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期刊现状及文摘类刊物前景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2
最全面的学术期刊的级别、种类、等级在国际学术平台上,中国学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学术话语权也有了越来越大的提升。
与此相关联,关于学术期刊理论的研究也逐渐走向深入,这在社会科学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国内许多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面临着诸多诘难,中国特色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了便于订阅日渐增多的学术期刊,在诸多学术期刊中遴选出了“中文核心期刊”。
从此,中国学术期刊便被划分为不同层级,这便是“核心类”学术期刊和“非核心类”学术期刊。
这一区分极大地影响了学术生产和学术生态,并远远地超出了当初区分的初衷,从而成为评价学术期刊以及学术论文的重要价值尺度——学术期刊一旦跨入“核心”期刊的殿堂,学术期刊以及学术论文均身价倍增。
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学术评价机构开始重视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由此催生了本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国内高校重视SCI(科学引文索引)期刊,人们日渐关注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
这一评价指标,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学术的发展走向。
目前,高校管理者便是用这个指标体系衡量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学术论文的价值。
在人们膜拜SCI 期刊的同时,诸多中国学术期刊被边缘化。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则成为另一重要评价体系,这就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科学期刊也纳入西方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之中,并逐渐成为人们唯马首是瞻的风标。
高校对西方的SSCI来源期刊以及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的特别推崇,便由此而来。
而许多在中国学术界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期刊却被排除在外,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说是西方学术评价体系话语霸权的一种表现。
值得庆幸的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缘于意识形态的差异性,SSCI 来源期刊并没有像SCI来源期刊一样,被学术评价机构当作唯一的评价标准,在SSCI来源期刊之外,国内学术评价机构还自主开发了本土化的SSCI来源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国内心理学期刊排名1 心理学报《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
现任主编为陈永明研究员,曹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曾任该刊主编。
《心理学报》1956年创刊,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复刊,至2000年共出版32卷122期。
从2001年起改为双月刊。
1989年以前,《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1989年以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1995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成为《心理学报》的协办单位。
《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所收录。
网址:*(yiner)/xlkx/CN/volumn/current.shtml2 心理科学《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
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
《心理科学》全面反映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成果,论文涉及心理学各个领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建设和实验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应用研究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学教学的研究。
为适应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特设专栏刊登一定数量的中、短篇论文,形成该刊的特色之一。
《心理科学》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在心理学界和相关学界享有声誉。
高校对社科文摘与转载类刊物的定级及其影响刘海峰;刘亮;程伟【摘要】以三大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为研究对象,梳理高校对这些刊物分级的情况,对影响高校将其作为学术评价指标并定级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刊物摘转论文的学术水平、刊物的学术声誉与传播效应以及为不同学科论文提供可比的评价标准,是高校将其作为学术评价指标的重要依据,而刊物间水平的差异是影响高校决定刊物级别的主要因素.高校对社科文摘与转载类刊物定级,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提高论文学术水平、促进学术论文的传播和影响力、促进原发刊物提高办刊质量.但也致使某种类型和有些学科的论文不易被转载,一些学者和刊物为求转载迎合这类刊物的偏好,一定程度导致学术研究的浮躁之风.为此,高校要充分认识社科文摘与转载类刊物学术评价功能的有限性,制定与学科性质相适应的学术评价制度,并建立学术评价的监督和诚信机制.【期刊名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56)006【总页数】10页(P154-163)【关键词】高校刊物定级;学术评价;三大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作者】刘海峰;刘亮;程伟【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354【正文语种】中文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存在着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方面,即发表的论文被重要文摘类刊物转摘或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往往标志着论文水平较高,意味着论文的影响力大增。
中国各种文摘类刊物众多,但影响最大的是《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通常被高校称之为三大文摘类刊物;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则是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的一百多个专题系列复印转载期刊。
目前多数高校文科学术评价考核文件中,都对被这些刊物转摘或转载的论文定有不同的级别。
本文拟在梳理主要高校对文摘与转载类刊物定级的基础上,分析影响高校确定这些刊物级别的取舍因素,以及这一现象的利弊影响。
文摘期刊的两个杰出代表—《读者》与《新华文摘》之比较研究第9卷第3期V o1.9No.3北京印刷学院JournalotBeijingInstituteotGraphicCommunication2∞1年9月Sep.2001文章编号:1004—8626(2001)03—0032一O8文摘期刊的两个杰出代表——《读者》与《新华文摘》之比较研究徐丽,罗维扬(北京印刷学院出版系,北京102600)摘要:20世纪8O年代,中国文摘类期刊有了大的发展,文摘期刊的数量已达一百多种,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读者》是大众文化性文摘期刊的杰出代表,《新华文摘》是综合学术性交摘期刊的杰出代表.这两种社办期千1均蝉联进入我国第一,二届"百种垒国重点社科期刊之捌,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二者各具特色.《读者》清新淡雅,其魅力在于其内容的含蓄舞永,意蕴悠长;《新华文摘》庄重大气,其权威性来自内容的博,大,精,深,新.《读者》重怡情,《新华文摘》重益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运用,二者在新世纪各有新的建树和发展.关键词:《读者》;《新华戈摘》;期刊编辑出版;比较研究中圉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0引言按不同的标准,能对期刊做不同的分类.就稿件的来源分类,期刊可分为原创期刊和文摘期刊.原刨期刊接收作者的原创稿件,择优录用;文摘期刊则从书,报,刊已发表的作品中,优中选优.原刨期刊是初度编辑,文摘期刊则是再度编辑最早的文摘期刊出现于18世纪的欧洲,19世纪初叶又有了单科学术性的文摘期刊.20世纪30年代,我国首次出现专门摘登其它刊物精粹的新型出版物,被称为"杂志的杂志,它们是胡愈之主编的《月报》和孙惠冰主编的《文摘》50年代至7O年代, 我国发行的文摘类出版物仅有一刊一报.刊是《新华月报》(由胡愈之作发刊词),选录党政文献和报刊重要文章,供国家工作人员学习;报是《参考消息》,摘编外国电讯稿,内部发行,供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参考.到8O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文摘类期刊有了一个大发展,各种各样的文摘期刊应运而生.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提纲挈要,撷精取萃,集纳收稿日期,2001—08-30信息,广开见闻,选录最新创作,研究成果,成为与原创期刊并驾齐驱的一个重要方面军.现在,全国已有一百多家文摘期刊,内容涵盖各个学科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摘期刊在全国期刊总量(八千多种)中所占比例不大,发行量却比同类原创期刊大得多.