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

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

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
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

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

研究时间:2007年3月~9月

学校:实验学校社会探究小队

班级:210班

课题负责人:林月莹

课题组成员:李慕蓉,许杰、李贤、叶璐豪指导教师:林秋华、陈海弟

摘要

作为城市发展的必然手段,红绿灯交管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体系中,屡屡发生的“闯红灯”事件也上升为严重的交通问题。有很多人认为国人乱闯红灯是素质的问题,其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闯红灯不仅仅是一个人素质的问题,同时和红绿灯的时间设置有直接的关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似乎人们对红绿灯的合理性上有更多的想法,有些许不满与抱怨,那么红灯、绿灯的时间分配上到底合不合理?如果不合理有什么可改进之处?都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我们想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问题,并听取有关专业人氏的意见,探讨其中的缘由,从设置规则上进行改进,使红绿灯的时间分配更加更人性化、合理化,让人“行”的安全,“行”开心。

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

林月莹,李慕蓉,许杰、李贤、叶璐豪(浙江玉环县实验学校)

林秋华、陈海弟(浙江玉环县实验中学指导老师)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玉环县发生的交通事故较多,人员伤亡严重。固然不遵守红灯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方面,但是我们在提倡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同时,其实对于对红绿灯的时间分配也是影响交通事故的一个原因。同济大学李克平教授在“中德信号灯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观点:“行人等红灯是有忍耐限度的,德国人的忍耐限度是60秒,因此德国的马路红灯最长时间不超过60秒。英国人的忍耐限度是45秒。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的调查,但上海许多路口红灯时限超过60秒,这也是导致行人乱穿马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能够通过调查研究来设置一个合理的红绿灯时间。

二.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查阅资料,设计调查问卷

第二阶段:到红绿灯现场发放问卷,对收取的资料进行统计

第三阶段:分析统计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报告

关于红绿灯时间的分配设置

据了解,历年来我县交通事故情况如下:2004年玉环县道路交通事故442起,造成57人死亡,48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1万元;2005年玉环县道路交通事故331起,造成43人死亡,37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9.9万元; 2007年玉环县道路交通事故158起,造成23人死亡,18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4.54万元。据相关部门反映,造成这么多的事故的原因多半是闯红灯以及超速驾驶等。由数据可见,虽然我县现在每年的交通事故数据在下降,但仍然值得我们去关注。而红绿灯对于交通的顺畅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红绿灯有什么作用?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12%的人认为红绿灯是指示车辆是否通行的指示灯;有12%的人认为红绿灯是指示行人是否通行的指示灯;还有72%的人认为红绿灯指示在马路上通行的一切事物是否通行的指示灯;没有人认为红绿灯是美化马路的灯。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市民对于红绿灯的作用可以说是很

明确,如果没有红绿灯,那么十字路口会一

片混乱,交通事故或者拥挤、堵车的现象也

会层出不穷。

既然红绿灯的作用这么重要,可是我们

还是看到有很多人视红绿灯于不顾,经常看

到有人乱闯红灯。央视《东方时空》连续播

出了关于“行人闯红灯”的时空调查,有些数据颇另人思考,比如有近80%的人曾经闯过红灯。而据我们的观察,我们选择了玉环三大比较繁忙的路口,分别是肯德基前面十字路口、玉环商场前面十字路口以及迪信通手机大卖场前面十字路口,观察了将近3个小时,每个路口40分钟,共有567个行人通过,闯红灯人数为447人。

(自己拍摄)

(行人闯红灯中)那行人为什么要闯红灯呢?一方面和市民素质高低有关,另一方面其实和红绿灯的设置时间也是有很大的关系。行人等待红灯的忍耐是有极限的,据有关研究发现,德国人是60秒,英国人是45秒,中国人是多少秒呢?是一个未知数。因为没有人进行过这方面的调查与统计——这折射出什么呢?折射出规则的制定者、操作者对行人的忽视。新浪网也发起过一起关于“乱穿马路”与“红绿灯设置”是否有关进行网友投票共有20891人参加投票,投票结果如下:问题一:你认为乱穿马路与红灯长、绿灯短有关吗?

认为“有关,行人过马路时间过于紧迫所导致”的占53.89%,认为“不好说,两者皆有”的占24.53%,认为“无关,是部分市民自身的道德素质问题”的占21.58%

问题二:你认为红绿灯间隔时间是否需要调整?

认为“应当,根据路段实际情况调整”的占50.09%,认为“应当,行人的等待时间超过了忍受能力”的占46.13%,认为“不应当,机动车相对行人更讲求速度”的占3.79%。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发现红绿灯的时间并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有的时候我们甚至无法在绿灯的时间内走完斑马线,而有的时候却是绿灯时间很长,以至于

导致车辆堵塞。根据我们的调查:有66%的人认为在绿灯亮起时可以安全或在指定时间通过,32%认为各路口的情况不一,2%认为不能。

而这些将成为交通意外发生的隐患,为避免意外的发生,必须从小地方抓起。我们就该如何有效分配红绿灯时间的问题,征询了路人与行人的意见。其中,54%的调查者认为红灯,绿灯各分配30秒较合理;28%的调查者认为红灯分配20秒,绿灯分配40秒较合理;12%的调查者认为红灯分配40秒,绿灯分配20秒较合理;2%的调查者认为红灯分配35秒,绿灯分配25秒较合理;4%的调查者认为红灯分配25秒,绿灯分配35秒较合理。根据我们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发现国外有一项专门的研究成果:合理的红绿灯时间设置规律一般为:绿灯时间不少于25秒,红灯不多于70秒。但是在我们调查中的一个路口,就是肯德基前面十字路口,这里的红绿灯设置是不大合理的。红灯时间为78秒,绿灯时间只有30秒。而在中国的其他地方,由于红灯时间过长,也经常看到行人闯红灯而带来的不良后果。比如在https://www.doczj.com/doc/f64559345.html,/xwzx/rdtj/t20060526_523812.htm上有一篇文章介绍某一地区有17个路口,但却有15个红灯时间超过60秒,16个有闯红灯那么红绿灯的设置和哪些因素有关呢?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在我们看来,红绿灯时间的长短是由以下几方面决定的:

第一,红绿灯的地理位置。红绿灯时间设置是有很高技术标准的,主要根据路口交通流量的大小、车道行车的比例、车行的路面状况等决定的。

第二,时间。红绿灯时间的设置分好几个时段,高峰、低谷时段的红绿灯时间都不太一样,每个路口的设置也各不相同。这与该路段的车况、路况是紧密相连的。同时和季节也有很大的关系,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人们徒步出行比较少,可适当减少斑马线的绿灯时间。特别的,在学校附近的红绿灯,应配合学生上下课时间,尽量避免在学生流量大的时候车流过大……

