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护理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护理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护理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护理

最新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生效日期:2012年06月0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应急预案: (一)初步复苏 1、将新生儿放在预热的辐射保温台上。 2、摆正体位,肩押部垫高3厘米,呈鼻吸气位。 3、清理呼吸道,先口后鼻(必要时气管插管)。 4、擦干全身,给予刺激,重新摆正体位,肩押部垫高3厘米,呈鼻吸气位。 5、必要时给氧。 6、评价呼吸、心率、肤色,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措施。 (1)如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2)呼吸暂停或心率《100次/分,肤色青紫,立即给予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二)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1、选择气囊,接上氧源,选择合适型号的面罩。 2、检查气囊(压力、减压阀、性能等)。 3、站在新生儿的一侧或头部,将新生儿的头部摆正到鼻吸气位。 4、将气囊和面罩放置在新生儿面部,查气道密闭性(用正确压力通气2-3次,观察 胸廓扩张情况)。 5. 100%氧开始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30秒后,评价: (1)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可停止加压给氧,并给予触觉刺激, 使其大声啼哭后,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 (2)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心率<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肤色青紫,需要实行胸外心脏按压。 (三)胸外心脏按压 1、手的正确位置在胸骨下1/3处(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 2、双指法(用中指和食指或无名指指尖,垂直压迫) 3、拇指法(两拇指可并排放置或重叠,拇指第1节应弯曲,垂直压迫,双手环抱胸廓 支撑. 4、压迫深度为前后胸直径1 /3,放松时指尖或拇指不离开胸骨,下压时间应稍短于放 松时间,节奏每秒按压3次呼吸1次,频率为120次/分. s. 30秒胸外按压后,评价: (1)心率>80次/分,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继续人工呼吸,如有自主呼吸,肤色红润, 可停止加压给氧改为常压给氧,送入新生儿病房继续护理,与当班护士交接、记录.(2)心率<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肤色青 紫,重新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并进行气管插管和使用药物。 (四)气管插管 1、气管插管指征: (1)需要气管内吸引清除胎粪时; (2)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无效或要延长时; (3)经气管注入药物时; (4)特殊复苏情况,如先天性AA病或超低出生体重儿。 2、选择合适型号的镜片(1号足月儿用,0号早产儿用

新生儿窒息原因的综合分析

新生儿窒息原因的综合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减少该病的发生。方法对2006年8月~2010年8月在本院出生的窒息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窒息的相关因素、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8.02%,足月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0.71%,过期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7.73%,早产儿、过期产儿的窒息发生率与足月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产占窒息原因中的56.99%,高居窒息原因首位,其次為产程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脐带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因素。胎儿窘迫在胎儿出生后往往合并新生儿窒息,在186例窒息新生儿中有167例在出生前出现胎儿窘迫,123例有羊水粪染。结论新生儿窒息常见原因为早产、产程异常、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等,做好产前保健指导,加强产时监护,严密观察有高危因素孕妇的产程,及时防治胎儿窘迫,适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采用有效的复苏方法,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the newborn suffocation happe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happening of the disease.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neonatal asphyxia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06 to August 2010,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asons, incidence in statistical analyzed. Results Premature of neonatal asphyxia incidence was 8.02%, full term infant of neonatal asphyxia incidence was 0.71%, post term infant of neonatal asphyxia incidence was 7.73%, there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Accounting for 56.99% of the neonatal asphyxia causes premature, which cause neonatal asphyxia first, followed by premature pregnancy, abnormal labor,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 postterm pregnancy, umbilical cord factors, placental abruption, placenta previa, and other factors. Neonatal asphyxia always happen in fetal distress after birth, in the 186 cases, 167 cases of asphyxia newborn before birth appear fetal distress, 123 cases had amniotic fluid dung dye. Conclusion Common cause premature newborn choking for premature, abnormal, mother of pregnancy hypertension disease, fetal distress. Antepartum guide, intensified intrapartum monitor, close observation of labor, prevention of fetal distress, and proper delivery mode can effectively lower incidence of neonatal asphyxia. [Key words] Neonatal asphyxia; Causal analysis; Fetal distress; Treatment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的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严重窒息时可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病,甚至新生儿死亡,是儿童伤残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来,国外报道发生率为5%~6%,国内发生率为4.7%~8.9%[1],为探讨其原因和防治措施,对本院2006年8月~2010年8月出生的8 806例新生儿中186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与护理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与护理 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才仁卓玛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娩出1分钟仅有心跳而仍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通过对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与护理,体会到早期发现并纠正胎儿宫内窘迫体前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准备是复苏成功的基础,准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1.常见原因 胎儿窘迫:凡能导致胎儿窘迫的病因在娩出前未得到良好纠正,胎儿娩出后即表现为新生儿窒息。呼吸中枢抑制或损害:颅内出血及胎儿脑部长时间缺氧导致脑水肿,颅内压上升,直接影响廷髓生命中枢氧的供应,使胎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分娩过程中使用麻醉剂,镇静剂:使胎儿呼吸中枢直接受到抑制。呼吸道阻塞:产程中胎儿吸入产道内粘液、血液、羊水及胎儿粪等,引起呼吸道阻塞,无法进行气体交换。 2.按新生儿Apgar评分 进行护理分级。8—10分为健康儿给予一般护理(三级护理),≤7分为新生儿窒息,其中4—7分为轻微窒息需加强护理(二级护理),0—3分为严重窒息需重点护理(一级护理)。1一分钟评分是来决定是否需要立即进行复苏,5分钟评分能反映出新生儿恢复程度和预后。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症状,又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窒息的结果导致乏氧,但在胎儿未受到缺氧持续损害以前做娩出

