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略论宋代学术史的时代特征

略论宋代学术史的时代特征

略论宋代学术史的时代特征
略论宋代学术史的时代特征

略论宋代学术史的时代特征

韩毅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010)

摘要:宋代是中国古代学术发生重要转折的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宋代学术史,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宋学兴起并最终取代汉学,古文运动兴起并最终取代骈体文,义理性史学出现并最终取代注疏性史学,禅宗独领天下并最终取代其它宗派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三教合一”代替“三教鼎立”成为宋代学术的新思潮,以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繁荣等;从学术内涵和本质上看,宋代学术表现出了开放性、兼容性和创造性的特征;从学术影响上看,宋代学术创新之功多于继承之功,启下的意义多于承上的意义,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这种浓重的开拓与创造精神,反映了9世纪中期至13世纪中期儒家、佛家、道家的一般学术价值取向、理念追求和道德人格精神。本文以唐宋学术变革为背景,从学术史的角度探讨了宋代学术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宋代;学术史;宋学;儒学;文学;史学;三教;科学技术;

Times features of the Academic History In Song Dynasty

HAN yi

(Th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 C A S , Beijing 100010, China)

Abstract : It is not only the Chinese ancient academic learning has changed but also the golden time of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earning in Song Dynasty . Song learning emerges and replaces Sinology ultimately, the ancient prose movement emerges and replaces rhythmical prose style ultimately ,argument history emerges and replaces the history of notes and commentaries ultimately , the Chan sect monopolizes the worlds and replaces others Buddhism Sects and turns into the main steam of Chinese Buddhism, the combination of three religions becomes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the learning, which become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song Dynasty .This article , Based on source and evolution of the learning of Tang and Song Dynasty , reveals the times features of Song Dynasty and recognizes deeply the learning transitions of tang and Song dynasty and the learning transmission of song Dynasty .

Key Words : Song Dynasty;Academic history ;The Learning in Song Dynasty;Confucianism;Buddhism;The combination of three religions;Historiography;

宋代是中国古代学术发生重要转折的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王国维认为:“宋代学术,方面最多,进步亦最著。……故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势所不逮也。”[1]陈寅恪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2]宋晞亦认为:“我国历史源远流长,论武功,当推汉唐;论学术文化则以两宋为先。宋代学者气象博大,学术途径至广,治学方法亦密。彼等此项贡献,在我国学术史上应予大书特书,不容忽视”。[3]宋代学术,从经学上看,主要是汉学颓废,宋学兴起;从文学上看,主要是骈体文走向没落,古文运动兴起;从史学上看,主要是注疏性史学衰退,义理性史学崛起;从佛学上看,主要是各种佛教宗派走向没落,南宗禅宗独领天下;从三教关系上看,主要是从“三教鼎立”走向“三教合流”;从科学技术上来看,宋代的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达到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最高峰。关于宋代学术,自20世纪初期日本学者内藤湖南首次提出“唐宋变革”[4]以后,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学者们对这项课题研究不断予以新的解释,如今已有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来漆侠先生对宋学的研究,为我们重新解读和审视宋代学术史,开辟了一个新的理路。[5]本文以唐宋学术变革为背景,从学术史的角度探讨了宋代学术的时代特征。

一、宋代学术发展的时代环境

在中国传统学术发展史上,政治的统一与分裂往往决定着士人的前途和命运,因而也就决定着学术流派和学术风格的变化。宋王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为学术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局面。邓广铭先生说,从学术文化发展的外部

环境来看,“北宋的最高统治者们没有对文化实行专制主义,也确实证明了这一政策(尽管不是他们有意识的制定的)对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的相对解放起了很好的作用。宋学之所以昌盛,不能不推此为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6]缪越先生也说:“如果要追寻宋代文化兴盛的原因,首先应考虑到宋代宽弘的文化政策以及对士人尊重与宽容态度”。

[7]实际上,宋代学术的繁盛,正是和宋王朝“崇文抑武”的政策分不开。

中国古代没有专门的学术机构,宋代设立的与学术事业有关的机构主要是崇文院。宋人程俱《麟台故事》卷一载:

国初循前代之制,以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为三馆,通名之曰崇文院。直馆至校勘通谓之馆职,必试而后命;不试而命者,皆异恩与功伐,或省府监司之久次者。元丰官制行,尽以三馆职事归祕书省,省官自监少至正字皆为职事馆。至元祐中,又举试学士院入等者,命以为校理、校勘,供职祕书省;若秘书省官,则不试而命。至于进擢之异,待遇之渥,资任之优,璇除之遴,简书之略,盖不与他司等也。[8]

这则史料清晰无误的告诉我们,宋代的馆阁承袭唐、五代之制,以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为三馆,总名为“崇文院”,掌管全国图籍校仇之事;随后又于崇文院中堂建祕阁,并陆续设置了太清楼、龙图阁、天章阁等附属藏书机构;元丰改官制后,又以祕书省取代崇文院,总领有关事务,从而形成了一套系统而严密的馆阁制度。由此可见,崇文院和秘书省不仅是国家图书管理中心,而且具有选拔、表彰和录用学术人才的职能。此外,国子监、太学、地方州县学和书院也是国家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宋代科举制极其发达的情况下,使得学者型人才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的主体,也就是说,古代广大知识分子本身就具有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

宋代,学术研究的主体队伍有了新的变化。门阀世族的衰退和科举制的推行,使庶族地主阶级的数量和实力在社会上占据了绝对优势,这大大地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邓广铭先生认为:“科举制在两宋期内所发挥出来的进步作用,所受到的社会效益,都是远非唐代之所可比拟的”。[9]科举制的推行,为唐宋时期儒家士大夫提供了新的学术和政治舞台。除了儒家学者之外,两宋时期的僧人和道士也从事着佛学和道学的研究。佛典的翻译,大藏经和道藏的编纂,佛史和道史著作的出现,促进了佛教和道教学术事业的进步。同时,学术研究条件的改进,刻版印书事业的盛行,造纸技术的日益普及和

提高,书籍流通量的扩大增大,乡村启蒙读物的大量流传等,对宋代学术研究起了重要地推动作用。

宋代,中国古代学术分类体系亦趋完备,形成以“六艺”为核心、以“四部”为框架的学术分类体系。早在东周秦汉时期,我国就已形成以“诗”、“书”、“礼”、“易”、“乐”、“春秋”为学问的“六艺”分类法。西汉末年,刘歆著《七略》时分“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书略”、“方技略”七部分,已形成一种更进一步的学术分类系统。晋代,荀勖《中经》提出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后世沿之。五代北宋年间,《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又把佛、道著述归入史部或子、史二部,从而使佛、道著述在中国学术体系中得到了比较合理的位置。尽管上述分类法在编目上属于目录学,但从文献分类方法来看,它已反映了一种中国古代的学术分类思想,尤其是其中一些分类方法在领域划界方面已于今人相当一致。作为学术文化和学术成就的总结,宋代大型类书、史书、道藏、大藏经的编纂十分引人注目。这些文献的出现即是那个融合、汇通和总结时代的结果,也是描述那个时代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的资料。

如果我们把《宋史·艺文志》作为两宋时期学术基础和学术成就的话,我们可以从图书的变化中了解宋代的学术概况,估算宋代的知识与思想的增长、交融与变化。《宋史·艺文志》载:“宋旧史,自太祖至宁宗,为书凡四。志艺文者,前后部帙,有亡增损,互有异同。今删其重复,合为一志,盖以宁宗以后史之所未录者,仿前史分经、史、子、集四类而条列之,大凡为书九千八百十九部,十一万九千九百七十二卷云”。[10]这里的119972卷书可以说是宋人治学的学术基础,它超过了《汉书·艺文志》13269卷、《隋书·经籍志》36708卷、《新唐书·艺文志》53915卷的总和,可见宋代的确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的最高峰。

二、宋学取代汉学成为学术发展的主流

20世纪40年代,陈寅恪先生在畅论中国古代文化演进的态势时指出:“吾国近年之学术,……惟一言蔽之曰: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是已”。[11]陈先生的论述,开创了宋学研究的先河。围绕着宋学这一新型的领域,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术