第三:多多考虑行人的心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很多专家提出,红绿灯的设置应该更多的考虑行人的因素。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孙向红博士也认为:“对于红绿灯,我们要提出一个‘最佳等待时距’,就是应该通过实验证明,人对于等待红绿灯所能忍受的最长时间,而且务必在设计红绿灯等待时间时,将时间保持在最佳等待时距以内。否则,让行人超出忍耐极限而遵守交通规则是非常困难的。”在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之一,是根据人的忍耐极限设计红绿灯间隔时间,所以在一些重要的交通路段设置红绿灯时间更应该考虑行人的心理,而不应该将

机动车做为主要的参考依据。

第四:可以参考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关于如何合理设置信号灯时间间隔的问题,德国专家提议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对信号灯进行智能化控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确实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浙江在线也曾写到:专家指出,现有信号灯的时间长短完全凭经验控制,显然存在缺陷。对交通信号必须进行人性化的改进,“设计智能化控制,在机动车流量减少或趋无时,绿灯应即刻切换成红灯,以免带来行人无意义的空等。在宽的路口中间设置安全岛,过完一半马路,行人可以站在安全岛上,过马路时只需要看一个方向的车辆,不需要左顾右盼。”显然,信号灯折射出的是行人的权利长期被漠视的现实。

第五:发挥集体的力量,如何通过民主的讨论和科学的论证,公平合理地分配道路资源,制定交通规则。这就需要主管部门充分地听取民意,在道路管理上更多地考虑行人的利益,减少行人的交通成本。

第六:加强人们交通意识,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为了让生命更长久,为了孩子和年迈的老人家,让我们每个人行动起来,为自己,也为别人,从此遵守交通规则,为这充满爱的世界贡献一份力量!

附件1:

表1:实验学校社会组研究性学习研究方案设计表(课题组填写)

小课题名称

关于红绿灯的时间分配

课题负责人林月莹指导教

林秋华、陈海弟

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有哪些人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各自承担什么工作)

课题组成员:许杰、林月莹、李慕蓉、叶璐豪、李贤

林月莹:设计问卷调查

李慕蓉、唐文洁、柯苏芳:统计数据

许杰:负责上网查找资料

叶璐豪、李贤:负责拍照

林月莹:撰写调查报告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有什么样的作用)

行人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这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隐患,随着每年交通事故发生率的提高,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我们更应该从小处抓起,避免一切不安定性。玉环有多处红绿等,但我们也经常看到行人、车辆在无交警的情况下乱闯红灯,这是非常危险的。乱闯红灯一方面和行人素质有关,但是红绿灯的时间分配也是一个原因。本小组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各方看法,总结问题所在。在增加交通知识的同时,并希望能给有关部门治理交通问题以帮助。

研究的步骤和方法(本课题分几个阶段实施,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课题分6个阶段实施:

1、设计问卷调查:组员每个人设计10个问题,然后进行融合并上网查找资料,最终确定调查问卷题目。

2、分发问卷调查:有50份,由各个组员每人10张,在玉环街头分发。

3、统计数据与数据分析:组员一起进行统计。

4、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5、纂笔书写调查报告

6、请老师指导进行修改

研究的条件分析(完成本课题的条件是什么,现在具备了哪些条件,目前有哪些困难,打算如何解决)

本课题的条件是人们愿意并能配合我们填写问卷调查,同时在填写调查问卷的时候是认真仔细,是其真实的想法。

现在具备的条件是:1、成员之间比较团结。 2、天气良好 3、问卷设计比较贴近人们的生活。

目前的困难:有的行人不愿意接受我们的询问,同时回答问题可能敷衍了事,影响后期数据处理的科学性。

打算以耐心的语言来沟通,同时多找几个被访问的行人

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还是其他形式)

研究的最终成果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现出现

表2:实验学校社会组研究性学习活动计划报告表

(每次活动前由课题组负责人填写)

小课题名称关于红绿灯的时间分配

课题组负责

人林月莹课题组成员

林月莹,李慕蓉,许杰、李贤、叶璐

豪、

活动时间 2007 年03 月23 日

星期第 1 次活

地点城关

活动计划(人员分工、目的、内容、形式、具体地点、时间安排、交通)今天我们选择了玉环的三大路口,分别是肯德基前面十字路口、玉环商场前面十字路口以及迪信通手机大卖场前面十字路口。我们采取的方式是观察方法。首先选择一个路口,在路口的东南西北面各设计两名同学,在1小时内观察闯红灯的人数,然后将在四个方向观察的同学将数据进行汇总。

李贤与叶璐豪负责北面路口,唐文洁和柯苏芳负责南面路口,林月莹和林秋华老师负责东面路口,许杰和陈海弟老师负责西面路口,对于各个路口的过往行人闯红灯数进行统计,同时对于闯红灯的人员进行拍照。主要是为了给大家有一个意识看看玉环闯红灯的情况,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我们调查的主要对象是行人与车主

教师意见

主要调查的是行人,没有调查有关车辆的闯红灯情况,对象范围比较局限。

审查教师(签名):

年月日

表3:实验学校社会组研究性学习活动结果报告表

(每次活动后由课题组负责人填写)

小课题名关于红绿灯的时间分配

课题组负责人林月莹课题组成员林月莹,李慕蓉,许杰、李贤、叶

璐豪、

活动时间2007年 07 月 23 日第 2 次活

地点城关

活动结果(人员分工、目的、内容、形式、具体地点、时间安排、交通、实际活动与计划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原因是什么)

林月莹、李慕蓉到商店发放调查问卷

李贤、叶璐豪到超市发放调查问卷

许杰到公园发放调查问卷

目的:了解红绿灯的时间长短是否合理

内容:在各个地点发调查问卷

形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时间安排:14:00—17:00

交通:以自己的双脚

人员分工、目的、内容、形式、交通实际活动与计划一致

具体地点、时间安排与计划不一致:具体地点安排不一致主要是原先所安排的地方接受调查问卷的人数过少。

时间安排不一致,是由于第一次发放问卷调查,不敢也不好意思象别人发放,因此心理有点紧张,以致将时间拖长了。

本次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果和收获

本次活动成果:将所有的调查问卷都发出去,并将数据都统计好,了解到红绿灯的时间合理性是人们所满意的。了解到红绿灯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方便。

收获:我们应要从小事抓起,避免一切不安定性,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增长了交通知识。

本次活动有哪些方面不如意,主要原因是什么,今后应如何避免

本次活动所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行人不愿意接受我们的询问,认为浪费时间,比较麻烦,今后应该加强训练与人沟通的技巧。另一方面就是时间安排上有点仓促,不够充分,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不过发出去的问卷调查我们基本上都收回来。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可能由于路人比较匆忙,他们的回答不一定是真实的心理想法。所以今后在设置问题上应该设置一些贴近人们生活的话题和问题。

报告人:林月莹 2007 年 9 月 2 日

附件2:

一、调查目的:了解红绿灯的时间长短是否合理

二、调查地点:城关

三、调查对象:行人、车主

四、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

您好:

这是一个关于红绿灯的调查,下面是我们设置的问题,请您回答!请在是您

意见的方框内打“√”,谢谢合作!感谢您的合作!

