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超级化学笔记大全样本

初中超级化学笔记大全样本

初中超级化学笔记大全样本
初中超级化学笔记大全样本

初中超级化学笔记大全

初三化学常用物质性质和用途气体类:

固体类:

有机物类:

液体类:

燃料类:

初三化学常用物质化学式1、单质:H2氢气 O2氧气 N2氮气 C碳 P磷 S硫 Fe铁 Cu铜 Hg汞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一) 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5、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1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1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1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二)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9、碳不充分燃烧:2C+O2(不充分)=点燃=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C=高温=2CO 1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12、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Ca(OH)2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如三态变化等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金属生锈等 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磁性,导电、热性等 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如助燃性,可燃性,毒性, 稳定性等 3.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叫做元素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信纸的一种微粒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 微粒的性质:微粒是真实存在的,体积小,质量轻 微粒在不断做无规则运动 微粒之间有间隙 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微粒性质不同 4.化合价: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 钾、钠、银、氢、亚铜 +2 钙、镁、铜、钡、锌、亚铁 +3 铁、铝 +4 硅 -1 氟、氯、溴、碘 —2 氧、硫 +2/+4 碳 -2/+4/+6 硫 计算——根据化学式求某一元素化合价:物质中,各元素化合价为0 5.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6.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 质量(m)=式量(M)*物质的量(n) 微粒个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物质的量(n) 7.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A+B C 分解反应:A B+C 置换反应:A+BC B+AC 复分解反应:AB+CD CB+AD 8.氧化还原反应:物质跟氧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失氧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得氧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初中化学笔记大全

初中化学笔记大全 初三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气体类: 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 氧气O2 通常情况下,氧气 是一种无色、无味 的气体。不易溶于 水,密度比空气略 大,可液化和固化。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 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 应,在反应中提供氧, 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 氧化剂 (1)供呼吸。如高空飞行、潜水、登 山等缺氧的场所,其工作人员都需 要供氧;病人的急救。(2)利用氧气 支持燃烧并放热的性质,用于冶炼 金属(吹氧炼钢)、金属的气焊和气 割、作火箭发动机的助燃剂、制液 氧炸药等。 空气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 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 0.03% 2、环境污染知识: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 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3、测定空气成份或除去气体里的氧气,要用 易燃的磷,磷燃烧后生成固体,占体积小易 分离。 不能用碳、硫代替磷。碳、硫跟氧气反应生 成气体,难跟其他气体分离。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此变化是物 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 氢气H2通常状况下,纯净 的氢气是无色、无 气味的气体,是密 度最小的一种气体 (1)氢气的可燃性 注意:点燃氢气前一定 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2)氢气的还原性 (1)充灌探空气球。(2)做合成盐酸、 合成氨的原料。(3)做燃料有三个优 点:资源丰富,燃烧后发热量高, 产物无污染。(4)冶炼金属,用氢气 做还原剂。 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气 体,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易液化, 固化。(固态二氧化 碳叫“干冰”) 1、既不能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2、不供给 呼吸3、与水反应 4、与石灰水反应 可用于灭火,植物的气肥,制饮料,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保鲜剂等。但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会使地球 产生“温室效应”。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比空 气的密度略小、难 溶于水。 ⑴可燃性⑵还原性 ⑶毒性:一氧化碳易与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 合,且不易分离,使人 体因缺氧而死亡 CO是煤气的主要成分,还可用于冶 金工业。 甲烷CH4 沼气,天然气的主 要成分,是最简单 的有机物。难溶于 水,密度比空气的 小 可燃性 动植物的残体可分解出甲烷,可用 作燃料。

初中化学笔记完整 (1)

最新初中超级化学笔记大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2017年3月6日星期一)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含: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2.化学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包含: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3.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 构与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 灰水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2.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 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3.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word完整版)初中化学笔记(人教版)

初中化学笔记(人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的发展阶段: 1. 古代:火的发现和利用,古代的工艺:造纸,烧瓷器,火药 2. 近代;创立了原子论,分子学说,化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3. 现代:纳米技术和绿色化学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构成的(微观)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实验:蜡烛的燃烧) 蜡烛熔化- 物理变化;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 重点:检验CO2方法: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Ca(OH)2)中,若石灰水变 浑浊则表明有CO2 的存在;反之,则没有。 2. 判断物质变化的方法: 1)凡是同种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都属于物理变化。 2)所有燃烧,金属生锈,酿造,腐烂都属于化学变化。化学性质:即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酸碱性,毒性,腐蚀性,活动性,稳定性??)物理性质:即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磁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

