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颜体楷书初级入门方法

颜体楷书初级入门方法

颜体楷书初级入门方法

颜体楷书初级入门方法

1. 颜体楷书碑帖众多,初学者可从《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颜氏家庙》和《告身帖》等碑帖入手。临习颜真卿楷书,应专工一帖,重点放在颜真卿楷书的用笔和字的结构布局特点上。

2. 书法用笔,宜用狼毫或兼毫,唐代时期人们使用的笔都是硬毫笔,那个年代还没有羊毫笔,所以从颜鲁公楷书作品特点分析得出,其楷书作品也是硬毫笔书写,也就是现在的狼毫笔,狼毫笔写出来的字挺拔、有力,富有弹性。

3. 临习颜体楷书用纸,初学者可选择半生半熟宣纸或人工毛边纸,用墨瓶装书画墨汁即可。

4. 临写与读帖相结合。读帖是对范字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包括笔画、结构和章法。临帖前要通读,对每一笔画的位置安全都要知道心中有数,下笔才能准确。

5. 临写和摹帖相结合。

6. 临写和背帖相结合。

7. 初学者每节临习后,授课老师要将上节的临习作业进行逐字解析点评和学生互评,指出临帖中笔法、字体间架结构等存在偏差等突出问题,要求初学者正确掌握颜体楷书笔画运笔方法和结构组成,通过笔画技法练习,提高初学者对颜体书法特点的认识和培养初学者对书法艺术的整体审美水平。

颜体书法的特点

1.丰厚饱满、阔大端正

“丰厚饱满”指的是颜体的笔画,“阔大端正”指的是颜体的结构。颜体的笔画之所以能做到“丰厚饱满”的效果,主要是在通过笔画的圆弧效果造成的,颜体字中的竖钩,都是使用转笔笔法将竖变成弧形,也有内疏外密的笔画处理方式的原因。而“阔大端正”的结构特点,则是通过笔画的齐平造成的,颜体字会将字中大的结构收缩,小的部分展开,这样子出来的效果就是齐平。

2.大气磅礴、气象宏伟

其字愈大愈见气势,与中唐的审美风格相一致。充分体现了唐人博大的胸怀。

3.结字宽博、端庄方正

颜体楷书与初唐书法家结字中宫紧收不同。颜体呈方形,填满界格的结字特点,且字形端正,其审美境界与汉字印章相表里、相一致。

4.以篆书用笔入楷、点画圆润浑厚

颜真卿成熟期的楷书及行书化用篆书笔法,园劲浑厚,方圆笔并用,极具立体感。其行书几乎纯用中锋,圆转流走纵横涂抹,极具感染力。

书法-简介

颜真卿(709~785)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书史亦称颜鲁公。为人刚直不阿。唐代书法革新家,为盛唐书法树立一面旗帜。弃担应颜真卿自幼学书,又得到张旭亲授,并师法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融归删多台会贯通,加以发展,形成独特风格。其行草书纵横跌宕中具凝练浑厚之势。正如北京大学教授、颜真卿的《裴将军诗》以汉分为魂,融合诸体,牢笼百态,裴旻剑舞活现于鲁公笔端。欲医草之轻浮,可于此贴中求之"。

书法-特点

颜真卿开拓了书艺的崭新的话恢宏境界:从特点上论,颜体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从美学上论,颜体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幽为后世立则。从时代论,唐初承晋宋馀绪,未能自立,颜体一出,唐斗坛所铸新体成为盛唐气象鲜明柄志之一。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翻记",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其中年作品以《郭虚己碑》、《多宝塔碑》等为其代表作,个人风格尚未形成,结体谨严,清丽俊秀,老年作品首推《颜勤礼碑》为其代表作,此时外拓开张,刚劲雄强的个人风格已然形成,晚年作品则以《麻姑山仙坛记》等为代表,用笔结体多古拙之趣。

颜书撷英

颜真卿开拓了书艺的崭新的恢宏境界:从特点上论,颜体形质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从美学上论,颜体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且为后世立则。从时代论,唐初承晋宋馀绪,未能自立,颜体一出,唐中坛所铸新体成为盛唐气象鲜明杨志之一。