1.您的身份:□行人□车主

2. 在您的眼中红绿灯的概念是:

□指示车辆是否通行的指示灯□指示行人是否通行的指示灯□指示在马

路上通行的一切事物是否通行的指示灯□美化马路的灯

3.您是否遵守红绿灯的指示:(如都遵守跳过下一题)

□严格遵守□有时遵守有时不□基本上不遵守 4.您不遵守的原因是:

□反正没车(人),走(开)过去算了□有急事

□嫌太麻烦□没有意识

5.在绿灯亮起时,你是否能安全或在指定时间内通过?

□能□各路口的情况不一□不能

6.你对红灯、绿灯时间长短满意吗?□满意□不满意

7.如果给你一分钟时间,你会怎样分配红绿灯?

红灯绿灯

附录二:调查问卷统计表

统计内容:

1.您的身份:□A行人□B车主

统计结果:

调查人数选A选B

50人39人11人

百分比(%)78%22%

2. 在您的眼中红绿灯的概念是:

□A指示车辆是否通行的指示灯

□B指示行人是否通行的指示灯

□C指示在马路上通行的一切事物是否通行的指示灯

□D美化马路的灯

统计结果:

调查人数选A选B选C选D 50人6人6人38人0人百分比(%)12%12%76%0%3.您是否遵守红绿灯的指示:

□A严格遵守□B有时遵守有时不□C基本上不遵守

统计结果:

调查人数选A选B选C

50人24人23人3人

百分比(%)48%46%6%

4.您不遵守的原因是:

□A反正没车(人),走(开)过去算了□B有急事

□C嫌太麻烦□D没有意识

统计结果:

调查人数选A选B选C选D

26人6人4人3人13人百分比(%)23.0769%15.3846%11.5385%50%5.在绿灯亮起时,你是否能安全或在指定时间内通过?

□A能□B各路口的情况不一□C不能

统计结果:

调查人数选A选B选C

50人33人16人1人

百分比(%)66%32%2%

6.你对红灯、绿灯时间长短满意吗?

□A满意□B不满意

统计结果:

调查人数选A选B

50人43人7人

百分比(%)86%14%

7.如果给你一分钟时间,你会怎样分配红绿灯?

红灯绿灯

统计结果:

54%的调查者认为红灯,绿灯各分配30秒较合理

28%的调查者认为红灯分配20秒,绿灯分配40秒较合理

12%的调查者认为红灯分配40秒,绿灯分配20秒较合理

2%的调查者认为红灯分配35秒,绿灯分配25秒较合理

4%的调查者认为红灯分配25秒,绿灯分配35秒较合理

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讲解

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 研究时间:2007年3月~9月 学校:实验学校社会探究小队 班级:210班 课题负责人:林月莹 课题组成员:李慕蓉,许杰、李贤、叶璐豪指导教师:林秋华、陈海弟

摘要 作为城市发展的必然手段,红绿灯交管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体系中,屡屡发生的“闯红灯”事件也上升为严重的交通问题。有很多人认为国人乱闯红灯是素质的问题,其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闯红灯不仅仅是一个人素质的问题,同时和红绿灯的时间设置有直接的关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似乎人们对红绿灯的合理性上有更多的想法,有些许不满与抱怨,那么红灯、绿灯的时间分配上到底合不合理?如果不合理有什么可改进之处?都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我们想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问题,并听取有关专业人氏的意见,探讨其中的缘由,从设置规则上进行改进,使红绿灯的时间分配更加更人性化、合理化,让人“行”的安全,“行”开心。 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 林月莹,李慕蓉,许杰、李贤、叶璐豪(浙江玉环县实验学校) 林秋华、陈海弟(浙江玉环县实验中学指导老师)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玉环县发生的交通事故较多,人员伤亡严重。固然不遵守红灯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方面,但是我们在提倡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同时,其实对于对红绿灯的时间分配也是影响交通事故的一个原因。同济大学李克平教授在“中德信号灯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观点:“行人等红灯是有忍耐限度的,德国人的忍耐限度是60秒,因此德国的马路红灯最长时间不超过60秒。英国人的忍耐限度是45秒。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的调查,但上海许多路口红灯时限超过60秒,这也是导致行人乱穿马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能够通过调查研究来设置一个合理的红绿灯时间。 二.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查阅资料,设计调查问卷 第二阶段:到红绿灯现场发放问卷,对收取的资料进行统计 第三阶段:分析统计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报告 关于红绿灯时间的分配设置 据了解,历年来我县交通事故情况如下:2004年玉环县道路交通事故442起,造成57人死亡,48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1万元;2005年玉环县道路交通事故331起,造成43人死亡,37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9.9万元; 2007年玉环县道路交通事故158起,造成23人死亡,18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4.54万元。据相关部门反映,造成这么多的事故的原因多半是闯红灯以及超速驾驶等。由数据可见,虽然我县现在每年的交通事故数据在下降,但仍然值得我们去关注。而红绿灯对于交通的顺畅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红绿灯有什么作用?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12%的人认为红绿灯是指示车辆是否通行的指示灯;有12%的人认为红绿灯是指示行人是否通行的指示灯;还有72%的人认为红绿灯指示在马路上通行的一切事物是否通行的指示灯;没有人认为红绿灯是美化马路的灯。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市民对于红绿灯的作用可以说是很 明确,如果没有红绿灯,那么十字路口会一 片混乱,交通事故或者拥挤、堵车的现象也 会层出不穷。 既然红绿灯的作用这么重要,可是我们 还是看到有很多人视红绿灯于不顾,经常看 到有人乱闯红灯。央视《东方时空》连续播

