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叶生物化学试卷

茶叶生物化学试卷

茶叶生物化学试卷
茶叶生物化学试卷

一、填空

1、茶树鲜叶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幼嫩叶大于成熟叶。

2、多酚类物质主要集中在茶树新稍的幼嫩部分,其主要组分是儿茶素,含量约占多酚类总量的70-80 %左右。

3、茶叶中内含的主要生物碱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在它们的合成代谢中甲基的供体是S-腺苷蛋氨酸。

4、茶鲜叶中芳香物质的含量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其中顺-3-己烯醇(青叶醇)

具有强烈的青草气,它的含量占鲜叶芳香油的60 %。

5、茶皂甙是一类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皂甙的混合物。它的基本结构由皂甙元、糖体、有机酸三部分组成。

6、构成红茶茶汤滋味较为重要的成分有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以及咖啡碱等。

7、茶叶中色素根据其溶解性能可以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

8、类胡萝卜素属于四萜类衍生物。

9、茶叶内主要活性物质有酶、激素、维生素。

10、方向物质有: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羧酸类、内酯类、酸类、酚类、杂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

11、咖啡碱的主要主要功能兴奋神经中枢、利尿、助消化。

二、选择

1、茶叶中多酚类的分类正确表达应为( A )组。

A、黄烷醇类、黄酮类、花青素和花白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类。

B、儿茶素类、黄酮类、花青素类、花白素类。

C、黄烷醇类、花色素类、黄酮类、儿茶素类。

D、黄酮类、酚酸及缩酚酸。

2、茶叶中咖啡碱生物合成时,嘌呤的甲基化顺序是( D )。

A、3-甲基黄嘌呤→3,7-二甲基黄嘌呤→1,3,7-三甲基黄嘌呤。

B、7-甲基黄嘌呤→1,7-二甲基黄嘌呤→1,3,7-三甲基黄嘌呤。

C、1-甲基黄嘌呤→1,3-二甲基黄嘌呤→1,3,7-三甲基黄嘌呤。

D、7-甲基黄嘌呤→3,7-二甲基黄嘌呤→1,3,7-三甲基黄嘌呤。

3、( C )是茶树特有的二级代谢特征产物之一。

A、青叶醇;B、黄酮类;C、大量的茶氨酸;D、牛龙牛儿醇。

4、下列哪个反应属于酶促褐变( A )

A、多酚酶促氧化;B、美拉德反应;C、焦糖化作用;D、Vc氧化。

5、将茶叶破碎置入无氧环境中,温度、湿度、pH都控制在红茶发酵最适条件下,正确的判

断发酵结果应为( C )。

A、茶叶发酵正常,形成茶色素;B、发酵不正常,能形成茶色素;

C、正常发酵不能进行,不能形成茶色素;D、无法预计发酵结果。

6、高温杀青,主要是因为( D )酶的耐热性较强在5~55℃时随叶温升高而活力上

升,到65℃时,其活力下降。

A、细胞色素氧化酶;B、过氧化物酶;C、过氧化氢酶;D、多酚氧化酶。

7、茶的滋味与其它食品滋味的主要区别在于茶叶有( A )味。

A、苦涩;B、鲜甜;C、苦鲜;D、甘醇。

8、在贮藏期间,绿茶中Vc的氧化结果使得茶叶的外形色泽( C ),汤色()。

A、不变、变黄;B、变黄、不变;C、变深、变暗;D、变深、变红。

9、喝茶能提神与内含有丰富的( B )有关。

A、茶叶碱;B、咖啡碱;C、多酚类;D、花青素。

10、绿茶汤色主要是黄绿色,组成它的主体物质是( C )。

A、胡萝卜素;B、花色苷及其苷元;C、黄酮苷类;D、叶绿素。

三、判断题

1、黄烷醇和儿茶素是同一类物质。(对)

2、茶汤正常的“冷后浑”现象是茶叶品质好的表现。(对)

3、红茶发酵是以儿茶素类氧化为主体的酶促氧化。(对)

4、黑茶加工过程中不存在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作用。(错)

5、茶氨酸是蛋白质稀有氨基酸。(错)

6、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易溶于氯仿。(错)

7、L-C和L-EGC都是顺式儿茶素。(错)

8、茶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糖蛋白。(对)

四、名词解释

1、次级代谢:很多生物通过初级代谢以外的途径合成和利用一些无明显用途的化合物,这

种代谢途径就叫次级代谢。

2、酯型儿茶素:是指简单儿茶素C环3位醇羟基与没食子酸的羧基酯化后的儿茶素。

3、茶黄素: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形成的一类能溶于乙酸乙酯的、具有苯并卓酚酮结构

的化合物的总称。

4、品种香:乌龙茶成品茶香气在相同的加工工艺条件下由茶树品种决定。

5、酚氨比:茶多酚总量与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比值。

6、酶的双重性:酶的活性和变性。

7、最适温度:当酶活性达到最大值时温度。

8、特征性物质:茶叶中含量较多或品质关系密切的特有物质,如多酚类、aa、色素、生物碱、芳香物。

9、儿茶素旋光异构体:由于分子中的不对称性而引起的立体异构。

10、偶联氧化作用:从多酚类的氧化到邻醌,再由邻醌的还原回到多酚类的动态反应体系

促进了多种香气成分的不断形成。

五、问答

1、请试分析乌龙茶香气形成的生化基础。

答:(1)适当的茶树品种以及较成熟的鲜叶中芳香物质及其前体丰富,醚浸出物、类胡萝

卜素和萜烯糖苷等含量较高;(2)嫩茎中的内含物通过“走水”输送至叶细胞以增进香气的

形成;(3)晒青和做青作业促进了萜烯糖苷的水解和香气的释放;(4)脂质等适度的偶联氧化;(5)烘干过程中适度的美拉德(羰氨)反应、焦糖化反应。

2、你认为哪几道工序分别对红茶、绿茶、青茶以及黑茶品质影响最大,为什么?

