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汇总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汇总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汇总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汇总

xx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节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第二节尿液分析仪使用规程

第三节自动凝血仪操作规程

第四节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第五节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第六节尿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第七节肝功能检验操作规程

第八节肾功能检验操作规程

第九节血脂检验操作规程

第十节血液葡萄糖测定技术操作规程

第十一节凝血四项检验操作规程

第十二节AB0 血型正、反血型鉴定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1、样品分析前准备

1.1开机前的检查、准备在开启分析仪电源之前,操作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1.1.1检查稀释液、清洗液、溶血素是否充足,有无过期; 试剂管路是否弯折,连接是否可靠。

1.1.2电源线是否正确连接。

1.1.3废液桶是否清空。

1.1.4UPS 电是否足够,打印纸安装是否正确,是否足够。

1.1.5确保键盘正确连接到键盘接口上。

1.2.开机

1.2.1打开分析仪后面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屏幕上显示“ Initializing , ” .

1.2.2分析仪进行初始化,整个初始化过程持续约4?7分钟。

1.2.3初始化过程结束后,系统自动进入“计数”界面。

1.3动物类型选择

1.3.1按[菜单]键,移动光标,选择“动物” ,按[确认]进入“动物”界面。

1.3.2操作者根据测量的动物类型,选择需要分析的动物类型。

2.1.1按[菜单]键,选择“计数”,进入“计数”界面。再按[模式]键,将当前模式设置为“全血”模式。

2.1.2确认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就绪” ,工作模式为“全血” 。

2.1.3将准备好的全血样本放到采样针下,使采样针可以吸到样本且针头与容器底保持一定距离。

2.1.4按计数键,启动样本分析过程。此时,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运行”。

2.1.5采样针自动吸取13ul 的样本后蜂鸣器响,在采样针抬起后,移开样本。

2.1.6分析完成后,按[F4]键进入“样本信息编辑”界面。按[F9]键进入汉字状态。在汉字状

态下,按[F8]键在全拼和五笔输入法之间进行切换,输入样本信息,输入完成后,点击“确

认”,保存输入的内容并返回到“计数”界面。

2.1.7按[打印]键打印样本分析报告。

2.1.8按照此操作过程进行其余样本的分析。

2.2 预稀释样本分析

2.2.1按[菜单]键,选择“计数” ,进入“计数”界面。再按[模式]键,将当前模式设置为“预稀释”模式。按[稀释]键,屏幕弹出“加稀释液”对话框,取一个干净的样本杯放在采样针下,按计数键,微倾斜样本杯一定角度让分析仪自动排出的1.6ml 稀释液沿管壁流入样本杯中,避免产生气泡或溅出。

2.2.2加完稀释液后,按[确认]键,“加稀释液”对话框关闭,分析仪自动清洗采样针。

2.2.3采集20ul 血液迅速注入盛有稀释液的样本杯中混匀。

2.2.4确认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就绪” ,工作模式为“预稀释” 。

2.2.5将准备好的预稀释样本放到采样针下,使采样针可以吸到样本且针头与容器底保持一定距离。

2.2.6按计数键,启动样本分析过程。此时,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运行”。

2.2.7采样针自动吸取0.7ml 的样本后蜂鸣器响,在采样针抬起后,移开样本。

2.2.8分析完成后,按[F4]键进入“样本信息编辑”界面。按[F9]键进入汉字状态。在汉字状

态下,按[F8]键在全拼和五笔输入法之间进行切换,输入样本信息,输入完成后,点击“确

认”,保存输入的内容并返回到“计数”界面。

2.2.9按[打印]键打印样本分析报告。

2.2.10按照此操作过程进行其余样本的分析。

3、样品分析结束后

3.1按[菜单]键,弹出系统菜单,选择“关机”。

3.2界面弹出“关机”对话框,点击“确认”进入关机界面。

3.3将E-Z 清洗液放到采样针下,按计数键,采样针将自动吸取E-Z 清洗液,执行液路和计数池的清洗。

3.4按照界面提示信息,将E-Z 清洗液放到采样针下,按计数键,采样针将再次自动吸取

E-Z 清洗液,执行液路和计数池的清洗。

3.5执行完成后,界面提示“请关闭电源”是,关闭分析仪的电源开关。

3.6关闭电源后检查分析仪是否有渗漏,并将血液分析仪的周边环境打扫干净。

第二节尿液分析仪使用规程

本测试仪是一项精密仪器,为了更好的维护和使用本仪器必须遵照以下操作规程。

1.尿液分析仪的通讯电缆与电脑背面的通讯端口相连,接通电源,先打开电脑,再打开分析仪;仪器启动,风扇转动,推进器移动,屏幕显示“系统正在测试,, ” ,此时系统正在自检,显示屏显示主菜单,工作台检条区有红色光交替闪烁,用户可以开始测试

2.点击电脑桌面尿液分析软件;

3.将试纸条的试剂区完全浸入新鲜的、充分混合的、未离心的样本中立即取出,将试纸条的侧边沿尿样容器的管壁刮去多余尿液;

4.将蘸有尿液的试纸平放在工作台的检条区,确保试纸同工作台前壁接触;

5.仪器检测到试纸存在后,推进器将试纸推到测试区进行测试;

6.当推进器退回原位,放下一条试纸,, ,这样实现连续测试;

7.当工作台上所有的试纸条测试完毕,打印结果输出结束后,按菜单键进入仪器设置,将

电源开关拨到“断(O)”位置,关闭仪器电源。

二、仪器维护

1.不要在仪器通电状态下清洁仪器;

2.不要用汽油、油漆稀释剂、苯化合物等可能腐蚀仪器的有机溶剂擦拭仪器;

3.不要用水清洗液晶屏,不要用任何会擦伤工作台和白基准的物质擦拭工作台;

4.不要用任何溶剂清洁白基准,如果白基准有明显划痕或损坏,请与供应商联系;

5.用柔软干布或沾有温和去污剂的软布擦拭仪器,保持仪器清洁;

6.用柔软、无磨损的布擦拭液晶屏;

7.为使仪器正常运行并提供准确的测试结果,必须定期从仪器中取下推进器、工作台、步进板、用清水冲洗,用软布依次擦干保持工作台的清洁。

三、注意事项

1.测试时不要将仪器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影响测试精度;

2.请在测试前核对尿液分析试纸型号,避免因使用的尿液分析试纸型号不正确而导致测试结果错误;

3.请勿使用过有效期或变质的尿液分析试纸;

4.尿样本中血的浓度高时,可影响测试的准确性,仪器能够识别出高浓度血尿并打印出“ 结果无效”的提示;

5.必须在推进器动作前,将待测试纸条放好;

