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
- 格式:ppt
- 大小:563.50 KB
- 文档页数:89
黄酮定义:黄酮是一大类以苯色酮环为基础的酚类化合物。
植物中由苯丙氨酸产生的肉桂酰辅酶A,经碳链延长环化生成的查耳酮,再衍生成的各种α苯基衍生物。
其中有些可用于心血管病的治疗。
结构: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常连接有酚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官能团。
此外,它还常与糖结合成苷。
黄酮分类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主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类:黄酮类(flavones)、黄酮醇(flavonol)、二氢黄酮类(flavonones)、二氢黄酮醇类(flavanonol)、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s)、黄烷-3,4二醇类(flavan-3,4-diols)、双苯吡酮类(xanthones)、查尔酮(chalcones)和双黄酮类(biflavonoids)等十五种。
另外,还有一些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很复杂,其中包括榕碱及异榕碱等生物碱型黄酮理化性质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并且由于糖的种类、数量、联接位置及联接方式不同可以组成各种各样黄同感类。
组成黄酮苷的糖类包括单糖、双糖、三糖和酰化糖。
黄酮苷固体为无定形粉末,其余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
黄酮类化合物不同的颜色为天然色素家族添加了更多色彩。
这是由于其母核内形成交叉共轭体系,并通过电子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因而显现出颜色。
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乙醇、甲醇等极性强的溶剂中;但难溶于或不溶于苯、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糖链越长则水溶度越大。
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
酸性强弱因酚羟基数目、位置而异。
黄酮的功效黄酮的功效是多方面的,它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剂,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如花青素、花色素可以抑制油脂性过氧化物的全阶段溢出,这种阻止氧化的能力是维生素E 的十倍以上,这种抗氧化作用可以阻止细胞的退化、衰老,也可阻止癌症的发生。
黄酮类的化学成分
黄酮类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异黄酮、黄酮醇和黄酮类似物等。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植物源性多酚化合物,常见于水果、蔬菜、茶叶和巧克力中。
其中,黄酮是最常见的一类,包括黄酮酸、黄酮醇等。
异黄酮与黄酮的差别在于它们的芳环C环上有一个不饱和键。
黄酮苷是黄酮与糖基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常见的有大豆苷、山楂苷等。
黄酮类似物则是指与黄酮结构相似的化合物。
摄入后,大部分类黄酮与肠道微生物组(菌群)相互作用,改变结构,并分解成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代谢物。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1)水提取法:黄酮化合物包括黄酮苷元和黄酮苷类两种其中黄酮苷类有一定的水溶性,尤其在热水中的水溶性增大。
缺点是提取后杂质较多并且提取率低,且容易霉变,一般提取后用乙醇处理方能进行下一步实验。
(2)有机溶剂提取法:对于黄酮苷类和极性较大黄酮苷元,甲醇和乙醇都是较常用的提取剂,一般用60%左右的希醇提取黄酮苷类,95%的提取黄酮苷元,如提取物中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色素则应用石油醚萃取这些色素。
(3)碱提取法:黄酮类化合物大多都有酚羟基,易溶于碱性溶液,碱水溶解和再将溶液调成酸性,则黄酮类化合物即可析出。
当提取花果实等含有大量果胶,粘液等水溶性杂志的药用部位时,以用石灰水是上述杂质沉淀。
实例:(1)碱溶酸沉淀法:原理,黄酮类化合物成弱酸性,易溶于碱性溶剂。
底物:银杏叶片器材:微量移液器(1 ml) (上海热电仪器有限公司) ,TGL216C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 2XZ21 型旋片式真空泵(临海市精工真空设备厂) , 752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MP500B型电子天平(上海第二天平仪器厂) , EK2120G型分析天平(日本A&D 公司) ,3041 型恒温水浴锅(德国KOTTERMANN 公司) ,索氏提取器。
试剂:乙醇、盐酸、NaNO2、Al (NO3 ) 3、NaOH等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芦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方法:准确称取5. 000 g银杏叶粉,加入蒸馏水,用浓度为8%的NaOH 溶液调节其pH值,在一定的物料配比、温度、pH值、时间条件下煎煮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在一定温度下用稀盐酸调到一定pH值后静置24 h,抽滤,沉淀物水洗至中性, 60 ℃恒温下干燥得干浸膏(总黄酮)。
(2)有机溶剂提取法:原理:黄酮类化合物极性较小,易溶于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等,但不易溶于极性较大的溶剂如水灯。
材料:山楂叶片试剂:95%乙醇AR;甲醇CP;三氯化铝CP;盐酸CP;丙酮CP;乙醚CP;氨水CP;正丁醇CP;冰乙酸CP;乙酸乙醋CP. 仪器:紫外光可见光自动记录分光光度计,旋转薄膜蒸发器,高速冷冻离心机。
黄酮类结构式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它们的化学结构包括大环的二苯基丙烯酮环和苯基环,其中二苯
基丙烯酮环上还可能有氢、羟基或甲氧基等官能团的修饰。
黄酮类化
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例如抗氧化、细胞抗炎、抗肿瘤、血管扩
张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结构式:
1. 槲皮素(Quercetin)
槲皮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许多水果、蔬菜中。
它的生物活
性包括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
槲皮素的结构式如下:
2. 大黄素(Chrysin)
大黄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
它具有一定的生物
活性,例如抗炎、抗癌等。
大黄素的结构式如下:
3. 芦丁(Rutin)
芦丁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尤其是花瓣、花粉中。
它可以被用作血管扩张剂和抗炎剂。
芦丁的结构式如下:
4. 桑黄素(Morin)
桑黄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桑树叶子中。
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例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
桑黄素的结构式如下:
5. 山柰酚(Kaempferol)
山柰酚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例如茶叶、柑橘、洋葱等。
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例如抗氧化、抗炎、抗癌等。
山柰酚的结构式如下: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结构式。
随着对自然产物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黄酮类化合物被发现并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了很大的应用前景。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主要依据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黄酮骨架的天然植物化合物。
它们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根据其结构特点,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为苷类黄酮、异黄酮、黄酮醇和黄酮酸四大类。
