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的分辨率
- 格式:ppt
- 大小:4.03 MB
- 文档页数:38
浅谈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应用一、前言目前来说,地震方法是在进行水温、工程、环境、地址调查的主要的勘察方法,这种方法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在人工方面进行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激发的方法用来解决在地质上的难题。
这种方法在生产运用的过程中非常的常见,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我们在进行地震方法研究的时候,首先要知道这种方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地震波,地震波会通过人工爆破产生,当地震波在传播到地下遇到了底层的界面的时候,就会按照波所产生的反射和折射原路返回到产生地震波的地方,这些返回的地震波会被我们在不同位置上所放置的验波器所接收,从而在机器中被记录,这些所记录的数据是呈现出一个规律的,所记录的数据再由我们进行处理,得到的资料可以用在我们需要的勘测地质的方面,方便我们在地质方面的生产活动。
在以往的进行高分辨率在地震勘探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几乎成为了地质勘探的主要的工具,在进行基岩的起伏和含水层等各种不同的地下构造的时候,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而矿井地质的工作上却很少用高分辨率解决煤矿中的问题,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几乎还是使用传统的解决方法进行煤矿生产的问题。
但是由于最近煤矿的生产对于矿井地质的工作的要求可以说是越来越严格,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我们对于生产上的需求,怎样将高分辨率运用在矿井的工作中,提高矿井工作的效率是当今矿井地质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原理和方法地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仅仅几年的时间就发生了大大小小十几起的地震时间,从汶山地震到玉树地震,地震似乎是我们生活中的随处可见的,然而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原理就是利用这种地震波,所谓地震波就是利用爆炸或者是其它的人工方法使地面发生震动,这种震动就是通过波的形式向各个方向进行传播,这种波就是我们所说的地震波。
波在同一种介质中可以以相同的速度进行传播,但是地下岩层由各种各样不同的性质组成,这也就造成了这种地震波碰到他们的界面的时候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由于这种反射和折射就造成了有一部分的波返回到地面上,这种回到地面上的波可以通过验波器接收并且总结各种数据资料。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综述摘要高分辨率是地震勘探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涉及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等各个方面。
在回顾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高分辨率的评价机制,并对近年来发展的高分辨率方法原理及应用实例进行了详细介绍。
高分辨率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际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对分辨率造成影响,因此,高分辨率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单独的技术,需要同时发展采集、处理和解释各方面的技术,尤其是借鉴交叉学科的新方法。
关键词:采集;处理;解释;高分辨率;评价机制1 概述1.1 高分辨率勘探的目的及技术发展历程地震勘探是一种应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来对地下地质构造和岩性进行测量的技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该方法已经成为最有成效的油气勘探物探方法。
纵观地震勘探的发展历程,高分辨率一直是科研、生产的重点和难点。
诚然,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到解释,每一个环节都对分辨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虽然采集、处理和解释分属不同的环节,考量高分辨率的角度也有所不同,但三者是有机联系的。
首先,野外地震数据的采集质量直接关系着地震勘探的成败,只有在采集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处理技术(诸如静校正、拓频和压噪技术等)才有发挥的空间,而地震处理得到的剖面又是解释的基础,解释成果则是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最终目标,三者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其次,采集、处理和解释的方法也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例如,采集观测方式的改变有可能对处理方法或参数提出新的要求(如可控震源采集对处理提出了谐波压制的要求等),解释方法的突破也有可能对处理提出新的标准(如A VO解释技术要求处理方法具有高保真度等)。
在阐述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分辨率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
地震勘探分辨率是基于地震测量技术对地下构造进行空间测量的精度描述,在反射波地震勘探中可以概括如下:可分辨的最小地质体的厚度或最窄地质体的宽度,前者称为垂(纵)向分辨率,后者称为横向分辨率[1-2]。
地震波分辨率的分类研究及偏移对分辨率的影响
钱荣钧
【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年(卷),期】2010(045)002
【摘要】地震波的分辨率一直是地震勘探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自偏移技术问世以来,它对分辨率的影响也一直是本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对目前分辨率的分类、定义及在计算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把地震分辨率分为法向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并给出计算空间分辨率的方法.法向分辨率是分辨反射界面间隔的能力;而空间分辨率是分辨地质体大小和间隔的能力,不应是横向上分辨反射界面间隔的能力.空间分辨率应当用菲涅耳带而不是地震波横向上的波数来衡量.偏移技术是通过缩小菲涅耳带而并非压缩空间子波来提高空间分辨率.文中还给出了非零炮检距菲涅耳带的计算方法.