6.在放置试纸条时应确保试纸条前端接触工作台前壁;

7.如果仪器测试头下发生故障导致纸条运行受阻。关掉仪器,拉出工作台,取出受阻试纸条后,重新安装工作台。开机自检后,对未得出结果的样本重测。

第三节自动凝血仪操作规程

1、仪器的常规操作

1.1打开电源开关前的检查。

检查废液瓶及洗液瓶。如果洗液瓶中洗液的液面过低,请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将罐充满。清空废液瓶。管道连接检查各种管线的连接。确保没有管子脱落或扭结,电源线被安全的插入交流插座。确保打印机中有足够的纸张以供打印当天所需处理的所有样本结果。

补充反应杯丢弃用过的反应杯,加入适量的干净的反应杯。

1.2打开电源

开机顺序:打印机T压力单元T电源单元和主单元(右侧)。

打开电源后,仪器自动进入自检。

将病人样本,质控与试剂分别按要求准备就绪,进入分析过程:

试剂准备T Set Reage nt宀输入确认试剂体积宀补充反应杯宀安放样本架

Work List T ID N O.Entry T输入样本号T ENTER T选择所需检测的项目(—变为O ), 确认所有的设置结束后T ENTER T按屏幕右上方“ Start”键,执行分析。

分析完毕,仪器进入准备状态。

1.4关机前的工作

每日清洁所有样本针和试剂针:

在主菜单屏上按下【Rinse probe】键。将出现清洗针屏。按下【Excute】键。

1.5关机

关闭电源。

2.仪器保养

2.1每日保养

清洗样品针每次做完试验都必须清洗样品针,主要是预防堵针,执行[Rinse Probe] t [Excute] 清空垃圾箱

2.2清空废液

查看仪器后面防逆流瓶Trap Chamber 有无水,防止因为有水而导致真空泵不能抽真空在洗液瓶中注蒸馏水,最高不要超过上面的凹槽,防止因水过满,工作时水回流到压力泵和压力传感器上导致人为破坏。2.3每周保养

做一次管路清洁,执行[Special Operate] t [Rinse&Prepare]

清洁仪器

2.4每半年保养清洗洗液瓶内部,清洗洗液瓶出水管上的过滤网一次。

2.5每三或六个月保养

清洁传动滑轨(X 轴、Y 轴)并上润滑油。防止因积尘而使样品针运行不到位,向下扎错位置造成样品针弯曲或断裂

第四节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

1.开机之前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无误,电源要求接地良好;连接打印机电源线,接通打印机电

源开关;将废液管插入废液容器内;接通显示器开关及主机背部电源开关。

2?开机T自检后T键入Enter,确定已设定测试参数T键入Enter,进入编制工作表T在设置

栏,开启联机打印T仪器预热20分钟后,调用已设定测试项目进行样品测定T打印结果T 清洗仪器T关机。

3.吸液口由不锈钢保护管和钢管内聚四氟乙烯吸液管组成,应注意保护,不要碰弯。

4.切忌在带电状态下连接任何连接口。

【仪器的保养与维护】

1.日常保养工作主要是清洗流动比色皿,每天工作结束后,要用蒸馏水清洗。具体方法如下:

将吸液管插入蒸馏水中,向上扳动吸液开关,反复冲洗流动比色皿,直到蒸馏水的吸光度值正常为止。2.每周要用专门的清洗剂清洗一次流动比色皿,清洗时,让清洗剂停留在比色皿中约半小时,

然后排掉,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最后注入蒸馏水。

3.不使用仪器时,流动比色皿内一定要保证充满蒸馏水。

4.更换打印机色带时,严格遵照打印机操作手册,避免不规范操作。

5.光源灯更换时一定要先切断仪器的电源,手不可触摸光源灯的玻璃部分,万一光源灯的玻璃部分弄脏了,可用无水乙醇将污物除去。

6.更换的蠕动泵管尺寸材料应与原泵管一致,如不一致则要重新调整吸液量。

第五节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标本】抗凝静脉血(有些仪器也可用末梢血)。

【方法】血液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法。

【试剂】血液细胞自动分析仪配套试剂。

【操作】详见血液细胞自动分析仪使用手册。

【附注】

1.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计数等项目。这些项目亦有相应的手工方法,详见有关资料。

2.半自动及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从设计上均要求用抗凝静脉血。其优点为:(1)静脉血能正确地

反映病人实际情况,重复性好;

(2)利于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3)解决了采血盘的交叉感染问题等。

3.血细胞计数应用EDTA?K2 :为抗凝剂(EDTA?K2?2 H20 1.5?2.2mg可抗凝1ml血)。

4.贮血容器应选用有盖塑料管。抗凝血采集后在室温中贮存应不超过6h;如需制作血

涂片应在2h 内完成。

5.测定前必须将EDTA ?K2 抗凝血充分混匀。

6.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最适温度为18?22C,低于15C或高于30C,均可使细胞体积发

生改变,影响各参数的结果。

7.血细胞分析仪用于白细胞分类只能当作一种过筛手段,当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任何一项有明显升高或降低;白细胞分类出现异常结果(中间细胞群百分率》小板的任何一个直方图出现异常图形等情况,须用显微镜检查及分类。

8.0%);红细胞、白细胞和血

第六节尿常规检验操作规程【标本】

新鲜尿液。

【方法】化学

试带法。

【试剂】各型号尿液化学分析仪配套试带。

【操作】详见尿液化学分析仪使用手册。

1.尿常规检查使用尿液化学分析仪,目前能进行8?10项检测(PH、蛋白、葡萄糖、

酮体、隐血、尿胆红素、尿胆素原、亚硝酸盐、比重、白细胞)。这些项目亦有相应的手工方法,详见有关资料。

2.必须了解所用试带各膜块注意事项、药物干扰。

3.要注意尿液化学分析仪测定结果与手工法的差异,必要时用手工法复查。

4.尿液化学分析仪检测仅是一个过筛手段,当蛋白、隐血、白细胞等出现异常结果(如尿蛋白“+”或以上)时,应进行镜检。

5.尿液颜色、透明度等一般性状异常时也应报告。

第七节肝功能检验操作规程

血清总胆红素(TBIL )和结合胆红素(DBIL )测定

改良J~G 法

【试剂】参照书刊文献(如《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自配,配制标准液的胆红素应符

合如下标准,纯胆红素的氯仿溶液在25 C当光径1.000土O.OOICm,波长453nm条件下其摩尔吸光系数应在60700±1600范围内,偶氮胆红素的摩尔吸光系数应在74380±866范围内,配制标准液的稀释剂须含白蛋白,可用牛血清白蛋白或人血清代替人血清白蛋白。标准液应贮於棕色瓶中避光保存,在市售试剂中以含碱性酒石酸的灵敏度特异性高。