时代造就了颜书境界,就像时代造就了王羲之的书学境界一样。在魏晋南北朝这一长期社会动荡的时代,而文化史上却成了光焰万丈的时代。这一时代的书法艺术已成了士大夫手中一种自觉地寄托高妙意兴的艺术、本领。他们深入地发现了自然的外在美,又深入地发现了精神的内在美。王羲之就是这一时代造就的"书圣"。然而,唐代进入了中国古代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唐帝国政治、经济、军事超越以往,达到鼎盛,文化艺术如百花吐艳;人们以一种新的目光和价值观面对社会的巨大进步。唐太宗笃好王右军书法,亲自为《晋书》本传作赞,且重金

购求,锐意临摹,又拓《兰亭序》以赐朝贵,故士大夫皆宗右军。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这些初唐大家虽各有成就,却未能真正为唐代创立新书体。

创立一代新书体,颜真卿是先觉者。他是唐代社稷之臣,又是书艺世家的后裔,对于书法的演变,无不瞩目关注。韩愈曾讥"羲之俗书趋姿媚"者,其片面处是未能正确评价王书,而其本意则在于从自己时代出发确立一种新的价值观、审美观。因此杜诗、韩文、颜书,无不以新的时代为背景自立风貌。"逮颜鲁公出,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陶铸万象,隐括众长,与少陵之诗、昌黎之文,皆同为能起八代之衰者,于是始卓然成为唐代之书"(《书林藻鉴》)。颜书的尚骨、尚肥、尚法,崇端庄、阔大、豪放,重气势、魄力、雄风,都可以从唐代社会中找到时代的折光投影。颜真卿造就了在书法中的盛唐之音,这便是颜书的恢宏境界。

颜真卿书法境界,从其陶铸化育的阔大气象来考察,可见兼收并蓄,以成其高,博采众长,以成其广。

毛笔楷体书法字帖[初级毛笔书法字帖]

毛笔楷体书法字帖[初级毛笔书法字帖] 初学书法的朋友在家中准备多一点的书法字帖是对自己的书法 进步非常有帮助的。那么看一下以下收集的书法字体吧。下面是为你的初级毛笔书法字帖,希望对你有用! 初学书法,应该找比较规范的字帖。 首先要学的是运笔,也就是要心手合一地掌握毛笔笔锋的起、行、铺、收。尤其要注意的是用中锋行笔,每一笔写完,笔锋依然垂直,则说明运笔方法正确。 其次要学的是字的笔划和字的构架。通常初习书法宜选正楷, 为不至于太浪费练习用纸可以选中楷(当然大楷也可以)。要循序渐进,边按字帖临摹,边用心体会。没有老师也没关系,勤奋即为师。 初学书法时字帖可选用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或柳公权的《玄 秘塔碑》。这二部帖是初学者的最佳教材。 《颜勤礼碑》 《玄秘塔碑》

颜体字其风格是敦厚朴实,久习颜字,笔中含劲。 柳体字其风格是刚健秀和,长练柳字,笔中有力。 颜字的劲和柳字的力是不同的:劲是内含的功力,力是直观的功力。 此外也可以选赵孟頫、虞思南、欧阳询的碑帖。 碑帖一经选定,就要坚持每天练习。通常碑帖一页大致50字左右,若每天临摹一页,半年后就有显著成效了。而后可以选择继续巩固或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根据练习者的兴趣爱好了。 关于毛笔的选择 毛笔的种类很多,一般写字的笔,大致分软性、硬性、中性三类。软性的笔,有羊毫、鸡毫等。硬性的笔,有紫毫(兔毫)、狼毫、鼠毫等。中性(不软不硬)的笔称“兼毫”,有羊紫兼、羊狼兼两种。 1.毛笔的种类:

●硬毫笔:笔性刚健。如:狼毫、山马、牛耳毫、鼠须、山兔、鹿毛笔。 ●软毫笔:笔性柔软。如:羊毫笔。 ●兼毫笔:用硬毫、软毫集在一起,刚柔并济。笔性介于硬软毫之间。 2.毛笔的选择:一枝好的毛笔要具备「尖、齐、圆、健」四德。 ●尖~笔毫聚合时,笔锋要能收尖。 ●齐~将笔头沾水捏扁,笔端的毛整齐无不齐现象。 ●圆~笔肚周围,笔毫饱满圆润,呈圆锥状,不扁不瘦。 ●健~笔毛有弹性,笔毛铺开后易于收拢,笔力要健。 在挑选毛笔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毛笔的种类和性能。

书法-毛笔字学习教程-楷书(1)