区别O2 和CO2 方法: 1. 向两个集气瓶中分别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Ca(OH)2),并振荡,其中 瓶内石灰水变浑浊的则是CO2 ,另一瓶内则是O2。 2. 将燃烧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若木条燃烧更旺,则该瓶内气体是 O2,若木条熄灭,则该瓶内气体是CO2 小结;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蜡烛的特点:硬度小,密度比水小,熔点低 2)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 3)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方时杯底所产生的碳黑的原因是因为燃烧不充分。 4)蜡烛熄灭时出现的白烟具有可燃性。 5 )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石蜡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会生成氺和二氧化 碳:即:石蜡+ 氧气点燃(这里应该是箭头,不过我打不来)水+二氧化碳(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 实验(科学探究)的步骤: 1. 提出假设 2. 搜集证据 3. 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 4. 得出结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至十二单元知识点大全(化学笔记)

化学笔记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什么叫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二、化学的作用 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并能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三、化学发展的历史 1、古代:火 2、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英-道尔顿、意-阿伏加德罗)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俄-门捷列夫) 3、现代:纳米技术 4、当代:绿色化学。 附: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定义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例如:水蒸发、木材制成桌椅。 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例如:纸张燃烧、铁生锈。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和能量变化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 二、物质的性质 1、定义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能燃烧、铁易生锈。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2.“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叙述的区别: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字,而描述物质变化的语言中没有。如“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而“酒精能燃烧”则是化学性质。 3、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反思与交流表达与应用性质用途 决定 反映

初中超级化学笔记大全

初中超级化学笔记大全初三化学常见物质得性质与用途

初三化学常见物质得化学式 1、单质:H2氢气 O2氧气 N2氮气 C碳 P磷 S硫 Fe铁 Cu铜 Hg汞 2、化合物 (1)氧化物:H2O水 CO2二氧化碳 CO一氧化碳 SO2二氧化硫 SO3三氧化硫

P2O5五氧化二磷 Fe2O3氧化铁 Fe3O4四氧化三铁 CaO氧化钙 MgO氧化镁 CuO氧化铜 ZnO氧化锌 FeO氧化亚铁 MnO2二氧化锰Na2O氧化钠 (2)酸:HCl盐酸 H2SO4硫酸 HNO3硝酸 H3PO4磷酸 H2CO3碳酸 H2SO3亚硫酸 (3)碱:NaOH氢氧化钠 KOH氢氧化钾 Ca(OH)2氢氧化钙 Ba(OH)2氢氧化钡 Cu(OH)2氢氧化铜Fe(OH)3氢氧化铁 Fe(OH)2氢氧化亚铁 Al(OH)3氢氧化铝 Mg(OH)2氢氧化镁 (4)盐:NaCl氯化钠 Na2CO3碳酸钠 ZnCl2氯化锌 CaCl2氯化钙 KCl氯化钾Na2SO4硫酸钠 CuSO4硫酸铜 AgCl氯化银FeCl3氯化铁 FeCl2氯化亚铁 AlCl3氯化铝FeSO4硫酸亚铁 Fe2(SO4)3硫酸铁ZnSO4硫酸锌 CaCO3碳酸钙 BaCl2氯化钡 BaSO4硫酸钡 KClO3氯酸钾 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KNO3硝酸钾 Cu(NO3)2硝酸铜Hg(NO3)2硝酸汞 NH4Cl氯化铵NH4NO3 硝酸铵 (NH4)2SO4硫酸铵NH4HCO3碳酸氢铵 NaHCO3碳酸氢钠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5)有机物:CH4甲烷 C2H5OH乙醇(酒精) CH3OH甲醇 CH3COOH乙酸(醋酸) CO(NH2)2尿素,葡萄糖:C6H12O6淀 粉:(C6H10O5)n 初三化学必需得记忆性知识 一、常见物质得颜色得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得颜色:凡含Cu2+得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CuCl2溶液、Cu(NO3)2溶液);凡含Fe2+得溶液呈浅绿色(如:FeSO4溶液、FeCl2溶液、Fe (NO3)2溶液);凡含Fe3+得溶液呈棕黄色(如:Fe2(SO4)3溶液、FeCl3溶液、Fe (NO3)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得盐与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 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不溶性碱为白色。 二、常见物质得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初中三年级学霸化学笔记-不看后悔

