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面降水量观测台账

地面降水量观测台账

地面降水量观测台账

正邦煤业有限公司地表水观测台账

填表部门:技术科填表人:

矿山地表及岩层移动观测

矿山地表及岩层移动观测 为了保护井巷、建筑物、水体、铁路等免受开采的有害影响,合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并为留设保护煤柱提供技术资料,新建矿井应开展地表及岩层的移动观测工作。 地表及岩层的移动观测工作设置的各种观测站必须编写岩移观测方案,并报请集团公司地质勘测处审批。观测站设计由文字说明和图纸两部分组成。文字部分包括观测站设计书。图纸包括井上、下对照图(包括观测线和观测点的位置)、观测线剖面图(包括观测线长度的确定)、岩层柱状图、观测点的构造图等。 矿区设置观测站时应统一规划,并选择在有代表性的地方设置。地表移动观测站位置的选择,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初次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位置应满足:煤层走向、倾角及厚度均稳定,地势平坦,无大断层,单煤层开采,四周无采空区。 地表移动观测站一般可设走向观测线和倾斜观测线各 一条,设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位置。如回采工作面的走向长度大于1.4H0+50m(式中H0为平均开采深度),亦可设置两条倾斜观测线,但至少应相距50m,并且应距开切眼或停采线0.7H以上。 观测点间距离应根据开采深度按下表21确定。

表21 矿山企业应根据矿区地面控制网,按5″级导线(网) 精度要求建立岩移观测控制网。各控制点和观测点的高程测量应组成水准网,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观测。 控制点和观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埋设的控制点和观测点必须用全站仪按设计标定,并应尽可能使观测点中心位于控制点连线的方向上; (二)在非冻土地区,测点的埋设深度应不小于0.6m。在冻土地区,测点的底面一般应在冻结线0.5m以下。测点可采用浇注式或混凝土预制件; (三)当地表至冻结线下0.5m内有含水层时,一般应采用钢管式测点; (四)埋设的测点应便于观测和保存。如预计地表下沉后测点可能被水淹没,则点的结构应便于加高; (五)在一般情况下,倾斜观测线上观测点编号应自下山向上山方向顺序增加,走向观测线上观测点编号应按工作面推进方向顺序增加。 在观测站各点埋设10-15天后,即可进行观测。首先应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作业 一、设站目的: 某矿6200工作面西部、西南部有后鲍店村、中鲍店村。为研究地下开采对村庄的影响及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和参数,拟在该矿6200工作面设置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地表移动观测,通过观测获得地表移动动态参数和角值参数,同时,监测地下开采对建筑物的影响。 二、设站地区地质采矿概况: 6200工作面位于六采区东北部,是该采区设计开采2层煤的第一个工作面,北部、东部分别为3煤的一采区1308、1310、1312采空区和二采区2310、2311、2312采空区及未开采区域,南部、西部尚未开采。6200工作面基本沿走向布置,为刀把型,倾向长为623~820m,走向宽为46~129m,煤层厚度0.70~1.33 m,平均 1.10m,煤层倾角4~19/6°,第四系平均厚度196.16m。工作面标高为-233~-303m。2煤与下伏3煤的层间距一般为21m。 6200工作面上方地表地势平坦,标高为43m左右,冻土深度 0.4m。 三、地表移动参数:

根据现场实测,求得本区域实测地表移动参数为: 走向移动角δ=750,上山移动角γ=750,下山移动角β=750-0.6α,表土移动角φ=450,充分采动角ψ1=ψ2=ψ3=550,最下沉角θ=900-0.5α 平均采深 H=0.5(-233-303)=-268m,煤层平均倾角α

四、地表移动观测线位置、长度确定: 采空区走向长度超过1.2~1.40H (0H 为平均采深),地表走向方向达到充分采动;倾向方向小于1.2~1.40H ,地表倾向方向为非充分采动。 1、走向观测线位置确定: 由于倾向充分采动,走向观测线由最大下沉角θ=900-0.5α或充分采动角ψ1=ψ2=550确定 2、全走向观测线长度确定: m 439)cot()2(H cot 2AB 0=+?--+=l h h δδ? l 为走向工作面长度,m 3、倾向观测线位置确定: 由于走向非充分采动,倾斜主断面位于采空区中央 4、半倾向观测线长度确定: 384cos 2 L )cot(h cot h CD 1=+ ?--+=αββ?)(H 五、确定观测点间距、测点编号: 根据国内对开采沉陷的大量研究,一般根据开采深度确定观测点密度,该矿区平均采深在200~300m ,所以观测点间距为20m 。

最新11042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汇总

11042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

六盘水恒鼎实业有限公司 盘县石桥镇喜乐庆煤矿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2015年1月20日

11042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 前言 为了获得我矿采煤工作面最可靠的地表移动参数,掌握我矿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我矿决定建立11042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该工作面地表移动的观测和研究工作。 11042采面地表移动观测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掌握地质采矿条件与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关系; (2)获得厚松散层、炮采条件下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分布规律; (3)确定采面地质采矿条件下的角量参数、动态参数和预计参数。 通过对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研究,为我矿保护煤柱留设、征地、迁村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探求厚松散层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丰富和发展我国“三下”采煤技术。 一、11042采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 4#煤层位于龙潭组上部,上距飞仙关组(T1f)底界平均12.09m。11042采工作面倾向平均长87m,走向长222m,面积约19314m2,平均煤厚为m=2m,平均倾角14o,工作面标高为+1531m~+1541m,该工作面相对范围内地面标高为+1625m~+1655m,其最大开采深度为114m,最小开采深度为94m。上部松散层厚度为h=70m且该工作面上方无农田、建筑物等。 二、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 1、观测站设计原则

