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卤虫成虫大规模生产方法与制作流程

卤虫成虫大规模生产方法与制作流程

卤虫成虫大规模生产方法与制作流程
卤虫成虫大规模生产方法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卤虫成虫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属于卤虫养殖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池的处理;(2)卤虫接种;(3)饲料投喂;(4)日常管理;(5)卤虫幼体的收获。该生产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为卤虫成虫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2)养殖4日之后在饵料中添加麦片可降低养殖成本;起到营养强化的作用;(3)每天对卤虫的活动情况进行评测可降低养殖风险;(4)实现大卤虫的快速生长;(5)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6)采用加厚水产打包氧气袋进行大卤虫的包装实现了大卤虫的长途运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卤虫成虫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养殖池的处理:选择养殖池,用漂白粉消毒后引入经沉淀砂滤处理之后的天然海水充气12-20h;

(2)卤虫接种:清晨将事先经过消毒处理的卤虫卵按密度接入上述养殖水体中,经过12~16h 后孵化为无节幼体;

(3)饲料投喂:卤虫孵化后,根据卤虫的生长阶段投喂不同配方的饵料,每天的6:00、12:00、18:00和24:00进行投喂;

(4)日常管理:每天对水质进行检测,保证水体处于适合卤虫生长的范围内;每天观察卤虫的情况;每天测定卤虫的数量和密度;

正常情况下,大卤虫一般为暗红色,呈仰泳姿势,通过两排游泳足不停划水,使身体缓慢向前运动,在运动中进行滤食,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5)卤虫幼体的收获:养殖7-9日后,对养殖的卤虫进行收获,如需进行长途运输,则进行充气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虫成虫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养殖池是指面积在10m2~100m2之间,深度在1~1.5m的室内或者室外养殖池;所述漂白粉消毒是指养殖池里的水排干后,每亩用5~10kg的漂白粉或水深1~1.2m时每亩用10~15kg的漂白粉进行消毒,消毒3~5天后进水充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虫成虫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消毒处理卤虫卵是指将卵用淡水冲洗至流出清水后用淡水浸泡1~1.5h,再用0.2%甲醛进行消毒,杀灭虫卵表面有害生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虫成虫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接入密度是指每平方米海水接种10~15g虫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虫成虫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饵料配方如下:①斑节对虾料:鳗鱼粉:酵母=44:5:1;②罗非鱼饲料:麦片:鳗鱼粉:酵母=34:10:5:1;其中养殖前4~5日采用配方①,之后3~4日采用配方②,每次喂料总量为每平方米投喂0.15kg配合饲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虫成虫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水质要求为:盐度控制在20‰~100‰之间,温度范围控制在25~32℃,pH值范围控制在

7.8~9,溶氧量大于1mg/L;所述观察卤虫的情况是指每天上午和下午对卤虫的吃料情况以及活动情况进行观察,水色清爽则表明投喂量合适,颜色越深说明水中的残饵废料越多,需适当减少投喂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卤虫成虫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盐度控制在30‰,温度范围控制在29℃,pH值范围控制在8.5,溶氧量大于1mg/L;所述观察卤虫的情况是指每天上午和下午对卤虫的吃料情况以及活动情况进行观察。水色清爽则表明投喂量合适,颜色越深说明水中的残饵废料越多,需适当减少投喂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虫成虫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测定卤虫的数量和密度是指每天在养殖池的不同区域、不同水深处用大烧杯或矿泉水瓶进行取样

并计算平均数,以确定卤虫密度及精确的投喂量,在养殖池的四个角以及中央,分别取浅层,中层和底层水,共取15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虫成虫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对养殖卤虫进行收获是指:排水前将60目的网袋固定在排水口处,排水时,卤虫随水流进入网袋中,水排干后将网袋中的卤虫移入处理好的养殖桶中充气保存待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虫成虫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卤虫的充气包装是指采用加厚水产打包氧气袋,在袋中装半袋量的水,加入1.5kg捞出的大卤虫,充氧至紧绷状态后用橡皮筋将袋口固定。

技术说明书

一种卤虫成虫大规模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卤虫成虫大规模生产方法,属于卤虫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卤虫也称盐水丰年虫,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鳃足纲,无甲目,盐水丰年虫科,卤虫属。栖息于沿海盐田或高盐度水域,系典型的超盐水生物。多浮游于水面,随风浪移动。运动时,背部向下,腹部朝上,以摆动胸部胸肢,进行游泳,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卤虫营养价值高,成虫含蛋白质57%~60%,脂肪18%,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并含有激素。这些物质有利于生长、发育,提高抗病力,改善鱼虾成熟度及产卵率。而且其富含促进虾、蟹生长发育和蜕皮特有活性物质,是植物性饵料不能替代的。目

前,随着一些优质水产品的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对卤虫的需求量正日益扩大,对卤虫需要的时间要求也正从季节性变为全年性的需求。由于缺少系统的生产方法,目前作为饵料的卤虫成虫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导致国内的卤虫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

目前典型的卤虫人工增养殖模式如下:(1)日晒盐场卤虫增殖:利用高盐卤水控制敌害生物,在卤水池塘放养卤虫,在养殖过程中不投饵或辅助性投饵,此种养殖方式要求条件低,成本也较低。但由于日晒盐场主要考虑的是盐业生产的需要,在日晒盐场的盐池中进行卤虫增养殖,既要考虑卤虫生长的需要,又要考虑增养殖措施对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所以这种传统养殖模式存在其弊端。(2)粗放式卤虫养殖:在广阔滩涂,依地势挖掘卤虫养殖池,用导水沟引入海水进行卤虫的养殖。养殖池面积大,几百亩至几千亩,是一种粗放式养殖。由于养殖池面积大,一些参数很难进行人工调控,所以其产量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很大。(3)半精养卤虫养殖:养殖池一般是由盐池改造而成,面积较小。在藻类培养池和卤虫培养池通过施肥培养藻类,每隔一段时间将藻类培养池的藻接种至卤虫培养池。从当年的12月延续到来年的5月,期间只接种卤虫一次,主要以收获卤虫卵为主。

上述方法多是以收获卤虫卵为目的,养殖周期长。申请号为201310375556.4技术,涉及一种卤虫的室内高密度养殖方法,是将经过过滤的海水注入养殖池后进行人工肥水;在早晨将卤虫卵进行处理后快速放入养殖池中进行孵化,保持光照强度30~60μmol/(㎡·s),卤虫幼体孵出的当日早晨便投喂卤虫人工饵料;养殖过程,需维持水体的溶解氧在0.7mg/L以上,并用生物控制法对水质的进行调控以及对卤虫体色的调节,在经过10~15天的养殖后,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将卤虫进行采收。本技术采用室内养殖模式,有效回避室外恶劣天气,保持较好的养殖水环境,通过对水质、水色调控以及人工饲料的配制与处理有效地提高卤虫的快速生长,使卤虫质量、产量都有非常显著的改善和提高,增强诱食性,为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保障。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室内高密度养殖卤虫的方法,而室外高密度养殖成体卤虫作为育苗饵料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生产方法。

技术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卤虫成虫的大规模生产方法,以解决当前卤虫成虫缺乏系统化生产方法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卤虫成虫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养殖池的处理:选择合适的养殖池,用漂白粉消毒后引入经沉淀砂滤处理之后的天然海水充气12-20h;

所述养殖池是指面积在10m2~100m2之间,深度在1~1.5m左右的室内或者室外养殖池;所述漂白粉消毒是指养殖池里的水排干后,每亩用5~10kg的漂白粉或水深1~1.2m时每亩用10~15kg的漂白粉进行消毒,消毒3~5天后可以进水充气;

(2)卤虫接种:清晨将事先经过消毒处理的卤虫卵按密度接入上述养殖水体中,经过12~16h 后可孵化为无节幼体;

所述消毒处理卤虫卵是指将卵用淡水冲洗至流出清水后用淡水浸泡1~1.5h,再用0.2%甲醛进行消毒,杀灭虫卵表面有害生物;所述接入密度是指每平方米海水接种10~15g虫卵;

(3)饲料投喂:卤虫孵化后,根据卤虫的生长阶段投喂不同配方的饵料,每天的6:00、12:00、18:00和24:00进行投喂;

