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的维持机制

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的维持机制

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的维持机制
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的维持机制

高中生物知识梳理复习-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教案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教学目的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B:识记)。 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B:识记)。 3.如何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B:识记)。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教学过程 【板书】 生物多样直接使用价值 生性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 物潜在使用价值 多物种丰富 样我国生物多特有的和古老物种多 性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经济物种丰富 及样性概况生态系统多样 其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威胁 保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护我国生物多样性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面临威胁的原因环境污染 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生物多就地保护 样性的迁地保护 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注解】 构成:由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与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遗传多样性基因 层次物种多样性保护的三个层次物种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 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一)直接使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美学价值 (二)间接使用价值 (三)潜在使用价值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物种丰富 特有的和古老物种多 (一)特点经济物种丰富 生态系统多样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物种多样性面临威胁 1.表现遗传多样性面临威胁 生态系统多样性面临威胁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2.原因环境污染 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迁地保护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同类题库】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B:识记)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A.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D.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保护生物基因库的多样性 .要使人们认识到,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B) A.一个营养级 B.一个基因库 C.一种原材料 D.一笔财富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野生生物资源的直接使用价值(C) A.药用生物资源 B.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C.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D.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包括三个层次(水平),指出以下4个选项中错误的一个是(D)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效率多样性 .鲎血制成的试剂在临床上用来诊断脑膜炎、肝硬化等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A) A.药用价值 B.工业原料 C.美学价值 D.科学研究价值 .海带是提取碘和甘露醇的原料;芦苇是造纸的原料,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B) A.药用价值 B.工业原料 C.美学价值 D.科学研究价值 .美国的玉米受一种病菌的危害,严重减产。后来在墨西哥野生植物中发现了这种病菌的抗性基因。用此改良了玉米品种,提高了产量。这说明野生植物的(A) A.基因库的资源效益越来越显著 B.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 C.生态效益越来越显著 D.社会效益越来越显著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多次出现了沙尘暴天气。下列与治理沙尘暴有关的一组措施是(D)①大力植树、营造防护林②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③围湖造田④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试分析野生动植物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1)野生动植物在自然界对起重要作用; (2)野生动植物可以为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为改良现有植物品种提供 。 (3)许多野生动物是医学研究的,许多野生动植物在医疗上具有 。 [(1)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2)资源.新的饲养种类种源(3)主要实验对象不少新的药用价值]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B:识记) .我国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是(A) A.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B.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 D.外来物种入侵 .自上世纪以来,每三年就有两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D) A.环境污染 B.天敌过多 C.外来物种入侵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据统计表明,进入本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D)

保护物种多样性练习题及答案

保护物种多样性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生物圈,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 D ) A、环境 B、动物 C、植物 D、人类自己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B) A、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森林面积锐减 B、火山爆发、地震濒发、瘟疫流行等自然灾害是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因C、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滥捕、乱伐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 D、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生物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的 二、填空题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我国正在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D)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 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④有利于保护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目前生物多样性总的趋势是 ( B ) A.生物不再灭绝 B.继续减少 C.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D.继续增多 3、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的地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A) A、越强 B、越弱 C、时强时弱 D、不受影响 二、填空题 4、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将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5、近几年来,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锐减,许多科学家通过各种媒体呼吁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已迫在眉睫。 综合探究: 阅读下列三个事例,并回答有关问题。 事例一我国海南岛的森林覆盖率在1956年为25.7%,1965年为18.2%,1981年为8.53%,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坡垒等珍贵植物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灭绝。 事例二我要西北某县野生甘草面积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已经有一半挖尽。 事例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入侵我国华南沿南地区,并且由于