界展开了长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12]唐宋学术是如何变革的?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宋学的内涵和精神是什么?儒家、佛家和道家在宋代经学的革新中起了那些作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邓广铭、漆侠、陈植锷等学者,从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发展的角度对宋学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对佛教与儒学的渗透关系及僧人在宋代学术思想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关注,使这一薄弱的研究局面有所改观。[13]尤其是漆侠先生的《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是20世纪以来宋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在理论开拓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何为宋学?邓广铭先生认为:“宋学是汉学的对立物,是汉学引起的一种反动”。

[14]漆侠先生也认为:“新宋学包括了哲学(主要是经学)、史学、文学艺术多个方面,涵盖面是较为宽广的;而宋学则指的是,在对古代儒家经典的探索中,与汉学迥然不同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学风。”[15]陈植锷亦认为:“宋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成熟期的文化,上抗传统儒学的全盛时期——汉,下开近代学术革命之前夜——清,正是一种跨越朝代限制的庞大学术体系”。[16]所谓汉学,亦指经学,是汉代的学术主流。经指儒家早期作品——《诗》、《书》、《礼》、《易》、《乐》、《春秋》。西汉年间,经历了秦火和秦末农民战争之后的儒家典籍,散佚极其严重。五帝年间定儒学于一尊后,学者们就对其进行辑补、注解,于是产生了章句训诂的独特研究方法。《汉书·儒林传》曰:“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子弟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寖盛,枝叶藩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17]东汉年间,白虎观会议和郑玄、毛亨遍注群经后,经学日益走上了繁琐的道路,丧失了它原先具有的开放精神,转而成了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后汉书·儒林传》指出:“然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18]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文体——正义或注疏、义疏、释文等,同时还兴起了新型的佛教经学。[19]

隋唐时期在经学上取得的最大贡献就是孔颖达(575~648)等奉旨撰修的《五经正义》,这是唐王朝在构建新的思想统治秩序中所作的最后一次努力。《五经正义》颁行后,就成为“每年明经令依次考试”的依据。[20]与此同时,陆德明(550~630)又撰写了《经典释文》,汇集了230多家训诂、音注作品。从此以后,经学更加颓废,日益陷入了繁琐哲学的泥潭,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因此,汉学被宋学取代,是学术史内部矛盾运动的产物,是中国学术史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

那么汉学与宋学的根本区别在那里?为什么宋学能够取代汉学?从治学的内因来说,汉学“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21]由汉至唐,日趋繁琐,在外来佛教的冲击与抗衡下,实难成为敌手。而宋学则从经的大旨出发,复苏了传统儒家旧有的开放精神,完成了中国古代学术内部的自我更新。从治学途径上来说,汉学从章句训诂方面入手,亦即从细微处入手,达到通经的目的;而宋学则从经的要旨、大义、义理入手,亦即从宏观方面解经,达到通经的目的。邓广铭先生认为:“儒家学者之所以要抛弃汉唐学者的章句训诂之学而趋重于阐发经典中的义理内涵,其内在原因固在于对汉儒繁琐哲学的厌弃而要转移方向,而其外部原因则也是在于看到佛教的那些学问僧都在将说心性之学,便也想在这一方面能与之一较高低之故”。[22]

总之,“从方法论上说,汉学属于微观类型,而宋学属于宏观类型。在我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宋学确实开创了学术探索的新局面,并表现了它独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23]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的建立是已”。[24]这里的“宋学”一词,漆侠先生有详细的解析,不再赘述。照陈先生的论断,宋学不仅是中国文化高度发达的代名词,而且还代表了中国学术发展的未来。在当前学术思想与文化史研究热的过程中,重新审视和解读宋学的本质和内涵,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术界对宋学并未给以足够重视,学者们甚至将宋学和理学混为一谈,造成了学术史上最大的误解。

宋学肇始于晚唐,形成于北宋庆历年间,发展于嘉祐、治平时期,演变于南宋时期。关于宋学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变诸阶段的特征和主要内容,清黄遵羲、全祖望《宋元学案》、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等专著有详细地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三、晚唐北宋时期的儒学复兴运动

宋代的儒学复兴是从唐中叶啖助、赵匡和陆质对《春秋》的探索及其对经学传统方法的突破上开始的。《新唐书·啖助传》载:“大历时,助、匡、质以《春秋》,施士丏以《诗》,仲子陵、袁彝、韦彤、韦苣以《礼》,蔡广成以《易》,强蒙以《论语》,皆自名其学”。[25]这里的“自名其学”,说明了中唐以后,有一部分儒家开始突破传统

经学的束缚,用自己的思想、观点来理解儒学。啖助说:“惜乎微言久绝,通儒不作,遗文所存,三传而已。传已互失经指,注又不尽传意。春秋之义,几乎泯灭”。[26]陆淳亦认为:“疏以释经,盖荃蹄耳。明经读书,勤若已甚。既口向义,又诵疏文,徒竭其精华,习不急之业。而其当代之法,无不面墙。及临民决事,取办胥吏之口而已”。[27]因而从治经的宗旨上、学风上、门户之见等方面,对春秋三传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主张从《春秋》的宏旨大义出发研究儒学,为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提供理论依据。啖助、赵匡、陆质对《春秋》学的新探索,标志着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生了重大转折,它一扫学者们对两汉经学传注的权威迷信,为研治新的儒学提供了门径,同时也建立了不同于过去的治学道路。

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兴起,改变和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学术结构与知识体系。魏晋隋唐以来,佛道之学演化为一股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巨大影响的新兴学术思潮,儒学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动摇。在这个严峻的事实面前,如何挽救日益衰落的儒学地位,对付佛道两家特别是佛教的挑战,便成为儒家学者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也是完成儒学复兴的一个重大学术问题和理论问题。对于晚唐儒学复兴,陈寅恪《论韩愈》、张跃《唐代后期儒学的新趋向》有深入的研究。宋代儒学的复兴始于韩愈等人的倡导。钱穆先生认为:“治宋学必始于唐,而以昌黎韩氏为之率”。[28]韩愈在儒学方面最大的贡献就是为儒学构建了一个“道统”。在《原道》中,韩愈说:

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以是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29]

韩愈构建这个虚拟的道统,以便用来与佛教法统相抗衡。这样,韩愈就否定了两汉经学在传承孔孟道统方面的意义和地位,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将要继承儒家道统、复兴儒学的文化使命。这个道统说深得宋儒尤其是理学家的称赞和支持。陈寅恪先生认为“《原道》此节为吾国文化史中最有关系之文字”。[[30]]同时,韩愈又撰写了《师说》一文,对儒家的师生关系作了阐述,指明了其重要性。为了宣扬儒学之道,韩愈又对佛道思想和六朝以来盛行的骈体文给予了猛烈的批判,因而与柳宗元等人发起了古文运动,使文章成为传播儒学的新途径。《旧唐书》卷一六○载:“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效

扬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独孤及、梁肃最称渊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赞仰,欲自振于一代”。[31]经过韩愈的努力,古文运动在晚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北宋。韩愈的道统论和古文运动,表达了唐宋之际儒学复兴的时代要求,对宋代学术思潮的勃兴产生了很大影响,由此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学术变革。它突破了儒学的作用和意义,促使许多知识分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儒学上来,影响到学风的转变。从此,“理家理国理天下”[32]就成为儒学的时代课题与追求使命。韩愈也因而成为“唐代文化学术上承先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33]和韩愈同一时期的柳宗元、刘禹锡、李翶等在复兴儒学的过程中,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唐中叶出现的儒学复兴运动,在北宋中叶便很快地汇集成一股普遍的社会思潮,这就是宋代新儒学的兴起。儒学在宋代的全面复兴,造成了中国学术思想的一次历史性转变,开创了所谓的“宋学时代”。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宋代儒学复兴与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文化背景有直接的关联。在儒学复兴思潮下,儒家经学、哲学、史学、文学等,亦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本文中,我想从宋代儒学复兴后的特点,谈谈宋代儒学的时代特征。

首先,儒学主体地位重新得到了确立。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确立了儒学在学术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主体地位。然而到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的传入和中国本土道教的兴起,使儒学的独尊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动摇。晚唐北宋以来,经过儒家士大夫二三百年的努力,儒学终于在学术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又获得了主体地位。儒学主体地位的确立,首先表现在儒学道统最终得到了确立。儒家道统自韩愈提出之后,在宋代得到了儒家学者的普遍认同和赞许。从宋学诸派到南宋朱熹、张轼和陆九渊等,无不提倡“道统”。柳开说:“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34]孙复说:“吾之所谓道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之道也”。[35]石介亦说:“夫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孔之道,万世常行不可易之道也”。

