义对黑人根深蒂固的偏见远未消失,但现代美国社会,种族歧视已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那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爱心或仁心,在此精炼归结成了老妪都解的一句话——“一切人生而平等”。

美国国会众议院2008年7月29日用口头投票方式通过一项非约束性决议案,向那些曾因奴隶制和“吉姆·克罗法”遭受苦难的非洲裔美国黑人和他们的后代道歉。这是美国联邦政府和国会机构就奴隶制迟到的正式道歉。

摘自《美国凭什么》

【美】庞忠甲【加】陈

《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的政治解放观和人的解放观

《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的政治解放观 和人的解放观 【摘要】《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深刻批判了布鲁诺·鲍威尔对犹太人获得解放问题的看法。马克思一方面高度赞赏鲍威尔的文章,认为“他把这一切都做得大胆、尖锐、机智、透彻,而且文笔贴切、洗练和雄健有力”;另一方面,也针对其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和论证。在这一过程中阐述了他自己的政治解放观和人的解放观。 【关键词】:论犹太人问题政治解放人的解放 布鲁诺·鲍威尔在1843年出版的《犹太人问题》,以及在1843年6月发表的《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中阐述了他对犹太人获得解放问题的看法,在他看来犹太人的解放问题纯粹就是一个宗教问题,混淆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界限,由此引起了马克思对他的批判。《论犹太人问题》于1844年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对什么是“政治解放”这一问题,马克思在批驳鲍威尔有关人的宗教解放观点的基础上鲜明地指出,人的解放,不论是宗教解放,还是公民解放,不论是犹太人解放,还是德国人解放,都与国家有直接的关系,实质性的解放就是政治解放,而最终的解放是人类的共同解放。犹太人的解放问题并不单纯是一个宗教问题。 犹太人问题是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问题。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是德国一个少数民族,大部分是商业资本家和高利贷者,日益形成一个有经济实力的社会阶层,他们受到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德意志国家的民族压迫和宗教歧视。而犹太人要求与基督徒享有同等的权利,要求宗教平等﹑族平等和政治平等。这种要求与日俱增,愈演愈烈,成为德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犹太人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地主阶级的矛盾。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在当时社会是具有很大实际意义的。 鲍威尔一方面把宗教问题归结为政治问题,认为宗教解放只能通过政治解放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九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测试题

第九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______年9月至______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大好河山。 2. 在每个中国人心中,_____、______都是最屈辱的记忆,它是民族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我们要铭记历史,_______,永保和平。 3.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_______,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掀起了______抗战的高潮。 4.在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抵御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一大批优秀的抗日将士用生命和热血展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气节。 5.你知道的抗日英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以说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英勇悲壮的感人故事。 6.抗日英雄_______,在喜峰口作战中,他用_______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砍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 7.______战、______战等谱写了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光辉篇章。 8.八路军359旅旅长_______,带领广大官兵,把昔日的“烂泥湾”变成“好江南”靠的是______________精神。 9.1945年_____月_____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10.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________,是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11.在革命战争年代,山东沂蒙人民奉献一切可以拿出的东西,军民之间铸就了_______、_______的沂蒙精神,________就是其中代表。 1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取得了__________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判断题 1.抗日战争历时8年。() 2.在河北省石家庄的西柏坡有一座雕塑叫“残历碑”,它矗立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 3.九一八事变是抗日战争的开端,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4.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7月7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5.1940年8月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歼灭了日伪军4万余人,沉重的打击了敌人。() 6.《铜墙铁壁》雕塑显示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7.1938年10月6名东北抗联妇女战士英勇抗击,宁死不屈,最后集体投江壮烈殉国。() 8.西安事变发生在1940年12月12日,所以又称双十二事变。() 9.延安大生产运动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精神基础。() 10.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人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乘汽车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被毛泽东同志称为是“进京赶考”。() 三、选择题