第八章 植物群落结构

第八章植物群落结构 第一节:植物群落及其种类组成 一、植物群落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一)概念 1. 生物群落 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或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外貌结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2. 植物群落 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植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 即一定地段上,群居在一起的各种植物种群所构成的一种有规律的集合体。 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是研究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物种数和个体数。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 取得协调和发展(种群构成群落的二个条件)。 ?具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定居生物对生活环境的改造结果。 ?具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营养结构。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特定的地段或特定的生境。 ?具有边界特征:或明确或不明确的边界。 群落的物种组成 ?实验原理: ?1. 取样方法——样方法 ?取样就是代表性群落的选取或确定,包括样地设置的方法、范围大小等。 ?样地大小的确定一般采用巢式样方法,通过绘制种——面积曲线来确定。 ?样地大小 不同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经验值 样地形状 a.传统形状——方形 故称样方(quadrat)

b.圆形 也称样圆 c.矩形 也称样带(belt)或样条(transect) (二)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不同,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落成员型。植物群落研究中,常用的群落成员型有以下几类: 1.优势种和建群种 (1)优势种:在群落中能有效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的生物种。 特征: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大,生活能力强。(2)建群种:吧优势层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其中决定着群落的外貌,而且一控制着群落的生态环境和群落的其他组成成员。 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单建群种群落”或“单优种群落”。如果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则称为“共建种群落”或“共优种群落”。 2.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3.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 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4.偶见种或罕见种(rare species) 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往往是由于种群自身数量稀少的缘故。偶见种可能是偶然的机会由人带入、或伴随着某种条件改变而侵入,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 (三)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个体数量指标 ?综合数量指标 个体数量指标 1 多度(abundance)与密度(density) 多度是对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德鲁提(Drude)的七级制多度。即:查。国内多采用Drude七级制多度,即: Soc 极多,植物地上部分郁闭,形成背景 Cop3 数量很多 Cop2 数量多 Cop1 数量尚多 Sp 数量不多而分散 Sol 数量很少而稀疏 UN 个别或单株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拓展试题

拓展任务 课题:8-31-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 1.近几年,一些珍稀物种逐渐在北京回归,下图所示的三种生物就是其中的代表: (1 )扇羽阴地蕨和葫芦藓一样,依靠(填“孢子” 或“种子”)进行繁殖,数量稀少,是北京市一级保护植物。 (2)扇羽阴地蕨和葫芦藓都能通过作用制造有机物,但扇羽阴地蕨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组织,因此比葫芦藓长得明显高大。 (3)北京无喙兰和水稻一样,依靠(填“孢子”或“种子”)进行繁殖,是目前我国唯一以北京命名的兰科植物。 (4)北京无喙兰茎直立,无叶片且细胞内没有叶绿素,无法进行作用,由土壤中的特殊真菌提供养分,并通过组织运至植株的其他部位。 2.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有130科,1100种,如金莲花、胭脂花、有斑百合、丁香、芍药等。动物种类有47 科,169 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褐马鸡、金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斑羚、勺鸡。 (1)在百花山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植被,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 。 A.空气 B.温度 C.水分 D.阳光 (2)树林里生长着蘑菇。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蘑菇属于。一些大树的基部长着绿色绒毯状的东西,最有可能是植物。 根据双名法判断,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山丹(Lilium pumilum DC)、洋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L)三种植物中与有斑百合(Lilium concolor var.pulchellum)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3)金钱豹身上有许多环状斑纹,很像古钱币,利于其隐藏。它的体色和形态是经过长期的形成的。 (4)你认为建立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 A.促进生态旅游 B.把濒危动植物迁到保护区 C.加强依法管理 D.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1