为了能够获得准确、可靠、有代表性的观测资料,在观测站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观测线应设在地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上; (2)观测线在观测期间不受邻近开采的影响; (3)观测线的长度要大于地表移动盆地的范围; (4)根据开采深度和设站目的,观测线上的测点应有一定的密度; (5)观测站的控制点要设在移动盆地范围以外,埋设要牢固。若在冻土地区,控制点底面应在冻土线0.5m 以下。 2、角量参数的选定 角量参数的选定只能参照网上相似地质采矿条件矿区地表移动观测站成果资料。 网上相似地质采矿条件矿区的角度参数为: ,040=?αβ*8.0~750= 000075~7075~70==δγ, 网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报告中经验公式可得: 0000 005.49.585.46.257.508.71±=±-H h H m -==综综γδ 0000 009.15.589.132.02.247 .555.73±=±--αβH h H m -=综 其中 ?——松散层移动角; γ、β——上、下山移动角; δ——走向移动角; α——煤层倾角;

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016年最新)

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全国各类煤矿的水文地质观测工。 二、上岗条件 第2条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 第3条必须熟悉《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的有关技术规定。 第4条必须经过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掌握一定的防灾和避灾知识。 三、安全规定 第5条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第6条必须掌握矿井水文地质的观察、分析方法,以及仪器、仪表的定期检校、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第7条提交的各类成果资料必须经技术主管或分管科长把关审核。水文地质的观测结果应及时复查、核实,确保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真实可靠。 第8条严禁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编录、汇总等工作中弄虚作假。 第9条发现重大水害隐患,必须及时汇报。紧急情况应直接向矿调度室或矿有关领导报告,并做好记录。 第10条对小煤矿、老窑、老空积水区的观测,必须有两人以上,严禁单人进行观测。严禁擅自进入通风不良或空顶区域内观测水情。 四、观测准备 第11条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观测项目及有关规定,确定观测的内容、目的及观测方法。 第12条必须备齐观测工具、专用记录簿,并且统一编号,妥善保管。现场记录应用铅笔填写,以防水浸后造成记录模糊不清。 五、观测 第13条检查地面观测孔,其中的淤积物必须低于观测层底面,导水应畅通,否则要注意用水冲洗或用液体二氧化碳冲洗。

第14条检校观测水位、水压、水量的仪表器具,使之符合精度及安装要求。 第15条备齐原始记录表。 第16条固定观测人员,检查排水设备能力和防水路线。 第17条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需要进行观测。地面水文地质调查与观测的内容要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包括水文气地质点的观测。 第18条对地面气象观测的要求。 1.凡距离气象台(站)较远的矿井,应在设立的气象观测站内进行观测;距离气象台(站)较近的矿井,应在设立的雨量观测站内进行观测。 2. 矿井气象观测项目与气象调查内容相同。观测降水量常用的仪器为自记雨量计。自记雨量记需经常调整自计钟,换自计纸,添加墨水,并应进常观测仪器运转情况。 3.观测降雨量记至0.1mm,不足0.05mm时可不作记载,历时记分。 4.每日降水量以早8时为每日分界,从本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水量为本日的降水量。 5.观测降水量应采用定时分段观测制,非雨季可只分一段,每日8时观测。但降水量大的地区或雨季高峰时则应根据矿区(井)防洪需要规定观测时间。时段及其相应时间见下表: 降雨量观测时间分段表

防治水检查内容

防治水检查内容 1、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按照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建立健全防治水各项制度,装备必要的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矿井,除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外,还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 2、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4、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对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 5、矿井应当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确定本单位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 6、矿井应当按照规定编制下列防治水图件: (一)采掘工程平面图; (二)矿井充水性图; (三)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五)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六)井上下对照图; (七)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其他有关防治水图件由矿井根据实际需要编制。 矿井应当建立数字化图件,内容真实可靠,并每半年对图纸内容进行修正完善。 7、矿井应当建立下列防治水基础台账: (一)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账; (二)气象资料台账; (三)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 (四)钻孔水位、井泉动态观测成果及河流渗漏台账; (五)抽(放)水试验成果台账; (六)矿井突水点台账; (七)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账; (八)井下水文地质钻孔成果台账; (九)水质分析成果台账; (十)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账; (十一)水源井(孔)资料台账; (十二)封孔不良钻孔资料台账; (十三)矿井和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 (十四)水闸门(墙)观测资料台账; (十五)其他专门项目的资料台账。 矿井防治水基础台账,应当认真收集、整理,实行计算

