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doc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doc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doc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doc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1.科学而全而地理解人类的心理现彖

2.了解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1.掌握完整教学活动应当包含的过程。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3.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

1?理解教师的多重社会角色。

2.了解教师角色的影响与作用。

3.全而、正确理解教师的能力素质。

4.了解教师威信的含义。

1.了解学习的心理实质。

2.能结合自己的专业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类。

3.掌握大学生学习的基木特点。

4.了解联结学习论的基本观点。

5.结合所教学科,运用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对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

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1.了解学习动机的涵义。

2.了解学习动机的基木结构。

3.理解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Z间的关系。

4.全面理解学习动机的理论观点。

5.在教学中能够冇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六章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1.了解学习迁移的含义及其分类。

2.在实际教学中,促进学习的迁移。

第七章认知发展与知识的领会

1?理解教材直观的含义及类型。

2.在教学中,有效组织教材直观以提高知识感知的效杲。

3.了解变式的含义。

第八章记忆发展与知识的巩固

1.了解记忆的含义。

2.理解知识的识记与编码的实质。

3.根据信息编码的规律来提高知识实际的效果。

4.理解知识遗忘及其过程、特点。

5.了解遗忘的原因,掌握合理复习,防止遗忘的原则。

第九章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形成

1.理解知识的含义,知识的分类。

2.理解认知策略的实质、了解元认知与元认知策略的含义。

3.正确理解学习策略的性质。

4.能结合认知策略的教学原则与口己的专业,促进学生掌握几种认知策略。

第十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1.了解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含义。

2.理解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

3.明确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

4.掌握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的基本步骤。

5.理解创造性的实质以及创造性与智力、人格的关系

6 ?理解发散思维及其特性。

7.能结合工作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十一章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

1.理解口我意识的含义与其结构。

2.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3.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实现自我价值。

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培养(自学)

第十章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三章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的调试(自学)

1.对健康与心理健康冇正确、全面的认知。

2.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3.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与辅导方法。

第十五章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自学)

第十六章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自学)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1.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它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人的心理过程是-?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个体的不同心理状态体现着主体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屮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就是心理特征,主要包描能力、气质和性格。

2.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和水平。

3.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称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4.对心理学创建时期著名的学派: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有所了解,并评价其理论。掌握认知心理学、人木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

5.掌握完整的教学活动的结构,以及心理学如何为教学过程科学化提供依据。

6.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内涵。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

7.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原则及具体方法。

8.教师承担着多重社会角色。

9.理解教师角色的影响作用和作用主要体现在领导方式、教学风格、教育期望以及言谈举止等方而。

10.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经历了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以及角色信念阶段。

11.理解教学效能感的含义。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冇所了解。掌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成分。

12.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它广泛影响着教师工作, 在三方面影响着教师的行为。

13.r解教学反思的含义。常握布鲁巴克提出的教师教学反思的四种方法。

14.理解教学监控能力的含义。常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提高的技术。

15.掌握教学机智的含义及其表现的方式。

16.正确理解教师威信的含义,了解教师威信的形成。

17.正确理解学习的心理实质,

18.结合自己的专业,理解加涅对学习的分类。

19.理解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20.理解学习的联结理论学习的基本看法,他们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S-R联结的建立中起着

重要作用。

21.拿握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基木观点,他们对学习的基木看法。正确理解操作性条件学说对高等教育的启示。

23.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掌握学科基木结构有四个教学原则。

24.理解意义学习的实质,掌握先行组织者的含义。

25.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的基木结构。

26.了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27.理解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28.掌握学习动机的理论观点,如强化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实现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

29.掌握并能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0.理解学习迁移的含义。

31.影响学习迁移的的条件有:学习对彖的共同因素、已冇经验的概括水平、认知技能与策略以及定势的作用。

32.教材直观实质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信息(直观材料)的表层含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屮,冇多种不同的教材直观与知识感知方式。就直观的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成十五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三种直观形式各有其优缺点,在教学屮能够根据不同直观的特点以及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直观方式或直观方式的组合,以提高知识感知效果。

33.理解变式的内涵。

34.了解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

35.了解遗忘的含义以及进程。

36.针对遗忘的进程,合理复习,防止遗忘。

37.理解知识的含义,安德森把个体的知识分为练功类,一是陈述性知识,二是程序性知识。

38 ?理解认知策略的实质,理解元认知与元认知策略的含义。理解学习策略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

39.对常用的学习策略能够充分理解,并结合专业教学教授给学生。

40.了解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含义。

41.了解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

42?理解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发散思维的3种基本特性。

43.理解口我意识的含义。

44.自我教育盧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自觉实施的教育。它是自我意识的最高级表现。了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45?止确、全面理解健康的含义。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46.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如社会适应、学习行为、恋爱与性、择业与求职等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