手术或改善胎儿宫内情况,不会给新生儿带来坏处、如果处理不当或抢救不及时,缺氧时间廷长,即使存活,脑缺氧损害的机会也必然增多,日后或终身残疾或智力不全。因此对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要分秒必争。掌握正确抢救步骤和护理方法十分重要。3.急救与护理 1.纠正宫内胎儿窘迫:胎儿窘迫是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原因之一,羊水粪染是胎儿宫内缺氧征象,另外还有胎心、胎动改变等。在发现胎儿窘迫时给产妇吸氧,左侧卧位,静脉推注50%糖20ml,维生素 C 0.5g维生素k1 10mg。Ш度羊水Apgar染应立即结束分娩。 2. 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凡估计胎儿出生后可能发生窒息,应在分娩前做好复苏准备工作。备好氧气,急救药品及器械,预热的处置台等。 3. 保暖:在整个复苏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暖,将新生儿放在预热处置台上,出生后立即擦干羊水、血迹,减少体表散热在30—32C温度下进行抢救,可减少氧的消耗,有利于缺氧窒息患儿的复苏。 4. 清理呼吸道:抬头娩出后,先轻巧迅速地用手指沿着鼻根,气管至下颏挤压出鼻咽部、口腔内的羊水,粘液等,待胎儿娩出后,再次用吸管清除干净新生儿口咽部的异物或以小块纱布入口腔带出可能存在的粘稠液体,吸净后方可轻弹足底或背部使其啼器与呼吸。同时进行Apgar评分,如为轻度窒息经以上处理啼哭后同时用面罩吸O2 可出现规则呼吸。如为重度窒息或吸出物中含有胎粪,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来清楚呼吸道内异物,然后才能应用人工呼吸。 5.建立呼吸:在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呼吸,同时给氧吸入,

窒息诊断解读

《新生儿窒息诊断分度标准建议》解读 一. 背景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主要死因和致残原因 近年发达国家发生率为0.53%-0.94%,国内报道发生率为1.2%-2%.新生儿复苏已有国际规范化的指南可循,其诊断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规范本病的诊断,作好复苏的后续治疗对减少并发症、病死率、致残率十分重要。现就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的《新生儿窒息诊断分度标准建议》作解读。 二、新生儿窒息的现代概念 是产前或产程中窒息在出生后的表现和继续,这一连续的病理过程统称围产期窒息。各种原因使母-儿通过胎盘的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导致儿体严重的缺氧和酸中毒,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的抑制,出生后不能建立和维持正常呼吸的危急病理状态,不包括产前其它病因引起的类似表现,及出生后其它病因(吸入、蒙被、溺水、中毒),所致意外窒息。 三、明确诊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上述抑制状态的新生儿首先应按《新生儿复苏指南》进行复苏。对患儿家长的询问,明智而客观的回答是新生儿抑制或缺乏活力原因待查,待转到NICU后再仔细搜寻病因作出诊断。有抑制状态必须复苏,但需复苏并非都是窒息,不能简单地将需复苏者一概统计为出生时窒息,以免误诊甚或招致不必要的医疗法律纠纷。 四、复苏后还有必要明确病因诊断吗? 回答是肯定的,理由有四: 1、无论复苏的成败和患儿的预后如何给家长一个比较科学的客观的答案,从 医学、伦理学、法律学都无法回避。 2、复苏结束后,患儿是否有脏器损伤?脏器损伤的多少、性质和程度怎样? 是窒息还是其它的情况和疾病?明确诊断对后续治疗、预后评估和随访均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我国已广泛开展国际新生儿复苏技术,患儿已很 少死于产房复苏失败,大多死于转入NICU后发生的脏器并发症,如HIE、

