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纤快速连接器测试要点概要

光纤快速连接器测试要点概要

光纤快速连接器测试要点概要
光纤快速连接器测试要点概要

厦门福信光电集成有限公司培训资料

使用便携式工具测试光纤快速连接器的测试要点测试光纤的制备-优质的光纤切割质量是测试成功的关键因素 !

1.使用进口的或优质的光纤剥线钳开剥涂覆层,清洁裸光纤时要用手指指腹微微用力,检查光纤是否受到损伤。

2.一般每测试 10只光纤连接器需要重新制备光纤, 每次测试需检查光纤是否受到损伤。

3.尽量剪开皮线光缆的保护层 , 而不是用皮缆开剥钳,减少对光纤的损伤。使用皮线开剥钳,需要把光纤向四个方向弯曲 60度,检查光纤是否完好。目前很多皮线开剥钳质量一般,容易损伤光纤,需特别强调强调。

4.使用进口光纤切割刀,如住友的 FC-6S 等 , 做好压光纤面和切割面的清洁, 保证优良的切割质量。优良的切割端面是平齐的,端面倾斜角度小于 0.5°,没有毛刺。劣质的切割端面,端面倾斜角度大,有毛刺。有毛刺的光纤插入光纤快速连接器后, 可能出现断纤、光纤对接间隙大等等问题, 对产品的插回损指标都会造成影响。

测试注意事项:

5.端面清洁先用无尘纸沾酒精清洁,再用干的无尘纸吸干。

6.现场使用光源和光功率计组合进行测试,需准备光纤跳线接光源,要求端头的插损在 0.1dB 以下。测试法兰需要选用优质法兰, 普通 1-2元的法兰质量低下, 测试几十次或上百次, 参数就可能劣化。使用皮线跳线做测试光缆, 制备光纤连接待测光纤快速连接器。要求皮线跳线端头的插损在 0.1dB 以下,接光功率计。

7.用专用棉签定期清洁和测试光纤连接器接触的法兰的陶瓷套筒, 使用无尘纸、光纤跳线的陶瓷插芯端面。当怀疑法兰、光纤跳线指标异常时, 可通过更换法兰、光纤跳线进行比较分析。一般光纤跳线、法兰允许的插拔次数为 500次, 需及时更换受损的光纤跳线、法兰。

8.测试指标出现异常时,要注意光纤微弯是否在规定范围,检查光纤是否断纤或连接器是否存在断纤。

9.端面沾污情况影响测试参数,需要准备端面检测仪,在指标异常时检查端面的清洁质量。

测试数据异常分析及处理 :

1.指标在 0.3-0.5dB, 清洁端面 , 重新测试。

2.指标在 0.5dB 以上 , 清洁端面 , 重新制备测试光纤 , 重新测试。

光纤连接器端面检测技术

光纤连接器端面检测技术 1. 前言 随着网络应用的扩大和网络情报流量的急速增加,公共网及局域网对网络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带宽网络也就应运而生。具有代表性的带宽网络有使用电话线的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使用有线电视线路的CATV(CAble TeleVvision), 使用无线发射与接收的无线网络,还有使用光纤的光纤通信网络。 作为现代通讯讯号的传播介质,光纤通信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其传送速度比一般ADSL方式及CATV方式至少快一个数量级。并且不受高压线及电视,收音机的电磁波的影响,保密性强。此外,光纤所用的材料是地球上大量存在的硅, 所以不会有资源枯竭的问题。自从光纤通信正式进入电信网络以来,它已经成为现代化通信网的主要支柱之一。近年来,随着光同步数字系列(SDH)、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密集波分复用(DWDM等技术的商业化,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不断扩大,光纤传输的带宽潜力和技术优越性不断得到挖掘和发挥。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世界各国纷纷把光纤接入网的发展作为战略性的国策加以重视。基 于波长多重(DWDM的光通讯大容量化,光纤家家通FTTH (Fiber To The Home)计划也在急速的展开。 光通信需要大量的光纤连接器,用于远程电话通讯装置间的连接,程控电话交换机, 中继器,以及同一电讯局内的通讯装置间的连接等。由于对光纤通信网络的经济性和高性能的要求,高信頼性,小型化,低成本的光纤连接器就显得非常重要。 由于光纤是一种直径仅有数微米能传送光信号的纤芯和将光束缚在纤芯内的覆盖层构成的高纯度石英玻璃拉制而成的玻璃丝线,为了提高光纤连接及光信号传输的效率,必需控制光纤连接器的几何参数以减少光纤连接的插入损耗和回损(或称为反射減衰量) 。例如,对于插入损耗,一般要求在0.05dB 以下。对于回损,通常研磨

光纤连接示意图

光纤连接示意图 一、双纤SC光接口,必须采用SC的光跳线连接,左边光纤收发器光口的上面接口连接右边光纤收发器的下面光接口(一台光纤收发器的TX 应于另一台的RX连接),两台之间的连接是交叉的。 二、光纤收发器可以用于运营商和终端客户的光纤宽带,做为光猫使用。 三、光纤收发器可以用于以太局域网中,五类双绞线传输距离超过100米就无法稳定传输,光纤收发器可以无中继传输120公里,在局域网中可做为延长传输距离的设备来使用,可直接接入电脑的网卡、交换机、路由器使用(注:自适应的光纤收发器可以兼容本速率以下的设备,比如:10/100M的光纤收发器,可以直接接入100M的交换机,也可以接入10M的交换机,纯速率的光纤收发器只能使用在同速率的设备上,不然接入后是不通的