所述饵料配方如下:①斑节对虾料:鳗鱼粉:酵母=44:5:1;②罗非鱼饲料:麦片:鳗鱼粉:酵母=34:10:5:1;其中养殖前4~5日采用配方①,之后3~4日采用配方②,每次喂料总量为每平方米投喂0.15kg配合饲料;

(4)日常管理:每天对水质进行检测,保证水体处于适合卤虫生长的范围内;每天观察卤虫的情况;每天测定卤虫的数量和密度;

所述水质要求为:盐度控制在20‰~100‰之间,以30‰左右为佳,温度范围控制在25~32℃,以29℃左右为佳,pH值范围控制在7.8~9,以8.5左右为佳,溶氧量大于1mg/L;所述观察卤虫的情况是指每天上午和下午对卤虫的吃料情况以及活动情况进行观察,水色清爽则表明投喂量合适,颜色越深说明水中的残饵废料越多,需适当减少投喂量,正常情况下,大

卤虫一般为暗红色,呈仰泳姿势,通过两排游泳足不停划水,使身体缓慢向前运动,在运动中进行滤食,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所述测定卤虫的数量和密度是指每天在养殖池的不同区域、不同水深处用大烧杯或矿泉水瓶进行取样并计算平均数,以确定卤虫密度及精确的投喂量,最好是在养殖池的四个角以及中央,分别取浅层,中层和底层水,共取15次;

(5)卤虫幼体的收获:养殖7-9日后,对养殖的卤虫进行收获;如需进行长途运输,则进行充气包装;

所述对养殖卤虫进行收获是指:排水前将60目的网袋固定在排水口处,排水时,卤虫随水流进入网袋中,水排干后将网袋中的卤虫移入处理好的养殖桶中充气保存待用;所述卤虫的充气包装是指采用加厚水产打包氧气袋,在袋中装半袋量的水,加入1.5kg捞出的大卤虫,充氧至紧绷状态后用橡皮筋将袋口固定,由于卤虫的趋光性,因此尽量在夜晚进行收获。

本技术提供的卤虫成虫的生产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本技术所公开的卤虫成虫系统化生产方法可以为卤虫成虫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

(2)养殖4日之后在饵料中添加麦片可降低养殖成本;饵料中酵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且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尼克酸,起到营养强化的作用;

(3)每天对卤虫的活动情况进行评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降低养殖风险;

(4)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池水适合大卤虫的快速生长;

(5)每天对卤虫密度进行测量可以计算出精确的投饵量,精准投喂既能基本满足大卤虫生长的营养需求,又有效的防止了残饵量过多而影响水体环境,实现高密度不换水养殖,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

(6)采用加厚水产打包氧气袋进行大卤虫的包装实现了大卤虫的长途运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注意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1)养殖池的处理

选择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一口面积为40m2的室外池,用1kg漂白粉进行带水消毒,3日后进水至1.2m,充气12h;

(2)接种虫卵

接种虫卵前先进行卤虫卵的消毒,将虫卵用淡水冲洗至澄清后用淡水浸泡1h,再用0.2%甲醛进行消毒,于清晨6:00将500g卤虫卵接入上述水体中,接入前进行水质测定,测得养殖水体盐度为32‰,清晨水温为26℃,正午水温为33℃,pH为8.1,采用气石充氧;

(3)饲料投喂:卤虫接种的第一日晚上24:00开始投喂第一餐,之后每日6:00、12:00、18:00和24:00进行投喂,前四日按照配方①恒兴牌斑节对虾料:鳗鱼粉:酵母=44:5:1进行投喂,每次投喂6kg,第五日开始按照配方②恒兴牌罗非鱼膨化饲料:麦片:鳗鱼粉:酵母=34:10:5:1进行投喂,每次投喂6kg;

(4)日常管理:每日9:00和15:00进行水质的检测以及观察大卤虫的活动情况;每日下午喂料前进行分点取样计算密度,并根据密度的变化调整投饵量,取样点在养殖池的四个角以及中央,分别取浅层,中层和底层水,共取15次;

(5)收获:根据生产需要在养殖8日后进行收获,于养殖第8日的夜晚进行排水收获工作,在出水口处套上60目的网袋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到的大卤虫放置于事先准备好的养殖桶中进行充气保存待用,第二日早上根据生产的需要,用60目的捞网将大卤虫捞出进行分装,每只打包氧气袋装半袋水和1.5kg大卤虫,充氧至紧绷状态后用橡皮筋封口,共收获103.5kg左右。

实施例2

(1)养殖池的处理

选择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一口面积为40m2的室外池,用0.8kg漂白粉进行带水消毒,3日后进水至1m,充气12h;

(2)接种虫卵:接种虫卵前先进行卤虫卵的消毒,将虫卵用淡水冲洗至澄清后用淡水浸泡

1h,再用0.2%甲醛进行消毒,于清晨6:00将400g卤虫卵接入上述水体中,接入前进行水质测定,测得养殖水体盐度为31‰,清晨水温为26℃,正午水温为32℃,pH为8.0,采用气石充氧;

(3)饲料投喂:卤虫接种的第一日晚上24:00开始投喂第一餐,之后每日6:00、12:00、18:00和24:00进行投喂,前四日按照配方①恒兴牌斑节对虾料:鳗鱼粉:酵母=44:5:1进行投喂,每次投喂5kg,第五日开始按照配方②恒兴牌罗非鱼膨化饲料:麦片:鳗鱼粉:酵母=34:10:5:1进行投喂,每次投喂5kg;

(4)日常管理:每日9:00和15:00进行水质的检测以及观察大卤虫的活动情况;每日下午喂料前进行分点取样计算密度,并根据密度的变化调整投饵量,取样点在养殖池的四个角以及中央,分别取浅层,中层和底层水,共取15次;

(5)收获:根据生产需要在养殖8日后进行收获,养殖第8日的夜晚进行排水收获工作,在出水口处套上60目的网袋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到的大卤虫放置于事先准备好的养殖桶中进行充气保存待用;第二日早上根据生产的需要,用60目的捞网将大卤虫捞出并进行分装,每只打包氧气袋装半袋水和1.5kg大卤虫,充氧至紧绷状态后用橡皮筋封口,共收获99kg左右。

实施例3

(1)养殖池的处理

选择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一口面积为15m2的室内池,用0.5kg漂白粉进行带水消毒,3日后进水至1.5m,充气12h;

(2)接种虫卵:接种虫卵前先进行卤虫卵的消毒,将虫卵用淡水冲洗至澄清后用淡水浸泡

1h,再用0.2%甲醛进行消毒,于清晨6:00将250g卤虫卵接入上述水体中,接入前进行水质测定,测得养殖水体盐度为30‰,清晨水温为27℃,正午水温为32℃,pH为8.2,采用气石充氧;

(3)饲料投喂:卤虫接种的第一日晚上24:00开始投喂第一餐,之后每日6:00、12:00、18:00和24:00进行投喂,前四日按照配方①恒兴牌斑节对虾料:鳗鱼粉:酵母=44:5:1进行投喂,每次投喂3kg,第五日开始按照配方②恒兴牌罗非鱼膨化饲料:麦片:鳗鱼粉:酵母=34:10:5:1进行投喂,每次投喂3.5kg;

(4)日常管理:每日9:00和15:00进行水质的检测以及观察大卤虫的活动情况;每日下午喂料前进行分点取样计算密度,并根据密度的变化调整投饵量,取样点在养殖池的四个角以及中央,分别取浅层,中层和底层水,共取15次;

(5)收获:根据生产需要在养殖7日后进行收获,养殖第7日的夜晚进行排水收获工作,在出水口处套上60目的网袋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到的大卤虫放置于事先准备好的养殖桶中进行充气保存待用,第二日早上根据生产的需要,用60目的捞网将大卤虫进行捞出分装,每只打包氧气袋装半袋水和1.5kg大卤虫,充氧至紧绷状态后用橡皮筋封口,共收获64.5kg左右。

实施例4

(1)养殖池的处理

选择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一口面积为15m2的室内池,用0.4kg漂白粉进行带水消毒,3日后进水至1.2m,充气12h;

