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地理学(真题答案)

自然地理学(真题答案)

自然地理学(真题答案)
自然地理学(真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它有哪些基本特征?(10p,2007)

由分布在地球表层附近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彼此相互接触,甚至呈交错或重叠分布,使这些圈层中的水、空气、岩石和有机体互相包容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一个复杂的物质体系,它们之间通过能量流通和物质传输,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并以自身特有的矛盾和规律,独立存在于地球体之中,构成了一个在性质上不同于地球所有其他圈层的特殊圈层,这个圈层就是自然地理环境。

它基本特征有:

整体性

区域性

系统性

2.试述自然地理学在“统筹人与自然,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19p,2007)

3.人类活动对地表自然环境有何影响?自然地理学在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能有何作为?(15p,2004)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

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结构。比如,毁林垦种使森林变为农田,城市建设使森林、草地或者农田变为混凝土为主的地面,过度放牧或开垦使草原变为荒漠,水库的建设使旱地变为水面,干旱区节水灌溉技术使戈壁、荒漠变为良田,如此等等。

(2)改变地表环境演化的方向

温室效应

(3)改变了地表环境变化的速率

土壤侵蚀

(4)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物质循环

水的控制:跨流域调水,改变了两个流域水分的循环

CO2的增加

破坏臭氧层

水体富营养化

水库>增加水分蒸发,改变水循环

(5)改变了地表环境的能量平衡

改变了地面的反射率,沙漠化,城市热岛、水库、温室效应

(6)对资源的消耗与破坏

水资源、土地资源,化石燃料

从目前来看,自然地理学主要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1)弄清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2)弄清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评估、预测与规划,从而为环境的管理、优化、调控,为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

(3)弄清地球表层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为灾害预测、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P25,王)

第二章地球表层系统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12p,2006)

解答一:

自然环境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和生物圈界面上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过程。

在能量交换方面,海气相互作用表现为海洋吸收和储存太阳能,以对流、潜热、显热以及热辐射的方式向大气输送能量。而大气的运动又是洋流的形成的主要原因。陆气相互作用表现为陆地作为非均质的下垫面对大气有加热作用,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同时大气对地面又具有保温作用。海陆能量交换主要体现在海水对海岸的机械剥蚀作用,以及对剥蚀物质的沉积等。

在物质交换方面,海气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水分、气体和盐粒等的交换上。陆气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陆面与大气之间通过蒸发、蒸腾和降水的水分交换,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与大气之间的O2,CO2的气体交换,陆面的尘埃、花粉、气溶胶进入大气产生的颗粒物交换等。海陆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入海河流将陆源的泥沙输入海洋,与此同时,陆地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如氮、磷等人工合成化合物也随河流排入海洋。(P33,林)解答二:

自然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综合性质。下面以碳循环为例来说明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P299,王)

第三章岩石圈系统

第四章地貌系统

地层层序律(3p,2004)

地层层序律(3p,2003)

就沉积岩的上下关系来说,地层形成的原始产状一般是呈水平的或近似水平的,如果一个地区的沉积岩层没有受到过扰动,先沉积的是较老地层,后沉积的在上面,是较新的地层。这种下老上新的地层关系,就称为地层层序律。

地形倒置(3p,2004)

在时代较老的褶皱构造上,随着侵蚀作用的长期进行和发展,构造地貌就会发生演变。因为岩层在褶皱过程中,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形成许多张节理,因而侵蚀破坏较快而成为谷底,称为背斜谷。相反,向斜核部因受压应力作用,相对破坏较慢,久而久之,向斜反而高起形成山地,即向斜成山,这种内部构造与外部起伏完全相反的现象,在地貌学上称为地形倒置现象。

断层三角面与岩层三角面(6p,2007)

单层三角面是在断层崖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断层崖形成后,因受垂直于断层面的流水等外力的侵蚀,而形成“V”形谷,谷与谷之间最初出现断层梯形面,随着沟谷不断展宽,侵蚀后的崖面呈三角形,称为断层三角面。

而岩层三角面是在单斜构造地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单斜面在软硬岩层相间分布的地区,经外力差别侵蚀后,常形成一系列单面山和特殊的格状水系。坚硬岩层经流水等外力切割后,形成岩层三角面或岩层梯形面,它们的倾斜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可以用于判读岩层产状。

为什么说地貌的发生、发展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共同塑造的结果?试举例说明之。(18p,2007)

怎样理解内外动力作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12p,2005)

内力作用被视为源自地球内部环境且通过地壳的作用动力使固体地球表面的地貌发育发生变化;外力作用视为源自地球外部环境且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多个圈层物质运动作用于固体地球表面使之地貌发育发生变化。内力和外力共同不停地作用于地表,地表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使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内力和外力在地貌发育过程中既统一又对立。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加大地表起伏形成地球表面基本起伏形态、地貌分布和组合的基本格局。外力则同时对地表形态进行剥蚀塑造、削高填低以减小地表的起伏。内外里就具体某一时期、某一地区而言,往往表现为某一种作用处于优势地位。(P85,林)

比如戴维斯的侵蚀循环理论和斯特拉勒的剥蚀系统模式。(P202,王)

地壳上升引起外力剥蚀作用加强,剥蚀速度加快。

简述冰川进退与地理环境变化的关系。(12p,2005)

冰川的进退演化,在自然界中经常发生,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冰川的进退演化,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冰雪积累量或消融量的增减所致。冰川进退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影响海平面的升降,冰川消融的水回到海洋,使海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冰川发育导致海平面降低,沿海大陆架地区露出水面。

(2)由于海平面的升降,从而影响气候干湿变化。海平面的上升导致海洋面积的增大,从而引起蒸发量的增大和全球气候的变湿。反之,冰川扩展带来海平面下

降,导致全球气候变干。

(3)冰川的消长导致了水圈结构的变化,通过长期的均衡作用引起岩石圈的变动与调整,导致构造运动的变化。岩石圈的变动与调整又会影响气候的变化,从而

反过来影响冰川的进退和海平面的升降。冰川消融,原来被冰盖覆盖的地面,

由于负荷减少,而均衡上升,而海平面的上升又导致海水厚度增大,海底由于

负荷增加而均衡下沉。海底的均衡下沉,使得海平面上升的幅度减小。

(4)由于冰川进退带来的海平面的升降,还会导致河流侵蚀基准面的升降,从而影响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影响地貌发育。

(P240,王)(P285,林)

以长轴褶曲为例,说明褶皱山地在外力作用下的演变机制及特征。(15p,2004)

试以长轴褶曲为例,说明褶皱山地在外力作用下的演变过程(12p,2003)

第五章大气圈系统

信风(3p,2007)

副高向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成为东北风,在南半球相左偏转成为东南风,由于风向常年稳定被分别称作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

气候(3p,2007)

气候是指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多年(>=30年)大气平均状态或统计状态特征的概括,是某地区多年常见和特有的天气状况的综合。

天气:为瞬间或短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综合显示的大气状况,口头上说的“天气”是指如阴、晴、雨、冷、暖、干、湿等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的大气物理现象和物理状态。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6p,2007)

活动积温是指高于某个农业界限温度持续期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常简称为积温。

有效积温是指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减去下限温度的差值的总和。

气旋与反气旋(6p,2007)

气旋是占有三维空间的中心气压值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又称低压。北半球气旋区域内的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向中心辐合流动,南半球气旋的空气流动方向相反。

反气旋是指占有三维空间的中心气压值高于四周的大型空气水平涡旋,又称高压。北半球反气旋区域内的空气作顺时针旋转向外围辐散流动,南半球反气旋区域内的空气流动方向相反。

地转偏向力(3p,2004)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使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叫做地转偏向力,它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北半球向左偏转,南半球向右偏转。(P177,林)(P85,王)

露点(3p,2003)

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保持一定时,气温下降到使空气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气温降到露点,使水汽凝结的必要条件。)

温室效应(3p,2004)

由于CO2等温室气体能够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转化为热能,从而使低层大气变暖,同时,它能向周围及地面放射长波辐射,对大气和地表温度有明显的保温作用,被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P110,P75,王)

热岛效应(3p,2003)

热岛效应(3p,2004)

由于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空气组成的变化、人为热等影响,导致城市的温度高于周围郊区和农村,像一个“热岛”矗立在农村空旷的“海洋”之上。(P93,王)(P241,林)焚风效应(3p,2004)

焚风现象使温度、降水在迎风坡与背风坡发生怎样的变化?(10p,2007)当空气翻越高山时,在迎风坡被迫抬升,空气冷却,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降温,空气湿度达到饱和后,按湿绝热递减率降温,水汽凝结产生降水,降落在迎风坡上成为地形雨。空气越过山顶后,沿背风坡下降,此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大为减少,下降空气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而使背风坡空气中水汽蒸发加快形成雨影区,以至背风坡气温比山前同高度的迎风坡的气温高得多,湿度显著减小,从而形成相对干而热的风,成为焚风。(P189,林)

试比较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区别。(12p,2006)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在海洋和陆地上进行的大气过程各不相同,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是指海洋上、岛屿、沿岸地区形成的,具有明显的海洋影响特征的气候;反之,在离海较远的内陆、盆地、高原,深受大陆影响,具有明显的大陆影响特征的称为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温年较差小,在1-3度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升温慢,秋季降温也慢,春温低于秋温。年温相时落后,一年中最冷月出现在2月,最热月出现在八月(南半球相反)。气温日较差也小,相对湿度较大,多云雾,降水丰沛切忌届分配比较均匀,变率小,风也较陆上大,风的日变化小。大陆性气候特征与海洋性气候相反。(P219,林)

