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缆线路的预防性实验记录

电缆线路的预防性实验记录

电缆线路的预防性实验记录

电缆线路的预防性实验记录

维护人员:

电力电缆线路的预防性试验规程

电力电缆线路的预防性试 验规程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电力电缆线路的预防性试验规程 1.1对电缆的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1.2新敷设的电缆线路投入运行3~12个月,一般应作1次直流耐压试验,以后再按正常周期试验。 1.3试验结果异常,但根据综合判断允许在监视条件下继续运行的电缆线路,其试验周期应缩短,如在不少于6个月时间内,经连续3次以上试验,试验结果不变坏,则以后可以按正常周期试验。 1.4对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临时接地。 1.5耐压试验后,使导体放电时,必须通过每千伏约80kΩ的限流电阻反复几次放电直至无火花后,才允许直接接地放电。 1.6除自容式充油电缆线路外,其它电缆线路在停电后投运之前,必须确认电缆的绝缘状况良好。凡停电超过一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线路,应用兆欧表测量该电缆导体对地绝缘电阻,如有疑问时,必须用低于常规直流耐压试验电压的直流电压进行试验,加压时间1min;停电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50%规定试验电压值的直流耐压试验,加压时间1min;停电超过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常规的直流耐压试验。 1.7对额定电压为0.6/1kV的电缆线路可用1000V或2500V兆欧表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直流耐压试验。 1.8直流耐压试验时,应在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1min以及加压时间达到规定时测量泄漏电流。泄漏电流值和不平衡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只作为判断绝缘状况的参考,不作为是否能投入运行的判据。但如发现泄漏电流与上次试验值相比有很大变化,或泄漏电流不稳定,随试验电压的升高或加压时间的增加而急剧上升时,应查明原因。如系终端头表面泄漏电流或对地杂散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则应加以消除;如怀疑电缆线路绝缘不良,则可提高试验电压(以不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出厂试验直流电压为宜)或延长试验时间,确定能否继续运行。 1.9运行部门根据电缆线路的运行情况、以往的经验和试验成绩,可以适当延长试验周期。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完整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第一章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行条件,预防设备损坏,保证安全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110kV及以下的交流电力设备。 第二章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 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 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第一部分总则 GB 1094.3-200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 1094.11—2007 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 GB 1207—2006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GB 1208—1996 电流互感器 GB 1984—2003 高压交流断路器 GB 4703—2007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GB 1985—2004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 7330—2008 交流电力系统阻波器 GB/T 8287.1-2008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系统用户盒户外支柱绝缘子第1部分:瓷或玻璃绝缘子的试验 GB 12022—2006 工业六氟化硫 GB/T 20876.2 标称电压大于1000V的架空线路用悬浮式复合绝缘子原件

第2部分:尺寸和电气特性 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 474.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5部分:避雷器试验 DL/T 475—2006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试导则 DL/T 555—2004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电器现场耐压试验导则 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627—2004 绝缘子常用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 DL/T 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DL/T 722—2000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 DL/T 864—2003 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 DL/T 911—2004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 DL/T 1048—2007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用棒形支柱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 DL/T 1093—2008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电抗法检测判断导则 Q/GDW 168—2008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Q/GDW 407—2010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现场检测导则 Q/GDW 415—2010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用非线性电阻型消谐器技术规

高压电气预防性试验方案样本

10KV配电室高压试验方案 工程概况: 二、设备概况: 项目包括宇龙酷派10KV配电室的高压开关柜、变压器、高压电缆电缆和配变装置 总容量为3900KVA: 施工部署 初步根据设备各部位的情况及甲方的要求, 在甲方安排的停电时间内, 确定施工员为10人, 其中项目施工现场总负责1人, 技术监督总监1人, 施工安全负责人1人, 施工人员分1个班组, 施工班组长1人, 施工试验调试班组8人; 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以满足安全及生产需要。