【操作】

按试剂盒说明书或相应书刊文献规程手工操作,比色测定,波长600nm.制作准曲线。

血样测定,从标准曲线上求TBIL 及DBIL 的含量以umo1/L 报告。

也可按厂家提供的试剂及仪器使用的说明书的要求将相应的程序及参数设入,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标本】

血清,空腹血为宜,脂血、脂溶性色素及严重溶血干扰此测定,暂不能测定的标本应避光保存,室温可稳定8h, 2~8C可保存48h。

含叠氮钠作防腐剂的质控血清不宜用此法测定胆红素。

胆红素氧化酶(BOD )法

【试剂】

市售成套试剂。BOD试剂复溶后2~8 C可保存一周。

【操作】按厂家提供的试剂及仪器说明书要求设置程序输入参数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波长

450 或460nm 。

【标本】血清要求与改良J 一G 法相似。

二甲亚枫(DMSO )法

【试剂】市售现成试剂。

【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手工操作比色测定或用自动生化仪测定。波长560nm。

【标本】

血清、轻度脂血,溶血标本对结果无明显影响、重度脂血、溶血标本须作标本空白进行较正。

血氨测定

【方法】

酶两点法。

市售成套试剂。

【操作】按试剂及仪器使用说明书要求,设入相应的程序及各项参数、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波长340nm 。

【标本】

EDTA.Na2 抗凝血浆。静脉采血后与EDTA.Na2 混匀,立即置冰水中尽快分离出血浆,加塞置2~4 C保存,在2~3h内分析,-20 C可稳定24h。溶血标本忌用。

第八节肾功能检验操作规程

1.检测目的:

检测血清、血浆或尿液中尿素的含量,为临床对相关疾病的诊断、观察疾病的变化及治疗效果,以及对健康人群正常生理指标的监测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2.标本要求:

2.1病人准备:空腹12小时。

2.2标本类型:血清、肝素化的血浆或24 小时尿。

3.设备和试剂:

3.1仪器设备:迈瑞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3.2试剂材料:试剂

3.3试剂的贮存:

3.3.12?8C密闭避光贮存至标签所注失效期。

332开盖上机2?8C避光稳定30天。

3.3.3变质指示:试剂混浊变色或空白吸光度值<1.000 时,不能继续使用。

3.4注意:此试剂为体外诊断用,禁止入口,吞下有害。试剂含有叠氮化钠,误入眼、口中或沾染到皮肤上请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必要时到医院就诊。叠氮化钠可以和铜、铅等金属反应形成爆炸性化合物,故废弃时请充分稀释废液和冲洗排水管。

3.5试剂准备:即开即用的,无需特殊准备。

4.操作步骤:见生化分析仪操作流程。

5.质量控制:

5.1质控物:RANDOX 多项人基质血清

5.2质控措施:

5.2.1室内质控:每日日常工作前进行。

5.2.2室间质控:参加北京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化学室间质评。

6.干扰因素:

总胆红素w 40mg/dL,血红蛋白w 450mg/dL,抗坏血酸w 400mg/dL对本法无干扰。

7.参考区间及可报区间:

7.1参考范围:血清/血浆2.86?8.20mmol/L

24 小时尿15?35g/24h

7.2可报范围:0.00?35.00mmol/L 。样品Urea 含量超过线性范围应用生理盐水稀释重做,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8.异常结果处理:结果异常、与临床诊断不符,应复查或与临床联络。

肌酐

1. 检测目的: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89220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节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第二节尿液分析仪使用规程 第三节自动凝血仪操作规程 第四节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第五节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第六节尿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第七节肝功能检验操作规程 第八节肾功能检验操作规程 第九节血脂检验操作规程 第十节血液葡萄糖测定技术操作规程第十一节凝血四项检验操作规程 第十二节AB0 血型正、反血型鉴定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1、样品分析前准备 1.1开机前的检查、准备在开启分析仪电源之前,操作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1.1.1检查稀释液、清洗液、溶血素是否充足,有无过期; 试剂管路是否弯折,连接是否可靠。 1.1.2电源线是否正确连接。 1.1.3废液桶是否清空。 1.1.4UPS 电是否足够,打印纸安装是否正确,是否足够。 1.1.5确保键盘正确连接到键盘接口上。 1.2.开机 1.2.1打开分析仪后面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屏幕上显示“Initializing…”. 1.2.2分析仪进行初始化,整个初始化过程持续约4~7 分钟。 1.2.3初始化过程结束后,系统自动进入“计数”界面。 1.3动物类型选择 1.3.1按[菜单]键,移动光标,选择“动物”,按[确认]进入“动物”界面。 1.3.2操作者根据测量的动物类型,选择需要分析的动物类型。 2.1.1按[菜单]键,选择“计数”,进入“计数”界面。再按[模

式]键,将当前模式设置为“全血”模式。 2.1.2确认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就绪”,工作模式为“全血”。 2.1.3将准备好的全血样本放到采样针下,使采样针可以吸到样本且针头与容器底保持一定距离。 2.1.4按计数键,启动样本分析过程。此时,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运行”。 2.1.5采样针自动吸取13ul 的样本后蜂鸣器响,在采样针抬起后,移开样本。 2.1.6分析完成后,按[F4]键进入“样本信息编辑”界面。按[F9]键进入汉字状态。在汉字状态下,按[F8]键在全拼和五笔输入法之间进行切换,输入样本信息,输入完成后,点击“确认”,保存输入的内容并返回到“计数”界面。 2.1.7按[打印]键打印样本分析报告。 2.1.8按照此操作过程进行其余样本的分析。 2.2预稀释样本分析 2.2.1按[菜单]键,选择“计数”,进入“计数”界面。再按[模式]键,将当前模式设置为“预稀释”模式。按[稀释]键,屏幕弹出“加稀释液” 对话框,取一个干净的样本杯放在采样针下,按计数键,微倾斜样本杯一定角度让分析仪自动排出的 1.6ml 稀释液沿管壁流入样本杯中,避免产生气泡或溅出。 2.2.2加完稀释液后,按[确认]键,“加稀释液”对话框关闭,分析仪自动清洗采样针。

检验科各项制度

1.检验科工作制度 2.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3.检验科急诊检验制度 4.检验科值班制度 5.检验科报告单签发制度 6.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7.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 8.检验科查对制度 9.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10.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 11.检验科仪器管理制度 12.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13.检验科防止院内感染制度 14.抽血中心工作制度 15.生化检验室工作制度 16.血液检验室工作制度 17.免疫检验室工作制度 18.细菌检验室工作制度 19.体液检验室工作制度 20.急诊检验室工作制度 21.血库工作制度