[36]仁宗年间,李观更认为:“孔子之后,有孟、荀、扬、王、韩、柳。国朝柳如京、王黄州、孙、丁、张晦之,及今范、欧阳皆其继者也”。[37]从以上可以看出,畅言儒家道统已成为宋儒的时尚。对于“道统”的本质,朱汉民有一个精辟的论述:“‘道统’说的基本精神,不是为某个学派争正统,而是要确立儒学在中国学术上、文化上的正统地位,以贬抑、否定佛教的‘法统’”。[38]

其次,儒家经学重新获得了新生。六经是儒家经学的核心,宋儒摆脱了汉唐章句之学的束缚,直探经旨本源。“各出新意以解经,蕲以矫穴究专已守残之陋”。[39]也就是说,宋儒从实际出发,根据时代需要,从宏观上重新树立解经的权威。所以,宋代经学是十分发达的,不仅原有的《五经》受到重视,而且《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四书也受到了格外的关注。孙复、石介、胡瑗、范仲淹、张载、二程、三苏、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胡宏父子、朱熹等人,都曾探索过儒家经学。说明了经学仍是宋代学术思想的核心,在儒学中一直处于群学之首、万学之源的特殊地位。正是宋儒这种新的研经方法,使宋代经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宋代的经学著作达1304部之多,其中尤以《春秋》学和《易》学著作为多,分别为240部和213部。这些著作反映了宋代学术界对儒家经典的重视,并从这些经典中恢复了原始儒学的开放性和生命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儒学已成为两宋时期中国学术的主体。

再次,儒学中义理化、伦理化成分的凸显与张扬,使儒学最终完成了哲学化和伦理化的过程。宋儒在探索儒学的过程中,主要以心性义理阐发儒经,从而形成了所谓的“义理之学”。周敦颐“濂溪学”、邵雍“象数学”、张载“关学”、二程“理学”、王安石“新学”、司马光“朔学”、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等,对宇宙本体论和心性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从而最终完成了儒学的哲学化和伦理化。方朝晖认为:“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中国古代学术,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践履为特征的、信仰性质的学说,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严厉、持久而漫长的人格训练来确立道德的理想和人格的伟大信念”。[40]宋代儒学的义理化和伦理化作为一个时代学术思潮的特征,也影响了其它门类,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儒家“经世致用”的精神得到了提倡与复活。由于宋学重实际、讲实效,所以宋学是以社会实践来实现儒生们长期形成而为宋儒特别讲求的“内圣外王之道”。[41]韩愈《原道》曰:“故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42]已昭示出儒家积极有为入世的精神。北宋中叶以后,随着宋学的全面兴起,“经世致用”成为当时社会的时尚。宋学开山范仲淹倡导的“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范和精神,成为宋儒积极入世的真实写照。“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是宋儒以经世致用之学置身于社会现实改革的尝试。漆侠先生指出:“宋学,不但在经学探索上树立了与汉学相对立的义理之学,而且它立足于所建立的经济基础上,以经世致用之学置身于社会现实改革的巨流中,从而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宋学的建立与庆历新政有着

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这一点是研究者们需认真注意的,不容有任何的忽略”。[43]可见宋学的建立与当时的社会实践密不可分。宋学草创初起,胡瑗的“苏湖教法”,就以“经义”和“治世”两大方式闻名于世。“经义”重理论,学习儒家经典;“治世”重实践,从事基本的社会生产活动。李觏《周礼致太平论》和孙复《春秋尊王发微》,都把理论研究与社会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宋学大发展时期,温公学派、荆公学派、苏氏蜀学派、理学派等,都积极投身到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在宋学诸派的坚持与努力下,儒家“经世致用”的精神得到了倡扬与复活,逐渐形成“以学治己”、“以学治人”、“以学治天下”的人格风范和内心精神世界。

四、北宋中叶的文学革新运动

北宋中叶的文学革新是我国文学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44]在宋学兴起前,古文运动继中唐、宋初之后在学术界再次掀起高潮。倡导古文,复兴儒学成为学者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从韩愈到宋初诸儒,古文运动事实上是儒学复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文与道的问题,宋代学术界不同群体,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立场阐发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文以载道”,即是以古文作为载道的工具,假古文运动以明孔子直到韩愈的儒学之道,而儒学又给古文运动以新鲜的内容,两者相辅相成,表面上看是两回事,实质上是一回事,古文运动是使古代哲学获得新生命的儒学复兴运动。它在与骈文辩论,同佛、老斗争中发展起来,并直接为革新政治的现实斗争服务。美国学者包弼德(Peter k.Bol)认为:“古文‘运动’是一个文学——思想运动,在这里对价值观的自觉思考扮演了中心的角色。”[45]

五代宋初以来,文坛上盛行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的西崑体。西崑体创作的主要内容是受诏修书、宫廷游宴,或者是描摹物态,流连光景。其特点是专工律诗,主要学习李商隐在艺术上的成就而扬弃了其真实深刻的内容。这些作品以雕章丽句为美,词多奢糜浮艳,与宋儒宣扬儒学之道的愿望和诗文能反映现实,并推动政治改良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去甚远。因此,倡导文风、诗风转变便成为宋代文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古文运动自晚唐韩愈、柳宗元等人提出之后,经过宋初柳开、穆修、王禹偁等人的启蒙,到北宋中期经过欧阳修等人的实践而发扬光大,古文运动也因此作为宋代文风、学风变革的标志在北宋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其性质而言,唐代的古文运动是复西汉、先秦之古,宋代

的古文运动则是复韩、柳之古,名为复古,实际上是针对晚唐、五代文弊和西崑体的流行而进行的革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宋儒倡导的诗界复古,“正是儒学复兴运动在韵文领域的一个分支”[46],反映学者们(包括僧人、儒家、道家)利用诗歌寄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儒家、佛家和道家对晚唐体、西崑体、太学体的批评,对“文”与“道”关系的认识与思考,基本上使古文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后来的文学复古革新和散文正宗地位的确立扫清了道路。

五、北宋中期以来史学领域内的变革

宋代,作为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史学,由于受晚唐北宋中期以来儒学复兴思潮的强烈影响,亦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出现了“重义理”、“重编年体”、“重正统之辩”的趋势,并逐渐形成新的风气。对于史学领域内的这一变革,刘复生在《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中给予了关注,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路。早在晚唐时期,史学领域内就已出现了以《春秋》编年、褒贬义例治史的新风气,企图扬弃司马迁、班固开创的纪传史,直接承袭《春秋》,脱离唐初八史的编纂形式。到北宋仁宗年间,随着宋学在史学领域内的深入,新的史风——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敢于创新、敢于议论的精神,成为宋代史学的主流。尤其是欧阳修、司马光、朱熹等人的史学,开启了一代风气,典型地反映了宋代史学的变迁。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学术,而史学作为学术载体的重要反映,必然反映着这个时代的变迁。冯友兰指出:“每一个时代思潮都有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作为中心,围绕着这个中心问题各方面进行辩论,由此推动哲学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47]唐宋时期学术领域内的这一变化,对我国宋代史学的发展及其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学术思想领域内的“尊王攘夷”和“正统论”之辩,引起了宋代经学和史学的变化,导致了儒家史学在修撰过程中,开始严厉地区分“中国”和“四夷”的空间差异和文明差异。北宋建立后,经过唐末五代长期的割据混战,封建伦理道德遭到严重破坏,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压力。如何从制度上防止地方割据和抵御外来入侵,如何从思想上重建封建伦常道德,成为宋代思想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亦包括史学这把锐利的武器。在重修唐史、五代史热的过程中,欧阳修、宋祁、司马光等人,承袭了晚唐时期韩愈反佛、弘扬孔孟之道的传统,在史学领域内展开了新一轮的反佛高潮。他

