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编教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

草编教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

草编教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
草编教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

【课程设计背景】

我们学校地处沙河镇腹地,有责任,也有义务使莱州的草编技艺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新时期得到继承、创新和发展。

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家乡的草编》有着良好的资源优势:从社会和历史层面来看,编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它的发源地就是我们莱州市沙河镇,草编是我镇经济创汇、农民创收的主要来源,由于草艺品天然环保,以精美的工艺、独特的风格、浓厚的乡土特色,许多作品达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融合,而且这些用品及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从材料来源来看,具有数量多,来源广,价格低的特点,像玉米皮、麦秸草均可入料,决不会因开发课程而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具有培养他们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从学校层面来看,我校办学历史悠久,有着浓郁的研究氛围和明晰的办学理念,对校本研究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并能为其提供有力的经济和组织支撑。

综上说述,《家乡的草编》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研究课题,通过挖掘与拓展,必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本校的办学品位起到较好的作用。

【课程目标】

1、通过观察、搜集、欣赏、了解家乡草编工艺品制作发展轨迹,感受我们家乡文化源远流长,及劳动人民的聪慧才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对学生“编、掐、钉”等方面的指导与培训,让学生经历设计,制作作品的过程,体验动手实践的过程和成功感,让他们在参与传统文化和濒危文化的抢救、传承与发展中,提高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艺术欣赏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增强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从而培养他们关心生活,热爱家乡的品质,成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个体和群体。

【课程内容】

本教材共分十课:

第一课:草编的历史

第二课:草编的材料

第三课:掐辫子

第四课:草辫子的加工与创作

第五课:做草星

第六课:走进玉米皮草编

第七课:编三股辫

第八课:三股辫的加工与创作

第九课:鱼儿水中游

第十课:巧用玉米皮

【课程实施建议】

首先,要积极培养学生对家乡草编的兴趣,兴趣是感受力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孩子对草编感兴趣了,他才会注意的看,注意的听,耐心的体验、观察、感受,才会对家乡的工艺草编感情越深。

其次,要在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升华。引导学生了解家乡草编历史和发展的相关知识,认识一些编织的材料;教给学生掌握一定的手工编织的技法;让学生进行手工加工和创作。

再次,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展览,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教师的表扬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自信,而周围同学的赞扬与认可将能在更大程度上给这个学生极大的自信,最终培养学生手工编织这门艺术的基本感觉。

工艺草编的编织让学生经历设计、制作作品的过程,体验动手实践的过程和成功感,领略手工艺品独特的文化内涵,让他们在参与传统文化和濒危文化的抢救、传承与发展中,提高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工艺草编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而且还是培养孩子细心、静心、耐心的极好方式。通过家乡的草编的活动,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审美、观察、动手等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发展学生的个性,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课程评价】

(一)评价内容:

1、学生参与草编制作的态度及表现。

2、学生手工编织的成果。

3、教师实施课程情况评价。

(二)评价形式

1、学生自评:学生自己对照参加本课程以来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评价。

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投入程度及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教师可以用档案袋、成绩表等方式作简单记录。

3、学校评价:学生对被评价者的表现给予合适的评价。

(三)评价建议

1、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可考查的方式,评价依据平时的记录和学生成果。

2、评价以激励为主,在确定学生等级时一般不设定不合格,而是分“优秀、良好、合格”等次。

3、学生成果展示注意多样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