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教师专业发展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59.54 KB
- 文档页数:6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20春在线作业2答案88981.从繁荣教育科学方面来说,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非常必要、不可或缺的。
教师需要不断地研究、更育教学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教育环境,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教师职业倦怠感大多出现在生涯挫折阶段。
这个阶段通常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遭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如教学效果不佳、与同事或家长沟通不畅等,导致他们感到失落和无助,产生职业倦怠感。
3.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美国教师评价发展开始聚焦于学生研究。
这是因为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而学生研究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教师评价应该聚焦于学生研究情况。
4.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美国教师评价发展开始聚焦于学生研究。
这是因为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而学生研究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教师评价应该聚焦于学生研究情况。
5.“教学相长”作为正式概念最早出现在《论语》中。
这个概念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研究,实现共同进步。
6.现代教学观的特点是师生双向互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这种教学观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研究动机,同时也注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7.终身教育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是自主研究。
这个概念强调个体对自己研究过程的掌控和主导,以及不断研究和发展的态度和能力。
8.现代的科学的教师评价观认为,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这种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客观的,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
9.自主研究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是能够成为教师发展的催化因素的学生能力之一。
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0.教师的反思性行为始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困难、迷惑不解或难以立刻解决的问题。
这种行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1.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包括:有助于教师发展意愿的激发与强化、有助于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学校组织研究。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20春在线作业1答案269881.存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导致“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必然诉求。
2.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教师评价的发展开始集中于学生研究方面。
3.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新型教师评价模式,起源于英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
4.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在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5.乌申斯基认为“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说明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的特征。
6.集体备课是教师专业合作的重要途径。
7.总结性评价注重教师评价的甄别、选优、总结等功能。
8.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进行多方面的角色转换。
9.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的是实践性知识。
10.不同的教师发展阶段理论中,对初任教师的入职阶段有不同的称谓,有的称之为“生涯预备阶段”。
11.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成为教师评价的主体,其方式包括社会评价、校长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和同事合作评价。
12.美国学者瓦利将教师反思分为技术性反思模式、行动中和行动后反思模式、缜密性反思模式和人格性反思模式、批判性反思模式。
判断题)29:根据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
A.)的论述,对教师文化概念的理解,应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
B:正确判断题)30: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教育理论家。
A:错误改写后: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研究发展。
判断题)31:学校和课堂应当成为教师从事研究的主要场所。
B:正确判断题)32:教师的人际关系是指学校教师在工作中或生活中形成的与他人的关系,它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人员的关系。
B:正确判断题)33:多元文化教学给教师带来的是忧也是喜。
B:正确判断题)34:戈尔德认为,初任教师的需要主要分为三组:情绪-生理的;心理的;身体-智力的。
B:正确判断题)35:平等对话可以作为实现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的重要手段。
教师专业发展23秋在线作业2-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第一题,从繁荣教育科学方面来说,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A]选项.非常必要,不可或缺
[B]选项.有必要
[C]选项.必要性不大
[D]选项.根本没有必要
[本题选择]:A
第二题,教师职业倦怠感大多出现在.
[A]选项.入职阶段
[B]选项.生涯挫折阶段
[C]选项.更新生涯阶段
[D]选项.退出生涯阶段
[本题选择]:B
第三题,20世纪 90 年代以前的美国教师评价发展开始聚焦于
[A]选项.学校管理
[B]选项.学生学习
[C]选项.教学艺术
[D]选项.教育信息教育
[本题选择]:B
第四题,20 世纪90年代以前的美国教师评价发展开始聚焦于
[A]选项.学校管理
[B]选项.学生学习
[C]选项.教学艺术
[D]选项.教育信息教育
[本题选择]:B
第五题,作为正式概念的“教学相长”最早出现在()中。
[A]选项.《论语》
[B]选项.《学记》
[C]选项.《大学》
[D]选项.《春秋》
[本题选择]:A
第六题,下列属于现代教学观的特点是 .。
(单选题)1: ()问题的存在使得“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一种必然诉求。
A: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节
B: 教师评价制度不合理
C: 教师待遇问题
D: 教师个人主义文化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20世纪 90 年代以前的美国教师评价发展开始聚焦于
A: 学校管理
B: 学生学习
C: 教学艺术
D: 教育信息教育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的一种新型教师评价模式。
A: 美国
B: 英国
C: 德国
D: 加拿大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在于
A: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B: 教师群体专业化
C: 校长专业化
D: 管理人员专业化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5: 乌申斯基说:“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这句话说明了教师角色具有()的特征。
A: 创造性
B: 个体性
C: 人格化
D: 模糊性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下面哪种形式可以作为教师专业合作的重要途径 .