们的主导思想就是维护封建礼治,极力抵制外来文化,弘扬儒家固有的“君臣之道”、“礼仪之道”。因此在史书修撰中,效法《春秋》而提倡“尊王攘夷”。

作为儒学渗入史学的一个侧影,“正统之辨”在北宋和南宋初年异乎寻常地热闹起来,宋代儒家继承了晚唐韩愈以儒学“道统”抗衡佛教“法统”的做法,在史学领域内倡言“正统”。关于中国古代史学中的“正统论”,日本学者西顺藏及我国学者陈芳明、饶宗颐等有过深入地研究,但上述学者未能将“正统论”与宋代经济、政治的变迁和宋代学术思想的变化紧密地联系起来。[48]对于宋代儒家史学的这种变化,葛兆光有一个精辟的分析,认为:

宋代初期的思想界,虽然看上去总是在讨论政治上的?尊王攘夷?的问题,总是在讨论历史上的?正统?问题,可是,这种合理性的论证一旦从政治延伸到文化,就会讨论思想上的?尊王攘夷?,与文明上的孰为?正统?。所以,宋代的经史之学常常表达这种思想的追求,比如孙复不仅要撰《春秋尊王发微》,而且要在《儒辱》中极力申斥?(佛老)绝灭仁义,摒弃礼乐,以涂窒天下之耳目?,呼吁捍卫儒家学说;而宋代史学中正统论争论的兴盛,正在于重构历史,为这个处在‘尊王攘夷’关键时刻的王朝,以文化上的民族上的认同基础。[49]

大体上来说,北宋时期的史著主要奉中原王朝为正统,南宋时期则主要为偏居一方的政权争正统,这主要是由北、南宋不同时代背景所造成的。欧阳修的《正统论》、苏轼的《正统论》,就是这一时期倡言“正统”的代表。何为“正统”?欧阳修认为:“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50]其后司马光、刘恕、陈师道、毕仲游、张栻、朱熹等人对“正统”问题亦发表过议论。“正统论”被引入史学,反映了这一时期强烈的时代特征。实际上,在整个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演进的大潮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大一统的思想。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以政治观点为内核而生发其它的思想。正如狄百瑞(Wm De Bary)在《中国的自由传统》(The liberal Tradition in China)中所说的那样,儒家思想的这种变化在于“将过去的思想与典范作为批判当代制度的基础”。[51]史学领域内的变化,无不是这一时期学术思想在史学上的反映。

其次,学术领域内“春秋学”的大兴,对史学评判标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受宋学议论、怀疑与实用精神的冲击,宋代史学在思想内容上深受儒家伦常道德的影响,

而对天人感应的神学迷信则采取批判态度。从西汉到宋初,我国古代史学基本上遵循着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修史原则,注重对史料的编辑,注重总结前代的兴衰成败,以便为统治阶级提供借鉴。但自北宋中叶以后,经济政治关系的变化和北宋外部环境的变迁以及新儒学的兴起,对史学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以往史学评判标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儒家们认为历史不应该是史料和史事的单纯记载,而应该是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表现褒善贬恶的“春秋”精神,并最终把儒家伦常作为评判是非得失的最高准则而置于特殊地位。这样,儒家伦理支配下的道德原则就成了历史学家讨论过去事物时的“终极标准”。无论是过去的事件,还是早出的史书,都重新受到锐利的审视。从清代四库馆臣辑录的114部、1838卷“春秋学”著作可以看出,宋人之作占38部,689卷,以部数论,恰为三分之一,以卷数论,则为三分之一以上,可见宋代春秋学是极其发达的。受春秋学的影响,史学领域内学习《春秋》褒贬笔法,借以惩恶劝善的史风非常盛行。杨亿说:“伏以述作之任,褒贬尤先。”[52]苏洵说:“经不得史无以证其褒贬,史不得经无以酌其轻重。经非一代之实录,史非万世之常法,体不相沿而用实相资焉。”53]尤其是南宋理学家胡寅的《致堂读史管见》,可以说是以义理观品评历史的代表作。他说:“夫经所明者理也,史所纪者事也,以理揆之事,以事考诸理,则若影响之应形声,有不可诬者矣。”[54]也就是说历史“苟不以成败得失论事,一以义理断之,则千古是非,如指诸掌,而所去取矣。”[55]随后的朱熹也是以“以义理断事非”

[56]来评判历史的。这个标准在他所撰的《资治通鉴纲目》中得到了彻底地贯彻。在这一史风的影响下,崇尚《春秋》而贬低司马迁、推崇编年而贬斥纪传的史学观,与唐初已大为不同。《唐书》、《五代史》的重新改撰和《唐史》、《唐史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纲目》等史书的修撰,均反映了这一时期史学新风气的变化。从他们的史学著作可以看出,欧阳修、司马光等人是以“春秋笔法”作为自己立论的武器,对宋以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新的批判和审视。明确要求史学领域内应该“振三纲”、“讲人伦”、“重人道”,从而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秩序,重振被晚唐五代之乱败坏了的伦常道德。嘉祐四年(1059)九月,欧阳修为史馆修撰,明确要求:“史之为书,以纪朝廷政事得失及臣下善恶功过,宜藏之有司。”[57]对于宋代史学领域内这种明显带有实用目的的学术思潮,清代学者钱大昕、章学诚等人曾给予了批判。[58]第三,学术领域内的变化,又影响了史书的编纂体例。两宋时期,我国古代史学出现了总结与反省的趋势,以编年体为主的通史型史著的编写相当引人注目。其实,早在

宋以前的晚唐时期,由于受新起啖助《春秋》学的影响,其后的唐代国史转而为编年体了。随着宋代“春秋学”对史学影响的深入,以及《资治通鉴》的成功问世,编年体史书成为宋代史学撰写的基本通例,一直沿续到元明清时期。尽管以国史为主的纪传体仍是宋史学的主体,但编年体史书的修撰已成为宋代史学发展的主流。孙甫《唐史论断》,范祖禹《唐鉴》,宋痒《纪年通谱》,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朱熹《通鉴纲目》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在这种背景下,宋代儒家对《春秋》开创的编年体极为推崇,而对司马迁《史记》开创的纪传体,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一认识大体上反映了当时新儒家们对史学编纂体例的普遍看法。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史学领域内的变革,是儒家学者重建国家权威和思想秩序在史学上的反应。宋代儒家学者将政治思想领域内的“正统论”、“义理观”、“伦理观”引入史学,对我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及其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开启了宋代治史的新途径。另一方面,它又限制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视野,削弱了史学通古今之变的能力,造成史学僵化、史学范围难以扩大的局面,对我国民族史学和宗教史学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六、佛教的发展及其在宋代的演变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学术界没有一致的看法。但学者们普遍承认佛教是在公元前3至2世纪传入中国,东汉永平年间传入中原内地。佛教虽是一种外来宗教,但自传入中国之后,受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同时,当佛教广泛传播之后,又反过来对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宋代以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成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元五世纪至十三世纪的这八九百年间,佛教与儒、道之间纷争角立与彼此融合,在这种互相渗透、交锋与砥砺中,中国学术思想界这三大思潮各自确立自己的思想畛域。佛教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学术体系和知识世界,也改变了它本身。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与文化史,不能不研究佛教。

佛教经过汉代的传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隋唐时期的繁盛,到宋代时,佛教再一次赢来了它的发展期。这一时期佛教的形势是:佛教完成了此前各种佛说的总结和

概括;不仅在汉地自成体系的僧团相继纷然蔚起,各具特点、规模空前庞大的教派如天台宗、净土宗、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禅宗等先后标然林立,而且还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独领天下并最终取代其它宗派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宋代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所决定的,是我国宋代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作用的结果。由于20世纪我国一流的学者如汤用彤、梁启超、胡适、范文澜、任继愈等都致力两汉魏晋隋唐佛教史的研究,相比之下,宋代佛教史的研究相当薄弱。仅有少数几位学者如郭朋、顾吉辰等从事研究。由于对宋代佛教缺乏深入系统的认识,学术界对宋代佛教至今尚未有一个科学的定位和评价。对于唐以后的佛教,梁启超有一个总的评价:“唐以后殆无佛学。唐以后何故无佛学耶?其内部之原因,则禅宗盛行,诸派俱绝”。[59]梁启超的论断,未免武断了一些,实际上佛教在两宋时期继续在发展,其它诸派,也并未全都俱绝。对于宋代佛教,我比较倾向于赞同日本学者竺沙雅章和中国学者汤用彤、李清凌先生的看法,由于受唐宋间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影响,宋代佛教表现为不同与唐代的另一种形式的兴盛。[60]宋代,中国佛教进入了它的反省与总结时期,各类藏经、史学类著作的编写相当引人注目。禅宗出现了五家七宗并存的局面,律宗、贤首、慈恩的义学,在宋代也相当流行,天台宗则有新的发展。佛教在宋代完成了儒学化和伦理化的进程,成为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佛儒道三教在宋代的融通与开拓