《大国崛起》美国篇观后感

思考美国崛起,创造中国未来 ——《大国崛起》美国篇观后感 大国崛起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向我们介绍了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故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了解这些国家的发展过程,可以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而美国,则是每一个人都不得不关注的国家,现在的美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国,更是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航向标、晴雨表。虽然中国自70年代末以来进行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有人预言,中国很快会成为一个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国。但是观看了大国崛起美国篇之后,美国曲折的发展道路上的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美国走向成功的过程更值得我们思考。 美国的崛起是一个历史过程,其中原因,包括很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也有其自身在国际关系的不断调整中发展的关系,当然,不可否认的还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一是美国在开国前有一大批来自欧洲的殖民者和创业者。当《五月花号公约》签订的时候,就意味着美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随后的他们综合了欧洲许多民族的现代技术、现代制度和现代思想,为美利坚的强大和崛起提供最为重要的开拓者。二是优越的地理条件。美国的地势广阔,自然资源丰富,而且远离世界的其他主要大国。尽管美国在争霸中参与了许多战争,但在美国本土上却很少发生战争,而且由于他们在一战和二战中的策略,都是得益的国家。三是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成功地调整了美国的内部矛盾而且体现了人格平等的主题。此后,美国经济开始飞速发展,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的诞生仅仅118年,距离这片新大陆被发现也才400年。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签订的《宅地法》点燃了美国人到西部去创造未来的巨大热情。西进运动毫无疑问是美国历史上充满开拓、勇气与冒险精神的一页,正是它,塑造了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个人梦想的美国精神。四是几次工业革命的作用。使美国终于走在了世界经济的最前沿。五是二战后的美国从欧洲得到大批科学家、思想家和技术人员,不仅使发达的美国如虎添翼,而且形成了吸纳国际顶尖人才的现代传统,形成了不断创新的动力机制。这些使得二战后美国成为科技、经济、军事、文化的超级大国。六是在独立而广大的土地上产生了理想的文化和制度环境。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来保护发明创造,正如林肯总统的一句话:“专利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更重要的是宽容的大国心态和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未美国的崛起之路添加了最重要的砝码。 在近代世界历史舞台上忍气吞声二、三百年的中国,如何看待像美国这样已经成功崛起的国家?如何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如何吸收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临渊羡鱼,还是退而结网?这是每一个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我们都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今天的中国,是飞速发展的中国,是走向世界前沿的中国,是不断富饶强大的中国。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我们中国人都期盼中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然而统一的蓝图是如何描绘的呢?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给了我们明确的启示。强大如英国者,不能阻挡美国的独立。强大如南方军者,也不能阻挡美国北方军的统一。独立与统一,谁是谁非?历史的老人告诉我们:只有民主的,进步的,代表新经济发展方向的体制才有资格统

作业2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 一、现实的具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国家职能、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的承担者。 1、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是在人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和完成的; 2、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人创造的,没有人的创造,就没有社会历史; 3、人也是自然物的人化的创造者。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不仅可以使自然物适应自己的需要,而且可以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改变自然物,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那么,什么是人呢? 1845年,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是这样理解的: 1、“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除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之外,还包括人和自然的关系; 2、“总和”不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相加”,而是对各种不同社会关系的概括,即把各种不同社会关系最本质的、最共同的、一般的东西,归结到一起,这就是社会性。社会性是人的唯一特性; 3、人的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人的本质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 现实的具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就意味着现实的具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原理千条万绪,归根到底,就是解放人的问题。人的解放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始终。 人的解放,不是思想活动,而是一种历史活动,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高度发展的结果。这里仅就经济和政治作点具体分析。 人的解放,就经济条件来说,必须消灭私有制,首先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恩格斯说:“只要异化的主要形式,即私有制仍然存在,利益就必然是私人的利益,利益的统治必然表现为财产的统治。”私有制、异化、剥削、占有欲、私人利益,这些现象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生产力不发展的结果。如果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出大量的丰富的产品,能够满足社会成员各种不同的需要,私人占有就是多余的了。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前提下,消灭私有制,首先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就是人的解放的经济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人的解放,就政治条件来说,就是消灭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马克思主义在全面而深入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上,第一,发现了工人阶级是消灭资本主义和建立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农民阶级是这场革命的依靠力量。第二,确定了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是暴力革命,在过渡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并不反对“和平过渡”。暴力国度还是“和平过渡”完全取决于资产阶级的态度。第三,找到了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国体——无产阶级专政获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人的解放的政治条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主要内容。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论证了世界是可以认识和改变的。但是,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把人从自然的、社会的、人为的种种矛盾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自由人。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阐明怎样解放人的。解放人贯彻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始