答:红茶发酵,儿茶素等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及由此引发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不饱和脂肪酸等偶联氧化,决定了红茶的色香味品质。

绿茶杀青,通过高温破坏各种酶尤其是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氧化酶类的活性,

以保证绿茶品质。

青茶做青,做青作业促进了萜烯糖苷的水解和香气的释放。

黑茶渥堆,微生物大量繁殖,茶叶中多酚类等内含物在微生物酶和微生物热作用下发

生了一系列变化。

3、简述茶树具有喜铵性和耐铵性

答:茶树具有喜铵性和耐铵性,尽管茶园施用较多量的铵态氮,但茶树根部存在高效率将铵

态氮转变成谷氨酸的能力。高浓度的谷氨酸虽有抑制此酶催化氨基化的反应,但茶树能够很快地将体内的谷氨酸转换成谷氨酰胺、茶氨酸之类的酰胺或其它氨基酸,因而,消除了这种抑制。这一研究结果,解释了在茶树吸收高浓度的铵态氮时,而茶根部谷氨酸浓度并不太高,

而是大大地提高了茶氨酸和谷氨酰胺浓度的现象。也就是说,茶树根部吸收了铵态氮,但并不以L-谷氨酸的形态积累,而是很快地将谷氨酸转换成茶氨酸等酰胺类化合物。

六、论述

1、环境与茶树代谢的关系

a.光照:光质和光强在水费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夏季光强度大,日照时间长,多酚类含量

高,茶汤苦涩味重,一般采用适度遮阴,减弱光强,形成一定含N化合物,从而调节C、N 代谢平衡 b.温度,温度升高,糖代谢旺盛,多酚类积累有利,但不利于含N化合物的积累,而含C化合物则因活性不同而不同 c.水分水分升高有利于含C物质代谢,缺水会影响茶树光合作用和多酚类物质积累,且水代谢失调,含N化合物也随之影响,各种合成受阻 d.肥料,氮肥对茶树C、N代谢平衡影响明显,且氮肥含量升高,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升高,P、K 肥是茶叶代谢和品质形成的元素 e.矿物质,调节茶树胜利代谢,参与植物物质组成 f.地理状况,土壤条件的好坏影响茶树品质,土壤有机质影响代谢,茶叶营养元素,受土壤农化性

质的灰色关联性影响,另外,纬度、海拔等都影响茶树生长代谢

生物化学题库及答案大全

《生物化学》题库 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蛋白质中的苯丙氨酸、酪氨酸和__色氨酸__3种氨基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因而使蛋白质在 2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最基本的有两种类型,它们是_α-螺旋结构__和___β-折叠结构__。前者的螺距为 0.54nm,每圈螺旋含_3.6__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高度为__0.15nm____。天然 蛋白质中的该结构大都属于右手螺旋。 3氨基酸与茚三酮发生氧化脱羧脱氨反应生成__蓝紫色____色化合物,而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 生成黄色化合物。 4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以两性离子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以负 离子形式存在。 5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因素有:碱基堆积力;氢键;离子键 6酶的活性中心包括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两个功能部位,其中前者直接与底物结合,决定酶的 专一性,后者是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决定催化反应的性质。 72个H+或e经过细胞内的NADH和FADH2呼吸链时,各产生3个和2个ATP。 8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2________分子ATP。 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9。 10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全酶由σββα'2组成;核心酶的组成是'2ββα。参

与识别起始信号的是σ因子。 11按溶解性将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性维生素,其中前者主要包括V B1、V B2、V B6、 V B12、V C,后者主要包括V A、V D、V E、V K(每种类型至少写出三种维生素。) 1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mRNA作为模板,tRNA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蛋白质合 成的场所是 核糖体。 13细胞内参与合成嘧啶碱基的氨基酸有: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 14、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延伸阶段,氨基酸是以氨酰tRNA合成酶?GTP?EF-Tu三元复合体的形式进 位的。 15、脂肪酸的β-氧化包括氧化;水化;再氧化和硫解4步化学反应。 二、选择题 1、(E)反密码子GUA,所识别的密码子是: A.CAU B.UG C C.CGU D.UAC E.都不对 2、(C)下列哪一项不是蛋白质的性质之一? A.处于等电状态时溶解度最小 B.加入少量中性盐溶解度增加 C.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 D.有紫外吸收特性 3.(B)竞争性抑制剂作用特点是:

动物生物化学试题

动物生物化学试题 (A) 2006.1 一、解释名词(20分,每小题4分) 1. 氧化磷酸化 2.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3. Km 4. 核糖体 5. 联合脱氨基作用 二、识别符号(每小题1分,共5分) 1.SAM 2.Tyr 3.cDNA 4.PRPP 5.VLDL 三、填空题(15分) 1. 蛋白质分子的高级结构指的是(1分), 稳定其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有(2分)。 2. 原核生物的操纵子是由 (1分)基因, (1分)基因及其下游的若干个功能上相关的(1分)基因所构成。 3. NADH呼吸链的组成与排列顺序为 (3分)。 4.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中产生的不完全分解产物,包括(1分),

(1分)和(1分),在肝外组织中利用。 5.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首先要(1分)转变成脂酰辅酶A,从胞浆转入线粒体需要一个名为(1分)的小分子协助;而乙酰辅 酶A须经过 (1分)途径从线粒体转入胞浆合成脂肪酸。 四、写出下列酶所催化的反应,包括所需辅因子,并指出它所在的代谢途径 (10分) 1.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 2. 谷丙转氨酶 五、问答题(50分) 1. 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构作用(4分),请举例说明(4分)。(8分) 2. 以磺胺药物的抗菌作用为例(4分),说明酶的竞争抑制原理(4分)。(8分) 3. 一摩尔的乙酰辅酶A经过三羧酸循环完全氧化分解可以生成多少ATP?(3分)请说明理由(5分)。(8分) 4.比较在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III和聚合酶I作用的异同。(8分) 5.真核基因有什么特点,简述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的加工方式。(8分) 6.简述由肾上腺素经PKA途径调控糖原分解代谢的级联放大机制。(10分)