A: 个人读书
B: 集体备课
C: 教师培训
D: 行动研究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7: 在下面的教师评价模式中,注重教师评价的甄别、选优、总结等功能的是。
东师教师专业发展19春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教师专业发展19春在线作业1-0003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将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校内因素与校外因素的学者是A.饶见维B.伯顿C.格拉特霍恩D.傅乐2.“教学相长”的可能性是A.学生之于教师发展的挑战B.学生之于教师发展的潜在价值C.学生之于教师发展的机遇D.学生之于教师发展多样性3.下面哪一种方式可以作为实现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的重要手段 .A.平等对话B.独立思考C.考试D.作业评比4.下面所给的职业名称中,哪一种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A.教师B.医生C.驾驶员D.修理工5.“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地感到他们的工作是一个无底洞。
比起律师或医生来,教师感到自己的工作要更多地耗损心力……因为他们的工作似乎永远不会了结,永远看不到尽头。
”这句说明了教师角色具有()的特征。
A.创造性B.个体性C.人格化D.模糊性6.“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是由下列国家学者首先提出的A.中国B.日本C.美国D.英国7.教师反思的对象是 .A.教学行为B.自己的教学过程C.教学结果D.学生8.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大部分属于A.默会知识B.显性知识C.外在知识D.集体经验9.“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这句话说明了教师角色具有()的特征。
A.创造性B.个体性C.人格化D.模糊性10.专业的核心特质是指其必须具备专业知识、服务理想和A.专业规范B.专业规划C.专业团体D.专业自主权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初任教师在现实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主要表现是A.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的问题B.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困难C.对学校文化的适应D.对社会的适应2.将教师比喻为“蜡烛”,其优点是A.有利于提高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B.促进“尊师重道”的传统社会风气形成C.有利于提高教师工资D.有利于教师改善教师住房条件3.教师学习团体的特点有 .A.教师学习团体是一个“无效群体”B.教师学习团体实现了教学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C.教师学习团体组织结构是扁平的、有弹性的D.教师学习团体是自主管理、善于学习、自我超越的团体4.学生的多样性表现在A.生理的差异B.心理的差异C.文化的差异D.种族的差异5.科学认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意义为A.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利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衔接B.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也是教育科学繁荣的需要C.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的嵌入式学习的发生D.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够增强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尊严感6.我国的现代教师角色观多种多样。
《教师专业发展》15春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1.美国学者卡茨把教师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生存期、巩固期、更新期和(满分:3)A. 衰竭期B. 隐退期C. 撤退期D. 成熟期正确答案:D2.从繁荣教育科学方面来说,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满分:3)A. 非常必要,不可或缺B. 有必要C. 必要性不大D. 根本没有必要正确答案:A3.将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校内因素与校外因素的学者是(满分:3)A. 饶见维B. 伯顿C. 格拉特霍恩D. 傅乐正确答案:A4.反思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能改善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的. (满分:3)A. 学校环境知识B. 学校管理知识C. 教学理论知识D. 实践性知识正确答案:D5.教师间的互动和合作对于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同事可以. (满分:3)A. 充当扮演竞争对手的角色B. 扮演管理者的角色C. 扮演形成性评价者的角色D. 充当监督者的角色正确答案:C6.教师间的互动和合作对于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同事可以. (满分:3)A. 充当扮演竞争对手的角色B. 扮演管理者的角色C. 扮演形成性评价者的角色D. 充当监督者的角色正确答案:C7.下面哪种形式可以作为教师专业合作的重要途径(满分:3)A. 个人读书B. 集体备课C. 教师培训D. 行动研究正确答案:B8.美国学者卡茨把教师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生存期、巩固期、更新期和(满分:3)A. 衰竭期B. 隐退期C. 撤退期D. 成熟期正确答案:D9.教师合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和特征是它源自于 . (满分:3)A. 外界的干涉B. 校长的命令C. 教师的自愿D. 行政的压力正确答案:C10.我国台湾学者蔡培村认为,影响教师发展的外在环境影响因素包括行政管理和. (满分:3)A. 评价制度B. 学校气氛C. 工资制度D. 办公条件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科学认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意义是(满分:3)A. 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利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衔接B. 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也是教育科学繁荣的需要C. 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的嵌入式学习的发生D. 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够增强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尊严感正确答案:ABCD2.创新型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满分:3)A. 崭新的教育观念B. 独特的个性特征C. 多元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D. 娴熟的教学艺术正确答案:ABCD3.