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在魏晋以后逐渐形成佛儒道三教即互相排斥、冲突和斗争,又互相作用、影响和渗透的局面。因此,三教关系是魏晋以后中古学术发展的重要问题。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术界相当关注此领域的研究。[61]即相融相摄又相拒相持、但以融通与开拓为主,基本上是当今学者对中国古代三教关系的看法。然而,这些看法并不意味着对以下问题有了较满意的回答,儒释道三教的融通与开拓涉及了哪些领域?有什么特征?中国古代的三教关系,在学术思想史上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指向?因此,我想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从三教关系中透视宋代学术的发展及其传承关系。

早在汉末三国时,牟融、康僧会等最早提出了“三教”理论。《理惑论》载:“尧舜周孔修世事也,佛与老子无为志也”。[62]《理惑论》三教一致论的提出,不仅对佛教在中国的顺利发展扫平了障碍,而且对于整个中国学术思想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名士、僧人、道士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三教一致、三教融合的思想。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及其与儒、道的关系都与帝王的三教政策密切相关。隋唐王朝为了加强思想文化上的统一,对儒、佛、道三教采取了分别利用的政策。它一方面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又以佛、道为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补充,推行三教并用的宗教政策。因此在学术领域,儒、佛、道逐渐形成三教鼎立的局面。三教中许多重要的思想家都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及迎合大一统政治的需要,提倡三教合流。

宋代,三教关系出现了新的特色:儒佛道三家思想相互渗透、沟通及其向纵深发展,在三教合一成为整个学术思想与文化基调的背景下,儒佛道三教关系成为当时学术界和思想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宋以后中国学术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最重要的特点;儒佛道三教在宋代终于形成以儒为主、以佛道为辅的最佳组合形式。宋初僧人释延寿认为“儒道仙宗,皆是菩萨,示劣扬化,同赞佛乘”。[63]智圆也强调“夫儒、释者,言异而理贯也,莫不化民,俾迁善远恶也。……儒乎,释乎,其共为表里乎!”[64]契嵩也说“古之有圣焉,曰佛,曰儒,曰百家,心则一,其迹则异……亏一教,则损天下之一善道;损一善道,则天下之恶加多矣”,[65]公开倡导儒佛道一致。总体上来看,宋代僧人对三教关系的认识已较宋以前有了很大地进步,他们往往主动接近儒学,极力沟通儒、佛。宋代道家的三教一致论也很有特色,张伯端在《悟真篇》中说:“释氏以空寂为宗,若顿悟圆通,则直超彼岸,如有习漏未尽,则尚绚于有生。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其枢要,则立跻圣位,如其未明本性,则犹滞于幻形。其次《周易》有穷理、尽性、至命之解,《鲁语》有毋、意、必、固我之说,此又仲尼臻乎性命之奥也,然其言之常略而不详者何也?盖欲序人伦、施仁义礼乐之教,故于无为之道未尝显言,但以命术寓诸《易》象,以性法混诸微言耳。……教虽分三,道乃归一”。[66]宋代帝王对三教关系的认识也超越了前代。宋真宗认为:“释氏戒律之书与周、孔、荀、孟迹异道同,大旨皆劝人为善,禁人之恶。不杀则仁矣,不窃则廉矣,不惑则正矣,不妄则信矣,不醉则庄矣。苟能遵此,君子多而小人少”。[67]宋孝宗亦有类似的看法:“夫不杀,仁也;不淫,礼也;不盗,义也;不妄语,信也;不饮酒,智也,此与仲尼又何远乎?”[68]总的来看,宋代儒学适应封建社会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而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佛道虽有发展,但都配合着儒学发生作用。儒家学者表面上虽在批判佛、道,但暗地里却在积极吸收、改造、利用佛道,宋学的兴起,就与这一时期三教关系的发展分不开。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来

看,我倾向于赞同陆九渊对三教关系的评论,“大抵学术有说有实。儒者有儒者之说,老氏有老氏之说,释氏有释氏之说。天下之学术众矣,而大门则此三家矣”。[69]总之,宋代儒佛道三教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唐宋之际形成的“三教合一”思潮逐渐成为中国学术发展的主流,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三教合流”构成了中国近千年学术思想发展的总画面。张国刚先生指出:“这种总结汉魏以来的学术发展、开启宋明学术新风的时代特色,是中古历史变化总趋势的一个反映,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70]]因此,探讨宋代学术史中的儒释道三教关系,对于全面理解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与文化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宋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宋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71],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72]在科学史领域,宋代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中医药学、农学等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技术史领域,宋代矿业与金属加工、陶瓷业、食品加工、纺织与印染、造纸、雕版与印刷、建筑、水利、交通、军事技术与兵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的记录,远远地领先于同一时期欧洲、阿拉伯和印度的研究水平。尤其是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完成于宋代,它们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宋以后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宋代还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传世的科学著作。宋代科技的在自然观、方法论、价值观以及科学发展规律方面的探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拓宽了人们认知世界的视野,这些为宋代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综合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宋代学术创新之功多于继承之功,启下的意义多于承上的意义,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这种浓重的开拓与创造精神,反映了9世纪中期至13世纪中期儒家、佛家、道家的一般学术价值取向、理念追求和道德人格精神。而这种理念的形成与宋学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创造性精神有关,同时,也与唐宋变革中学术的下移——即学术从贵族走向平民、从上层走向广大知识阶层有关。历史地看,宋代学术主体,不仅包括了儒家,而且也包括了僧人和道士。因此,我们只有把它们放在整个中国

古代学术思想史的框架内进行反思,才能更好的认识和评价宋代学术的发展及其在中国历史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王国维遗书》第五册《静安文集续编》,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70页。

[2]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45页。

[3]宋晞:《宋代学术与宋学精神》,《宋史研究集》第26辑,国立编译馆1997年版,第1页。

[4]参见〔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译》第一卷《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5]参见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6]邓广铭:《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和宋王朝的文化政策》,《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7]缪越:《宋代文化浅议》,《国际宋代文化研究会论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

[8]〔宋〕程俱:《麟台故事》卷一《沿革》,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7页。

[9]邓广铭:《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和宋王朝的文化政策》,《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10]〔元〕脱脱:《宋史》卷二○二《艺文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033~5034页。

[11]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45页。

[12]参见〔日〕小柳司气太:《宋学概论》,东京:日本哲学书院,1934年。〔日〕武内义雄:《宋学的由来极其特殊性》,东京:日本岩波书店,1894年。〔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13]]参见邓广铭:《略谈宋学》,《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4]邓广铭:《略谈宋学》,《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65页。

[15]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第3页。

[16]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第151~152页。

[17]〔汉〕班固:《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620~3621页。

[18]〔宋〕范晔:《后汉书》卷七九上《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547页。

[19]任继愈先生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学可以分为两大支系,一是儒家经学,一是佛教经学。儒家经学通过儒家经典阐释直接为门阀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作论证;佛教经学则从方外立场,在世界观、心性观、心身修养方面为门阀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作论证”。——参见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98页。

[20]〔后晋〕刘眴:《旧唐书》卷四《高宗本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1页。

[21]〔汉〕班固:《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第1970页。

[22]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23]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第5页。

[24]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45页。

[25]〔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啖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707页,

[26]〔唐〕啖助:《春秋集传纂例》卷一《啖氏集传注义第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7]〔唐〕陆淳:《举选议》,《全唐文》卷三五五。