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与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与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大学生本应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的好好锻炼自己,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很不理想。在校大学生的课余可自由支配时间较多,如何利用这些时间已经成为每一位大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当代大学生究竟是如何来分配和利用课余时间的呢?在校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究竟到哪里去了?本文通过对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数百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实证研究的视角,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分配和利用现状及其成因,并试图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闲暇时间对策 引言 选题背景:曾经,我们无比憧憬大学里的美好生活,然而经历十年寒窗苦读,当莘莘学子们终于步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后我们却往往感到非常迷茫,好像失去了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发现大学里的课余时间很多,但我们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到底想干什么,到底能干什么。于是我们在迷茫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学期。 调查时间:7月30号 调查地点: 调查形式:实地抽样调查和网络问卷 人员组成: 调查目标:了解当代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分配和利用状况,并针对其进行 正文: 一、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概况 本问卷所认为的课余时间,为周一至周五除上课、休息、吃饭等必要的时间以外所有的可自由支配时间。从调查统计数据来看,大一至大三上学期,在校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总量大致呈递增趋势,随后至毕业又呈递减趋势。这与大学不同阶段的课程安排和学习内容有密切联系。由此对课余时间分配和利用的状况也各有差异。统计显示,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生活费标准,甚至不同生源地以及是否有恋人,有无电脑等因素对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的分配和利用状况均有重要影响。此外,其毕业后的打算,对考试的态度,对课余时间与未来就业关系的态度等因素对大学生分配课余时间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问卷还涉及大学生逃课,担任学生干部等与课余时间分配利用有关的因素,欲从侧面衬托与揭示当代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分配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向大一至大四的不同专业学生共发放匿名问卷200份,收回298份,有效问卷298份。其中,网络问卷100份,收回100份。男生占53.2%;女生182人,占46.8%,基本上保持了比例平衡,符合实证分析的基本条件。在统计各项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将有效调查问卷分门别类进行汇总,力求真实客观的反映现状,并有针对性对存在的问题加以重点分析,达到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依据的效果。 二、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与利用状况 (一)课余时间利用的计划性现状 问卷结果表明,65%的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利用和分配上有大致计划;27%的学生没有计划;仅有8%的同学有严密计划。根据上述数据不难发现,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计划性总体良好,但是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倾向,有严密计划的学生比例很小。 (二)大学生逃课状况分析 1、概况

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

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

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 研究时间: 3月~9月 学校:实验学校社会探究小队 班级:210班 课题负责人:林月莹 课题组成员:李慕蓉,许杰、李贤、叶璐豪指导教师:林秋华、陈海弟

摘要 作为城市发展的必然手段,红绿灯交管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体系中,屡屡发生的“闯红灯”事件也上升为严重的交通问题。有很多人认为国人乱闯红灯是素质的问题,其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闯红灯不但仅是一个人素质的问题,同时和红绿灯的时间设置有直接的关系。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似乎人们对红绿灯的合理性上有更多的想法,有些许不满与抱怨,那么红灯、绿灯的时间分配上到底合不合理?如果不合理有什么可改进之处?都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我们想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问题,并听取有关专业人氏的意见,探讨其中的缘由,从设置规则上进行改进,使红绿灯的时间分配更加更人性化、合理化,让人“行”的安全,“行”开心。

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 林月莹,李慕蓉,许杰、李贤、叶璐豪(浙江玉环县实验学校) 林秋华、陈海弟(浙江玉环县实验中学指导老师)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玉环县发生的交通事故较多,人员伤亡严重。固然不遵守红灯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方面,可是我们在提倡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同时,其实对于对红绿灯的时间分配也是影响交通事故的一个原因。同济大学李克平教授在“中德信号灯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观点:“行人等红灯是有忍耐限度的,德国人的忍耐限度是60秒,因此德国的马路红灯最长时间不超过60秒。英国人的忍耐限度是45秒。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的调查,但上海许多路口红灯时限超过60秒,这也是导致行人乱穿马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

关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报告 (尾页附调查问卷) 调查小组人员: 本次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简析其课余时间合理性,以发现弊端,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以便使大学生们更好的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使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和美好。 一、调查问卷统计阐述 问卷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唐山学院南北校区的在校本、专科生,该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统计参加本次调查的人员中有15.28%为大一的学生,有20.84%为大二的学生,54.16%为大三的学生,9.72%是大四的学生。纸质版实际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2份,回收有效率90%。调查对象女性为37人,男性为35人。 二、数据分析 三、1.大学生课余时间分布情况 下面是我们通过调查整理得到的有效数据: 大学生课余时间分布表 表1 课余时间3小时以下 3—5小时5—7小时7小时以上 人数11 30 22 9 15.28 41.67 30.56 12.50 所占百分 比( %)

图一 根据表,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平均每天课余时间所占比例最大的是3—5小时段,有45%的比率。5—7小时占10%,7小时以上也占了15%,即大学生平均每天的课余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占到了70%。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总体上在校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还是很充裕的。 2.大学生课余活动情况 表2 课余时间主要从事活动频数 学习19 玩游戏40 睡懒觉35 回家7 体育运动7 上网46 逛街22 谈恋爱35 兼职21 社团活动 6 图二 3.大学生对待课余时间的态度 通过调查统计,得到下表: 大学生对待课余时间的态度分析 表3 如何对待课余时间频数频率 认真作安排7 9.72%

红绿灯的时间设置问题

红绿灯的时间设置问题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和交通工具的增多,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交通问题,如何科学地进行交通管理为人们所关注.现考察十字路口的交通管理办法.目前,各国对交叉路口实施交通管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中红绿灯管理是常见的一种方法. 假设平均流量已知,我们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设定适当的红灯和绿灯时间,在道路保持通畅的基础上,使在一个红绿灯周期所有车辆在路口停滞的时间之和最短(一辆车在路口的滞留时间通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每辆车遇红灯后的停车等待时间,另一部分是停车后从启动到正常车速的时间) 在本次论文研究中,我们就此问题介绍如何运用Matlab软件进建立数学建模对实际问题进行最优化处理。 关键词:红绿灯管理 Matlab软件最优化处理

The timing of the traffic problem summary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and transport increases, the world are facing traffic problems, and how to scientifically, traffic management concern for people. Now examine intersection traffic management solution. Currently, countries in the intersection of traffic management method to basically have two kinds, including traffic management is a common method. The average flow hypothesis, we should known by establishing mathematics model, setting appropriate red and green time, on the basis of keeping unobstructed road, make in a traffic light cycle all vehicles at intersections stagnation total time shortest (a car in the intersection of retention time usually includes two parts, one is each car event of a red light after parking waiting time, another part is after parking from start-up to normal speed in this paper the time) study, we introduce how to use this software Matlab into establish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actual problem optimal processing. Keywords: traffic management software Matlab optimum processing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军事理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指导教师:翟存明 调研小组成员名单及成绩

调查报告正文: 第一部分:调查整体情况 一、选题意义 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一个阶段,也是积累知识,丰富自己的关键时期。相对于之前的学习生活,大学可供我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那这些课余时间在校学生究竟是怎么安排的呢?他们能否平衡好生活,学习和娱乐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情况,提高大家时间利用效率,我们成立了调查小组,本次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从而简析其业余时间合理性,以发现弊端,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以便使大学生们更好的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使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和充实。 二、问卷特色