106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及预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77776237.html, 106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及预防 作者:田芸芳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9期 摘要:目的分析何种因素导致新生儿窒息,使发生率降低到最低水平,减少新生儿夭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对共计106例新生儿进行的窒息病例研究。结果排列最为靠前的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依次为:脐带因素、胎儿窘迫、产程异常、妊娠合并症、早产。结论加强孕 妇胎儿监护,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那些产科因素导致新生儿的窒息,选择合理的分娩时机以及正确的分娩方式,熟练的掌握并应用新生儿复苏、抢救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产科因素;预防 新生儿窒息仍是当今引起婴儿死亡和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新生儿窒息是指生产前、生产中以及生产后的各种原因而导致新生儿的缺氧,新生胎儿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进而导致新生胎儿出生以后1 min内呼吸不规律、呼吸能力减弱甚至失去自主呼吸能力,发生出生时不啼哭、假死症状等危险症状。以上这些症状会非常严重的损伤新生儿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新生儿出现高碳酸血症、酸中毒、低氧血症、脑损伤、脏器退行性病变等严重危及生命的病症,积极治疗康复后也应预防留下后遗症。因此,为探求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减少其发生率,对2014年01月~2015年07月我院106例新出生婴儿窒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新出生 婴儿窒息的原因,为降低其发生率提供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01月~2015年07月我院共分娩6769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06例,孕妇年龄16~40岁,孕周28~42 w,初产妇75例,经产妇31例。 1.2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8~10分正常,4~7分为中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新生儿窒息106例,其中中度窒息93例,重度窒息13例。分娩方式:顺产68例,胎吸(或产钳)18例,剖宫产20例。窒息原因:胎儿窘迫28例,脐带因素24例,产程异常18例;妊娠合并症14例,早产9例,其中存在2种以上因素9例,其它因素4例。 1.3复苏方法当预计患儿会发生窒息时,及时通知我科医生、及时准备需用的复苏器械,我们严格按照复苏程序进行复苏操作。将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放在辐射保温台上,及时清理新生儿口腔鼻腔部羊水,摆正头部保持气道通畅,马上擦干新生儿全身,根据新生儿肤色、呼吸、心率等指标进行评价,这一过程要求在30 s之内完成,如果新生儿经过常压给氧后仍持续紫绀或者出现呼吸暂停,应立即给予正压人工呼吸辅助呼吸,30 s后重新再评价,如果新生儿心率 2 结果

新生儿窒息抢救预案

新生儿窒息抢救预案 一、组织架构: 组长:新生儿科医生 成员:麻醉科全体医生、新生儿科全体医生、住院部全体医生、产房所有助产士及护理人员 二、职责分工及要求: 1、产科医生: (1)静滴催产素必须由产科医生进行评估,排除催产素禁忌症后,方能开出医嘱,由病区护理人员通知助产士执行。 (2)所有孕妇分娩时几须在产科医生陪产下进行;有情况随时处理。 (3)只有助产士和产科医生在场时,抢救工作的主导者。 2、麻醉科医生: 新生儿气管插管工作由麻醉科医生完成;配合临床抢救需要完成喉镜直视下吸痰、气管给药等工作。 3、儿科医生: (1)儿科医生是新生儿抢救环节中的主导者,完成新生儿生命体征证估,判断、决策、处理的主导工作。 (2)新生儿是否转院由儿科医生进行决策,并与家属进行医患沟通,谈话内容包括发生窒息的原因分析,目前情况、已采取的医疗措施,、可能存在的风险、转院的原因等。 4、助产士: (1)催产素静滴引产的所有产妇,必须在助产士监护下进行。 (2)产前必须检查产房所有设施,确认其处于备用状态并准备充分。 (3)严格执行产房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技术规范,规范接生,避免助产过程中的暴力行为等。 (4)协助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儿科医生进行新生儿复苏的抢救操作,如给氧、给药、胸外按压等。 5、配台护士: (1)协助助产士和其他医务人员完成助产工作;

(2)完成医疗记录和台下给药、给物等辅助工作。 (3)抢救环节中及时对接相关科室,通知相关人员到位等工作。 三、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 所有孕妇在分娩前及剖宫产术前均应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准备,时刻保证抢救设备在功能状态,抢救物品、药品齐备。在第二产程做接产准备时,产科医生到达产房,除密切注意产妇有无异常情况外,同时应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准备。孕妇临产后出现高危因素,经治医生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严重者请科主任到场,随时做好孕产妇及新生儿抢救准备。 2、高危孕产妇分娩前要做到: (1)做好新生儿窒息抢救物品准备(包括开放暖箱、调整好负压吸引器压力、安装喉镜电池、备相应型号气管内导管及吸痰管、复苏气囊连接氧气管、胃管,并准备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纳洛酮、碳酸氢钠、生理盐水等)(2)人员准备:请上级医师和儿科医生到场,估计有气管插管需要者,通知麻醉科医生到岗。 3、发生新生儿窒息,助产士单独在场时,由接产都发出启动抢救的指令;产科医生与助产士在场时,无儿科医生在场时,由在场的产科最高职称的医师负责指挥抢救,产儿科密切合作,产科医生负责产妇的处理工作。助产士协助新生儿科医生按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实施抢救,待新生儿病情平稳后转入新生儿科。 4、每年进行一次新生儿窒息抢救演练和考核(理论和操作),新上岗人员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抢救药品及复苏设备摆放在固定位置,由专人负责,每周及每次抢救后护士长负责检查抢救设备是否完好,物品、药品是否齐全,药品有无过期,及时补充更换。 四、新生儿抢救的附件: (1)附件:新生儿管理流程 (2)新生儿复苏流程 (3)新生儿气管插管分工流程