1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二级管理系统。加强医德教育、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申报科研题,开展方法学研究,不断增加检验新项目,积极开展检验继续教育,提高全员素质。密切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提高检验质量。 2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安静。每天工作前、后均要进行卫生打扫和整理。 3建立《标本采集操作程序》,并向病人或有关人员宣传,强调相关的注意事项。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标本,不得接收,并说明原因和采集要求,建议重新采集。 4检验人员需经检验科主任审批报告权后方能签发报告,对未能独立工作的初级检验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所写的报告,应有带教老师共同签发,建立报告审核制度。 5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优选检验方法,指定操作手册,并由科主任批准执行。定期检查各种试剂的质量和所用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定期对测试系统进行校准。定期修订操作手册,以推动检验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6加强质量管理,全面做好质量保证工作,并制订质量工作手册。 健全室内质量控制制度,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7健全登记统计制度,对各项工作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登记和统计,要填写完整、准确,妥善保管,存放2年以上。 8制定全员在职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有条件的科室应积极组织科研选题,论证和申报工作,组织攻关,发表论文。 9建立监督检查制度,重视信息反馈,切实抓好制度的执行和完善。

检验科工作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

检验科工作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 检验科工作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 检验报告双签字制度 一、检验完完毕,应认真核对所检测标本、检验结果是否与病人信息是否一致,无误后方可审核报告单。 二、报告单打印应字迹清晰、无错别字、内容准确规范,不得涂改,签名字迹要能辨认。 三、进修、实习人员和无临床检验资格证的人员无签字权,也不能代替有资格的老师签字。 四、检验报告由经验丰富、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负责审核。 五、各专业组的报告每日应认真仔细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验结果可疑时应及时进行复检并登记,不得草率发出。 检验科工作制度 1、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采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 3、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出。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 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 5、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6、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 7、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8、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9、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检验科试剂与校准品管理制度 1. 试剂与校准品采购与储存的管理 1.1成立试剂管理小组,协助科主任规范试剂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并指定专人做好试剂的登记入库、出库、清点盘存、保管、报废等工作,做到账册实物相符。 1.2请购试剂必须填写请购单,科主任审查签字,然后交院采购中心统一采购。 1.3各实验室组长要按实际用量,以保证检验质量和节约开支为原则,有计划地请购试剂,以免造成试剂的无故浪费。 1.4试剂进货要做到来源渠道正规、货物优质、有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及供货单位加盖红印的《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注册证》 复印件和法人委托书及业务员的身份证明。以上资料统一由采购中心专人登记保管。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一、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1 二、尿液分析仪使用规程-----------------------------4 三、自动凝血仪操作规程-----------------------------6 四、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8 五、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9 六、尿常规检验操作规程----------------------------11 七、肝功能检验操作规程----------------------------12 八、肾功能检验操作规程----------------------------14 九、血脂检验操作规程------------------------------18 十、血液葡萄糖测定技术操作规程--------------------24 十一、凝血四项检验操作规程------------------------26 十二、AB0血型正反血型鉴定技术操作规程-------------28

一、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1.样品分析前准备 1.开机前的检查准备 2.在开启分析仪电源之前操作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3.释液清洗液溶血素是否充足有无过期试剂管路是否弯折连接是否可靠 4.电源线是否正确连接 5.废液桶是否清空 6.UPS电是否足够打印纸安装是否正确是否足够 7.确保键盘正确连接到键盘接口上 8.打开分析仪后面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屏幕上显示Initializing 9.分析仪进行初始化整个初始化过程持续约4~7分钟 10.初始化过程结束后系统自动进入计数界面 2.动物类型选择 1.按[菜单]键移动光标选择动物按[确认]进入动物界面

检验科各科室职责

检验科工作职责 1.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按照安全、准确、及时、有效、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开展临床检验工作。 2.负责提供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等专业的监测报告。 3.保证临床检验报告的准确、及时和信息完整,保护患者隐私。提供临床检验结果的解释和咨询服务。 4.严格执行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作、维护规程。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仪器、试剂和耗材,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对需要校准的检验仪器、项目和对临床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辅助设备定期进行校准。 5.对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对质控品的选择,质控品的数量,质控频度,质控方法,失控的判断规则,失控时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质控数据管理要求等严格控制。绘制质量控制图。出现质量失控现象时,应当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详细记录。定量测定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按照《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GB/20032302-T-361)执行。 6.参加经卫生部认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组织的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按照常规临床检验方法与临床检验标本同时进行,不得另选监测系统,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对于室间质量评价不合格的项目,应当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7.将尚未开展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与其他临床实验室的同类项目进行比对,或者用其他方法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临床检验项目比对有困难时,检验科应当对方法学进行评价,包括准确性、精密度、特异性、线性范围、稳定型、抗干扰性、参考范围等,并有质量保证措施。室间质量评价标准按照《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GB/20032302-T-361)执行。 8.建立质量管理记录,包括标本接收、标本储存、标本处理、仪器和试剂及耗材使用情况、校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检验结果、报告发放等内容。质量管理记录保存期限至少为2年。 9.加强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建立并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对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并每年进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10.根据生物危害风险,保证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达到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级别。 11.病原微生物样本的采集、运输、储存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严格管理实验标本及实验所需的菌(毒)种,对于高致病原微生物,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送至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检验。 12.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妥善处理医疗废物。 13.制定生物安全事故和危险品、危险设施等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检验科主任(副主任)职责 1.策划质量管理体系,领导检验科管理层制定检验科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承诺,批准检验科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确保其符合质量方针、质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124.236.7.* 质量手册目录 01质量手册说明 02质量手册版本控制 03科室简介 04授权书 05批准令 06公正性申明 07修改记录 08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09组织和管理 10投诉地解决 11不符合项地识别和控制 12纠正措施 13预防措施 14内部审核 15管理评审 16人员 17设施和环境 18检验前程序 19检验程序 程序文件目录 001 程序文件目录 002 批准令 003修改爷 01 文件控制程序 02计算机管理程序 03 合同评审程序 04 医疗咨询控制程序