组织管理措施 1、依据的文件及标准 本方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的规定执行 《电业安全作业规和》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标准》GB50150-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114002- 2、协调配合 试验调试工作的特殊性决定, 试验工作必须在设备停电状态下进行, 为缩短停电时间和避免试验人员误入带电设备间隔事故的发生, 因此需要甲、已双方单位密切协调配合、统一步调。 试验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甲方单位应向乙方单位提供完整的设备及线路图纸资料( 包括各设备的合格证和技术参数表格等) , 以便乙方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乙方向甲方提供的试验方案内容应包括: 具体的施工内容和范围、工作人员数量、停电时间以及需要停电的带电设备。甲方接到乙方施工方案后及时安排设备停电检修事宜。具体停电时间和范围经甲方有关部门确定后, 及时与乙方连络并通知乙方到场开展工作时间。 试验工作现场施工: 出于对设备的熟知程度和安全的角度, 所有现场的停送电倒闸操作均由甲方单位运行人员执行。乙方应在正式接到甲方现场协调员的设备已停电的通知后, 方可安排试验班组人员进入现场验电、放电、挂设警示标志、围栏等安全防护措施。为了安全管理工作, 试验工作开始时除甲方协调员及监督人在试验现场协调工作以外, 应避免其它闲杂人员在现场走动。试验工作中实验人员认真做好现场记录, 实验完毕乙方应检查清理试验现场, 确保无遗漏无错误方可撤离现场

箱式变压器预防性试验报告记录(10kV)

箱式变压器预防性试验报告记录(10kV)

————————————————————————————————作者:————————————————————————————————日期: 2

电力变压器预防性测试报告 委托测试单位XXXXXXXX 测试单元电压等级10kV 测试单元间隔#3百货变配电室#2变测试性质预防性测试现场天气状况晴;零上12.1℃;湿度49% 测试日期2016年12月19日 变压器铭牌参数 变压器型号SCB10-1600/10 额定电压10±2X2.5%/0.4kV 变压器额定容量1600kVA 联结组别Dyn11 出厂序号1610002497 生产日期2013年09月生产厂家海南金盘电器有限公司 测试依据:《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 测试标准:1、直流电阻:相间电阻差别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电阻差别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2、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与前一次测试结果对比应无明显变化。3、交流耐压值:10kV侧为24kV。 测试仪器:1、直流电阻测试仪(10kV直流电阻测试仪9301);2、ZC11D-10型摇表(2500V);3、交流耐压测试仪(XJYD-5/50交流耐压仪) 一、直流电阻测试数据: 分接位置 10kV侧直流电阻400V侧直流电阻 A←→B B←→C C←→A ΔR%a0 b0 c0 ΔR% 1(运行位置)0.4077Ω0.4082Ω0.4071Ω0.27%0.0002020Ω0.0002040Ω0.0002017Ω 1.13%二、绝缘电阻测试数据: 测试位置工频耐压前测试的数据工频耐压后测试的数据10kV侧对400V侧接地≮2500+MΩ≮2500+MΩ 400V侧对10kV侧接地≮2500+MΩ≮2500+MΩ 三、工频交流耐压测试: 测试位置测试电压测试时间10kV侧对400V侧接地24kV 1分钟 测试情况说明1、直流电阻测试数据在要求标准误差范围之内。2、绝缘电阻测试工频耐压测试前后的电阻值没有明显变化。3、按照标准要求的测试电压,工频耐压测试后没有发生击穿、闪咯、发热现象。 测试结论说明以上测试数据合格测试人员(手写签字) 3

电力电缆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补充规定

电力电缆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补充规程 1一般规定 1.1 本规程适用于3kV及以上的电力电缆,3kV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由各单位自行规定。 1.2 对电缆的主绝缘测量绝缘电阻或做耐压试验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其它两相导体、电缆两端的金属屏蔽或金属护套和铠装层接地(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接地)。 1.3 除自容式充油电缆外,其它电缆在停电后投运之前必须确认电缆的绝缘状况良好,可分别采取以下试验确定: 1.3.1 停电超过1周但不满3个月,由各单位自行规定。 1.3.2 停电超过3个月但不满1年,测量绝缘电阻(异常时按1.3.3处理)。1.3.3 停电超过1年的电缆必须做主绝缘耐压试验,试验电压见表3-1。 1.4 新敷设的电缆投入运行3-12个月,一般应做一次耐压试验,以后再按正常周期试验。 注:停电不包括热备用 2油浸式电力电缆 油浸式电力电缆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参照GB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和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执行。 3橡塑绝缘电力电缆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是指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和乙丙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3.1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见表3-1

