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外伤的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42
第七章口腔颌面部损伤一、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1. 教学内容口腔颌面部解剖复杂,起到重要的生理功能。
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密切相关。
对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进行抢救时,可能伴随窒息、休克、颅脑损伤、重要脏器伤等严重疾患。
此时应首先救治这些疾患,在全身情况稳定的基础上再治疗口腔颌面部损伤。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处理主要是及时进行清创缝合术,进行清创缝合时应根据损伤的部位及其生理特点进行处理。
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可分为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局部治疗主要是进行复位和固定。
固定可分为外固定和内固定。
上下颌骨骨折各有其特点,因而临床表现各有不同。
对颌骨骨折进行治疗时,首先应恢复咬合关系。
颧骨与颅面多个骨相连,颧骨受到外力时常在这些连接处发生骨折。
对颧骨颧弓骨折的治疗应注意功能障碍的解除和术后双侧颧面部的对称性。
鼻骨骨折常有移位和畸形,应尽早进行移位骨折片的整复。
颌面部交通事故伤已成为口腔颌面部损伤最常见的病因。
交通事故伤常引起复杂性颌面部骨折,应重视对其的治疗。
多种因素影响骨折的愈合过程,治疗中应针对这些因素促进骨折的愈合。
口腔颌面部火器伤、颌面部烧伤、核武器伤和化学性复合伤均有其特点,临床诊治中应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诊治。
2. 目的要求(1)掌握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2)掌握软组织清创缝合处理原则。
(3)掌握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4)掌握颧骨和颧弓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5)掌握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复位和坚固内固定技术。
(6)熟悉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原则,如窒息的紧急处理,出血、休克的抢救,颅脑损伤的初步判断等。
(7)熟悉牙及牙槽骨损伤的诊断和处理。
(8)了解骨折愈合过程。
(9)了解软组织损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10)鼻骨骨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11)了解颌面部交通伤及烧伤的伤情特点和治疗原则。
(12)了解口腔颌面部战伤的伤情特点和治疗原则。
临床诊疗指南口腔科分册目录口腔颌面外科部分第一章口腔颌面部损伤 (1)第一节软组织损伤 (1)第二节硬组织损伤 (3)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感 (7)第一节智齿冠周炎 (7)第二节眶下间隙感染 (8)第三节颊间隙感染 (9)第四节颞间隙感染 (10)第五节颞下间隙感染 (11)第六节咬肌间隙感染 (12)第七节翼下颌间隙感染 (13)第八节舌下间隙感染 (13)第九节咽旁间隙感染 (14)第十节下颌下间隙感染 (15)第十一节颏下间隙感染 (16)第十二节口底多间隙感染 (16)第十三节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17)第十四节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19)第十五节新生儿颌骨骨髓炎 (20)第十六节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21)第十七节面颈部淋巴结炎 (22)第十八节面部疖痈 (24)第十九节颌面骨结核 (25)第二十节颌面部放线菌病 (26)第三章唾液腺疾病 (29)第一节唾液腺炎症 (29)第二节舍格伦综合征 (33)第三节涎瘘 (34)第四节唾液腺瘤样病变 (35)第五节涎液腺肿瘤 (38)第四章口腔颌面部肿瘤 (41)第一节口腔颌面部囊肿 (41)第二节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46)第三节恶性肿瘤 (54)第五章颞下颌关节疾病 (67)第一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67)第二节颞下颌关节脱位 (69)第三节颞下颌关节强直 (70)第六章神经疾病 (73)第一节三叉神经痛 (73)第二节面神经麻痹 (74)第七章先天性唇、腭裂 (76)第一节唇裂 (76)第二节腭裂 (76)口内部分第一章牙体组织病 (77)第一节龋病 (77)第二节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79)第二章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89)第一节可复性牙髓炎 (89)第二节不可复性牙髓炎 (89)第三节牙髓坏死 (91)第四节根尖周炎 (91)第四章牙周组织疾病 (95)第一节龈病 (95)第二节牙周病 (98)第五章口腔粘膜病 (101)第一节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 (101)第二节口腔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105)第三节口腔粘膜溃疡类疾病 (106)第四节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 (110)第五节唇、舌疾病 (114)口腔修复、正畸部分第一章口腔修复 (117)第一节牙体缺损 (117)第二节牙列缺损 (121)第三节牙列缺失 (127)第二章口腔正畸 (130)第一节正畸治疗总述 (130)口腔颌面外科部分第一章口腔颌面部损伤第一节软组织损伤一、定义颜面部软组织创伤包括擦伤、挫伤、刺伤、切割伤、撕裂或撕脱裂伤及咬伤等,可发生在口腔及颜面任何部位即唇、额、舌、腭、脸、鼻及腮腺等部位。
口腔颌面部创伤一、单元脉络梳理口腔颌面部创伤1.概论: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特点;2.急救:(1)窒息,(2)出血,(3)休克,(4)颅脑损伤,(5)感染防治,(6)包扎运送;3.软组织创伤:(1)创伤类型,(2)临床表现,(3)处理原则,(4)各部位软组织创伤清创术特点;4.硬组织创伤:(1)牙槽突骨折,(2)颌骨骨折,(3)颧骨及颧弓骨折,(4)眼眶骨折,(5)骨折愈合过程。
二、知识内容细讲概论1.血运丰富(利、弊)。
2.牙在损伤时的利弊二次弹片伤—感染。
3.易并发颅脑损伤。
4.有时伴有颈部伤。
5.窒息。
6.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
7.感染。
8.其他解剖损伤。
9.面部畸形。
急救:窒息;出血;休克;颅脑损伤;感染防治;包扎运送。
窒息阻塞性窒息:异物阻塞咽喉部;组织移位;肿胀压迫。
吸入性窒息:将血液、涎液、呕吐物或其它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甚至肺泡内。
窒息的临床表现:前驱:烦躁不安、出汗、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和呼吸困难;严重:“三凹”(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肋间隙明显凹陷)体征。
窒息的救治:及早清除口、鼻腔及咽喉部异物。
舌后坠,舌牵拉出口外,并将头偏向一侧或采取俯卧位。
双侧上颌骨骨折,上颌骨向下后移位而压迫呼吸道,应就地取材,将移位的上颌骨复位并简易固定。
咽部肿胀压迫呼吸道:紧急行环甲膜切开或气管切开术。
吸入性窒息:紧急行气管切开术,反复吸出气管内分泌物,并注意预防肺部感染。
出血:动脉—鲜红色、速度快、呈间歇喷射状;静脉—暗红色、速度较慢、呈持续涌出状;毛细血管—多呈鲜红色、缓缓流出。
止血方法:压迫止血:指压止血、包扎止血、填塞止血;结扎止血;药物止血。
开放性伤口或洞穿性伤口。
将敷料填塞于伤口(伤道)内,并用绷带加压包扎。
结扎止血:最为确切的止血方法。
钳夹出血血管,结扎止血。
紧急时钳夹血管断端,简单包扎后送。
(局部应用)止血药物、止血材料并辅以辅料包扎。
全身应用止血药物休克:创伤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
早期:轻度烦躁,口渴,呼吸浅快,心率加快,皮肤苍白(15%以下,代偿);进展:意识淡漠,脉搏细速,脉压变小,四肢湿冷,尿少(20%以上,失代偿)。
颌面外伤病人急救及护理作者:刘燕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其损伤平时多为工伤,交通事故和生活中的意外而至.由于口颌系统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功能的要求,充分认识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对于正确诊断和处理口腔颌面部损伤都是十分重要的. 口腔颌面部伤员可能出现一些危重情况,如窒息、出血、休克、昏迷等,应及时抢救。
在急救中还应注意防治感染。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伤;呼吸通畅;有效止血【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67-02口腔颌面血液供应丰富,组织结构复杂,是呼吸道、消化道入口处,与颅腔毗邻,所以颌面部外伤常并发出血、休克及颅脑损伤等并发症,如损伤严重时还会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有效的救治及护理,可提高救治率。
现将我院98例口腔颌面创伤病人的急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86例,男54例,女32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0岁,其中青壮年占60%,损伤情况,软组织损伤16例,面部挫伤并上下颌骨骨折53例,鼻骨骨折15例,颧骨骨折并颅脑损伤2例。
2 急救2.1窒息的急救:窒息常分为:1、阻塞型窒息,可因为外伤后组织水肿、血肿、组织移位、舌后坠、分泌物的堵塞导致呼窒息;2、吸入性窒息,常见于昏迷病员,直接将血液、唾液、呕吐物或其他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或肺泡内而引起窒息。