(2)接种虫卵:接种虫卵前先进行卤虫卵的消毒,将虫卵用淡水冲洗至澄清后用淡水浸泡

1h,再用0.2%甲醛进行消毒,于清晨6:00将200g卤虫卵接入上述水体中,接入前进行水质

测定,测得养殖水体盐度为30‰,清晨水温为27℃,正午水温为33℃,pH为8.3,采用气石充氧;

(3)饲料投喂:卤虫接种的第一日晚上24:00开始投喂第一餐,之后每日6:00、12:00、18:00和24:00进行投喂,前四日按照配方①恒兴牌斑节对虾料:鳗鱼粉:酵母=44:5:1进行投喂,每次投喂2.5kg,第五日开始按照配方②恒兴牌罗非鱼膨化饲料:麦片:鳗鱼粉:酵母=34:10:5:1进行投喂,每次投喂3kg;

(4)日常管理:每日9:00和15:00进行水质的检测以及观察大卤虫的活动情况;每日下午喂料前进行分点取样计算密度,并根据密度的变化调整投饵量,取样点在养殖池的四个角以及中央,分别取浅层,中层和底层水,共取15次;

(5)收获:根据生产需要在养殖8日后进行收获,养殖第8日的夜晚进行排水收获工作,在出水口处套上60目的网袋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到的大卤虫放置于事先准备好的养殖桶中进行充气保存待用,第二日早上根据生产的需要,用60目的捞网将大卤虫捞出进行分装,每只打包氧气袋装半袋水和1.5kg大卤虫,充氧至紧绷状态后用橡皮筋封口,共收获51kg左右。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啶虫脒知识

【通用名称】啶虫脒(Acetamiprid) 【化学名称】E-N-[(6-氯-3-吡啶基)]-N-(2)-氰基-N-甲基乙酰胺【结构式】 【分子式】C 10H 11 ClN 4 【分子量】222.68 【理化性质】外观为白色晶体,熔点为101.0~103.3℃,蒸汽压>1.33×10-6帕(25℃)。25℃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4200毫升/升,能溶于丙酮、甲醇、乙醇、二氯甲烷、氯仿、乙腈、四氢呋喃等。在PH=7的水中稳定,PH=9时,于45℃逐渐水解,在日光下稳定 【毒性】大鼠急性口服LD 50 :雄217mg/kg,雌146 mg/kg;小鼠:雄198mg/kg,雌184 mg/kg; 大鼠急性经皮LD 50 :雄、雌>2000mg/kg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柑桔、苹果、黄瓜等作物上蚜虫。 【制剂】3%EC,20%SP 啶虫脒是我公司最近开发的超高效广谱内吸收性新型杀虫剂,与吡虫啉属同一系列,但它的杀虫谱比吡虫啉更广主要对黄瓜、苹果、柑桔、烟草上的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该产品有较强的触杀和渗透作用,杀虫迅速且持效期长。作用机智独特,能防治对现有药剂抗性的蚜虫。本品具有强内吸性,故可以作为种子处理剂,防治地下害虫。 性能特点: §本品是新一代烟碱超高效新型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外在还具有较强的内吸性和强渗作用,因而能稳 定的发挥其强大的速效性和20多天以上的持效力。 §本品为可溶性粉剂,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剂型。入水后迅速分散。 §本品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VA助剂结合后,增强其在作物表面附着力、延展力和超强渗透力,施药后有效成分能 快速穿透叶片及虫体,真正达到"正面打药,隔叶死虫"。特别针对各种作物上的蚜虫、蓟马、稻飞虱、粉虱、 蝽蟓、叶蝉、康氏粉蚧等效果显著。

完整word版卤虫养殖技术

卤虫养殖技术 卤虫,又称盐水丰年虫,俗称盐虫子或丰年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无甲目,盐水丰年虫科,卤虫属。所产的休眠卵即为卤虫卵,俗称虫籽,是一种优质的水产养殖生物饵料。 1 生物特性 卤虫的适应性强,在全球不同类型的盐湖、盐田均有产出。繁殖周期短,生长迅速。卤虫属于滤食性动物,适合的饲料颗粒10—50μm,除采食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外,还可采食各种有机物碎屑。它具有转化率高、抗病力强的特点。喜逆水游动。成虫不喜光而幼虫有趋光性。卤虫(雌性)每次产卵10—250粒,一生可产5—10次卵,每个虫体可生存3—6个月。 2 营养价值 卤虫干卵及成虫含蛋白质57%一60%,脂肪18%,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并含有激素。这些物质有利于鱼虾幼苗生长、发育,提高抗病力,改善鱼虾成熟度及产卵率,是优质的饵料。 3 卤虫人工养殖技术 3.1 养殖池的建设 养殖池深度为1-1.2m,大小50×50m为宜,太大不易于管理,池底四边设环形沟,水深60—80cm。同时配套建设藻类饵料培养池,便于培养浮游植物。

3.2引种前准备工作 1 在引种前,将池塘积水全部排空,曝晒15天,清理池塘杂藻及污泥,在池底遍撒石灰消毒。 3.3 孵化卤虫卵 3.3.1孵化器具 主要由孵化桶和小型气泵组成,孵化桶用玻璃钢或塑料做成,底部呈漏斗形。消毒时先用干净的水清洗孵化桶和充气管,用强次氯酸溶液消毒桶壁,1—2小时之后,再用清水冲掉消毒液直至嗅不到氯气气味。 3.3.2卵的消毒 孵化前将卤虫卵放在含200mg/kg的次氯酸溶液中并连续充气30分钟左右;用过滤网收集消毒后的卵,并在放入孵化桶前充分淋洗干净。 3.3.3孵化前的准备 用过滤的海水装满孵化桶;安装充气设备;对水进行消毒处理,方 法是按每100L的水中加0.5g的有效氯并充气1小时左右;然后加入0.5g硫代硫酸钠,除去剩余的氯。 3.3.4孵化条件 孵化条件直接影响卤虫卵的孵化率。孵化中应主要控制的技术指标是:海水盐度25‰一35‰之间;温度25—30℃;不间断充气并保持均匀平缓,避免过强过弱;溶氧不低于2mg/L;pH值8.5;光照为2000lx;布卵密度为3g/L。 3.3.5孵化管理

认识车灯及其生产流程知识分享

认识车灯及其生产流 程

认识车灯及其生产流程 1车灯的分类 车灯是车辆照明用的工具,可以分为前车灯、后车灯、转向灯、车牌照明灯等。车灯在车辆安全行驶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图车灯在整车的分布位置 车灯的发展趋势: 蜡烛灯→白炽灯→卤钨灯→HID→LED→激光大灯 2车灯的开发流程 客户资料取得→设计(造型设计、光学设计、产品设计)→快速模型→模具设计制作→试作→合车→量试→量产 ▲点击图片,查看《车灯种类、制造工艺和选材》 3主要制造工序 大灯(前大灯组合、尾灯组合、雾灯) 注塑:透镜、壳体、面罩、配件等(原材料、添加剂及填充、注塑机、注塑辅机等自动化设备)→烘烤(去应力)→除尘→表面处理(无尘车间:透镜涂装、UV固化、反光镜真空镀铝等等)→装配:电

路、光源、配件安装、灯体热熔接、气密检查、烘烤、照度测试、电性能测试(点胶、热熔设备、烘烤设备)→包装 小灯(前顶灯、阅读灯、牌照灯、高位刹车灯、侧转弯灯、迎宾灯、多功能灯) 注塑:透镜、壳体、面罩、配件等(原材料、添加剂及填充、注塑机、注塑辅机等自动化设备)→装配:电路、光源、开关按钮安装、部件冷/热铆、焊接(点胶、热熔设备、烘烤设备)→电性能测试、包装 4车灯材料 前大灯 前 照 灯 常用材料 配 光 镜 PC 壳体PP-T20、PP-T30、PP-T40 饰圈PC、PC-HT、PBT、PBT/PET-M20、PA66 反PPS、