2016年最新新生儿窒息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1)

新生儿窒息(2016年版) 一、新生儿窒息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儿窒息(ICD-10: )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有导致窒息的高危因素; 2. 出生时有严重呼吸抑制、至生后1min仍不能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包括持续至出生后5min仍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或出生时Apgar评分不低、但至出生后5min降至≤7分者; 3.脐动脉血气分析:pH<; 4. 除外其他引起低Apgar评分的病因。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窒息复苏治疗:根据出生窒息情况进行合理复苏,包括气管插管。依照具体流程图进行。

2.基础治疗:维持适中环境温度、合理给氧、呼吸支持; 3.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治疗:改善脑、心、肾、肺、胃肠、肝等组织脏器损伤,并对症支持治疗。 4.控制并减轻脑水肿; 5.维持血糖正常水平; 6.预防或治疗DIC; 7.评估及随访组织脏器损伤程度及预后,尤其神经系统。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新生儿窒息ICD-10: 疾病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监测动脉血气、电解质和血糖; (3)血生化全套、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头颅超声。 2.根据患儿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脑电图、头颅MRI、脑功能监测、腹部超声。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以降低围产期新生儿窒息和死亡发生率。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分娩新生儿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方法,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所在。结果早产、脐带因素、胎盘异常为新生儿窒息出现的主要产科原因;孕周0.05时不存在差异的统计意义。 2 结果 2.1新生儿窒息在不同孕周的发生情况不同孕周的分娩,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亦是存在差异性。孕周0.05),见表2。 2.2新生儿窒息出现的产科原因脐带因素、胎盘异常、早产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而重度窒息的发生主要在早产、产前出血、妊娠合并症等情况,其中产前出血和早产窒息率最高。见表3。 2.3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窒息的关联体重<2500g的窒息新生儿10例(4.7%),正常体重新生儿76例(8.8%),巨大儿24例(27.0%),两两比较发现:三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呈现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在研究中1165例新生儿中,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有早产、脐带因素和胎盘异常等。其中脐带因素指脐带因缠绕、打结等致使胎儿在子宫内出现不同程度缺氧情况,进而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率升高;胎位异常多因胎盘血流受阻所引发的的胎儿宫内缺氧,尤其是第二产程,由于先露下降水平较大,所引起缺氧情况最为严重。因此,在孕妇分娩过程中应严密关注产程进展,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研究发现:早产导致的窒息率显著高于足月40~41孕周孕妇,在窒息发生率中发生率最大;低体重儿窒息发生率高于正常儿窒息率,而巨大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儿的窒息发生率(P<0.05),和文献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一般孕妇分娩早产儿由于自身呼吸中枢没有发育成熟,导致早期呼吸过度,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进而造成缺氧现象,危害新生儿的智力健康发展,严重甚至会危机患儿的生命安全;低体重儿多和胎盘功能不全有关,和正常体重儿相比,低体重儿因胎盘功能障碍问题,导致其在母体子宫内长期处于缺氧、缺糖的环境,加大出现宫内窘迫。因此,孕产妇应重视分娩前的检查、保健和监护,预防并及时治疗妊娠期间各类综合病症,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使胎儿体重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区间,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自然分娩、剖宫产和阴道助产三者两两之间新生儿窒息率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率远高于剖宫产和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多用于第二产程延长、胎儿偏大,在助产时多引发对胎儿的牵引刺激(陈穗敏)。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为胎儿娩出后一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后最常见的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是什么 凡是能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引起窒息。窒息在产前、产程中及产后都有可能发生。 1、在宝宝出生前 孕妇的产前保健做得不好,比如家里卫生条件差、不重视定期产检、孕妇缺乏锻炼使胎儿过大而难产等原因都会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还有孕妇因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贫血、心脏病、急性传染病、妊娠中毒症、糖尿病等疾病,血液中含氧量过低,胎儿便容易发生窒息。另外,多胎、羊水过多以及胎盘功能异常等也会使子宫内环境不良而导致胎儿缺氧。 2、在生产过程中 脐带绕颈、脐带脱垂或打结,以及胎盘的病理变化,常常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只有通过脐带和胎盘,妈妈的血液才能传输给胎儿。一旦传输受阻或中断,供血供氧不足则立刻危及胎儿的生命。因难产而产程时间过长,供血供氧有问题,也会导致新生儿窒息。 3、在宝宝出生后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也可能导致新生儿窒息,比如吸入羊水、因呼吸道发育不良而阻塞,以及严重的中枢神经畸形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因成人护理不当,使健康新生儿发生窒息。 新生儿窒息患者有以下症状: 1、胎儿娩出后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色或皮肤苍白,口唇暗紫。 2、呼吸浅表,不规律或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 3、心跳规则,心率80 ̄120次/分钟或心跳不规则,心率〈80次/分钟,且弱。 4、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张力好或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肉张力松弛。 5、喉反射存在或消失。 新生儿窒息急救方法 1、清理呼吸道首先在胎头娩出、胎肩未娩出之前接生人员用手挤净鼻咽部粘液和羊水,然后再娩肩,接着用备好的纱布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和羊水。在断脐的同时,抢救人员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之前,用吸痰管或电动吸痰器吸出口、鼻腔、咽部等呼吸道内的粘液和羊水。新生儿体位取仰卧位,头略向后仰,颈轻度后伸。抢救时,应注意保暖,因为所有新生儿都容易丢失热量而受抑制,处于窒息状态下的新生儿其调节功能不稳定,更容易成低温状态。低温会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妨碍有效的复苏[2]。娩出后应迅速擦干全身皮肤,减少蒸发散热,有条件的最好在远红外线辐射台上进行复苏,温度调至37-38℃,它能保持新生儿恒定的正常体温。 2、刺激自主呼吸如果呼吸道通畅后仍无呼吸,应立即促进自主呼吸,可快速摩擦背部,如果仍无呼吸,应立即按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 3、人工呼吸轻度窒息处理无效或开始即为重度窒息者,在患儿呼吸道通畅后即给口对口人工呼吸。取一块无菌纱布,覆盖在患儿口鼻部,抢救者将患儿颈