生物化学题库及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库 蛋白质化学 一、填空题 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种,一般可根据氨基酸侧链(R)的大小分为侧链氨基酸和侧链氨基酸两大类。其中前一类氨基酸侧链基团的共同特怔是具有性;而后一类氨基酸侧链(或基团)共有的特征是具有性。碱性氨基酸(pH6~7时荷正电)有两种,它们分别是氨基酸和氨基酸;酸性氨基酸也有两种,分别是氨基酸和氨基酸。 2.紫外吸收法(280nm)定量测定蛋白质时其主要依据是因为大多数可溶性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氨基酸、氨基酸或氨基酸。 3.丝氨酸侧链特征基团是;半胱氨酸的侧链基团是 。这三种氨基酸三字母代表符号分别是 4.氨基酸与水合印三酮反应的基团是,除脯氨酸以外反应产物的颜色是;因为脯氨酸是α—亚氨基酸,它与水合印三酮的反应则显示色。 5.蛋白质结构中主键称为键,次级键有、、 、、;次级键中属于共价键的是键。 6.镰刀状贫血症是最早认识的一种分子病,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子β亚基的第六位 氨酸被氨酸所替代,前一种氨基酸为性侧链氨基酸,后者为性侧链氨基酸,这种微小的差异导致红血蛋白分子在氧分压较低时易于聚集,氧合能力下降,而易引起溶血性贫血。 7.Edman反应的主要试剂是;在寡肽或多肽序列测定中,Edman反应的主要特点是。 8.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类型有、、 和。其中维持前三种二级结构稳定键的次级键为 键。此外多肽链中决定这些结构的形成与存在的根本性因与、、 有关。而当我肽链中出现脯氨酸残基的时候,多肽链的α-螺旋往往会。 9.蛋白质水溶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亲水胶体,其稳定性主要因素有两个,分别是 和。 10.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所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11.在适当浓度的β-巯基乙醇和8M脲溶液中,RNase(牛)丧失原有活性。这主要是因为RNA酶的被破坏造成的。其中β-巯基乙醇可使RNA酶分子中的键破坏。而8M脲可使键破坏。当用透析方法去除β-巯基乙醇和脲的情况下,RNA酶又恢复原有催化功能,这种现象称为。 12.细胞色素C,血红蛋白的等电点分别为10和7.1,在pH8.5的溶液中它们分别荷的电性是、。 13.在生理pH条件下,蛋白质分子中氨酸和氨酸残基的侧链几乎完全带负电,而氨酸、氨酸或氨酸残基侧链完全荷正电(假设该蛋白质含有这些氨基酸组分)。 14.包含两个相邻肽键的主肽链原子可表示为,单个肽平面及包含的原子可表示为。 15.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

动物生物化学试卷试题最新完整标准包括答案.docx

动物生物化学试题(A) 2006.1 一、解释名词(20分,每小题4分) 1. 氧化磷酸化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3. Km 4.核糖体 5.联合脱氨基作用 二、识别符号(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1.SAM 2.Tyr 3.cDNA 4.PRPP 5.VLDL 三、填空题(15分) 1.蛋白质分子的高级结构指的是( 1分), 稳定其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有(2分)。 2.原核生物的操纵子是由(1分 ) 基因,(1分 ) 基因及其下游 的若干个功能上相关的( 1 分)基因所构成。 3.NADH呼吸链的组成与排列顺序为 ( 3 分)。 4.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中产生的不完全分解产物,包括( 1分), ( 1 分)和( 1 分),在肝外组织中

利用。 5.脂肪酸的氧化分解首先要( 1 分)转变成脂酰辅酶A,从胞浆转入线粒 体需要一个名为( 1 分)的小分子协助;而乙酰辅酶 A 须经过 ( 1 分)途径从线粒体转入胞浆合成脂肪酸。

四、写出下列酶所催化的反应,包括所需辅因子,并指出它所在的代谢途径 (10分) 1.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 2.谷丙转氨酶 五、问答题(50分) 1.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构作用(4 分),请举例说明( 4 分)。(8 分) 2. 以磺胺药物的抗菌作用为例( 4 分),说明酶的竞争抑制原理( 4 分)。(8 分) 3. 一摩尔的乙酰辅酶A经过三羧酸循环完全氧化分解可以生成多少ATP?( 3 分)请说 明理由( 5 分)。(8分) 4. 比较在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III和聚合酶I 作用的异同。(8分) 5.真核基因有什么特点,简述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的加工方式。(8分) 6.简述由肾上腺素经PKA途径调控糖原分解代谢的级联放大机制。(10分)

茶叶生物化学期末考试A卷

一、填空(10) 1、茶树鲜叶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幼嫩叶成熟叶。 2、多酚类物质主要集中在茶树新稍的部分,其主要组分是,含量约占多酚类总量的%左右。 3、茶叶中内含的主要生物碱有、、,在它们的合成代谢中甲基的供体是。 4、茶鲜叶中芳香物质的含量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其中具有强烈的青草气,它的含量占鲜叶芳香油的 %。 5、茶皂甙是一类型五环三萜类皂甙的混合物。它的基本结构由、 、三部分组成。 6、构成红茶茶汤滋味较为重要的成分有、、以及等。 7、茶叶中色素根据其溶解性能可以分为和。 二、选择(20) 1、茶叶中多酚类的分类正确表达应为()组。 A、黄烷醇类、黄酮类、花青素和花白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类。 B、儿茶素类、黄酮类、花青素类、花白素类。 C、黄烷醇类、花色素类、黄酮类、儿茶素类。 D、黄酮类、酚酸及缩酚酸。 2、茶叶中咖啡碱生物合成时,嘌呤的甲基化顺序是()。 A、3-甲基黄嘌呤→3,7-二甲基黄嘌呤→1,3,7-三甲基黄嘌呤。 B、7-甲基黄嘌呤→1,7-二甲基黄嘌呤→1,3,7-三甲基黄嘌呤。 C、1-甲基黄嘌呤→1,3-二甲基黄嘌呤→1,3,7-三甲基黄嘌呤。 D、7-甲基黄嘌呤→3,7-二甲基黄嘌呤→1,3,7-三甲基黄嘌呤。 3、()是茶树特有的二级代谢特征产物之一。 A、青叶醇;B、黄酮类;C、大量的茶氨酸;D、牛龙牛儿醇。 4、下列哪个反应属于酶促褐变() A、多酚酶促氧化;B、美拉德反应;C、焦糖化作用;D、Vc氧化。