光镜 PES 、 PEI 、 BMC(热 固性) 调光机构 POM 、 PA66- GF30、 PBT- GF30 PP-GF40 防尘盖 EPDM 、 PP-T20、 PP-GF30 PBT- GF30 尾灯 后尾 灯 常用材料 配光 镜 PMMA 壳体 PC+ABS 、 ABS 、 ASA 饰圈 PC 、 PC+ABS 反射 镜 PC+ABS

卤虫活性方法

卤虫致死活性实验 卤虫Artemia salina cysts卵购于海风集团有限公司,虫卵的孵化率为84%-85%。 取卤虫卵15 mg置于500 mL三角瓶中,加入处理过的海水300 mL,用充气泵缓缓充气,25℃水浴中孵化48 h,除去卵壳及未孵化的卵,获得卤虫幼体活体备用。 海水处理方法:天然海水,煮沸,棉花过滤,抽滤掉杂质后备用。 卤虫致死活性实验依照Solis的改良法,取24孔培养板,每孔加1 mL含卤虫幼体的溶液(每孔20个卤虫),制成测试培养板。将粗提物、各有机相浸膏及各单体化合物,用DMSO/水配置成2 mg/mL 的溶液,加入培养板孔中,每个粗提物及各相浸膏样品设置100μg/mL, 50μg/mL,10μg/mL三个终浓度,各化合物设置50μg/mL,25μg/mL, 10μg/mL三个终浓度。每个浓度的样品又各设三个平行样。培养24 h 后,记录卤虫死亡个体数目。空白对照组(海水),加处理过的海水(1 mL);DMSO对照组(1 mL)含与测试样品相当浓度的DMSO,同样品的测试条件培养计数。 卤虫致死活性采用校正死亡率表示: 校正死亡率%=[(DMSO对照组存活率-样品组存活率)/DMSO 对照组存活率]×100% 空白对照组(海水)的情况用于观察自然条件下卤虫的状态,跟踪、判断实验情况。

实验材料:样品,离心管若干,20μL移液枪,DMSO, 24孔板,培养好的卤虫。 具体步骤: 浸膏称取1mg,用200μL DMSO溶解(此时样品的浓度为5mg/mL),分别取20、12、2μL加入到24孔板内,此时为100μg/mL, 50μg/mL,10μg/mL用离心管取单体化合物1mg,溶解在200μL DMSO 中(此时样品的浓度为5mg/mL), 用移液枪依次取10μL,5μL,2μL上述配好的样品(样品量依次为50 μg,25μg,10μg)于24孔板中,然后分别加入990μL,995μL,998μL 海水,以配成样品浓度依次为50μg/mL,25μg/mL,10μg/mL。每个样品做2个对照。 每孔加入20只卤虫。 培养24小时后,观察并记录卤虫的存活情况。

吡虫啉、啶虫脒生产工艺论述

目录 摘要 (1) 英文摘要 (2) 第一章序言 (3) 1我国农药发展概况 (3) 2吡虫啉、啶虫脒性质介绍 (5) 2.1吡虫啉性质介绍 (5) 2.2啶虫脒性质介绍 (6) 第二章实习部分 (7) 1企业介绍 (7) 2生产原理 (9) 2.12-氯-5-氯甲基吡啶合成原理 (9) 2.2吡虫啉的合成原理 (11) 2.3啶虫脒的合成原理 (11) 3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1) 3.1二氯生产车间 (11) 3.1.1双环戊二烯裂解单元 (11) 3.1.25-降冰片烯-2-醛合成单元 (13) 3.1.32-氰乙基-5-降冰片烯-2-醛合成单元 (14) 3.1.42-亚甲基-4-氰基丁醛合成单元 (15) 3.1.52-氯-2-氯甲基-4-氰基丁醛合成单元 (17) 3.1.62-氯-5-氯甲基吡啶环合单元 (18) 3.2D M F法合成吡虫啉车间 (20) 3.2.1流程示意图 (20) 3.2.2各单元工艺规程 (20) 3.3啶虫脒的合成 (22) 3.3.1流程示意图 (22) I

3.3.2各单元工艺规程 (22) 第三章实习心得及建议 (24) 1实习心得 (24) 2个人建议 (25)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8) II

Content Abstract (1) Abstract in English (2) Chapter 1 Preamble (3) 1 The overview of pesticides in our country (3) 2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eatures of Idacloprid and Atamiprid (5) 2.1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eatures of Idacloprid (5) 2.2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eatures of Atamiprid (6) Chapter 2 Part of Internship (7) 1 Introduction of company (7) 2 Principle of the production (9) 2.1 Principle of the the production of 2 - chloro -5 –chloromethylpyridine (9) 2.2 Principle of the sythesis of imidacloprid (11) 2.3 Principle of the sythesis of acetamiprid (11) 3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processes (11) 3.1 Production workshop of 2 - chloro -5 –chloromethylpyridine (11) 3.1.1 Part of the cracking of dicyclopentadiene (11) 3.1.2 Part of the synthesis of 5-norbornene-2-aldehyde (13) 3.1.3 Part of the synthesis of 2 - cyanoethyl -5 - norbornene -2 – aldehyde (14) 3.1.4 Part of the synthesis of 2-methyl-4-cyanide hyborxybutyric aldehyde (15) 3.1.5 Part of the synthesis of 2-chloro-2 -chloromethyl -4 - Cyanide hybroxybutyric aldehyde (17) 3.1.6 Part of the synthesis of 2 - chloro -5 –chloromethylpyridine (18) 3.2 Production workshop of DMF synthesis of imidacloprid (20) III

丰年虾孵化器说明

1、孵化用家中的自来水就可以,加的水量以在串绳子的扣眼下面两厘米左右即可。尽量多放一些水,让虾卵有足够宽敞的空间孵化,足够的水量会对提高孵化率有帮助。 2、加好水之后,不要着急放虾卵和盐;先通气让水滚动15至20分钟,让水的温度接近气温并将水中残留的有害气体挥发掉。 3、孵化用什么盐?!就用超市中买来的这种盐!1公斤1.2元。实在没有,家中炒菜用的加碘盐亦可以,不影响孵化率的;信我等于信自己,别听有人忽悠让你买海盐,这年头海盐那里去买啊?送你100克盐是为了让你买他的虾卵,收到的估计也是照片上的盐,还是自己去超市买吧,更便宜! 4、虾卵和盐的配比,一目了然了吧?!一瓶盖虾卵+三瓶盖盐就可以了。 5、千万不要把盐和虾卵混在一起放入孵化器!!这样孵化率会降低的。正确的做法是,先将丰年虾卵放入孵化器内,用水浸泡、滚动60~120分钟,让丰年虾卵充分“放松”、“减压”;这样处理一下,丰年虾孵化的效果才能更加充分的展现。 7、然后再加入盐。(着急用虾卵苗的用户也可忽略浸泡120分钟的步骤,直接放盐)

8、气量的大小控制。以能让丰年虾卵在孵化器中充分滚动起来最好,气量大一些可能促使虾苗早一点出来。气量大小可通过气体调节阀来控制。 如何收虾 1、虾卵经过24小时孵化后就可收集,先通过气体调节阀把气泵的气体关闭,让水静止下来。(当然,每个地区水质不同加之气温、光照等其它原因的影响,孵化时间是不一样的。以北京为例:由于PH值较高,孵化时间一般24小时就可以达到90%以上的孵化率;36小时为峰值可达98%左右的孵化率。长江以南地区由于水质偏软,有时候需要加小苏打硬水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孵化率。) 2、这是孵化24小时以后,停气10分钟后孵化瓶内的情景;从图中可以看到孵化后的丰年虾空壳和丰年虾苗自动分离,上面是漂浮的空壳,下面是孵化出来的虾苗,这是在白天的时候拍的照片,瓶子上没有遮光也没有光照吸引等措施吸引虾苗聚集。 3、从气体调节阀处将氧气管子拔下来。注意:是拔掉接近瓶盖的一头的氧气管。 5、找一个容器来装孵化好的丰年虾苗,小塑料瓶和玻璃瓶都可以。 6、让沉在瓶底的虾苗通过氧气管流入容器内。

我的制造工艺.