【总页数】8页(P306-313)
【作者】钱荣钧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河北涿州,07275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频率域高分辨率地震波阻抗直接反演方法研究 [J], 王静波;陈祖庆;蒋福友;苏建龙
2.在高保真条件下同时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问题的研究:噪声对分辨率的影响 [J], 刘学伟;李衍达
3.利用高分辨率影像验证低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分类精度研究 [J], 黄婷;师庆三;师庆东;阿斯姆古丽·阿纳耶提
4.计算机视频降分辨率算法的图像偏移研究 [J], 袁莉;王铁滨;齐铁
5.Sagnac型干涉成像光谱仪中棱镜偏移量对光谱分辨率影响的讨论 [J], 李苏宁;朱日宏;李建欣;王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分辨率地震技术在煤田构造勘查中的应用查明煤田地质构造是矿山开发的前提,对于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介绍了高分辨率地震技术原理,从地震波激发、接收及观测系统三方面对地震勘探实施进行了研究。
根据地震勘探结果,可以方便的进行断层、陷落柱、褶曲解译。
高分辨率地震是煤田地质勘探的主要手段,在节约勘查成本缩短勘查周期的同时提高了勘查精度。
标签:高分辨率地震煤田地质构造勘探在煤矿开采时,如果对构造的勘探程度不足,极有可能造成煤柱留设不合理,引发水害等,不利于煤矿矿井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探明煤矿的地质构造情况是煤矿开发利用的前提。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地震在煤田构造勘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保障煤矿建设、生产、安全的重要技术方法。
利用高分辨率地震技术,结合构造精细解译,探明了某煤矿的断层、褶曲、陷落柱的分布情况。
1高分辨率地震技术1.1高分辨率地震技术介绍地震技术即在地面人为措施激发地震波,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层、煤层中的传播特征,反演查明地下地质构造的方法,属于物探技术的范畴。
目前地震勘探已经在采煤工作面布设、井筒、巷道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方便的解译煤田断层、褶曲、陷落柱等构造。
1.2地震勘探的实施1.2.1地震波的激发地表的地形地貌对地震影响较大。
需要根据地表的不同条件,采取最合适的成孔技术,保证激发井满足地震勘探设计要求。
根据以往的地震勘探经验,地震激发老地层最好,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次之,第四系砂层、砾石层及黄土层较差。
初至折射校正要求能量强、反应清楚,选择单炮初至波激发层位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即“避干就湿,避碎就整,避陡就缓,避高就低,避土就岩”。
激发采用高爆速成型炸药。
潜水位较浅时采用单井激发,激发井深度在潜水面下3-5m;无潜水位或者较深时,选择在速度较高或潮湿的地层中激发;在基岩出露区域可以使用浅井组合激发的方法。
1.2.2地震波的接收根据以往的试验情况,地震激发的P波频率较低,高频率的检波器不适合本区地震地质条件。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研究地区的应用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在地震勘探领域的应用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地震勘探来说,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可以将地下结构更加清晰地展示出来,帮助地震学家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地球的构造和活动规律,为油气勘探、地震预测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基础。
地震勘探中一般采用地震震源和地震接收仪来进行地质勘探和资源探测。
然而,由于地球中的地下结构复杂多变,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弯曲、反射、折射等现象,从而使勘探获得的数据难以处理和解释。
此时,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可以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多种算法和模型建立,得到更加详细和准确的地下结构信息,从而提高地震勘探的效率和精度。
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引入高频分量、超分辨率处理、倾斜叠加成像等多种方法。
其中,引入高频分量是指将震源信号中的高频分量提取出来,降低低频分量的干扰,从而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超分辨率处理是指以相邻实测数据之间的差异作为基础,利用各种算法和数学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和扩展,从而是得到更加精细的结构信息。
倾斜叠加成像又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其核心在于针对地下层的倾斜特征,通过合适的成像算法和加权方法,将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展开,并进行加权重建,从而获得更加清晰的地下结构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地质构造的研究,如岩浆岩体、断裂带、潜在油气藏等。