简述雪线高度的环境特征指示意义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实际意义。(12p,2006)雪线是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平衡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消融量,形成积雪区,雪线以下,年降雪量小于年消融量,称季节性积雪区。雪线以高度表示,因各地的温度、降水和地形不同,对应的雪线高度也有差异。雪线高度的环境指示意义在于其对温度、降水以及地形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往往带来雪线高度的进

退。在水资源利用方面,雪线高度的升降,往往意味着降水量的增减,同时也意味着下游河流的来水量增减,相应地可能带来洪涝灾害,从而影响水资源的利用。(P125,林)(P418,林)

树线:森林上限是垂直地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常称为树线。这条界线发育着以乔木为主的郁闭的森林带;而界线以上则是无林带,发育着灌丛和草甸,常形成垫状植物带,在海洋性条件下有可能发育成高山苔原带。树线对环境临界条件变化反应十分敏锐,其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降水,强风的影响也很显著。树线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的等值线相吻合。在干旱区,树线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林带高度与最大降水带高度相当。

试分析我国东部水旱灾害的形成机制。(18p,2006)

试以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为例,分析其形成原因。(18p,2005)

试述我国东部地区某些年份出现“南旱北涝”或“北旱南涝”现象的原因。(15p,2004)我国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明显,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移动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冬季位置偏南,夏季位置偏北,它随季节转暖北上与中纬度南下冷空气形成气旋和锋面后形成大范围阴雨和暴雨天气,使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降水带。通常降水带位于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随副高作季节性移动。平均每年2-5月雨带主要位于华南;6月位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7月中旬雨带移至黄河流域,江淮流域则转受副高控制,进入天气酷热少雨的伏旱期;7月下旬到8月初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带;9月上旬副高脊线开始南撤,雨带也相应南移。由于副高的势力强弱每年不同和向北推进的快慢速度有别,使降水带稳定在江淮一带的时间长短有很大差别。若副高过强,江淮无梅雨降水带,便会形成空梅天气,而受单一副高控制的长江中下游等江淮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干旱天气现象。若副高势力过弱,准静止锋停滞或缓慢移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因降水带控制时间过长而造成大面积洪涝灾害。这便是我国经常出现的“北旱南涝”和“北涝南旱”的主要原因。

简述大气环流形成的机制和过程(12p,2005)

简述对流层大气环流的形成机制和过程。(15p,2004)

在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表性质以及地面摩擦的共同作用,使得大气圈内的空气产生了不同规模的三维运动,总称为大气环流。由于作用与空气的各作用力的大小尺度不同,形成了不同尺度的大气环流,下面以全球尺度的行星风系为例阐述大气环流的形成机制。

在太阳辐射的直接加热作用下,地球高低纬度之间形成了从赤道向两极的温度梯度,结果使低纬赤道地区的大气不断增温而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赤道低气压。而极地大气因不断冷却而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极地高气压。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上层大气由赤道流向极地,低层大气则由极地流向赤道。若地表均一,且地球不自转,则在赤道与极地间形成单一的闭合热力环流圈。然而,由于地球不停自转,运动的大气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随纬度增高不断增大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由赤道流向极地的气流在纬度20-30度受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大致平衡,运动方向大致与纬圈平行,不再向极地运动。但是由于上空不断有空气来补充,在此堆积的空气必然做下沉运动,以致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动力高压带,即副热带高压带。在副热带高压带与极地高压带之间是一个相对低压带,称为副极地低压带。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由副热带高压带向赤道低压带运动时,在北半球右偏转形成东北风,南半球向左偏转形成东南风;气流由副热带高压带向副极地低压带运动时,在中纬度地区形成偏西风,称为盛行西风;由极地高压带流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形成偏东风。(P182,林)

大气环流不但调整了全球范围内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和中低纬度地带的热量盈余与与中高纬地带的亏损,还调整了全球大气水分的分布。大气环流把海洋上空的大气水分向陆地上空输送,不仅大大增加了陆地上的大气降水,而且构成了大体上与海岸线平行并向内陆

以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为主要标志的气候类型。(P217,林)

试述亚欧大陆信风带与西风带的大陆东岸在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上有何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8p,2005)

亚欧大陆信风带大陆东岸为热带和副热带季风气候,西风带的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发达,热带气旋盛行,一年中风向的季节变化明显。在热带大陆气团控制时,降水稀少。当赤道团控制时,降水丰沛,又有大量的热带气旋雨,年降水量多,全年高温。年较差小,春秋极短。

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受温带大陆气团影响,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受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南风,温暖湿润。气温年较差大。

地面净辐射(3p,2004)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地面吸收太阳总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值,又称地面辐射差额或地面辐射平衡。(P161,林)(地面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它的实际意义是指地面与大气辐射交换中损失的热量。

试述温度分异与湿度分异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12p,2003)

气温的分布主要受纬度、海陆、地形、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制约,其中纬度因素决定了气温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而海陆、地形及海拔高度则成为气温非地带性分异的因素。

首先,由于地球的椭球体形状,以及各地太阳高度角的不同,太阳辐射对地球上各纬度的加热不均,决定了全球热量随纬度变化的总趋势。温度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等温线的分布大致与纬圈平行,将全球划分为热带、副热带、温带、副寒带和寒带。

其次,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不同,通常大陆的温度变化明显要比海洋的温度变化激烈得多,相对于海洋来讲,大陆冬季是冷源,形成冷高压,夏季是热源,形成暖低压,海陆分布的不均匀性破坏了温度的纬度地带性。

再次,地形对大气温度的影响也十分显著,东西向绵亘的高大山系和面积庞大的高原常常对冷暖气流产生屏障作用,而且其热力性质与周围地形相比也有其独特性。

最后,海拔高度对温度分布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气温的垂置递减率,造成温度随高度增大而递减。

湿度分异主要通过蒸发量和降水量来体现。大气湿度和降水的分布主要与大气运动和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由于海洋的蒸发量大于陆地,所以海洋上空的水汽量和湿度要大于陆地上空。又由于大气具有携带水汽的能力,且这种能力与大气运动速度有关,所以大气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也影响湿度分布。大气环流作为全球尺度的大气运动形式,使降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纬度地带性。海陆分布使纬度地带性遭到破坏,使降水的分布呈沿海岸线分布的特征。另外,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到凝结高度开始降水,且降水量增加,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降水量又趋减少。此外,局地气候对降水也有一定影响,比如大面积森林,水库,湖泊等对降水的影响,还有盆地,山谷,以及山的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的不同等。(P101,王)

第六章水圈系统

河流(3p,2007)

接纳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天然泄水道称为河流

河流阶地(3p,2004)

河流阶地(3p,2003)

河流阶地是河谷中沿河分布的、由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不再被洪水淹没的阶

梯状台地。(P117,林)

水分大循环与水分小循环(6p,2007)

水分大循环是发生在全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由于广及全球,故名大循环,又称外循环。

水分小循环是指发生在海洋与大气之间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小循环又称内部循环,前者又可称为海洋小循环,后者称为陆地小循环。

如何理解“海洋是大气温度的调节器”?(10p,2007)

为什么说“海洋是大气温度的调节器”?(12p,2005)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在同样的太阳辐射下,它们增温和冷却存在很大差异。海洋增温慢,降温也慢,具有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冬季,海洋上水温比较高,海上风速较大,故蒸发强,提供大气的潜热多,相对于大陆而言,海洋是大气的热源,大陆是冷源。夏季,海洋获得的净辐射虽然也较大,但海洋水温比气温低,风速又较冬季小,通过显热方式供给空气增温的热量很少。而这时大陆的低纬度干旱区提供空气增温的显热最多。海水蒸发又比冬季小得多,提供给空气的潜热也远较冬季少,因此,相对大陆来说,海洋夏季是一个冷源,造成了海陆气温分布随季节和纬度而变化。(P217,林)

海洋是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的主要接收者,也是主要蓄积者,海水冷却时向空气散发大量的热。增温时则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由于海水的热容量和比重都远远大于空气,它们之间的这种热学性质的差异,使海水成为气温的重要调节者。这种调节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洋流在低纬和高纬面的热量传输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调节了纬度间的温差;二是由于大洋东西岸冷暖流水温的差异,在盛行气流的作用下,是同纬度大陆东西岸气温发生明显的区别,破坏了气温的纬度地带性的分异。(P274,林)

简述海洋水运动对稳定地理环境的贡献。(12p,2006)

影响水分、热量交换,天气、气候的形成,影响海洋生物。

海洋水运动对稳定地理环境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平衡方面,暖洋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和冷洋流的降温、减湿作用促进了低纬和高纬度之间的能量交换。使全球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平衡。

在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循环方面:洋流是海洋中水量输送的主要方面,有了洋流才能使大量的海水从一处流向另一处。洋流携带的盐量对流经地区的海生生物有很大影响。海水的密度流和补偿流也对海洋的盐度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P229,王)(P258,林)(P274,林)

大洋中的洋流与大气环流有何关系?试述洋流分布的基本规律。(12p,2003)大气与海洋之间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之中,大气在海洋上获得能量而产生运动,大气运动又驱动着海水、这样多次动量、能量和物质交换,就制约着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海面上的气压场和大气环流决定着大洋表面的环流系统。洋流的形成直接与大气环流有关,洋流对大气环流又具有反作用,洋流的异常可导致大气环流的反常,从而放生气候异常。所以洋流与盛行风系相适应,其分布的基本规律是:

(1)以南北回归线高压带为中心形成的反气旋性大洋环流

(2)以北半球中高纬度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的气旋性大洋环流

(3)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没有气旋性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所代替;