浅谈“人的解放”理论的现实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78413389.html, 浅谈“人的解放”理论的现实意义 作者:董峰 来源:《经营者》2017年第11期 摘要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很多学者对《论犹太人问题》和 《导言》中蕴含的人的解放思想不够重视。笔者认为,在辨清人的解放的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人的解放的实现条件,提出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对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的解放” 实现条件理论启示 一、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发展目标,也是其终极旨归,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人的解放的主体来看,应当涵盖个体的解放、群体的解放、人类的解放。首先,人的解放是个体的解放。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起点是现实的个人;另一方面,个人的解放是人的普遍解放、一切人的解放的前提。其次,人的解放是群体的解放。人是生活在家庭、学校等群体中的人。最后,人的解放是人类的解放。从人的解放的内容来看,人的解放包括人从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从人的解放的过程来看,人的解放是循序渐进的,要经历人的依赖性、物的依赖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也可以说是人的解放的三个阶段。 从人的解放的理想状态来看,人的解放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 总之,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人的解放,内涵则不同,但其实质都是人通过不断摆脱各种束缚而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二、“人的解放”的实现条件 (一)政治条件

第七章 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诞生(练习及答案)

第七章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诞生 本章练习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斗争的焦点是: A.和平与内战 B.政权与军队 C.民主与独裁 D.团结与建国 2.重庆谈判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自卫战争胜利的战役是:A.邯郸战役 B.津浦战役 C.苏中战役 D.上党战役 3.1945年12月,来中国"调处"国共两党关系的美国总统特使是:A.史迪威 B.司徒雷登 C.赫尔利 D.马歇尔 4.把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解放战争时期的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5.1946年,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的一个著名的论点是: A.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 B.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C.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6.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镇压国统区"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制造的流血惨案是: A."一二一"惨案 B.下关惨案 C.李公朴、闻一多惨案 D."五二○"惨案 7.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口号的文件是:A.《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B.《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C.《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8.中国共产党为制定"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行动纲领而召开的会议是: A.全国土地会议 B.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中央九月会议 9.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A.《新民主主义论》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C.《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D.《论人民民主专政》10.1948年下半年,揭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序幕的战役是:A.济南战役 B.辽沈战役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批判本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批判本性 理论与改革2009·4理论与改革2009·4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批判本性 — ———读《论犹太人问题》引发的思考 ■陈宇宙 ■胡帆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北京 100872) 【摘要】解放不是理性的激情,而是激情的理性,是一种历史活动,而非思想活动。在《论 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肯定了政治解放的进步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它的局限性。正是通过对政 治解放的批判,马克思得出了必须从政治解放进展到人类解放的结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中,马克思明确地把克服市民社会、实现人类解放的使命赋予无产阶级。这一使命在《法兰 西内战》中被界划为“社会解放”。但社会解放还不是真正的人类解放,而只是无产阶级在经济上 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是对政治解放的辩证否定性环节。因

此,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是一 种辩证否定的批判性话语,呈现为辩证否定的动态结构性过程,人类解放也并不是人的“解放” 的最后形式。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解放;社会解放;人类解放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7426[2009]04-0021-04 一、政治解放“当然是一 大进步”,然而,并不是 彻底的没有矛盾的人类 解放的方法 在马克思看来,解放不是理性的激情, 而是激情的理性,是要用真正实物的方式 达到改变实物的现实的目的。 在 1844年写的《论犹太人问题》中, 马克思肯定了政治解放的进步意义,但同 时也指出了它的局限性。马克思指出: “政 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尽管它不是一般

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但在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内,它是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1]那么,什么是政治解放呢?学界往往 一言以蔽之曰:资产阶级革命,或曰: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解放出来的社会革命,等等。这些都没有错,但是太笼统。试问,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什么?我们知道,封建社会是政教合一的社会,君主同时就是宗教上的神,它具有“宗教国家性质”和“非政治性质”。因此,马克思认为,在德国,政治解放首先就是指国家从宗教中获得解放,“犹太人、基督徒、一切宗教信徒的政治解放,就是国家摆脱犹太教基督教和一切宗教而得到解放。”[1]而且, “当国家 从国教中解放出来,就是说,当国家作为一个国家,不再维护任何宗教,而去维护国家自身的时候,国家才按自己的规范,用合乎自己本质的方法,作为一个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时,[1]就标志着政治解放的完成。 马克思还说:

论犹太人问题导读(天涯文章)