05 客户投诉控制程序 06 不合格项控制程序 07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08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09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0 人员任用资质评定程序 11 仪器管理程序 12 仪器校准程序 13 样本管理程序 14 生物参考范围建立程序 15 实验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16、检测结果溯源程序 17、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8、室间质量评价程序 19、生物安全管理程序 20、需求地确定及实验室能力评审控制程序 21 新检测项目建立程序 22、满意度监测程序 23、标识控制程序 24、仪器标识控制程序 25、质量保证程序 26、检测申请单格式确定程序 27、检测结果报告控制程序 28、检测结果修改与变更程序 29、试剂管理程序 30、结果报告程序 作业指导书 临床检验作业指导书 01静脉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2末梢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3静脉血血沉样品采集手册 04血型鉴定血液标本的采集 05尿液常规标本采集手册 06一般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07特殊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模板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模板

xx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节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第二节尿液分析仪使用规程 第三节自动凝血仪操作规程 第四节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第五节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第六节尿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第七节肝功能检验操作规程 第八节肾功能检验操作规程 第九节血脂检验操作规程 第十节血液葡萄糖测定技术操作规程 第十一节凝血四项检验操作规程 第十二节AB0血型正、反血型鉴定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1、样品分析前准备 1.1开机前的检查、准备 在开启分析仪电源之前,操作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1.1.1检查稀释液、清洗液、溶血素是否充分,有无过期; 试剂管

路是否弯折,连接是否可靠。 1.1.2 电源线是否正确连接。 1.1.3 废液桶是否清空。 1.1.4 UPS电是否足够,打印纸安装是否正确,是否足够。 1.1.5 确保键盘正确连接到键盘接口上。 1.2.开机 1.2.1 打开分析仪后面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屏幕上显示“Initializing…”. 1.2.2 分析仪进行初始化,整个初始化过程持续约4~7分钟。1.2.3 初始化过程结束后,系统自动进入“计数”界面。 1.3 动物类型选择 1.3.1 按[菜单]键,移动光标,选择“动物”,按[确认]进入“动物”界面。 1.3.2 操作者根据测量的动物类型,选择需要分析的动物类型。 2.1.1 按[菜单]键,选择“计数”,进入“计数”界面。再按[模式]键,将当前模式设置为“全血”模式。 2.1.2 确认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就绪”,工作模式为“全血”。 2.1.3 将准备好的全血样本放到采样针下,使采样针能够吸到样本且针头与容器底保持一定距离。 2.1.4 按计数键,启动样本分析过程。此时,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运行”。

检验科各种制度

一、检验科工作制度 1、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采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 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 3、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出。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 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 防止污染。 5、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6、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 的试剂和设备。 7、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8、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9、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二、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1、检验科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 2、制订各项检验的操作手册,生化、临检等检验,一切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3、对各种仪器,必须定期进行功能及质量检测并标定后使用。使用合格的检验试剂,定期检查有无过期 试剂。 4、应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制订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有原始记录及质控图。 对检测中出现的失控项目要停止报告,查出原因,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有记录,然后报告。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版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 作规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节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第二节尿液分析仪使用规程 第三节自动凝血仪操作规程 第四节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第五节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第六节尿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第七节肝功能检验操作规程 第八节肾功能检验操作规程 第九节血脂检验操作规程 第十节血液葡萄糖测定技术操作规程 第十一节凝血四项检验操作规程 第十二节AB0血型正、反血型鉴定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1、样品分析前准备 开机前的检查、准备 在开启分析仪电源之前,操作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电源线是否正确连接。 废液桶是否清空。 UPS电是否足够,打印纸安装是否正确,是否足够。

确保键盘正确连接到键盘接口上。 .开机 打开分析仪后面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屏幕上显示“Initializing…”. 分析仪进行初始化,整个初始化过程持续约4~7分钟。 初始化过程结束后,系统自动进入“计数”界面。 动物类型选择 按[菜单]键,移动光标,选择“动物”,按[确认]进入“动物”界面。 操作者根据测量的动物类型,选择需要分析的动物类型。 按[菜单]键,选择“计数”,进入“计数”界面。再按[模式]键,将当前模式设置为“全血”模式。 确认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就绪”,工作模式为“全血”。将准备好的全血样本放到采样针下,使采样针可以吸到样本且针头与容器底保持一定距离。 按计数键,启动样本分析过程。此时,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运行”。 采样针自动吸取13ul的样本后蜂鸣器响,在采样针抬起后,移开样本。 分析完成后,按[F4]键进入“样本信息编辑”界面。按[F9]键进入汉字状态。在汉字状态下,按[F8]键在全拼和五笔输入法之间进行切换,输入样本信息,输入完成后,点击“确认”,保存输入的内容并返回到“计数”界面。

检验科产前诊断操作规程SOP文件

检验科产前诊断操作规程S O P文件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唐氏征产前筛查腾程孕期胎儿软件操作规程 本文档提示医院从孕妇初次到医院抽血筛查直至最后孕妇妊娠结局,孕妇、检验科、产科涉及其它相关部门需要注意的一些步骤、过程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各医院可以结合自身流程融入这些步骤。 一、孕妇告知书: 在孕妇进行唐氏征产前筛查之前,医院有义务告知孕妇“什么是筛查”,“产前筛查是做什么的”“筛查报告的结果和意义”,需要提到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在孕妇知情并签字同意后才能进行筛查。告知书的内容可以参考另一文档。通常情况下,孕妇告知书可以和孕妇资料收集同时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孕中期唐氏筛查的最佳时间是孕15 周0 天到18 周0 天,本软件可以筛查的孕周时间是14 周0 天到21 周6 天。由于唐氏筛查是为随后可能需要的诊断测试服务,而目前很多地方做产前诊断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这很可能耽误后续措施实施的最佳时间。医院可以根据这个情况,适当缩短可以筛查的时间范围,并在孕妇告知书里注明这个原因。 二、孕妇资料收集: 知情书经孕妇本人签字后,孕妇还需如实提供一些筛查必须数据,并提供一些筛查相关数据。筛查必须数据包括:姓名、出生日期、末次月经信息、B 超信息、体重、糖尿病史、人种、吸烟史。相关数据包括夫妇的遗传病史和孕妇的孕产史。其中筛查必须数据一定要准确录入唐氏软件,如果孕妇在唐筛之前还没有做过B 超,医生可以建议孕妇在唐筛的同时做第一次B 超。其它一些便于医院统计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录入唐氏软件,包括住院号、门诊号、有效联络方式等,软件可以提供大部分信息导出的文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1)

xx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节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第二节尿液分析仪使用规程 第三节自动凝血仪操作规程 第四节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第五节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第六节尿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第七节肝功能检验操作规程 第八节肾功能检验操作规程 第九节血脂检验操作规程 第十节血液葡萄糖测定技术操作规程 第十一节凝血四项检验操作规程 第十二节AB0血型正、反血型鉴定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1、样品分析前准备 开机前的检查、准备 在开启分析仪电源之前,操作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检查稀释液、清洗液、溶血素是否充足,有无过期; 试剂管路是否弯折,连接是否可靠。电源线是否正确连接。 废液桶是否清空。 UPS电是否足够,打印纸安装是否正确,是否足够。