(4)在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

(5)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区。

试述人类活动对河流演变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其在区域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18p,2006)人类活动对河流演变的影响:

影响植被,水土流失,侵蚀沉积作用

影响气候,造成降水的变化,影响河流发育

水资源的利用:影响河流水量、流速,从而影响河流发育

工程建设:修建水库大坝水污染

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试述“南水北调”工程在我国区域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8p,2005)什么是水分循环?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水量平衡有何影响?(15p,2004)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水量平衡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水循环是地球上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水量平衡时水循环的内在规律。

第七章土壤圈系统

土壤(3p,2007)

土壤通常指以不完全连续的状态位于陆地表层和浅水域底部,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的、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其厚度一般在1-2米以内。(P300,林)

土壤肥力(3p,2004)土壤肥力(3p,2004):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地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它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土壤成土特征的实质是什么?(10p,2007)

土壤主要是在母质、气候、地形、生物和时间等五大成土要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土壤形成的过程就是土壤肥力形成的过程,这就是土壤成土特征的实质。

母质为土壤发育提供矿物质,决定质地、孔隙、养分、酸碱度等理化性质;生物为土壤发育加入有机质,促进结构形成,增强水分和养分的保持能力;气候为土壤发育输入水分和热量,控制母质风化和植物生长,影响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地形影响母质、生物和气候因素,控制物质和能量在不同地形部位的分配;时间因素影响母质、生物、气候和地形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深度,产生内部层次的分类。

对于土壤形成来说,各种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土壤是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气候和地形条件下,活的生物有机体作用于成土母质而形成的。

简述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p12,2006)

简述成土母质、气候和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12p,2005)

试述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12p,2003)

试述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15p,2004)

成土母质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母质决定了土壤的性质,酸性岩母质形成酸性粗质土,基性岩母质形成较厚的粘质土;不同母质形成的土壤养分状况不同;母质影响土壤质地。

气候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气候影响土壤的组成;气候影响土壤的形成速度;气候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气候地带性控制土壤的地带性。

生物在土壤发育中的作用:原始植物促进土壤的形成;绿色植物形成有机质;微生物分解作用,产生肥力;动物翻动搅拌,残体也是有机质来源之一;植被类型往往决定土壤类型。

地形对土壤发育的影响:地形影响水热条件的分布,从而影响土壤发育,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高处与低处,迎风坡与背风坡,谷底与谷坡土壤不同。

土壤发育中的时间因素:土壤的发育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越长,土壤土壤的复杂性和叠置性越强。(P 317,王)

第八章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3p,2007)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组分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完成一定功能的统一体。(P347,林)

萨王纳群落(3p,2003)

高大禾草的背景上散生一些不高的乔木,主要的食草动物为野牛、斑马、角马、羚羊与瞪羚等。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又称稀树草原。这里气候干湿季节分明,终年温暖。(P391,林)

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0p,2007)

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是:1)受人类的控制2)净生产力高3)组成要素简化,自我稳定性能差4)开放性系统5)同时受自然与社会经济“双重”规律的制约6)有明显的区域性(P406,林)

结合实例说明生态系统能量传递与转化的基本特征和“十分之一定律”的含义。(18p,2007)“十分之一”定律的含义是什么?结合实例说明生态系统能量传递与转化的基本特征。(15p,200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通过食物网络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散过程。其特点是:

1.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

2.单向流动,即能量只朝单一方向流动

3.逐级递减,即流动中能量逐级减少,各级消费者对能量的利用率也不高,遵循十分之一定律(P166,王)。十分之一定律是指的是食物链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平均为10%,即后一营养级的生产量与前一营养级的生产量的比值平均约为10%。(P365,林)

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主要途径(12p,2006)

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主要途径。(15p,2004)

解答1: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各营养级的传递和转化实现的,主要是在初级生产者的代谢基础上,通过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把营养物质归还环境之中。其主要途径有:(1)物质由动物排泄返回环境

(2)物质由微生物分解碎屑过程返回环境

(3)通过在植物根系中的真菌,直接从植物残体中吸收营养物质而重新返回到植物体。(4)风化和侵蚀过程加上水循环携带营养元素进入生态系统。

(5)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不须经任何微生物分解也能释放营养元素

(6)人类利用化石燃料生产化肥,用海水制淡水及对金属的利用。

循环类型:(1)生物小循环(2)地质大循环(P370,林)

解答2:

其主要途径有:

(1)环境——生产者——环境

(2)环境——消费者——环境

(3)环境——分解者——环境

(4)环境——生产者——消费者——环境

(5)环境——生产者——分解者——环境

(6)环境——消费者——分解者——环境

(7)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环境(P168,王)

简述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调节机制。(12p,2006)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到使生态系统达到成熟的最稳定状态为止。生态系统平衡主要是通过系统的反馈机制、抵抗力和恢复力来对系统进行调节。

(1)反馈机制: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窠使系统保持稳定,正反馈使系统偏离稳定的程度加剧。

(2)抵抗力: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维持系统结构和功能原状的能力,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的力。它与发育状况有关,其发育越成熟,结构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3)恢复力:是指生态系统遭受外界干扰破坏后,系统恢复到原状的能力。例如,污染水域切断污染源后,生物群落的恢复就是恢复力的表现。恢复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一般较低。

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的最稳定状态时,他能够自我调节维持自己的正常功能,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但是,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调节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本身就会受到损害,从而引起生态失调,甚至导致发生生态危机。

简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及其意义。(p12,2006)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的营养级组合就是营养结构。(P 163,王)

举例说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营养级构成。(12p,2003)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网及其相互关系。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接起来的一个序列,组成一个链索状的整体,这种链索关系被称为食物链。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位置被称为营养级。由于营养级通常是错综复杂的,食物链之间交错纵横,彼此相连,构成食物网。其意义是:

(1)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食物网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

生物种类越多,食性越复杂,形成的食物网也越复杂,即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也越

复杂,也因此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仅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而且还推动着生物的进化,成为自然界发展演变的动力。

(3)提供生态系统物质流动和能量循环的渠道。(P 357,林)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哪些突出特征?(12p,2005)

城市生态系统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是:

(1)系统的组成成分: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生物群体和无机自然环境,中心事物是深物群体,生产者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是动物,分解者微生物;而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人类与城市环境,中心事物是人,生产者是人类,消费者是以人类为

主体进行的消费活动,分解者很少,其还原功能有其所依靠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还原者以及人工设施来实现。

(2)系统的生态关系网络: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关系网络包括种群内外各种竞争、捕食、共生关系网,群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网等,自然产生,长期进化的结果;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关系网络则大多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网络。不仅包括带有明显人工色彩的自然网络,还包括社会关系、经济关系网络。

(3)生态位,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位主要是自然生态位,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位除了自然生态位还有各种社会、经济生态位。

(4)系统的功能: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流运转表现出高效率利用和高循环再生自净能力,

使整个系统表现出极高的生态学效率,而城市生态系统的关系网络是不完善的,在

高强度的生态流运转中伴随着极大的浪费,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率极低。

(5)调控机制:自然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表现为“通过自然选择的负反馈进行自我调节”,而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主要是通过人工调节。

(6)系统的演替:自然生态系统的演替是在自然力控制下的自然演替,而城市生态系统的演替是偏离稳定状态的人工演替。(P410,林)

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流与能量流的联系与区别。(12p,2005)

生态系统内,同时存在着能流与物流,它们相伴而行,相辅相成,且不可分割。能流是物流的动力,物流是能流的载体。物质的循环过程,是物质由简单无机态到复杂有机态再回到简单无机态的再生过程,同时也是系统的能量由生物固定转化和消散的过程,物质也好,能量也好,无论它们的形态发生怎样的变化,都遵循着守恒的原则。但是,对于生态系统而言,由于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是无限的,而物质却是有限的,分布也很不均匀。

进一步比较流经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它们之间还有很多的区别,如能流单向流动并且在转化的过程中逐渐衰变,有效能量的数量逐级减少,最终趋向于全部转化成低效热能,离开生态系统。而物流不是单方向流动,而是往复循环,不是只利用一次,而是重复利用,物质在流动的过程中只是改变形态而不会消灭,可以在系统内永恒地循环,不会成为废物。(P373,林)

第九章自然地域系统

纬度地带性与经度地带性(6p,2007)

纬度地带性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不同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球表面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因而产生地球表面平行于纬线呈东西向分布并且随着纬度的高低呈南北向的交替变化的热量带,称之为纬度地带性。是全球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经度地带性是指由于海陆分布导致的干湿度由海向陆的带状分布规律,由于大陆东西两侧海岸线比较长也比较完整,导致干湿度分带近似呈南北延伸、东西演替,故称其为经度地带性。

简述自然带水平地带性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原因。(12p,2005)

试述地球表层系统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8p,2006)

地球表层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地球表层系统大范围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有:纬度地带性,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不同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球表面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少,因而产生平行于纬线呈东西向分布的热量带,并且随着纬度的高低呈南北向的交替变化。热量的纬度分带,导致了地表环境特点也呈纬度分带的形式。(自然地理要素和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延伸,按纬度发生有规律的排列,而产生南北向的分化。林412)

干湿度地带性,是指由于海陆分布导致的干湿度由海向陆的带状分布规律。由于大陆东西两侧海岸线比较长也比较完整,导致干湿度分带近似呈南北延伸、东西演替,故干湿度分带性曾经被称为经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导致了植被、土壤等也同样具有平行于海岸线分布的特点。

垂直带性,是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大,气温逐渐降低,降水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因而导致了气候、植被、土壤和自然景观呈现出垂直方向上的带状分布与变化的规律。(P307,王)