NET-LINK HTB-1100S是10/100M自适应快速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它可以实现双绞线和光纤两种不同传输介质的转换,中继10/100Base-TX和100Base-FX两个不同网段,能满足远距离、高速、高带宽的快速以太网工作组用户的需要。 产品技术参数: 符合IEEE 802.3u 10/100Base-TX和100Base-FX以太网标准 提供一个SC型的单模光纤端口和一个RJ45端口 RJ45端口支持端口自动翻转(Auto MDI/MDIX)功能 RJ45端口10/100M速率、全/半双工模式自适应 双绞线最大传输距离100米,单模光纤最大传输距离20/40/60千米(视不同型号而定) 外置电源 兼容IEEE 802.3u 10Base-TX、100Base-TX和100Base-FX以太网标准 连接接口:一个SC型的光纤连接器和一个RJ45连接器 双绞线端口支持速率和全/半双工模式自动适应 支持Auto MDI/MDIX,无需进行电缆选择 光纤端口可以进行全/半双工模式选择 连接线缆类型: RJ45连接器:5类双绞线 SC光纤连接器:1300nm 62.5/125um,50/125um多模光纤,1300nm 9/125um多模光纤 双绞线最大传输距离100米,单模光纤最大传输距离20/40/60千米(视不同型号而定)

硬件测试及方案定义技术

课程大纲 硬件测试技术硬件测试概述 测试前准备 硬件测试的种类与操作 硬件测试的级别 可靠性测试 测试问题解决 测试效果评估 硬件测试参考的通信技术标准测试规范制定 测试人员的培养 2005年9月2005年9月 硬件测试概述 1、硬件测试的概念 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操作的过程 测试是为了证明设计有错,而不是证明设计无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是在于它能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硬件测试概述 2、硬件测试的目的 测试的目的决定了如何去组织测试。如果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多地找出错误,那么测试就应该直接针对设计比较复杂的部分或是以前出错比较多的位置。如果测试目的是为了给最终用户提供具有一定可信度的质量评价,那么测试就应该直接针对在实际应用中会经常用到的商业假设。 综合评估,决定产品的测试方向!

3、硬件测试的目标——产品的零缺陷 关注点:产品规格功能的实现,性能指标,可靠性,可测试性,易用性等。 实现的保障:产品的零缺陷构筑于最底层的设计,源于每一个函数、每一行代码、每一部分单元电路及每一个电信号。测试就是要排除每一处故障和每一处隐患,从而构建一个零缺陷的产品。 MTBF不是计算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的。4、硬件测试的意义 测试并不仅仅是为了要找出错误。通过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和错误的分布特征,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发现当前设计过程的缺陷,以便改进。同时,这种分析也能帮助我们设计出有针对性地检测方法,改善测试的有效性。 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也是有价值的,完整的测试是评定测试质量的一种方法。 2005年9月2005年9月 硬件测试概述 5、目前业界硬件测试的开展状况 随着质量的进一步要求,硬件测试工作在产品研发阶段的投入比例已经向测试倾斜,许多知名的国际企业,硬件测试人员的数量要远大于开发人员。而且对于硬件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要大于开发人员。 硬件测试概述 6、硬件测试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采购——研发——测试——生产——销售—— 测试是每项成功产品的必经环节

硬件测试工程师(中级)试题

硬件测试工程师(中级)试题

硬件测试试题 二选择题(一题2分) 1、采用RS232串行通信至少需要三根线,其中不包括(A) A、电源线 B、地线 C、发送数据线 D、接收数据线 2、RS232串口通信中,表示逻辑1的电平是(D )。 A、0v B、3.3v C、+5v~+15v D、-5v~-15v 3、RS232串口通信中,表示逻辑0的电平是( C ) A、0v B、3.3v C、+5v~+15v D、-5v~-15v 4. 以下几种可以作为硬件测试标准的输入(ABC ) A.用户需求 B.国标 C.产品规格 D.硬件测试工程师的经验 5.下列属于产品可靠性指标的有(ABD )

A.失效率 B.平均寿命 C.直通率 D.维修度 6. 常见的信号完整性问题有(ABCD) A.过冲 B.反射 C.震荡 D.环绕 7.致命性的故障发生在系统上电检测时,一般会导致( B ) A.重新启动 B.系统死机 C.软件故障 D.出错信息 8.根据产品故障产生源可以分为(D) A.电源故障 B.元件故障 C.软件故障

D.以上都是 9.以下属于EMC测试指标的有(AB) A.群脉冲抗扰度 B.浪涌抗扰度 C.总谐波失真 D.传导杂散 10.产品验收测试的合格通过标准是(ABCD) A.产品需求分析说明书中定义的所有功能全部实现,性能指标全部达到要求。 B.所有测试项没有残余一级、二级、三级BUG。 C.立项审批表、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一致。 D.验收测试工件齐全 11.常用视频接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BCD) A. VGA接口 B DVI接口 C HDMI接口 D SDI接口 12.下面哪种接口传输模拟视频信号(A) A. VGA接口 B DVI接口 C HDMI接口 D SDI接口

(整理)光纤接头说明图(全)

全光纤及光纤连接器图示说明.doc 光纤接头图片.doc 光纤接头说明图.doc ST、SC、FC、LC光纤接头区别 2008-10-13 21:33:01 作者:来源:互联网文字大小:【大】【中】【小】简介:ST、SC、FC光纤接头是早期不同企业开发形成的标准,使用效果一样,各有优缺点。ST、SC 连接器接头常用于一般网络。ST头插入后旋转半周有一卡口固定,缺点是容易折断;SC连接头直接插拔,使用很方便,缺点是容易 ... ST、SC、FC光纤接头是早期不同企业开发形成的标准,使用效果一样,各有优缺点。 ST、SC连接器接头常用于一般网络。ST头插入后旋转半周有一卡口固定,缺点是容易折断;SC连接头直接插拔,使用很方便,缺点是容易掉出来;FC连接头一般电信网络采用,有一螺帽拧到适配器上,优点是牢靠、防灰尘,缺点是安装时间稍长。 MTRJ 型光纤跳线由两个高精度塑胶成型的连接器和光缆组成。连接器外部件为精密塑胶件,包含推拉式插拔卡紧机构。适用于在电信和数据网络系统中的室内应用。 光纤接口连接器的种类