难容金属 特点:1.晶格结构牢固 2.熔点高 3.化学稳定性高 4.α↓(与硬质玻璃气密封接) 5.粉末冶金法制取 知识点一、钨(白炽灯的灯丝、气体放电灯的电极、某些光源的封接丝) 一、钨的制取和加工 1.矿石粉碎白钨矿:CaWO4 黑钨矿: (Fe、Mn)WO4 2.纯碱(NaCO3)处理矿粉→工业用钨酸(H2WO4) 3.化学处理:得到纯的钨酐WO3 (柠檬黄色) 4.H2炉内还原(Mo/Ni舟):WO3 + H2 600-650℃WO2 + H20(褐色) WO2 + H2 760-820℃W + H20(黑色粉末) 还原分两步:使粉末由不同大小的晶粒组成,并使各种规格晶粒有一定的组合,对后序工序有利. 5.W棒压制 W粉→W棒的方法机械龇合 外界压力作用使原子间引力作用而使颗粒紧密结合在一起 6.W棒的烧结:保证W棒坚固致密→强度↑ 过程:W粉→压制→毛坯→预备烧结→W的胚块→高温垂熔烧结→致密W条 7.旋锤机中将W棒逐渐变成圆形:热态下经多次煅烧后W棒→1mm的W杆 8.W杆拉制成W丝: (讨论:WhyW丝进入加热炉前,表面必须先涂上一层什么物质?起何作用?)为了防止W丝在加热时氧化(增加W丝的延展性,拉丝时W丝加热,拉丝模也需加热)和减少W丝与拉丝模之间的摩擦,W丝进入加热炉前,表面先涂一层胶 状石墨乳,起到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石墨乳作用:润滑剂和保护层的双重作用。 二、W的物理性质 1.W的“三高”—高熔点、高硬度、高强度 2.电阻率和正的电阻温度系数高(电极引线) 讨论:Why大功率白炽灯要逐步施加电压?(22-23) 3.P↓、V﹡↓ 三、钨的光谱性质 1.W是选择性辐射体不是灰体:W的光谱发射率随波长而变 2.W的可见光能量占辐射总量的百分比比黑体大→在同T下ηw>η黑体 3.W与黑体在可见光区能量分布相似→在同T下颜色相似 4.维恩位移定律:黑体的λ峰随λ而变 λ峰·T = b(常数) 讨论:温度升高时会产生什么变化? 5.W的Tc >W的真实温度:Tc-T=30-80K 四、W的化学性质(焊接时困难,W只与Ni、Ta点焊W—W、Mo不能直接点焊) ?常温下:稳定(干燥空气中不起变化,潮湿气体中则慢慢氧化) ?高温下:W与CO、O2 、H2O、N2、卤素作用,但不与PHg和H2作用 1.W—O2作用:W + O2 → WO3 (WO2、W2O5)且T↑→氧化↑

丰年虾

丰年虾在早期的热带鱼参考书籍中常被称为小海虾,为鱼类繁殖者最好的朋友,若是没有丰年虾的存在,在繁殖的工作上将有极大的阻碍出现,它的无节幼虫(nauplii)为许多热带鱼小鱼第一餐的最佳选择;丰年虾其实并不是一种虾子,而是挠脚类的一种,学名为Artemia sp.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盐水湖泊中,本身适应盐度范围极广,从千分之五到千分之九十都可存活(正常海水之盐度范围在千分之三十到千分之三十五之间),在盐度较高时所产的卵具厚壁,可长期抗拒外界环境不利因子的伤害,保护其中休眠的胚胎,我们称之为耐久卵,也就是目前在市面上贩售的丰年虾卵,等到环境适合丰年虾繁殖生存时,再破壁而出繁衍种族。丰年虾在繁殖上的应用已行之有年,其在繁殖鱼苗具有下列优点: 1、保存容易。 2、孵化方法简单,随时可进行大量孵化以提供鱼苗所需。 3、刚孵化的无节幼虫,大小及营养价值极符合各种鱼苗的需求。 孵化的条件 一般市面上所买得到的丰年虾卵为其休眠卵,需经过外界刺激後才会活化,再孵化成无节幼虫,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因子是盐度及温度。由於各厂牌丰年虾卵都是在自然界中直接采集而得的,由於各产地的丰年虾种并不一样,因此在孵化率及孵化时间上也会有差异存在,但基本上要成功孵化丰年虾最重要的是提供适当的盐度、温度pH值(酸硷值)及足够的溶氧,以下将一一叙述。 1、盐度:千分之十到千分十五之间(10~15ppt)最佳,也就是每公升水中含有10~15公克的盐类,换算成比重大约在 1.01~1.02之间(天然海水每公升含有30~35公克的盐类即30~35ppt,比重在1.022~1.026之间)。 2、温度:水温要在25~30℃之间,较高的温度有助於缩短孵化时间。 3、酸硷值:pH需在7.5~8.5之间 4、溶氧:一般需以打气使水如沸腾状以提供足够的溶氧。 而孵化时间会随丰年虾品种及水温而有所不同,一般在18~36小时之间。 使用的工具 1、孵化用水的事前准备 由於丰年虾需要在特定盐度之水中,才能唤醒其休眠卵,所以孵化用水的准备牵涉到孵化的成功与否,由於孵化时所需的盐度仅为天然海水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已,因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取用天然海水与淡水以1:1或1:2的比例混合即可。在天然海水无法取得之时,也可以市售之人工海水素依其建议之剂量先配成人工海水,再与淡水混合使用。此外由前述的条件可知,其实这个盐度也就是每公升含有十到十五公克的盐,因此我们也可在每公升的

大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目录 1.大容量注射剂生产区概况 2.需要验证的关键工序及工艺验证3.工艺流程的实施 4.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技术安全、工艺卫生及劳动保护6.物料平衡及技经指标 7.设备一览表 8.岗位定员 9.附件(含设备操作、清洁规程)10.变更记录

1.大容量注射剂生产区概况 本生产区面积904㎡,其中1万级净化区域167㎡,10万级净化区域174㎡。 大容量注射剂车间采用10万级和1万级(局部百级)空气净化洁净级别,10万级区域设置缓冲、更衣、洗涤、洁具、称量、配碳、浓配、洗瓶等,1万级区域设置缓冲、更衣更鞋、稀配、化验、灌装、加塞、轧盖、洗涤、存放、洁具等功能间,所有隔断采用无粉尘产生的静电喷涂彩钢板,结合处采用圆角处理,不易产生积灰;人员经过三次更衣和二次更鞋后进入洁净区操作,物料进入洁净区均采用传递窗或气闸进行传递,人流、物流的进入相对分开,保证了洁净区空气洁净度要求;生产设备均采用优质不锈钢材料制造,采用洗瓶、灌装、压塞、轧盖联动线生产,其中洗瓶出口、灌装、加塞采用百级层流保护,灭菌器采用水浴式灭菌器。 1.1 大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后页) 1.2 大容量注射剂生产区工艺布局布置图(见后页) 1.3 大容量注射剂生产区工艺设备布置图(见后页) 1.4 大容量注射剂生产区送回风口平面布置图(见后页) 2.需要验证的关键工序及工艺验证 以上项目按验证文件规定,均已在规定周期内进行相关的验证,验证方案及报告见相应文件。

大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3.工艺流程的实施 3.1 批生产指令的签发 3.1.1 批生产指令由车间技术负责人根据生产计划表起草,并依据产品工艺规程于生产前一个工作日制定。 3.1.2 批生产指令应经QA质监员审核并签字,由车间主任签字批准后生效。 3.2 生产批记录的发放 3.2.1 除配制工序和包装工序外,工序相应的生产批记录于生产当日由车间工艺质监员发放给各工序负责人,并于工序结束当日填写完整返回车间工艺质监员处汇总。 3.2.2 配制工序和包装工序的生产批记录于生产前一天由车间工艺质监员随同批生产指令或批包装指令一同发放,并于工序结束当日填写完整返回车间工艺质监员处汇总。 3.2.3 所有生产工序必须按批生产(包装)指令执行。 3.3 工艺用水的管理使用 3.3.1 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由工程设备科管理,制水工序制备而得。 3.3.2 按照SMP-ZL-qa024,纯化水每周生产第一个工作日由QA质监员取样送QC检验,注射用水在生产期间每天下午三点由QA质监员取样送QC检验, QC检验合格后出具报告单由QA质监员交至车间工艺质监员。 3.3.3 车间配料岗位投料前,确认所用注射用水经检验符合规定,记录使用注射用水的批号检验报告单附批生产记录中。 3.3.4 车间在没有收到工艺用水检验报告单的情况下,不得进行生产操作。 3.4 各工序取(留)样一览 3.5 批包装指令的签发 3.5.1 车间技术负责人在灭菌工序完成后对半成品数量、质量等方面进行审核并对照生产工艺检查已完成的工作是否按工艺执行。 3.5.2 车间技术负责人计算理论成品率和预计成品率后根据SMP-JS-016判定生产是否异常,如有异常按SMP-JS-012调查分析原因。 3.5.3 批审查通过后车间技术负责人依据产品工艺规程于包装前一个工作日签发批包装指令。批包装指令应经QA质监员审核并签字,由车间主任签字批准后生效。