下列教师发展阶段是属于根据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来划分的有(满分:3)A. 职前阶段B. 能力建构阶段C. 专家生涯阶段D. 入职阶段正确答案:ABD4.教师如果要成为现代知识的传授者,就必须(满分:3)A. 由注重传递向注重发展转变B. 由注重统一规格的教育向注重学生差异性的教育转变C. 由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变D. 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E. 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正确答案:ABCDE5.教师角色的特点有: (满分:3)A. 教师角色具有自主性B. 教师角色具有个体创造性C. 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特征D. 教师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E. 教师角色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正确答案:ABCDE6.课程资源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满分:3)A. 素材性资源B. 条件性资源C. 隐性资源D. 显性资源正确答案:ABCD7.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策略是: (满分:3)A. 确立合作的专业发展观B. 改革教师管理制度,为教师合作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C. 构建合作的教师文化D. 探索有效的教师合作途径和形式,为教师合作提供良机正确答案:ABCD8.新课程改革对我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新要求是(满分:3)A. 目的定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B. 功能定位——强调展示成就与改进激励C. 内容定位——突出综合素质、重视个体差异D. 方法定位——注重质性评价、主张自我反思E. 主体定位——以自评为主、各方协同参与正确答案:ABCDE9.教师角色行为的个体性特点表现在(满分:3)A.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实行因材施教B. 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本身也具有一种较强的个体性特征C. 教师必须进行个性化教学D. 教师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于同行来说,都是以个人活动为主正确答案:ABCD10.新概念的“教”应该有的明显特征是(满分:3)A. 教学的目标不再是让学生掌握固定不变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B. 承认教师是“教”的主体,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取代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C. “教”的过程是一种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D. “教”是建立在“乐学”基础上的“乐教”正确答案:ABCD三、判断题:1.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17秋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
1、C
2、D
3、B
4、D
5、D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美国学者费斯勒认为,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可以梳理为两大方面,即个人环境因素和.
A. 制度因素
B. 人际关系因素
C. 组织环境因素
D. 家庭因素
正确答案:C
2. 美国学者卡茨把教师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生存期、巩固期、更新期和
A. 衰竭期
B. 隐退期
C. 撤退期
D. 成熟期
正确答案:D
3. 真正将反思概念引入教师教育领域并加以系统的阐发,是从下列哪一位人物开始的
A. 洛克
B. 杜威
C. 皮亚杰
D. 哈贝马斯
正确答案:B
4. 斯腾柏格认为,在三个方面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存在差距:一是专业知识;二是解决问题的效率;三是.
A. 教师的年龄
B. 教师的教龄
C. 教师的学历
D. 洞察力
正确答案:D
5. “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地感到他们的工作是一个无底洞。
比起律师或医生来,教师感到自己的工作要更多地耗损心力……因为他们的工作似乎永远不会了结,永远看不到尽头。
”这句说明了教师角色具有()的特征。
A. 创造性
B. 个体性
C. 人格化
D. 模糊性
正确答案:D
6. 教师培养中的争论是指“学术性”与何者之间的争论
A. 科学性
B. 师范性
C. 技术性
D. 道德性
正确答案:B。
教师专业发展23秋在线作业1-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第一题,根据美国学者傅乐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教学前关注、早期的生存关注、关注教学情境和
[A]选项.关注学校
[B]选项.关注工资
[C]选项.关注教学
[D]选项.关注学生
[本题选择]:D
第二题,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师专业化思潮追求的主要是
[A]选项.提高教师职业的地位和权利
[B]选项.教师的专业素质
[C]选项.教师的教学技能
[D]选项.教师的专业精神
[本题选择]:A
第三题,在国际上,教师教育中的合作主要是指
[A]选项.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B]选项.教师与家长的合作
[C]选项.教师同事之间的合作
[D]选项.教师与其他人员的合作
[本题选择]:C
第四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合作中,教师同事间的关系应该是
[A]选项.相互批判的“诤友”关系
[B]选项.表面的礼貌和亲密关系
[C]选项.一团和气
[D]选项.相互恭维和谦让
[本题选择]:A
第五题,在西方教师专业化的早期,教师专业化思潮追求的目标是 :
[A]选项.提高教师职业的地位和权利
[B]选项.教师的专业素质
[C]选项.教师的教学技能
[D]选项.教师的专业精神
[本题选择]:A。
(单选题)1: 教师合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和特征是它源自于
A: 外界的干涉
B: 校长的命令
C: 教师的自愿
D: 行政的压力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在西方教师专业化的早期,教师专业化思潮追求的目标是 :
A: 提高教师职业的地位和权利
B: 教师的专业素质
C: 教师的教学技能
D: 教师的专业精神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
A: 单一的
B: 多样的
C: 简单的
D: 没有价值的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的教师评价目的定位应该是A: 推动新课程改革
B: 改进教学
C: 促进学校发展
D: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问题的存在使得“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一种必然诉求。
A: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节
B: 教师评价制度不合理
C: 教师待遇问题
D: 教师个人主义文化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6: 教师的反思性行为始于.