【3个老师】初中三年级学霸化学笔记,不看后悔第一章化学的魅力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化学: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性质、制法的自然科学。 一、化学促进社会发展 ?古代:火药、造纸、冶炼青铜(商)、冶炼刚体(春秋战国)、瓷器、酿酒、制药 ?近代:炼钢、炼铝、建筑、联合制碱法(侯德榜)、人工合成蛋白质 ?现代:塑料、合成纤维(光纤)、半导体(电脑)、药物 ?未来:绿色化学、多学科应用 二、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形状、状态的变化,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折纸) 2、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呼吸作用、食物的变质、燃烧) 3、两种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区别(判断依据):有无新物质生成 ?判断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吹制玻璃器皿、蜡烛燃烧、铁在2000摄氏度时化成铁水、铁生锈、电灯通电变亮、煤气燃烧、火药爆炸、轮胎爆炸、植物的光合作用、橡胶老化 物理变化:1、3、5、8 化学变化:2、4、6、7、9、10 ?爆炸可为物理/化学变化 三、体验化学变化 ?实验一 ?步骤: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1~2mL)的澄清石灰水,通过吸管向石灰水吹气。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产生了白色的沉淀) ?化学反应式 ?注解: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碳酸钙俗称大理石、石灰石 ?实验二 ?步骤:取一支试管,放入少量大理石碎块,逐滴滴入盐酸溶液。 ?现象:大理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大理石逐渐溶解。 ?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盐酸→二氧化碳+水+氯化钙 ?化学反应式(复分解反应) ?实验三 ?步骤: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亮,再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上点燃。 ?现象:镁带剧烈燃烧,发现耀眼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初三化学笔记 酸和碱

第九章酸和碱 第一节对酸和碱的初步认识 一、指示剂:大多数为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1、紫色石蕊试剂: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2、无色酚酞试剂: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 3、应用:判断溶液酸碱性,鉴别。 二、酸、碱、盐溶液导电的原因 1、化合物在水中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来导电。 2、溶液导电强弱的决定因素:离子浓度大小。 三、酸、碱、盐的认识 1、酸: (1)定义:含有氢元素和酸根的化合物。 在水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特例:水)例:HCl 盐酸、H2SO4硫酸 CH3COOH 醋酸(又称乙酸,为一种有机酸,酸根:CH3COO-有机酸中H+在后) 注:六大强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氢溴酸(HBr)、氢碘酸(HI)、高氯酸(HClO4)。 (2)命名:无氧酸:氢某酸 含氧酸:按中心元素命名。特例:硝酸。 强调:无氧酸无水不成酸。 2、碱: (1)定义:含有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的化合物。 在水中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 特例:NH3·H2O(一水合氨)也是碱。 注:四大强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钡BaOH、氢氧化钙Ca(OH)2。 除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外,其他三种均易溶于水。 (2)命名:氢氧化某 3、盐: (1)定义:由金属元素或铵根与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由碱的阳离子与酸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 (2)命名:无氧酸盐:某化某 含氧酸盐:某酸某或某酸氢某。 四、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pH:定量表示溶液酸碱度的物理量 1、范围: 0————7————14 常温下 pH<7 pH=7 pH>7 溶液呈酸性中性碱性 2、测定:取一小段pH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一支洁净、干燥的 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中部观察颜色变化,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确定其pH 值。 注:(1)试纸不能润湿。(2)所用玻璃板或白瓷片、玻璃棒一定要保持洁净、干燥。

中学化学教师读书笔记(共8篇)