新生儿窒息抢救常规

新生儿窒息抢救常规 一、抢救准备工作:所有分娩均应作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准备。 二、新生儿抢救物品准备: 1、器械及设备: ⑴辐射保暖床:微环境温度30-32度(27-31度) ⑵清理呼吸道用具:吸引球、Delee吸管、气管导管、喉镜、低压吸引器。 ⑶供氧设备:氧源、导管、湿化瓶、面罩、头罩、气囊人工呼吸器、人工呼吸机。 ⑷脐静脉给药器械、脐静脉插管包、导管。 ⑸辅助:听诊器、胃管、口管、空针、电池、喉镜灯泡、剪刀、胶布。 2、药品 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纳络酮;多巴胺;5-10%葡萄糖;地塞米松;甘露醇;生理盐水;5%白蛋白、乳酸林格氏液;注射用水等。 三、人员职责落实 1、产科医生、助产士都应经过新生儿复苏的训练,掌握新生儿抢救的基本方法及适宜技术,如判断病情、清理呼吸道、气管插管、心脏挤压、人工呼吸等技术,随时可以有效复苏。 2、产科医生职责: ①对高危妊娠的分娩,或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分娩应在台下作好新生儿抢救准备,并负责通知儿科医生到产房或手术室,共同完成抢救工作。 ②重度窒息儿抢救后病情需继续监护者应及时转入高危新生儿病房,并负责将新生儿出生前后及抢救过程详细介绍给儿科医生。 3、助产士职责:(也应熟悉复苏技术) ①对分娩中有可能发生窒息的,有一定识别能力,同时请产科医生在台下作好抢救准备。 ②掌握新生儿出生后的初步处理,能熟练配合产科医生或儿科医生完成新生儿复苏抢救。 ③掌握Apgar评分法。 四、抢救程序: (一)窒息分类:

Apgar评分窒息分类 8-10分无窒息 4-7分轻度 0-3分重度 注:评分应1分钟、5分钟、10分钟各评一次,若生后1分钟评分≥8分,数分钟后又降至7分以下,也属窒息。但窒息复苏不能评分后再开始,应及早进行。 (二)ABCDE复苏方案 A:建立通畅气道 1、摆好体位 2、先吸口腔后吸鼻腔粘液; 3、必要时气管插管,清理气管内粘液,6秒钟内完成。 B:诱发呼吸 1、触觉刺激,以建立呼吸 2、必要时正压给氧(面罩或气管插管气囊给氧) C:维持正常循环 1、胸外按摩(双手法或双指法); 2、药物应用(肾上腺素) D:药物治疗 药物复苏 E:评价 作好监护、保暖和评价。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探析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探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方法:选取在2009年9月-2012年6月在本院分娩并出现窒息的157例新生儿,均经临床判断为窒息。对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可知,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的产科因素主要有早产、过期妊娠、脐带因素、双胎、胎儿畸形、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等,157例新生儿中,由于早产导致的窒息有42例,占26.75%;过期妊娠导致的窒息有27例,占17.20%;脐带因素导致的窒息有24例,占15.29%;双胎导致的窒息有26例,占16.56%;胎儿畸形导致的窒息有11例,占7.00%;巨大儿导致的窒息有16例,占10.19%;胎儿生长受限导致的窒息有11例,占7.06%。此外,新生儿的窒息发生率于产妇的分娩方式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造成的影响也大不相同。结论: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想实现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降低,就必须有效提高产前的检查质量,对于产妇出现的妊娠症状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以保证产妇的顺利生产,从而降低新生儿的窒息发生率。 标签: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 产妇在妊娠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胎儿的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由此引发新生儿出现窒息现象,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新生儿在出现窒息现象后,由于脑部缺氧,会导致其以后成长过程中的智力低下,从而对其健康成长造成影响,不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针对此种情况,临床医生一定要对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有效降低后续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患儿的健康成长,并提高其生活质量[1]。现选取在2009年9月-2012年6月在本院分娩并出现窒息的157例新生儿,对其出现窒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9月-2012年6月在本院分娩并出现窒息的157例新生儿,均经临床判断为窒息。其中,轻度窒息的新生儿有135例,重度窒息的新生儿有22例,新生儿出现死亡的有9例,对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1.2 方法根据产妇分娩的实际情况对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新生儿的窒息标准对新生儿出现的窒息程度进行划分。 2 结果 早产导致的窒息有42例,占26.75%,过期妊娠导致的窒息有27例,占17.20%,脐带因素导致的窒息有24例,占15.29%,双胎导致的窒息有26例,占16.56%,胎儿畸形导致的窒息有11例,占7.00%,巨大儿导致的窒息有16例,占10.19%,胎儿生长受限导致的窒息有11例,占7.06%。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治疗 1.临床表现及诊断胎儿缺氧时临床上首先出现胎动增加,胎心增快,在缺氧早期为兴奋期, 如缺氧持续则进入抑制期,胎心减慢,最后停搏,肛门括约肌松驰排出胎粪。新生儿娩出时 的窒息程度可按出生后1分钟内的Apgar评分进行区分,0~3分为重度,4~7分为轻度,若生后1分钟评8~10分,而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及以下者亦属窒息。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 应随时评分,评价预后。 窒息儿经过及时抢救大多数呼吸能够恢复,皮色泛红。少数严重未能好转者继续呈休克状, 皮色发灰或苍白、体温低下、四肢发冷、呼吸浅表或不规则、哭声微弱、出现呻吟,吸气时 胸骨剑突出肋间凹陷,四肢松驰,或有震颤样动作,X线胸片可见部分或全部肺不张、肺气 肿或肺炎。胸腔可有积液,有些病变24小时即可消失,有时持续一周,抢救存活的病婴常 因吸吮力较差易发生呕吐,体温上升迟缓,应注意保暖。 2.预防积极做好产前监测,孕妇自监胎动,及时发现胎儿窘迫,有助于早期发现胎儿缺氧; 有胎儿心跳、胎动变慢或加速,即须给孕妇吸氧,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维生素C 0.2g,以增强胎儿神经系统对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血管脆性和渗透性,改善供氧,减少出血,同时 严密监测胎心率和宫缩,胎心异常持续不能缓解时应积极处理;当胎头显露取头皮血测pH 值,若≤7.25提示有胎儿窘迫,宜及时处理。 3.治疗窒息复苏是产、儿、麻醉三科医师、助产士、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窒息儿的抢 救尽可能有这三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复苏方法 复苏的关键步骤——ABCDE方案通畅呼吸道、建立呼吸、恢复循环、辅助用药、评价和监护。清理呼吸道:胎头娩出后不要急于娩肩,而应立即用手挤尽气管、口腔、咽部、鼻腔内的粘 液、羊水,也可用吸球抽吸,出生后将新生儿置于头低脚高位约15度,再次清理上呼吸道,会厌软骨以下部位的粘液常需在喉镜下清理。 人工呼吸:胎儿缺氧严重时可致呼吸中枢麻痹,出生后无法建立自主呼吸,此时需给予人工 呼吸。产时抢救时可先面罩加压给氧,或口对口人工呼吸,40次/分,第一口呼吸压力约为30~40cmH2O方可使肺叶扩张,此后呼吸压力为15~20cmH2O。