此次所用于调查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问卷,是我组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制作完成的。小到字体的使用,视觉美观感,大到每一道问题的意义,我们都慎重考虑过。开头语使用了有趣的甄嬛体,让枯燥的问卷生动起来;在选择题之前,特别加入了学生基本信息的调查,包含同学们的班级和宿舍氛围,毕业后的目标,学院及专业等信息。对研究分析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起到很大辅助性作用。在问卷的封底加入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使问卷更有意义。 三、调查对象 在甘肃省内,以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省外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学校。在2014年11月19日至2014年12月4日期间,共收集7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4份,其中男生占47.3%,女生占52.7%,大一学生占总体的77%,大二占17.6%,大三占5.4%。 四、调查存在问题 样本容量偏小,不具有十分广泛的代表性。调查对象中大一,大二人数较多,大三,大四人数较少,故主要对大一,大二,大三进行分析,有一定局限性。 第二部分:数据统计 基本情况分析 1、大一、大二、大三分布情况(柱形图) 从图中看:本次调查中大一大二的学生占大多数。 2、文科、理科、艺术生分布情况(条形图)

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安排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安排调查报告 本学期在同学的协助下, 对本校大学生了进行调查, 调查主题为大学生课外时间安排及学学习情况。进入大学后, 大学生脱离了高中生活状态,学习压力有所降低,同时相对自由,课外时间大幅增加, 再加上部分同学自制力差, 课外学习时间比例大为减少。因此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此次调查可以大致了解学生打开外时间利用情况,以及课外自主学时间所占的比例。 调查的形式为问卷调查, 在网络上针对大学生随机发放问卷, 最终对一百份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包括性别、年级、大学生课余时间量、大学生上自习的频率、大学生主要课余时间、大学生期望及兴趣爱好的课余活动情况、大学生主要活动时间量安排情况等问题。最终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的业余时间比较充裕, 有2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业余时间正好, 但在大量的业余时间里无论是周一至周五还是周末利用业余时间上网的人数居高不下, 而使用网络的目的也主要以聊天玩游戏的居多,单独用于学习的较少。另一方面,学生在业余时间的安排上没有认真的考虑,仅有30%同学认为安排得当, 40%的同学安排一般, 而30%的同学是对业余时间安排的不丰富, 甚至是枯燥。因此,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基本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大学生业余活动中做兼职或义工的人数很少, 仅占10%左右。这不利于大学生在技能和经验上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及后走向社会。 在课外学习方面, 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课余学习”、社交”、“体育锻炼”是大学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 因此课外学习也是课外活动的重要一方面。本次调查对是否到图书

馆或者自习室去学习这个问题中, 35%的学生是肯定的,而对大一新生,更高达到52.0%,且因为查阅学习资料去图书馆的同学占到62%以上 . 可见图书馆、自习室是大学生自习的主要场所, 在大学生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 调查显示大一学生因为中学时代的学习习惯而坚持上自习, 他们大多的生活习惯也依然是“三点一线”---即寝室、教室、自习室。对他们而言,习惯大学生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大二的学生因为各种学校活动而忙碌。大二生本身课余时间少于大一生, 加上学习劲头不如刚到大学不到一年的大一生,他们更多时间用于社交,游戏,谈恋爱等。大三很多学生为想考研、考公务员、或是过级考试而努力, 故经常上自习的人比重有所上升。大四学生忙于找工作与设计毕业论文, 惟有考研的学生在坚持上自习, 他们将更多时间花费在利于走上社会的实践活动。 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通过对所的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 大一学生的课外时间最多, 平均达到每天六小时, 而大三考研学生的课外时间相对较少, 平均每天两小时。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课外生活自我安排的态度可以看出, 50%同学都是稍微安排自己的课外生活,余下的部分,约有20%是仔细安排,而大多数都是无所谓或者不安排, 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己的课外生活都是没有自主安排得, 由此看出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质量出于一个不理想的水平之上,有待解决。第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类型以娱乐兼并学习为主。在学生课余活动中选择率最高的是上网,自习,而睡觉、玩手机、体育运动也是其主要活动, 这说明大学生课余生活类型是以娱乐主导为主。第三, 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利用情况不够理想课余生活脱离了社会, 不利于技能和经验的提高, 在大学生的课余

数学建模 红绿灯问题

十字路口红绿灯的合理设置 陈金康 检索词:红绿灯设置、红绿灯周期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城市交通的指挥棒,红绿灯对交通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红绿灯的设置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到交通秩序;还有可能会影响到行人和自行车的安全。 目前杭城还有很多路口的红绿灯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我们以古墩路一个路口(界于天目山路和文苑路之间)的红绿灯设置为例,该路口是刚开通的,交管部门对路况和车流量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因此红绿灯的设置存在一些问题。该路口的车流量相对比较小,有几个方向的车流量特别小,但绿灯时间设置太长,经常出现路口空荡荡但是车辆必须长时间等待的情况;同时在这样的路口,右转红灯显得有些多余。另外,该路口不同时段的红绿灯设置没有什么区别,显然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下面我们就针对该路口来研究一下红绿灯设置的合理方案。我们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红绿灯周期的设置以及一个周期内各个方面开绿灯的时间。 二、模型的建立 1、红绿灯周期 从《道路交通自动控制》中,我们可以找到有关红绿信号灯的最佳周期公式: s q L C ∑ -+= 15 其中 : C 为周期时间。 相位:同时启动和终止的若干股车流叫做一个相位。 L 为一个周期内的总损失时间。每一相位的损失时间I=启动延迟时间-结束滞后时间;而整个周期的总损失时间为各个相位总损失时间的和加上各个绿灯间隔时间R 。(通俗地讲,启动延迟时间即司机看到绿灯到车子启动的反应时间,结束滞后时间即绿灯关闭到最后一辆车通过的时间。) 即R I L +∑= q 为相应相位的车流量 s 为相应相位的饱和车流量。(当车辆以大致稳定的流率通过路口时,该流率即该相位的饱和车流量。) 2、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开绿灯时间的分配 不妨忽略黄灯,将交通信号灯转换的一个周期取作单位时间,又设两个方向的车流量是稳定和均匀的,不考虑转弯的情形。

宿舍内业余时间调查报告

宿舍内业余时间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xx大学学生课余时间的安排的调查报告XX大学 题目:关于xx大学学生课余 时间安排的调查报告 学院:专业:学生姓名: 学号:任课教师:调查对象: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关于xxx大学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一)调查背景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自从告别中学时代的繁重学习任务和紧张的学习时间,我们步入了自由、自主的大学校门。在这崭新的时代,我们能够独立掌握作息时间,自由分配课余时间,自主安排业余生活。所以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是大学生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关注现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对大学生的以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二)调查目的 为了能进一步详细了解大学生在业余时间的安排情况,