[1] 窒息的症状有烦躁不安,出汗,口唇发绀,鼻翼煽动和呼吸困难,严重时发生脉弱,血压下降及瞳孔散大等危象以至死亡。
急救措施①、因血凝块或分泌物等阻塞咽喉部的伤员,应迅速用手掏出或用塑料管吸出阻塞物,同时改变体位,采取侧卧或俯卧位,继续请出分泌物,以解除窒息;②、因舌后坠而引起窒息的伤员,应在舌尖处用粗线或别针穿过全层舌组织,将舌牵拉出口外,并将拉线固定于外衣扣上或用胶布固定于颌部。
危患者及长时间手术患者一定要导尿监测尿量。
4 加强呼吸管理任何手术麻醉,呼吸的管理仍然是最重要的和最关键的,也是最容易造成医疗差错的环节,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几个环节是:气源;流量;钠石灰;活瓣;限压设定。
5 正规操作在医疗操作中一定要规范,否则将增加失误率,例如硬膜外导管断入体内多由于非正规操作引起。
6 合理掌握麻醉深度任何手术都应有一定的麻醉深度,过浅不利于安全,不应以拔管时间的长短来衡量一台麻醉机质量的好坏,在手术结束前患者不应出现呛咳,躁动,尤其是小儿,气道高反应患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7 注意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和固定在麻醉手术中套管针滑脱,堵塞,接头脱落等现象时有发生,将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8 充分了解各种麻醉药物适应证,禁忌证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术前一定要了解患者有无特殊疾病,例如:有青光眼患者术前和术中要避免使用阿托品,有哮喘患者要避免使用新斯的明。
9 完善麻醉记录一定要如实详细的记录。
例如:输血一定要记录出血量,气管插管要记录是否顺利,气管插管型号,深度等。
参考文献:[1] 盛卓人.实用临床麻醉学[M].第3版.沈阳:1996:428.[2] 谢荣.麻醉学[M].第3版.北京:1998:161.[3] 魏绪庚,田素杰,石宝瑞.麻醉治疗学[M].第1版.北京:1998:461.(收稿日期:2007201205)作者简介:孙强(1970—),男,辽宁盖州人,200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主治医师。
口腔颌面部严重创伤的麻醉处理李登平1,马加海2(1.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山东淄博255400;2.青岛大学医学院毓璜顶医院,山东烟台264000)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严重创伤;麻醉处理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0921178202Ana esthesi a M ana ge m en t of Severe H ur t i n J owlL IDeng2ping1,MA Jia2hai2(1.The Centra l Hospita l of Q ilu Petrochem ica l H ospita l Group,Z ibo,Sha ndong255400,China;2.Yuhuangding Hospita l of Medica l College of Q ingda oU niversity,Ya nta i,Sha ndong264000,China) Key wor d s:Jo wl;Severe hurt;Anae sthesia m anage m ent 随着交通业与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发生口腔颌面创伤的概率日趋增多。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诊处理方法【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急诊处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2011年8月间收治的446例口腔颌面部损伤住院病例的年龄、原因与急诊处理方法等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中,高发年龄段在16-40岁,交通事故致伤原因中居首位。
在颌面部骨折中,牙体损伤最常见。
痊愈367例。
结论:口腔颌面部损伤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注意全身与局部的关系,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损伤;急诊处理【中图分类号】r78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33-02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由于其暴露于人体表面易于遭受损伤。
口腔颌面部损伤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急诊处理既要遵循外科的处理原则,又要注意颌面颈部外伤的特点,如早期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功能不全和精神伤害。