虽然受到原创期刊编辑的非议,抵制,抗议,却为读者提供了阅读的便利,节省了他们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受到广泛欢迎.文摘期刊中也有平庸之辈,收录的文章繁杂,内容重复,迎合读者,未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第一,为招徕读者以增加经济效益而脱离办刊宗旨,追求刺激和猎奇,扩大所谓"娱乐功能",置教育,审美功能于不顾.第二,只顾包容性,不讲层次性,模糊刊物的读者对象,办得"四不像",难以找到"增长点".第三.盲目追逐热点,辗转摘抄,大同小异,出现"一窝蜂",没有特色,失去了个性,扰乱了期刊市场秩序.这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使刊物失去了思想内容的厚实和底蕴意境的隽永悠长,导致了文化品位的下降.本文将对《读者》和《新华文摘》这两种优秀文摘期刊做比较研第3期棣丽,罗维扬:文摘期刊的两个杰出代表究,分析它们的发展历程,内容与形式上的特点.揭示各自的特色,阐述其成功办刊的要旨.若能为解决目前文摘类期刊发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思路和参照,则不胜荣幸.1《读者》和《新华文摘》的可比性与不可替代性《读者》和《新华文摘》分别是大众文化性文摘期刊和学术性文摘期刊的杰出代表.创刊2O年的《读者》以其"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而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大众文化期刊,期发行量居全国16开杂志之首,名列世界期刊50强.《农民文摘》和《青年文摘》创办于《读者》之后,也是颇具影响的大众性文摘.《农民文摘》白1983年创刊起,一直将读者对象定位于广大的有文化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坚持全面为农民服务,突出实用性的办刊宗旨.其内容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几乎包罗万象,刊出有关政策的,法律的,生产的,生活的,卫生的,文化的等等文摘,为农村提供了一份高质量的精神产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市场极为广阔,《农民文摘》在这一领地里锐意进取,成效显着.《青年文摘》是1981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创办的一份刊物.刊物从筹措之日起就把"做青年的益友作为办刊准则.尽管在刊物的发展过程中,进行过内容结构上的调整,但其宗旨和特色却保持不变,该刊社自己概括为6个字:向学,向上,向善.从根本上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和不断进步.《青年文摘》有作为团组织刊物的特点,同时又有文化综合类刊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启迪民智,疏导人心,移风易俗,审美怡情等方面.可以说,《青年文摘》是一本具有双重性格的期刊.与《农民文摘》,《青年文摘》相比,《读者》的定位更具辐射性和延展性.《读者》是一份供大众消闲的文摘期刊.读者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于灯下床前随意酾阅,有修身养性之用,能陶冶人们的情操.《读者》的编辑们将读者群定位于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们,核心层面定位于大学生和中级以上知识分子.这部分读者往往能发挥较好的辐射效应,上可达高级知识分子,下可到中学生,左右可到家庭及社会青年.这种定位使《读者》拥有一个潜在的巨大读者群.《读者》还在开拓读者市场方面一直进行不懈的努力,先后推出盲文版,维文版和乡村版.《读者》拥有更为广阔的读者群,又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因而在大众性文摘期刊中更具代表性,研究它也更有典型性.《新华文摘》在综合学术性文摘期刊中的地位,与《读者》在大众性文摘刊物中的地位相似.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发行系列文摘刊物t报刊复印资料》(它的前身是1958年起由中国人民大学剪报公司为读者提供的各类剪报).t报刊复印资料》按学科类别细分为140余种刊物.每一种都收录本学科的理论,着述,研究动态等等内容.不同的读者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订阅某一学术门类的报刊复印资料.该系列文摘刊物与《新华文摘)同样属于学术性期刊的范畴,总体上是综合商全面的,但在形式上《报刊复印资料》强调专业性,学科之间相对独立.就每种刊物而言,其出版周期和内容含量,页码多少不尽相同.《新华文摘》则兼收并蓄,在栏目上分门别类.一本厚重的《新华文摘》在手,读者不仅能在相应的栏目中找到所需的专业信息,还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社会的学术动态和发展方向,举一而反三.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创办了一种双月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在编辑上,这一文摘力图与《新华文摘》相区别,栏目设置没有按学科划分,而是分为前沿问题,热点问题,批评与争鸣,论着精华,对策研究,方法与规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等等.从学科上讲,《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基本上包括了《新华文摘》所涉及到的学术范围,但全面性,系统性,规范性较《新华文摘》逊色.《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共160个页码,中间投有艺术作品的彩色插页.作为新生力量有其朝气蓬勃的一面,但老牌的《新华文摘》还是具有较强的优势.《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与《新华文摘》一道为国内的学者们提供学术信息,促进我国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读者》与《新华文摘》都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创办的文摘期刊.1981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创办《读者文摘》,1995年改名为《读者》;人民出版社于1979年创办《新华月报?文摘版》,两年后改名为《新华文摘》.经过2O年的发展,它们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特色,1999年都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刊物,并在1998年,2000年同时荣获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的称号,成为各自领域里的杰出代表.正因为《读者》与《新华文摘》有许多共同之处.比较两者才成为可北京印刷学院2001芷能.同时,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摘期刊,《读者》与《新华文摘》承载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功能.《读者》作为大众性文摘供人们消闲与欣赏,有着怡情的文化功能.而《新华文摘》是学术性期刊,供读者学习与借鉴,有着益智的功能.因此它们不可互相替代.2《读者》与《新华文摘》的发展历程与个性特色2.1《读者》的发展历程与个性特色2.1.1《读誊》的创刊背景和刊物品牌形象的树立创办《读者文摘》时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革"10年停办的杂志纷纷复刊,也有一些出版社酝酿创办新的刊物.甘肃人民出版社的几位编辑经过认真分析,对当时及以后中国期刊市场的走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首先,他们意识到中国期刊将出现大繁荣,杂志将由普及型向专业性发展,原因在于读者群将由"饥不择食"转化为以爱好和专业为主的分层结构.其次,他们预见到杂志的大发展和信息量的过度膨胀会引起读者产生无所适从的心态.有鉴于此,几位编辑决定办一份精选众家之长的刊中之刊《读者文摘》.《读者文摘》含义有二:一是为读者摘文,二是读者自己摘文."读者"二字十分亲切.确立了办刊宗旨: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1993年7月,中国商标法生效,《读者文摘》更名为《读者》.其原因在于美国的《读者文摘》抢先在中国注册,然后依照注册优先的原则向《读者》编辑部提出更名要求.更名一事,使《读者》意识到树立并强化自身形象,保护和壮大自身品牌的重要性.1994年策划开展了征集刊名和刊徽的活动,得到读者的热情支持,在读者心目中培植了品牌意识随着《读者》的刊名和蜜蜂刊徽的被认可,《读者》的刊社形象得到强化达到了预期效果,《读者》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读者》创刊时印数不过5万册,其后扶摇直上, 1984年150万册,1990年200万册,1995年初跃至400 万册.2000年《读者》扩版和改版的成功使其发行量超过500万册,居全国16开杂志之首.《读者》开创了一种风格,营造了一种氛围,得到千百万读者的喜爱,在同类期刊中独领风骚,也引起了全国期刊界的瞩甚.称之为.《读者》现象.《读者》的成功与《读者》杂志编辑们多年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读者》发展的过程贯穿了科学,岭静,执着的办理念.2.1.2《读者》的创刊策划——审时廑势,合理定位《读者》在筹划中就注意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兰州地处大西北腹地,经济落后,作者队伍较弱.根据实际情况,不走作家,专家的路,转而依靠群众,发动读者推荐稿件.读者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这份刊物,刊物在读者的批评意见,建设性意见下迅速健康成长.刊物的真诚,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任,收效很大.另一个现实是《读者》地处内陆省份,交通不便,印刷条件差,因而印刷和发行周期相对较长.追求新闻时效和题材新奇,显然不是其所长.《读者》一开始就刻意在作品的内涵上下功夫,追求意境的隽永和富于哲理性.阅读《读者》杂志之所以常给人以有味,耐读的感受,原因就在于此.《读者》向来以清新,健康,典雅,隽永的风格着称,一方面在于成熟期它对办刊宗旨和自身特色的坚守,一方面源于它准确的读者群定位.《读者》坚持精选精编,每期从大批的稿件中选出40篇文章, 始终坚持这样一个选文标准:有无社会价值,有无历史价值,有无长远的保存价值.2.1.3《读者》成熟期形成内容清新淡雅的特色与编排简洁和谐的特色1992年,《读者》步入了成熟发展,稳步前进的时期.