《论犹太人问题》导读 关于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一文的历史背景,可以粗略地概括为,19世纪欧洲,反犹太主义的欧洲和犹太人群体主张自己的政治权利,这两者的现实矛盾呈激化趋势,布鲁诺鲍威尔以《犹太人问题》一文打响了德国理论派,貌似中立的反犹太主义的第一枪,力图使犹太人的现实权利主张虚无化,马克思以《论犹太人问题》对其反驳。该文写于1843年,发表于1844年的《德法年鉴》。此文并不尖锐,当然这只是相对于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论犹太人问题》其实正论色彩大于驳论色彩,而后者的副标题就已经有了火药味——(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 《论犹太人问题》对于专业研究马克思理论的人很重要,但对于只是试图了解和理解马克思思想的人并不重要。因为这是马克思思想转折时期的一环,要想有效率地学习马克思理论,先读《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共产党宣言》及再版序言,更好一点。从学习效率而言,显然先学通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再去理解牛顿力学,要效率高得多。 说实话,看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章很有难度,文章中仅人名索引就能出几卷,引用的历史文献更是数不胜数。T生时常以自己的小人之心揣度那些写马恩列传的人,怀疑他们的阅读量。事实也是在看过几本后,就放弃了从他们那里找学习效率的捷径。这也是现实教育我,能力提高没有捷径的许多经验之一。 《论犹太人问题》很容易读,比《神圣家族》容易得多。马克思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德国的犹太人要求解放。他们到底要求什么样的解放呢?公民的解放,政治的解放。 鲍威尔先生对此做出了回答, 一、德国所有人都没有获得解放,犹太人只关心自己的解放,这是利己主义者。既然犹太人不关心德国人的解放,那么德国人也就没必要关心犹太人的解放。 二、如果犹太人要求在基督教国家(德国)中和基督徒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就要承认基督教,换言之犹太人不放弃犹太教的“特权”,就应该甘于忍受基督徒们的特权。 三、只要国家是基督教国家,犹太人是犹太人,那么两者就既不能解放别人,也不能被别人解放。 怎么样?逻辑强大吧?如果哪位还能想到,只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在,资本家还是资本家,工人还是工人,那么两者就既不能解放别人,也不能被别人解放的逻辑,那么就会发现鲍威尔并不是一个妄人,实际上他向马克思(只是泛指)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可解的哲学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花了马克思一生的精力。 还是回到原文,鲍威尔先生在一口堵死了犹太人群体寻求自己权利的现实可能性后,提出了一个虚无飘渺的解决办法:消灭宗教,从而消灭宗教国家,从而消灭由宗教对立引起的政治压迫,每个人都获得了解放,那么犹太人也就获得了解放。依然逻辑很强大,看似很美丽。160年后,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这样虚无缥缈的解读,只是解读者们将这种东西强加在了马克思身上,比如马克思要求消灭人性私是一说;马克思要求马上消灭私有制是另一说;马克思要求马上消灭资本也是一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纲1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⑴识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 答: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答: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答: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⑵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答:①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②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消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③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空想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科学的预测和设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⑶简单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①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②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社会进步与人的解放2

第七章社会进步与人的解放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社会进步的观点,把握社会进步的动力、尺度和形式,领会社会进步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掌握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懂得实现人的价值的基本路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领会马克思哲学关于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思想,掌握实现人的解放理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社会进步 (一)进步的历史观 近代以来产生了进步的理念。 进化论的提出深刻影响了人们的历史观。 西方人的线性时间观与进步的概念有着直接联系。 人类对于进步理想的追求,来自于人类超越的本性:现实的缺憾与不足,使人渴望完美;现实中的假恶丑,使人渴望真善美。 生活总是指向未来,在现实与未来的交互转化中,体现了人自我追求的有限与超越。 (二)社会进步的动力与尺度 1、社会进步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进步的最根本动力。 2 社会进步的标准 社会进步表现在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等等,但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最高的标准。 生产力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为评价改革的根本标准,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 社会进步是一个系统工程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物质的与精神的进步密不可分,精神文明的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3、社会进步的形式 社会进步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的具体历史过程中。 社会进步还表现在统一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 社会进步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三)、社会进步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社会进步的统一性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尽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也有共同的本质。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遵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有规律的历史