光纤连接器,也就是接入光模块的光纤接头,也有好多种,且相互之间不可以互用。不是经常接触光纤的人可能会误以为GBIC和SFP模块的光纤连接器是同一种,其实不是的。SFP模块接LC光纤连接器,而GBIC接的是SC光纤光纤连接器。下面对网络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进行详细的说明: ①FC型光纤连接器: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一般在ODF侧采用(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②SC型光纤连接器:连接GBIC光模块的连接器,它的外壳呈矩形,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须旋转。(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③ST型光纤连接器:常用于光纤配线架,外壳呈圆形,紧固方式为螺丝扣。(对于10Base-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常用于光纤配线架) ④LC型光纤连接器:连接SFP模块的连接器,它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路由器常用) ⑤MT-RJ:收发一体的方形光纤连接器,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常见的几种光纤线 光纤接口大全

光纤连接和检测

光纤连接和检测 光缆的连接: 方法主要有永久性连接、应急连接、活动连接。 1.永久性光纤连接(又叫热熔): 这种连接是用放电的方法将连根光纤的连接点熔化并连接在一起。一般用在长途接续、永久或半永久固定连接。其主要特点是连接衰减在所有的连接方法中最低,典型值为0.01~0.03dB/点。但连接时,需要专用设备(熔接机)和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而且连接点也需要专用容器保护起来。 2.应急连接(又叫)冷熔: 应急连接主要是用机械和化学的方法,将两根光纤固定并粘接在一起。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连接迅速可靠,连接典型衰减为0.1~0.3dB/点。但连接点长期使用会不稳定,衰减也会大幅度增加,所以只能短时间内应急用。 3.活动连接: 活动连接是利用各种光纤连接器件(插头和插座),将站点与站点或站点与光缆连接起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灵活、简单、方便、可靠,多用在建筑物内的计算机网络布线中。其典型衰减为1dB/接头。 光纤检测: 光纤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系统连接的质量,减少故障因素以及故障时找出光纤的故障点。检测方法很多,主要分为人工简易测量和精密仪器测量。 1.人工简易测量: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快速检测光纤的通断和施工时用来分辨所做的光纤。它是用一个简易光源从光纤的一端打入可见光,从另一端观察哪一根发光来实现。这种方法虽然简便,但它不能定量测量光纤的衰减和光纤的断点。 2.精密仪器测量: 使用光功率计或光时域反射图示仪(OTDR)对光纤进行定量测量,可测出光纤的衰减和接头的衰减,甚至可测出光纤的断点位置。这种测量可用来定量分析光纤网络出现故障的原因和对光纤网络产品进行评价。 光纤的应用及系统设计

光纤连接器的标准要求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 光纤是传光的纤维波导,裸纤一般分为三层:中心高折射率玻璃芯,折射率较高,用来传送光;中间为低折射率硅玻璃包层,与纤芯一起形成全反射条件;最外是保护用的树脂涂层。 光纤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按照传输模式、工作波长、折射率分布、等进行分类。 (一)按传输模式 多模光纤:可传输多种模式的光,外径一般为125微米(一根头

发平均100微米),典型纤芯直径为50或62.5微米。 单模光纤:只能传输一种模式的光,外径与多模光纤相同,但纤芯直径较细,一般为9微米。 如何辨别单模光纤与双模光纤呢?最常规的分辨方法就是:黄色的光纤线一般是单模光纤,橘红色或者灰色的光纤线一般是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不存在模间时延差,且模场直径仅几微米,带宽一般比渐变型多模光纤的带宽高一两个数量级。因此,它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通信。 (二)按工作波长 短波长光纤:光纤的工作波长为850nm。 长波长光纤:光纤的工作波长为1300nm和1550nm。 光纤损耗一般是随波长加长而减小,850nm的损耗约为2.5dB/km,1300nm的损耗约为0.35dB/km,1550nm的损耗约为0.20dB/km,这是光纤的最低损耗,波长1650nm以上的损耗趋向加大。 (三)按光纤材料 石英光纤:一般是指由掺杂石英芯和掺杂石英包层组成的光纤。这种光纤有很低的损耗和中等程度的色散。目前通信用光纤绝大多数是石英光纤。 全塑光纤:用高度透明的聚苯乙烯制成的,成本低,使用方便,但损耗较大、带宽较小,只适合短距离低速率通信。

硬件测试规范(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硬件测试规范

目录 1. 目的 (1) 2. 适用范围 (1) 3. 定义 (1) 4. 测试工作职责 (2) 5. 测试流程 (2) 6. 测试阶段 (3) 6.1 单元测试 (3) 6.1.1测试对象 (3) 6.1.2具体要求 (3) 6.1.3进入准则 (4) 6.1.4主要内容 (4) 6.1.5退出准则 (4)

6.2 集成测试 (5) 6.2.1测试对象 (5) 6.2.2具体要求 (5) 6.2.3进入准则 (5) 6.2.4主要内容 (5) 6.2.5退出准则 (6) 6.2.6应提交的文档 (6) 6.3 确认测试 (6) 6.3.1测试对象 (6) 6.3.2具体要求 (6) 6.3.3进入准则 (6) 6.3.4主要内容 (7) 6.3.5退出准则 (7) 6.3.6确认测试应提交的文档 (7) 6.4 系统测试 (8) 6.4.1测试对象 (8) 6.4.2具体要求 (8) 6.4.3进入准则 (8) 6.4.4主要内容 (8) 6.4.5退出准则 (9)