地域分异(3p,2004)

所谓地域分异,就是自指地球表层大小不等的,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地段之间的相互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差异。(P411,林)

第十章全球环境变化

气候变化的原因机制(P227,林)

(1)地球外部环境输向地球的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太阳辐射

(2)地球内部环境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加剧构造运动,火山运动直接向地表甚至大气输送部分物质和能量

(3)地球轨道参数变化

(4)大气环流的变化:环流指数(西风指数),即35N和55N间海平面气压差。差值大,纬向环流占优势;差值小,经向环流占优势。长时间的经向或纬向环流控制,则必

然引起气候异常。

(5)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一是改变下垫面对气候产生影响,土地沙漠化和海洋沙漠化(石油污染海面,蒸发减少);二是改变大气成分并对气候产生影响,温室效应和

阳伞效应(悬浮尘埃多);三是人为热释放对气候产生影响。

其他知识点:

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内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内力作用是由地球内部的能量引起的,这些能量包括: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重力作用产生的重力能、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一、构造运动;二、岩浆活动;三、地震活动(P46,林)

地貌发育的外动力

外动力作用概指以太阳辐射能、重力能、日月引潮力能等为能源,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在固体地球表面所产生的作用。包括风化、剥蚀和沉积。(P75,林)

绝对地质年代和相对地质年代

地层的地质年代,是指地壳中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相对地质年代是依据地层下老上新的沉积顺序,地层剖面中的整合与不整合关系,标准古生物化石与生物群体进行对比等方法确定某个地层或事件的相对年龄。绝对地质年代又称同位素地质年代,它能具体说明某地层距今较确切的年龄。(P35,林)

滑坡、蠕动与土溜

斜坡上的土体沿着坡下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向前滑移,称为滑坡。速度缓慢,一天只有几厘米或更慢。蠕动是指坡地上的岩屑土体等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下缓慢运动和时停时续运动,速度为每年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土溜是坡地上碎屑物质为水浸湿后顺坡向下的缓慢流动。(P109,林)

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一是由丰富的碎屑物质来源;二是暴雨和洪水;三是陡峻的沟谷坡度。(P113,林)河漫滩

河床两侧能被洪水淹没的地貌单元。(P117,林)

新月形沙丘

是由沙堆演化形成,特别是由于沙堆背风坡产生涡流和发展马蹄形的小洼地,导致沙丘

的平面形态呈新月形,而丘脊呈弧形。(P135,林)

沙漠化

非沙漠地区出现类似沙漠的景观,或理解为干旱土地的土壤和植被,向着干旱化和生物生产力衰减的方向发生不可逆变化的自然过程或人为过程,在极端的情况下这种过程可能导致生物潜力的完全破坏,并使土地完全转为沙漠。(P139,林)(P283,王)

波浪的作用(海岸均衡剖面的发育)(P213,王)

大气窗口

地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中的云、雾、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只有波长为8.4-12um的部分可以穿过大气层进入宇宙空间,故称此波段为大气窗口。(P160,林)

水陆热力性质的差异(P164,林)

大气的增热和冷却

非绝热过程:传导、辐射、对流与湍流、水相变化(潜热转移)

绝热过程:干绝热过程(只因体积膨胀或收缩作功引起内能增减和温度变化的过程)和湿绝热过程(饱和空气作垂直运动时的绝热变化过程)。气温垂直递减率:干绝热递减率与湿绝热递减率

大气温度层结(大气中温度的垂直分布)有使在其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块返回或远离起始位置的趋势和程度,称为大气层结稳定度,简称大气稳定度。由三种情况:(1)大气温度层结有使在其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块返回起始位置的,称大气稳定;(2)大气温度层结有使在其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块远离起始位置的,称大气不稳定;(3)大气温度层结有使在其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块随移而安的,称大气为中性;r>rd,绝对不稳定;r

气温日较差与气温年较差(P168,林)

气温的水平分布(P170,林)

气温随纬度增高而递减;等温线不与纬度圈平行,而发生很大弯曲;全球最高温度带并不出现在赤道上;南半球不论冬夏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南极,北半球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极地,动机出现在高纬度大陆内部,西伯利亚和格陵兰岛;大陆中纬度西安气温比同纬度东岸高。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

气压梯度力

沿垂直于等压面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等于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P176,林)风

空气的水平运动(P178,林)

地转风

当自由大气中的空气作直线运动,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空气作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时形成的风称为地转风。风向平行于等压线。(P179,林)

梯度风

自由大气中,当空气作曲线运动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个力达到平衡时使自由大气中的空气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形成的风。(北半球地压中心逆时针,高压中心顺时针)(P180,林)

热成风

由于水平温度梯度的存在而引起的上下层峰的祥凉茶,称为热成风。与气层厚度和温度梯度有关,方向平行于等温线,北半球,背热成风而立,高温在有,低温在左。(P181,林)

白贝罗风压定律

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地转风和梯度风遵循)

气压分布

冬季,北半球大陆是冷源,有利于高压形成(亚欧大陆的西伯利亚高压,北美大陆的北美高压),海洋是相对热源,有利于低压形成(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北大西洋冰岛低压)。夏季相反,北半球大陆是热源,形成低压(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和北美低压)。副热带高压在海洋上出现两个明显的高压中心(夏威夷高压(太平洋高压)和亚速尔高压(大西洋高压))海洋上为常年活动中心,大陆上为季节性活动中心。

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成因:

东亚季风:由于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世界大陆和世界上最大的太平洋海域之间,气温、气压梯度的季节性变化非常强。夏季气流呈逆时针由海洋吹向大陆,冬季气流呈顺时针从陆地吹向海洋。受青藏高原大地形的影响。冬季降水明显少于夏季。

南亚季风:在两个行星风系相接的地方,风向随季节而改变。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赤道低压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带受低压带的吸引而跨过赤道,转变成为北半球的西南季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赤道低压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转变成为南半球的西北季风。受这种季风影响的地区,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季,以亚洲南部为典型。

特点:

东亚季风:范围广、强度大

南亚季风:由于青藏高原等地形的屏障作用,夏季气压梯度大于冬季,夏季风强于东季风。(P186,林)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P187,林)

地方型大气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焚风,布拉风,狭谷风(P189,林)

水汽压:大气中水汽部分的分压力;饱和水气压:一定体积的空气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所具有的压力;绝对湿度:单位体积湿空气所含的水汽质量(g/m3或g/cm3),当气温等于16℃时,绝对湿度雨水气压在数值上相等,但单位不同;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的百分数,直接反映出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饱和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空气中实际水气压之差。(P190,林)

准静止锋(P206,林)

锢囚锋

寒潮

由于冷空气入侵使气温24小时内下降10度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度以下。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10度以上长江中下游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4度,陆上三个大行政区有5级以上大风,三个海区同时有7级以上大风。(P214,林)

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

在有的年份圣诞节前后,沿南美厄瓜多尔、秘鲁沿岸向西延伸,经赤道东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水异常增暖的现象。

在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向信风盛行。赤道表面东风应力把表层暖水向西太平洋输送,在西太平洋堆积,从而使那里的海平面上升,海水温度升高。而东太平洋在离岸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产生离岸漂流,造成这里持续的海水质量辐散,海平面降低,下层冷海水上涌,导致这里海面温度的降低。上涌的冷海水营养盐比较丰富,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鱼类的繁盛又为以鱼为食的鸟类提供了丰盛的食物,所以这里鸟类甚多。由于海水温度低,水温低于气温,空气层结稳定,对流不易发展,赤道东太平洋地区降雨偏少,气候偏干;而西太平洋地区由于海水温度高,空气层结不稳定,对流强烈,降水较多,气候

较湿润。

当东向信风异常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水上翻异常强烈,降水异常偏少;而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多。这就是拉尼娜事件。

可是每隔数年,东向信风减弱,西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海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平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大批鸟类亦因饥饿而死。形成一种严重的灾害。与此同时,原来的干旱气候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这就是厄尔尼诺。

南方涛动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印度洋赤道低压这两大活动中心之间气压变化的负相关关系。南方涛动与厄尔尼诺之间存在成因上的关系,将两者合称为ENSO。在低纬度北太平洋也有类似的现象,称北方涛动。其强度比南方涛动弱,总称低纬度涛动。ENSO的主要特征是当赤道东太平洋温度出现异常升高时,南方涛动指数SOI(=Pt –Pd , Pt代表赤道东太平洋海平面气压,Pd代表印度洋海平面气压)出现异常低相位。高指数时期,从副热带到中纬度气压偏高,热带气压偏低,副热带高压北移。南方涛动的影响可以通过哈德莱环流,由赤道太平洋延伸到中纬度地区。

以上分析可见,所谓的ENSO现象,并不是哪一个半球的行为,而是两个半球大气环流作用下,低纬度大气—海洋相互作用的现象。大气环流(信风强弱)的改变,引起洋流的变化,海平面的升降、海水的上翻或下沉,导致海面水温的变化。海面水温的变化,又反过来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气流上升或下沉),从而导致气候的变化(干旱或湿润)。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许多观测事实还表明,厄尔尼诺事件还通过海起作用的遥相关,对象党员的地区,甚至队北半球的中纬度的环流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厄尔尼诺出现时,将促使日本列岛及我国东北部地区夏季发生持续低温,有的年份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有偏少的趋势。(P233,王)(P221,林)

瓦克环流(P222,林)

风暴潮

风暴经过沿海地区时,正值大潮高潮时,很可能形成特大的风暴潮,造成严重的风暴潮灾害。(P236,王)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P225,林)