楷书技巧、字帖、视频三合一教材 导航目录 请点击标题进入 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 (续2) (续3) 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附示范视频) 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 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 6、楷书入门6 点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 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1(附示范视频) 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附示范视频) 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附示范视频) 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附示范视频) 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 12、楷书入门11 重画变异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 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附字帖、示范视频) 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附字帖) 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附示范视频) 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附示范视频) 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附示范视频) 18、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附示范视频) 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附示范视频) 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时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三位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典范,初学毛笔楷书,多从唐楷入手。因为颜

体笔画肥厚,初者特别是小学生因手法不稳,动作幅度粗重,写瘦劲的线条比较难入手,所以选择颜体入门,比较实在。为了使鉴赏力较低的中小学生对范本容易理解和把握,选择墨本字帖来训练是大有好处的。因为颜真卿楷书成熟时期的墨本作品在字的数量上稍为少些,这里选择《谭延闿临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里的墨本字作为范本来讲解和让中小学生临摹。谭延(1880-1930),民国时期,在朝的显贵许多能写一手好字,但最著名的莫过于谭延闿、于右任二家.1912年加入国民党.1922年后追随孙中山,历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秘书长。谭延闿一直是国民党政府里的高官,历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字的大家。颜真卿楷书自从被米南宫批判之后,一直不很被重视,宋、元、明三代不出一个善写颜字的大家。从民国至今,写颜字的人没有出谭延闿右者。正因为谭延闿临摹水平相当高,对于学生来说,从他的字里完全可以感受到颜真卿楷书的形和神的,等把笔画学得较上手后,再去临摹颜真卿的真迹自然就会得心应手了,这不失一种学习颜真卿楷书的好方法,退一步来讲,就算继续把谭延闿所临的颜体学好,那在中小学价段也足矣,谭延闿所临的颜体的高度并非一般人所能及的。这样学习颜体的途径在书法教育界里尚为少见,但这在我10多年的少年儿童书法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认可,并且是很有效的. 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颜体毛笔楷书书写歌诀《楷诀百韵歌》

颜体楷诀百韵歌 河南安阳袁红战 《楷诀百韵歌》歌诀共316句1580字,全面系统的用歌诀形式归纳了楷书最基本的运笔、结构、章法上的基本规律。《楷诀百韵歌》毛笔书法入门教程,已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 引言 书开豪放风,唐后多尊颜; 一派盛唐气,丰腴筋骨含。 艺高人品正,德艺皆典范; 胸中养正气,多把颜书观。

运笔 运笔讲节奏,如音贵婉转;平淡匀无变,少趣形呆板。提按别轻重,快慢连顿转;方圆宜兼施,曲直粗细变。起笔如蚕头,圆厚筋骨含;笔笔走中锋,肉多骨微显;回锋要护尾,重顿有折转,出钩似鹅头,捺尾学鸿雁。 一、点 颜点多肥厚,俯仰有照看。上点要居中、左点上下牵、脚点叉腿站、左右互顾盼、

多点聚一心、四点成弧弯。 二、横 横画稍细挺,斜中生动感;身直尾巴重,回锋方带圆。短仰壮有力,长俯收重按;辅横宜灵活,左尖或右尖。 三、竖 竖为字之骨,粗重力蕴含。收尾如垂露,或者似针悬。边竖多相向,中竖擎南天;短竖体多斜,活泼爱贪玩。

四、撇 写撇宜轻盈,短壮长舒展;斜长弯速度,细辨须果断。平撇多居上,斜撇对角看;竖撇多居左,中起把横穿。 五、捺 一波有三折,渐行笔渐按;顿后略提锋,锋下凹角现。斜捺大步迈,平捺行舟船;反捺似长点,意在求形变。 六、钩 曲软直无韵,钩挺主笔显,

出锋宜带下,竖钩分直弯,横钩鸟视胸,斜钩似撑杆,卧钩向心挑,弯钩势包揽。 七、折 颜折有特点,转弯折出肩,耸肩有顿挫,削肩筋相连。横折如关节,内方外带圆;竖折和撇折,左行再折返。 八、提 提画又称挑,短小势精悍;起笔藏锋稳,出锋迅且尖;长短和平斜,方位要周全;