7. 测试用例的选择 (9) 7.1设计测试用例的基本原则 (9) 7.2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9) 7.3测试用例的说明 (9) 8. 对缺陷的管理 (9) 8.1对缺陷(BUG)的定义 (9) 8.2对缺陷(BUG)的管理 (10) 1. 目的 在策略和方法上说明计划、管理测试活动,指导测试进行,以发现硬件的错误,验证硬件是否满足系统需求说明书和硬件设计说明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硬件产品的各个测试阶段以及所有的硬件测试人员及与测试相关的人员。 3. 定义 名称定义 编 号 1 单板测试对可以单独测试的硬件单板部分所进行的测试。 2 硬件系统对由单板组合成的模块,子系统或系统进行的测

光纤接入设备及使用图解

光纤接入设备及使用图解由于不同种类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不断增长的IP数据、话音、多媒体图像等多种新业务需求,促使了各大网络运营商的传送网络环境发生了翻天俯地的变化, 以前那些以承载模拟话音为主要目的的传统城域网和接入网在容量以及接口种类上都已经无法满足多种多样的新业务传输与处理的要求。 于是迫于社会信息量的突飞猛进,那些专门为城域网和接入网上提供新业务传送的技术及设备迅速发展起来。其中以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和PON(无源光网络)发展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们都是基于光纤传送技术、在城域网或接入网上提供多种新业务承载的最佳解决方案。 基于光缆的光纤接入技术是未来宽带网络的发展方向,它的发展也离不开光纤接入设备发展和支持,就像鱼与水一样。谈起光纤接入设备不得不提起它的三代发展经历: 第一代大量采用地PDH(光纤光端机)设备,包括点到点型和星型局端设备,不具备汇聚功能。全部采用PDH传输协议,也没有光接口规范。用户业务如E1和数据业务通过远端设备,利用私有PDH协议进行复接,经光纤传输到局端设备。局端设备按照私有协议对PDH光信号进行分接,又转换成为E1等PDH 接口,再通过电缆经DDF配线架与城域骨干/汇聚设备连接。由于PDH协议的局限性致使各类光纤接入设备很快落伍。 第二代鉴于第一代设备的缺陷,一些PDH设备厂商研发出第二代设备,即在局端设备中增加一个SDH(密集型光波复用)终端卡。在局端与远端设备之间仍然

采用私有的PDH协议,而在局端提供汇聚功能,将原来的E1信号经SDH终端卡复用,并给出标准SDH接口。主要解决了局端设备与城域骨干设备的互连问题和统一接口标准。 第三代是SDH直通设备,包括汇聚型和非汇聚型。由于新业务覆盖面广,新一代SDH直通设备已经能够按照SDH规范,自动适配到SDH进行传送;非汇聚型的远端设备可以通过SDH光接口直接连接到城域网汇聚层节点上,适合从汇聚层网络上分支出较少的业务接口。汇聚型则在局端插入SDH汇聚设备,将来自多个方向的VC12业务汇聚到上行SDH接口中,从而节省大容量骨干节点设备上的STM-1接口卡数量。主要解决了各设备兼容问题,便于以后升级、维护。 光纤接入设备发展到今天,由于光纤接入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越来越多的生产商加盟,光纤接入设备的类别也越来越明显,主要分三大类为: (1)光纤通信接续文元件(适用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终端连接),如:光纤跳线、光纤接头(盒)等。 (2)光纤收发器(适用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如:包括光纤盒、光纤耦合器和配线箱(架)等。 (3)光缆工程设备、光缆测试仪表(大型工程专用),如:光纤熔接机、光纤损耗测试仪器等。 对于前两大类是我们经常可以了解、接触的光纤接入设备产品,下面小编就以光纤通信接续文元件和光纤收发器两大类设备作个介绍: 光纤跳线

光纤连接器之插损

光纤连接器的插入损耗 深圳市光波通信有限公司 罗群标 张磊 徐晓林 光纤连接器作为光通信系统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光纤无源器件,其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随着光纤宽带接入系统的发展,光纤链路中光纤连接器(包括其它有源及无源器件上使用的连接头)的使用越来越多,这对光纤连接器的插入损耗的测试准确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将就影响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的原因以及如何确保插入损耗测试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等问题作以简单的论述。 一. 有关概念 1. 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IL )的定义: IL=0 1lg 10P P ? (dB) 其中P1为输出光功率,P0为输入光功率。插入损耗单位为dB 。 2. 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的测试方法 光纤连接器的插入损耗的测试方法一般有三种:基准法、替代法、标准跳线比对法。 由于在大批量的生产过程中,要求插入损耗的测试必须快速、准确且无破坏性。因此现在的生产厂家大都采用第三种方法,即标准跳线比对法。其测试原理图如下: 4 1 2 3 标准适配器 光功率计 稳定光源 标准测试跳线 被测跳线 当单模光纤尾纤小于50M 、多模光纤尾纤小于10M 时,尾纤自身的损耗可以忽略不计,此时测得的数据即为3端相对于标准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并将此数据提供给客户。当单模光纤尾纤大于50M 、多模光纤尾纤大于10M 时,应在测出的损耗值中减去光纤自身的损耗值。 3. 重复性 重复性是指同一对插头,在同一只适配器中多次插拔之后,其插入损耗的变化范 围。单位用dB 表示。重复性一般应小于0.1dB. 4. 互换性 由于光纤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是用标准跳线比对法测出的,其值是一个相对值。所 以在任意对接时,实际的插入损耗值很可能会大于用标准跳线比对法测出的值,而且不同的连接头、不同的适配器,其影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就有了互换性这一指标要求。连接头互换性是指不同插头之间,或者不同适配器任意转换后,其插入损耗的变化范围。其一般应小于0.2dB 。如光波公司向客户承诺插入损耗小于0.3dB,互换性小于0.2dB ,则任意对接其插入损耗应小于0.5dB 。 二. 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的主要因素 1. 光纤结构参数(纤芯直径不同、数值孔径不同、折射率分布不同及其它原因等)的