美国崛起之路的感想

美国崛起之路的感想 美国,这个历史仅有230余年的国家,从出场便给人惊艳,创造了众多的奇迹。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走出一条令人叹服的发展道路,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极重的地位。 美国的诞生,来自于“五月花号”的一群寻求自由的人们,他们来到美洲大陆的目的就是创建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能享受自由的宗教,实现他们的宗教理想。这里是美国这个国家的起点,也是美国的国家精神的源泉,崇尚自由平等的人身权利。“五月花号”船员的后代们,经过不断艰苦卓绝的斗争,获得了国家主权上的自由,脱离英国的统治,彰显出捍卫理想、反抗压迫的斗争性格。 美国初期的政体形式上有些散落,仅有国会,没有总统,没有最高法院,初期的13个州仅仅是个松散的联盟。但是独立的结果却有些差强人意,最后13个州的代表在1787年在费城签署了著名的《独立宣言》,13个州结合在一起,举行制宪会议,制定属于他们自己的宪法。 由于美国的形成本来就是由移民而来,所以这个国家的包容力很强。美国独立的60年中,人口增长了10倍,同时移民的人口为美国带来了最新的科学与工业技术,为其工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相比于同一时期的美国来说,中国正处在康乾盛世,享受着国家的种种繁荣,但是国门之外的巨变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当时的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屏蔽了国外工业革命的力量,错过了这一政治、经济大变革的时期,严重落后于西方众多发达国家,所以才会在这巨变的100年后,被西方列强轰开国门,残守压迫和侵略。 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深反省,我们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抬头向前看,积极学习先进体制与技术,多去思考,走出适合我们的发展道路。 美国政府为了开发西部,林肯总统签署了著名的《宅地法》,鼓励人们到西部去开垦荒地,这点燃了美国人到西部去创造未来的巨大热情。这使得美国西部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很多新兴城市崛起。这毫无疑问是美国历史上充满开拓、勇气与冒险精神的一页,它是人们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个人梦想的美国精神的重要体现。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学习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开拓进取,奋发图强,为自己的美好梦想而打拼,正是实现个人价值的积极途径。 在美国出现那么多个人奋斗成功的企业家,不仅是企业家,也是各个行业的出类拔萃的人,不是偶然现象。它是有一系列的文化和制