认识车灯及其生产流程

认识车灯及其生产流程 1车灯的分类 车灯是车辆照明用的工具,可以分为前车灯、后车灯、转向灯、车牌照明灯等。车灯在车辆安全行驶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图车灯在整车的分布位置 车灯的发展趋势: 蜡烛灯→白炽灯→卤钨灯→HID→LED→激光大灯 2车灯的开发流程 客户资料取得→设计(造型设计、光学设计、产品设计)→快速模型→模具设计制作→试作→合车→量试→量产 ▲点击图片,查看《车灯种类、制造工艺和选材》

3主要制造工序 大灯(前大灯组合、尾灯组合、雾灯) 注塑:透镜、壳体、面罩、配件等(原材料、添加剂及填充、注塑机、注塑辅机等自动化设备)→烘烤(去应力)→除尘→表面处理(无尘车间:透镜涂装、UV固化、反光镜真空镀铝等等)→装配:电路、光源、配件安装、灯体热熔接、气密检查、烘烤、照度测试、电性能测试(点胶、热熔设备、烘烤设备)→包装 小灯(前顶灯、阅读灯、牌照灯、高位刹车灯、侧转弯灯、迎宾灯、多功能灯) 注塑:透镜、壳体、面罩、配件等(原材料、添加剂及填充、注塑机、注塑辅机等自动化设备)→装配:电路、光源、开关按钮安装、部件冷/热铆、焊接(点胶、热熔设备、烘烤设备)→电性能测试、包装 4车灯材料 前大灯 前 常用材料 照 灯

配光 镜 PC 壳体 PP-T20、PP-T30、 PP-T40 饰圈 PC 、PC-HT 、PBT 、 PBT/PET-M20、 PA66 反光镜 PPS 、PES 、PEI 、 BMC(热固性) 调光机构 POM 、PA66-GF30、 PBT-GF30 PP-GF40 防尘盖 EPDM 、PP-T20、 PP-GF30 PBT-GF30 尾灯

丰年虾养殖方法

丰年虾养殖方法 一、丰年虾养殖前的准备 1.池塘准备 从放苗到收虾,整个养成阶段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而准备工作包括排干养虾池和蓄水池及沟渠内的积水、清整塘底、修护堤坝、清整沟渠、清淤除害、过滤进水、繁殖基础饵料以及购苗、运输等。上述工作时间性强、工作量大,需要一环紧扣一环,认真踏实做好。 虾塘的清淤晒塘是健康养殖的主要环节,一定要彻底清塘。每年年底收完虾后,排干池水,封闸晒塘,一直晒到塘底龟裂,然后把残饵、杂物和淤泥移运到堤外,每667m2用生石灰70-100kg,将其均匀分布于塘底,再犁耙池底进行翻耕曝晒。 2.用水准备 养殖用水均为沙滤井过滤海水,放苗前15天加水100-120cm左右,接着用有效氯浓度为5-10g/m3氯制剂对水体消毒。2天后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施肥,培育基础饵料,肥水可以按每667m2选用有机肥类结合白云石粉15kg。以后每3-5天视池水水色和浮游生物量进行追肥,保证有丰富的基础饵料生物。少用无机速效肥,因为无机肥起水快但难维持。基础饵料生物培养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放养虾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虾池水色以浅褐色为**。 3.虾苗选择 虾苗要求个体大小均匀、健壮、活力强、逆游能力好、体表光洁无附着物,体长1.2cm 以上,**触角前端分叉呈v字形的两条小触须经常并拢,体节疏而长。**好是p12-p18的黑壳苗,虾苗额角上已长有4-6个刺。虾苗还应进行病毒和弧菌检测,不得携带WSSV、TSV、IHHNV和IMNV等几种特定的病原,弧菌数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二、投放虾苗 第1造可于3月下旬至4月初放苗,选择晴朗天气,水温稳定在25℃以上,放苗前2小时应开增氧机搅活水体,同时投放应激类产品如VC、葡萄糖类。放苗时,尽量避免将池水搅浑,先将苗袋放入池内浸20分钟,使袋内水温与池内水温接近(温差不超过3℃),在上风处水较深的地方顺风放苗,虾苗池水与虾塘水盐度差不超过5‰。第2造可于7月中旬放苗。 放苗密度要根据虾池的条件、水域环境和管理水平等来确定。

第5章 卤虫培养

第五章卤虫培养 第一节卤虫的生物学 第二节卤虫卵 第三节卤虫的增养殖 第四节卤虫的应用 第一节卤虫的生物学 一、卤虫的分类地位 卤虫(Artemia)又称盐水丰年虫、丰年虾、卤虾等。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小型甲壳类。 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无甲目/盐水丰年虫科/卤虫属 二、卤虫的形态特征 卤虫的颜色与栖息水环境密切相关 高盐水域:红色 盐度较低的水中:灰白色 虫体(雌虫)较细长,全长1.0-1.5厘米。明显地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不具头胸甲。雄虫较小,一般体长0.7cm左右。 头部短小,不分节,5对头肢。胸部11节,有11对胸肢。腹部由8节组成,不具附肢。 三、卤虫的发育及生活史 卤虫的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历经以下阶段: 卵 初孵无节幼体(1龄无节幼体):体长400-500 m,橘红色,不摄食,靠卵黄维持新陈代谢 后无节幼体(2龄无节幼体):开始外源性营养 拟成虫期幼体 成体 四、卤虫的繁殖习性 (一)卤虫的生殖类型 由种的特性决定,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而改变。 孤雌生殖卤虫:种的组成中没有雄虫或雄虫的比例极低,雌虫不需要与雄虫交配就可繁殖后代。 两性生殖卤虫:种的组成中有雌虫和雄虫之分,只有雌、雄虫交配后才能繁殖后代。 (二)卤虫的生殖方式 卤虫的生殖方式与其生殖类型无关。生殖方式受内、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卤虫生殖方式的改变。 生殖方式: 卵胎生:子代自母体内产出时已孵化为小的无节幼体。 卵生:子代以卵的方式自母体内产出。夏卵和冬卵 五、卤虫的生态习性 1. 分布