“一通三防”防突及防治水工作专项检查资料清单

“一通三防”、防突及防治水工作专项检查材料准备 清单 通风系统 1、测风记录、通风报表;(12月份、1月份、2月份) 2、瓦斯涌出量台帐;(12月份、1月份、2月份) 3、瓦斯检查地点分布图、巡回检查路线图;(12月份、1月份、2月份) 4、瓦斯隐患排查制度及排查档案; 5、瓦斯超限台账;(12月份、1月份、2月份) 6、通风阻力测定报告; 7、配风计划;(12月份、1月份、2月份) 8、抽查采掘作业规程; 9、反风演习报告及存在问题的处理情况; 10、瓦斯检查手册、日报表;(12月份、1月份、2月份) 11、巷道贯通及通风系统调整措施及审批记录; 12、通风系统图;(最新) 13、风井防爆门检查记录;(12月份、1月份、2月份) 14、瓦斯“日分析”会议记录。(12月份、1月份、2月份) 15、通风设施完好情况; 16、及质量标准化内容。 煤与瓦斯防治 1、矿井防突设计、生产采区的专项防突设计;

2、矿井防突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及落实情况; 3、防突计划、总结;(12月份、1月份、2月份) 4、生产工作面抽采评价、防突措施、双"四位一体"措施及执行记录(12月份、1月份、2月份)。掘进头、采面各一套。 5、揭煤措施及执行记录。 6、矿长、总工专题研究、现场检查防突措施记录 7、采、掘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检查地点) 8、突出事故应急预案; 9、年、季、月度生产计划及防突措施计划; 10、采掘工作面防突措施竣工图; 11、防突地质预测预报。 12、效果检验原始记录。 13、防突仪器仪表台账 14、及质量标准化内容。 瓦斯抽放 1、抽放报表;(12月份、1月份、2月份) 2、瓦斯抽放系统图、抽放设备台账;(12月份、1月份、2月份) 3、钻孔施工验收记录;(12月份、1月份、2月份) 4、抽放参数测定记录;(12月份、1月份、2月份) 5、防突机构设置及防突人员配备文件,防突岗位责任制,防突管理制度; 6、抽放系统检查记录; 7、矿井瓦斯抽采月报、台账; 8、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设计参数及施工记录台账; 9、抽放计划与总结(12月份、1月份、2月份及年度); 10、抽放钻孔竣工图。(与验收记录对比) 11、及质量标准化内容。 防尘、防灭火

五沟煤矿1013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

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五沟煤矿1013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 安徽理工大学 五沟煤矿 2008年4月

前言 为了获得五沟煤矿1013工作面最可靠的地表移动参数,掌握该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五沟煤矿决定建立1013首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该工作面地表移动的观测和研究工作。 1013首采面地表移动观测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掌握地质采矿条件与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关系; (2)获得厚松散层、综采条件下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分布规律; (3)确定首采面地质采矿条件下的角量参数、动态参数和预计参数。 通过对首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研究,为五沟煤矿保护煤柱留设、征地、迁村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探求厚松散层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丰富和发展我国“三下”采煤技术。 1 1013首采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 1013工作面倾向长1000m,走向宽150m,面积约15万m2,平均采深为385m,平均倾角10o,该工作面10煤层厚度在0~5.5m之间,平均3.1m。采用走向长壁垮落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本工作面掘进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本区有“四含”水,其中四含岩性复杂,泥质含量高,渗透性差,补给条件较差,直接覆盖在煤系地层之上,而与上覆一、二、三含水层无直接水力联系。该工作面老顶为泥岩、粉细砂岩,岩性和厚度变化大。直接顶工作面外段为中厚层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厚度为6.4~10m;中段为灰色~浅灰色粉砂岩,一般厚度为3.7m;里段直接顶板则为深灰色~灰黑色块状泥岩,含炭质,厚度为2.5m。直接底板岩性变化不大,岩性为粉、细砂岩或粉细砂岩互层。上部松散层厚度为270m左右。

水文地质钻孔编录表格(全套).doc

钻孔施工报告 项目名称: 孔号: 位置: 坐标: 孔口标高: 施工单位: 机长: 现场技术人员: 钻探时间:自:年月日 至:年月日

目录 1、设计书 2、地质技术予设 3、开孔通知书 4、岩心编录 5、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6、抽水试验结构记录 7、抽水前静止水位观测 8、钻孔抽水试验观测记录 9、钻孔抽水试验恢复水位观测记录 10、钻孔(井)下管记录 11、钻孔(井)下泵记录 12、计算数据及成果 13、钻孔(井)验收书 14、施工小结

设计书 一、施工目的: 二、设计依据: 三、施工现场附近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简况: 四、水文地质钻探技术要求: 五、抽水试验要求: 六、其它: 如出现设计外的其他情况,将由现场指挥部技术组研究相应的处理方案。设计:审核:技术负责:

地质技术予设

开孔通知书 号机台: 根据施工安排,你已移机至号钻孔位置上,该孔设计孔深为 米,经现场技术人员核查,钻机施工位置符合要求,现准许开钻,钻进中请按相关要求施工,并接受技术人员的质量管理,在到达设计孔深后及时报请验收人员进行终孔。 特此通知。 (本通知书一式两份,机台一份,存档一份。) 现场技术人员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机台负责人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 号孔拆装线 开孔通知书 号机台: 根据施工安排,你已移机至号钻孔位置上,该孔设计孔深为 米,经现场技术人员核查,钻机施工位置符合要求,现准许开钻,钻进中请按相关要求施工,并接受技术人员的质量管理,在到达设计孔深后及时报请验收人员进行终孔。 特此通知。 (本通知书一式两份,机台一份,存档一份。) 现场技术人员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机台负责人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作业 一、设站目的: 某矿6200工作面西部、西南部有后鲍店村、中鲍店村。为研究地下开采对村庄的影响及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和参数,拟在该矿6200工作面设置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地表移动观测,通过观测获得地表移动动态参数和角值参数,同时,监测地下开采对建筑物的影响。 二、设站地区地质采矿概况: 6200工作面位于六采区东北部,是该采区设计开采2层煤的第一个工作面,北部、东部分别为3煤的一采区1308、1310、1312采空区和二采区2310、2311、2312采空区及未开采区域,南部、西部尚未开采。6200工作面基本沿走向布置,为刀把型,倾向长为623~820m,走向宽为46~129m,煤层厚度~ m,平均,煤层倾角4~19/6°,第四系平均厚度。工作面标高为-233~-303m。2煤与下伏3煤的层间距一般为21m。 6200工作面上方地表地势平坦,标高为43m左右,冻土深度。 三、地表移动参数: 根据现场实测,求得本区域实测地表移动参数为: 走向移动角δ=750,上山移动角γ=750,下山移动角β=α,表土移动角φ=450,充分采动角ψ1=ψ2=ψ3=550,最下沉角θ=α 平均采深 H=(-233-303)=-268m,煤层平均倾角α

四、地表移动观测线位置、长度确定: 采空区走向长度超过~0H (0H 为平均采深),地表走向方向达到 充分采动;倾向方向小于~0H ,地表倾向方向为非充分采动。 1、走向观测线位置确定: 由于倾向充分采动,走向观测线由最大下沉角θ=α或充分采动角ψ1=ψ2=550确定 2、全走向观测线长度确定: m 439)cot()2(H cot 2AB 0=+?--+=l h h δδ? l 为走向工作面长度,m 3、倾向观测线位置确定: 由于走向非充分采动,倾斜主断面位于采空区中央 4、半倾向观测线长度确定: 384cos 2 L )cot(h cot h CD 1=+?--+=αββ?)(H 五、确定观测点间距、测点编号: 根据国内对开采沉陷的大量研究,一般根据开采深度确定观测点密度,该矿区平均采深在200~300m ,所以观测点间距为20m 。 在倾斜观测线上自下山向上山方向顺序增加,分别为B0-B19,在走向观测线上按工作面推进方向顺序增加,分别为A0-A11。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详细]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 第一节观测路线和观察点的布置 水文地质地面调查工作是针对勘查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是认识和掌握水文地质规律的必要过程.进行水文地质地面调查时,首先要布置好观测路线和观测点. 一、观测路线的布置 应用最短的路线取得最多的成果,原则上要横穿地层走向或地貌单元,具体还要结合好露头及水点分布等情况灵活掌握(即垂直地层走向,构造线;垂直河流、阶地;穿过湖河沼泽地段,井泉分布点及分水岭等).另外在露头好的地段,还应顺着构造线或河谷进行追索.总之应以看得多,见得全,最多获得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资料为原则.路线布置要有重点,又要照顾一般.在地质、地貌条件复杂或地质、地貌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区,观测路线应当密些;相反在地质、地貌条件较为简单地区,观测路线可以适当稀一些. 二、观测点的布置 观测点应布置在观测线上最有意义的地方,即地层分界线、构造断裂带、破碎带、假整合面、不整合面、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变质岩分带区、阶地边缘,地表水体、井、泉、钻孔、自然地质现象(滑坡)发育处及标志层,典型露头及岩性,岩相变化带等处.地质地貌观测点不能均匀布置,应视有无意义而定,不定可有可无的点.水文地质点布置,除考虑不同地貌单项元,不同含水层外,还需考虑水点的均匀性.如果缺乏水点,则应考虑进行人工揭露,弥补水点之不足或水点的不均匀性. 三、野外填图及定点描述 1、野外地质填图 (1)地质填图所用地形底图的比例,应比成图比例尺大一级,如不具备条件,至少也需同等比例尺的地形图做底图. (2)在野外测绘过程中,要把观测点、线、试坑,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点等位置,准确地绘在地形图上;地质体、地质年代、构造线、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现象等,必须按规定的符号和线条勾出并严格区别实测与推测界线.

岩层及地表移动的各种参数

岩层及地表移动的各种参数(08-12-2修订) 通过地表移动观测确定地表移动参数: 边界角: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盆地边界点(下沉值为10mm)至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考虑松散层时,还要根据松散层移动角确定。 移动角: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三个临界变形值中最外边的一个临界变形值点至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考虑松散层时,还要根据松散层移动角确定。 三个临界变形值为:倾斜变形3mm/m;水平变形2mm/m;曲率变形0.2mm/m2。 裂缝角: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内最外侧的地表裂缝至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 充分采动角:在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平地边缘点至采空区边界连线与煤层在采空区一侧的夹角。 以上各角又都分为上山、下山和走向三角。 最大下沉角:非充分采动时,地表移动盆地中心区的最大下沉点至采空区中心点的连线与水平线在下山方向的夹角。充分采动