《读者》在短短十年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究其原因:首先,《读者》始终坚持办刊宗旨,走自己的路不动摇.这些年来大众文化性期刊有两种不良的倾向,一是过于张扬期刊的娱乐,消遣和使用功能,一味追求风格的"软性化",以有趣取代有益,以消闲取代审美.读这样的期刊只能给人以快餐式的满足,而难以留下文化意蕴的回味.另一种是媚俗.有些期刊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向,不注重强化自身的文化根基和独特个性,而是以逐风赶浪为能事,盲目追求时髦"和"新潮".只要能取悦读者,甚至为造出轰动效应,什么东西都不加辨析地争相刊发.《读者》却不是这样,它不以追求一时畅销为目标,不以短期的轰动效应为荣耀,而是固守一份执着,认准了的路就充满自信地走下去.于是,就有了思想品格和文化品位,就有了卓尔不群的风格和特色,并籍第3期徐丽,罗维扬:文摘期刊的两个杰出代表最终在读者中树立了可靠形象和良好声誉.《读者》坚持走自己的路,还表现在对真善美的一贯追求上.阅读这份刊物.表现和讴歌真善美的文章比皆是.追求正义事业的精神,英雄伟人的丰功伟绩.甚至小人物闪光点都在打动读者的心扉,唤醒人们的良知.《品质》一文登载于《读者~1999年第3期,该文刻画了一个普通制鞋匠朴实善良的优秀品质.他对颈客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工艺精益求精的精神,处处体现出诚实,善良,执着这些美好品质的可贵和感人之处.给读者以极大的感染.正由于坚持以宣扬真善美为基调,以培养读者渴望美,崇尚美,创造美的心灵为着力点,带给人一份诚挚,纯真和宁静,这份刊物始终保持着格调的清新和雅趣.事实证明,健康的,向上的,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美好情愫的作品,对读者具有永恒的魅力.而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刊物.其生命力更为久长.谈及《读者》的成功之道,还不能不说说编辑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编排技巧.《读者》在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不仅注重文化意趣,还善于驾驭它们,表现为对时机的把握上进退自如.《相约星期二》是1999年度的畅销书.在这部作品没有被大多数读者阅读和认可的时候,《读者》于1999年第3 期先行刊载了该书的几个精彩篇章,使读者对该作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客观上起到了指引读者阅读的作用.等到这部作品成为许多报刊传媒争相炒作的对象时.《读者》已转而开辟新的话题.这件事既体现了刊物的风度,也可看出它追求的意趣.《读者》有精湛的编排技巧.《读者》一向注重把握和谐之美,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读者》在栏目设置上比较考究,给读者明晰亲切之感.编排上的节奏感,表现为努力地去方便读者的阅读,使人赏心悦目.文章编排上有起伏,比如在沉重的文章之间夹以轻松,在严肃的文章之间辅以幽默,甚至考虑到读者分几天几次阅读的可能.编者对栏目,作品,插图,版式的全盘统筹和有机搭配,使读者在翻阅时,总感到有一种赏心悦目的韵律充盈其问,每读一次,都会得到一次完美的精神享受.翻阅一期期的《读者》,不难看出它始终力求在总体上形成特色,并使这些特色浑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读者》的作品清新,淡雅,其标题又是那么简洁朴素.为体现刊物意蕴悠长,其版面设计舒朗大方,一些主要文章配以恰当的插图.大小栏目错落编排,富于节奏感变化.封皮上那清新的画面,端庄的构图以及四周的空白,也透出一种懦雅的书卷气.每一期杂志上市.读者老远就能发现《读者》的封面,其它杂志好像是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个性是期刊生命力所在,也是其价值的重要体现.期刊发展史表明.那些成绩斐然,生命力强盛的期刊,无一不是以自己鲜明的的性格彪炳文坛的. 《读者》在我国大众性文摘刊物的中是独具一格的, 《读者》也一直没有停止在追求特色上下功夫.内容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是《读者》极为显着的个性特色.同样是授以知识,开拓视野,启智娱人,《读者》的视角更多的是对准人们的精神境界.选文讲究意蕴深长,以情动人,刊物具有深邃,含蓄,隽永,质朴的底蕴,追求的是"常读不怠,历久弥新的效果.《读者》的这些特色已被赋予了持久性和稳定性,并以此成为期刊群体中不可替代的.这一个.《读者》的办刊之道是经验,是艺术,更是一种精神.这就是务实奉献,开拓进取,贴近读者,健康向上.正是这种精神使《读者》成为全国大众文化性文摘期刊的杰出代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2《新华文摘》的学术地位与个性特点2.2.1《新华文摘》的创刊背景殛在学术界的显赫地位作为学术性文摘的杰出代表,《新华文摘》也已走过可圈可点的22年.其创刊时正逢粉碎了.四人帮"的文化专制统治,我国科学和文化战线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新局面.报纸和刊物数量逐渐增多,其前身《新华月报》的选材也越来越丰富.除了增加《新华月报》的篇幅,在编排上也加以改进,分编"文献版和.文摘版,以更好地适应读者的需求.1981年第1期,《新华月报》正式启用《新华文摘》作刊名,并确立了明确而高远的办刊宗旨:要把期刊办成一个浓缩了的小型阅览室,使读者能够一册书在手即可尽读百家报刊的好文章. 《新华文摘》创刊以来,发展成熟,在期刊界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具有权威性和较大影响力,在知识界,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许多读者把《新华文摘》当作阅读边际最广收益最高的刊物,将其看作浓缩了的小型阅览室,一书在手读百家报刊好文章.不少报刊编北京印尉学院2001整者也把它看作是"杂志的杂志",关注着自己报刊上的优秀文章有哪些被《新华文摘》摘编,转载,并以此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成绩.至于专家,学者们不但把《新华文摘》当作自己的资料库,而且十分关注自己的学术成果是否被《新华文摘》转载,摘编,把这看作是社会对自己学术成就公正的评价教育,科研单位,剐把被《新华文摘》摘编,转载作为专业人员评定职称的重要条件.《新华文摘》在我国学术性文摘刊物中独具一格,广博,厚重和高度的权威性成为其标志性的特色,受到学术界的厚爱2+2.2《新华文摘》的权戚性来自内容的博,大,精,深,新在内容上,《新华文摘》始终保持了博,大,精,深,新五大特点,以其精选精编,高品位,高质量,信息量大而赢得大量读者,并且保持了常盛不衰的发展势头.所谓博:选材博,内容博,学术各界,无不涉猎.《新华文摘》是政治,哲学,经济,历史,文学,文化,科技等各领域的综合性文摘.举凡学术文化的进展,知识界的思拯探索,时代脉搏的跳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大众的关心和向往,以及议论风生的话题等,都会见诸《新华文摘》.读者从中可以听到四面八方的声音,结识平日不易见到的各界名人,学者,专家,了解许多难以目睹的重大事件.得知有关现实问题的评论.《新华文摘》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全景,这是其它期刊都没有做到的.所谓大:篇幅大,每期都有50余万言.《新华文摘》的"大,一方面在于其选材内容的.博.只有"博才有可能"大";另一方面在于《新华文摘》转摘的作品长中短篇均有,与其他报刊文摘只转摘短小精悍的作品不同.每一期《新华文摘》都有几十篇文章字数在1万字以上,有的甚至超过2万字.这还不包括文学栏目中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随笔.《新华文摘》的"大,也可称为完整性《新华文摘》的论述较为完整,摘录的不是只言片语的观点,而是让人能够了解理论或观点的全貌.即使是文学作品,也能进行相对更为完整的摘录,使读者获得品位较高的文学乐趣.这也是《新华文摘》独到的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之所在.所谓精精选各类优秀文章及作品.丰富的知识和信息给选摘带来一定难度,选摘不当会造成知识和信息资源的浪费.在信息和知识时代如何进行选择阅读,已成为读者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新华文摘》的编辑们以刻苦勤奋的敬业精神和敏锐观察判断的智慧.在大量的作品中选出了人们较满意的作品.这些作品许多是上乘之作或作者的代表作,基本上能反映国内文化研究的走势和水平.因此,它在读者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享有权威性刊物的荣誉.所谓深:所选文章内容有深度,具有长期的保存价值;《新华文摘》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性文摘, 而非大众性文摘.它面向思想界,理论界,学术界乃至整个知识界.必然会起到增进科学文化艺术成果交流,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积累民族文化遗产等作用《新华文摘》所承载的内容是专业的,深入的.它不仅向读者提供各方面的信息,还舷帮助那些陷于困惑的学者,解答疑难,启迪他们对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支持学者们的学术生命和事业.在《新华文摘$1999年第10期,第l1期和第12期的"文化?教育"专栏,围绕"教育产业化"这一课题连续转摘相关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阐述,全面而详尽论述了.教育产业化的必然性,及对拉动内需和教育水平提高的意义和影响..教育产业化近年来已成为教育界,经济界关注的热点,《新华文摘》连续转载和深入讨论.已把这一课题清晰而全面地展示给广大读者,相信会有利于读者的理解和进一步思考.所谓新:及时反映社会改革新成果,新要求,探讨学术理论新观点,传播学科新知识.良否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思想理论战线的前册捕捉时代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关系到刊物的生命力.《新华文摘》紧跟时代步伐,把揖社会发展脉搏, 站在思想理论文化发展的前沿,故而所选文章多具前瞻性.例如,《新华文摘》哲学栏目选稿,历来就比较关注人生,主体性,发展,文化,价值和哲学变革等这些学术前沿性的课题及研究成果经济哲学是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为解决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学科.经济哲学带有很强的综合。