世界性分布。我国卤虫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内陆盐湖和华北盐田(P184)。 2. 盐度 适盐范围为10-242,最适盐度范围为30-50。耐高盐的特性是卤虫逃避敌害的唯一方法。 3. 温度 卤虫能忍受的温度范围为-3-42℃,因产地不同而有所差异,最适生长温度25-30℃。 4. 溶解氧和pH值 卤虫的耐低氧能力很强,可生活在 DO为1mg/l的水中。孵化用水的pH值8-9为宜。 5. 食性 滤食性生物,对大小5~16微米的颗粒有较高的摄食率。在天然环境中主要以细菌、微藻和有机碎屑等为食。 6. 敌害 水鸟,某些昆虫或其幼虫(如半翅类、甲虫等)也能捕食卤虫。 第二节卤虫卵 一、卤虫冬卵的生物学特性 卤虫冬卵的外层为一厚的卵壳,卵壳内为处于原肠期的胚胎。卵壳分为三层: 从外到里分别为外壳(硬壳层)、外表皮(外表皮膜)、胚表皮。 卤虫休眠卵卵壳: 外壳(硬壳层):呈土黄至咖啡等不同深度的颜色。作用:保护其内的胚胎免受机械和辐射的损伤。 外表皮(外表皮膜):有筛分作用,可阻止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大的物质通过,从而保护胚胎。 胚表皮(内层):为一透明而有弹性的膜。 卵壳内的胚胎为一约有4000个细胞的原肠胚。 二、卤虫卵的贮存 风干后低温或冷库贮存。 制成真空或充氮的密封罐,罐装贮存。 饱和盐水保存。 三、卤虫卵的孵化 1.卤虫卵孵化过程中形态及生理的变化 2. 孵化的环境条件 温度:25-30℃,保持恒温。以保持孵化的同步进行。 盐度:常用盐度20-30的海水。 pH:最适范围8~9 ,pH值过低可用NaHCO3调节。 充气和溶解氧:孵化过程中需连续充气。作用:供给孵化所需氧气,防止卤虫卵沉底堆积。 虫卵密度:一般为1-3克/升。 光照:连续光照,光照强度为2000lx左右。 3. 孵化方法(孵化流程) (1)准备孵化容器,具锥形底的玻璃钢桶较好。孵化容器用前需要进行消毒。 (2)用海水或淡水浸泡1-2小时,使虫卵充分吸水,以加快孵化速度。 (3)虫卵的消毒:为了杀灭虫卵表面粘附的细菌,一般用200ppm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0分钟,或用300ppm

啶虫脒环评可研

3.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3.1 生产规模确定的原则和理由 根据对产品市场需求情况预测,特别是国内外对该产品年需求量的长期协议及与客户沟通的今后发展前景展望,拟定产品规模立足于国内国外客户需求、综合生产技术、规模效益及建设投资等因素。 3.2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3.3 产品概述 3.3.1 啶虫脒 1)产品名称 英文通用名:Acetamiprid 化学名称:(E )-N-[(6-氯-3-吡啶基)]-N-(2)-氰基-N-甲基乙酰胺 2)结构式: N Cl N CH 3 N C H 3N 3)分子式:C 10H 11ClN 4 4)分子量:222.67 5)性状: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6)理化性质:白色晶体,熔点101~103.3℃,蒸气压小于1.3

×10-6帕(25℃);在水中4.2克/升,易溶于丙酮、甲醇、乙醇、二氯甲烷、氯仿、乙腈。啶虫脒在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分解。 7)储存与包装:用内衬塑料袋硬纸桶(编织袋)包装,每桶(袋)不超过25KG。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 8)质量标准 执行标准:HG 3755-2004 4. 工艺技术方案 4.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4.1.1 啶虫脒 (1)原料路线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啶虫脒有以下三种路线:①氢化钠法;②甲基化反应;③甲胺化法。根据现有技术的拥有情况采用2-氯-5-氯甲基吡啶甲胺化工艺。 (2)国内、外工艺技术概况 该产品在国内有多个生产厂家,本公司在国内属新工艺,且工艺

路线先进,产品质量高。 (3)工艺技术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1)氢化钠法是采用2-氯-5-氯甲基吡啶溶解在DMF 中滴加含有氢化钠和N-氰基-N-甲基乙脒的DMF 中反应得到啶虫脒。 N C H 3Cl + C H 3NH CH 3 NCN N Cl N CH 3 N C H 3N 2)新工艺采用2-氯-5-氯甲基吡啶与一甲胺反应制得N-(6-氯-3-吡啶甲基)甲胺,在与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反应得到啶虫脒。 N C H 3Cl + 2CH 3NH 2 N Cl CH 3 + CH 3NH 2.HCl N Cl CH 3+ O N N C H 3H 3N Cl N CH 3 N C H 3N 根据两条路线的对比选择,采用甲胺化法的新工艺,在安全和环保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4)工艺技术的特点 老工艺使用到氢化钠在工业生产过程遇水燃烧有一定危险性,并且一次含量只有92%,需要多次精制。新工艺在安全性和操作性上优

卤虫的种种

孵化说明 1.孵化水温度:28摄氏度; 2.孵化水盐度:孵化水最好用纯净海水,盐度3%- 3.5%为最佳; 3.PH值:8-8.5,若PH不足8,可在水中加入碳酸氢纳,使PH值达到8; 4.光照:孵化全过程需要光照,特别是孵化最初的5小时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光照,最好按排在天亮后开始孵化,天黑以后可用40W日光灯进行光照; 5.充气:孵化全过程必需充气,使卵处于悬浮状态; 6.孵化时间:孵化全过程需24-26小时,若水温低于28摄氏度,每低一度孵化时间应延长一小时; 7.孵化密度:每升水可孵化2-3克卵; 8.孵化容器:以漏斗状圆筒孵化器为佳 加入ca制剂 卤虫卵孵化的生态条件是影响卤虫卵孵化率的重要因素。质量再好的卤虫卵,如果孵化条件控制的不当,孵化率也会变得很低。在我国,目前孵化条件的控制主要标准如下: 盐度:正常海水,人工海水或用粗盐配制的盐度为20-30%为好,在温度合适时,适当提高盐度,孵化率会有所上升,一般在60-70%孵化率达最高;但盐度达90%时,卵不吸水,不能孵化。 PH:一般在8-9之间为最佳;生产上,高密度孵化加NAHCO3 用来中和产生的CO2 。一般每升海水加1-2克NAHCO3,可稳定海水的PH 值。 温度:当水的温度在-18度—4度或32-40度时,卤虫卵的胚胎不会死亡,但不会孵化;当水温在4-32度之间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胚胎的代谢加强。在生产上的孵化温度一般用28-30度。 溶氧:在生产上,一般只要DO>0.2ppm,即能满足卤虫对氧的需要。在孵化时,一般要充气并搅拌水,同时也要防止产生充氧的死角,从而防止卵堆积、缺氧死亡。 光照:光照对孵化初其的胚胎发育有促进作用,并起到刺激作用。不同地区的卵对光照的需求一般不同。美国卤虫卵的适宜光照为1000 lux 而我国的卤虫卵