时,在松散层不厚情况下,可依据上下山充分采动角作两直线,其交点至采空区中点连线与水平线在下山一侧的夹角。 开采影响传播角:充分采动时,倾向主断面上地表最大下沉值与该点水平移动值的比值的反正切值。 关于最大下沉角和开采影响传播角,有些书和文章不加区分,其实从以上《规程》中的定义来看,一个通过作图得到,一个通过计算得到,二者从数值上是很可能不同的。 地表移动计算参数: 下沉系数:充分采动时,地表最大下沉值与煤层法线采厚在铅垂方向投影长度的比值。 水平移动系数:充分采动时,走向主断面上地表最大水平移动值与地表最大下沉值的比值。 主要影响角正切:走向主断面上走向边界采深与其主要影响半径之比。在概率积分法预计时,不用边界角、移动角和裂缝角作为预计参数而一般采用主要影响角正切作为预计参数。 注意:主要影响角与下山移动角是不同的概念。 拐点偏距:下沉曲线的几何拐点与煤壁在水平方向上的偏离距离(偏向采空区)。 对于以上计算参数,《规程》给出了根据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计算的方法。对于缺少实际观测资料的矿区,可采用覆岩综合评价系数P及地质、开采技术条件来确定地表移动计算参数(见《规程》)。《规程》还给出了煤层群条件下,如果下层煤开采的影

隆石煤矿水文动态观测系统

古蔺县石宝镇隆石煤矿水文动态观测系统 2014年元月

古蔺县石宝镇隆石煤矿 水文动态观测系统 (一)地面水文地质观测 1、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包括水文扬名及地面水文地质点的观测。地面水文地质调划与观测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的要求。 2、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需要进行观测。 3、对地面气象观测的要求: (1)、凡距离气象台(站)较远的矿井,应在设立的气象观测站内进行观测。距离气象台(站)较近的矿井,应在设立的雨量观测站内进行观测。 (2)、矿井气象观测项目,与气象调查内容相同。 4、地表水观测。观测项目与地表水调查内容相同。观测时间,一般为每月一次,雨季或暴雨后根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 5、地下水动态观测应在下列地段网点进行观测: (1)、对矿井生产建设有影响的含水层。 (2)、影响矿井充水的地下水集中迳流带(构造破碎带)。 (3)、可能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 (4)、矿井先期开采的地段。 (5)、在开采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发生变化的地段。 (6)、人为因素可能对矿井充水有影响的地段。 (7)、井下主要突水点附近,或具有突水威胁的地段。

(8)、疏干边界或隔水边处。 6、观测点的布置,应尽量利用现有的钻孔、井、泉。 7、观测内容主要是水位、水温和水质,对泉水还应观测流量。 8、观测点应统一编号,设置固定观测标志,测定坐标和标高。观测点标高每年复测一次,如有变动,应随时补测。 9、观测降水量常用的仪器为直径20厘米的雨量器,或与雨量器口径相匹配的雨量杯。雨量器、自计雨量计应保持清洁。要经常清除盛水器内的淤杂物,擦洗自计雨量计的虹吸管。需每日调整自计钟、换自计纸、添加墨水、观测仪器运转情况。冬季要及时清除储水器内的冰霜,防止仪器冻裂。 观测要求: (1)、观测降雨量记至0.1毫米,不足0.05毫米时可不作记载。历时记至分钟。 (2)、每日降水量以早8时为每日分界,从本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水量为本日的降水量。 (3)、观测降水量应采用定时分段观测制,时段及其相应时间如表: 降雨量观测时间分段表 段数时间(时) 1段8 2段20、8 4段14、20、2、8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

1概述 济三煤矿123上04工作面位于工业广场的北部,幸福河与济东公路在工作面南部穿过,工作面上方地表还有秦庄、前卓庙、后卓庙、及金桥集团,其余大部分为农田及其附属设施,观测站的布设届时可根据地面实际情况作调整。 本次观测站位于123上04工作面(十二采区中部)的正上方,地势平坦,另外该工作面为十二采区首采工作面,受外界影响因素相对较少。 本工作面所采煤层为山西组煤3上,地质构造较简单,大部分煤厚在1.4m以上,最大厚度2.2m,平均厚1.72m,倾角0°~12°,平均为3°。 煤3上底板为泥岩、中砂岩及粉细砂岩互层,煤3上顶板为粉砂岩及细粉砂岩互层、粉砂岩;泥岩硬度系数f=2~4,粉砂岩、细砂岩及细粉砂岩互层硬度系数f=4~6,中砂岩硬度系数为8~10。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预计出现顶板淋水及采空区涌水,以采空区涌水为主。预计123上04工作面最大涌水量200m3/h,正常涌水量60~100m3/h。 2建立观测站的目的和意义 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研究是开采沉陷规律研究的最可靠手段。本工作面已经进入了秦庄、前卓庙、后卓庙及金桥集团保护煤柱,属于建筑物下采煤范