建筑类核心期刊有哪些?1 岩土工程学报2 建筑结构学报3 土木工程学报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5 建筑结构6 工业建筑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8 中国给水排水9 岩土力学10 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11 施工技术12 建筑技术13 世界建筑14 建筑科学15 世界地震工程16 建筑学报17 混凝土18 工程勘察19 城市规划20 暖通空调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3 建筑机械2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5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6 新型建筑材料27 空间结构28 城市规划汇刊混凝土Concrete主办: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周期:月刊出版地:辽宁省沈阳市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ISSN 1002-3550CN 21-1259/TU邮发代号 8-110曾用刊名: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创刊年:1979《混凝土》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会刊。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主办。
《混凝土》杂志内容包括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测标准及性能测试、专利技术等各个方面。
集指导性、信息性、技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了宣传政策、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为行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
中国期刊论文网声明:本站并非《混凝土》杂志社!本站和国内数百家期刊杂志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客户代发论文投稿:1、速度更快2、价格更低3、通过率更高4、选择余地更大,有数百家期刊可供选择投稿价格(包含所有费用):省级期刊600元起。
国家级期刊800元起。
核心期刊4000元起!中国期刊论文网唯一联系方式:投稿邮箱:*************** (来稿请注明所投刊物或者刊物级别要求)咨询Q Q:1 1 8 6 2 6 9 6 0 1联系电话:158****2104联系人:叶老师稿件处理流程详细说明:① 收稿后本站将通知作者相关信息和稿件中需补充的资料;② 作者按本站回函要求对稿件进行补充或修改后,本站正式对稿件进行编审;③ 当日通知作者稿件编审结果及详细信息(特殊情况除外);④ 向作者寄发《用稿通知书》(注明有具体刊期和杂志名称,并盖有杂志社公章);⑤ 出版后向作者(或作者指定的收件人)邮发杂志样刊。
读者《读者》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原名《读者文摘》。
杂志多年以来始终以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1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
原名《读者文摘》,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
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达到16万。
1982年底,发行量达到42万。
1983年,发行量突破136万。
然而《读者文摘》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1982年初,美国《读者文摘》来函指出:甘肃人民出版社使用《读者文摘》中文名是不正当的,不符合国际版权协定。
中美两家《读者文摘》长达数年的版权之争从此开始。
从1990年开始,中美两家《读者文摘》的版权之争再次升级。
1992年美国《读者文摘》委托律师致函中国《读者文摘》,要求停止使用中文商标《读者文摘》。
后为化解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的版权纠纷,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示,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收到应征信十万多封。
信中提到新名有:读者、读友、读者之家、谈天说地、共享等等。
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
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
办刊宗旨《读者》杂志多年以来,始终以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遵循“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了优秀的文化”这一办刊理念,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
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
杂志版本创刊以来,《读者》正像她的刊标“小蜜蜂”一样,辛勤耕耘,不断将最精彩的内容奉献给读者。
【六个中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期刊】1.期刊名:农业机械学报特点:《农业机械学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唯一综合性学术期刊, 农业工程类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和美国化学文摘社(CA)收录期刊。
2.期刊名:食品与发酵工业特点: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跃升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年产值连续8年位于工业部门之首,2002年产值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
《食品与发酵工业》作为食品发酵行业创办最早(创刊于1970年),最具知名度的刊物之一,推动了食品科技向生产力转化,为食品发酵工程的进步与发展发挥着桥梁作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多次获得国家和部级奖;是全国中文重点核心期刊、国家优秀科技期刊。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hinese S&T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其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半衰期等8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在我国轻工、纺织类科技期刊连续3年名列榜首。
2002年荣获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首次评出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食品与发酵工业》是我国轻工、纺织行业惟一获此殊荣誉的核心期刊。
2003年初又获得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食品与发酵工业》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已加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并与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食品科技及工艺文摘(FAST)、毒理学中心(TOXICOLOGY CENTER)及日本、东欧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刊物建立了交换关系,真正成为国内同行业中具有一定国际地位的刊物。
《食品与发酵工业》刊载的专业范围包括食品与发酵工程两大领域,始终不渝地报道行业内国内外全新研究成果、学科前沿动态、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龙源期刊网访《青年文摘》主编张景岩--------------------------------------------------------------------------------作者:-《青年文摘》是办给年轻人阅读的杂志,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对新事物敏感、更替变化较快的特定群体。
近几年,《青年文摘》在进一步加大思想文化含量的同时,拓宽选材范围,增加信息容量,对杂志内容进行了归类划分,整合出与青年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成长”、“情感”、“人生”、“社会”、“视野”、“人物”、“文苑”等七大版块,以创建品牌期刊为目标,着力增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读者》是目前国内期刊界公认的市场领先者,其发行量占据文摘市场发行总量的半壁河山,对其它期刊起着领导作用。
对此,我们要做的是两件事,一是向深度挖掘。
我国15—25岁的大中学生人群约有2亿人,这个巨大的空间是我们永远做不完的,二是向广度发展。
进一步开拓市场,向更高知识层次、更多样需求、更广泛的青年群体扩展影响,奉献给他们更加多样和不同的精神产品,以适应他们的需求,培养更多的忠实读者。
——《青年文摘》主编张景岩龙源记者:从1981年1月创刊迄今,《青年文摘》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请您谈谈这二十四年来《青年文摘》的发展历程好吗?张景岩:这个问题题目很大,如果详细说来,可以写一本书,所以我想用一些数字简要地介绍一下《青年文摘》二十四年来的发展历程。
1981年,《青年文摘》创刊。
1984年,月发行量首次突破一百万册,当年最高达到123万册。
此后一直跻身于全国百万大刊之列。
1999年年底,月发行量上升到138万册,结束15年来发行量徘徊不前的局面。
2000年4月,月发行量达到156万册,创单期历史新高。
2000年9月,《青年文摘》改为半月刊;12月,红绿版月发行量达到207万册。
2001年4月,月发行量上升至236万册。
2002年9月,《青年文摘》扩容改版。
试析新形势下文摘类报刊的应对策略巩法琦【摘要】Because of the shock of city newspaper and web,the advantage of abstract newspaper is become low.If abstract newspaper want to be strong,it has to be prepared for danger,change the thought an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都市报刊和网络等新媒介的冲击,使文摘报刊传统的"集纳百家报刊之长"的优势变弱。