一、苷类黄酮苷类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中最常见的一类。
它们由黄酮骨架与糖基(如葡萄糖、半乳糖、木糖等)连接而成。
苷类黄酮在植物体内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并且常常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
例如,大豆异黄酮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具有调节内分泌、抗氧化、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
此外,桑葚苷、花青苷等苷类黄酮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异黄酮异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员。
它们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区别在于,异黄酮的C环上存在一个或多个非芳香环。
异黄酮在植物体内主要以糖苷或甙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游离形式存在。
异黄酮具有抗癌、抗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
例如,芦丁是一种常见的异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此外,柚皮素、木酮素等异黄酮也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
三、黄酮醇黄酮醇是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员。
它们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区别在于,黄酮醇的C环上存在一个或多个氢原子。
黄酮醇在植物体内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也可以以醣苷或醛的形式存在。
黄酮醇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例如,槲皮素是一种常见的黄酮醇,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等多种作用。
此外,芦荟素、黄酮醇等黄酮醇也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
四、黄酮酸黄酮酸是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员。
它们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区别在于,黄酮酸的C环上存在一个或多个羧基。
黄酮酸在植物体内主要以酯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醣苷或醛的形式存在。
黄酮酸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
例如,咖啡酸是一种常见的黄酮酸,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
此外,绿原酸、橙皮苷等黄酮酸也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黄酮骨架的天然植物化合物。
根据其结构特点,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为苷类黄酮、异黄酮、黄酮醇和黄酮酸四大类。
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一、引言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生理作用。
这些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在本文中将得到详细介绍。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与分类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苯并吡喃环结构的天然产物,其结构基本上由两个苯环和一个吡喃环组成。
根据其结构特点,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为单体黄酮、异黄酮和花色苷三大类。
三、单体黄酮的主要结构类型1. 黄酮黄酮是最简单的单体黄酮,其分子结构由两个苯环和一个吡喃环组成。
常见的黄酮包括芦丁、山奈素等。
2. 岩蒿素岩蒿素是一种含有3-羟基-4-甲氧基苯基基团的单体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
3. 木犀草素木犀草素是一种含有4'-羟基-3'-甲氧基苯基基团的单体黄酮,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
四、异黄酮的主要结构类型1. 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含量最高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与黄酮相似,但在吡喃环上有一个双键,具有良好的雌激素样作用。
2. 葛根素葛根素是一种含有4',5-二羟基苯基基团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降血压作用。
3.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是一种含有3,5-二羟基苯基基团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和降血脂作用。
五、花色苷的主要结构类型1. 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类由花色苷和糖分子组成的天然产物,其分子结构由2-苯并吡喃环和一个或多个糖分子组成。
常见的花青素包括花青素、花色苷等。
2. 类黄酮类黄酮是一类由花色苷和苯环组成的天然产物,其分子结构由2-苯并吡喃环和一个或多个糖分子组成。
常见的类黄酮包括槲皮素、山柰酚等。
六、结论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其主要结构类型包括单体黄酮、异黄酮和花色苷。
这些化合物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名称Medical Liaison officer Club黄酮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由于这类化合物大多呈黄色或淡黄色,且分子中亦多含有酮基而因此被称为黄酮。
经典定义: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
现代定义: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碳架为C6-C3-C6。
结构与分类一、苷元的结构与分类分类依据: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联接位置(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成环等特点,可将中药中的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分类,如表所示。
此外,尚有由两分子黄酮或两分子二氢黄酮,或一分子黄酮及一分子二氢黄酮按C-C或C-O-C键方式联接而成的双黄酮类化合物。
另有少数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很复杂,如水飞蓟素为黄酮木脂体类化合物,而榕碱及异榕碱则为生物碱型黄酮。
二、黄酮苷的糖的结构与分类单糖类: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L-鼠李糖、L-阿拉伯糖及D-葡萄糖醛酸等。
双糖类:槐糖(glc1—2glc)、龙胆二糖(glc1—6glc)、芸香糖(rha1—6glc)、新橙皮糖(rha1—2glc)、刺槐二糖(rha1—6gal))等。
三糖类:龙胆三糖(glc1—6glc1—2fru)、槐三糖(glc1—6glc1—2glc)等。
酰化糖类:2-乙酰葡萄糖、咖啡酰基葡萄糖等。
黄酮苷中糖联接位置与苷元的结构类型有关。
如黄酮醇类常形成3-、7-、3′- 、4′-单糖苷,或3,7-;3,4′-及7,4′-双糖链苷等。
除O-糖苷外,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中还发现有C-键苷,如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为中药葛根中的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的有效成分。
重要考点:1.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类;2.黄酮苷类常连接的单糖;3.黄酮苷类常连接的双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