畴,另外工作面回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将会对济东公路、幸福河及河堤造成影响;根据有关规程也必须设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因此,在工作面上方建立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主要目的有: (1)由于本矿煤3上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设置观测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本地区因地下煤层开采后,采动地表的移动、变形及破坏规律,包括各种移动角、边界角、移动与变形预计参数,并为进行矿区总体规划、环境评价和矿井设计时,对于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的压煤开采论证提供评价依据; (2)为安全合理的留设保安煤柱提供技术参数,也为安全合理开采保安煤柱提供理论依据; (3)为开展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的开采提供变形预计方法,以便在进行“三下”采煤时,为合理布设工作面和选定开采顺序、制订建(构)筑物及河堤加固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4)由于综合机械化开采地表沉陷变形的特殊规律,为了寻求在观测站布设方法、观测手段、研究内容及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合理性。 3观测站工作内容 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基本工作内容可归纳如下: (1)地表变形观测站设计; (2)地表观测站实地布设; (3)地表移动观测(包括联测、首次全面观测、重复水准测量、最终全面测量等); (4)数据处理与分析;

各类水文地质观测台账操作规程

各类水文地质图纸 1.矿井充水性图。 2.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3.综合水文地质图。 4.水文地质柱状图。 5.水文地质剖面图。 6.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还应具备主要含水层等水位线图、井上下防治水系统图以及专门水文地质图(如区域水文地质图、岩溶图、地下水化学图)等。 (一)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账; (二)气象资料台账; (三)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 (四)钻孔水位、井泉动态观测成果及河流渗漏台账; (五)抽(放)水试验成果台账; (六)矿井突水点台账; (七)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账; (八)井下水文地质钻孔成果台账;

(九)水质分析成果台账; (十)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账; (十一)水源井(孔)资料台账; (十二)封孔不良钻孔资料台账; (十三)矿井和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十四)水闸门(墙)观测资料台账; (十五)其他专门项目的资料台账。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1160 更新时间:2010-6-30 一、主要危险源 1.在工作面迎头收集资料时,顶、帮破碎没有进行“敲帮问顶”。2.在井下登高作业收集资料时,未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3.在探水过程中未按规定操作钻机。 4.对周边老窑进行调查时,误入盲巷或瓦斯、一氧化碳超限的巷道。 二、使用围 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矿井的水文地质观测工。 三、上岗条件 第2条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 第3条必须熟悉《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的有关技术规定。 第4条必须经过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掌握一定的防灾和避灾知识。 四、安全规定 第5条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第6条必须掌握矿井水文地质的观测、分析方法,以及仪器、仪表的定期检校、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第7条提交的各类成果资料必须经技术主管或分管科长把关审核。水文地质观测结果应及时复查、核实,确保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真实可靠。 第8条严禁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编录、总结等工作中弄虚作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技术要求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技术要求 在钻孔施工中,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能初步确定含水层的层位、厚度、埋深、水位、透水性、含水性和富水性及钻进过程中碰到的软弱夹层的层位、埋深、岩性等,及时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对于指导进一步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Sicomines铜钴矿区属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大水矿山,钻探过程中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和记录工作,十分重要,希望各施工单位引起高度重视! 简易水文观测技术要求 一、观测内容: 1 地下水位(包括初见水位、静止水位)。 2 洗液消耗量的测定(包括是否使用冲洗液,冲洗液类型、消耗量等)。 3 钻具自动下落、孔壁坍塌、掉块、缩径的位置及长度的记录。 4 孔内涌砂、涌水的观测。 5 在记录内要清楚明确的记录下护壁管的深度和管径,统一用mm为单位。在护壁管分次扩孔下置时,要分次记录。 二、具体要求: 1、动水位观测 水位埋深统一换算成地面距水面的高度,深管口测量水位时,量测的水位埋深值要减去井口距地面的距离即得水位埋深值。 (1)要求每班观测水位至少两次,若遇到井内水位异常(如漏水、涌水、因故停钻)需加密观测。在遇有漏水、涌水情况时,要停止钻进,提出岩心后观测初见水位,初见水位观测,每隔20分钟观测一次,直至连续两次水位值相差小于5cm 时,观测方能结束,同时记录每次水位观测的时间和水位。 (2)因故停钻时间超过1小时,要观测一次水位,以后每2小时观测一次水位。 2、冲洗液消耗量观测 冲洗液消耗量及性质变化,能反映岩层透水性的大小,也可以间接推测含水层位置及岩性变化,具体要求如下: ○在水池中设定标尺,要求下钻后正常送水10分钟并循环正常时,开始观测和记录水池水位高度,在返水无明显减少时,观测30分钟以上,同时观测水位下降值和时间,并记录循环池面积,一般长方形循环池记录长和宽。为准确观测冲洗液消耗量,循环池尽量挖成规则形状,并最好防渗漏处理。在正常情况下,每班至少观测两次。当有明显变化时,要增加观测次数。 ○循环池不规则时,要采用水箱(立方米以上)定量加水的方法观测。具体方法可采用:先观测和记录水池的开始水位高度,加入定量水(冲洗液),然后进行观测,当水池中降到开始水位高度时,记录所用的时间和加水量。 ○在循环池可能存在漏水时,除按上述要求观测外,还应观测在停泵情况下,循环池水位的渗透量。具体方法为,先观测初始水位,并记录开始时间,间隔10分钟以上后,观测和记录水位的下降值和间隔时间。 特别注意:在观测期间,不许向水池内添加冲洗液,如果需要补充冲洗液时,要准确记录添加量。 ○当钻孔漏水无返水情况下,冲洗液消耗量观测要求如下; 当孔内不返水时,在送水扫孔后,正常钻进前,加大泵量,直至返水后,稳定5分钟以上,利用前述方法进行观测;当漏水特别严重,最大泵量还不能返水时,记录最大水泵