测试项目概述与测试目的 (2)

、测试项目概述与测试目的 1.1项目概述 本部分主要是针对即将进行压力测试的对象(接口、模块、进程或系统)进行概要的说明,让人明白该测试对象的主要功能与作用及相关背景。 1.2测试目标(目的) 简要列出进行本次压力测试的主要目标(目的) 1.3名词解释 性能测试过程中涉及的业务和技术方面的专业名词 1.4参考文档 列出与本文档相关的参考文档名称 2、测试对象的拓扑结构 本部分主要以图表加文字的方式,对待测试对 象(接口、模块、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描述, 并标上必要的数据流向。注意:若生产实际跨 越物理主机的模块(进程,数据库)部署应在拓 扑图中要标示出来。 3、测试环境与测试数据 3.1测试环境 主要指软件实际运行的平台,以及软硬件配置,操作系统及版本,数据库名称及版本,客户端机器配置等方面内容 3.2测试数据

根据性能(压力)测试方案(计划)中测试数据的要求,结合测试方案与测试用例,构造符合要求的测试数据(包括系统初始数据与测试发送数据),并描述测试数据的总量及简述这些测试数据生成的方法。 4 测试策略 4.1测试方案 根据测试目的,写出测试的总体方案(方法)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等。 4.2测试场景 针对测试目的,结合所测对象的具体特征,设计出达到要求的并且符合真实生产场景的测试场景。 4.3测试用例 根据测试场景,转换成对应的测试用例。 5、测试执行步骤 具体描述每个场景的测试执行步骤,并同时说明采集的相关指标值。 6 测试结果 针对每一个测试场景的相关测试观测指标要进行采集与记录(测试执行前,过程中,执行完),指标的采集可以通过工具,手工以及编写脚本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并把采集的这些指标值通过表格或图表的方式陈列出来。 7 测试结果分析 根据收集的测试结果,首先要进行程序资源消耗分析(cpu,内存,磁盘)与IO 分析,接着要根据测试目的(目标)项进行对应分析,最后根据测试结果记录表中各个场景的对比分析,从中分析归纳出影响系统压力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可选),并借助图表的方式来表达。直观且有说服力。

光纤检测教程

光纤检测教程 光纤连接器在网络中非常常见,它使我们能够上路、下路、移动和改变网络。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光纤连接器端面的污染是网络故障中断的一个主要成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光纤连接器端面的清洁工作十分有必要的原因。对连接器插针端面的检查可以找出光纤连接器上的灰尘或划痕,也可以在终端接续过程中检测出连接器端面的研磨类型。光纤检测在光纤终端接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建议,养成一个在光纤连接之前先进行检测的良好习惯,这样就可以确保连接器在对接之前光纤端面是干净清洁的。本教程中,我们将向您介绍光纤检测。 关于光纤连接器和端面污染 众所周知,光纤连接器是光纤网络中最重要的部件,但同时也是最脆弱、最多问题点的部件。在介绍光纤检测前,有必要先向您介绍光纤连接器和端面污染的一些知识。 光纤连接器安装在一根光纤的终端,能够比熔接接续实现更快速的连接和断接。连接器以机械的方式耦合和对接光纤纤芯,使光线能够从中通过。一个好的连接器由于光纤反射或纤芯偏移所造成的光损耗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目前,光纤连接器有100多种,包括单芯和多芯连接器都已推向市场用于各种各样的用途。 要实现高效的光纤连接,有3个基本的方面非常关键:完美的纤芯对接、物理接触和干净的连接器端面。今天的连接器设计和生产技术已战胜了大多数摆在“纤芯对接”和“物理接触”面前的挑战,而这最后的一项挑战就是如何保护干净的连接器端面。由此,污染就成了光纤网络

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如图1所示,光纤或连接器端面应没有任何污染或瑕疵。常见的污染和瑕疵类型包括灰尘、油污、凹坑和碎屑,以及划痕(图2)。连接器端面的检查是确定终端接续是否合格最好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诊断问题(如:连接器上的灰尘或划痕)最好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同的污染源,如:检测设备、防尘帽、隔板、人群和环境等,来自这些污染源的灰尘和其他颗粒物都能够污染光纤和连接器的端面。光纤连接器和检测设备上的端口频繁对接,这也是造成污染的高发事件。设备一旦受到污染,那么网络连接器和端口之间就会发生交叉污染。因此,在检测网络连接器以前,检查和清洁设备的检测端口和导线将能防止交叉污染。 图1 图2 光纤检测 我们建议在对接连接器前进行光纤检查。如图3所示,我们必须检查和确保端面是干净的。若端面不干净,那么必须要进行清洁。光纤检查和清洁是两个能够带来极大好处的简易步骤。关于光纤清洁的文章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将主要介绍连接器的光纤检查工作。

光纤连接器检验技术标准

一、外观检验: 二、组装性能:2.1插芯:突出长度正常,弹性良好,有明显倒角,表面无任何脏污、缺陷及其他不良。2.2散件:各散件与适配器之间配合良好,无松脱现象,机械性能良好,有良好的活动性,表面无任何脏污、缺陷、破损、裂痕,颜色与产品要求相符,同批次产品无色差。2.3压接:对光缆外皮及凯夫拉线的压接固定要牢固,压接金属件具有规则的压痕,无破损、弯曲,挤压光缆等不良。 三、端面标准:根据附录1《光纤连接器端面检验规范》检验。 四、插损、回损技术标准: 五、端面几何形状(3D)标准:

六、合格品标识:合格产品标识包括:出厂编号(每个产品对应唯一的出厂编号,由生产任务计划号加流水号组成)、型号规格、条码标签(根据客户要求可选)、产品说明书(根据客户要求可选)、3D报告(根据客户要求可选)、环保标识(根据客户要求可选)、插/回损测试数据等。 七、产品包装:7.1产品基本包装是:将光纤连接器盘绕成15-18cm直径的圈,连接头两端用扎带固定于线圈的对称中部,根据产品的不同型号扎紧方式有“8”和“1”字型扎法,以不松脱为原则,不能在光缆上勒出痕迹,0.9光缆使用蛇形管绑扎。特殊型号产品可根据相应《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将绑扎好的连接器头朝下放入对应已贴好标识的包装袋中封好袋口,并将包装袋中的空气尽量排除但不能将连接器挤压变形。7.2基本包装完成后以整数为单位装入包装箱内,包装箱内部用卡板或气泡袋或珍珠棉或其他防挤压保护辅料隔开,特殊型号产品可根据相应《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包装箱外贴上装箱清单和其他产品标识后封箱打包并放置到指定成品区。 八、各零部件技术标准: 8.1插芯: 8.1.1产品符合以下标准:YDT 1198-2002 《光纤活动连接器插针体技术要求》Telcordia GR-326-CORE 8.1.2详细技术要求见附录2《常规插芯技术标准》。 8.2光纤/光缆: 8.2.1产品符合以下标准:YDT 1258.1-2003 《室内光缆系列第一部分总则》YDT 1258.2-2003 《室内光缆系列第二部分单芯光缆》YDT 1258.3-2003 《室内光缆系列第三部分双芯光缆》YDT 1258.4-2005 《室内光缆系列第四部分多芯光缆》YDT 1258.5-2005 《室内光缆系列第五部分光纤带光缆》YDT 1258.3-2009 《室内光缆系列第3部分:房屋布线用单芯和双芯光缆》YDT 908-2000 《光缆型号命名方法》 8.2.2性能、尺寸、材质、颜色、环保等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产品颜色在同一批次的同一规格型号上必须保持一致。 8.3连接器: 8.3.1产品性能指标符合以下国家标准:GBT 12507.1-2000 《光纤光缆连接器第一部分:总规范》GBT 12507.2-1997 《光纤光缆连接器第二部分:F-SMA 型光纤光缆连接器分规范》YDT 1272.1-2003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1部分:LC 型》YDT 1272.2-2005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2部分:MT-RJ型》YDT 1272.3-2005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3部分:SC型》YDT 1272.4-2007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4部分:FC型》YDT 1272.5-2009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5部分:MPO型》YD987-1998 《ST/PC型单模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技术规范》YDT 2152-2010 《光纤活动连接器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硬件测试方案模版

测试方案 XXX公司2012年7月4日

历史修改记录

目录 1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编写目的 (4) 1.3参考资料 (4) 2测试定义 (4) 2.1测试目的 (4) 2.2测试范围 (5) 2.3术语定义 (6) 3测试环境和配置 (6) 3.1配置要求 (6) 3.2测试环境 (7) 4测试方案 (7) 4.1功能测试 (7) 4.1.1单元测试 (8) 4.1.2集成测试 (8) 4.2性能测试 (9) 4.3兼容性测试 (10) 4.4安全性测试 (10) 4.5用户界面测试 (11) 4.6安装与配置测试 (11) 4.7完整性分析 (12)

1 概述 1.1 项目背景 【编写要求】 简要介绍项目总体情况(包括项目内容、用途、项目开发负责人、建项日期等基本情况)和项目当前进展情况、进展阶段。 【关键点】 项目名称描述。 项目内容和用途能清晰、明确的介绍,不需要大量篇幅阐述。 简要描述项目当前进展情况,进展阶段主要分为:需求阶段、设计阶段、开发阶段和开发结束四个阶段。当为需求、设计和开发三个阶段时,需要描述预计开始测试日期。 1.2 编写目的 【编写要求】 描述本篇文档编写的主要目的,适用对象,编写内容的简要介绍。 【关键点】 明确、简要,以点的方式描述编写的主要内容,可以是以下测试方案章节的编写框架描述。 说明本篇文档编写的用途和用意。 明确说明文档的适用对象,一般包括:项目负责人、测试人员、使用人员。 1.3 参考资料 【编写要求】 罗列编写文档时用到的所有参考资料。 【关键点】 参考资料包括文档编写过程中,参照过的相关文档。 一般包括:需求文档、概要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 2 测试定义 2.1 测试目的 【编写要求】