确保键盘正确连接到键盘接口上。 .开机 打开分析仪后面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屏幕上显示“Initializing…”. 分析仪进行初始化,整个初始化过程持续约4~7分钟。 初始化过程结束后,系统自动进入“计数”界面。 动物类型选择 按[菜单]键,移动光标,选择“动物”,按[确认]进入“动物”界面。 操作者根据测量的动物类型,选择需要分析的动物类型。 按[菜单]键,选择“计数”,进入“计数”界面。再按[模式]键,将当前模式设置为“全血”模式。 确认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就绪”,工作模式为“全血”。 将准备好的全血样本放到采样针下,使采样针可以吸到样本且针头与容器底保持一定距离。按计数键,启动样本分析过程。此时,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运行”。 采样针自动吸取13ul的样本后蜂鸣器响,在采样针抬起后,移开样本。 分析完成后,按[F4]键进入“样本信息编辑”界面。按[F9]键进入汉字状态。在汉字状态下,按[F8]键在全拼和五笔输入法之间进行切换,输入样本信息,输入完成后,点击“确认”,保存输入的内容并返回到“计数”界面。 按[打印]键打印样本分析报告。 按照此操作过程进行其余样本的分析。 预稀释样本分析 按[菜单]键,选择“计数”,进入“计数”界面。再按[模式]键,将当前模式设置为“预稀释”模式。按[稀释]键,屏幕弹出“加稀释液”对话框,取一个干净的样本杯放在采样针下,按计数键,微倾斜样本杯一定角度让分析仪自动排出的稀释液沿管壁流入样本杯中,避免产生气泡或溅出。 加完稀释液后,按[确认]键,“加稀释液”对话框关闭,分析仪自动清洗采样针。 采集20ul血液迅速注入盛有稀释液的样本杯中混匀。 确认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就绪”,工作模式为“预稀释”。 将准备好的预稀释样本放到采样针下,使采样针可以吸到样本且针头与容器底保持一定距离。 按计数键,启动样本分析过程。此时,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运行”。 采样针自动吸取的样本后蜂鸣器响,在采样针抬起后,移开样本。 分析完成后,按[F4]键进入“样本信息编辑”界面。按[F9]键进入汉字状态。在汉字状态下,按[F8]键在全拼和五笔输入法之间进行切换,输入样本信息,输入完成后,点击“确认”,保存输入的内容并返回到“计数”界面。 按[打印]键打印样本分析报告。 按照此操作过程进行其余样本的分析。 3、样品分析结束后 按[菜单]键,弹出系统菜单,选择“关机”。 界面弹出“关机”对话框,点击“确认”进入关机界面。 将E-Z清洗液放到采样针下,按计数键,采样针将自动吸取E-Z清洗液,执行液路和计数池的清洗。 按照界面提示信息,将E-Z清洗液放到采样针下,按计数键,采样针将再次自动吸取E-Z 清洗液,执行液路和计数池的清洗。 执行完成后,界面提示“请关闭电源”是,关闭分析仪的电源开关。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 作规程完整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xx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节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第二节尿液分析仪使用规程 第三节自动凝血仪操作规程 第四节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第五节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第六节尿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第七节肝功能检验操作规程 第八节肾功能检验操作规程 第九节血脂检验操作规程 第十节血液葡萄糖测定技术操作规程 第十一节凝血四项检验操作规程 第十二节AB0血型正、反血型鉴定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1、样品分析前准备 1.1开机前的检查、准备 在开启分析仪电源之前,操作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1.1.2 电源线是否正确连接。 1.1.3 废液桶是否清空。 1.1.4 UPS电是否足够,打印纸安装是否正确,是否足够。 1.1.5 确保键盘正确连接到键盘接口上。

1.2.开机 1.2.1 打开分析仪后面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屏幕上显示“Initializing…”. 1.2.2 分析仪进行初始化,整个初始化过程持续约4~7分钟。 1.2.3 初始化过程结束后,系统自动进入“计数”界面。 1.3 动物类型选择 1.3.1 按[菜单]键,移动光标,选择“动物”,按[确认]进入“动物”界面。 1.3.2 操作者根据测量的动物类型,选择需要分析的动物类型。 2.1.1 按[菜单]键,选择“计数”,进入“计数”界面。再按[模式]键,将当前模式设置为“全血”模式。 2.1.2 确认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就绪”,工作模式为“全血”。 2.1.3 将准备好的全血样本放到采样针下,使采样针可以吸到样本且针头与容器底保持一定距离。 2.1.4 按计数键,启动样本分析过程。此时,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运行”。 2.1.5 采样针自动吸取13ul的样本后蜂鸣器响,在采样针抬起后,移开样本。 2.1.6 分析完成后,按[F4]键进入“样本信息编辑”界面。按[F9]键进入汉字状态。在汉字状态下,按[F8]键在全拼和五笔输入法之间进行切换,输入样本信息,输入完成后,点击“确认”,保存输入的内容并返回到“计数”界面。

医院检验科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管理制 度

检验科工作制度 1、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二级管理制。加强医德教育,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增加检验新项目,积极开展检验继续教育,提高全员素质。密切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提高检验质量。 2、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安静,每天工作前后均要进行卫生打扫和整理。 3、建立《标本采集操作程序》,并向患者或有关人员宣传,强调相关的注意事项。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标本,不得接收,并说明原因和采集要求,建议重新采集。 4、建立报告审核制度,新毕业的检验人员需经检验科主任考核后,才能具有签发报告权,对未能独立工作的初级检验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所写的报告,应由带教老师共同签发。 5、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优选检验方法,制定操作手册,并由科主任批准执行。定期检查各种试剂的质量和所用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定期对测试系统进行校准。定期修订操作手册,以推动检验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6、加强质量管理,全面做好质量保证工作,并制定质量工作手册。健全室内质量控制制度,积极参加各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 7、健全登记统计制度,对各项工作的数量进行登记和统计,填写要完整、准确,妥善保管。 8、制定全员在职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有条件的科室应积极组织科研选题的论证和申报工作,组织攻关,发表论文。

9、建立监督检查制度,重视信息反馈,切实抓好制度的执行和完善。 质量保证制度 1、要求采集标本;接收标本时,必须核对检验申请单病人信息和标本上的所有信息,检查所抽标本是否合格,如抽标本时间、部位、标本量、是否需要抗凝、血与抗凝剂比例是否正确。 2、仪器保养、维护制度:仪器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不定期保养和维护,记录保养时间、内容、保养人。 3、仪器操作培训制度:仪器使用前,由组长组织进行上岗前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才能按要求进行独立操作。 4、仪器定标、质控制度:定期进行定标,每天进行室内质控,记录结果,分析失控原因,记录处理对策,定期进行室间质控。 5、标本编号制度:按各室要求正确编号。核对标本与申请单是否符合。 6、血清分离制度:避免溶血、试管破裂、编号涂抹不清。 7、申请单信息输入制度:正确、完整输入病人信息、检测项目、标本类型。 8、检验结果复核制度:检查申请单与报告单以及标本之间的信息是否一致,结果与临床诊断是否符合,结果之间是否符合,不符合者应记录、复查。 9、急诊、高度异常结果报告制度:及时报告临床科室、高度异常结果复查后,报告临床科室,并有记录。 10、岗位责任制度:岗位职责分明。调岗或离岗必须经组长或科主