5、将茶叶破碎置入无氧环境中,温度、湿度、pH都控制在红茶发酵最适条件下, 正确的判断发酵结果应为()。 A、茶叶发酵正常,形成茶色素;B、发酵不正常,能形成茶色素;C、正常发酵不能进行,不能形成茶色素;D、无法预计发酵结果。 6、高温杀青,主要是因为()酶的耐热性较强在5~55℃时随叶温升高 而活力上升,到65℃时,其活力下降。 A、细胞色素氧化酶;B、过氧化物酶;C、过氧化氢酶;D、多酚氧化酶。 7、茶的滋味与其它食品滋味的主要区别在于茶叶有()味。 A、苦涩;B、鲜甜;C、苦鲜;D、甘醇。 8、在贮藏期间,绿茶中Vc的氧化结果使得茶叶的外形色泽(),汤色()。A、不变、变黄;B、变黄、不变;C、变深、变暗;D、变深、变红。 9、喝茶能提神与内含有丰富的()有关。 A、茶叶碱;B、咖啡碱;C、多酚类;D、花青素。 10、绿茶汤色主要是黄绿色,组成它的主体物质是()。 A、胡萝卜素;B、花色苷及其苷元;C、黄酮苷类;D、叶绿素。 三、判断题(对的“√”,错的“×”)(8) 1、黄烷醇和儿茶素是同一类物质。() 2、茶汤正常的“冷后浑”现象是茶叶品质好的表现。() 3、红茶发酵是以儿茶素类氧化为主体的酶促氧化。() 4、黑茶加工过程中不存在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作用。() 5、茶氨酸是蛋白质稀有氨基酸。() 6、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易溶于氯仿。() 7、L-C和L-EGC都是顺式儿茶素。() 8、茶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糖蛋白。() 四、名词解释(10) 次级代谢酯型儿茶素茶黄素品种香酚氨比 五、分别对以下两表格进行分析,找出规律,给出原因,得出结论。(12)

生物化学试题库(试题库+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糖类化学 一、填空题 1.纤维素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2.常用定量测定还原糖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试剂和 ________________试剂。 3.人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_____________,肝脏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 ________________,肌肉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_____________。 4.乳糖是由一分子________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5.鉴别糖的普通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试验。 6.蛋白聚糖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7.糖苷是指糖的________________和醇、酚等化合物失水而形成的缩醛(或缩酮)等形式的化合物。 8.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________________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 9.多糖的构象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决定其构象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 二、是非题 1.[ ]果糖是左旋的,因此它属于L-构型。 2.[ ]从热力学上讲,葡萄糖的船式构象比椅式构象更稳 定。 3.[ ]糖原、淀粉和纤维素分子中都有一个还原端,所以它们都有还原性。 4.[ ]同一种单糖的α-型和β-型是对映体。 5.[ ]糖的变旋现象是指糖溶液放置后,旋光方向从右旋变成左旋或从左旋变成右旋。 6.[ ]D-葡萄糖的对映体为L-葡萄糖,后者存在于自然界。 7.[ ]D-葡萄糖,D-甘露糖和D-果糖生成同一种糖脎。 8.[ ]糖链的合成无模板,糖基的顺序由基因编码的转移酶决定。 9.[ ]醛式葡萄糖变成环状后无还原性。 10.[ ]肽聚糖分子中不仅有L-型氨基酸,而且还有D-型氨基酸。 三、选择题

动物生物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12

动物生物化学期末试卷12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 增色效应: 2. 柠檬酸循环: 3. 糖异生: 4. 级联放大: 5. 质子梯度的概念: 6.无氧呼吸: 7.乙醛酸循环: 8. 铁硫蛋白: 9. 氧化磷酸化: 10.乳酸的再利用(Cori Cycle):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通常把DNA变性时,即双螺旋结构完全丧失时的温度称为DNA的熔点,用Tm 表示。() 2. 寡霉素是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既抑制呼吸也抑制磷酸化,但是它对呼吸的抑制可以被解偶联剂所解除.() 3.辅酶I(NAD+ )、辅酶II(NADP+)、辅酶A(CoA)、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中都含有腺嘌呤(AMP)残基。() 4.胞液中的NADH通过苹果酸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其P/O比值约为2。() 5.离子载体抑制剂是指那些能与某种离子结合,并作为这些离子的载体携带离子穿过线粒体内膜的脂双层进入线粒体的化合物。缬氨霉素可结合Na+穿过线粒体内膜。() 6. 脂蛋白的密度取决于蛋白质和脂质的比例,蛋白质比例越大则密度越大。() 7. 必许氨基酸指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共有8种:Val、Ile、Leu、Thr、Met、Lys、Phe、Tyr。目前有人将His和Arg称为营养半必需氨基酸,因为其在体内合成量较小。() 8.不同终端产物对共同合成途径的协同抑制是氨基酸生物合成的一种调节机制。()