建立自主呼吸后可用鼻导 管或面罩给氧。如面罩加压给氧15分钟后仍不能建立自主呼吸,或/及心率减慢<80次/分, 可考虑气管内插管加压给氧。 胸外心脏按压:心率减慢<80次/分,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分为胸骨下1/3区,垂直 向下快速下压1~2cm,双指法或手掌法均可,频率120次/分,心脏按压与呼吸频率之比约 为3:1,人工呼吸在心脏按压间歇期进行。 纠正酸中毒:有效换气建立后方可纠酸,5%碳酸氢钠2~3ml/kg+等量5%~25%GS脐静脉缓注>5分钟。 呼吸兴奋剂:母亲分娩前4小时使用过麻醉药品致新生儿窒息者,可使用钠洛酮0.5mg/kg 静注或经气管给药。 强心:心脏按压30秒钟,心率未见好转,心率仍然<80次/分,则开始药物治疗。1:10000肾上腺素0.1~0.3ml/kg+等量生理盐水,快速气管内注入,心率<100次/分,必要时每5分钟可 重复1次,心率>100次/分停药。 改善微循环:强心后周围组织仍然灌注不足,脉细、持续休克者可用低剂量多巴胺和/或多 巴酚丁胺,多巴胺由5μg(或2药各半)/(kg·min)开始,必要时逐渐加至20μg/(kg?min)。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2016/09/24 06:32:37 儿科助手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新生儿窒息(asphyxia)是指由于分娩过程中的各种原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引起缺氧、酸中毒〃严重时可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的一种病理生理状况〃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伤残率的主要手段。目前〃国内新生儿窒息诊断大多仍单独使用Apgar评分〃国内已有学者提出重新认识新生儿窒息的诊断问题及应正确认识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价值。 一、关于新生儿窒息诊断的变迁 1.Apgar评分的应用 Apgar评分是由Dr.VirginiaApgar在1953年提出来的用于快速评估新生儿生后一般状况的方法。Apgar评分由5项体征组成〃5项体征中的每一项授予分值0、1或2〃然后将5项分值相加〃即为Apgar评分的分值。Apgar 评分作为评估新生儿出生时生命状况和复苏效果是一种简捷实用的初筛指标。 但是〃近20余年人们对Apgar评分的诊断价值不断提出质疑:(1)Apgar评分虽可识别新生儿有无抑制〃但不能区别抑制的病因;(2)低Apgar评分并不等同于窒息〃低评分的原因可能不是宫内缺氧;(3)早产儿由于肌张力弱和对刺激反应差〃其Apgar评分可低于正常;(4)没有突出呼吸抑制〃把相同的分值赋予了重要性并不相等的5个成分;(5)1minApgar评分与患儿远期预后无明显相关性〃5mim低评分与预后相关性更强;(6)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敏感度高而特异度低〃常导致窒息诊断扩大化。而且〃国内部分医疗单位及个人不能正确执行评分〃个体主观影响较大〃降低了评分的可靠性。 Apgar评分低的原因可能不一定是宫内缺氧〃5minApgar评分0~3分的新生儿中仅38%、5min4~6分者仅8%存在胎心监护异常〃单用Apgar评分诊断窒息显然是不妥的。此外〃美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指出〃Apgar评分可评价窒息的严重程度和复苏的效果〃但不能指导复苏〃因为它不能决定何时应开始复苏〃也不能对复苏过程提供决策。评分是生后1min完成的〃但窒息新生儿不能等1min后再进行复苏。 2.关于脐动脉血气 近10年来〃有研究认为应增加脐动脉血气作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脐动脉血气代表新生儿在产程中血气变化的结局〃能揭示有无缺氧、酸中毒及其严重程度〃反映窒息的病理生理本质〃被认为比Apgar评分更客观、更具有特征性。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由于胎盘/胎儿血流气体交换障碍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发生严重酸中毒和窒息且pH<7的新生儿其主动脉最大血流和主动脉舒张压明显降低〃甚至不能测出〃致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下降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但经合适心肺复苏及使用肾上腺素〃主动脉舒张压(正常为20mmHg)上升〃从而使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增加。加强心肺复苏应该将纠正低氧血症及增加冠状动脉灌注作为重点。近年来国内外均提出〃Apgar评分对诊断新生儿窒息的敏感度高〃特异度较低〃而脐动脉血气(pH和碱剩余)指标特异度高〃敏感度较低〃两者结合可增加其准确性。 (注:1.脐动脉血流由胎儿流出〃反映胎儿的情况;脐静脉血流由胎盘流向胎儿〃能反映孕母酸碱平衡和胎盘的功能〃条件允许可以留取动静脉两份标本对照。2.脐动脉血标本的留取:分娩后立即用2把血管钳夹胎儿侧的脐带〃另2把血管钳夹胎盘侧〃留取的脐带应长10-20cm〃用肝素化的注射器抽取后针尖密封〃即刻送检。)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就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分娩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就是造成伤残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主要护理问题 1.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羊水、气道分泌物吸入导致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有关。 2.体温过低——与缺氧、环境温度低下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4.恐惧(家长)——与病情危重及预后不良有关。 (二)护理措施 1.维持自主呼吸: (1)复苏: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 A就是通畅气道:①保暖;②减少散热;③安置体位;④清除呼吸道。 B就是建立呼吸:①触觉刺激;②复苏器加压给氧;③喉镜下经喉气管插管。 C就是恢复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D就是药物治疗:①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②保证药物应用。 E就是评价。 (2)加强监护:患儿取侧卧位,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