卤虫去壳孵化及强化培养操作规程_杨景峰

原料选择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开展综合利用。要充分利用当地来源广、数量大或通过加工处理能提高其营养价值的各种农副产品和天然饲料等。 当地原料往往比较新鲜,供应上有保证,易于运输,价格便宜。合理选用当地原料可降低饲料成本。如当地盛产蚕蛹,就可以多用蚕蛹,少用甚至不用鱼粉,因为质量好的蚕蛹粉的营养价值接近一般的鱼粉。多种饼粕类原料之间具有较高的可替代性,小麦、大麦等谷物类原料在一定范围内也有可替代性。各种糟渣类原料也可以作为全价配合饲料的原料,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合理选用。 七、做好原料价格评定 原料的种类很多,价格也各不相同,通过原料的价格评定来选择原料是获取低成本原料的重要途径。评定原料价格的方法很多,其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根据蛋白质的价格进行评定,蛋白质的价格就是每吨饲料的价格与每吨饲料的蛋白质重量之比。蛋白质价格低的原料,经济性好,反之则差。 这种价格评定,适合于蛋白质质量相近的原料,如不同级别鱼粉的价格评定、不同级别豆粕的价格评定等。而对于蛋白质质量相差较大的原料则意义不大,如鱼粉与棉粕的比较等。因为这种价格评定仅仅考虑了粗蛋白的数量,而没有考虑到蛋白质的质量。如果忽视蛋白质质量而仅仅根据粗蛋白价格的评定来选购饲料,那么,在饲料成本降低的同时,饲料的质量也降低了。 原料价格随季节、供需状况和品质等因素而有较大变动,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价廉的原料,同时又不可只注意价格而忽视其品质。 八、控制原料种类数 可以用于全价配合饲料的原料很多。一般来说,使用的原料种类越多,饲料之间的互补性越强,成本上的应变能力也越强。但使用原料的种类太多,会给加工过程带来很多麻烦。因此在生产上,应适当控制原料的种类数。目前在生产上原料的种类数大多控制在5~7种。 九、注意原料特性 原料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加工,如粉碎的难易程度、混合的难易程度、对颗粒成型的影响等。密度相差太大的原料混合困难;粗纤维含量高的原料粉碎困难;粗纤维含量高的原料如果配比过高,饲料颗粒结构疏松,不利于制粒。为提高制粒效果,应适量增加淀粉质原料的含量或另外添加黏合剂。 十、其他 饲料的适口性是必须考虑的。对于能够促进摄食的原料,可以适当增加用量;对于有异味的原料,应少用或不用。 饲料对动物体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注意把握哪种原料对哪些动物可以使用,对哪些动物不可使用,最大用量是多少等。例如,蚕蛹粉和田菁粉必须要限量,一般在15%和10%之内,如果含量增高,长期持续使用将会使水产动物的肉质含有异味。 另外还应注意,全价配合饲料的形态要与水产动物的摄食习性相适应,全价配合饲料的稳定性要与水产动物的摄食速度相适应。 总之,设计一个全价配合饲料配方,首先要使其各种营养素的含量满足养殖动物的需要,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饲料的成本、饲料的加工、饲料的消化、动物的摄食、饲料对水产动物质量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否则就不是一个好配方。 山东烟台大学海洋学院 郝彦周 邮编 264005卤虫也称盐水丰年虫,我国民间也称盐虫子或丰年虾,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无甲目、盐水丰年虫科、卤虫属。卤虫作为一种重要的饵料生物和良好的实验动物材料,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卤虫的研究,自1775年开始,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作为水产动物饵料应用,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的,1933年美国的Seale把卤虫初孵的无节幼体作为鲽类仔鱼的活饵料,随后挪威的Rollefsen等也用卤虫无节幼体为活饵料培育鱼苗,均获成功,证实卤虫无节幼体是仔幼鱼的优质饵料,因此受到国内外水产养殖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前商品化的卤虫卵已经成为海水鱼虾育苗场必备的幼体饵料。 在鱼虾育苗场中,卤虫卵的费用占了育苗成本的50%~70%,因而卤虫卵的孵化率以及营养价值对于提高育苗成活率及育苗场效益意义重大。本文就海水鱼育苗场卤虫卵的脱壳孵化、营养强化及采收方法进行归纳,旨在为相关育苗场提供参考。 一、脱壳 传统方法进行的卤虫卵孵化后残留下的卵壳影响投喂,需进行分离操作。而脱壳后进行孵化不仅可以直接卤虫去壳孵化 及强化培养操作规程

注射剂生产车间工程设计[001]

注射剂生产车间工程设计 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车间GMP设计 (1)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准备、配制、灌封、灭菌、质检、包装等步骤,按工艺设备的不同型式可分为单机生产工艺和联动机组生产工艺两种,其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见图A B)。

关于水针各单机设备和联动机组设备的具体内容详见前。 (2)按照GMP的规定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环境分为三个区域:一般生产区、10万级洁净区、1万级洁净区。一般生产区包括安瓿外清处理、半成品的灭菌检漏、异物检查、印包等;10万级洁净区包括物料称量、浓配、质检、安瓿的洗烘、工作服的洗涤等;1万级洁净区包括稀配、灌封,且灌封机自带局部100级层流。洁净级别高的区域相对于洁净级别低的区域要保持5~10Pa的正压差。如工艺无特殊要求,一般洁净区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各工序需安装紫外线灯。 (3)车间设计要贯彻人、物流分开的原则。人员在进入各个级别的生产车间时,要先更衣,不同级别的生产区需有相应级别的更衣净化措施。生产区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布置,各个级别相同的生产区相对集中,洁净级别不同的房间相互联系中设立传递窗或缓冲间,使物料传递路线尽量短捷、顺畅。物流路线的一条线是原辅料,物料经过外清处理,进行浓配、稀配;另一条线是安瓿瓶,安瓿经过外清处理后,进入洗灌封联动线清洗、烘干.两条线汇聚于灌封工序。灌封后的安瓿再经过灭菌、检漏、擦瓶、异物检查,最后外包成整个生产过程。具体进出水针车间的人流、物流路线(见图)所示。

(4)辅助用房的合理设置是制剂车间GMP没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厂房内设置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区域,且尽可能靠近与其联系的生产区域,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混杂与污染。存放区域内应安排待验区、合格品区和不合格品区;贮料称量室,并且要有利于包括空调风管在内的公用管线的布置。 (5)水针生产车间内地面一般做耐清洗的环氧自流坪地面,隔墙采用轻质彩钢板,墙与墙、墙与地面、墙与吊顶之间接缝处采用圆弧角处理,不得留有死角。 (6)水针生产车间需要排热、排湿房间有浓配间、稀配间、工具清洗间、灭菌间、洗瓶间、洁具室等,灭菌检漏需考虑通风。公用工程包括给排水、供气、供热、强弱电、制冷通风、采暖等专业设汁应符合GMP原则。 车间设计举例图 车间设计举例图是水针生产联动机组工艺车间布置图采用浓配加稀配的配料方式,具体布置(见图)。

Acetamiprid啶虫脒-FAO标准

5.2 ACETAMIPRID (246) TOXICOLOGY Acetamiprid is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approved name for (E)-N1-[(6-chloro-3-pyridyl)methyl]-N2-cyano-N1-methyl acetamidin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ts 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number is 135410-20-7. Acetamiprid is a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 that is used for the control of sucking-type insects on leafy vegetables, fruiting vegetables, cole crops, citrus fruits, pome fruits, grapes, cotton and ornamental plants and flowers. Acetamiprid is being review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the Joint FAO/WHO Meeting on Pesticide Residues at the request of the Codex Committee on Pesticide Residues. All critical studies contained statements of compliance with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Biochemical aspects Acetamiprid is rapidly absorbed, with a maximum concentration in blood being achieved in approximately 2–3 hours. The extent of absorption was more than 90% of the administered radioactivity. Acetamiprid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tissues, with highest concentrations being found in the adrenal gland, liver and kidney following oral administration to the rat. The concentration of radioactivity in the brain was lower than the concentration in blood at all time points. No sex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The major route of elimination was via urine (53–65%). The recovery of the radioactivity excreted in the bile was less than 20% of the administered dose,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bile is not a major route of excretion. The disappearance of radioactivity from the body of the rat was rapid, and there was no indication of accumulation in any tissue. Less than 1% of the administered radioactivity remained in the tissues by day 4 following dosing. The major radioactive compounds in the excreta of rats were acetamiprid (~5–7%), the demethylated compound IM-2-1 (~15–20%), the nicotinic acid derivative IC-O (~8–11%) and the IC-O glycine conjugate IC-O-Gly (~10%). In addition, MeS-IC-O, IM-1-4, IM-2-4, IM-O, IM-1-3 and IM-2-3 were detected, each at less than 2% of the dose. There were several unknown compounds in the urine, with a maximum abundance of 1%. The main metabolic pathway of acetamiprid in rats is the transformation to IM-2-1 by demethylation. IM-2-1 is further metabolized to IC-O, with the release of IS-1-1 and IS-2-1 after cleavage from the side-chains of NI-25 (parent compound) and IM-2-1. Toxicological data In mice and rats, the oral median lethal dose (LD50) was in the range of 140–417 mg/kg body weight (bw). Dose-related reversible toxic signs (crouching, tremor, convulsion and mydriasis) were observed. The dermal LD50in rats was greater than 2000 mg/kg bw. When acetamiprid was administered by inhalation through nose-only exposure, the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 (LC50) was greater than 1.15 mg/L of air. Mydriasis in many rats and tremor and convulsion in a few rats were observed when acetamiprid was administered by the oral route, and these effects disappeared after 1 day. Acetamiprid was not an irritant in studies of ocular or dermal irritation in rabbits or a dermal sensitizer in the Magnusson and Kligman maximization test in guinea-pigs. Short-term studies of oral toxicity in mice, rats and dogs were conducted using acetamiprid. These stud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similar toxic responses, such as decreased feed consumption and body weight. In a 13-week study in mice, the no-observed-adverse-effect level (NOAEL) was 400 ppm (equal to 53.2 mg/kg bw per day), on the basis of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otal cholesterol level in females at 800 ppm (equal to 106.1 mg/kg bw per day). Tremor, decreased body weight gain, decreased feed consumption, decreased haemoglobin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