以岩浆岩体为例,利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更好地区分不同种类的岩浆岩,刻画其空间形态和构造特征;而对于断裂带,同样可以通过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重构其地下结构,从而及时发现地下构造矛盾、岩层非连续性等情况,为地震灾害预测和防范提供参考;而在潜在油气藏勘探方面,利用高分辨率地震技术可以更准确地定位和描述油气藏的位置、上下文环境和物性特征,帮助勘探人员提高勘探成功率和效率。
总之,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其在地震勘探领域的应用无疑会为地球科学的研究提供巨大的助力。
2008年4月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第43卷 第2期 3河北省涿州市范阳路东方地球物理公司,5本文于8年月3日收到。
讨论地震勘探分辨率与信噪比谱的关系———答云美厚“地震分辨力新认识”一文李庆忠3(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中国海洋大学)李庆忠.地震勘探分辨率与信噪比谱的关系.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43(2):244~245摘要 云美厚曾对笔者专著《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一书中阐述关于分辨率与信噪比有密切关系的论点提出质疑,他认定地震分辨率只与地震波的主频有关,而与地震波的信噪比无关。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澄清。
对同一地震资料而言,在不同的处理阶段其反射波的主频不是固定的,尤其是通过反褶积或者高通滤波的处理,人们可以轻易地把高频端的振幅譜提起来,即主频可以变高。
如果没有噪声,通过脉冲反褶积可以把子波压缩成接近一个窄脉冲,可使分辨率达到任意高,可见认定地震分辨率只与地震波的主频有关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此外应看到,地震分辨率是由地震数据的有效频宽决定的。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分辨率 主频 信噪比谱 有效频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于2005年第5期上刊登了云美厚的“地震分辨力新认识”一文[1](以下简称“新认识”),该文对我在《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2]一书中阐述关于分辨率与信噪比有密切关系的论点提出质疑。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此加以进一步澄清。
(1)“新认识”一文,重新引入有些外国人使用的“分辨率(Resolution )”与“分辨力(R esolv i ng power )”两个概念,这无助于勘探地球物理的具体分析工作。
要知,外国人对有些技术术语的叫法未必是合理的,我们不必照抄。
例如外国人将“子波”与“小波”统称为Wave let ,这是很糟糕的,而我们中国人把它们分开翻译,以示区别,这很好呀。
同理,外国人对“Resolution ”与“Resolving po wer ”两个概念原本就说不太清楚,我们又何必非要釆纳“分辨力”的说法呢?(2)“新认识”一文认为,地震分辨率等于地震波四分之一视波长的准则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标准,并且认为地震分辨力与信噪比无关,这是极不恰当的。
浅层地震探测技术应用中的分辨率问题来源:矿产与地质谢忠球时间:2005-11-1摘要浅层地震探测技术中影响分辨率的因素,除与反射波主频和频带宽度有关外,还主要受信噪比、子波形态、采样率、岩性界面反射系数的影响。
浅层地震探测中,通过高分辨率数据处理,能有效地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关键词浅层地震勘探,分辨率,高分辨率处理RESOLUTION PROBLEMS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SHALLOWSEISMIC PROSPECTING TECHNIQUEXie Zhongqiu(I nstitute of K arst G eology,C AGS,G uilin 541004)Abstract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resolution of shallow seismic prospecting are affected mainly by SNR (signal-to-noise ratio),Wavelet shape,sampling rate and reflection coefficient of lithological interface in addition to main frequency and frequency band-width of reflecting wave.The SNR and resolution of seismic data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rough high resolution processing of seismic data in shallow seismic prospecting.Key words Shallow seismic prospecting,Resolution,High resolution processing目前浅层工程物探技术,在解决各种灾害地质、环境地质问题,例如矿井突水、塌陷、滑坡等的预测、治理中的作用,已经逐渐为人们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