7.保护生物多样性

7.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三个主题展开。 第一个主题“大熊猫在呼唤”是以大熊猫为例,阐明由于人口增加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剧,引起地球上许多野生生物物种的灭绝或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严峻的挑战。在这个主题中,要讲清楚以下问题:①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被人类侵占,生存空间缩小,或生存环境恶化,使其捕食发生困难;②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被分割成一个个小的区域,使野生动物寻找配偶发生困难,于是使其繁殖率下降。由于这两个原因,使许多野生动物面临灭绝 第二个主题是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在这个主题中,先以详实的数据说明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同时从生物多样性为全球维持发展平衡,维持人类和整个生命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来进一步说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第三个主题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这个主题中阐明了三个问题:①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的是要树立保护意识,有了保护意识才能使我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全人类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措施,即要将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和保护生物生存的环境结合起来,将保持、恢复和重建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结合起来。③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就。 二、教学设计思路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生物课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生物学基本知识,还要通过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课上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等形式,使学生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在他们参与社会时,才能够对某些社会问题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并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植物群落调查 考察植物群落有各种方法,如样地法、样线法、距离抽样法、点样法等。 其中样地法是基础方法,用样地法进行调查的方法步骤说明如下: (一)样地的设置 样地不是群落的全部面积,它仅是代表群落的基本持征的一定地段。对植物群落考察应在确定的样地内进行,通过详细调查,以此来估计推断整个群落的情况。 样地选择的方法:选择样地应遵循下列原则:(1)种的分布要有均匀性。(2)结构完整,层次分明。(3)环境条件(尤指土壤和地形)一致。(4)群落的中心部位,避免过渡地段。 1.样地的形状:大多采用方形,又称样方;除此还有样条,样线,弱圆等。可根据不同研究内容具体选择。 小型样方用于调查草本群落或林下草本植物层,大型样方用于调查森林群落或荒漠中的群落。为防止出现闭合差,在森林调查中,样方常沿着预定的测线方向呈菱形设置。其方法是由中心点定出距离为样方对角线长度的两个点,然后从这两点分别拉直长度恰为样方边长的测绳,使其在每一侧都恰好交接,就是样方的边界。 2.样地面积 下列样地面积的经验值可供考察时参考使用:草本群落1~10m2,灌丛16~100m2,单纯针叶林100m2,复层针叶林、夏绿阔叶林400~500m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000m2,热带雨林2500m2 3.样地数目 样地数目多少取决于群落结构复杂程度。根据统计检验理论,多于30个样地的数值,才比较可靠。为了节省人力与时间,考察时每类群落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3~5个样地;所有样地应依照顺序进行编号,以免混乱。 4.样地布局:一般可选用主观取样法,即选择被认为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调查样地。(二)植物群落样地调查内容与方法 样地调查内容主要有环境条件,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组成特征,群落的外貌。 1.环境条件调查:包括以下五项:(1)地理位置,(2)地形条件。(3)土壤条件。

(整理)中国被子植物的多样性

中国被子植物的多样性 尹路海洋c101 106401 摘要: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晚发生,又最具生命力的植物类群。全世界约有被子植物400多科,10000多属,260000多种(科、属、种数目依不同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略有变化)。被子植物占据着现代地球大部分陆地空间,是世界植被的主要组成成分。本文主要介绍了被子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生存环境,生存现状,面临的威胁以及现阶段的保护措施。 1、中国被子植物物种的巨大多样性 世界上被子植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是地处热带的巴西和哥伦比亚,它们分别居第一和第二位。中国国土主要部分不在热带,但被子植物种数的仍居世界第三位,约300余科,近3100属,30000多种,属、种数目分别占世界被子植物的75%、30%和10%。中国被子植物中包含100种以上的就有60科(表1)。但是如果我们把多样性不仅理解为物种丰富度,而且也包括生态类型、起源差别以及分布特点等的多样,那么中国被子植物的多样性是其他国家不能相比的。 表1 中国被子植物中含100种以上的科

中国有平均海拔4500m以上的巨大青藏高原,也有广阔的平原低地,山岭重叠、河川纵横、气候多样、地质古老,这些是决定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多彩的主要因素,在被子植物方面表现最为清楚,中国被子植物多样性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 (1)生态类型齐备各种生活型的植物从乔木、半乔木(如梭梭属(Haloxylon))、灌木、半灌木(如沙拐枣属(Calligonum))、小半灌木(如蒿属(Artemisia))、直到多年生草和一年生草,无不具有。生态类群方面,从高山冻原植物(如多瓣木(Dryas octopetala)、松毛翠(Phyllodoce caerulea))到热带雨林种类;从超旱生荒漠植物到潮湿低地的湿生、水生种类;从高寒风大环境的青藏高原垫状植物到华南热带海滨的红树林,各种类型都有代表。 各个气候带都有大量代表科属,例如,桦木科(Betulaceae)、壳斗科栎属(Quercus)的落叶树种,以及杨柳科(Salicace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小檗科(Berberidaceae)等是温带的代表;樟科(Laur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山茶科(Theaceae)、壳斗科的常绿树种,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以及冬青科(Aquifoliaceae)、五加科