水文地质观测方法

水文地质观测的任务目的及方法 来源:地大热能2015-07-27 一、地面水文地质观测 一)、进行气象观测,由于矿区距华亭县距气象台(站)小于30 km,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可以不设立气象观测站,仅建立雨量观测站。 二)、地表水观测, 1、汭水河流量的观测,矿副井区汭河上有华亭县建立的水文观测站,汭水河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的观测,直接采用华亭县水文观测站的数据。 2、砚峡沟流量的观测,主要是对流径塌陷区沟内水量的观测,以确定沟内水量是否渗入井下。要在塌陷区上下两端地表稳定地段布置观测站进行观测。 3、在采掘过程中,应当坚持日常观测工作;每月观测1-3次;当雨季或者遇有异常情况时,应当适当增加观测次数。要建立智能自动水位仪观测、记录和传输数据。二、井下水文地质观测 1、对主要穿层石门及开拓巷道,要及时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和编录,并绘制井筒、石门、巷道的实测水文地质剖面图或展开图。 2、当井巷穿过含水层时,要详细描述其产状、厚度、岩性、构造、裂隙的发育与充填情况,揭露点的位置及标高、出水形式、涌水量和水温等,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3、遇含水层裂隙时,应当测定其产状、长度、宽度、数量、形状、尖灭情况、充填程度及充填物等,观察地下水活动的痕迹,绘制裂隙玫瑰图,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测定岩石的裂隙率。测定的面积:较密集裂隙,可取1-2 m2;稀疏裂隙,可取4-10 m2。其计算公式为式中KT--裂隙率,%;A--测定面积,m2;l--裂隙长度,m;b--裂隙宽度,m。 遇断裂构造时,要测定其断距、产状、断层带宽度,观测断裂带充填物成分、胶结程度及导水性等。遇褶曲时,要观测其形态、产状及破碎情况等。遇突水点时,要详细观测记录突水的时间、地点、确切位置,出水层位、岩性、厚度,出水形式,围岩破坏情况等,并测定涌水量、水温、水质和含砂量等。同时,要观测附近的出水点和观测孔涌水量和水位的变化,并分析突水原因。各主要突水点可以作为动态观测点进行系统观测,并要编制卡片,附平面图和素描图。 4、矿井涌水量的观测工作和水质的监测工作。 要建立完善水文观测系统,在井下主要巷道和出水点处建立永久观测站,实现涌水量数据采集自动化,进行24小时监测;其它巷道和淋水点处建立临时观测站,根据情况随时观测其涌水情况和涌水量;对每次观测的涌水量要填入矿井涌水量观测台帐,并要填绘至矿井充水性图和水文地质图上。对于水质的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丰、枯水期各1次。涌水量出现异常、井下发生突水或者受降水影响矿井的雨季时段,观测频率要适当增加。 对于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或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一般要每日观测1次。对溃入性涌水,在未查明突水原因前,应当每隔1-2 h观测1次,以后可适当延长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

六盘水恒鼎实业有限公司 盘县石桥镇喜乐庆煤矿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2015年1月20日

11042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 前言 为了获得我矿采煤工作面最可靠的地表移动参数,掌握我矿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我矿决定建立11042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该工作面地表移动的观测和研究工作。 11042采面地表移动观测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掌握地质采矿条件与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关系; (2)获得厚松散层、炮采条件下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分布规律; (3)确定采面地质采矿条件下的角量参数、动态参数和预计参数。 通过对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研究,为我矿保护煤柱留设、征地、迁村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探求厚松散层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丰富和发展我国“三下”采煤技术。 一、11042采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 4#煤层位于龙潭组上部,上距飞仙关组(T1f)底界平均12.09m。11042采工作面倾向平均长87m,走向长222m,面积约19314m2,平均煤厚为m=2m,平均倾角14o,工作面标高为+1531m~+1541m,该工作面相对范围内地面标高为+1625m~+1655m,其最大开采深度为114m,最小开采深度为94m。上部松散层厚度为h=70m且该工作面上方无农田、建筑物等。 二、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 1、观测站设计原则 为了能够获得准确、可靠、有代表性的观测资料,在观测站设计中,

应遵循以下原则:

(1)观测线应设在地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上; (2)观测线在观测期间不受邻近开采的影响; (3)观测线的长度要大于地表移动盆地的范围; (4)根据开采深度和设站目的,观测线上的测点应有一定的密度; (5)观测站的控制点要设在移动盆地范围以外,埋设要牢固。若在冻土地区,控制点底面应在冻土线0.5m 以下。 2、角量参数的选定 角量参数的选定只能参照网上相似地质采矿条件矿区地表移动观测站成果资料。 网上相似地质采矿条件矿区的角度参数为: ,040=?αβ*8.0~750= 000075~7075~70==δγ, 网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报告中经验公式可得: 0000 005.49.585.46.257.508.71±=±-H h H m -==综综γδ 0000 009.15.589.132.02.247 .555.73±=±--αβH h H m -=综 其中 ?——松散层移动角; γ、β——上、下山移动角; δ——走向移动角; α——煤层倾角; m ——煤层平均厚度;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