9. E. coli和酵母的脂肪酸合酶是7种多肽链组成的复合体,其中一链是ACP,其余6链是酶;() 10. 由葡萄糖经历丙酮酸最后生成乙醇,称为发酵过程。() 三、选择题(前15题为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后5题为多选题,每题有1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嘧啶核苷酸合成特点是() A.在5-磷酸核糖上合成碱基 B.由FH 4 提供一碳单位 C.先合成氨基甲酰磷酸 D.甘氨酸完整地掺入分子中 E.谷氨酸是氮原子供体 2.在嘧啶生物合成过程中,嘧啶环上的氮原子来源是() A,NH 3 和甘氨酸 B,氨基甲酰磷酸和胱氨酸 C.谷氨酸 D.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E.丝氨酸 3.核苷酸从头及补救合成中都需() A.Gly B.Asp C.一碳单 位 D.CO 2 E.PRPP 4.下列关于由IMP合成GMP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由ATP供能 B.由天冬氨酸供氨 C.XMP为中间产物 D.NAD+为IMP脱氢酶辅酶 E.先脱氢,再氨基化 5.下列有关胞嘧啶核苷酸合成的叙述,哪项有错() A.在三磷酸水平上,由UTP转变为CTP B.从头合成一分子CTP耗7分子ATP C.胞嘧啶C 4上的-NH 2 由谷氨酰胺供给 D.先合成UMP是从头合成CMP的必经过程 E.机体可利用现成的胞嘧啶在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下补救合成CMP 6. 热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 A、骤然冷却 B、缓慢冷却 C、浓缩 D、加入浓的无机盐 7. 抗霉素A是一种抑制剂,它抑制() A.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 B.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 C.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I; D.线粒体ATP合成酶.

动物生物化学试题

动物生物化学试题(中国农业周顺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它由____、____和____三部分组成。2.单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 3.多肽链的序列测定常采用___________法。 4.聚糖一级结构铁测定可选择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多种仪器分析方法。 5.蛋白聚糖是由______和_______通过共价键连接所形成的糖复合物。6.维生素PP即搞癞皮病因子,它包括_______和_______。 7._____是唯一含金属的,而且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结构最复杂的维生素。8.糖原是人体内糖的贮存形式,主要存在于______和______中。 9.食物中脂质物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及____,以_____最多。 10.人体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 11.胆固醇是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在体内主要以_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存在。 12.氨基酸分解代谢最首要的反应是____________。 13.DNA指导的_______________是RNA合成中最主要的酶类。 二、列举题(每题5分,共25分) 1.列举DNA分子的一级结构? 2.列举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3.列举常见的酶的必需基团? 4.列举生物氧化的特点? 5.列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2.维生素;

3.核酸的一级结构: 4.免疫球蛋白: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变性蛋白质有哪些表现? 2.温度对酶反应速度有哪些影响? 3.柠檬酸循环的特点? 4.胆固醇的生物合成途径可分为哪三个阶段?5.肝脏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有哪些?

茶叶生物化学期末考试A卷参考答案

茶叶生物化学期末考试A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0.5分/空) 1、大于 (>); 2、幼嫩,儿茶素,70~80; 3、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 S-腺苷蛋氨酸;4、顺-3-己烯醇(青叶醇),60;5、齐墩果烷,皂甙元,糖体,有机酸;6、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或氨基酸),咖啡碱;7、脂溶性,水溶性。 二、选择(2分/题) 1、A; 2、D; 3、C; 4、A; 5、C; 6、D; 7、A; 8、C; 9、B;10、C。 三、判断题(1分/题) 1、√; 2、√; 3、√; 4、×; 5、×; 6、×; 7、×; 8、√。 四、名词解释(10分,每个2分) 次级代谢:很多生物通过初级代谢以外的途径合成和利用一些无明显用途的化合物,这种代谢途径就叫次级代谢。 酯型儿茶素:是指简单儿茶素C环3位醇羟基与没食子酸的羧基酯化后的儿茶素。茶黄素: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形成的一类能溶于乙酸乙酯的、具有苯并卓酚酮结构的化合物的总称。 品种香:乌龙茶成品茶香气在相同的加工工艺条件下由茶树品种决定。 酚氨比:茶多酚总量与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比值。 五、分别对以下两表格进行分析,找出规律,给出原因,得出结论。(12分)表一:多酚氧化酶(PPO)在有氧条件下能催化氧化儿茶素,但不能氧化黄酮苷类;(2分)过氧化物酶(POD)在有氧条件下对茶多酚类化合物不起催化作用,只有 在过氧化氢(H 2O 2 )存在下才能催化氧化儿茶素和黄酮苷类。(2分)所以在红茶 发酵时要保持充足的氧气。(2分) 表二:黄绿茶与鲜叶相比,茶多酚、咖啡碱和儿茶素总量都是下降的,但黄茶氨基酸含量比鲜叶高;黄茶与绿茶相比,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很接近,但儿茶素组

《动物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动物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核苷 2、核苷酸 3、核苷多磷酸 4、DNA的一级结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研究核酸的鼻祖是_________,但严格地说,他分离得到的只是。 2、等人通过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证明了导致肺炎球菌遗传性状改变的转化因子是,而不是。 3、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中,并与结合形成染色体;原核生物的DNA 主要存在于。 4、在原核细胞中,染色体是一个形状为的双链DNA;在染色体外存在的、能够自主复制的遗传单位是。 5、DNA的中文全称是,RNA的中文全称是;DNA中的戊糖是,RNA 中的戊糖是。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天然存在的核苷中,糖苷键都呈( )构型。 A. α- B. β- C. γ- D. δ- 2.Watson-Crick提出的DNA右手双螺旋结构是哪一型() A. A B. B C. C D. Z 3. tRNA3′端的序列为:() A. -ACC B.-CAC C.-ACA D.-CCA 4.下列关于浮力密度的叙述,哪一条是对的:() A. RNA的浮力密度大于DNA B. 蛋白质的浮力密度大于DNA C. 蛋白质的浮力密度大于RNA D. DNA的浮力密度大于RNA 5.下列关于RNA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RNA的结构象DNA一样简单、有规则 B.绝大多数RNA是单链分子,少数病毒RNA是双链 C.RNA的结构象蛋白质那样复杂而独特 D.各种RNA分子均存在局部双链区 6.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是:() A.胞核DNA B.线粒体DNA C.tRNA D. mRNA 7.真核细胞mRNA帽子结构最多见的是:() A.m7APPPNmPNmP B. m7GPPPNmPNmP C.m7UPPPNmPNmP D.m7CPPPNmPNmP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1)