鲁迅关于人性解放的主张

鲁迅关于人性解放的主张 为了改变长期以来专制王朝统治下那种残酷而畸形的历史面貌,鲁迅认为最为有效的办法应该是将广大的民众从被他们所扭曲和凝聚而成的奴性主义状态中间解放出来,“合理的做人”,“成一个独立的人”和“觉醒的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整个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步伐,正是通过人性解放的艰苦努力之后所得出的结果。 鲁迅从青年时代就开始致力于思考广大的民众如何才能够确立自觉的意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从而将自己的国家推向辉煌灿烂的前程。针对着晚清时期“兴业振兵”和“立宪国会”这样的一些主张,他坚持地斥之为“抱枝拾叶”,甚或是为了“遂其私欲”,而认为根本的问题是“首在立人”。他在当时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了,“欧美之强”的“根柢在人”,因此强调“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文化偏至论》)。如果在一个国家之内并未做到充分地“立人”,并未发挥出人们处于平等氛围中间的自由与独创的精神,“兴业振兵”与“立宪国会”这样的措施,肯定也是无法获得完满的实现的。而只有在经历了充分与完整地“立人”之后,人们的素质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能够自由与独创地发挥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促使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得以站立在整个世界的前列,去积极地“角逐列国是务”,这样才有可能翱翔于整个世界的顶空。 鲁迅还进一步阐述了“立人”的关键,是必须“尊个性而张精神”。从真正能够称为万物之灵的“人”而言,就应该都能够在一种合理、健康和有序的体制中间,充分地发挥出高度的聪明才智与独创个性来,而绝对不能够只由某个独裁的帝王来发号施令,亿万的人们却只能匍匐在地,点头称是,歌功颂德,高唱入云。像这种生存状态底下的“人”,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虚假与空洞的符号而已。鲁迅正是根据自己“立人”的想法,又合乎逻辑地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破恶声论》)。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个性,都获得了健康与美好的发扬,都充分地实现了个性的解放,独立的人格和价值就必须受到应有的尊重,获得积极向上的表现,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提高和升华整个社会群体的思想与精神,既具有高度的道德情操,又掌握完整的法律意识,自然就成为一桩水到渠成般的事情了。而如果是出现了相反的情况,人们都深受压榨与蹂躏,滞留于精神状态的麻木与愚昧之中,当然就无法出现“群之大觉”的局面。 鲁迅概括出来的这个深刻的命题,无疑是包容了西欧文艺复兴以及启蒙运动以来最具有根本意义的内涵,也十分契合于马克思、恩格斯所总结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如果没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不能实现“人各有己”,大家只像应声虫似的生长与蠕动着,不加思索地服从来自上峰的命令,像这样纠合而成的集体,就绝对说不上会有什么真正的集体主义。真正的集体主义必须充分和有序地发挥出每个公民的思想与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冒充的”和“虚幻的集体”所作出的严肃批判,在这方面是极有启发意义的。大声呼喊着“集体主义”的口号,却阻止人们获得自由的发展,不让大家去做到“人各有己”,那就必须是延续着专制王朝统治的一种法术。 远在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黄宗羲,早已揭露了专制王朝统治的暴政,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明夷待访录原君》)。假借“大公”的美名是很容易做到的,连德国纳粹党的头目杀人魔王希特勒都是这样标榜自己的,却无法改变专制帝王自私与残忍地统治人民的本质。广大民众的根本出路是必须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做到“人各有己”,在人人都获得自由发展的基础之上,再形成具有高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的社会群体的“大觉”,这样才有可能促使整个国家获得真正的前进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题目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明是(C) A.辩证法和唯物论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剩余价值学说和暴力革命 2.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条件的学说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4.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 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6.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 7.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 C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极其发展规律 1.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D)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 C客观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 2.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唯一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的辩证法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 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 A运动B静止C矛盾D联系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5.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A运动B物质可以认识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客观实在性 6.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说法(C)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引种正确的指示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7.“先有图纸后施工”说明(C) 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 8.“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辩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作业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科 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科”作为课堂反馈题。选择的原因非常简单。作为一个在中国共产党光辉下成长的共青团员,十分清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也充分了解到在当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思想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仍适用。在人类社会刚刚走过的1000年中,思想大师群星璀璨。马克思逝世已100多年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50多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深刻的社会背景、阶级基础和自然科学条件。 马克思主义有着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概括和总结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最终总结出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他们也利用马克思主义,亲自参加和领导了当时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后人在他们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马克思主义,使其因地制宜,适用于不同的革命战争: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 自然压迫、社会压迫和精神压迫对人类生存构成三重威胁,这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性依据;实现人类的解放与自由是马克思主义一贯的宗旨,它把人类解放与自由的实现诉诸实践活动,把人类追求解放与自由的理想目标植根于社会生活的现实,并确立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可靠力量、正确路径和科学方法,从而使人类对解放与自由的理想追求获得了真实的意义,并使之成为一幅明晰的现实图景,因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无产阶级自身的处境和阶级属性,决定了这个阶级的解放与人类解放的一致性。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模拟试题(含答案)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图新闻报道中事件的意义是() A.粉碎了国民党全面进攻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华北全境基本得到解放D.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 2.下图是某同学的笔记该笔记归纳的是解放战争 政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经济解放区土改 军事战略正确,英勇作战 民心争取民主,人心所向 A.爆发的时代背景 B.取得胜利原因 C.主要历史进程 D.取得胜利影响 3.观察下列《三大战役人民支前不完全统计表》,它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战役民工担架大小车牲畜粮食 辽沈战役160万13800副6750辆80万头0.35亿千克 淮海战役543万305000副88万辆76.7万头 4.8亿千克 平津战役180万20000副40万辆100万头 1.5亿千克 A.解放军英勇作战B.人民大力支持 C.党的正确领导D.国民党政府的腐败 4.1947年,对党中央与毛泽东而言,是历经艰难的一年,又是走向胜利的关键一年。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