注:对本规程实施前已投运且金属屏蔽层无引出线的电缆,表3-1序号2、3的试验项目各单位自行规定。

3.2 交叉互联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 交叉互联系统除进行下列定期试验外,如在交叉互联大段内发生故障,则也应对该大段进行试验。如交叉互联系统内直接接地的接头发生故障,则与该接头连接的相邻两个大段都应进行试验。 3.2.1 电缆外护套、绝缘接头外护套与绝缘夹板的直流耐压试验 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断开。在互联箱中将另一侧的三段电缆金属套都接地,使绝缘接头的绝缘夹板也能结合在一起试验,然后在每段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与地之间施加直流电压5kV,加压时间1min,不击穿。 3.2.2 非线性电阻型护层过电压保护器 3.2.2.1 碳化硅电阻片 将连接线拆开后,分别对三组电阻片施加产品标准规定的直流电压,测量流过电阻片的电流值。三组电阻片的直流电流值应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最大和最小值之间。试验时的温度不是20℃,则被测电流值应乘以修正系数(120-t)/100(t为电阻片的温度,℃)。 3.2.2.2 氧化锌电阻片 对电阻片施加直流参考电流后测量其压降,即直流参考电压,其值应在产品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3.2.2.3 非线性电阻片及其引线的对地绝缘电阻 将非线性电阻片的全部引线并联在一起与接地的外壳绝缘后,用1000V兆欧表测量引线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0MΩ。 3.2.3 互联箱 3.2.3.1 接触电阻 本试验在做完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上述试验后进行。将闸刀(或连接片)恢复到正常工作位置后,用双臂电桥测量闸刀(或连接片)的接触电阻。其值不应大于20μΩ。 3.2.3.2 闸刀(或连接片)连接位置 本试验在以上交叉互联系统的试验合格后密封互联箱之前进行。连接位置应正确。如发现连接错误而重新连接后,则必须重测闸刀(或连接片)的接触电阻。

(完整)高压电缆预防性试验

高压电缆的特点及运行方式和预防性试验的原理 2.1 高压电缆的特点及运行方式 2.1.1 绝缘结构及特点 大多电缆采用的是充油电缆,其电缆横截面如图2-1 所示。其中,中心油管直径30mm,主绝缘厚度为28.5mm,主绝缘外面有多层金属护层,如铅层、加固层、防蛀层、铠甲层等。最外面的外被层厚度为4mm。 图2-1 OKZA 型525kV 电缆横截面图 2.2 高压电缆试验的基本方法[6] 预防性试验是在电力电缆投入运行后,根据电缆的绝缘、运行等状况按一定周期进行的试验,其目的是为了掌握运行中的电力电缆线路绝缘状况,及时发现和排除电缆线路在运行中发生和发展的隐形缺陷,保证电缆线路安全、可靠、不间断地输送电能。 国内外专家对电力电缆线路的预防性试验主要有:绝缘电阻测试、直流耐压试验、泄漏电流试验、交流耐压试验、介质损耗因数试验、局部放电测试试验、电缆的油样试验等。 2.2.1 绝缘电阻测试

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是指电缆芯线对外皮或电缆某芯线对其他芯线及外皮间的绝缘电阻。在一定直流电压作用下,电缆的绝缘电阻可以反映流过它传导电流的大小。 测量电缆绝缘电阻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在被试电缆两端施加一个恒定的直流试验电压,该电压产生一个通过电缆试品的电流,借助仪表测量出电缆的电流—时间特性,就可以换算出电缆的绝缘电阻—时间的变化特性或某一特定时间下的绝缘电阻值。工程上进行电缆绝缘电阻测试所采用的设备为兆欧表,如图一所示。兆欧表有三个端子:线路端子(L ),接地端子(E ),被试电缆绝缘接在L 和E之间,测得的绝缘电阻是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的并联值。 图2-2 绝缘电阻测量接线图 2.2.2 直流耐压试验 直流耐压试验的基本方法是:在电缆主绝缘上施加高于其工作电压一定倍数的直流电压值,并保持一定的时间,要求被试电缆能承受这一试验电压而不击穿。从而达到考核电缆在工作电压下运行的可靠性和发现绝缘内部严重缺陷的目的。电缆直流耐压试验是一般采用串级直流倍压整流产生施加在被试电缆所需的直流高压,如图2-3 所示。在 这种现场组合式直流试验设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直流耐压成套设备,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是设备的重量和可靠性基本满足了现场工作的需要。