(1)冷热源作用:冬半年冷源,下半年热源。冬季加强了东亚的冬季风,夏季高空形成暖高压(青藏高压或南亚高压、亚非季风高压),高压的辐散气流在赤道附近下沉,然后随西南季风北上返回高原,形成一个方向与哈德莱环流相反的经圈环流,称高

原季风环流,对西南季风有加强作用。并吸引南半球越赤道的气流,促进南北半球

的热能、动能和水分的交换。

(2)动力作用

由于青藏高原的特殊地形,对下部气流场的机械屏障和分支作用十分显著。冬季对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潮具有阻挡作用,导致我国热带、副热带地区冬季的气温远

比受青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夏季阻挡西南暖湿气流北上,使位于高原

以北的我国新疆、青海气候干旱,而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印度河流域湿润多雨。

高原对西风气流产生分支作用。冬季西风气流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被迫分支,分别

沿高原绕行,于是,在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后气流辐

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南支西风槽的强弱和进退变化,决定于高

原的热力和动力的综合作用,它对东亚和南亚夏季风的强弱、迟早、进退有直接的

影响,从而影响大范围的天气和气候。

此外,高原对气流也有动力抬升作用,使对流发展,凝结降水释放潜热,使高原气温比同高度的周围大气更高,更有利于高压的发展。

柯本气候分类法与斯查勒气候分类法的优缺点(P231,林)

优点:系统分明,各气候类型有明确的气温或余粮界限,易于分辨;用符号表示简单明了,便于应用和借助计算机进行自动分类和检索。

缺点:

地中海气候(副热带夏干气候)

分布在副热带大陆西岸北纬30-40度,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利福尼亚沿岸、南美智利中部海岸,南非和澳大利亚南端。夏季受副高影响,气候干燥,冬季副高移向较低纬度,受西风控制,温暖多雨。(P235,林)

城市热岛、干岛和湿岛、混浊岛、雨岛效应(P239,林)

农业界限温度(P245,林)

积温保证率(P245,林)

无霜期

从终霜冻日的第二天到初霜冻日的前一天的持续日数。

洋流

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个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的运动。根据成因,分为潮流、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根据温度分为暖流和寒流。

海啸:由火山、地震或风暴等引起的巨浪。

径流形成:产流——坡面漫流——河槽——河网汇流(P267,林)

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海洋本身构成了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

(2)海洋借助自己与大气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过程间接影响气候和受气候影响的各种自然现象。

(3)海洋运动着的水体——洋流与气候关系十分密切。(热量传输、气候分异、降水和雾)(P274,林)

沼泽

是地表土壤层水过饱和的地段。三个基本特征:地表经常过湿或有薄层积水;其上生长湿生植物或沼生植物;有泥炭积累或无泥炭积累,但有潜育层存在。

成冰作用

冷型成冰作用:低温干燥环境下,依靠重力,时间长

暖型成冰作用:依赖太阳辐射热力条件

潮汐

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周期性的升降运动。海水升起前进时叫涨潮,下降后退时叫落潮。我国古代把白天出现的海水涨落叫做潮,把夜间出现的海水涨落叫做汐,合称潮汐。(P264,林)

包气带水

贮存在地下自由水面以上包气带中的水。包气带是指在土壤上层,饱和水带以上的土层,由于空隙没能全部充满液态水,而有大量水汽和空气流动,叫做包气带。当包气带中有局部隔水层时,则使重力水积储在隔水层上,成为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

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它是大气降水或地表水灾下渗途中,遇到局部不透水层的阻挡后,在其上聚积而成的地下水。

潜水

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称为潜水。潜水的自由表面称为潜水面。特征:潜水面不承受静水压力,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动态变化较不稳定,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潜水的补给条件较好,水量丰富;水质随气候有季节变化,且易受污染。(P288,林)

承压水

是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具有压力的地下水。具有自由水面的叫无压层间水。承压水位是指当钻孔打穿隔水层顶板时,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上升时,这个最终的稳定水位,叫该点的承压水位。自隔水顶板地面到承压水位之间的铅垂距离称为承压水头,也称压力水头。承压水位高出地面,可自流出地面的叫自流水,承压水位低于地面高程时,称为非自流水。(P289,林)

人为因素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

分为两类:一是人们为了直接影响和控制地下水动态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诸如打井抽水、人工回灌等,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另一类活动虽然其出发点并非针对地下水动态的,但是活动的本身派生出对地下水动态影响的效果来。诸如人类为灌溉农田,满足城市工矿企业生产、生活用水需要而修筑的各种拦水、引水、蓄水与灌溉工程,以及排水工程等等。这类活动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极其广泛而深刻。(P290,林)

水资源

狭义上,水资源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水资源的特性

(1)循环再生性与其有限性

(2)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3)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4)利与害的两重性

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5)重视水资源的持久开发与利用

(6)重视地下水的超采问题

(7)防治水资源的污染

(8)建立节水型社会

土壤剖面(P315,林)

土壤盐渍化过程

由地表季节性的积盐和脱盐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构成,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滨海地区。分为盐化和碱化两种过程。盐化过程是指地表水、地下水和母质中的易溶性盐份,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通过土体中毛管水的垂直和水平移动,逐渐向地表集聚的过程;碱化过程是交换性钠不断进入土壤胶体的过程,其前提是土壤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较高。它使土壤呈强碱性反应,其PH值可高达9以上,并形成碱化层。

潜育化过程

是一种还原过程。土壤长期水分过饱和,铁锰化合物及有机质在嫌气条件下被还原为低价铁、锰。由于铁锰还原的脱色作用,使上层颜色变为灰蓝色或青灰色的潜育层;同时,低价铁锰的流动性强,极易流失,即发生所谓的“潜水离铁作用”,是潜育层粘粒部分的硅铝率和硅铁率都较高。

潴育化过程

氧化还原过程。主要发生在直接受到地下水浸润的土层中。由于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使该土层干湿交替,从而引起铁锰化合物发生移动或局部淀积,在土体中形成锈纹、锈斑以及含有铁锰结核的土层,称为潴育层。

土壤熟化过程

是在耕作条件下,通过耕耘、培肥和改良,促进土壤的水、肥、气、热诸因素不断协调,使土壤向有利于作物高产方面转化的过程。旱耕熟化过程和水耕熟化过程。

土壤资源(P341,林)

生物多样性

是指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纷繁多样性和它们的遗传及变异,即某一区域内,遗产基因的品系、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湿地

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功能:具有调节水循环和作为栖息地养育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生态功能。(P397,林)农业生态系统

概念:是指在人类活动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的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环境组分:自然环境组分和人工环境组分

生物组分:绿色植物为主的生产者、动物为主的消费者和以微生物为主的分解者。最重要的是增加了最重要的农事活动者和操作者主体——人类

特点:

(1)受人类控制,其建立、破坏,调节控制等

(2)净生产力高

(3)组成要素简化、自我稳定性能较差,生物种类少,食物链结构较短,抗逆能力弱,生物层次减少,系统自我稳定性下降,需要人为地合理调节和控制(4)开放性系统,大量地向系统输入化肥、农药、机械、电力、灌溉水等物质和能量

(5)同时受自然与社会经济“双重”规律的制约,既要考虑生态适应性,又要考虑生物种的市场前景和经济规模

(6)明显的区域性:自然生态因子影响造成的区域性和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

(P403,影响而形成的区域性,主要由于区域间投入水平和经济技术水平的差异。

林)

植物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试题名称:植物地理学 试卷类型:A 卷 题号 一(20分) 二(20分) 三(10分) 四(15分) 五(20分) 六(15分) 总分 得分 一.填空(1×20=20分) 1.在植物区系学上,对属内仅含一种的植物,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将异地分化的亲缘关系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物种重复出现在一块完整的适宜个体生长的区域,该区域称为该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德将世界植被划分为6个植物区,吴钲镒将我国植被归属于其中的2个植物区,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植物区系学上,根据植物种或其它分类单位的现代地理分布所划分的成分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成分。 6.北方作物易遭受“倒春寒”危害的原因是秋冬季形成的_______________已经解除。 7.北方的农作物和大部分自然植被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光合作用强度(速率)与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___________。 9.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温带草原在世界上有两个主要分布区,即___________草原和__________草原, 其中_____________草原构成世界上最宽最长的草原带。 11.温带夏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_____________ 及亚洲地区, 其中糖槭分布在_____________夏绿阔叶林中。 12.寒温带针叶林在_____________大陆连续分布成非常宽广的地带, 在群落外貌上表现出两种生态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苔原是以极地灌木、草本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的植物群落, 北半球最大的苔原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北部。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二.比较下列概念(4×5=20分) 1.植物区系与植物分布区 得分 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4版)教材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理学 答: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地理学可分为三个主要组织水平和相应学科: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称为综合地理学;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要素的学科统称部门地理学,例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部门人文地理学。 2.综合自然地理学 答: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以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及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结构特点、形成机制、地域差异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3.自然环境 答:自然环境是指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的综合体。其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天然环境或原生自然环境,即那些只受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