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保护

《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保护》心得 2012年6月4日,我们听了姚光玲教授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保护》的知识讲座,姚光玲教授从两个大的方面即生物的多样性和物种保护来讲。听了这次讲座我收获真的很多,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延伸的方方面面。 开篇姚光玲教授就提出“什么是生物多样性”这个问题,同学的答案都很纷纭,姚光玲教授也不辩驳,说:专家们也都有自己的认识与见解,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就这样一开始就然我们体会到科学的严谨与求实。我们不会轻易的下判断,都需要自我求证才能得出结果,并且也提醒我们要有不同的想法,勇于创新。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术、文学、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反映出来。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

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如:食物、水和呼吸的空气),保护人类免受自然灾害和疾病之苦(如,调节气候、洪水和病虫害)。野生生物一旦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对于目前尚不清楚其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同样应当珍惜和保护。而现在我们的世界面临的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有很多,例如:动植物的灭绝、环境多样性被破坏等等。所以现在我们的政府也很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制定了一些相关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基因库、构建法律体系。并且我们也从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转入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姚光玲教授还讲了“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组成”,有以下四点: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这种观点较新)。而且生物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的资源丰富的一个客观的指标。

动物的多样性及保护

试述动物的多样性及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我国有哪些法令、措施对动物进行保护 一:动物多样性: 动物是生物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动物多样性的主要组成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以下从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 性三个角度作一介绍,这三方面是紧密相关的。 (1)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特定生态空间中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间在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我国地域辽阔,地处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又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不同的地区。在动物地理学上跨越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界。第四纪以来,由于北半球冰期的发生和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国的自然分带有所增加。更因地形复杂而增加了我国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可惜由于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经济发展造成环境的改变和污染,以及主观认识的不足,各类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不但造成气候恶化、土壤侵蚀、江河泛滥等恶果,而首当其冲的是其中许多动物物种遭到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厄运。一些特殊生态系统的破坏必然会造成一些特有种属的灭绝。反之,在一个经过长期进化而达到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的缺失,或一个物种的加入都可能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物种多样性:物种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组成的基本单元, 因此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决定因素。 可是目前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物种众说不一。不同的研究者估计数差距甚大,在180 万到3000 万种之间,已描述的种统计在140 一]70 万种之间,其中动物的种类约占90 铸以上。我国的动物多样性不仅在一于总体上我国动物种类数约占全世界动物种类的十分之一左右,还在于有许多特有种,而且有的类群种类远远大于这一比例。为保护物种多样性,许多科学家再度提出在某些生物灭绝前应摸清种类。尤其对尚未研究的类群或某些被忽视的栖息地,如土壤、珊瑚礁、红树林和森林林冠等的动物种类应调查清楚。

第三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第三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一、植物群落结构相关概念 1、自然植物群落与人工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指在某一地段内全部植物在时空分布上的综合,在一定的生境条件下,具有相对的种类组成与数量比例和特定的结构与外貌,发挥着一定的功能。植物群落按照其形成可分为自然植物群落和人工植物群落。自然植物群落指植物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群落。人工植物群落是指通过人为干涉,按照人们意愿与功能需求,在模拟与借鉴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植物进行选择、配置、营造与管理而形成的植物群落,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是人工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学者王伯荪将城市植被定义为城市里覆盖的生活植物,是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点、性质以及生境的植物群落。通过概念的解析,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与自然植物群落两者之间的异同在于:首先,植物群落所处生境不同;“城市”为人工植物群落限定了范畴,是以城市环境为背景,伴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人工化典型特征的群落。所涉及的城市环境包含有城市的建筑,小气候、地形、土壤等综合因素,这些都有别于自然植物群落所具有的特征。其次,植物群落生长发育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多是出自多元化的功能与服务等方面考虑,按照人们意愿进行的植物配置,人为选择决定了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2、植物种植设计与植物群落结构 植物种植设计,与之含义相近的概念有植物配置、植物造景、植物景观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植物种植设计:从美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