在新形势下,文摘类报刊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和壮大,就必须居安思危,适时转变办报思路,与时俱进。
【期刊名称】《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4页(P84-87)【关键词】文摘类报刊;网络时代;应对策略【作者】巩法琦【作者单位】《文摘旬刊》报,吉林长春1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37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纸媒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别是文摘类报刊,受到的冲击更大。
文摘类报刊要想在都市报刊及新媒体的夹击下突出重围、树立自己的品牌,必须贴近读者,办出自己的风格,适时地创新、真诚地为读者着想,这样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存活。
一、用感恩的心去办报刊信息时代,文摘类报刊面临着重重危机。
以美国的《读者文摘》为例,该杂志1922年创刊,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发行。
然而,随着忠诚的老读者不断仙去以及年轻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该杂志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销量逐年下滑。
上世纪70年代,《读者文摘》曾经拥有1700万的发行量。
然而到了2008年,该杂志的发行量已经萎缩至820万。
2009年8月,《读者文摘》申请破产保护。
[1]前车之鉴,后车之覆。
作为文摘类报刊,必须时刻保持危机感,要感恩读者的支持与厚爱,认真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感受,设身处地地为读者着想,真诚地为读者办报。
文摘类期刊封面设计原则探析作者:孟圆圆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年第09期文摘类期刊是一种从各大报刊、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体中摘取文章、评论和故事等信息,以便于读者快速便捷地获取重要信息的一种载体,深受我国读者的喜欢。
封面设计是文摘类期刊的脸面,也是读者对文摘类期刊的第一印象。
一个文摘类期刊品质的好坏与这个期刊封面设计的质量高低有很大关系。
一、文摘类期刊封面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一)封面设计是文摘类期刊开展市场竞争的重要形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类型的文摘类期刊不断涌现,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甘肃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读者》,该期刊拥有很高的发行量和非常广泛的受众。
近年来,湖北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文摘类期刊《特别关注》异军突起,以成熟男性为目标读者群,成为文摘类期刊市场的佼佼者。
随后,该出版社接连推出了《爱你》等文摘类期刊,也获得了读者的好评和市场热销。
面对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与其他刊物区别开来,并不断拓展自己的读者群体和销售市场,是很多文摘类期刊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封面设计是文摘类期刊开展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一个文摘类期刊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不仅需要有符合读者阅读口味的高质量的内容,同时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作为开拓市场的手段。
封面设计是文摘类期刊外在形象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读者看到刊物时第一印象的主要来源。
“一个刊物质量的好坏,不仅同登载的文章有密切关系,而且与它的封面设计有很大的关系。
”[1]因此,文摘类期刊一定要高度重视封面设计工作,通过优秀的封面设计来塑造自己的良好市场形象,构筑自己的读者群和社会认知。
(三)封面设计是文摘类期刊内在品质的重要载体封面设计是文摘类期刊的门面,也是读者对文摘类期刊的第一观感。
一个期刊的封面既可以间接表达编撰者的思想和感情,也可以彰显其载体的内容和风格。
[2]每个期刊的定位和读者群都各有不同,这与期刊的内在品质密切相关。
国内土木工程EI及核心期刊《岩土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土木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建筑结构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岩土力学》(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重庆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煤炭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中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东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同济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矿业研究与开发》(全国中文核心)《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工业建筑》(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混凝土》(全国中文核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水利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人民长江》(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长江科学院院报》(全国中文核心)《矿业安全与环保》(全国中文核心)《中外公路》《现代隧道技术》《科技导报》(《科技导报》曾获全国科技期刊(综合类)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全国百强期刊奖.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并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英国SA/INSPE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入选“国家期刊方阵”、全国“百刊工程"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
)《工程爆破》(全国中文核心)《有色金属》(全国中文核心)《现代矿业》(中国核心期刊,国家级普通期刊)《建筑工业》 (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国内岩土类、地质类核心期刊导引A.国内岩土工程期刊1.岩土工程学报/95758X/本刊于1979年创刊,是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本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连续多年确认为核心期刊,并在建筑类核心期中列首位;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本刊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个国内重要的数据库收录,并能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网和重庆维普网全文检索;本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网络版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
国内主要医学教育期刊杂志序号刊名类别发刊备注1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双月国家教育部委托浙江大学和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研究学术刊物,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刊和全国医学教育核心期刊2 中华医学杂志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周刊中华医学会会刊、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被国内外35个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并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刊物建立了长期交换关系。
3 中医杂志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2000年获我国期刊出版最高奖——首届国家期刊奖。
连续七年荣获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础性、高科技学术期刊经费资助奖。