检验科各项管理制度

检验科工作制度 1 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系统。加强医德教育、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检验理论与方法学研究,不断开展新的检验项目,积极开展检验教学,不断提高全员素质。密切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参与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2 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安静。工作前、后均要进行卫生打扫和整理。 3 检验单由具有处方权的医师逐项填写,规范完全,临床诊断和检验目的应明确,全名签字。要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标本采集和送检等注意事项。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标本,不得接收,并说明原因和采集要求,建议重新采集。 4 检验人员需经检验科主任审批报告权后方能签发报告,对未能独立工作的初级检验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所写的报告,应有带教老师审核签发,院外的标本应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指定的人员签发报告。 5 遵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优选检验方法,制定操作手册,并由科主任批准执行。定期检查各种试剂的质量和所用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定期进行校正。定期修订操作手册,以推动检验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6 加强质量管理,全面做好质量保证工作,并制订质量工作手册。健全室内质量控制制度,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7 健全登记统计制度,对各项工作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登记和统计,要填写完整、准确,妥善保管,归档存放5年。 8 制订全员在职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有条件的科室应积极进行科研的选题,论证和申报工作,组织攻关,发表论文。 9 建立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措施,重视信息反馈,切实抓好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检验科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1 必须把检验质量放在工作首位,普及提高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理论知识,使之成为每个检验人员的自觉行动。同时,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和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全面加强技术质量管理。 2 建立和健全科室技术质量管理组织,适当安排兼职人员负责检验科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管理内容包括:制订目标、计划、指标、方法、措施,实施检查、总结、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定期向上级报告。 3 各专业实验室要制订质量控制制度,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做到日有操作记录,月有小结、分析,年有终结。发现失控要及时纠正,未纠正前停发检验报告,纠正后再重检、报告。 4 加强仪器、试剂的管理,建立大型仪器档案。新引进或维修后仪器须经校正合格后,方可用于检测标本。 5 及时掌握业务动态,统一调度人员、设备,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 6 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职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7 做好新技术的开发和业务技术的保密工作。 8 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努力提高质评水平。

检验科生化室操作规程

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范本文件(第五册)生化室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XXX-3-SF-01~61 第A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2006年8月8日XXX人民医院检验科

目录

修订页

血清总胆红素(T-BIL)测定 1. 实验原理 血清中的胆红素分为直接(结合)胆红素和间接(未结合)胆红素。大多数方法是在1883年Ehrlich提出的重氮法胆红素测量法1,一些改良的方法已被用来增进反应。这些改良的方法是使直接胆红素直接和重氮化合物进行反应,生成一种有颜色的化合物,而间接胆红素需要一种溶剂,如表面活性剂后才能进行反应。 申能总胆红素试剂是改良的重氮法。使用一种稳定的重氮盐,2,4-二氯苯胺重氮盐(DCA),与胆红素反应,形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它在540nm吸光度最大。在540/600nm时的吸光度与标本中总胆红素的浓度成正比。 胆红素+DCA 红色偶氮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 2. 标本: 2.1 病人准备:无特殊要求。最好用禁食的标本以减少乳糜血的干扰。 2.2 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血浆,应避光保存。 3. 标本存放:15~25℃保存可稳定2天;2~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3个月,如冰冻保存,不可反复冻融!。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避光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标本溶血、细菌污染、脂血、非避光保存运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 6.1 试剂:申能总胆红素试剂盒(141 0817170 1 试剂1+试剂2) 6.1.1 试剂组成 试剂1:6×64 ml 磷酸缓冲液40mmol/L 氯化钠9g/L 表面活性剂,稳定剂适量 试剂2:6×16 ml 2,4-二氯苯胺重氮盐1mmol/L 盐酸30mmol/L 表面活性剂适量

医院检验科管理制度

检验科工作制度 1、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二级管理制。加强医德教育,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增加检验新项目,积极开展检验继续教育,提高全员素质。密切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提高检验质量。 2、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安静,每天工作前后均要进行卫生打扫和整理。 3、建立《标本采集操作程序》,并向患者或有关人员宣传,强调相关的注意事项。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标本,不得接收,并说明原因和采集要求,建议重新采集。 4、建立报告审核制度,新毕业的检验人员需经检验科主任考核后,才能具有签发报告权,对未能独立工作的初级检验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所写的报告,应由带教老师共同签发。 5、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优选检验方法,制定操作手册,并由科主任批准执行。定期检查各种试剂的质量和所用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定期对测试系统进行校准。定期修订操作手册,以推动检验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6、加强质量管理,全面做好质量保证工作,并制定质量工作手册。健全室内质量控制制度,积极参加各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 7、健全登记统计制度,对各项工作的数量进行登记和统计,填写要完整、准确,妥善保管。 8、制定全员在职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有条件的科室应积极组织科研选题的论证和申报工作,组织攻关,发表论文。 9、建立监督检查制度,重视信息反馈,切实抓好制度的执行和完善。

质量保证制度 1、要求采集标本;接收标本时,必须核对检验申请单病人信息和标本上的所有信息,检查所抽标本是否合格,如抽标本时间、部位、标本量、是否需要抗凝、血与抗凝剂比例是否正确。 2、仪器保养、维护制度:仪器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不定期保养和维护,记录保养时间、内容、保养人。 3、仪器操作培训制度:仪器使用前,由组长组织进行上岗前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才能按要求进行独立操作。 4、仪器定标、质控制度:定期进行定标,每天进行室内质控,记录结果,分析失控原因,记录处理对策,定期进行室间质控。 5、标本编号制度:按各室要求正确编号。核对标本与申请单是否符合。 6、血清分离制度:避免溶血、试管破裂、编号涂抹不清。 7、申请单信息输入制度:正确、完整输入病人信息、检测项目、标本类型。 8、检验结果复核制度:检查申请单与报告单以及标本之间的信息是否一致,结果与临床诊断是否符合,结果之间是否符合,不符合者应记录、复查。 9、急诊、高度异常结果报告制度:及时报告临床科室、高度异常结果复查后,报告临床科室,并有记录。 10、岗位责任制度:岗位职责分明。调岗或离岗必须经组长或科主任同意,组长须经科主任同意。 11、检验单发送制度:及时、准确发送检验报告单。 12、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医疗纠纷发生时,必须尽快提出处理方案,以减少对病人的伤害,记录整个过程。