一要留白匀,二要躲右边。 间架结构总规律 一、重心平稳稳中求活竖直横平稳,字正挺腰杆;合体比例匀,独体守中线;布白宜匀整,左右多照看;主笔稳全局,穿插避松散。横细竖粗壮,撇轻捺重按;腿长字灵动,呼应气韵添;左右多错落,上下不等宽;稳活相统一,静中求动感。

楷书颜真卿

基本常识:楷书临习章法 章法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点画是线条美,间架结构是局部的构图美,章法是整体构图美。赵体楷书的章法,可以从两个方面研究和把握起规律。 其一,整齐一律。楷书章法的整体感,首先是整齐,字的排列形式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等距,给人一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这种形式最适合严格意义的楷书。结字的宽窄、长短不同的造型产生局部参差变化,便整齐一律而不呆板拘谨的楷书不会出现不和谐或单调之弊。 其二,多样统一。赵体楷书的最大特点是带有行书的成分,笔法多变,因字赋形,不刻意布置,在多样性、变化性中有着十分和谐统一的关系。给人的感受是静中有动,字中融情。一件书法艺术品首先感染人的是其整体效果,而整体是由无数个局部构成。因此,在布置章法时,不应该忽略每个字的细节,诸如字的造型、长短、欹正的变化,轻重的节奏感等,都需要慎重地考虑,严密地设计,并且要坚持不懈地经过较长时期磨练,始能自由地进行章法处理,表现出一种似乎没有设计的设计美,达到书法艺术的较高境界。 楷书章法并不复杂,其主要形式有中堂、对联、条幅、横披、扇面等。楷书的章法布置,字距与行距大多基本相等,但也有行距大于字距的;一律自右至左竖写,横披的少字数者也仍然是由右至左书写;现代的中文横写是自左至右,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但竖写是仍然以从右至左为佳。赵体楷书的具体章法形式见下面章法示例。 基本常识:学书执笔要法 虚掌、实指、平腕、藏锋、柳体讲究实、空、悬两平一直坐姿 书法的线条训练 书法是抽象线条的王国。书法线条之所以富有神奇的表现力,是因为线条具有极为复杂的属性,诸如质感、力感、动感、立体感、节奏感等等。在小学书法课中,由于时间短,学生数多,教师往往偏重于纪律、气氛、数量(即一堂课写几个或几张)而忽视了书法线条的训练。线条是书法艺术的语言,是书法艺术主要构成材料,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认为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水平,就要加强质感、力感、立体感、动性、节奏感的教学。 质感 质感或质量感,是指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对造型物表面质地(如坚硬、细软、光滑、粗糙、细腻、柔润)和量度的感受和联想所达到的真实程度。书法线条无不具有一定的质感,有的粗涩凝重,有的细润华滋,但都显示出一定的质感。《书谱》中所谓“重如崩云”、“轻如蝉翼”;《笔阵图》中形容点画如“千里阵云”、“高山坠石”、“万岁枯藤”等,这是审美感受,其实要说明的是线条的质感。 那么,怎样去训练学生呢?可以从两方面去分析:

颜体楷书初级入门方法

颜体楷书初级入门方法 颜体楷书初级入门方法 1. 颜体楷书碑帖众多,初学者可从《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颜氏家庙》和《告身帖》等碑帖入手。临习颜真卿楷书,应专工一帖,重点放在颜真卿楷书的用笔和字的结构布局特点上。 2. 书法用笔,宜用狼毫或兼毫,唐代时期人们使用的笔都是硬毫笔,那个年代还没有羊毫笔,所以从颜鲁公楷书作品特点分析得出,其楷书作品也是硬毫笔书写,也就是现在的狼毫笔,狼毫笔写出来的字挺拔、有力,富有弹性。 3. 临习颜体楷书用纸,初学者可选择半生半熟宣纸或人工毛边纸,用墨瓶装书画墨汁即可。 4. 临写与读帖相结合。读帖是对范字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包括笔画、结构和章法。临帖前要通读,对每一笔画的位置安全都要知道心中有数,下笔才能准确。 5. 临写和摹帖相结合。 6. 临写和背帖相结合。 7. 初学者每节临习后,授课老师要将上节的临习作业进行逐字解析点评和学生互评,指出临帖中笔法、字体间架结构等存在偏差等突出问题,要求初学者正确掌握颜体楷书笔画运笔方法和结构组成,通过笔画技法练习,提高初学者对颜体书法特点的认识和培养初学者对书法艺术的整体审美水平。 颜体书法的特点 1.丰厚饱满、阔大端正