4 药学学报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承办,已被国内外主要检索系统录用,以高等药学教育为主,兼顾中等药学教育、医药职工教育、继续教育:以国内为主,适当介绍国外药学教育经验和动态5 药学教育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季刊中国药科大学、广东药学院、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6 中国公共卫生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7 解剖学报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双月刊中国解剖学会主办,相继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科学技术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科学引文数据库》等16种国内外数据库和文摘收录8 病毒学报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季刊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是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在国外是《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和MELINE检索系统的来源刊,在国内是《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摘》等的来源刊9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是我国创办最早的口腔医学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10 口腔医学研究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双月刊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期刊11 中华护理杂志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中华护理学会主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数据库收录12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核心期刊、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13 思想教育研究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承办,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14 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精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及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材料15 高校理论战线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16 比较教育研究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17 中国大学教学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18 全球教育展望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刊登有关外国教育理论、制度、流派、方法、变革等方面的研究性论文和综述性文章19 教育评论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双月刊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教育学会主办,学术理论刊物,刊登中外教育理论及教育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20 中国教育学刊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21 外国教育研究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东北师范大学主办,载文研究日本、欧美等国的教育理论、教育制度及教学方法,涉及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报道教育改革动态22 教学与研究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3 教育研究与实验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双月刊华中师范大学主办,教育理论刊物,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会刊,刊登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关注教育热点问题,致力于教育改革实验和实验技术的开发,报道中小学教育实验最新动态24 教育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主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入选CSSCI数据库25 心理学报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包括心理学各领域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与评介等26 江苏高教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双月刊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教学会,高等教育专业理论刊物,刊登全国高教领域的研究理论文章及研究报告27 教师教育研究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双月刊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主办,本刊全方位地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28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双月刊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主办,我国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性权威学术期刊29 教育科学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双月刊辽宁师范大学主办,主要刊登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及实验报告,探讨当前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重大教育方面的问题,及时反映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30 现代大学教育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双月刊中南大学和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期刊网来源刊,2004版核心期刊31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双月刊清华大学主办,教育研究理论刊物,发表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包括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比较教育、中外教育史、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32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季刊北京大学主办,教育类学术期刊,对教育领域现状及问题发表研究和评论文章,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33 中国成人教育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专业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的成人教育方针、政策,传播国内外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34 生态学报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中国生态学会主办,专业学术性刊物,报道生态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刊登研究报告、研究简报、专论与综述、问题讨论、书刊评价、科研信息等35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主办,刊登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述文章及其相关信息36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双月刊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我国刊载植物生理学科方面的权威性刊物,历年来该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次数均名列前矛,全国生物类期刊中排名第4位,1998、1999两年被SCICDE引用29次,收录我刊的国内外检索系统也有26种之多37 动物学报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双月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主办,被《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索引》、《剑桥科学文摘》、《生殖文献目录》、《WHO医学公报》等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收录38 遗传学报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办,全国优秀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和医学索引(MED)等国内外30余种重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39 微生物学报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双月刊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办,是我国最早被世界最大医学文献数据库“ MEDLARS”作为医学主题词标引的五个中文期刊之一,该刊发行和交换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40 医学与哲学医药类核心期刊半月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是同时获得两种国家核心期刊的惟一人文医学杂志,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41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核心期刊月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协办,连续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美国ULRICH国际期刊指南收录; 