现将我院口腔科近6年来对446例口腔颌面部损伤处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讨论有关处理方法,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46例患者均为我院口腔科急诊病例,男性305例,女性141例,其中年龄最大89岁,最小仅3个月,平均31.4岁,多见于16-40岁之间,共356例。
口腔颌面部损伤以交通事故伤最多,共218例,伤害82例,工伤71例,运动损伤39例,动物咬伤15例,其他伤36例。
受伤部位:软组织伤415例,牙体损伤140例,颌骨骨折84例,合并颅脑损伤及其他复合伤59例。
1.2 急诊处理方法: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诊处理:首先要有整体观念,对伤情进行全面判断,确定有无重要器官的损伤,如心脑肺肝肾等,特别是颅脑损伤的存在,宜采取先全身,后局部的原则,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对软组织损伤采取局部彻底清创,恢复正常的解剖对位,对于5例软组织缺损病例,采取2期转移组织瓣修复等。
中国农村卫生探讨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苗海平【摘要】近年来,随着医院收治病人中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受伤情况各不相同。
据统计,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的情况还在逐渐上升,如何进行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的治疗与疗效分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从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影响、治疗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了针对颌面部损伤的应对措施,以更好的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为医院相关工作人员有详实、可靠的资料。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治疗方法;疗效1 引言近年来,随着医院收治病人中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受伤情况各不相同。
它是人体重要的组织,关系着多种生理及社会功能,且其是外露在身体外[1],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据统计,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的情况还在逐渐上升,如何进行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的治疗与疗效分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从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影响、治疗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更好的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让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治疗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让医院相关工作人员有详实、可靠的资料,以期为相关疾病的患者、医务科学家及临床实施应用的医生及专家提供参考与借鉴作用。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好的社会价值。
2 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的影响口腔外科颌面部是人体重要的组织,关系着多种生理及社会功能,在外露在身体情况下,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其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的影响不言而喻。
口腔外科颌面损伤可能术后恢复不理想,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症、焦虑症、自卑等状况[2],难以专心的配合治疗,进一步影响了后期治疗效果,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在恢复正常功能的同时提高美观性,提高患者心理满意度及自信心,维持患者后续的生活质量。