检验科常规操作规程

粪便常规操作规程 操作步骤: 1 目测观察粪便的颜色和性状。 2 洁净玻片上加等渗盐水1~2滴,选择粪便的不正常部分,或挑 取不同部位的粪便做直接涂片。 3 混悬于载有一滴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涂成薄片,涂片的厚度 以能透视纸上字迹为度。 4 先用低倍镜观察全片有无虫卵、原虫、包囊、寄生虫幼虫及血 细胞等,再用高倍镜详细检查病理成分的形态及结构。 患者检验结果可报告区间: 1 物理性状 ①粪便颜色:淡黄色、黄褐色、绿色、白色或灰白色、红色、 果酱色及黑色或柏油色。 ②性状:软便、粘液便、脓性及脓血便、鲜血便、稀糊状或稀 汁样便、米泔样便、白陶土样便、溏便、乳凝块及胨状便。 2 显微镜检查 ①细胞 白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大吞噬细胞)、肠粘膜上皮细胞、 肿瘤细胞等,在进行细胞镜检时,至少要观察10个高倍镜视 野后,报告结果。报告方式见下表 从粪便中检查可见到的寄生虫卵有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蛲虫卵、华枝睾吸虫卵、血吸虫卵、姜片虫卵及带绦虫卵等;可见到的肠道原虫包括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鞭毛虫、纤毛虫及人芽囊原虫等。

尿液常规操作规程 操作步骤: 1 样本的准备:将10ml新鲜尿液标本放在标准的离心试管内。 2 离心:用回转半径15cm的标准离心机,每分钟1500转速度, 离心5分钟。 3 尿沉渣制备:离心后,待离心机自然停转,取出离心管,吸 引排出上清尿,沉渣的残留量应为0.2ml,轻轻摇动离心管, 使尿沉渣有形成份混匀。 报告方式: 采混合后的尿液沉渣滴入一次性尿板内,在显微镜下, 低倍镜(10×10)观察全片, 高倍镜(10×40)仔细观察。 细胞检查10个高倍视野; 管型检查20个低倍视野, 求出红、白、上皮细胞和管型等每个视野的平均数。

检验科仪器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JY/YQ-001-2012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淮北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目录 一、Lx20标准操作规程 (2) 二、Modular P生化分析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4) 三、XT-1800i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标准操作规程 (6) 四、MicroScan autoSCAN4标准操作规程 (7) 五、BACTEC9050自动血培养仪标准操作规程 (8) 六、E-Lisa加样器标准操作规程 (8) 七、IWO-960全自动洗板机标准操作规程 (9) 八、ST-96W全自动洗板机标准操作规程 (10) 九、LUMO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11) 十、SM-3型酶标仪标准操作规程 (12) 十一、HMM-2型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标准操作规程 (12) 十二、YG48+ PCR仪操作规程 (12) 十三、 BC-5300血球计数仪标准操作规程 (13) 十四、SYSmex KX-21N三分类全自动血球仪操作规程 (13) 十五、DxI 800 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仪标准操作规程 (14) 十六、SF-8000全自动血凝仪标准操作规程 (14) 十七、迪瑞H - 500尿液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15) 十八、H-300尿液分析仪操作规程 (16)

一、Lx20标准操作规程 操作步骤 1、开机 (1)打开打印机开关。 (2)打开显示器开关。 (3)打开电脑主机开关,如果连接了不间断电源装置(UPS),检查是否打开。 (4)将主电源开关拨至开(ON)位置。 2、运行前进行常规冲洗:主屏幕Utils,选择Prime,然后选PrimeDXC800,再按Start Prime 3、定标 (1)从菜单区域选择Rgts/Cal(试剂/校准)。 (2)若需指定校准液位置,选择Assign(F7),设定校准液架/杯位。 (3)选择要校准的项目。 (4)若所有需校准的项目都选择后,选择Cal(F4)定标。 (5)回顾校准液装载清单,选择List(F5)。若需要,选择PRINT(打印)。 (6)选择OK退出。 (7)将校准液置于相应的杯子和位置。 (8)将校准液架放上仪器。 (9)准备就绪后,按RUN运行。 4、样品编程 常规单个样品 (1)从菜单区域选择Samples(样品)。 (2)输入指定样品架/位置或样品号(ID)。 (3)选择要检测的项目。 若用组合编程项目,选择所需的项目组号,按(ENTER)。若编程各个项目,按CHEM NOLS(项目号)项目键,选择所需项目号,按(ENTER)。 (4)按要求输入样品类型,样品描述,样品选择,病人号(ID)和病人资料。 (5)NEXT(F10)贮存现有样品信息,继续编程另外样品。

检验科管理守则.doc

检验科管理制度1 检验科工作制度 1 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系统。加强医德教育、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检验理论与方法学研究,不断开展新的检验项目,积极开展检验教学,不断提高全员素质。密切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参与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2 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安静。工作前、后均要进行卫生打扫和整理。 3 检验单由具有处方权的医师逐项填写,规范完全,临床诊断和检验目的应明确,全名签字。要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标本采集和送检等注意事项。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标本,不得接收,并说明原因和采集要求,建议重新采集。 4 检验人员需经检验科主任审批报告权后方能签发报告,对未能独立工作的初级检验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所写的报告,应有带教老师审核签发,院外的标本应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指定的人员签发报告。 5 遵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优选检验方法,制定操作手册,并由科主任批准执行。定期检查各种试剂的质量和所用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定期进行校正。定期修订操作手册,以推动检验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6 加强质量管理,全面做好质量保证工作,并制订质量工作

手册。健全室内质量控制制度,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7 健全登记统计制度,对各项工作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登记和统计,要填写完整、准确,妥善保管,归档存放5年。 8 制订全员在职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有条件的科室应积极进行科研的选题,论证和申报工作,组织攻关,发表论文。 9 建立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措施,重视信息反馈,切实抓好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检验科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1 必须把检验质量放在工作首位,普及提高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理论知识,使之成为每个检验人员的自觉行动。同时,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和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全面加强技术质量管理。 2 建立和健全科室技术质量管理组织,适当安排兼职人员负责检验科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管理内容包括:制订目标、计划、指标、方法、措施,实施检查、总结、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定期向上级报告。 3 各专业实验室要制订质量控制制度,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做到日有操作记录,月有小结、分析,年有终结。发现失控要及时纠正,未纠正前停发检验报告,纠正后再重检、报告。 4 加强仪器、试剂的管理,建立大型仪器档案。新引进或维修后仪器须经校正合格后,方可用于检测标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