[28]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页。

[29]〔唐〕韩愈:《昌黎先生集》卷一一《原道》,《四部丛刊》本。

[30]陈寅恪:《论韩愈》,《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87页。

[31〔后晋〕刘眴:《旧唐书》卷一六○《韩愈传》,第4195页。

[32]〔唐〕裴度:《寄李翶书》,《全唐文》卷五三八。

[33]陈寅恪:《论韩愈》,《金明馆丛稿初编》,第296页。

[34]〔宋〕柳开:《河东先生集》卷一《应责》,《四部丛刊》本。

[35]〔宋〕石介:《徂徕集》卷五《怪说》,《四部丛刊》本。

[36]〔宋〕孙复:《孙明复小集》卷二《信道堂记》,《四部丛刊》本。

[37]〔宋〕李观:《李观集》卷二八《答李观书》,《四部丛刊》本。

[38]朱汉民:《中国学术史·宋元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1~22页。

[39]〔清〕钱大昕:《重刻孙明复小集》卷首《序》。

[40]方朝晖:《“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24页。

[41]〔宋〕薛季宣:《浪语集》卷二三《又于朱编修书》,《四部丛刊》本。

[42]〔唐〕韩愈:《昌黎先生集》卷一一《原道》,《四部丛刊》本。

[43]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第15页。

[44]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1页。

[45]〔美〕包弼德(Peter K.Bol)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页。[46]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第五章第二节《宋学与宋诗》,第431页。

高三一轮复习中外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汇总导学案(无答案)-教育文档

中外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汇总 中国古代史阶段总特征 先秦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第一个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巩固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分裂对峙为主的时期 唐朝:中国古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 宋元时期:有几个民族政权并立到大一统的时代 明清时期: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到顶峰 记忆古代六个时期的时间 1、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主要指夏 商周三代、春秋战国) 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3、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1年) 4、隋唐时期:(581——907年) 5、宋元时期:(960——1368年) 6、明清时期:(1368——1840年) 一、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特征(前770——前221年)(1)政治:、逐渐崩溃,礼崩乐坏;、社会动荡,阶层兴起;(2)经济:出现和使用,提高生产力, 瓦解,逐渐确立; (3)文化:出现局面、兴起;(4)民族关系:华夏族和周边少数民族联系增多,出现第一次。 二、秦汉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 (1)政治:秦汉王朝建立和巩固了制度;(2)经济: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小农经济) (3)文化:秦统一文字,汉确立儒学正统地位,如 、、等;(4)民族关系:边疆少数民族与汉族交流频繁,联系加强; (5)对外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汉代开辟 和“海上丝绸之路”,和亚欧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政治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 三、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1、三国鼎立(220—280)——西晋短暂统一(280—316)——东晋十六国对峙时期(317—420)——南北朝对峙时期(420—589) 2、阶段特征: (1)政治: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地主阶级分化为士族和庶族 (2)经济:经济屡遭战乱破坏,经济迅速发展,与北方差距逐渐缩小,水平较低;(3)文化:盛行,的书法艺术出现,以形写神绘画论 (4)民族关系:五胡内迁,尖锐,民族政权迭起,民族进一步加强; (5)对外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四、隋唐时期(581——907年) (1)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2)经济: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城市规格实行严格 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3)文化:隋唐文化开放,在人才选拔方面实 行,文学上盛行;(4)对外关系:中外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密切。 五、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年) 1、政权更替:五代十国时期(907——979)—辽(916 ——1125)、北宋(960——1127)、西夏(1038——1227)并立时期——南宋(1127——1276)、金(1115 —1234)对峙时期——元统一(1271—1368) 2、阶段特征: (1)政治:国家有分裂到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制度得到; (2)经济:城市布局被打破,商品经济有 所发展,最终移至南方;(3)文化:宋元文化高度繁荣,在科技上有、,文学上,艺术上注重,儒家思想上升为,更加注重个人 (4)民族关系:民族政权林立,各族交流联系密切,出现局面; (5)对外关系: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六、明清时期(1368——1840年) (1)政治:积极: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发展消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经济:积极:高度繁荣,发 达,产生并缓慢发展 消极:仍占主导地位;(3)文化:积极:明清出现进步思潮,如,工商皆 本、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等 早期民主思想 消极:传统儒家思想禁锢人们思想 (4)对外关系:对外政策渐趋保守,实行、 ,开始遭到西方侵略。 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主要线索: 屈辱史:、、、 的入侵是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并一步步沦为 抗争、探索史:农民阶级发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无产阶级革命领导群众广泛参与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奋起。 一、两次鸦片战争(1840——1894年) 阶段特征: (1)政治:封建君主专制日益腐败,中央集权面临 危机;中国一步步沦为 中华民族奋起,农民阶级发动 (2)经济:逐步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 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出现、 (3)思想: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但传统 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出现“西学东渐”(4)外交: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逐渐遭到 冲击;开始主动向西方、 (5)风俗: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式受到

中国世界历史年代对照表

中国/世界历史年代对照表 中学学历史的时候,是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开来学的,尤其是学中国历史,总是关起门来自己跟自己纵向对比,很少做横向的对比。早就想排一张《中国/世界历史年代对照表》,很想弄清楚中国人在世界历史上究竟牛到什么程度,中国发生那些伟大事件的时候,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人在干些什么。 一说到中国历史,总是说秦汉唐宋元明等等朝代,不习惯明确标出年代,这种说法,一般人很难直观地在世界历史坐标上做出对比,弄不清同一时间段里人家在干什么,同一时代咱到底是个什么水平,骄傲起来总觉得不那么理直气壮。经过全面的对比,该骄傲的就骄傲到明处,很一般的甚至落后的也别妄自尊大。 这张表还很粗略,发在这里有些行怎么也对不上。以后有时间,再好好分分类,从人、事、物、技、艺五个方面都做一下横向对比。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工作,比如,昨天我才发现,中国明朝的风流才子唐伯虎以及和他并称吴中四大才子的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坛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生活在同一时代,唐伯虎比米开朗基罗大两岁,而拉斐尔死后4年,唐伯虎也去世了。 元代写“古道西风瘦马”的杂剧家马致远,和写《神曲》的意大利诗人但丁死于同一年——1321年。曹雪琴写《红楼梦》的同时,伏尔泰正在写《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天真汉》。 再比如,中国三国演义打的正欢的时候,欧洲也正在打仗,当时罗马爆发了奴隶大起义,史称三世纪危机,经济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人口锐减,农业停滞,商业凋敝,各路军阀混战,帝国权力名存实亡,这不是和同一时期的东汉的情况很相似吗? 再比如,中国大唐贞观之治的同时,日本正在搞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日本从此了进入封建社会。 做这样的对比,就是想看看,咱中国人在世界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中国人的人种素质到底怎么样。 这两天把自己关在房里,整整排了两晚上,累死我了。仅这样一张表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更难以得出结论,先做个参考吧。 大约三百万年前 地球上出现人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公元前3113年玛雅在中美定居(玛雅的最后一个纪元开始于公元前3113年)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2700-2500年埃及兴建金字塔 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 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域哈拉 帕文化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公元前2600年 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门 考拉夫妇立像