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Preventive test code for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DL/T 596—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1996-09-25批准 1997-01-01实施 前言 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预防性试验规程是电力系统绝缘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在中国已有40年的使用经验。1985年由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适用于330kV及以下的设备,该规程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电力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力设备品种、参数和技术性能有较大的发展,需要对1985年颁布的规程进行补充和修改。1991年电力工业部组织有关人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该规程进行了修订,同时把电压等级扩大到500kV,并更名为<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1985年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凡其它规程、规定涉及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内容、要求等与本规程有抵触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是提示的附录。 2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工业部武汉高压研究所、电力工业部西安热工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华中电力试验研究所、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乃庆、王焜明、冯复生、凌愍、陈英、曹荣江、白健群、樊力、盛国钊、孙桂兰、孟玉婵、周慧娟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行条件,预防设备损坏,保证安全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500kV及以下的交流电力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矿用及其它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电力设备,也不适用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测量装置等电气设备和安全用具。 从国外进口的设备应以该设备的产品标准为基础,参照本标准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经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题库

一、填空题 1. 在线监测: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条件下,对设备状况进行的监测,通常是自动进行的。 答:连续或定时 2. 带电测量:对在运行电压下的设备,采用,由人员参与进行的测量。 答:专用仪器 3. 吸收比:在同一次试验中,时的绝缘电阻值与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答:1min;15s 4. 极化指数:在同一次试验中,时的绝缘电阻值与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答:10min;1min 5. 试验结果应与相比较,与相比较,参照相关的试验结果,根据变化规律和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后做出判断。 答:该设备历次试验结果;同类设备试验结果 6. 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改变试验项目、周期或要求时,对主要设备需经审查批准后执行;对其它设备可由审查批准后执行。 答:上一级主管部门;本单位总工程师 7. 当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不同时,如果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设备以加强绝缘时,应按照确定其试验电压。 答:设备的额定电压 8. 当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不同时,如果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设备作为代用设备时,应按照确定其试验电压。 答: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 9. 当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不同,为满足高海拔地区的要求而采用较高电压等级的设备时,应在安装地点按确定其试验电压。 答: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 二、判断题 1. 预防性试验为了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检查、试验或监测,也包括取油样或气样进行的试验。() 答:对。 2. 在线监测是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条件下,对设备状况连续或定时进行的监测,通常是自动进行的。() 答:对。 3. 带电测量是对在运行电压下的设备,采用专用仪器,由人员参与进行的测量。() 答:对。 4. 绝缘电阻是在绝缘结构的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的直流电压值与流经该对电极的泄流电流值之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周期暂行规定(DOC)

设备预防性试验周期暂行规定 1 总则 1.1本规定对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周期进行重新调整。 1.2 试验周期调整的依据及原则 1.2.1严格执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预试周期的调整在规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1.2.2严格执行辽电生[2004]293号《220千伏输变电设备检修予试实施意见》。 1.2.3试验周期及项目的调整力求慎重、依据充分,科学合理,符合设备状况及检测能力。 1.2.4每年春检前进行一次全部应试设备的清理工作,将需跟踪监视或缩短周期的设备单独列出,以便于公司调度进行总体安排。 2 适用范围 2.1本规定适用于沈阳供电公司各电压等级运行的电力设备,交接后待投运的新设备及备品。 2.2 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均应执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其它相关标准及上级有关规定。 3 电力设备预试周期 3.1 电力设备预试周期见附录一。

3.2 电力设备试验项目、周期、标准的有关要求见附录二。 4 其它 4.1 运行中的电力设备经市内平坦道路整体运输可不再进行试验。 4.2 66kV及以上充油设备停运一年以上在投运前应按大修后试验项目和标准进行试验。 4.3 66kV及以上变压器补充油必须经过色谱分析试验合格后方可补充,备用油击穿电压及水分试验成绩有效期在每年6月15日至8月31日内为10天,其余时间为20天。4.4 新设备投运一年后原则上应进行跟踪试验,有特殊规定的设备除外。 4.5组合电器内所属设备不做预试。 4.6 220kV主变中性点用10kV电流互感器的预试周期为2年,只测绝缘电阻。 4.7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改变试验项目、周期或要求时,对220kV的主要设备(如:变压器)等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对其它设备可经本公司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执行。 附录一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周期