2.保暖: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或用暖水袋保暖,维持体温36、5-37℃。 3.预防感染:严格执行各种无菌操作,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 4.安慰家长:耐心细致地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减轻家长恐惧心理。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一般指感染肺炎而言,发生在宫内与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羊水、胎粪及污染的阴道分泌物所致者,称宫内感染性肺炎,但更多的就是出生后由细菌或病毒所致。新生儿肺炎就是新生儿最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早期呼吸道症状与体征都不明显,尤其就是早产儿。 (一)护理常规按新生儿疾病一般常规护理。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与吸入物 1、对痰多不易咳出者可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1)拍击背部:由上而下,由外周向肺门拍击,使小气道分泌物易于进入大气道。 (2)遵医嘱行雾化吸入,以湿化呼吸道分泌物。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2016/09/24 06:32:37 儿科助手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新生儿窒息(asphyxia)是指由于分娩过程中的各种原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引起缺氧、酸中毒,严重时可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的一种病理生理状况,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伤残率的主要手段。目前,国内新生儿窒息诊断大多仍单独使用Apgar评分,国内已有学者提出重新认识新生儿窒息的诊断问题及应正确认识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价值。 一、关于新生儿窒息诊断的变迁 1.Apgar评分的应用 Apgar评分是由Dr.VirginiaApgar在1953年提出来的用于快速评估新生儿生后一般状况的方法。Apgar评分由5项体征组成,5项体征中的每一项授予分值0、1或2,然后将5项分值相加,即为Apgar评分的分值。Apgar 评分作为评估新生儿出生时生命状况和复苏效果是一种简捷实用的初筛指标。 但是,近20余年人们对Apgar评分的诊断价值不断提出质疑:(1)Apgar评分虽可识别新生儿有无抑制,但不能区别抑制的病因;(2)低Apgar评分并不等同于窒息,低评分的原因可能不是宫内缺氧;(3)早产儿由于肌张力弱和对刺激反应差,其Apgar评分可低于正常;(4)没有突出呼吸抑制,把相同的分值赋予了重要性并不相等的5个成分;(5)1minApgar评分与患儿远期预后无明显相关性,5mim低评分与预后相关性更强;(6)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敏感度高而特异度低,常导致窒息诊断扩大化。而且,国内部分医疗单位及个人不能正确执行评分,个体主观影响较大,降低了评分的可靠性。 Apgar评分低的原因可能不一定是宫内缺氧,5minApgar评分0~3分的新生儿中仅38%、5min4~6分者仅8%存在胎心监护异常,单用Apgar评分诊断窒息显然是不妥的。此外,美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指出,Apgar评分可评价窒息的严重程度和复苏的效果,但不能指导复苏,因为它不能决定何时应开始复苏,也不能对复苏过程提供决策。评分是生后1min完成的,但窒息新生儿不能等1min后再进行复苏。 2.关于脐动脉血气 近10年来,有研究认为应增加脐动脉血气作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脐动脉血气代表新生儿在产程中血气变化的结局,能揭示有无缺氧、酸中毒及其严重程度,反映窒息的病理生理本质,被认为比Apgar评分更客观、更具有特征性。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由于胎盘/胎儿血流气体交换障碍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代谢 性酸中毒。发生严重酸中毒和窒息且pH<7的新生儿其主动脉最大血流和主动脉舒张压明显降低,甚至不能 测出,致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下降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但经合适心肺复苏及使用肾上腺素,主动脉舒张压(正常为20mmHg)上升,从而使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增加。加强心肺复苏应该将纠正低氧血症及增加冠状动脉灌注作为重点。近年来国内外均提出,Apgar评分对诊断新生儿窒息的敏感度高,特异度较低,而脐动脉血气(pH 和碱剩余)指标特异度高,敏感度较低,两者结合可增加其准确性。 (注:1.脐动脉血流由胎儿流出,反映胎儿的情况;脐静脉血流由胎盘流向胎儿,能反映孕母酸碱平衡和胎盘的功能,条件允许可以留取动静脉两份标本对照。2.脐动脉血标本的留取:分娩后立即用2把血管钳夹胎儿侧的脐带,另2把血管钳夹胎盘侧,留取的脐带应长10-20cm,用肝素化的注射器抽取后针尖密封,即刻送检。)3.国内外对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的探讨 1996年美国儿科学会联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更改了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即必须同时具备以下4条:(1)生后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脐动脉血pH<7;(2)Apgar评分0~3分持续>5min;(3)有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昏迷及肌张力低下等;(4)有多器官损害。并明确指出:低Apgar评分并不等同于窒息,如将Apgar评分作为诊断窒息的唯一标准,则是对Apgar评分的误解和滥用。 但也有研究认为该诊断标准太苛刻。该研究纳入29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其中47例符合上述标准,但符合全部4条标准的只有10例(21%),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漏诊率竟高达79%。结合我国国情考虑,以上诊断标准太过严格,不适合我国推广。 2013年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制定了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标准建议:(1)产前具有可能导致窒息的高危因素;(2)1或5minApgar评分≤7分,仍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3)脐动脉血pH<7.15;(4)排除其他引起低Apgar评分的病因。以上(2)~(4)为必要条件,(1)为参考指标。 二、关于我国新生儿窒息诊断的几点专家共识 1.关于Apgar评分的应用 Apgar评分在国际上已用了半个世纪,目前我国也还在应用,尽管有不少问题和缺陷,但仍不失为新生儿出 生时最简捷实用的初筛评估方法,但是要注意如下问题: (1)由于Apgar评分的缺陷,单纯用Apgar评分诊断新生儿窒息,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将Apgar评分作为诊断窒息的唯一标准。 (2)Apgar评分可作为评价窒息严重程度和复苏效果的部分手段,但不能完全指导复苏,因为它不能决定何时应开始复苏,也不能对复苏过程提供决策。复苏程序要按照新生儿复苏指南流程图的要求进行。因为复苏措施是改变Apgar评分的要素,因此在评分时应用的复苏措施也应同时记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