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42 中国高教研究核心期刊月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43 医学研究杂志核心期刊月刊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库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44 中国高教探讨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月刊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主办,中文科技文献和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库双源期刊,中国教育资讯全文收录期刊45 中国远程教育教育类核心期刊半月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46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核心期刊月刊国家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连续多年被国家权威检索机构确定为中文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是医院管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47 中国医院管理医学类核心期刊月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连续多年被国家权威检索机构确定为中文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是医院管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48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核心期刊半月刊中国医师协会、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核心期刊,刊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相关的科技新理念、新成果、新技术等研究论文和医学管理方面论文49 中国教育学刊综合性教育核心期刊月刊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被认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50 教育与职业教育类核心期刊旬刊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管,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上旬刊为综合版,中、下旬刊是本刊专门设立的教育学术研究版,本刊已实施《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51 教育与现代化核心期刊季刊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的学术性高等教育研究刊物,是全国教育类和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待(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52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统计源双月北京医科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属《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会员单位,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53 西北医学教育统计源双月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医学会主办,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CAJ-CD》执行优秀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54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统计源双月山西医科大学主办,《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55 医学教育探索统计源季刊重庆医科大学主办,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以医学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探讨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反映国内外医学教育动态,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56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统计源月刊四川省卫生厅主办的综合性卫生事业管理期刊57 中国护理管理统计源双月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2006年4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58 护理学杂志统计源半月刊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上半月版为综合版,下半月版为外科版59护理研究统计源半月刊中华护理学会主管,山西省护理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玢阳学院共同主办,CINAHL Information,systems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60 医学与社会一般月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主要刊登医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国内外公开发行61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一般双月刊武汉大学主办,中国期刊网来源刊62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一般双月刊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的会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63 中国教育科学杂志一般双月刊中国国际教育学会、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主办64 卫生职业教育一般半月刊卫生部科教司和甘肃省卫生厅共同主管,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全国中等医学教育(卫生职业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65 中国大学生就业一般半月刊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是全国唯一的一份为大学生就业和高校就业指导老师服务的专业性刊物,上半月刊侧重学生的求职指导,下半月刊侧重相关政策的深度解读、专家学者的高层访谈、就业指导工作热点探讨、高校就业工作的经验交流和就业理论探索等66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一般月刊教育部主管、华东地区七省、市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研究会合办、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已入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67 中国卫生人才一般月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办,我国目前唯一面向全国医药卫生界卫生人事人才工作者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科类期刊68 数理医药学杂志一般双月刊中国医学数学会、武汉大学主办,《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69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一般双月刊国家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全科医学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新进展、全科医学临床或教育领域的科研成果或阶段性报告、临床诊治经验、医学教育实践总结、急诊急救、相关药物与药理、社区健康教育、疾病监测和社区卫生管理等,尤其欢迎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和总结。
国内期刊现状及文摘类刊物前景分析篇一:2021年期刊杂志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中国期刊杂志行业发展回顾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1-2021年)报告编号:1866226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报告名称:中国期刊杂志行业发展回顾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1-2021年)报告编号:1866226←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2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Email: kf@Cir 网上阅读: :///R_QiTaHangYe/26/QiKanZaZhiWeiLaiFaZhanQuShiYuCe. html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期刊杂志出版业发生了极大改变,数字出版已成为有别于传统出版的重要出版方式。
与此同时,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新的数字阅读方式逐渐普及。
期刊杂志出版行业处在新的转变机遇。