中外历史演变及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演变及阶段特征(通史提纲) 第一部分中国史 一、古代中国 1、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夏(前2070~前1600)→商(前1600~前1046)→西周(前1046~前770)→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秦朝(前221~前206)→西汉(前202~8)→东汉(25~220)→魏晋南北朝(220~581)→隋(581~619)→唐(618~907)→五代(907~979)→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元(1271~1368)→明(1368~1644)→清(1616~1912) 3、阶段特征 A.先秦: 总特征:中华文明起源与奠基;开创、勃兴 政治:权力传承秩序逐步确立完善,但尚未集中;血缘政治从强化走向削弱;统治疆域扩展,走向统一。经济: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如土地制度);农工商的基本经济结构形成。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奠定中国文化的基础。 B.秦汉: 总特征: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大一统 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丝绸之路? 政治上:官僚政治渐取代贵族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发展——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内外朝制、推恩令、察举制、疆域变迁等 思想文化上:统治思想的变化?文化科技的又一高峰 C.魏晋南北朝:中华文明曲折发展 ....——国家分裂、民族融合、江南开发、佛道盛行、艺术发展 总特征: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 经济上:江南开发;灌钢法 政治上:国家分裂、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九品中正制 思想文化:佛道盛行、艺术发展 D.隋唐:中华文明鼎盛、 ..、光照四邻 ...繁荣 总特征:中华文明的繁荣 经济上:农业?曲辕犁手工业?商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政治上: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思想文化:三教合一、唐诗、雕版印刷术、火药等,中华文明光照四邻 E.宋元:中华文明继续发展 ....,民族大融合 总特征: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 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华文明的新高峰 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富庶;宋代商业突破性发展;宋元海外贸易发达 政治上:民族大融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北宋加强集权、元代实行行省制 思想文化上:理学兴起;宋词元曲;风俗画;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授时历》最先进 F.明清:古代中华文明的总结 ..——繁盛与危机并存、衰落 总特征: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社会转型 明清——帝国的辉煌与衰落 经济上:商帮、资本主义萌芽、人口大增 政治上:专制集权发展到顶峰、郑和下西洋、海禁闭关锁国 思想文化上:心学集大成;早期启蒙思想;小说繁荣、科学文化总结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 1、中外历史先秦阶段特征 政治: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通过春秋争霸,王室衰微,战国新兴地主阶级手进行自上而下的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逐步建立。 ②大国争霸,战争频繁,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 经济: ①生产力: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②井田制逐渐崩溃,封建生产关系萌生。 ③战国时期:一些国家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2、古希腊罗马阶段特征 1.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与发展,从梭伦改革(BC594年开始)——克里斯提尼改革(BC509年开始)——伯利克里执政(BC443——BC429),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BC450年古罗马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2.经济:雅典的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发达。 3.思想: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以智者学派(BC5世纪)和苏格拉底(BC469——BC399)的思想主张为代表。 3、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政治:建立和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初步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 思想文化: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4、魏晋南北朝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大融合。

1.政治: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2.经济:北方经济发展缓慢,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3.思想:佛教、道教兴盛,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5、隋唐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中外交流频繁。 1.政治: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创立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成熟。但是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科举制度的实行,保证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公平、公正,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 2.经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兴盛。 3.思想文化:出现”三教合一”局面;雕版印刷术发明;楷书、草书、行书流行,唐诗更是繁荣。 4.对外关系: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6、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北宋中央设二府三司,地方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来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取得了对地方分权斗争的绝对胜利。元朝中央实行中书一省制,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2.经济:北宋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坊市制被打破;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海外贸易发达。纸币出现。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3.思想文化:理学兴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文学艺术多元化、世俗化、市民化。 4.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此期间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 7、明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

世界现代史:20世纪以来世界文明的演进 【阶段特征】 一、时限与含义: ⒈时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今。 ⒉含义: 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3、总特征: 从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进入现代史。该时期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现代化模式并进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世界朝着整体化大步迈进的历史时期。从宏观上来看,世界现代史是以纵向和横向发展为经纬主线,构成了世界现代化体系。纵向是指现代化的发展,横向发展是整体世界的发展。20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成果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产生与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成果之二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经历重大改革后获得了新的发展。两种现代化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世界现代化向纵深拓展。表现在: (1)经济:两种现代化模式并进,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日益频繁,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增多 (2)政治: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到6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向多极化趋势的走向,整体世界中的国际关系出现民主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主流。 (3)思文:多元化、理性化、民族化并存的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各时期特征: 1、一战结束—20年代: ⑴国际格局调整变化——欧洲中心地位动摇。 ⑵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波折——恢复、高速发展、危机 (1919—1922:动荡与革命时期; 1923—1929:稳定与繁荣时期; 1929—1939:危机与战争时期) 2、30年代:⑴国际格局稳中有变——德国崛起,冲破凡尔赛体系 ⑵新的矛盾产生——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力量间矛盾成为新的主要矛盾。 3、40年代—50年代:⑴国际格局变动——雅尔塔体系形成(两极格局、美苏争霸) ⑵社会主义力量发展——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4、60年代—70年代:⑴社会改革向前推进——东西欧国家改革 ⑵经济格局新趋势——经济力量多极化、一体化 5、80年代—90年代:⑴国际格局新变化——两极向多极 ⑵社会主义事业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⑶世界经济两大趋势进一步发展——全球化、区域化

中国世界历史年代对照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 地球上出现人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公元前3113年玛雅在中美定居(玛雅的最后一个纪元开始于公元前3113年)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2700-2500年埃及兴建金字塔 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 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域哈拉 帕文化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公元前2600年 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门 考拉夫妇立像 公元前2500年埃及狮身人面像石雕,也称为《斯芬克司像》。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商代: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约公元前1792年-1750年古巴比伦制汉谟拉比法典石雕“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公元前11世纪末以色列民族进入王国时期 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老子(约公元前580~约前500年)孔子(公元前552年-公元前479年)大约公元前600年,恒河平原上已建立起许多城镇。北印度分为16个小国,最后统一为“摩揭陀”天国 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攻陷犹大国首都耶

历史阶段特征大全

中国近代现代史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1860年)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反映在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860-1901年) 第三阶段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1901-1912 年) 清王朝的“新政”和“立宪”,既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也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辛亥革命虽然由于主客观各种原因导致失败,但却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正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达到高峰,可以视为中国半封建社会正式形的标志。 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7年) 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获得短暂发展,“实业救国”成为时代的潮流 资产阶级思想得以进一步传播,与政治上反封建斗争相适应,出现了反对封建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年) (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民革命时期)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十年”,并形成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这一阶段历史从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两党以党外合作为基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全民族抗战,最终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为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年) 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年) 和平解放西藏,全部解放中国大陆,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从1953年起, 开始执行“一五”计划,在各个领域特别是重工业取得了突出成就,开始了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

历史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 重要提示: 1、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大部分来梳理,且之间互为因果。以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为例,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有:(1)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2)统治者推行重视经济发展的政策;/民族交流频繁的原因 (3)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5)文化科技发达; (6)人民的辛勤劳动; (7)前代良好的经济基础。(这是中古史归纳原因的一般公式,务请牢记) 2、使用时注意结合课本,“阶段特征全录”只起梳理和归纳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将相关课本的知识充实进来。 第一单元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1)原始民主制。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 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2)分封制和井田制。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世袭制代替了“禅让” 制。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加速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日益崩溃,封 建制逐步形成,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韩非子顺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地需要。 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石器为主的简单劳动工具。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逐渐发展起来,人们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在奴隶社会,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夏朝开始了原始的水利灌溉农业;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金属工具用于农业生产;春秋后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初步发展起来。 3、思想文化方面:半坡氏族的彩陶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文化代表,它蕴藏着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019 中外历史纲要 下(统编)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练习题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019 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第3课中古 时期的欧洲 一、单选题 1.有大量的文献表明,在中世纪的西欧,一旦领主违反惯例,同样会受到庄园法庭的惩罚,一些庄园法庭甚至作出完全不利于领主的裁判。这说明( ) A.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维护领主的利益 B.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的特权 C.领主可以凭借庄园法庭奴役佃户 D.佃户一直受到领主的剥削压迫 2.地当交通要冲,扼黑海出海口,人烟稠密,商旅辐辏,更是一座极其富庶繁华的大都市,曾被誉为“东西方之间的一道金桥”。该城市是( ) A.开罗 B.罗马 C.亚历山大里亚 D.君士坦丁堡 3.16世纪,伊凡四世将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部和南部的富庶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要地由国君直辖。此举( ) A.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B.打击了大贵族,强化了中央集权 C.使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的大帝国 D.标志着基辅罗斯臣属于金帐汗国 4.观察下侧图示。对此法律文献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B.它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C.它由沙皇伊凡四世所颁布 D.它维系了东罗马共帝国的统治 5.罗马帝国亚洲行省的叙利亚、小亚细亚,北非行省的埃及经济都很繁荣,罗马向行省输出陶器、橄榄油、葡萄酒等产品,从行省输入粮食、纺织品、金属制品和奢侈品。为了巩固统治,罗马统治者和法学家制定了( ) A.规范商品交易活动的法律 B.维护公民政治权利的法律

C.调整平民贵族关系的法律 D.强化维护奴隶制度的法律 6.依据下图知识卡所列内容,判断该国是( ) A.查理曼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7.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8.11-13世纪,伦敦、巴黎、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城市兴起。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包括( ) ①促使西欧封建制度逐步瓦解 ②推动封建制度在西欧推广 ③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基础 ④促使西欧大学的兴起 A.②3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如果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等,有权力处罚这些侵犯领主利益行为的机构是( ) A.国家法院 B.庄园法庭 C.元老院 D.公民大会 10.中世纪早期西欧庄园的主要剥削形式是( ) A.货币地租 B.实物地租 C.劳役地租 D.庄园法庭 11.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 A.3世纪,日耳曼人开始渗入罗马帝国 B.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C.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 D.6世纪《罗马民法大全》编订并颁布 12.中世纪欧洲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中外历史事件对照表(完整版)