生物化学试题(1)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1.氨基酸 2.肽 3.肽键 4.肽键平面 5.蛋白质一级结构 6.α-螺旋 7.模序 8.次级键 9.结构域 10.亚基 11.协同效应 12.蛋白质等电点 13.蛋白质的变性 14.蛋白质的沉淀 15.电泳 16.透析 17.层析 18.沉降系数 19.双缩脲反应 20.谷胱甘肽 二、填空题 21.在各种蛋白质分子中,含量比较相近的元素是____,测得某蛋白质样品含氮量为15.2克,该样品白质含量应为____克。 2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它们的结构均为____,它们之间靠____键彼此连接而形成的物质称为____。 23.由于氨基酸既含有碱性的氨基和酸性的羧基,可以在酸性溶液中带____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____电荷,因此,氨基酸是____电解质。当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时,氨基酸成为____离子,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____。 24.决定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和生物学功能的是蛋白质的____级结构,该结构是指多肽链中____的排列顺序。2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____构象,多肽链的折叠盘绕是以____为基础的,常见的二级结构形式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 26.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____,它们是在肽键平面上的____和____之间形成。 27.稳定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次级键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等。 28.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____种,除____外都有旋光性。其中碱性氨基酸有____,____,____。酸性氨基酸有____,____。 29.电泳法分离蛋白质主要根据在某一pH值条件下,蛋白质所带的净电荷____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还和蛋白质的____及____有一定关系。 30.蛋白质在pI时以____离子的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

动物生物化学大题答案

第二章核酸 一、比较mRNA 、tRNA、rRNA的分布,结构特点及功能 mRNA主要分布在是以游离状态的存在于细胞质中,tR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部分。 1.mRNA的结构与功能:mRNA是单链核酸,其在真核生物中的初级产物称为HnRNA。大多数真核成熟的mRNA分子具有典型的5?-端的7-甲基鸟苷三磷酸(m7G)帽子结构和3?-端的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结构。mRNA的功能是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模板,分子中带有遗传密码。原核生物的mRNA一般是多顺反子。真核生物的mRNA一般是单顺反子。 2. tRNA的结构与功能:tRNA是分子最小,但含有稀有碱基最多的RNA。tRNA 的二级结构由于局部双螺旋的形成而表现为“三叶草”形,故称为“三叶草”结构,可分为:①氨基酸臂:3?-端都带有-CCA-顺序,可与氨基酸结合而携带氨基酸。 ②DHU臂/环:含有二氢尿嘧啶核苷。③反密码臂/环:其反密码环中部的三个核苷酸组成三联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可以用来识别mRNA上相应的密码,故称为反密码(anticoden)。④TψC臂/环:含保守的TψC顺序。⑤可变环。3. rRNA的结构与功能:rRNA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RNA,可与蛋白质一起构成核蛋白体,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原核生物中的rRNA有三种:5S,16S,23S。真核生物中的rRNA有四种:5S,5.8S,18S,28S。 二.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1两条平行的多核苷酸链,以相反的方向(即一条由5…—3?,另一条由3…—5?)围绕同一个(想像的)中心轴,以右手旋转方式构成一个双螺旋。 2疏水的嘌呤和嘧啶碱基平面层叠于螺旋的内侧,亲水的磷酸基和脱氧核糖以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的骨架位于螺旋的外侧。 3内侧碱基成平面状,碱基平面与中心轴相垂直,脱氧核糖的平面与碱基平面几乎成直角。每个平面上有两个碱基(每条链各一个)形成碱基对。相邻碱基平面在螺旋轴之间的距离为0.34nm,旋转夹角为36度。每十对核苷酸绕中心旋转一圈,故螺旋的螺距为3.4nm. 4双螺旋的直径为2nm.沿螺旋的中心轴形成的大沟和小沟交替出现。DNA双螺旋之间形成的沟为大沟,两条DNA链之间的沟为小沟。 5两条链被碱基对之间形成的氢键稳定地维系在一起。双螺旋中,碱基总是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 第三章蛋白质

茶叶生物化学试题库

茶叶生物化学试题库 (一)填空: 1、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2、酶按其构成可分为简单酶类和复合酶类、复合酶的非蛋白质部分称为()或()3、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有;。 4、---------是指在最适测定条件下,25℃时,每分钟内使1umol的底物发生变化的酶量。5、-----------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特异化学反应的速度。 6、成品茶中的蛋白质可分为和。 7、茶树鲜叶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幼嫩叶-----------成熟叶。 8、用于制茶的高级鲜叶中,一般含有占干重-------的氮,其中------左右是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 10、用于制茶的高级鲜叶中,一般含有占干重()左右的蛋白质和()的游离氨基酸。 11、茶叶中的三碳糖主要有---------;-------茶叶中的七碳糖主要有----------,--------- ---------------- 12、茶叶中的单糖主要是已糖有--------------------------------------------------------------------、 ---------- 13、D—吡喃果糖胺可进行汉逊重排成为---------------------------------------------------------。 --------- 14、茶叶中戊糖主要有------------------------------------------------------- ---------------------------------------- 15、六员环状半缩醛结构的糖叫做-------五员环状半缩醛结构的糖叫做------------------------------------- 16、天然存在的单糖都是-----------型糖。 17、连接糖基与配基的键叫---------------------------。 18、D—吡喃葡萄糖胺可发生-------------重排生成1—氨基—1—脱氧—D—吡喃果糖。 19、茶叶果胶物质存在于两个相邻细胞壁间中胶层中,是茶叶-----成份之一茶鲜叶原果胶素约占干物质的----%左右,可溶性果胶约占干物质的-----%左右,故茶鲜叶中果胶物质总量约为-----%左右。 20、茶叶中二糖主要有-------------------------------------------------------------- 21、茶叶中的三糖主要有-----,茶叶中的四糖主要有-------------------------------- ----------- 22、何谓寡糖,茶叶有哪几类寡糖------------------------------------------------------------------------------------ 23、果糖在游离态存在时,其分子结构为------型,在结合整存在时,其分子结构为--------型。 24、茶叶中的脂多糖是属于-----多糖,它是由单糖及其衍生物和物质等三部分组成的,的多约占茶叶干物的-------------左右。 25、植物界中分布最广的多糖是----它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溶于水,----溶于机溶剂,很------水介,但它可以在-----的作用下,逐渐水介成为-----。 26、在茶树各器官中,淀粉含量以------最多,约占干物质的()左右,茶树新梢芽叶中淀粉含量为-----左右,并且----高于---- 27、茶叶中甜味物质主要有() 28、水苏糖约占茶叶干物质的------%左右,茶籽中约占干重----%左右,茶花的花瓣和雄蕊中也有微量存在。 29、棉子糖约占茶叶干物质重的----%、茶籽中约占干重-----%左右,茶花的花瓣和雄蕊中也有-------量存在。