篇一:化学教学论读书笔记 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课程的任务是为了改进和完善化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知识结构,使其初步形成正确的化学教学思想和化学教学观念,具备基本的教学、教育科研能力,成为比较有市场竞争能力有持续发展潜质的优秀化学教师。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活动,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和塑造人的重任。因此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专业,性质与医生、律师确工程师相类似,教师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化学教学论正是这样一门对有一定化学专业知识的学生进行化学教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的课程。错误观念举例只要有化学专业知识就能当好中学化学教师。持此观点的人并未认识化学教师的全部职责和化学教学过程的内在规律。首先,化学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其次,化学教师不仅教学生化学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会如何求知、如何学习,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第三,即使教学生化学知识,也涉及到如何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科知识并用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方式来教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方法论等一系列非化学专业方面的知识。因此,要当好中学化学教师仅有化学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学了化学专业课,又学了教育学和心理学就不必再学化学教学论了。这个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化学教学需要化学专业知识也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更需要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在化学数学中如何运用和实践的知识。与化学教学内容脱离的抽象的教育学、心理学条文是难以对化学教学产生具体指导作用的,化学教学论的学习过程,正是师生一起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化学教学实际共同探究化学教育规律及其运用的过程。许多优秀化学教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正是化学教学论课程帮助他们在化学教学中较快地上了路、入了门。既然要去当化学教师,化学教学论课程最好告诉我们中学化学每堂课该如何上,而不用讲那么多的理论。因为教学思想、教学原则等理论是比具体教学方法更具普遍和指导意义的。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上法,可以依据师生双方的实际情况上出各自的风采与特色。变化从何而来。特色如何产生:来自教师对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理解以及对教学原则的掌握。因此,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同学们应该在化学教学论的学习中努力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注重培养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深刻领会典型范例,使基本理论学习为与具体授课方式的学习相得益彰。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育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而化学教育教学过程是在学生和教师的双边活动中以课程内容和教学设备为媒介进行的。因此,化学教学论中包括初步的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化学课程理论侧重从课程与教材的层面研究化学教学。与教学理论相比,课程理论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已有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其研究成果正在对化学教育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改革,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正在制定中。高中化学新一轮〔过渡〕教材的使用正在进一步扩大范围,高考科目也正在进行“3+x〃等多种形式的改革试验?因此,将课程理论纳人本科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课程将简要地介绍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化学课程的设置,包括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我国化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包括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内容和要求、中学化学教材编制的基本原则以及我国中学化学教材的选材、编排和知识体系,国内外化学课程改革概况。化学教学理论侧重从“教”的层面研究化学教育教学规律及其运用,涉及指导化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化学教学的一般原则。化学教学方法及设择依据等较为理论化的问题的研究:也涉及包括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原则、方法和程序,化学教学各环节设计与教案编写,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化学课外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化学教学基本技能及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等以化学教行教

初中化学笔记完整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2017年3月6日星期一)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含: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2.化学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包含: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3.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 规律的自然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主要成 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2.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3.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超详细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超详细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 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 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 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 碱式盐。 4. 化学用语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某一种元素。 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S、P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 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

上册化学笔记

初三第一学期化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化学的魅力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化学: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性质、制法的自然科学。 一、化学促进社会发展 古代:火药、造纸、冶炼青铜(商)、冶炼刚体(春秋战国)、瓷器、酿酒、制药 近代:炼钢、炼铝、建筑、联合制碱法(侯登德榜)、人工合成蛋白质 现代:塑料、合成纤维(光纤)、半导体(电脑)、药物 未来:绿色化学、多学科应用 二、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形状、状态的变化,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折纸) 2、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呼吸作用、食物的变质、燃烧) 3、两种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区别(判断依据):有无新物质生成 ?判断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吹制玻璃器皿、蜡烛燃烧、铁在2000摄氏度时化成铁水、铁生锈、电灯通电变亮、煤气燃烧、火药爆炸、轮胎爆炸、植物的光合作用、橡胶老化 物理变化:1、3、5、8 化学变化:2、4、6、7、9、10 ?爆炸可为物理/化学变化 三、体验化学变化 实验一 ?步骤: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1~2mL)的澄清石灰水,通过吸管向石灰水吹气。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产生了白色的沉淀) ?化学反应式 ?注解: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碳酸钙俗称大理石、石灰石 实验二 ?步骤:取一支试管,放入少量大理石碎块,逐滴滴入盐酸溶液。 ?现象:大理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大理石逐渐溶解。 ?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盐酸→二氧化碳+水+氯化钙