“丰厚饱满”指的是颜体的笔画,“阔大端正”指的是颜体的结构。颜体的笔画之所以能做到“丰厚饱满”的效果,主要是在通过笔画的圆弧效果造成的,颜体字中的竖钩,都是使用转笔笔法将竖变成弧形,也有内疏外密的笔画处理方式的原因。而“阔大端正”的结构特点,则是通过笔画的齐平造成的,颜体字会将字中大的结构收缩,小的部分展开,这样子出来的效果就是齐平。 2.大气磅礴、气象宏伟 其字愈大愈见气势,与中唐的审美风格相一致。充分体现了唐人博大的胸怀。 3.结字宽博、端庄方正 颜体楷书与初唐书法家结字中宫紧收不同。颜体呈方形,填满界格的结字特点,且字形端正,其审美境界与汉字印章相表里、相一致。 4.以篆书用笔入楷、点画圆润浑厚 颜真卿成熟期的楷书及行书化用篆书笔法,园劲浑厚,方圆笔并用,极具立体感。其行书几乎纯用中锋,圆转流走纵横涂抹,极具感染力。 书法-简介 颜真卿(709~785)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书史亦称颜鲁公。为人刚直不阿。唐代书法革新家,为盛唐书法树立一面旗帜。弃担应颜真卿自幼学书,又得到张旭亲授,并师法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融归删多台会贯通,加以发展,形成独特风格。其行草书纵横跌宕中具凝练浑厚之势。正如北京大学教授、颜真卿的《裴将军诗》以汉分为魂,融合诸体,牢笼百态,裴旻剑舞活现于鲁公笔端。欲医草之轻浮,可于此贴中求之"。 书法-特点

颜体楷书范本教程

颜体楷书范本教程 1. 正宗的颜体视频教程 是颜真卿写的. 颜真卿(709-785年),唐代杰出书法家,宏大的爱国者。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著有《吴兴集》、《卢州集》、《临川集》。颜真卿一生书写碑石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结构端庄整密,秀丽多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谒金天王神祠题记》,比较端庄遒劲;《臧怀恪碑》,宏伟健劲;《郭家庙碑》雍容朗畅;《麻姑仙坛记》,浑厚庄重,结构精悍,而饶有神韵;《大唐中兴颂》,是摩崖刻石,为颜真卿最大的楷书,书法方正平稳,不露筋骨,《宋暻碑》,又名《宋广平碑》,书法开阔雄浑;《八关斋报德记》,气象森严;《元结碑》,雄健深厚;《干禄字书》,持重舒和;《李玄静碑》,书法遒劲,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 《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传世墨迹有《争座位贴》《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2. 正宗的颜体视频教程 是颜真卿写的. 颜真卿(709-785年),唐代杰出书法家,宏大的爱国者。汉族,

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著有《吴兴集》、《卢州集》、《临川集》。颜真卿一生书写碑石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结构端庄整密,秀丽多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谒金天王神祠题记》,比较端庄遒劲;《臧怀恪碑》,宏伟健劲;《郭家庙碑》雍容朗畅;《麻姑仙坛记》,浑厚庄重,结构精悍,而饶有神韵;《大唐中兴颂》,是摩崖刻石,为颜真卿最大的楷书,书法方正平稳,不露筋骨,《宋暻碑》,又名《宋广平碑》,书法开阔雄浑;《八关斋报德记》,气象森严;《元结碑》,雄健深厚;《干禄字书》,持重舒和;《李玄静碑》,书法遒劲,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 《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传世墨迹有《争座位贴》《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3. 我想学习颜体书法,大家有没有关于颜体楷书的书法视频,内容最好 本人的阅历是不要跟着视频学!~这点至关重要,跟着视频学来的都是毛病。 先买几本字帖,建议先写《李玄靖碑》,《麻姑仙坛记》(大字)。《勤礼碑》之类的。 觉得没啥看头。