China 时间World 商农业: 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 陶瓷业: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商业:初步发展前1600到前1046 西周(周武王) 商业:流通骨贝和铜贝 前1046到前771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年到前221年) 农业: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战国: 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 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 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 私有制 冶铁业: 春秋晚期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 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商业: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战国时期,出现“市井”的商业区 前 770 到前 221 雅典: 前8世纪左右,希腊人在各地先后建立城邦 前6世纪初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雅典新型 的工商业者阶层 前594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开始民主改革以 缓和社会矛盾 前509罗马共和国建立 前506克利斯提尼改革 罗马: 前449元老院颁布《十二铜表法》 前443-前429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希腊民主 政治的“黄金时代 罗马建国-前3世纪中叶罗马公民法 前230-前221秦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建立了秦王朝; 前215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市的发展:明码标价 前221到前206 西汉农业: 汉代牛耕普及全国,出现了曲柄锄、大镰、耧车; 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出现了新的农业 生产组织形式—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冶铁业:冶铁开始使用煤炭作燃料;铁 业官营制度 手工业:汉武帝时代官营手工业(“工 前 202 前27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帝国建立 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一、中国古代史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单元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21年) 1、原始社会阶段(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 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2、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1)政治上:夏朝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为后世所沿用;商朝强化了奴隶制国家机器;西周确立了以宗法制为核心、以井田制为经济基础的分封制;春秋时期出现诸侯争霸战争。 (2)经济上: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典型的“青铜时代”;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加快了奴隶制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3)民族关系上:通过春秋争霸战争,民族融合进程加快。 (4)文化上:突出表现为商文化的成熟、春秋时期老子和孔子两位思想家的卓越成就。 3、封建社会的形成阶段----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上:各国通过变法运动确立了封建制度;战国兼并战争加速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生产力得到发展,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 (3)民族关系上:以华夏族为核心,各民族逐步融合,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4)文化上: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 单元二: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和封建国家的分裂与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 1、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政治上:中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建立,在西汉汉武帝时得到巩固。 (2)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北方地区);对外贸易开始,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3)民族关系上:秦汉王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加强了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4)文化上: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儒家思想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来文明(佛教和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开始融入中国文化;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且有气势恢弘的特点。 (5)对外关系上:随着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外交的范围得以扩展,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格局初步形成,欧亚几个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 2、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1)政治上:国家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南北政权并立、对峙;门阀士族政治特色鲜明,成为这一时期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2)经济上: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士族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中国历史各阶段特征精简版

高中历史各阶段主要特征 先秦史(远古时代至公元前221年) 【阶段特征】 先秦史是奴隶社会形成、发展、繁荣、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逐渐确立。 一、政治: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2)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它以宗法制为基础,家国一体。 (3)世卿世禄制等,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但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二、经济: (1)土地制度历经商、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青铜冶炼技术显著提高。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三、思想文化: (1)“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秦汉史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一、政治: (1)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统一强盛的华夏文明奠定坚实基础。 (2)大一统的政体,需要大一统的思想。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二、经济: (1)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等,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三、思想文化: (1)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 (2)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 (3)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后实现了复兴,并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高三历史中外古代近现代各阶段的时间轴及阶段特征

第1讲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 ——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3.文化上:在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文学领域,《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在科技领域,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 第2讲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成熟 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魏晋、隋唐、宋元时期(公元220~公元1368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在隋唐和宋元得以继续发展,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2.经济上: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3.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第3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时期。 1.政治上: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不利于中国古代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2.经济上:一方面,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发展缓慢,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文化上: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4.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流。 第4讲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1.政治上:一方面,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另一方面,中国军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大量的近代企业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3.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礼仪受到冲击,呈现出中西碰撞与交融的特点。

(新教材)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三) 中古时期的欧洲 同步课时分层检测

课时双测过关(三)中古时期的欧洲 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蒙昧时代,主要是因为() A.社会经济凋敝B.政治四分五裂 C.王权极度衰弱D.教会神权统治 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都受到天主教会的统治,故D项正确。 2.欧洲中世纪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农村共同体。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 A.经济基本自给自足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促进欧洲城市兴起D.领主占有全部土地 解析:选A根据材料“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可见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庄园经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A项正确。 3.13世纪的庄园法庭规定: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佃户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可见,庄园法庭() A.维护领主的利益B.限制领主的特权 C.依据习惯法判案D.开庭地点不固定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可知,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故选A项。 4.一份11世纪的教会文献指出:任何人接受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任命为主教或院长,教会将不予承认,并剥夺其进入教会的权利。同样地,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若将主教职位或其他神职授予他人,将受到天主的谴责,失去永生的机会。材料说明罗马教会() A.注重与君主协商教会事务 B.严禁授予君主与贵族教职 C.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会人事权 D.防范教宗与世俗君主贵族合作 解析:选C材料信息表明教权高于王权,罗马教会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会人事权,故C项正确。 5.11世纪晚期,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市镇不顾教皇的权威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宗主权,自

v中外历史对照表(整理)

中外历史对照表 时间世界中国 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约前3100年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约前3000年西亚出现小国(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 约前2500年南亚出现城邦 约前2300年黄帝尧舜禹时代 约前2070年夏朝建立 约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约前1600年商朝建立 约前1046年西周建立推行分封制 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举行 前771年西周灭亡 前8世纪希腊国家城邦形成 前6世纪波斯帝国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前594年希腊梭伦改革春秋时期 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 前525年波斯灭埃及 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前492-449年希波战争 前475年战国开始百家争鸣 前356年商鞅变法 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 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国建立 前3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前264-241年第一次布匿战争 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前3世纪末统一度量衡修长城 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前206年秦朝灭亡 前202年西汉建立 前141-87年汉武帝时期 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前73年罗马斯巴达克起义 前45年罗马凯撒统治 前30 罗马帝国 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 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 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 1世纪基督教诞生佛教传入中国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208年赤壁之战

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 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4-10世纪美洲玛雅文化 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 378年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改革 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 6世纪科举制创立 589年南北朝结束 7世纪初伊斯兰教兴起 (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605年开通大运河 618年唐朝建立 627-649年贞观之治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新罗统一朝鲜 713-741年开元盛世 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 755-763 安史之乱 9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 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960年北宋建立 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 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 1069年王安石变法 11世纪末-13世纪末欧洲十字军东征 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1206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十三世纪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 13世纪中期蒙古西征欧洲建立跨欧亚帝国 1271年忽必烈建元朝 13世纪末马可波罗来华 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337-1453 英法百年战争 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 1368年明朝建立 1381年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新课标高考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新课标高考历史各时期的阶段特征 模块一、中国古代文明: 政治、经济、文化尽显文明古国风采;专制、抑商、海禁导致近代迟滞 单元一:中华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阶段特征: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具体表现在:⑴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⑵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⑶文化上: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A、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21年) 1、原始社会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 ⑴政治上: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两个阶段;原始社会晚期盛行禅让制。 ⑵经济上: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刀耕火种,经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⑶文化上: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 2、夏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⑴政治上:夏朝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为后世所沿用;夏商两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盛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⑵经济上:井田制是主要土地制度,由奴隶集体劳动,劳动成果全归奴隶主所有;青铜铸造业发达,进入“青铜时代”;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⑶文化上:流行占卜;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 3、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⑴政治上:王室衰微,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⑵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奴隶制生产关系(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小农经济产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⑶民族关系上:通过争霸兼并战争,以华夏族为核心,各民族融合进程加快,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⑷文化上: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私学兴起,“学在官府”被打破。 B、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⑴政治上:中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建立,在汉代时得到发展;郡县制成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汉承秦制”,察举制成为汉代主要选官制度。 ⑵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北方地区);对外贸易开始,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丝绸开始远销欧洲。 ⑶民族关系上:秦汉王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加强了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⑷文化上: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儒家思想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来文明(佛教和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开始融入中国文化;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且有气势恢弘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