?化学反应式(复分解反应) 实验三 ?步骤: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亮,再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上点燃。 ?现象:镁带剧烈燃烧,发现耀眼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氧气→氧化镁 ?化学反应式 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 e.g. 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的性质 e.g. 可燃性、助燃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不)稳定性等 3.18.2010 1.2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实验室守则 二、实验室安全要求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点燃气体前先要验纯 着小火用湿布/沙土覆盖 滴瓶内胶头滴管不可洗 三、伤害处理 割伤:酒精棉球→红药水 烫烧伤:75%酒精→蓝油烃 化学灼伤 ?浓酸:干抹布轻轻拭干→大量水冲洗→涂上3%~5%小苏打(碱性) ?碱:大量水冲洗→2%硼酸、醋酸(弱酸性) ?眼:蒸馏水→5%小苏打 四、实验操作 1、仪器加热 直接: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垫石棉网:烧杯、烧瓶、锥形瓶 2、过滤

2020初中化学课堂笔记精编汇总

初中化学课堂笔记精编汇总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 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 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初中化学之三

初中化学笔记完整

初中化学笔记完整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含: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2.化学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包含: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3.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2.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3.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最全初中化学笔记大全

初中化学笔记大全初三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初三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1、单质:H2氢气O2氧气N2氮气C碳P磷S硫Fe铁Cu铜Hg汞 2、化合物

(1)氧化物:H2O水CO2二氧化碳CO一氧化碳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 P2O5五氧化二磷Fe2O3氧化铁Fe3O4四氧化三铁CaO氧化钙MgO氧化镁 CuO氧化铜ZnO氧化锌FeO氧化亚铁MnO2二氧化锰 Na2O氧化钠 (2)酸:HCl盐酸H2SO4硫酸HNO3硝酸H3PO4磷酸H2CO3碳酸H2SO3亚硫酸 (3)碱:NaOH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Ca(OH)2氢氧化钙Ba(OH)2氢氧化钡Cu(OH)2氢氧化铜Fe(OH)3氢氧化铁Fe(OH)2氢氧化亚铁Al(OH)3氢氧化铝Mg(OH)2氢氧化镁 (4)盐:NaCl氯化钠Na2CO3碳酸钠ZnCl2氯化锌CaCl2氯化钙KCl氯化钾Na2SO4硫酸钠CuSO4硫酸铜AgCl氯化银FeCl3氯化铁FeCl2氯化亚铁AlCl3氯化铝FeSO4硫酸亚铁 Fe2(SO4)3硫酸铁ZnSO4硫酸锌CaCO3碳酸钙BaCl2氯化钡BaSO4硫酸钡KClO3氯酸钾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KNO3硝酸钾Cu(NO3)2硝酸铜Hg(NO3)2硝酸汞NH4Cl氯化铵NH4NO3 硝酸铵(NH4)2SO4硫酸铵NH4HCO3碳酸氢铵NaHCO3碳酸氢钠Cu2(OH)2CO3碱式碳酸铜(5)有机物:CH4甲烷C2H5OH乙醇(酒精)CH3OH甲醇CH3COOH乙酸(醋酸)CO(NH2)2尿素,葡萄糖:C6H12O6淀粉:(C6H10O5)n 初三化学必需的记忆性知识 一、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CuCl2溶液、Cu(NO3)2溶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SO4溶液、FeCl2溶液、Fe (NO3)2溶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如:Fe2(SO4)3溶液、FeCl3溶液、Fe (NO3)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 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不溶性碱为白 色。 二、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编)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8)中考化学状元笔记(142页)

中考状元笔记 化学

初中学霸提升成绩的 16 个习惯 1、记忆习惯。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 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让自己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 力。 3、读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与大师为伍,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自己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没有 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 5、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 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自己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6、预习习惯。让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探索、增长能力的快乐。所以请各位 同学一定要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 7、适应老师的习惯。自己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自己要 适应老师,与老师共同进步,不要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尖子自己做尖子的事,后进自己别盲目攀比。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所以要让我们的自己永不言败。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同学。同学们要让自 己做到脚踏实地、学有所得,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为自己布置作业。 10、错题集的习惯。每次考试之后,90多分的、50多分的、30多分的同学,如 何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就不要了,这次30分,下次40分,这就是伟大的成绩。找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同学公认的好习惯。 11、出考试题的习惯。自己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高中自己应该会出高考试题,初中自己会出中考试题。 12、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自己要会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学习资料。 十二个习惯,不要求齐头并进,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特点,让老师以教书为乐,让自己以学习为快乐。这快乐要建立在养成这些良好习惯的基础上。祝大家更多地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