3 外科颌面部损伤治疗的方法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治疗的方法比较重要,针对面部损伤的情况制定医治方案,良好的治疗措施对治疗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医生需要对治疗方案及治疗过程有着清晰的思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的最优化,促使患者面部功能、面部形态、咬合功能、骨折愈合等[3]进行良好的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外伤本质舌①保长,纵缝(线排列按前后纵行方向);②分别缝合,以舌为主(舌腹口底同时损伤);③粗针线,深缝褥式(进针距创缘>5mm)颊①无缺---分层缝更多考前资料咨询微信zhccxy520②黏膜小缺、皮肤大缺—严缝黏膜,皮瓣修皮③洞穿缺损---黏膜皮肤对缝腭①单纯软组织损伤--直接缝合②软腭贯通---分层缝③硬腭有缺/贯通---邻近瓣转移---松弛切口---腭护板1.骨折断在什么位置?→骨折线2.骨折后怎么移位的?→骨折移位3.骨折移位伤及邻居?→并发症4.如何判断发生骨折?→诊断5.骨折后应如何处理?→治疗下颌骨1.正中联合2.颏孔区3.下颌角4.髁突颈部下颌骨移位因素1.部位/力量/骨折线方向/牙2.咀嚼肌牵拉(重要因素)移位:1.正中联合 2.颏孔区 3.下颌角1.不移位→正中线性(单发)/角内2.舌后坠→正中粉碎/双侧颏孔3.前上移位→颏孔区/下颌角前骨折:后段4.后下移位→颏孔区/下颌角前骨折:前段移位4.髁突1)囊内(脱帽骨折):不移位2)单侧颈--患侧下颌外后移--髁突前内移→翼外肌--升支后上移→升颌肌3)双侧颈:升支后上移下颌骨1.咬合紊乱1)颌骨骨折最常见的体征2)髁突颈部骨折:单侧→患侧早接触,健侧开(牙合)双侧→后牙早接触,前牙开(牙合)2.运动紊乱1)开口度:受限→疼痛和升颌肌群痉挛2)开口型:髁突颈单侧骨折→偏患侧3)运动方向:髁突颈单侧骨折→不能侧方髁突颈双侧骨折→不能前伸2.辅助检查信息1)下颌骨:曲断/下颌骨侧位/下颌骨后前位片2)上颌骨/面中1/3:华特位3)髁突:下颌开口后前位→双侧髁突前内移位曲面断层→双侧髁突骨折线许勒位中华许可4)复杂全面部骨折:CT→对骨折线及骨块移位显示更清晰第1步:复位(恢复患者原有的咬合关系)①手法---新鲜且移位不大的骨折(牙槽突骨折、颏部线形骨折)②牵引---手法复位不满意或伤后2~3周已经纤维性愈合---颌间牵引:主要用于下颌骨骨折的牵引固定---颅颌牵引:上颌骨骨折③切开复位---开放骨折、闭合复杂骨折、陈旧错位愈合骨折第2步:固定(保证骨折块复位后在正常位置上愈合,防止发生再移位)①单颌固定(牙间结扎)→线形移位不大→牙槽突骨折/颏部移位不大线性骨折②颌间固定---术前牵引、术中维持咬合,RIF的辅助方法---颌面外科最常使用的固定方法---上3~4周--下4~6周③RIF—目前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上下颌开放复杂骨折1)正中联合上下两钛板至少间隔5mm2)大跨度骨折重建板双侧至少3颗双皮质钉3)可吸收钛板需要2年时间吸收【鸿式总结】髁突保守高位颅颌弹性牵轻开颌垫加颌间儿童囊内移不大早开早练强直防髁突手术破囊颅内明显移闭合复位效果差无牙闭合不移用义齿恢复颌位就可以颅颌绷带来固定如若严重坚固定儿童儿童咬合要求低胚多冠短皮质薄所以最好保守来如若严重坚固定远离牙胚单皮质骨折线:双线/三线(M型)移位:1无2弓3内下,4内5外6粉碎→25复位后稳定,无需固定→主要因素:外力方向并发症:①咬合正常,开口受限(区别下颌骨)②外观:塌陷③神经:眶下神经→眶下区麻木面神经颧支→眼闭合不全④眼:复视,“眼镜征”1.专科检查信息①咬合正常,开口受限②神经症状2.辅助检查信息①华特位→观察颧骨,颧弓,眶等②颧弓切线位→M/V型(特征表现)1.保守治疗(无移位/轻度移位)①畸形不明显/无张口受限②无复视及神经受压2.手术治疗(严重移位)①开口受限/复视/②虽无功能障碍但有明显畸形者1.眶底骨折1)单纯眶底→爆裂性骨折2)眼球内陷(重要体征)3)复视(眼部肌肉问题)4)眶下麻木(神经)5)眶周淤血(血管)2.鼻眶筛骨折1)特征表现:鼻根塌陷+内眦距变宽+内眦角下垂2)眼球内陷(重要体征)3.诊断:华特位--眶底不连续--内容物水滴状陷入上颌窦4.治疗:伤后1周,恢复视力骨组织外伤诊断思维4.确诊外伤位置?X线→选择检查手段,牢记X线特点→CT通通可以看1.上颌骨:华特位2.下颌骨:下颌骨侧斜位(单侧)曲面断层(双侧)3.髁突:下颌开口后前位→双侧髁突前内移位曲面断层→双侧髁突骨折线4.颧骨:华特位5.颧弓:颧弓切线位→M/V型6.眼眶:华特位→眶底骨折:眼内容物滴水状5.治疗---保守1.牙间结扎/单颌结扎:1)牙槽骨骨折/颏部线性移位不大骨折2)横跨3个牙位2.颌间固定:下颌骨折→ 4-6w 上颌骨折→ 3-4w3.颅颌弹性绷带固定:髁突高位骨折/无牙(牙合)颌骨骨折4.2-3mm(牙合)垫+颌间固定髁颈骨折→轻度移位,轻度开(牙合)5.观察:颧骨颧弓骨折→无受限/无畸形/无麻木5.治疗---手术7.坚强内固定(RIF):1)上下颌开放复杂骨折①正中联合上下两钛板至少间隔5mm②大跨度骨折重建板双侧至少3颗双皮质钉③可吸收钛板需要2年时间吸收2)髁突骨折→移位严重,开(牙合)5mm3)颧骨骨折→开口受限/畸形/麻木4)眼眶骨折→1w后手术1.腺体瘘:皮肤有小的点状瘘孔+导管口唾液正常2.导管瘘:完全瘘→全部流向面部不完全瘘→仍有部分流入口腔内1.现病史:饮食、咀嚼时流出量增多是典型表现2.专科检查:面颊部损伤,特别是纵裂伤3.辅助检查:造影→腺体瘘--腺体造影剂外溢,导管显示良好→导管瘘--导管造影剂外溢1.腺体瘘:新鲜→直接加压包扎陈旧→电凝瘘管瘘口+加压包扎+阿托品抑制唾液2.导管瘘:新鲜→端端吻合/断裂近口腔→导管改道术陈旧→瘘口近口腔→导管改道术→瘘口近腺门+不完全瘘者→瘘管封闭术→完全瘘且缺损较多→口腔黏膜行导管再造术【例题】(1~2题共用题干)男,30岁,因车祸面部外伤2天,检查见两侧面部不对称,左侧下睑肿胀、瘀血,口内检查左侧后牙早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