利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来营造景观空间,使其充分发挥植物群落或个体的形态、色彩、线条等方面的自然美。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依据立地条件与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而营造的植物群落,使其满足植物最佳生长状态所需的环境资源,从而很好地发挥生态效益与服务功能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通过植物的巧妙组合来满足城市中的人们不同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需求。由此可见,植物种植设计是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不同植物种类在空间上的布置。植物种植设计是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形成的前提,绿地类型、功能以及种植设计形式的不同,都将会引起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异同。群落结构指某个等级或尺度(种群、群落)的生态系统中不同性状与大小的组成单元在空间上的分布与排列。植物群落结构体现了群落内个体间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群落中个体在数量上的聚集程度,如密度、多度、尺度等;第二,群落中个体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如水平分布与垂直结构等;第三,群落中个体在形态上的分化程度,如胸径、冠幅、树高等。此外,植物群落历经长时间的进化与演替,形成了相对稳定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结构与形态。因此,植物群落结构是不同生态学过程在不同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植物群落各组件结构特征与属性 1、冠层结构特征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树冠有着密切联系,树冠不仅对太阳能等资源的分配起到关键作用,还对林下植物群落的组成及生长变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树冠的形态、尺度以及健康状况与否对植物活力及生产力起到关键作用。植物群落中不同植物种类所组成的冠层结构在植物群落结

【人教版】《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知识点汇总 一、选择题 1.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含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B.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 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远大于间接使用价值 D.遗传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 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故A正确。 B.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代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5纲,八目,11科,41属,236种。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有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占世界已知种数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中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故B 正确。 C.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故C错误。 D.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第一节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一、生活型组成特征 人们观察和区别植物群落时,首先关注的是群落中占优势的生活型,正是它赋予该群落一定的外貌形象,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植物群落生活型的组成特征是当地各类植物与外界环境长期适应的反映。研究表明,一个大地域的典型植被,均有一定的生活型谱(表4-1 ),而且一定的植被类型,一般都以某 一两种生活型为主,各拥有较丰富的植物种类。 表4-1 不同群落类型的生活型谱 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森林均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如对高位芽植物作进一步划分即可比较出差异。 对每一群落,均可作叶级的分析,并作出叶级谱。不同植被类型的叶级谱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往往以某一叶级占优势,并以此与其他类型相区别(表4-2 )。叶面积的大小,与气候带有某种相关性。在热带地区,大叶的比例最高,随着逐渐离开赤道,叶面积较小的类型亦渐增多,而大叶的比例逐渐减少。 表4-2 不同群落类型叶级的比较 表4-3 贝加尔针茅草原生物学类群与生态类群综合分析表 (据内蒙古植被,1985,简化) 对生活型与生态类群组成的综合分析,能够更好地反映群落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对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 )草原作此类分析(内蒙古植被,1985)可显示出它的群落重要属性,即中旱生和旱中生的杂类草(双子叶植物)占有很大比重,也表明它的所在地环境并非十分干旱。 以上只涉及生活型内所含种数的多少,进一步分析还需考虑它们在群落中的各种数量特征,才能判别其所起的作用。 二、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植物环境 群落中的各种植物,在群落内占据一定的生存空间,而全部植物(按所属生活型)的分布状况,构成了植物群落垂直的和水平的结构,并将原有生境改变为特殊的群落内部环境(植物环境)。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两课时)(浙教版科学教案)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本接的许多知识(如植物无性生殖的几种形式、开花和传粉等)都在第一册中讲过,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启发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在此基础上再讲授新课。在生殖方式、传粉和受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图,让学生对照观察传粉情况、传粉途径和不同生殖方式的差异,使学生印象加深,便于记忆。 [教材分析]: 前一节从整体上学习了植物的一生,这节在此基础进一步深入学习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教材分两大部分,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教材从开花→传粉→受精→发育的顺序对有性生殖进行阐述,其中对传粉通过读图活动明白传粉两种方式,联系花的结构特点,向学生渗透结构特点与传粉方式的适应性,受精这部分是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涉及到较多名词,在教学中依次逐个介绍各个结构与发育成什么结构,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介绍人工授粉和粮食栽培,在这部分教材的呈现方式主要是以图片的形式引起学生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从中获取知识,第二部分是无性生殖,从裸子植物的无性生殖和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两方面来讲,由于这部分知识对于城市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在这部分尽量提供一些图片帮助学生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的基本情况。 2、进一步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过程。 3、理解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人类的关系。 4、知道植物主要的无性生殖方式及营养繁殖在生产中的应用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对传粉的适应特征,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并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目标 1、理解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人类的关系。 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在农业上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2、被子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大致过程。