尽可能改善大学生业余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在该方面的认知,鼓励大学生拥有丰富健康的业余生活,促进大学生在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让大学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一、调查对象及方法(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部分XXX大学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年级不限比例。 (二)调查方法 1、以问卷调查为主,共发放30 份问卷,实际收回30 份,有效率100%。。 2、采取将问卷进行现场发放以及当场回收,或者宿舍问卷投放,在规定时间内将填答完成的问卷回收。(随机发放)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课余时间的现状分析 1、大学生课余时间及课余活动状况 (1)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见下表) 通过对所搜集的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统计的30名大学生只有%的学生认为课余时间不充足,认为课余时间充足和一般的比例占大多数,达到%,从这点我们得出大学的课余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多。此外在周一至周五的课余时间里,课余时间有2到4小时,其人数为15人,比例占总人数的50%;课余时间在4到6小时的人数为8 人,占总数的%;而

交通路口红绿灯__数学建模

交通路口红绿灯 十字路口绿灯亮30秒,最多可以通过多少辆汽车?一问题重述 因为十字路口的交通现象较复杂,通过路口的车辆的多少依赖于路面上汽车的型号,数量和它们的行驶速度和方向以及同时穿过路口的非机动车辆的行人的状态等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在求解“十字路口绿灯亮30秒,最多可以通过多少辆汽车”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二模型假设 (1)十字路的车辆穿行秩序良好不会发生阻塞; (2)所有车辆都是直行穿过路口,不拐弯行驶,并且仅考虑马路一侧的车辆。 (3)所有车辆长度相同,并且都是从静止状态开始匀加速启动; (4)红灯下等侍的每辆相邻车之间的距离相等; (5)前一辆车启动后同后一辆车启动的延迟时间相等。 另外在红灯下等侍的车队足够长,以至排在队尾的司机看见绿灯又转为红灯时仍不能通过路口。 参数,变量:车长L,车距D,加速度a,启动延迟T,在时刻 t 第n 辆车的位置 S n(t) 用数轴表示车辆行驶道路,数轴的正向为汽车行驶方向, 数轴原点为红绿灯的位置。于是, 当S n(30)>0时, 表明在第30秒第n辆车已通过红绿灯,否则,结论相反。

三模型建立 1.停车位模型: S n(0)=–(n-1)(L+D) 2. 启动时间模型: t n =(n-1)T 3. 行驶模型: S n(t)=S n(0)+1/2 a (t-t n) 2, t>t n 参数估计 L=5m,D=2m,T=1s,a=2m/s 四模型求解 解: S n(30)=-7(n-1)+(30-(n-1))2>0 得 n≤19 且 t19=18<30=t 成立。 答案: 最多19辆车通过路口. 改进:考虑到城市车辆的限速,在匀加速运动启动后,达到最高限速后,停止加速, 按最高限速运动穿过路口。 最高限速:校园内v*=15公里/小时=4米/秒,长安街上v*=40公里/小时=11米/秒,环城路上 v*=60公里/小时=17米/秒 取最高限速 v*=11m/s,达到最高限速时间t n*=v* /a+t n =5.5+n-1 限速行驶模型: S n(t)=S n(0)+1/2 a(t n *–t n )2+v*(t-t n*), t>t n* =S n(0)+1/2 a (t-t n) 2, t n*>t>t n = S n(0) t n>t 解:S n(30)=-7(n-1)+(5.5)2+11(30-5.5-(n-1))>0 得 n≤17 且 t17 * =5.5+16=21.5<30=t 成立。 结论: 该路口最多通过17辆汽车.

大学生课余时间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余时间调查报 告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集中实践项目报告 题目:南昌理工学院在校学生 课余时间安排调查 实训小组:第二实训小组 专业班级:10级市场营销本科二班指导教师:胡建宏 时间:—

摘要 目前大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较多,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已经成为现在许多大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能否高效率并且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我们大学生大学四年能否合理规划。为了提高大家对课余时间的重视,合理规划课余时间,我们展开了对我校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这次调查,我们采取了分层抽样调查和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交叉运用,由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时间安排上有较大的差异性,为了准确客观的反应实际情况,大学生本应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的好好锻炼自己,但是目前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很不理想,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研究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因素,并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可行的解决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对策,以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调查

目录 一、调查背景 (3) 二、调查目的 (3) 三、调查内容 (3) 四、调查对象及单位 (3) 五、调查方式和方法 (3) 六、调查程序及时间安排 (4) 七、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4) 八、调查结论与建议 (11) 附录一调查方案 (14) 附录二调查问卷 (16) 附录三问卷分析 (17) 小结 (30)

南昌理工学院在校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调查一.调查背景 大学时光是美好的,时间是珍贵的,我们的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课余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充分。我们大学生能否高效率并且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毕业之后我们的未来。为此,我们进行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调查,用来分析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现状,并提出关于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的合理化建议。 二.调查目的 1.了解南昌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使用情况; 2.了解南昌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是否利用课余时间作出相应的计划安排情况及利用时间的效率; 3.了解南昌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生对大学生活的认知; 4.了解南昌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生对自己的课余生活的想法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调查内容 1调查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主要在哪些方面; 2.影响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因素; 3.调查大学生课余在各项活动时间分配状况; 4.获取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主要动机;

大学生课余时间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余时间调 查报告

大学生课余时间调查报告 调查人员: 院系:地理与旅游学院,艺术教育(空乘与礼仪方向)指导教师:

一、前言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大学四年,可能只是转眼之间的事情。现在的大学生不会像以前那样每天都在题海中度过,大学的课程不如高中时那样多,也不用再过那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也会变得丰富起来了。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是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刻,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场所。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矛盾,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如何处理、协调这些学习与生活间矛盾,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使得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一次大学生课余时间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 调查范围: 调查对象: 调查人: 调查分工:小组讨论确定;由小组四人在不同地点发放问卷; 数据统计处理完成,小组全体成员对结果进行讨 论,并完成初稿,经小组讨论修改后成文。

二.研究方法 1.问卷 我们经过对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调查问卷的分析,写出《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问卷》。该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以及对其看法与感受。问卷采用ABCD等几个选项中选择,采用匿名记票。 2.抽样调查 我们调查分析的总体是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奉贤校区部分大学生。本次调查经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采取自愿填写的形式。为使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我们随机抽取大一大二的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30份(大一、大二各15份)问卷(见附表),实际收回28份,有效问卷25份。 3.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收回问卷后,经过统计各个问题的选项的数目,然后再经过计算得出相应比例,将数据处理成图表形式。接着对数据中两个年级进行总体分析,再对不同年级进行纵向分析,进而得出以下结果。 三.数据分析及结论 【1题】在大学你是否感到空虚?