磨字颜真楷书书法

磨字颜真楷书书法 磨字颜真楷书是指清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写的楷书字体。颜真卿是唐代“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后人,被誉为“颜体神品”。他的书法风格以刚健有力、端庄雄浑、气势磅礴著称,磨字颜真楷书则体现了他的书法特点。 磨字颜真楷书的字体特点是笔画饱满、构造精炼、结构严谨、笔力遒劲。笔画轻重合理,有韵律感。字形方正,书写工整,犹如印刷体般整齐划一。磨字颜真楷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仅是字体优美,而且字内含诗情画意、寓意深刻,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朵奇葩。 磨字颜真楷书的书写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笔画要有韵律感:在写作中,要注重笔画的粗细、轻重、长短、连贯等,特别是对于一些有较强韵律感的汉字,如“人”、“月”等,要注意在书写时进行调整,让字体有韵律感。 2.构造要精炼:磨字颜真楷书的字体结构非常精炼,要写好这种字,需要注重字形上的每个部分,注意每个字的构造,避免出现剩余笔画和过多的波折,让字体更加流畅自然。

3.笔力要遒劲有力:颜真楷书以笔力的遒劲著称,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因此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掌握正确的笔力,同时要有足够的力度,让 字体显示出来的气魄和美感更加突出。 4.注重自身风格:虽然磨字颜真楷书是一种特定的书写风格,但在不同的书法家手中,同一种字体也会显示出不同的风格特点。因此,在书 写过程中,需要注重个人的风格特点,让自己的书法风格更加凸显, 形成独具一格的书写风格。 总的来说,磨字颜真楷书作为中国书法中的一种经典字体,不仅具有 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在书写过程中,需要注重技巧和个人风格,并注重提升笔力、韵律感和构造精炼 等方面,以达到更加优美、流畅、自然的书写效果。如果你对磨字颜 真楷书有兴趣,可以通过学习、练习和欣赏,逐渐掌握这种字体的精 髓和魅力,从而开拓自己的书法艺术之路。

颜体楷书笔法

颜体楷书技法 深圳市石岩公学书画院李汉宁 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时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三位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典范,初学毛笔楷书,多从唐楷入手。 因为颜体笔画肥厚,初者特别是小学生因手法不稳,动作幅度粗重,写瘦劲的线条比较难入手,所以选择颜体入门,比较实在。为了使鉴赏力较低的中小学生对范本容易理解和把握,选择墨本字帖来训练是大有好处的。因为颜真卿楷书成熟时期的墨本作品在字的数量上稍为少些,这里选择《谭延闿临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里的墨本字作为范本来讲解和让中小学生临摹。谭延(1880-1930),民国时期,在朝的显贵许多能写一手好字,但最著名的莫过于谭延闿、于右任二家。1912年加入国民党。1922年后追随孙中山,历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秘书长。谭延闿一直是国民党政府里的高官,历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字的大家。颜真卿楷书自从被米南宫批判之后,一直不很被重视,宋、元、明三代不出一个善写颜字的大家。从民国至今,写颜字的人没有出谭延闿右者。 正因为谭延闿临摹水平相当高,对于学生来说,从他的字里完全可以感受到颜真卿楷书的形和神的,等把笔画学得较上手后,再去临摹颜真卿的真迹自然就会得心应手了,这不失一种学习颜真卿楷书的好方法,退一步来讲,就算继续把谭延闿所临的颜体学好,那在中小学价段也足矣,谭延闿所临的颜体的高度并非一般人所能及的。这样学习颜体的途径在书法教育界里尚为少见,但这在我10多年的少年儿童书法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认可,并且是很有效的。 毛笔书法的笔画是笔锋在纸上运转而直接完成的。因为笔锋柔软,不同的着纸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形态。一个只会写钢笔字的人,拿起笔去临摹古代书法作品,要准确地写出这千姿百态的笔画形状,恐怕还是束手无策。笔锋该从哪里入?从哪里出?笔锋在笔画运行中如何摆动?这都是笔法的重要内容。学习中,我们应该弄清以下三点: (一)中锋和侧锋 所谓中锋,是书写时“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蔡邕《九势》)。中锋运笔时,笔锋是往后摆的,即笔锋所指的方向与运笔方向相反,这种行笔方法能使笔画外廓光洁。在传统的书学中,常用“锥画沙”来作形象的比喻,意思是中锋行笔,墨渗到纸面上,笔画中心墨浓两旁变淡,好象锥尖在沙子上划过,其沟痕中间深而旁边渐浅。 所谓侧锋,就是运笔时笔锋偏于笔画的一侧,这种运笔经常会使笔画的一侧残缺,一边浓一边淡。中锋用笔厚实、丰腴、有立体感,是园柱形;侧锋书写则相对薄削、偏平、棱角外露,呈铁片状。中锋含蓄之美更接近于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书法的用笔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一个没练过书法的学生,在纸上乱写乱画,到外都会有侧锋出现,但中锋运笔则需要主动去调整才能达到,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多体会中锋运笔的方法。 (二)藏锋与露锋 行笔过程中,将笔锋藏在点画之中,不露出锋芒,叫藏锋;若笔锋露出笔画的外边缘则叫露锋。藏锋运笔,笔锋含于笔画之中,有内刚外柔、含蓄沉稳、浑融厚重之感;露锋运笔,笔毫锋芒外露、棱角突出,有潇洒奔放、飒爽飘逸之美。宋代姜白石在《续书谱》中说:“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在笔法教学中,藏露锋的训练,重点应在笔画的起收之上。李溥光说:

颜真卿楷书入门教程

颜真卿楷书入门教程 颜真卿楷书是中国书法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以其独特的笔法和精湛的技艺在书法界享有盛誉。颜真卿的楷书以其雄浑有力、豪放自信的独特风格而著称,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下面是颜真卿楷书入门教程,希望能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铺设基础 学习颜真卿楷书,首先要有一定的铺设基础。学习者需要连续写三个月的字帖,每日书写一个字帖,这样能够熟练掌握笔画和结构。同时,要注意正确握笔和坐姿,在书写时保持心情平静,专心致志。 二、学习笔画 颜真卿楷书的笔画较为独特,横平竖直,笔势豪放。学习者需要仔细观察颜真卿的作品,研究笔画的构造和笔势的运用。在练习时要注重每一笔的起笔和收笔,力求准确、灵活。可以通过模仿颜真卿的作品,逐渐熟悉并掌握其笔画特点。 三、把握整体结构 颜真卿楷书的整体结构非常重要,要注意字的大小、比例和间距。学习者需要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书写时注意控制字形的大小和排列的合理性。同时,要在练习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保持独特性和个性化。 四、书写技巧 颜真卿楷书着重于笔触的运用和墨色的韵味。学习者需要通过

多次的练习,使笔画更加饱满有力,使字体的线条更加流畅自然。要注意掌握好笔尖的力度,掌握好笔画的起承转合,并在写字中保持一定的节奏感。 五、经典作品欣赏 学习颜真卿楷书的过程中,要多欣赏经典作品,深入理解颜真卿楷书的艺术表现力和内涵。通过欣赏,能更好地体会到颜真卿的书法精神和特点,并为自己的书写提供借鉴和启示。 六、勤奋练习 学习颜真卿楷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勤奋的练习。每天保持一定的练习时间,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字帖进行练习,也可以参加一些书法班或者找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指导。 七、创新与发展 学习颜真卿楷书不只是追求照搬,更应该在研究和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在练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尝试结合自己的个人特点和审美观念,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和探索,以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 总之,学习颜真卿楷书需要有一颗执着的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只有不断练习和研究,才能逐渐掌握颜真卿楷书的精髓,体会到其中的艺术魅力。希望以上的入门教程能够对学习者有所帮助,带来更快的进步和提高。

书法基础知识-楷书入门(图文带字帖)精华版[1]

【楷书入门】竖的写法——悬针竖与垂露竖 颜体“州”字中竖与柳体“十”字的起笔相同,但收笔却不一样,柳体“十”是悬针竖,而颜体“州”字中竖的收笔是回锋呈“垂露”状(形如下落的露珠),所以叫做垂露竖(见图一)。它的写法的前面步骤与悬针竖相同,但收笔方法不同(见图二):①提笔圆转;②回锋收笔。 “垂露”竖画无论起笔是方、是圆,收笔方法相同。必须特别提醒的是:垂露竖画的收笔在圆转时有个方向问题。许多书中仅指出“提笔自右往左回到笔画中再收笔”,其实还应该有另一种收笔方法,即“提笔自左往右回到笔画中收笔”(见图二)。可不要小看竖画的收笔方向,这里可涉及到竖画的态势及笔意的连贯问题。譬如柳体“百”字(见图二)的两个竖画,其收笔的方向就各不相同,左竖收笔是从左往右,而右竖收笔是从右往左。为什么必须这样收笔呢?反过来不行吗?不行,因为按照笔顺“百”字左竖结束就应该收笔向右上写横折竖画,因此必然是从左往右收笔。如果只知道竖画的收笔一律从右往左收笔,那么态势必然出现别扭。因为第一竖画的左边不再存在照应问题,所以那种写法就不合情理。而右边的竖画收笔就不同了,竖结束以后紧接着要写中间的两短横,从右往左收笔合乎情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规律:竖画的收笔方向必须与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关联。如果竖画的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在竖画的左边,那么竖画的收笔应该由右往左收;如果竖画的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在竖画的右边,那么竖画的收笔应该由左往右收,只有这样,笔画与笔画之间才能照应贯气。 图一