预防性试验收费标准

1.收费原则: a.供电部门的变电设备、公用变压器、电力电缆、避雷器等电气 设备的试验及其费用由供电部门承担。 b.客户用电项目配套的变电设备、配电变压器、电力电缆、避雷 器等电气设备的试验及其费用由客户自行承担。 2.收费标准: a.变压器容量在315kVA及以下,电压等级为10kV的,按300元/台收取试验费,电压等级为35kV的按400元/台收取。 b.变压器容量在315kVA以上,电压等级为10kV的,按550元/台收取试验费,电压等级为35kV的按600元/台收取。 c.10kV电力电缆长度在50米以内的,按300元/次收取试验费,长度50 米以上的每增加一米加收2元的试验费。 d.10kV避雷器按30元/只收取试验。 一、高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 10KV室内电气设备每两年试验一次。 二、10KV避雷器每一年试验一次,变电所的要求在4月1日—11月30日期间投入运行。 三、0.4KV避雷器每年试验一次。 四、电力电缆项目:绝缘电阻每一年一次。 五、电力变压器项目:绕组绝缘电阻和系数比两年一次。 六、绝缘工具(绝缘鞋、绝缘手套、高压试电笔、高压绝缘棒等)每半年试验一次。

七、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项目: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变比两年一次。 八、油开关项目:绝缘电阻一年一次。 九、继电保护装置项目:10KV两年一次。 十、10KV变电所设备三年测量一次;接地体每五年开挖检查一次;变压器10KV以上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欧姆。 三、预防性试验费 1 绝缘工具耐压试验元/件·次50 2 接地电阻测量试验元/处300 3 高压避雷器试验元/组900 4 变压器系统调试250KVA及以下元/台1800 315KVA及以下元/台2200 800KVA及以下元/台2900 2000KVA及以下元/台5900 5 电缆泄漏试验元/根次100 6 电缆故障点测试元/点2000 7 高压开关调试元/只2200 8 继保调试元/套2000

电力电缆线路预防性实验规程

电力电缆预防性实验规程 1、对电缆的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2、新敷设的电缆线路投入运行3~12个月,一般应作1次直流耐压试验,以后再按正常周期试验。 3、试验结果异常,但根据综合判断允许在监视条件下继续运行的电缆线路,其试验周期应缩短,如在不少于6个月时间内,经连续3次以上试验,试验结果不变坏,则以后可以按正常周期试验。 4、对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临时接地。 5、耐压试验后,使导体放电时,必须通过每千伏约80kΩ的限流电阻反复几次放电直至无火花后,才允许直接接地放电。 6、除自容式充油电缆线路外,其它电缆线路在停电后投运之前,必须确认电缆的绝缘状况良好。凡停电超过一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线路,应用兆欧表测量该电缆导体对地绝缘电阻如有疑问时必须用低于常规直流耐压试验电压的直流电压进行试验,加压时间1min,停电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50%规定试验电压值的直流耐压试验,加压时间1min,停电超过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常规的直流耐压试验。 7、对额定电压为0.6/1kV的电缆线路可用1000V或2500V兆欧表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直流耐压试验。 8、直流耐压试验时应在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1min以及加压时间达到规定时测量泄漏电流。泄漏电流值和不平衡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只作为判断绝缘状况的参考,不作为是否能投入运行的判据。但如发现泄漏电流与上次试验值相比有很大变化,或泄漏电流不稳定,随试验电压的升高或加压时间的增加而急剧上升时,应查明原因。如系终端头表面泄漏电流或对地杂散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则应加以消除,如怀疑电缆线路绝缘不良,则可提高试验电压(以不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出厂试验直流电压为宜)或延长试验时间,确定能否继续运行。 9、运行部门根据电缆线路的运行情况、以往的经验和试验成绩,可以适当延长试验周期。

高压电气预防性试验方案计划

10KV配电室高压试验方案 工程概况: 二、设备概况: 项目包括宇龙酷派10KV配电室的高压开关柜、变压器、高压电缆电缆和配变装置总 容量为3900KVA: 施工部署 初步根据设备各部位的情况及甲方的要求,在甲方安排的停电时间内,确定施工员为10人,其中项目施工现场总负责1人,技术监督总监1人,施工安全负责人1人,施工人员分1个班组,施工班组长1人,施工试验调试班组8人;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以满足安全及生产需要。