热带雨林、某些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较少的海域等。另一部分是人为环境或次生自然环境,即那些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人为环境的成因及其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干扰的方式和强度,而其本身的演变和作用过程仍然受制于自然规律。因此,无论是人为环境还是天然环境都属于自然地理环境。 4.经济环境 答: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生产力实体具有二重性,从自然属性来评价,这种地域特征属于人为环境;从技术经济角度考察,这种地域则属于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 二、简答题 什么是地理环境? 答:地理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地球表层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 (2)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3)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诸方面以及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关系,而且还涉及社会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02~11) 2002年自然地理学 一. 简答题(54) 1. 简述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6) 2. 简述李四光地质学包括哪几种构造体系?(6) 3. 大气降温过程有哪几种途径?(8) 4. 简述大气经向三圈环流中的信风环流圈(Hadley 环流圈)的形成过程(6)。 5. 拉梅奇(Ramage,1971)所绘制的全球季风分布图,其判别季风的主要依据是什么?(8) 6. 太阳天文辐射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6) 7. 简述地球上水循环的“海陆循环”过程。(6) 8.简析绿色植物对美化环境有哪些主要作用?(8) 二.论述题(46) 1. 试论述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的基本特点。(15) 2. 简析我国土地沙化的基本情况,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13) 3. 试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18) 2002年中国自然地理 一. 简答题(67) 1. 中国的气候特征。9) 2.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9) 3. 中国东部湿润区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变化。6) 4. 我国水系内外流域的分界线。9) 5. 我国生物海岸的类型及分布。4) 6. 四川盆地的地貌分区。9) 7. 云贵高原的区域特征。8) 8.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土壤的干湿带性分布规律。9) 二. 论述题(33) 1. 第四纪以来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18) 2. 西北地区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主要方向 2003年自然地理学 一.简答题(82) 1.地球表面有那些特征?(9分) 2.什么叫三圈环流?它是怎样形成?(12) 3.简述海底扩张说的要点。(12)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怎样流动的?(12) 5.马克耶夫亚欧大陆理想自然带分布有哪些基本特点?(10) 6.自然区划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什么是自上而下的方法?(15) 7.什么叫自然综合体?(6) 8.什么叫生物多样性?(6) 二.论述题(68分)

王建版《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及答案(共5套)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 1、回归线 2、分水岭 3、石环 4、山谷风 5、副热带 6、食物网 7、气旋、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 9、冻融作用10、气压梯度力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40分) 1、试述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生物学、水文学、大气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 2、简述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试述行星风带的成因机制。 4、试述地球表面干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5、画图并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路径。 6、简要说明碳在地球表层环境中的循环。 7、简述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8、简述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计24分) 1、试分析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及日地距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2、假如太平洋消失,亚洲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16分) 1、全球的海洋年蒸发量为42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380立方千米;全球大陆年蒸发量为7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110立方千米。如果不考虑土壤湿度的变化,试计算全球年入海径流量,并写出陆地水量平衡、海洋水量平衡和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2、在某一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兔子和狼两种动物,构成了灌丛草地——兔子——狼这样一个生物链。假设这一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为每年210000千克,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50千克肉,并且狼只以兔子为食。按照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这一灌丛草原系统最多能养活多少只狼? 卷1套答案要点 名词解释 1回归线:一年中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 2分水岭:两个流域之间由地面最高点连接组成的山岭高地。 3、石环:由于融冻作用形成的由石块或者砾石组成的环状地貌。 4、山谷风:由于山坡与谷地受热与冷却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白天吹向山坡,夜晚吹向谷地的风。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气流控制的气候干燥的地带。 6、食物网: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 7、气旋、反气旋:围绕着低压或者高压中心所形成的旋转着的气流系统叫做气旋或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位于土壤剖面的枯枝落叶层之下,由枯枝落叶腐烂转化而成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次。 9、冻融作用:在冰缘或者冻土地区,由于温度波动于零度上下,地表物质中的水不断发生液态与固态的转换,由此引发其体积的膨胀与收缩,从而引起地表物质的变形与变位的过程。

考试试卷1及答案现代自然地理学

课程导航 离开 刷新 关于本课程 第一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第二章:地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三章: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四章:岩石圈与地球表层结构和轮廓 第五章: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 第六章:水圈与水平衡 第七章: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第八章:大气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九章: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十章: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 第十一章: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十二章: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的相互作用 第十三章: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相互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十四章:地表环境评估与区划 第十五章:地表环境预测 第十六章:地表环境的规划与管理 第十七章:地表环境的优化调控 第一节: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问题 第二节: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第四节: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地内系统对地表系统的影响 第一节: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结构 第三节: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第四节: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 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 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 第三节:岩石圈的运动 第四节: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 第五节:构造地貌

第六节:岩石圈与人类 第一节: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第二节:大气运动 第三节:物质输移 第四节:能量传输 第五节:气候分异规律 第六节:大气与人类 第一节:水圈的组成 第二节:水圈的结构 第三节:水圈的演化 第四节:水的运动 第五节:水分平衡 第六节:水圈与人类 第一节:生物圈的组成 第二节:生物圈的结构 第三节:生物圈的形成与演化 第四节:生态系统 第五节:人与生物圈 第一节:岩石风化与气候 第二节:岩石圈变动与气候 第三节:地貌与气候 第四节:沙尘暴与黄土沉积 第一节:岩石与水 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与流域性质和水系发育 第三节:水的分布、负荷均衡与岩石圈的形变 第四节:构造-侵蚀-地貌循环 第五节: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第六节:海岸线与海岸带 第七节:海啸、泥石流、崩岸、滑坡-水、岩相互作用的实例第八节:河口地貌 第一节:水汽与天气 第二节:水与气候 第三节:大气环流与水的循环 第四节:海气相互作用 第一节:气候-海面-冰川-均衡 第二节:气候-水的分布-地球自转速度-构造运动或形变第三节:构造运动-大气环流-水份循环 第四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冰川、冰缘地貌第五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黄土地貌

自然地理学课堂练习题

一.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1.海陆分布不均匀,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大陆海拔高度与海沟深度差别悬殊 3.岛屿与海沟近乎对应分布 4.太阳能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转化亦在地表进行。 5.固、气、液态物质共存于地表,并相互转换 6.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7.地球各圈层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8.地球表面存在复杂的物质分异 9.地表是人类活动的场所。 二.名词解释:克拉克值, 矿物,岩石,层理,节理,断层,构造运动,地质构造,相对年代法,绝对年代法 丰度: 化学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 克拉克值: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质量百分比 主要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养龟立铁盖,那甲美,哈哈) 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 层理:是指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粒度,结构等表现的成层性 节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节理面的性质叫节理. 节理和断层:岩石因所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节理,破裂而发生明显位移的则叫断层。 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构造圈 地质构造:岩层或者岩体经过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和变位 三.试述岩浆岩的矿物组成、产状、结构与构造、主要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矿物组成: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结构岩浆冷却速度:慢快; 结晶:粗细; 显晶质:熔岩较慢冷却充分结晶形成 →伟晶(>10mm ) →粗粒( 5 ~10mm ) →中粒( 2 ~5mm ) →细粒(0.2 ~2mm ) 隐晶质:(显微镜下可见)熔岩较慢冷却形成 玻璃质:岩浆快速冷却来不及结晶的结构 斑状结构:岩浆冷却速度先慢后快 ◆构造

华东师范大学_自然地理学_名词解释答案整理

Year 2001 1.xx: 侧重协调朔望月和历月关系的一种历法,简称阴历。以朔望月为基础,其首要成分是历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通过大、小月的适当安排,使其平均历月接近朔望月。 2.水分循环: 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重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成为水循环。 3.枯水径流: (将月平均水量小于或等于全年水量5%的月份算作枯水期,则枯水期内的河流径流又称为枯水径流。) 4.土壤: 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5.河漫滩: 河谷底部河床两侧,大汛时常被洪水淹没的平坦低地,由河流自身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 6.岩石圈: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圈层。 7.季风: 大范围区域冬、夏盛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现象。如中国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8.反气旋: 在北(南)半球呈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大气漩涡。在气压场上表现为高气压。 9.风化壳: 地球表层岩石圈被风化后形成的残积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 10.生态系统: 由生物群落和与之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以及其中的能量流过程构成的系统。 (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不断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Year 2002 1.分水岭: 相邻两个流域之间的山岭或高地。降落在分水岭两边的降水沿着两侧的斜坡汇入不同的河流。 2.大气环流: 大范围大气运动的状态。(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其水平范围可达数千千米,垂直尺度在10千米以上。) 3.气旋: 在北(南)半球呈逆(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大型气流漩涡,在气压场上表现为低压。 (注:

自然地理学题库

自然地理学习题库 绪论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地球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当代地球科学关注那些前沿领域? 2、试述现代地理学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 3、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事件和过程可以区分为哪几种事件尺度?为什么自然地理学注重研究中间尺度的事件和过程? 4、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它有哪些主要的分科? 5、自然地理学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是什么?举例说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所要回答的问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1、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有哪些共同特征?简要回答太阳对地球表层系统的影响。 2、日食和月食是如何形成的?简述月球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3、列举出四个关于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球体的简明例证,埃拉托色尼是怎样测量地球的圆周长度的?提出地球的形状是个椭球体而不是一个真实的球体的证据什么? 4、通过地球两极横切地球所得的剖面是什么样的几何形状?什么叫地球的扁平率?用什么样的分式可近似地来表达这一扁平率? 5、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重要的自然地理意义? 6、什么叫大圆?怎么可以得到一个大圆?什么叫小圆?列出大圆的六种特征,大圆有何重要的实用意义? 7、什么叫经线?地球仪上的经线是怎么组成的?列举出经线的一些特点。 8、什么是纬线?纬线是怎样构成的?列举出纬线的一些特征。 9、经度的定义是什么?经度通常是怎样表示的?试举例。什么是本初子午线?格林威治子午线是在何处?在赤道上经度是1度的长度是多少?在纬度60度处是多长?在极地处又是多长?10、纬度的定义是什么?怎样表示纬度?试举例。纬度1度的长度是多少?从赤道到两极纬度的长度是变更的吗?变化有多大?为什么? 11、什么是地球自转?什么是根据太阳而来的地球自转周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 12、试描述和解释傅科摆实验。这一实验证明什么?你能否根据傅科摆来测定你所在的纬度?为什么? 13、什么是地球公转?有哪两种方法可以计算一年的长度和起点?我们的历法系统是用哪一种方法?这种历法的一年有多少日?为什么这种理发必须定期校正才能与我们现在的历法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 14、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对地球表层系统有哪些重要影响? 15、地球的轨道是什么形状?什么是近日点?什么是远日点?它们是在哪一天?在近日点和远日点时,日地间的距离各为多少?这种距离上的差异对季节有什么影响? 、试描述地轴与地球轨道相倾斜的情况。什么是倾角?这种角度全年中是否有变化?16. 17、什么是恒星年、回归年?为什么目前采用回归年计年,而不采用恒星年计年? 18、地球内圈分为哪几层?简述各层在结构、物理性质、化学和矿物组成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19、简述地球表层系统中六大圈层的基本性质与功能,以河流为例,说明地球表层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及其如何形成地球表层系统。 20、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有什么特点?简述陆地和海底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划分依据。 21、试比较地球与火星、金星、水星、月球和外层行星的表面环境。地球的表面环境在哪些方面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初试)