动物生物化学 期末复习资料 超准

生化复习资料 考试: 名:10个(三、四) 选:10个(不含1、6、11、12) 3章重点维生素的载体、作用,嘌呤、嘧啶合成区别,核糖作用,一碳基团载体,ACP,载体蛋白,乙酰辅酶A缩化酶,生物素 填:20空(1、2、8) 简答:3个(1、6、7、8) 简述:3个(9、10、11、12) 血糖来源和去路,葡萄糖6-磷酸的交叉途径 实验与计算:(1、7) 一、名词解释 1、肽键:是一分子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氨基脱水缩合而成的酰胺键(-CO-NH-),称为肽键。是蛋白质结构中的主要化学键(主键) 2、盐析: 3、酶的活性中心: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甚远,甚至位于不同肽链上的基团,通过肽链的盘绕、折叠而在空间构象上相互靠近,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构象,直接参与酶促反应的区域。又称酶活性部位 4、米氏常数:是反应最大速度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即当v = 1/2Vm时,Km = S 意义:Km越大,说明E和S之间的亲和力越小,ES复合物越不稳定。米氏常数Km对于酶是特征性的。每一种酶对于它的一种底物只有一个米氏常数。 5、氧化磷酸化:是在电子传递过程中进行偶联磷酸化,又叫做电子传递水平的磷酸化。 6、底物水平磷酸化:是直接由底物分子中的高能键转变成A TP末端高能磷酸键叫做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7、呼吸链:线粒体能将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的链锁反应体系逐步传递,最后与激活的氧结合为水,由于该过程利用氧气与细胞呼吸有关,所以将这一传递体系叫做呼吸链。 8、生物氧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和水释放能量的总过程叫做生物氧化。 9、葡萄糖异生作用:由非糖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 10、戊糖磷酸通路:指机体某些组织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 11、激素敏感激酶: 12、酮体: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分解所生成的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中间代谢产物,统称为酮体。 13、饲料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把原来营养价值较低的不同的蛋白质饲料混合使用,可能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14、氮平衡:是反映动物摄入氮和排除氮之间的关系以衡量机体蛋白质代谢概况的指标。 15、从头合成途径:利用氨基酸等作为原料合成 16、补救合成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碱基或核苷合成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化学 2.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 一、名词解释 1、等电点 2、等离子点 3、肽平面 4、蛋白质一级结构 5、蛋白质二级结构 6、超二级结构 7、结构域 8、蛋白质三级结构 9、蛋白质四级结构 10、亚基 11、寡聚蛋白 12、蛋白质变性 13、蛋白质沉淀 14、蛋白质盐析 15、蛋白质盐溶 16、简单蛋白质 17、结合蛋白质 18、必需氨基酸 19、同源蛋白质 二、填空题 1、某蛋白质样品中的氮含量为0.40g,那么此样品中约含蛋白 g。 2、蛋白质水解会导致产物发生消旋。 3、蛋白质的基本化学单位是,其构象的基本单位是。 4、芳香族氨基酸包括、和。 5、常见的蛋白质氨基酸按极性可分为、、和。 6、氨基酸处在pH大于其pI的溶液时,分子带净电,在电场中向极游动。 7、蛋白质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为。 8、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除外,均含有手性α-碳原子。 9、天然蛋白质氨基酸的构型绝大多数为。 10、在近紫外区只有、、和具有吸收光的能力。 11、常用于测定蛋白质N末端的反应有、和。 12、α-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色化合物。 13、脯氨酸与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色化合物。 14、坂口反应可用于检测,指示现象为出现。 15、肽键中羰基氧和酰胺氢呈式排列。 16、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缩写是。 17、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主要靠和维系;空间结构则主要依靠维系。 18、维持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次级键包括、、和等。 19、常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包括、、、和等。 20、β-折叠可分和。 21、常见的超二级结构形式有、、和等。 22、蛋白质具有其特异性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排列顺序。 23、蛋白质按分子轴比可分为和。 24、已知谷氨酸的pK1(α-COOH)为2.19,pK2(γ-COOH)为4.25,其pK3(α-NH3+)为9.67,其pI为。 25、溶液pH等于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 三、简答题

2017-2018年宁夏大学考博试题高级动物生物化学

宁夏大学 201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卷 考试科目:高级动物生物化学 适用专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生产系统与工程 (不用抄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Explain the Following Biochemical Terms in Chinese or in English(20分), (每题4分) 1.Operon 2.hyperchromic effect 3.cis-acting element 4.salting out 5.citriate shuttle 二、简述题(40分)(每题10分) 1.举例说明核酸结构(构象)多态性及其生物学意义? 2、胞浆中的NADH如何参加氧化磷酸化过程?试述其具体机制。 3.试述DNA复制的特点。 4.氨在血液中如何转运? 三、论述题(40分) 1.论述糖的有氧氧化代谢途径、产能及生理意义。(20分) 2.如何利用蛋白质的性质进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20分)