A: 教育理论的启发
B: 教学专家的启发
C: 学生的启发
D: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困难、迷惑不解或难以立刻解决的问题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7: 将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校内因素与校外因素的学者是
A: 饶见维。
教师专业发展19春在线作业2-0005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1.“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地感到他们的工作是一个无底洞。
比起律师或医生来,教师感到自己的工作要更多地耗损心力……因为他们的工作似乎永远不会了结,永远看不到尽头。
”这句说明了教师角色具有()的特征。
A.创造性B.个体性C.人格化D.模糊性正确答案:D2.专业的核心特质是指其必须具备专业知识、服务理想和A.专业规范B.专业规划C.专业团体D.专业自主权正确答案:D3.在教育不断变革的时代里,教师必须由“技术型”教师向()转变。
A.工匠型教师B.理论型教师C.研究型教师D.模范型教师正确答案:C4.按照美国教育社会学者劳蒂(Lortie )的观点,教师文化的主流是A.个人主义B.合作主义C.集体主义D.派别主义正确答案:A5.教师培养中的争论是指“学术性”与何者之间的争论A.科学性B.师范性C.技术性D.道德性正确答案:B6.斯腾柏格认为,在三个方面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存在差距:一是专业知识;二是解决问题的效率;三是A.教师的年龄B.教师的教龄C.教师的学历D.洞察力正确答案:D7.1681年,下面哪一位在法国创立的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标志着师范教育的诞生A.拉萨尔B.克雷明C.威尔逊D.桑德斯正确答案:A8.在下面的教师评价模式中,注重教师评价的甄别、选优、总结等功能的是A.总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发展性评价D.过程性评价正确答案:A9.现代的科学的教师评价观认为,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A.奖励教师B.处罚教师C.提高教师素质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D.促进教师竞争正确答案:C10.教师培养中的争论是指“学术性”与何者之间的争论A.科学性B.师范性C.技术性D.道德性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1.在建构主义的视野中,教师角色应该是。
东北师大教师专业发展
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期末作业考核
《教师专业发展》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合作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1)合作有助于教师发展意愿的激发与强化。(2)
合作有助于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提高;(3)合作有助于促进学校组织学习。合作有助
于教师的个人知识、实践知识的总结和推广;合作有助于学校组织文化的形成、传授与
变革。
2.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哪些基本模式
(1)民主型师生关系。(2)友爱型师生关系。(3)对话型师生关系。(4)期待
型师生关系。(5)合作型师生关系。这是师生之间彼此配合,互相协作而产生的关
系。
3.根据舒尔曼的论述,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舒尔曼认为教师必备的知识至少应该包括如下七个方面:①学科内容知识;②一般
教学法知识,指超越具体学科之上的有关课堂组织和管理的一般原理和策略;③课程知
识,指对作为教师“职业工具”的教材和教学计划的掌握;④学科教学法知识(教学的内
容知识),指对所教的学科内容和教育学原理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对具体课题、文体如何
组织、表达和调整以适应学习者的不同兴趣和能力以及进行教学的理解,可以说是学科
内容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的混合物;⑤有关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即关于教育对象的知
识);⑥有关教育脉络(或背景)的知识,包括班级或小组的运转、学区的管理与财
政、社区与文化的特征等;⑦有关教育的目的目标、价值、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
4.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教师当前应着重发展哪些方面的能力
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教师特别需要强化或开发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①强化教师的
教育科研能力;②立足于新型人际关系,发展教师的交往与合作能力;③课程资源开发
和整合能力的培养;④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技能。
二、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是指教师没有心理疾病。
错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
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
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对于教师来说,其心理健康包括多方面的
内容,如热爱教师职业,认同自己的教师职业角色;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自我意
识;坚韧与自制;有效调节不良情绪;好学与创新等等。由此看来,教师心理健康决不
是仅仅指没有心理疾病。
2.教师评价必须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对 定量评价有其好的一面,如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较性等,也有其自身的缺
点,如量化的评价结果难以反映教师的思想、信念、价值判断、情感、态度等,这也就
意味着评价结果并没有反映出评价对象的全貌,这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针对上述
弊端,现代教师评价强调,在运用定量方法开展教师评价的同时,还必须注重采用一些