组织管理措施 1、依据的文件及标准 本方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的规定执行 《电业安全作业规和》2005版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标准》GB50150-200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114002-2011 2、协调配合 试验调试工作的特殊性决定,试验工作必须在设备停电状态下进行,为缩短停电时间和避免试验人员误入带电设备间隔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甲、已双方单位密切协调配合、统一步调。 试验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甲方单位应向乙方单位提供完整的设备及线路图纸资料(包括各设备的合格证和技术参数表格等),以便乙方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乙方向甲方提供的试验方案内容应包括:具体的施工内容和范围、工作人员数量、停电时间以及需要停电的带电设备。甲方接到乙方施工方案后及时安排设备停电检修事宜。具体停电时间和范围经甲方有关部门确定后,及时与乙方连络并通知乙方到场开展工作时间。 试验工作现场施工: 出于对设备的熟知程度和安全的角度,所有现场的停送电倒闸操作均由甲方单位运行人员执行。乙方应在正式接到甲方现场协调员的设备已停电的通知后,方可安排试验班组人员进入现场验电、放电、挂设警示标志、围栏等安全防护措施。为了安全管理工作,试验工作开始时除甲方协调员及监督人在试验现场协调工作以外,应避免其他闲杂人员在现场走动。试验工作中实验人员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实验完毕乙方应检查清理试验现场,确保无遗漏无错误方可撤离现场并通知甲方人员恢复供电。 乙方在试验工作完毕后,根据现场试验记录进行实验报告的编制,试验报告完成经乙方审核部门审核盖章后尽快送达甲方有关单位。

电力变压器预防性试验分析报告

电力变压器预防性试验 分析报告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报告试验日期温度:℃湿度:% 试验仪器日本共立3125A绝缘电阻测试仪、福禄克F17B数字万用表、武汉特试JYR50B直流电阻测试仪、扬州宝测AI-6000自动抗干扰精密介损仪 一、试验项目及要求 引用规程规范:DL/T596-2005《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序号试验项目技术要求 1 绕组绝缘电阻和 吸收比 1)试验电压≥DC2500V。 2)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与前一次测试结果相比应无明 显变化。 3)吸收比(10-30℃)不低于1.3。 2 绕组直流电阻1)只测试运行档位。 2)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相互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 3)线间差别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 4)与前一次相同部位测得值比较,其变化不应大于2%。 3 绕组泄漏电流1)高压侧试验电压40kV,低压侧试验电压10kV。 2)1min时泄漏电流值与前一次测试结果相比应无明显变化。 4 绕组的1)20℃时高压侧tgδ不大于0.8%,低压侧不大于1.5%。 2)tgδ值与历年的数值比较不应有显着变化(一般 不大于30%) 3)试验电压10kV。 4)非被试绕组应接地或屏蔽 一、设备型号及铭牌数据 名称电力变压器型号额定容量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频率相数联结组别海拔冷却方式空载电流空载损耗负载损耗短路阻抗出厂编号出厂日期生产厂家 二、绝缘电阻(ΜΩ) 测试绕组试验 电压 2018年交接试验 15s 60s 吸收比15s 60s 吸收比 高压-低压及地 2500V 低压-高压及地 结论 三、绕组直流电阻 试验项目2018年交接试验

10kV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用心整理精品QB 广东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广东电网公司10kV 电力电 缆 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用心整理精品 QB 广 东 电 网 公 司 发 布2010-01-30 发布 2010-01-30 实施

前言 预防性试验是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缺陷、防范电力设备事故、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强化一次设备预防性试验工作,规范预防性试验现场作业,广东电网公司组织编制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指导基层班组开展预防性试验工作。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在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南方电网标准及相关的技术规范、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广东电网公司的实际情况。 本作业指导书对10kV 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工作的操作步骤、技术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危险点分析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用于指导10kV 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工作。 本作业指导书由广东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作业指导书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本作业指导书起草人:卢耀武、赵继光、李中霞、邹永良、杜键敏、冯建强、孔繁锦、郭文辉、刘协强。

目录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支持文件 (1) 4术语和定义 (1) 5安全及预防措施 (1) 6作业准备 (5) 7作业周期 (8) 8工期定额 (9) 9设备主要参数 (9) 10作业流程 (9) 11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11) 12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 (23) 13作业后的验收与交接 (25) 附录A 10kV电力电缆试验记录 (25) 附录B 10kV电力电缆局部放电试验记录 (2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2011-10-26发布2011-10-26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

目次

前言 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预防性试验规程是电力系统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2004年以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 1 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对电力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新设备大量涌现,带电测试、在线监测技术不断进步,为减少定期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可用率,促进状态监测(检测)技术开展,适应南方电网公司管理与设备的实际情况,需要对原标准进行修编。 本标准的提出以2004年以来新颁布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反事故技术措施规定为依据,结合电力设备管理现状,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求,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工作。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宏明,王红斌,吴琼,李谦,卢启付,刘平原,王勇,喇元,付强,庄贤盛,梁文进,姚森敬,欧阳旭东,李端姣,陆国俊,黄松波,黄慧红,赵卫民,金向朝等。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皇甫学真陈建福黄志伟谢植飚姜虹云刘辉黄星赵现平等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10月26日起实施。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Q/CSG 1 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废止。凡公司执行的其它标准涉及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内容、要求等与本标准有不相符的,以本标准为准。 执行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