从全球视野看,我国期刊杂志出版业正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而这个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就是文化和科技的融合。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的我国期刊杂志出版业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升级换代的关键时刻,正处在期刊杂志出版业“十三五”规划开局的重要时期。
在期刊杂志出版方面,2021年,全国共出版期刊杂志10877种,平均期印数16453万册,总印数32.72亿册,总印张194.70亿印张,定价总金额253.35亿元。
与2021年相比,种数和定价总金额略有增长,其他都有所下降。
期刊杂志行业结合利用好互联网行业,期刊杂志行业将会出现新的生机、新的模式。
一旦度过这个阶段,期刊杂志行业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预计2021年期刊杂志出版平均期印数为18102万册。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期刊杂志行业发展回顾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1-2021年)显示,随着互联网、电信、有线电视、3G、4G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新兴媒体正在不断侵吞传统媒体的固有市场。
数字化,已成为期刊杂志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出版相对于传统出版来说,虽然当前力量较为弱小,但是其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传统出版转型升级的方向。
目前,一些传统期刊杂志出版业或联手技术提供商,或自行开发,或携手基地,进军数字出版领域。
对于更多的出版商而言,如何进行期刊杂志业的数字化转型,如何进行全媒体运作,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课题。
《中国期刊杂志行业发展回顾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1-2021年)》主要研究分析了期刊杂志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并对期刊杂志行业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报告首先介绍了期刊杂志行业的相关知识及国内外发展环境,并对期刊杂志行业运行数据进行了剖析,同时对期刊杂志产业链进行了梳理,进而详细分析了期刊杂志市场竞争格局及期刊杂志行业标杆企业,最后对期刊杂志行业发展前景作出预测,给出针对期刊杂志行业发展的独家建议和策略。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期刊杂志行业发展回顾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1-2021年)》给客户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具有借鉴意义的发展建议,使其能以更强的能力去参与市场竞争。
《中国期刊杂志行业发展回顾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1-2021年)》的整个研究工作是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是相关期刊杂志企业、研究单位、政府等准确、全面、迅速了解期刊杂志行业发展动向、制定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专业性报告。
正文目录第一部分期刊杂志行业现状综述第一章 2021-2021年全球期刊杂志市场运行态势分析第一节 2021-2021年全球期刊杂志市场特点分析一、产业集中度高二、七大语言区域提供了充足的市场容量三、行业受到较大程度的政策影响第二节 2021-2021年全球期刊杂志市场运行总况一、全球期刊杂志增长趋缓,利润率下降二、产业格局和产业链面临重大变革三、全球期刊杂志产业整合即将展开四、对新时代科技期刊经营的若干认识第三节 2021-2021年全球主要国家地区期刊杂志市场动态分析一、美国期刊杂志业推出“期刊媒介360”方案 1、美国期刊受众结构的最新变化 2、期刊市场细分的最新态势3、美国期刊经营的最新动态4、经验与启示二、日本1、日本期刊杂志业的新型出版形式2、日本市场的畅销期刊杂志概述第三节英国第四节 2021-2021年全球期刊杂志产业新趋势探析第二章2021-2021年中国期刊杂志行业运行新形势透析第一节中国期刊杂志业发展回顾一、改革开放30年我国期刊业显著成绩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期刊业经验和启示第二节 2021-2021年我国期刊杂志业产业运行现状综述一、期刊更名成时尚二、产品结构立体化三、期刊阅读多级化四、思想铸就品牌五、视觉融入内容六、创意赢得话语权七、平台化运作八、分业式经营第三节 2021-2021年中国期刊杂志业中的品牌发展分析一、中国期刊杂志业品牌发展状况二、中国期刊杂志业品牌化的原因三、品牌期刊杂志支撑出版社的发展篇二:2021年期刊出版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2021年版中国期刊出版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报告编号:1681388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报告名称: 2021年版中国期刊出版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报告编号:1681388←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82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网上阅读: :///R_QiTaHangYe/88/QiKanChuBanFaZhanXianZhuangFenXi QianJingYuCe.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期刊出版业发生了极大改变,数字出版已成为有别于传统出版的重要出版方式。
与此同时,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新的数字阅读方式逐渐普及。
期刊出版行业处在新的转变机遇。
从全球视野看,我国期刊出版业正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而这个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就是文化和科技的融合。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的我国期刊出版业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升级换代的关键时刻,正处在期刊出版业“十三五”规划开局的重要时期。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21年版中国期刊出版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随着互联网、电信、有线电视、3G、4G 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新兴媒体正在不断侵吞传统媒体的固有市场。
数字化,已成为期刊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出版相对于传统出版来说,虽然当前力量较为弱小,但是其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传统出版转型升级的方向。
目前,一些传统期刊出版业或联手技术提供商,或自行开发,或携手基地,进军数字出版领域。
对于更多的出版商而言,如何进行期刊业的数字化转型,如何进行全媒体运作,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课题。
《2021年版中国期刊出版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对期刊出版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期刊出版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期刊出版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期刊出版技术标准、期刊出版市场规模、期刊出版行业潜在问题与期刊出版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期刊出版行业投资价值、期刊出版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期刊出版行业投资决策者和期刊出版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正文目录第一章期刊出版业概述 1.1 期刊定义与分类 1.2 期刊出版业定义 1.3 期刊出版业发展历程第二章期刊传统出版业运营情况 2.1 期刊传统出版现状分析2.1.1 期刊传统出版规模分析2.1.2 期刊传统出版语种分布2.1.3 期刊传统出版学科分布2.1.4 期刊传统出版地区分布 2.2 期刊传统出版业经营情况2.2.1 期刊传统出版营业收入2.2.2 期刊传统出版业增加值2.2.3 期刊传统出版利润总额 2.3 期刊传统出版业运营模式2.3.1 传统期刊盈利模式分析(1)盈利模式(2)盈利模式组合2.3.2 传统期刊经营模式分析(1)分散经营模式及弊端(2)集约化经营模式优势2.3.3 传统期刊营销模式分析(1)中国传统期刊订阅渠道(2)中国传统期刊零售渠道(3)不同生命周期营销策略(4)传统期刊营销方式分析 2.4 期刊传统出版业竞争态势2.4.1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1)期刊产业市场结构(2)期刊产业市场集中度2.4.2 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1)期刊产业吸引力评价(2)期刊新品种的推出(3)业外资本的进入(4)国外期刊集团的进入(5)期刊进口带来的威胁2.4.3 行业替代竞争压力(1)替代竞争压力来源(2)替代竞争压力大小2.4.4 供应方价格谈判能力2.4.5 需求方价格谈判能力(1)读者议价能力分析(2)广告客户议价能力分析2.4.6 期刊产业竞争强度评述第三章期刊出版业外部环境分析 3.1 期刊出版业政策环境3.1.1 期刊出版业管理体制3.1.2 期刊出版业相关政策篇三:2021年报刊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2021年版中国报刊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报告编号:1671382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