定性方法,如深度会谈、课堂观察、非正式交流,等等。在解释评价结果时常运用诊断
描述解释法,原因分析解释法等。两者结合起来运用,才能使教师评价达到促进教师专
业发展的目的。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要论述学生发展对于教师发展的价值。
(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可以为教师发展提供契机
(1)学生的多样性与教师发展的机遇。学生的多样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生理和
心理的差异。学生认识特点和水平方面存在的差异对教师提出了这样几点专业发展要
求:第一,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第二,必须善于“因材施教”。第
三,教师还要具备科学的评价能力,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有效地激励学习有困难的学
生不断地进步。②文化、种族等方面的差异。在当今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学生文
化背景的差异也不容忽视。应对多元文化教学,教师必须全面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包括
培养文化理解与识别能力;拓宽知识面;学会全面开发非传统的、新的教学策略,善于
运用适合少数群体学生的策略。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还必须学会与家长和社区
沟通。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来看,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难得的机遇。
(2)学生的发展性与教师发展机遇
学生的发展性是客观存在的。它要求教师能科学地认识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在尊
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把握不是靠
一次、两次观察或谈话就能做到的,也不是靠读几本教育学着作就能解决问题的,教师
惟一的选择只能是变挑战为动机,持续地进行教学反思和终身学习,以求专业发展水平
不断提高。
(3)学生的不确定性与教师发展机遇
对教师构成又一挑战的是学生的不确定性,即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不易捉摸、不易
理解的个体。学生的心理、心智、感情等变数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充满了不确定的成分,
这需要教师具有处理非常态教学情境中的各种偶发事件的“教育机智”或者“实践智慧”。
因此,这种更高层次的要求实际上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
(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可以成为教师发展的动力源之一
教师不仅在教学活动中享受着学生进步带给他的幸福,而且他也在职业活动中感受
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幸福。同时他也享受着三重的快乐: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意识到自己
生命的延续,家长与社会的感谢使他感受到自己生活的价值,品德灵魂的净化使他汲取
许多失落的童年和褪色的童心。于是他的自我价值在服务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中得以体
现,他的个人理想融入到学生的进步当中。这种自我实现感会成为他持续发展的不竭源
泉与动力源。
2.试比较与分析反思性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差异。
答:反思性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根本动力不同。(1)常规教学的最根本的动力是“国家规定的遵照和社会需求
的满足”。在常规教学中,教师的行动听命于外部行政命令和受制于一定的规范,其动
机是对固有的规定作高度机械性执行的追求;其驱力主要来自社会的压迫。(2)反思性
教学的最根本动力是“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主观上明确了对
教学实践行为的合乎实践理性,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的追求;其内驱力来自于
教师的“求知意愿”。在这个动力的推动下,教师“针对自己的主观性进行反思”,“努力追
求合理性并确证观念与行动,以形成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和鉴赏。因而,在反思性教学中
教师的主动性、自主性大大增强。
第二、教学目标不同。常规教学通常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或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
人才等)为目的,只要完成规定的任务,即视为达到了教学目的;主要对学生有激励作
用;只关注教学目的转化的直接结果---学生的发展。而反思性教学具有多维的教学目
的,既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又要让教师“学会教学“;对学生和教师都有激励作用;
既关注直接结果(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也重视间接结果---教师的社会地位、权力的
提高,以至于使教师获得进一步的”启蒙“、”解放“。
第三、教学主体观不同。常规教学对教学主体的确认,总是偏执于教师或学生某一
方面,在“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之间摇摆不定。而反思性教学把“教学”分为“教授”与“学
习”,在“教授”这方面,确认教师的主体角色。它并不排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它强调了师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共为主体,一切教学活动,教师、学生共同参与。
第四、教学过程不同。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培养学生的学习
能力;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吸收知识,养成学习习惯和能力。而在反思性教学中,教
师一边关注自己的教学,一边关注学生的学习,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
的教学,努力使教学主体趋向合理性,最终实现教师学会教授、学生学会学习的双重目
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