关于红绿灯时间设置最优化的研究

关于红绿灯时间设置最优化的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韩琰、姬生苓、王东妮 摘要: 近几年,北京正处于改善交通拥堵的热门时期。我们通过查阅关于各国交通现状的资料并结合北京现状,对北京交通改善提出设想,希望对现有的一些物质条件进行改造,提出关于红绿灯时间设置最优化的研究,以此在最大程度上减轻车辆在某一单方向上拥挤,而在另一方向上却畅通无车的现象,并改善行人及车辆在无车时仍需长时间等待的状况,减少闯红灯现象,从而缓解北京的车辆拥堵状况。我们主要的研究依据是,通过车流量的大小、行人的忍耐程度,以及经济与环境保护等条件,建立合理的路口模型,从而计算出红绿灯的最优时间设置。 关键词:红绿灯时间优化设置减少堵塞减少闯红灯建立模型 一、立项背景 首先,以北京现状为背景。 我们申请立项时,正处于北京为改善交通拥堵而进行改革的热门时期。 北京作为文化古都、祖国心脏、世界交流中心,是一个现代化与工业化并驾齐驱的城市,大量人口涌入京城,机动车数量剧增,道路拥堵成为必然。为缓解车辆拥堵的情况,北京市政府也陆续实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例如实行限行、措时上下班、摇号上牌照等。但是我们发现,政策实行一段时间后,效果又开始变得微乎甚微。 于是,我们想到借鉴一下其他国家治理道路拥堵问题的办法。为此,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找出国际上一些国家是如何来治理交通拥堵现象的,大体上分以下三种: 1、公共交通享有优先权 在美国,公交车辆优先权。美国努力改进公共巴士的服务质量,提高运行速度和舒适度,以吸引更多的乘客。近年来,在美国一些大城市实施的快速公共汽车交通规划,其中心概念是给予公交车辆优先权,目标就是使人次运输量能力达到最大,而不是车辆的运输量能力。 在巴黎,政府修建了公交快速专用道。公共汽车的运营速度提高了20%~30%,确保了运营的准时。由于车速提高,节省油耗6%~7%,并减少了20%~40%的废气污染。 这样的例子还有渥太华修建公交快速专用道、东京公交承担了80%运量等。 2、征收税费 伦敦进入市中心需教拥堵税。03年起,伦敦对进入市中心8平方英里范围内的车辆,从早晨7点到下午6点半征收5英镑的“进城费”,并提高燃油税。另外,为缓解每天早晨上班高峰期交通阻塞的情况,英国政府准备采取措施,限制家长每天用私家车接送孩子上学。 无独有偶,葡萄牙首都里斯本04年开始像伦敦一样,向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征收交通拥堵税,且市中心另外两个老城区已经禁止除本地居民之外的汽车通行。 在韩国,96年汉城就将汽油税提高了一倍,并征收道路使用费。一是征收“交通拥挤费”,每辆车收2000韩元。二是对乘员3人以上的车辆进行免费。在汉城,私家车自律参加每周停运一天,可享受减免汽车税的优待。 3、因地制宜治理交通拥堵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调查报告 一.引言 与高中为了考上名牌大学而整天在题海中浴血奋战的生活不同,在大学,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相对来说自由了不少,课余时间也充裕了很多。因此,课余时间也逐渐成为我们大学生活的一个主要部分。但是大家都在干些什么呢有没有对自己的课余时间很好的安排从课余时间中大家都获得了什么呢大家是如何认识,看待课余时间安排问题呢 基于以上提出的问题,我们确定了以下调查研究的主题及主要的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课余时间如何安排,是否合理利用,以及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简要分析同学们出现这种问题的可能原因,以便引起更多社会人士的关注,提出建议更好,更合理的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由于课余时间是大家学习专业以外知识,发展个人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尤为重要。我们希望能发现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弊端,帮助大学生革除弊端,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课余生活的全新认识,提高大家对课余生活安排的科学性,从而更有效充分地利用时间,让大家的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满足。 因此,带着调查问题和调查目的,我们对山大、山经、山建等驻济高校的10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我们总发出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收回率为100%;其中男生发出50份,女生发出50份。 以下,是我们对收到的问卷中的典型问题进行的分析. 二、问卷分析 1.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总体安排 针对是否应做课余规划:其中50%的男生选择有必要稍作安排;18%选择认真安排;28%选择不安排,但有4%无所谓。 从以上调查数据结果分析可知大多数人能够意识到安排课余时间的必要性,能坚持到以至于成为一个好习惯的并不多,大部分是只是偶尔想起会有所行动。

关于红绿灯设置问题

红绿灯设置 摘要 本题为交通灯的优化设计问题,根据交通流与流体的相似性,我们建立了车辆的流动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动态模型,并分别对其进行深化分析。该模型的目标是根据不同的交通情况,求解相应的交通灯的最优配时方案,使得目标车通过象山大道十字路口的预期时间极小。流动模型的主体应用了车流波的理论来设计出最优配时方案。 问题重述 考虑到如果单纯用动力学求解,由于需要考虑目标车辆的各个过程(加速,减速,匀速)并且由于目标车辆受到周围前后的车辆的影响较大,如果在这样一个模型内求解问题,会导致需要考虑的变量过多,不确定因素太大,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直接对整个车流进行计算,最后再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目标车辆与车流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忽略车辆运动的某些不必要的细节,使计算得到大大简化。 模型假设 如果将每辆车看成一个流体质点,在道路交通较为流畅的情况下,假设车辆在公路上的运动是匀速的,相邻两车的间距相等。同时,如果将车辆的运动看成是流体质点的移动,考虑到模型建立的方便,可将这样的流动进一步简化为连续的均匀流动。 1,道路的直线模型 在真实的生活中,由于受到地形、周围建筑的影响,一般道路的走向并不是严格的直线,但是在转弯不太明显的情况下,这样的非线性对汽车的行驶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比如说,北京的道路交通网是以环状配合发散的边连接各个环路的射线组成,就可以等效为这样直线模型。同时将道路网络简化为相互垂直的网格。 2减速和加速过程可以忽略 考虑到如果汽车以V 0 (m/s)行驶的过程中遇到红灯,汽车将会经历一个减速过程,最后停在红灯线前,为了使模型较为简练,近似地取0b 3 v v =作为汽车在这个过程中的速度。同样的,当绿灯亮时,汽车将经历一个加速过程,最后以一个较大V a =V 0的速度离开路口,模型建立的时候认为加速过程较短,可以忽略,汽车离开路口的速度为V a 。 3,车流密度和速度假设 定义一个变量车流密度k (辆/km)表示在一千米长的道路上的平均的车辆数目。假设k 只是速度v 的函数,即()k k v =,并且,v 越大,则k 越小,v 越小,则k 越大。 模型建立 1.3.1车流波及波速 列队行驶的车辆在信号交叉口遇到红灯后,即陆续停车排队而集结成密度高的队列;当绿灯开启后,排队的车辆又陆续起动疏散成一列具有适当密度的队列。 车流中两种不同密度部分的分界面掠过一辆辆车向车队后部传播的现象,称为车流的波动。