【楷书入门】竖的写法——竖的病笔及其纠正方法 由于竖画只是将横画竖起而已,因此,凡横画所存在的病笔,如骨节、蜂腰、折木、算子等,竖画都可以找到它相类似的病笔,因此在此不再重复。但竖画也有它特殊的病笔。 (一)锯齿 “锯齿”是指竖画左边齐平光洁、右边枯涩不平,如锯齿一般。 形成原因:写竖画直下起笔,欲竖先横以后缺少提笔的动作,没有将笔锋调到中锋就直接向下行笔,形成笔锋在竖画的左边;笔肚子在竖画的右边,也就是形成偏锋运笔(笔毫的方向与运行方向呈90度左右的夹角),出现“左秀右枯”的现象,成为锯齿状的病笔。 纠正方法:按照方笔竖画的书写步骤去写,切笔直下(欲竖先横)以后,增加提笔、折锋动作,使其在下行时呈中锋运笔状态,笔锋复压在笔腹的墨迹上,就能写出左右匀齐光洁的竖画来。 (二)缺锋 “缺锋”是指写竖画悬针出锋时,出现悬针的锋尖不在竖画的正中,而是偏到左边去了,右边锋刃不仅缺了一小块,并且还呈犬牙交错、枯槁毛涩的状态。 形成原因:如上面的锯齿竖画一样,缺少提笔动作,用偏锋写悬针,这时候笔锋始终在悬针竖的左边,当笔毫逐渐提起准备出锋时,实际上提起的是笔肚子,最后离开纸的,是在悬针竖画左边的笔锋,故锋刃偏左,右边残缺。 纠正方法:与“锯齿”的纠正方法基本相同,在起笔直下后增加提笔动作,使毛笔下行时处于中锋运笔状态。由于笔锋在笔画的正中央时,毛笔渐渐提起笔画也随之变细,最后出锋,锋尖才能在悬针竖画的中心位置。 可以肯定地说,检验悬针竖画是否中锋运笔,只要看它的笔锋是否在这一竖画的正中,假设偏向左边,那必然是偏锋运笔。 (三)鼠尾 “鼠尾”是指悬针竖出锋处过于尖细,犹如老鼠尾巴那样令人生厌。 形成原因:在写悬针竖画时,提笔过早,且行笔速度太快,有的甚至是快速将笔扫过而成。 纠正方法:写悬外竖时要渐渐提笔,行笔速度要慢一些,不要摇动笔杆,在即将出锋的地方继续让笔杆保持与纸面的垂直状态,用手臂和手腕平移运动,逐渐提笔,将毛笔一直送到悬针竖的出锋处,在出锋的瞬间往回收笔,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笔笔送到”的真正含义。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颜体楷书笔法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颜体楷书笔法(总40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就象盖房子要讲究材料的质量一样,偷工减料盖起来的房子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写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种不认真练习笔画就直接写字的学法是不符合毛笔楷书学习规律的。王羲之说:“……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字的整体美的关系。 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悬针竖、垂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捺、平捺、反捺、提)、折(横折、竖折、撇折)、钩(横钩、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共10个,名字略)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掌握起来并不难,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教学毛笔楷书过程中总结的规律。 一、起笔规律:点、带、转 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见图3 —1)。(如看不见全图,可对图双击查看) 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笔杆垂直,以斜势(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以横为例,杏仁点写完后,毛笔按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于笔锋在其中不露痕迹地换向,保证下一步的中锋运笔。注意:带时毛笔不要提起,把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头尾为准),写出三条直边两个方角。 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平形四边形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须转动),带动笔锋作逆时针调锋,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笔才是横的中锋行笔。注意:转笔时毛笔不要提起,直接用拇指和食指转动笔杆带动笔锋在纸上转动,像跷跷板一样,让接触纸面的笔尖和笔跟部同时向笔画中心移动,直到笔锋状态符合中锋要求为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