历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 适用专业名称:自然地理学 考试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科目代码:070501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直接做到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无效。 2、除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外,不得在卷面上出现姓名、考生编号或其 它标志,否则按违纪处理。 3、本试题共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1994 一名词解释: 1.构造行迹 2.层理构造 3.大陆坡 4.寒土 5.自然区划 二举例分析气候的形成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三地貌是如何形成和发育的 四简述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五试述河流补给的形式和特点 六举例说明目前在土壤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996 一名词解释: 1.构造体系 2.地质构造 3.海蚀作用 4.大陆架 5.生态系统 二为读图题无法绘图抱歉 三简述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四以欧亚大陆为例,试述中纬度的气候类型分布特点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五简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六论述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关系问题 1997 一填空 地质构造的基本构造类型有:_ _ _ _ 地下水按存储空隙的种类可分为:_ _ _

中国黄土的命名按时代可分为:_ _ _ 成土因素包括:_ _ _ _ 二名词解释: 1.大陆架 2.大陆度 3.生态系统 4.岩溶作用 5.生物的指示现象 三简答题 1.简述你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2.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3.简述区划研究与类型研究的差别及其联系 四论述 1.举例分析气候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地貌发育的 3.举例说明我国目前在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999年 一、名词解释 焚风岩溶作用潜水与潜水面生态系统自然区划褐土 二、简答 1、简述水平构造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2、简述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 3、简述河川径流的形成和径流过程 4、据阶地的组成物质和结构,河流阶地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三、论述题 1、论述你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2、论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2000年 一、名词解释 暖锋湿润系数径流变率寒土冻土、灰化土潮流 二、简答 1、试述地壳运动的一般特点 2、简述地下水安埋藏条件的分类 3、简述洪积扇的特点 4、简述我国东部寒湿带至热带森林地区的土壤类型

自然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40 1.土壤肥力: 2.生物多样性: 3.流域:

4.气候变化: 5.垂直地带性: 6.地质循环: 7.净辐射:

8.地转流: 1.解释一般水量平衡方程I-O=±△S的含义,写出全球、全球陆地 和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并解释其含义。

2.为什么说土壤的性质是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认识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充分开放和物质微弱开放对人类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自然地理学试题答案11 一.名词解释40 1.土壤肥力:土壤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协调植物生理生态要求的能力。衡量的标准是土壤中水、热、气、肥周期性动态达到稳、均、足、适地满足植物需求的程度。 2.生物多样性:生物界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生物生存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指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 流域:每条河流和水系从一定的陆地范围内获得水量补给的集水区。 4.气候变化:指气候相对于平均状态的偏离,它具有一个非常宽的时间谱。 5.垂直地带性: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低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垂直分化。 6.地质循环: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之间建造与破坏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循环模式,包括水循环、岩石循环和构造循环三个次级循环。 7.净辐射:在某段时间内,物体单位面积上能量收支的差值。地面净辐射指地面收入的总辐射能量和支出的总辐射能量的差额。 8.地转流:当海水沿着压力梯度力方向流动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当两种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大致垂直于洋面坡度绕涡旋流动的海流。 二.简答题60 1.解释一般水量平衡方程I-O=±△S的含义,写出全球、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并解释其含义。 水量平衡方程的含义:输入系统的水量I减去输出系统的水量O等于系统中的蓄水变化量△S。 全球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P陆+P洋=E陆+ E洋。其含义是:由于就多年平均来说,△

自然地理学试卷——答案

自然地理学试卷 1.填空题15 1)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2)宇宙中的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3)太阳系的共有8大行星和一个矮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矮行星冥王星。 4)南北纬23度27分称为南北回归线;太阳的视运动路线叫做黄道。 5)地球固体地表以内的构造可以分为三层,即地壳、地幔、地核。 6)沉积岩的三种接触关系分别为整合、假整合、不整合。 7)气象学把温度为0℃、纬度为45°的海平面气压作为标准大气压。 8)大气中的水汽产生凝结需要一定的条件,既要使水汽压达到饱和或过饱和,还必须有凝结核。 9)水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分别是蒸发、降水、径流。 10)地表岩石或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化成分改变,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 11)一个完全的生态系统由四类成分构成,即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类群。 12)生物之间关系的基本类型为竞争、捕食、寄生和原始合作与互利共生。 13)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14)土壤水分主要分为吸湿水、毛管水和重力水等类型。 15) 大陆边缘主要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个地貌类型。 2.选择题15 1)一个天文单位是(B) A 1.496?104km B 1.496?108 km C 1.496?106 km D 94 605?108 km 2)下列哪种岩石不属于岩浆岩(D)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橄榄岩 D 石灰岩 3)下列哪项不是沉积岩的特征(D) A 层理 B 磨圆 C 流纹 D 化石 4)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 A 氮约占大气的78% B 氧约占大气的21% C 臭氧约占大气的0.01% D 二氧化碳约占大气的0.03% 5) 一个标准大气压是(C) A 1013.25 Pa B 1013.25 kPa C 1013.25 hPa D 1013.25 N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湖泊(C) A 里海 B 洱海 C 地中海 D 死海 7)一条河流根据地理-地质特征可分为(D) A 上游、下游; B 河源、上游、中游、下游; C 上游、中游、下游; D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8)河流的水位是指(A) A 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 B 河流水面相对河底的高度; C 河流断面的平均水深; D 河堤的海拔高度。 9)下列哪项不属于描述径流的计量单位(B)

综合自然地理学 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练习题(一)one 一、填空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两者的总和。 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3、三分法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 (社会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三个学科。 4、纬度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度地带性因素)是地域分异的两大因素。 5、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6、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②(半理论阶段),③纯理论阶段。 7、(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 8、目前通用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9、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10、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11、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12、地块可区分为三种类型:①原生地块,②(衍生地块)③人为地块 13、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14、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 15、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17、布迪科的辐射干燥指数(A)计算公式为(A=R/(L*r))。 18、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称为(节律性) 19、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特点是(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20、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带分异的两个前提。 21、《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采用单列系统,即自然大区、热量带与亚带、自然地区与亚地区、(自然地带)、(自然省)、自然州和自然县。 22、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23、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24、地块的形态结构主要有三种①均匀分布,②镶嵌分布,③(斑点状分布)。 25、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 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26、西方学者认为土地系统可以区分为三种:①简单土地系统,②(复杂土地系统), ③(复合土地系统) 37、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非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28、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29、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30、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31、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32、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 ②(半理论阶段),③( 纯理论阶段 )。 33、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自然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地球 1. 宇宙的天体分为哪几种?P5 答: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2. 太阳系包含哪八大行星?可分为哪两组?P6 答:地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小,密度大,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少) 木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体积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多) 3. 度量天体距离的单位?P9 答:天文单位:14960×410千米,光年:94600×8 10千米。 4. 行星的运动特征。P6 (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近乎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也自西向东 (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轨道面也比较接近 (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5. 简述地球自转的意义。P15-16 答: ①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的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一昼夜的节奏;(节奏) ②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偏移) ③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时差) ④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潮汐) ⑤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流体运动) ⑥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离心力把海水抛向赤道,可以造成赤道和低纬区的海面上升,而中高纬度区海面则相应下降。 6.什么是黄赤交角?其地理意义?P17 答: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为23度27分。 地理意义:(1)产生四季更替;(2)产生五带 7.简述地球圈层构造,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P21-24 答:地球圈层构造:地球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地球内部构造); 地球外部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地球外部构造) 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 ① 大气圈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基本特征水文特点 、地貌类型、土壤发育、生物类型。 ② 水圈参与和改变地球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 ③ 生物圈改变大气和地壳的物质成分;参与岩石的破坏和建设作用; ④ 参加土壤的形成发育。推动地球和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8.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P27 ① 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太阳辐射) ② .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 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相态) ③ 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地貌) ④ 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能量流动) ⑤ 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异质性) ⑥ 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人类场所)