旬邑县宋家沟煤矿 xunyixiansongjiagoumeikuang 2026综采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 设计方案

编制单位:地测科 编制日期:2013.06.01 前言 为了获得2026综采工作面最可靠的地表移动参数,掌握该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我矿决定建立2026综采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该工作面地表移动的观测和研究工作。 2026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掌握地质采矿条件与地表移动的变形关系; 2、获得综采条件下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分布规律; 通过对2026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研究,为我矿保护煤柱的留设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探求地表移动规律,丰富和发展我矿采煤技术。

2026综采工作面地表移动 观测站设计方案 一、2026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 2026工作面走向长度为1110米,倾向宽150米,面积约16.65万㎡,平均采深为227米,工作面平均倾角12°,该工作面4-2煤层厚度在2.4-3.0米之间,平均2.7米,采用走向长壁垮落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本工作面掘进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顶底板均为泥岩、粉砂岩,隔水性能好;该工作面老顶为粉砂岩或砾岩,厚度为5.75-75米,该层非常坚硬;直接顶为泥岩、砂质泥岩厚度为1.46-6.67米,直接底为细砂岩、砂质泥岩,岩性变化不大,厚度约2.47米,具有膨胀性,上部松散层厚度约为145米。 二、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 1、观测站设计原则 为了能够获得准确、可靠、有代表性的观测资料,在观测站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观测线应设在地表移动盆地的主剖面上; (2)观测线在观测期间不受临近开采的影响; (3)观测线的长度要大于地表移动盆地的范围; (4)根据开采深度和设站目的,观测线上的测点应有一定的密度; (5)观测站的控制点要设在移动盆地范围以外,埋设要牢固。 2、角量参数的选定

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观测标准

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观测标准 3.1随着矿井向深部水平开拓延伸,要及时补充水文观测孔,完善水位观测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3.1.1各观测孔要统一编号,设置固定观测标志,测定坐标和标高。观测点标高每年要复测一次,如有变动,应随时复测。 3.1.2矿井地下水位的观测,正常情况下每月3次(5日、15日、25日),遇有突水等异常情况,要根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观测方法和精度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第10条的要求。 3.1.3水位观测资料必须及时整理,并按要求填写台帐。 3.2加强井下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具体要求: 3.2.1当采掘工程揭露含水层时,应详细描述其产状、厚度、岩性、构造、裂隙的发育和充填情况,揭露点的位置及标高、出水形式、涌水量、水温等,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3.2.2对出水裂隙,应测定其位置、产状、长度、宽度、数量、形状、尖灭情况、充填程度及填充物,观测地下水活动的痕迹,绘制裂隙玫瑰图,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测定裂隙率。 3.2.3突水点的观测和编录。应详细观测记录出水的时间、地点、确切位置、出水层位、岩性、厚度、出水形式、围岩破坏情况,测定涌水量、水质等(含水层的水温变化大的应测定水温)。同时应观测附近出水点和观测孔涌水量、水位的变化,并分析突水原因。要及时编制突水点卡片,附平面图和素描图。 3.2.4对有底板突水威胁的采面,为防止大的突水事故发生,要加强水文观测,发现底板鼓起、开裂、渗水等异常现象,要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及有关矿领导,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的突水事故发生。 3.3矿井涌水量观测 3.3.1应分煤层(或煤组)、分采区、分主要出水点设站进行观测,要与水位同步观测。

防治水检查、考核办法

宜宾天池金堂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防治水检查、考核办法 为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杜绝重大水害事故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结合各级部门关于矿井防治水的文件精神要求,做好矿井水害防治工作;消除矿井水害隐患,遏制水害事故发生;全面提高煤矿防治水管理和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矿井安全,实现矿井持续稳定发展,特制定本办法一、成立防治水检查考核领导组 组长:汪维清 副组长:唐杰游长兵 成员:刘林张研李驰李白黄安俊 设立考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质测量组,负责矿井防治水日常工作开展、管理、考核。 二、领导组职责 1.负责矿防治水管理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负责调配防治水管理人 员,监督检查防治水管理工作的情况,采用新技术、新手段进行管理。 2.负责对矿井防治水工作绩效考核进行安排、检查、协调、落实及 考核奖罚等工作;对矿井存在的防治水隐患问题等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3.研究和解决矿井防治水工作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负责对在矿井防治水过程中做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对违反防

治水制度、规程、措施和妨碍防治水管理的人员进行处罚。 三、执行标准 1.新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 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的《防治水规定》; 3.各级主管部门出台的防治水方面的文件; 4.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之地测防治水专业的各项标准 四、考核周期 每月考核一次,每季度为一个周期。 五、检查内容 1.组织机构及相关制度 1.1.建立防治水领导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配备3名以上 地测防治水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专门的探放水队伍,队员不少于6名,实现采、掘、探分离,并持证上岗; 1.2.防治水岗位责任制、防治水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雨季三防”岗位责任制、水害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和水害排查岗位责任制、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水害防范措施或综合防治水措施、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措施; 2.软件资料 2.1.地质预报及水情水害预报资料 (1)地质预报应做到月有月报,年有年报。必要时应做临时性预报,有文字和附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