10kV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QB 广东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广东电网公司10kV电力电缆 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2010-01-30发布2010-01-30实施 广东电网公司发布

前言 预防性试验是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缺陷、防范电力设备事故、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强化一次设备预防性试验工作,规范预防性试验现场作业,广东电网公司组织编制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指导基层班组开展预防性试验工作。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在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南方电网标准及相关的技术规范、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广东电网公司的实际情况。 本作业指导书对10kV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工作的操作步骤、技术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危险点分析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用于指导10kV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工作。 本作业指导书由广东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作业指导书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本作业指导书起草人:卢耀武、赵继光、李中霞、邹永良、杜键敏、冯建强、孔繁锦、郭文辉、刘协强。

目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支持文件 (1) 4 术语和定义 (1) 5 安全及预防措施 (1) 6 作业准备 (3) 7 作业周期 (5) 8 工期定额 (5) 9 设备主要参数 (5) 10 作业流程 (6) 11 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7) 12 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 (14) 13 作业后的验收与交接 (14) 附录A 10kV电力电缆试验记录 (15) 附录B 10kV电力电缆局部放电试验记录 (16)

10kV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

10kV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who)(1)电缆主绝缘的绝缘电阻 (why)(2)试验周期:新制作电缆中间头(终端头) (what)(3)试验目的:判断电缆主绝缘是否完好 (a)试验接线图(b)试验实物接线图

高压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1)电力电缆测量绝缘电阻值规定: 电力电缆投入运行前应测量绝缘电阻: 1KV 以下的使用1KV 摇表:其值不应小于10MΩ, 1KV 以上使用2.5KV 摇表: 3KV 及以下的电缆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00MΩ。 6~10KV 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400MΩ, 20~35KV 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600MΩ, 220KV 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4500MΩ /Km。 读测绝缘电阻值应为1 分钟后的数值。 绝缘电阻(insulation resistance)指绝缘物在规定条件下的直流电阻,是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基本的绝缘指标。 绝缘电阻是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基本的绝缘指标。对于低压电气装置的交接试验,常温下电动机、配电设备和配电线路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对于运行中的设备和线路,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Ω/kV)。低压电器及其连接电缆和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一般不应低于1MΩ;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不应低于0.5MΩ;二次回路小母线的绝缘电阻不

应低于10MΩ。I类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MΩ。 绝缘电阻:加直流电压于电介质,经过一定时间极化过程结束后,流过电介质的泄漏电流对应的电阻称绝缘电阻。一般材料的绝缘电阻值随环境温湿度的升高而减小。相对而言,表面电阻(率)对环境湿度比较敏感,而体电阻(率)则对温度较为敏感。湿度增加,表面泄漏增大,导体电导电流也会增加。温度升高,载流子的运动速率加快,介质材料的吸收电流和电导电流会相应增加,据有关资料报道,一般介质在70℃时的电阻值仅有20℃时的10%。因此,测量绝缘电阻时,必须指明试样与环境达到平衡的温湿度。 (2)对于旧电缆没有明确标准,主要受其环境温湿度和其它因素影响.所以不同时间的绝缘阻值都不同。 经验:(电压/1000)MΩ,就可以送电.即0.4M左右.但是为了安全起见,1KV以下低压系最低均作10M左右为经验标准. 另外计算电阻,铜线的电阻率为0.018欧/米/平方 R=0.018*电缆长度/电缆截面

110kV电力变压器预防性试验细则

一、试验细则 1目的 用于电力变压器预防性试验(定期、大修、必要时)。 2范围 电压等级为110kV的电力变压器。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试验工作前负责编写试验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负责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对试验数据中的疑点进行复核;必要时,通知该项试验人员重新复试。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 3.2参加试验的人员应该熟知试验工作内容、标准规范;依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维护试验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 4.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4.2《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0年 5工作程序 5.1使用的仪器设备 5.2试验环境条件 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80%; 5.2.2试验区域内无交叉施工、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等妨碍试验的工作。