宁夏大学 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卷 考试科目:高级动物生物化学 适用专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生产系统与工程 (不用抄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简答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1.比较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8分) 2.比较酶的别构调节与共价修饰。(8分) 3.肌肉内代谢产生的乳酸在肌肉内不能异生为糖,乳酸会产生积累,机体是如何处理的?简述代谢过程。(8分) 4.氨基酸一般分解代谢有哪些途径?产物是什么?哪条途径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为什么?(8分) 5.比较脂肪酸β氧化与生物合成的异同。(8分) 6.何谓基因文库?何谓cDNA文库?两者有何不同?(8分) 7.核酸有无营养价值?如果供给动物缺乏核酸的食物,动物能否生存?为什么?(8分) 8.分析DNA复制、修复和重组之间的关系。(8分) 二、论述题(共2小题,共36分) 1.以反刍动物为例,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生理状态时,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如何?阐述代谢过程。(20分) 2.如何看待RNA功能的多样性?它的核心作用是什么?(16分)

(完整版)中农考博生物化学真题-吐血收集整理最全完美打印版

版本1 中国农业大学199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生物化学) 1、下列三种符号各代表那种氨基酸:Leu、Ile、Val,阐明其代谢特点。 2、肝脏在动物代谢中的作用。 3、乙酰辅酶A的代谢途径。 4、举例说明核酸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6、 DNA的半保留复制如何用试验证明。 7、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区别。 8、复制叉的结构。 中国农业大学1996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生物化学) 1、 DNA双螺旋结构中除Waston-Crick提出的外,还有哪些,说明其结构。 2、蛋白质的右手螺旋结构。 3、 DNA的超螺旋结构?哪些DNA结构易形成超螺旋结构。 4、用蛋白质结构特点说明抗原、抗体结合的机理。 5、反刍动物利用纤维素的代谢过程。 6、真核生物mRNA结构特点。 7、蛋白质中Lys的测定方法。 8、肽、肽键、肽链、蛋白质的概念 9、计算等电点。 10、体液PH调控机制。 11、复制、转录何以保证其忠实性。 中国农业大学199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生物化学) 1、反刍动物的蛋白质代谢。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其在结构层次中的作用。 3、酮体的生成?它与糖代谢的关系。 4、羊毛衫热水洗涤后容易皱缩,而蚕丝蛋白则没有这种现象,为什么? 5、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不同之处?DNA复制具备什么条件? 6、当溶液的PH为丙氨酸等电点时,它以什么形式存在? 7、操纵子与操纵基因的概念?它们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8、核糖体的功能?真核与原核生物核糖体的不同? 9、氨基酸层析的分离依据于氨基酸的那些特性?离子交换层析中选择洗脱液应该那些因素?中国农业大学1998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生物化学) 1、蛋白质二级结构定义并举例说明。 2、 AA滴定曲线的定义与含义。 3、 Km值计算方法。 4、反刍动物能量来源。 5、原核、真核生物基因表达区别。 6、 tRNA反密码定义;Wobble Hyothesis内容。 7、概念:肽键、多肽、操纵子、DNA半保留复制、核小体、过瘤胃蛋白。 中国农业大学1999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生物化学) 1、 1、反刍动物蛋白质代谢特点。 2、说明下列问题:(1)脂肪组织缺乏己糖激酶;(2)肝脏缺乏葡萄糖-6-磷酶酶;(3)肌肉组织中缺乏酰基转移酶。

生物化学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化学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B(每克样品*6.25) A.2.00g B.2.50g C.6.40g D.3.00g E.6.25g 2.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E A.精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 D.色氨酸 E.谷氨酸 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D A.盐键 B.疏水键 C.肽键D.氢键 E.二硫键(三级结构) 4.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B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 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E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在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6.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C 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小于pI C.溶液pH值等于pI D.溶液pH值等于7.4 E.在水溶液中 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D 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C.肽键的断裂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 8.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D A.粘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D.生物学活性丧失 E.容易被盐析出现沉淀

9.若用重金属沉淀pI为8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值应为:B A.8 B.>8 C.<8 D.≤8 E.≥8 10.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E A.半胱氨酸 B.蛋氨酸 C.胱氨酸 D.丝氨酸 E.瓜氨酸二、多项选择题 1.含硫氨基酸包括:AD A.蛋氨酸 B.苏氨酸 C.组氨酸D.半胖氨酸2.下列哪些是碱性氨基酸:ACD A.组氨酸B.蛋氨酸C.精氨酸D.赖氨酸 3.芳香族氨基酸是:ABD A.苯丙氨酸 B.酪氨酸 C.色氨酸 D.脯氨酸 4.关于α-螺旋正确的是:ABD A.螺旋中每3.6个氨基酸残基为一周 B.为右手螺旋结构 C.两螺旋之间借二硫键维持其稳定(氢键) D.氨基酸侧链R基团分布在螺旋外侧 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ABCD A.α-螺旋 B.β-片层C.β-转角 D.无规卷曲 6.下列关于β-片层结构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ABC A.是一种伸展的肽链结构 B.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 C.也可由两条以上多肽链顺向或逆向平行排列而成 D.两链间形成离子键以使结构稳定(氢键) 7.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BCD A.肽键B.疏水键C.离子键D.范德华引力 8.下列哪种蛋白质在pH5的溶液中带正电荷?BCD(>5) A.pI为4.5的蛋白质B.pI为7.4的蛋白质 C.pI为7的蛋白质D.pI为6.5的蛋白质 9.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的方法有:AC A.中性盐沉淀蛋白 B.鞣酸沉淀蛋白 C.低温乙醇沉淀蛋白D.重金属盐沉淀蛋白 10.变性蛋白质的特性有:AB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