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

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 (2000) 一、名词解释(2.5×8=20) 1、季风 p129 答: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称为季风。季风是海陆间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陆间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的风为夏季风,冬季由大陆吹吹向海洋的风为冬季风。一般说来,夏季风由暖湿热带海洋气团或赤道海洋气团构成,冬季风则由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构成。 2、厄尔尼诺 p148+p191 答:【有的年份由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突然减弱,太平洋赤道暖洋流以50-100m/s的速度向南扩张,代替秘鲁冷洋流,使这一地区的海水温度比常年高出几度,冷水上翻不能到达表层,结果造成只适应冷水域生存的鱼类、藻类大量死亡。鳀鱼死亡,海鸟因缺乏食物而死亡或迁徙,使南美洲沿岸国家失去宝贵的鸟粪肥料,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出口。秘鲁及厄瓜多尔气候由干旱转变为多雨,经常发生洪灾。厄尔尼诺现象不仅对秘鲁沿岸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造成极大破坏,也对热带太平洋沿岸甚至全球气候造成灾害性影响。】 某些年份,因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移,东南信风微弱,引起赤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水淹没了较冷的秘鲁洋流,上涌海水与沿岸冷水消失,导致海洋生物与寄食鸟类死亡、糜烂,并释放大量硫化氢进入大气。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洋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水温增加超过0.5度,持续时间长达六个月以上,即称为厄尔尼诺现象。我国1998年的洪灾也与此有关。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常常有突发性,且无明显规律可循。经过人们不断探索,人们发现厄尔尼诺现象与一种被称为南方涛动的现象几乎同时发生。 3、准平原 p273 答:准平原是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作为一种大规模夷平面,也可因为构造上升而成为高原面或发生变形,或被切割后仅保存于山岭顶部成为峰顶面。准平原的发育大致包括以下过程:①原始地面平缓;②构造上升,形成v形谷或峡谷,分水岭仍较宽平;③侧蚀加强,河谷展宽,切割密度加大,分水岭变窄成为尖锐山岭;④河流侧蚀作用形成宽广谷底平原,谷间分水岭降低、变缓,上凸下凹;⑤地面近似平原,少数地段存在低矮孤立残丘。 4、雪线 p242 答: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就叫雪线。雪线上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所以雪线也就是降雪和消融的零平衡线。【但零平衡的绝对值却可以各不相同。要在降雪量很小的情况下达到平衡,就必须有较低的负温以减小消融和蒸发。而当降雪来量很大时,雪线年平均气温就必须比较高,才能融化大量积雪,以保持平衡。】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具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和自平地向高山递减的规律,所以低纬地区雪线位置比较高,高纬和极地雪线位置比较低。雪线位置最高处并不在赤道,而在南北

自然地理学试题

自然地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重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亦称元素丰度。 2、岩浆岩:又可以被认为是地下深处的岩浆侵人地壳、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3、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 动,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对于古今自然地理及其环境变化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4、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和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的矿物的过程。 5、变质作用——岩浆岩、沉积岩或者先成变质岩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下导致 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并使之成分、结构、构造产生一系列改变,这种变化和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8、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指岩石整体发生破裂,物理性质发生变化而化学性质不 变的过程。 7、地质大循环:是指结晶岩石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风化变成细碎而可溶的物质,被 流水搬运迁移到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成沉积岩,当地壳上升,沉积岩又露出诲面成为陆地,再次受到风化淋溶。这是一个范围极广、时间很长的过程。 8、生物小循环:是指植物吸收利用大循环释放出的可溶性养分,通过生理活动制造成 植物的活有机体,当植物有机体死亡之后,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之下,又重新变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矿质养料。 9、沉积岩: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 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再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兴作用而形成岩石。 10、地带性分异规律:太阳能沿纬线方向分布,从而导致许多自然现象(气候、植被、 土壤、动植物等)沿纬线方向有规律的分布。 1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言 之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12、生物放大作用: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产生逐级富集的现象,即生物放大作用: 二、简答题 1、简述岩石循环及过程。 答: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叫做岩石的循环或地质循环。 沉积岩变质可以形成变质岩,熔融再凝固就会变为火成岩;火成岩变质可以形成变质岩, 风化、分解、搬运、沉积、固结就会转化为沉积岩;变质岩熔融再凝结也会变为火成岩,变质岩风化、分解、搬运、沉积、固结也会转化为沉积岩。 2、简述河流的补给形式和特点。 答:(1)降水补给:全球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来源。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河流,降水补给占绝对优势,我国河流年径流补给约占70%。河流多在夏秋两季发洪水。 (2)融水补给:在我国东北和西北次类河流较多。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极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次类河流常因积雪融化而形成春汛。我国东北地区有的河流融水补给占全年水量的20%。

尔雅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网络课程习题及答案

现代自然地理学 学科发展趋势的多角度分析 1关于李吉均院士对现代地理学的看法,说法错误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D 220世纪地理学的发展不包括()。 A、 B、 C、 D、 正确答案: C 3分析地理学发展的趋势一般不需要分析()。 A、 B、

D、 正确答案: B 4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理学的影响之一是,分析实验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地表环境的丁莲观测越来越广泛。正确答案:× 5人类经历了一个从依赖适应自然,到修饰改造自然,最后达到相互协调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理学学科的变化。() 正确答案:√ 科学的、技术的、哲学的地理学 1地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不包括()。 A、 B、 C、 D、 正确答案: D 2自然地理环境所指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特殊圈层不包括()。

B、 C、 D、 正确答案: C 3科学的地理学的主要变化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C 4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是指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为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正确答案:× 5地理学的视角包括地方的综合、地方间的相互依存、尺度间的相互依存人地相互依存等四个视角。() 正确答案:√ 系统的、统一的、全球的、发展的、生活的地理学 1()已经成为地理学的性质和特征。

B、 C、 D、 正确答案: C 2地理学的发展未来不太会成为()。 A、 B、 C、 D、 正确答案: B 3自然地理学是()的核心学科。 A、 B、 C、 D、 正确答案: D

4人文地理学家对于自然因素对人文过程作用考虑得比较全面,而自然地理学家对人文因素考虑较为欠缺。() 正确答案:× 5要研究区域分异,必须从整个地表环境着眼,才可能得出比较全面和准确的认识。() 正确答案:√ 现代自然地理学绪论 1一般来说,地理学家需要的专业基础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C 2对地理学家提出的新要求中的“三种技术”是()。 A、 B、 C、 D、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二)

综合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______________ 的科学。 2.自然地理环境是由______ 、______ 和________ 组成的。 3._______ 是地带性地域分异的能量基础,_________ 是地表自然界发生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础。 4.目前,一般采用的地带性单位等到级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 。 5.北美洲可分为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 等四个大区。 6.地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组成陆地地形的地形要素可分为_______ 、______ 和_______ 三类。 8.土地评价纲要的评价系统分为_____ 、_____ 、____ 、____ 四个层次。 9.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_____________- 。 10.从系统组成要素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系统是由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组成。 11.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 和______ 两大类。 12.自16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将近400年时间内,法国哲学家_____ 、____ ,德国地理学家____ ,美国地理学家____ 等成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13.人类对地貌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实现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地区: 3.景观: 4.土地质量指标: 5.土地利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垂直带谱的特征? 2.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 3.简述山地自然区是怎样划分的 4.土地评价要遵循哪些原 5.地块的各分类级别的划分标志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意义? 2.试评价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自然地理环境结构

自然地理学答案

一、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泛指赤道附近的东部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引起的气候异常现象。 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变化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这 个了解一下,就可以了,重点看一下下面标黑的) 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夏半年更为突出,是我国夏季降水的水汽来源,虽然主要是依靠西南气流从孟加拉湾、印度洋输送来,但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和强度关系着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向大陆输送水汽的路径和数量,而且还影响着西南气流输送水汽的状况。这种影响一方面表现在西太平洋副高的本身;另一方面还表现在西太平洋副高与其周围天气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同时,沿副高北上的暖湿空气与中纬南下的冷空气相交绥的地带,往往形成大范围的阴雨天气,是我国大陆地区的重要降水带。每年2月~4月,副高脊线稳定在18°N~20°N时,我国华南地区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6月副高脊线北跳超过20°N,稳定在20°N~25°N时,降水带位于长江下游和日本一带,正值江南梅雨季节开始的时期。由于每年副高的势力强弱不同,北进快慢有别,梅雨期长短和入梅、出梅的早晚都有较大差异。 例如:西太平洋副高中心的推移,对我国江淮一带的天气变化影响更大,它的强弱和位置,直接影响我国境内夏季雨带的分布。由于西太平洋副高位置随季节而变化,冬季偏南,夏季偏北,因此,我国主要雨带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春末,雨带往往位于华南;夏初,副高西伸北进,暖湿的偏南气流沿着副高面缘北上,与北方来的干冷空气交锋于长江流域一带,造成长江中下游四十天左右的阴雨天气。“黄梅时节家家雨”所反映的正是这种情况。但是,如果某年副高的位置较常年偏西或偏北,北方的冷空气的路径也偏西,这就是副高西侧的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锋的雨带也异常偏西,于是就会在长江流域连续暴雨,而东部地区则在副高控制下出现持续干旱。尽管是梅雨时节,但天晴无雨,正是“梅子黄时日日晴”的写照啊! 三、.我国季风的特点及形成过程? 我国季风最显著的特点: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夏风向更替明显。冬季气流主要来自高纬大陆,盛行偏北风,夏季气流来自低纬海洋,多吹偏南风。冬季受冬季风控制,气候干冷、风大。夏季东部广大地区主要受夏季风影响,气候湿热、多雨。春、秋季节为冬、夏季风控制的气流相互作用,天气冷暖,晴雨多变。我国东南部广大地区具有干湿季明显,四季分明的特点。 中国东南部地区受季风影响,雨季起迄规律性明显。雨季开始南方早、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雨季结束北方早、南方迟,西部早、东部迟。中国东南部广大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以季风雨为主,降水的地区分布也不均匀,东部近海多雨,西部干旱少雨;南方比北方多雨。 中国东南部受季风气候影响,北部冬季干冷、夏季湿热,温度年变化与日变化比南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