5.2.3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险的因素。 5.2.4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5%;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5.3.1 制定试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和特殊性试验必须有试验接线图。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结线图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4试验方法 5.4.1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 1) 试验周期为定期、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变换分接位置后、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开关检修后(在所有分接侧)、大修后、必要时。 2) 测量应在正在运行的分接头位置上进行;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应在使用的分接锁定后测量;有载调压变压器可在经常运行的分接上下几个分接处测量。 3) 对1600kVA 及以下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1600kVA 以上的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三相电阻不平衡率计算: 4) 直阻测量方法: a) 用感性负载速测欧姆计测量绕组直流电阻时,其接线及测量方法应符合测试仪器的技术要求。 b) 用双臂电桥测量时,双臂电桥测量引线的接线如下: 双臂电桥测量接线图 % 100?-=三相算术平均值 最小值三相实测最大值不平衡率

高压电缆试验及检测方法

电力电缆1KV及以下为低压电缆;1KV~10KV为中压电缆;10KV~35KV为高压电缆;35~220KV为特高压电缆。其中高压电缆是指用于传输10KV-35KV(1KV=1000V)之间的电力电缆,多应用于电力传输的主干道。高压电缆从内到外的组成部分包括:导体、绝缘、内护层、填充料(铠装)、外绝缘。当然,铠装高压电缆主要用于地埋,可以抵抗地面上高强度的压迫,同时可防止其他外力损坏。下面小编来讲解一下高压电缆试验及检测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电缆主绝缘的绝缘电阻测量 1.1试验目的 初步判断主绝缘是否受潮、老化,检查耐压试验后电缆主绝缘是否存在缺陷。 绝缘电阻下降表示绝缘受潮或发生老化、劣化,可能导致电缆击穿和烧毁。 只能有效地检测出整体受潮和贯穿性缺陷,对局部缺陷不敏感。 1.2测量方法 分别在每一相测量,非被试相及金属屏蔽(金属护套)、铠装层一起接地。 采用兆欧表,推荐大容量数字兆欧表(如:短路电流>3mA)。 0.6/1kV电缆测量电压1000V。 0.6/1kV以上电缆测量电压2500V。 6/6kV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对110kV及以上电缆而言,使用5000V或10000V的电动兆欧表,电动兆欧表最好带自放电功能。每次换接线时带绝缘手套,每相试验结束后应充分接地放电。 1.3试验周期 交接试验 新作终端或接头后 1.4注意问题 兆欧表“L”端引线和“E”端引线应具有可靠的绝缘。 测量前后均应对电缆充分放电,时间约2-3分钟。 若用手摇式兆欧表,未断开高压引线前,不得停止摇动手柄。

电缆不接试验设备的另一端应派人看守,不准人靠近与接触。 如果电缆接头表面泄漏电流较大,可采用屏蔽措施,屏蔽线接于兆欧表“G”端。 1.5主绝缘绝缘电阻值要求 交接:耐压试验前后进行,绝缘电阻无明显变化。 预试:大于1000MΩ 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值参考标准 注:表中所列数值均为换算到长度为1km时的绝缘电阻值。 换算公式R算=R测量/L,L为被测电缆长度。 当电缆长度不足1km时,不需换算。 2.电缆主绝缘耐压试验 2.1耐压试验类型 电缆耐压试验分直流耐压试验与交流耐压试验。 直流耐压试验适用于纸绝缘电缆,橡塑绝缘电力电缆适用于交流耐压试验。我们常规用的电缆为交流聚乙烯绝缘电缆(橡塑绝缘电力电缆),所以我们下面只介绍交流耐压试验。 2.2耐压试验接线图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预防性试验 作业指导书 编码:LSKYS-04 二○一七年十月

作业指导书签名页 项目名称 作业内容 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注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编写依据 (1) 3. 作业流程 (2)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3) 5. 作业准备 (4) 5.1 人员配备 (4) 5.2 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4) 6.作业方法 (5) 6.1非纯瓷套管试验 (5) 6.2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5) 6.3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5) 6.4检查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 (5) 6.5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 (5) 6.6绝缘油取样试验 (5) 6.7 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测量 (5) 6.8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 (5) 6.9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6) 6.10 特殊试验(具体试验作业指导书见特殊性试验部分) (6)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6) 7.1质量控制措施 (6) 7.2检验标准 (8) 8验收记录 (8) 9调试记录 (8)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2. 编写依据 表2-1 引用标准及规范名称 序号标准及规范名称颁发机构 1 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2 Q/CSG114002-201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3 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 站电气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