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分配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分配的暑期社会实践 报告 篇一: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调查报告 化学化工系材 料六班 寝室 大学生课余时间查报告211 组员名单: 调查方案: 调查思路 该项调查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对该项调查作调查设计,并设计调查方案和问卷;第二步,依据调查方案和问卷在校内实施调查,收集一手数据;第三步,对一手数据进行整理并用图表表示;第四步,进行数据分析,对分析结果给予归纳和解释,写出全程调查分析报告。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的生活时间分配状况,时间,充分认识现实状况。度、体制的改革, 调查对象 调查单位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具体采用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男女比例1:1,样本200,大一到大四各为20%,30%,30%,20%。

调查时间与地点 XX-5-26至XX-5-30晚上寝室 补充说明: 与原调查方案相比,调查对象,调查方法有了变化。计划调查对象为怀化学院全体学生,虽然可以全面调查但工作量大,整理分析复杂,准确性差,不便总结。采取典型调查方式,修改后的调查对象为怀化学院数学系与工商管理系,相对随机抽查,实行局部调查,工作量变小,整理分析简单,精确性强,便于更准确反映全貌,但是抽样误差变大。 原调查计划采用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样本200,大一到大四各为25% 男女比例1:1,样本200,30%,30%,20%。执行缺乏足够精确,样本流失8,. 大学生课余时间休闲方式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这是一份关于课余时间分配的调查问卷,用以对当代大学生生活安排的研究。您回答得真实性将直接影响研究结果。问卷结果将仅用于研究,对于您的回答将严格保密。谢谢您抽出时间予以配合!( ^_^ ) 填写要求: 1、请你在所选择的问题答案上打对号。 2 34

关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调查报告大学,是我们人生至关重要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我们学习知识、丰富生活的黄金时期。大学的生活是非常自由的,我们拥有了更多的可以支配的课余时间,但是在那些课余的自由时间里我们又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的呢?是学习?是逛街?还是上网?或是兼职……近日,针对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这个话题,同时也为了了解自己身边同学的课余活动情况,我们团队对我校各院展开了一次课外调查。 一,调查目的。 通过一定的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情况,同时为提高学生时间利用率提供几点建议。 二,调查方式及对象。 以安工大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为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分发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收回率为100%,其中男生50份,女生50份。 三,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表明,约有88%的学生认为目前他们业余时间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只有12%的学生没有发觉其中有问题,或是问题很少,可以忽略,最终发现这些问题主要有主要一下几个方面: 1,人生目标不明确,枉然无所适从; 从调查情况来看,现在的大学生不会像以前每天都在题海度过了,所以大学生的业 余生活也变得丰富起来了。现今大学生业余生活基本上是靠上网,看书,逛街,睡 觉以及兼职来维持的。很多大学生对这种现状持着一种模糊的态度。他们对课余生 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因而并没有明确的安排,计划不清楚自己的课余生活到底是如 何进行的,也不知道自己的业余生活应该如何丰富。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明确的 目标,因此没有学习的动力,也没有实践的激情。对一切都显得茫然无措,无所适 从。 2,不懂得珍惜时间,时间效率较低。 大学生活自由,课余时间充足,但束缚较少,选择太多,致使很多大学生不懂得合 理利用课余时间,时间效率较低。一方面,很多闲置的时间,很多要做的事情,也 不知道怎么开始,如何去做,多学习生活显得茫然;另一方面,大学生活较自由,缺乏必要的束缚,缺乏自制力,不善于安排生活,掌控时间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效 率也较低。 3,学习时间不足,过于沉迷于娱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0%的同学将课余时间用于上网玩游戏,只有10%的同学将主 要的课余时间用于看书和学习,另外关于课余学习时间,10%的学生学习时间少于 2小时,55%的学生学习时间在2到5个小时,32%的学生学习时间为5至8个小 时,只有3%学习时间超过8小时。关于电脑的使用,80%的学生主要用电脑来聊 天和大游戏,只有12%的学生主要用电脑来学习。根据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的课 余时间主要用于游戏娱乐,而用于学习的时间明显偏少。同时,大家对电脑的使用 也充分说明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它,它能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而使 用不当,它也会成为我们学习的绊脚石, 4.参加社会实践太少,社会交际能力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8%的学生课余时间参加兼职工作,22%的学生参加社团 活动。这说明了大多数学生的大学生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缺少社会经历,因 此社会交际能力不足。

红绿灯的时间设置问题之令狐文艳创作

红绿灯的时间设置问题 令狐文艳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和交通工具的增多,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交通问题,如何科学地进行交通管理为人们所关注.现考察十字路口的交通管理办法.目前,各国对交叉路口实施交通管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中红绿灯管理是常见的一种方法. 假设平均流量已知,我们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设定适当的红灯和绿灯时间,在道路保持通畅的基础上,使在一个红绿灯周期内所有车辆在路口停滞的时间之和最短(一辆车在路口的滞留时间通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每辆车遇红灯后的停车等待时间,另一部分是停车后从启动到正常车速的时间)在本次论文研究中,我们就此问题介绍如何运用Matlab 软件进建立数学建模对实际问题进行最优化处理。 关键词:红绿灯管理Matlab软件最优化处理 The timing of the traffic problem summary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and transport increases, the world are facing traffic problems, and how to scientifically, traffic management concern for people. Now examine intersection traffic management solution. Currently,

countries in the intersection of traffic management method to basically have two kinds, including traffic management is a common method. The average flow hypothesis, we should known by establishing mathematics model, setting appropriate red and green time, on the basis of keeping unobstructed road, make in a traffic light cycle all vehicles at intersections stagnation total time shortest (a car in the intersection of retention time usually includes two parts, one is each car event of a red light after parking waiting time, another part is after parking from start-up to normal speed in this paper the time) study, we introduce how to use this software Matlab into establish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actual problem optimal processing. Keywords: traffic management software Matlab optimum processing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城市交通的指挥棒,红绿灯对交通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红绿灯的设置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到交通秩序;还有可能会影响到行人和自行车的安全。目前杭城还有很多路口的红绿灯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我们以古墩路一个路口(界于天目山路和文苑路之间)的红绿灯设置为例,该路口是刚开通的,交管部门对路况和车流量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因此红绿灯的设置存在一些问题。该路口的车流量相对比较小,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