A.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B.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C.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D.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 5.毛泽东曾在《忆重庆谈判》中说“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和蒋介石共建新中国B.商讨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C.建立统一战线抗击日寇D.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王 6.以下历史史实有错误的是 A.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B.渡江战役的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C.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千里跃进大别山,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7.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 ①平津战役②辽沈战役③淮海战役④百团大战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8.“双十协定”签订后,当全国人民沉浸在喜悦中时,哪一事件打碎了人们和平的梦想A.重庆谈判B.蒋介石围攻中原解放区 C.挺进大别山D.蒋介石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9.4月23 日的那一晚,整个南京城的人们恐怕都难以入眠,等待着这个城市的又一次历史交替,国民党的军队和警察都撤了。与上述情景相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0.假如你是生活在1949年4月北京的一位市民,你在大街小巷听到民众议论最多的话题() A.日本帝国主义要投降了 B.国民党和共产党要打仗了 C.南京国民政府要倒台了,国内和平有希望了 D.蒋介石要把都城从重庆迁回南京了 11.1945年8月的一天,蒋介石设晚宴招待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等。蒋介石一身戎装,胸前缀着耀眼的勋章,而毛泽东则一身朴素的中山装,惟一眩目的只是一双新皮鞋。他们缓缓地走向对方,互致问候、紧紧握手。这次会面就是著名的 A.国共第一次合作B.西安事变C.国共第二次合作D.重庆谈判 12.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推荐:美国崛起之路

美国崛起之路 ——敢于创新之《独立宣言》 在《独立宣言》发布多年以后,杰斐逊说明了《独立宣言》的思想渊源:“《独立宣言》既不想独树一帜地创造原则或情感,也不是抄袭任何前人的著作,它的目的在于表达美洲殖民地人的心愿,并使那种表达的方式具有当时形势所要求的风格和精神。因此它的全部根据就是以当时和谐一致的情感为依据的,这种情感有的表现在日常的谈话里和信件里,有的表现在出版的论文里或亚里士多德、西塞罗、洛克等人所著的有关公权的基础读物里。”《独立宣言》凝练了在它之前诸多思想家、法学家的政治法律思想的精华,连接着爱国者和热爱自由的人们的情感,得到世界的普遍赞誉。 本文主要以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为例子,与各位同仁们谈谈关于远修作业题:《独立宣言》中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哪些精神? 看看美国短短的二百多年的历史就会发现,美国所以能有今天的国家实力和世界地位,这与她没有任何历史包袱和思想忌讳,善于学习和敢于创新有密切关联。 《独立宣言》的出现注定和宣示了美国未来的命运,但这个宣言其实不是美国人独有的,只不过是通过美国人之口和笔墨宣示出来的人类精神和理想。因为这个宣言中所宣扬的思想与精神,有很大一部分是人类内心深处迸发的呼唤与期待,它们从远古走来,经过了文艺复兴的洗礼,得到了人文主义和自然法思想的锻造,又通过启蒙思想运动予以升华,最后经过美国人自己的理解和发扬,终于在北美十三州开花绽放并结果。 1776年6月11日至28日之间,托马斯·杰斐逊在他费城住所的二楼上起草了独立的美利坚联合诸邦的“出生证”——《独立宣言》。它向全世界发出新大陆初生的十三个联合诸邦独立解放的第一声震撼人心的呐喊与呼吁:“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

作业3马克斯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

马克斯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与人人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从而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的学问。它是认识论和方法论,又是改造论和建设论。但是现在,生产力不仅发展带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提高了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素质,也带来了生产力不发展所造成的灾难以及制约人的发展问题。而马克思哲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并解决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矛盾,使其协调发展,并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而这些矛盾中,解决首要矛盾即人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在这种制度基础上衍生的劳动异化之间的矛盾,实现人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也是为了摆脱强大无目的性的自然力量以及异己对立的社会关系对人的制约,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转变。而精神解放,政治解放和经济解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自由时间是衡量尺度,自由活动是重要标志,自由个性是人的解放的最终目的,而共产主义是社会形态。 而精神解放是打破异己,从而实现人的解放的前提条件;政治解放是为了摧毁一些“使人不成为人”的制度和剥削,从而获得自由和发展;经济解放即解放发展生产力,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实现人的解放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人”是指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显示的以及可以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所以,关于人的解放所牵涉到的是范围为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他们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而这“现实的人”正是马克思人的解放的主体。 要实现人的解放,第一,实现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高度协调发展;第二,彻底消除阶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个体差别;第三,使劳动

成为人的生活的必须的一份子,而不是谋生的手段;第四,分配也不再是按劳分配,二十按需分配;第五,每个人都能够自觉改造自己,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完善自己言行。人的解放,就是这些条件协调发展并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见,解放是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同促进的。 解放,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阶级的解放,而是全人类的解放,站在这个高度,才能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力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