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及指标要求

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及指标要求 一、引言 光纤活动连接器,俗称活接头,国际电信联盟(ITU)建议将其定义为“用以稳定地,但并不是永久地连接两根或多根光纤的无源组件”。主要用于实现系统中设备间、设备与仪表间、设备与光纤间以及光纤与光纤间的非永久性固定连接,是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无源器件。正是由于连接器的使用,使得光通道间的可拆式连接成为可能,从而为光纤提供了测试入口,方便了光系统的调测与维护;又为网路管理提供了媒介,使光系统的转接调度更加灵活。由于光纤活动连接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国的厂家对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积极和深入的研究,研制开发出了多种光纤活动连接器,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光纤通信系统中。 二、光纤活动连接器的一般特征大多数的光纤活动连接器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两个配合插头和一个耦合管。两个插头装进两根光纤尾端;耦合管起对准套管的作用。另外,耦合管多配有金属或非金属法兰,以便于连接器的安装固定。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对准方式有两种:用精密组件对准和主动对准。高精密组件对准方式是最常用的方式,这种方法是将光纤穿入并固定在插头的支撑套管中,将对接端口进行打磨或抛光处理后,在套筒耦合管中实现对准。插头的支撑套管采用不锈钢、镶嵌玻璃或陶瓷的不锈钢、陶瓷套管、铸模玻璃纤维塑料等材料制作。插头的对接端进行研磨处理,另一端通常采用弯曲限制构件来支撑光纤或光纤软线以释放应力。耦合对准用的套筒一般是由陶瓷、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或金属等材料制成的两半合成的、紧固的圆筒形构件做成的。为

使光纤对得准,这种类型的连接器对插头和套筒耦合组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需采用超高精密铸模或机械加工工艺制作。这一类光纤活动连接器的介入损耗在(0.18~3.0)dB范围内。主动对准连接器对组件的精度要求较低,可按低成本的普通工艺制造。但在装配时需采用光学仪表(显微镜、可见光源等)辅助调节,以对准纤芯。为获得较低的插入损耗和较高的回波损耗,还需使用折射率匹配材料。在广电网络应用中,经常用到的光纤活动连接器从外形上有:FC型连接器和SC型连接器,其中根据连接端面的不同又分别分为PC、APC、UPC三种。F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最早是由日本NIT研制。其中FC是Ferrule Connector的缩写,表明其外部加强件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S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是一种模塑插拔耦合式单模光纤活动连接器。其外壳采用模塑工艺,呈矩型;插头套管(也称插针)由精密陶瓷制成,耦合套筒为金属开缝套管结构,其结构尺寸与FC型相同,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SC型连接器价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介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 三、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性能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性能指标,首先是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光学性能;另外为保证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正常使用,还要考虑光纤活动连接器的互换(同型号间)性能、机械性能、环境性能和寿命(即最大可拔插次数)等。1、光学性能 光纤连接器的光学特性指标主要是插入损耗、回波损耗。插入损耗是指因连接器的介入而引起传输线路有效功率减小的量值,该值越小越好。对于该项性能,ITU建议应根据20个样品的测试,确定出平均损耗、标准偏差和样品最大损耗。其中平均损耗值应不大于0.5dB。回波损耗(或称反射衰减、回损、回程损耗)是衡量从连接器反射回来并沿输入通道返回的输入功率分量的一个量度,其典型值应不小于25dB。对于光纤通信系

硬件员测试题

硬件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一题2分) 1、采用RS232串行通信至少需要三根线,其中不包括(A) A、电源线 B、地线 C、发送数据线 D、接收数据线 2、RS232串口通信中,表示逻辑1的电平是(D )。 A、0v B、3.3v C、+5v~+15v D、-5v~-15v 3、RS232串口通信中,表示逻辑0的电平是(C) A、0v B、3.3v C、+5v~+15v D、-5v~-15v 4. 以下几种可以作为硬件测试标准的输入(ABC ) A.用户需求 B.国标 C.产品规格

D.硬件测试工程师的经验 5.下列属于产品可靠性指标的有(ABD ) A.失效率 B.平均寿命 C.直通率 D.维修度 6. 常见的信号完整性问题有(ABCD) A.过冲 B.反射 C.震荡 D.环绕 7.致命性的故障发生在系统上电检测时,一般会导致( B ) A.重新启动 B.系统死机 C.软件故障 D.出错信息 8.根据产品故障产生源可以分为(D) A.电源故障 B.元件故障 C.软件故障 D.以上都是 9.以下属于EMC测试指标的有(AB)

A.群脉冲抗扰度 B.浪涌抗扰度 C.总谐波失真 D.传导杂散 10.产品验收测试的合格通过标准是(ABCD) A.产品需求分析说明书中定义的所有功能全部实现,性能指标全部达到要求。 B.所有测试项没有残余一级、二级、三级BUG。 C.立项审批表、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一致。 D.验收测试工件齐全 11.常用视频接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BCD) A. VGA接口 B DVI接口 C HDMI接口 D SDI接口 12.下面哪种接口传输模拟视频信号(A) A. VGA接口 B DVI接口 C HDMI接口 D SDI接口 13.常用音频接口主要包括(ABC) A. 3.5mm接口

光纤跳线接口-详细图解上课讲义

光纤跳线接口-详细图解 作者:管理员发布于:2013-06-19 03:20:49 文字:【大】【中】【小】 摘要:本文介绍:光纤跳线接口类型,接口图片等知识 光纤跳线就是两头有连接器的光纤,它的作用是做为从设备到光纤布线链路的路接线,一般在光端机,光模块,光纤收发器等设备和终端盒之间的连接。而尾纤是只有一头有连接器的光纤,下面对网络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进行详细的说明: 光纤跳线的接口类型常见的有FC、SC、ST、PC、APC、LC这几种,FC接头的光纤跳线多用于配线架上,而SC接头的光纤跳线多用于路由器交换机上。另外还有MTRJ、MPO、MU、SMA、FDDI、E2000、D4等各种形式的光纤接口类型。常见的几种光纤跳线接口类型含义如下: FC 圆型带螺纹常用于光端机等设备 ST 卡接式圆型常用于终端盒设备 SC 卡接式方型常用于光纤收发器 PC 微球面研磨抛光 APC 呈8度角并做微球面研磨抛光 光纤跳线接口图解:

光纤跳线接头是用户在选购光纤跳线时必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弄明白各种光纤跳线接头的含义能帮助用户更快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产品。 ①FC型光纤跳线: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一般在ODF侧采用(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②SC型光纤跳线:连接GBIC光模块的连接器,它的外壳呈矩形,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须旋转。(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③ST型光纤跳线:常用于光纤配线架,外壳呈圆形,紧固方式为螺丝扣。(对于10Base-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常用于光纤配线架) ④LC型光纤跳线:连接SFP模块的连接器,它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路由器常用) ⑤MT-RJ型光纤跳线:收发一体的方形光纤连接器,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图解常见光纤尾纤(推荐文档)

图解常见尾纤型号 光纤这东西有时候挺烦人的,总结了常用的几种光纤接头。1. 上面这个图是LC到LC的,LC就是路由器常用的SFP,mini GBIC所插的线头。

2. FC转SC,FC一端插光纤步线架,SC一端就是catalyst也好,其他也好上面的GBIC所插线缆。

3. ST到FC,对于10Base-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另一端FC连的是光纤步线架。

Sc到Sc两头都是GBIC的

SC到LC,一头GBIC,另一头MINI-GBIC

各种光纤接口类型介绍 ! 各种光纤接口类型介绍 光纤接头 FC 圆型带螺纹(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ST 卡接式圆型 SC 卡接式方型(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PC 微球面研磨抛光 APC 呈8度角并做微球面研磨抛光 MT-RJ 方型,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华为8850上有用) 光纤模块:一般都支持热插拔, GBIC Giga Bitrate Interface Converter, 使用的光纤接口多为SC或ST型 SFP 小型封装GBIC,使用的光纤为LC型 使用的光纤: 单模: L ,波长1310 单模长距LH 波长1310,1550 多模:SM 波长850 SX/LH表示可以使用单模或多模光纤 -------------------------------------------------------------------------------- 在表示尾纤接头的标注中,我们常能见到“FC/PC”,“SC/PC”等,其含义如下 “/”前面部分表示尾纤的连接器型号 “SC”接头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SC接头 “LC”接头与SC接头形状相似,较SC接头小一些。 “FC”接头是金属接头,一般在ODF侧采用,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料要多。 在表示尾纤接头的标注中,我们常能见到“FC/PC”,“SC/PC”等,其含义如下 “/”前面部分表示尾纤的连接器型号 “SC”接头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SC接头“LC”接头与SC接头形状相似,较SC接头小一些。 “FC”接头是金属接头,一般在ODF侧采用,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料要 连接器的品种信号较多,除了上面介绍的三种外,还有MTRJ、ST、MU等. “/”后面表明光纤接头截面工艺,即研磨方式。 “PC”在电信运营商的设备中应用得最为广泛,其接头截面是平的。 “SC”表示尾纤接头型号为SC接头,业界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用SC接头,SC接头是工程塑料的,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 ODF侧光接口一般用FC接头,FC是金属接头,但ODF 不会有高温问题,同时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料要多,维护ODF尾纤比光板尾纤要多。其它常见的接头型号为:ST、DIN 、FDDI。 “PC”表示光纤接头截面工艺,PC是最普遍的。在广电和早期的CATV中应用较多的是APC型号。尾纤头采用了带倾角的端面,斜度一般看不出来,可以改善电视信号的质量,主要原因是电视信号是模拟光调制,当接头耦合面是垂直的时候,反射光沿原路径返回。由于光纤折射率分布的不均匀会再度返回耦合面,此时虽然能量很小但由于模拟信号是无法彻底消除噪声的,所以相当于在原来的清晰信号上叠加了一个带时延的微弱信号。表现在画面上就是重影。尾纤头带倾角可使

光纤连接器实训报告

光线连接器制造实习工作报告 班级:光电09303 姓名:胡飞 学号:09012003 指导教师:刘孟华 日期:2011/4/5

一、工作任务 1)熟悉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基本结构及其组装工艺 2)学会端面研磨技术与质量检验 3)自己动手制作出合格的FC、SC型活动连接器 二、主要工艺流程及设备 工艺流程: Ⅰ组装阶段物料准备→下线/绕线(线圈直径不能小于6cm)→穿散件→剥纤→注胶→穿纤与固化(约30分钟)→切纤→压接(二次卡紧)→去胶与自检 Ⅱ研磨阶段装夹→粗磨→细磨→精磨→抛光 Ⅲ检验阶段端面检查与分析→指标测试(插入损耗、回波损耗) 主要设备: 高温固化炉、压接机、端面研磨机、端面检查机 插回损测试仪 三、制作的产品质量分析 合格的连接器应该是各个零部件按正确的顺序紧密牢固连接。插芯端面中心的光纤上及光纤附近没有划痕、麻点、气泡和色斑,通光后出现亮点。插入损耗IL≤0.30dB,RL≥60dB。

现象分析:自己的端面在进行端面检测时能观察到显微图像上方为颜色略与圆面不一的线条。这是由于研磨片或研磨液不均匀造成的端面缺陷。插入损耗测试为0.1dB,回拨损耗为63dB。 四、工作中的职业表现 ?能严格按照工作时间准时上下班。 ?能认真听取老师和师傅的安排,并按要求完成任务。 ?能和小组成员积极有效的配合,讨论。 ?面对不足与失误,找出问题,深刻反省。 五、掌握了的技能 ●对光纤连接器分类和组成有了基本的认识 ●掌握了制造光纤连接器的主要工艺流程并能自己动手制作 出合格的光纤活动连接器 ●能准确分析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能检测光纤连接器的好坏并能测其重要指标参数 六、工作中的得失及感悟 ?要严格按照各项规定进行操作,不能随心所欲,投机取巧 ?遇到问题冷静处理,认真分析,及时解决 ?工作中要和团队成员协调配合,服从安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