《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知识点汇总

《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知识点汇总 一、选择题 1.根据生物的分类,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远的等级是() A.界B.门C.科D.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 【详解】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界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远的。故A正确。 故选:A。 【点睛】 生物的分类及单位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要熟练掌握。 2.下列能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A.小麦、水稻、玉米可作为食物B.梧桐、女贞、槐树能净化空气 C.很多生物中蕴藏着未知的药用价值D.木材、橡胶、油料可应用于工业制造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如动植物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奶、蛋及许多药物等。 (2)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潜在价值: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是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详解】 AD.动植物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奶、蛋及许多药物、工业原料等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选项则体现的生物的潜在价值,不合题意。 B.由分析知,梧桐、女贞、槐树能净化空气,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符合题意。 【点睛】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巨大。

保护生物多样性倡议书

保护生物多样性倡议书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生物,人类就无法生存。生物生存是自然赋予的权利,生物生存的权利就是生物对维持生命及其生存条件拥有的权利。破坏了它们的生存条件,也就剥夺了它们存在的权利。不仅阳光、空气、水域等构成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而且不同的生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彼此构成基本的相互依存条件,任何生物一旦脱离生物种群或群落便无法存在。但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资源却遭到了过度的开发和利用。据预测,到2050年,地球上的物种将有四分之一陷入灭绝的境地。生物链一旦断裂,将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国家,但我国的生态环境也正同样遭受着严重破坏,很多物种已经灭绝或正处于濒危状态。警钟已经响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刻不容缓。为此,红岩小学向全校同学发起如下倡议: 1、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活动给湿地带来的污染,比如:想方设法利用二次水源、打捞废弃物等,促进“地球之肾”的良性循环; 2、争当义工,带动周边。发动身边的亲友和同事积极投身生态和环保事业,积极进行电池回收、垃圾分类回收、白色垃圾拾捡、垃圾广告清洗、义务服务等多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 3、亲力亲为,深入宣传。积极参加文明生态游、生物科普考察、噪声监测、植树、护树等各种有益的生态保护活动,不定期到乡间开展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知道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认识到它们对我们这个星球的意义; 4、走进自然,保护自然。带领亲人和朋友,走进大自然,参加爱鸟护鸟活动,制止并劝阻猎杀野生动物等不文明行为。用自己所熟悉技能,去探索和实施符合科学发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 5、发挥优势,传播理念。关注生物多样性,尽可能多学习生物多样性知识,传播生物多样性知识,传播绿色理念,追求绿色时尚,积极参与校内外环保宣传和环保实践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关注生态环境,提倡绿色生活,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措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土木104班 姓名:李明华学号:11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 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所以,人类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物种,保持生物多样性,使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包 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环境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环境保护地 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 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增加、技术进步,不少物种正在 遭到过度开发和利用,许多地方不但生物资源已陷入枯竭境地,而且它们所栖息的生境也不断恶化。生物 多样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生物多样性即是保护物种,也是保护人类本身的生存。 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直接作用 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我们的食物全部来源于自然界, 维持生物多样性, 食物品种会不断丰富。人民的生活质量会不断提高。在偏僻地区生活的居民的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狩猎野生动物。在非洲野生动物的肉制品在人们食物中占据了所需蛋白质的很高比例。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更是不可估量.。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 人们的医疗保健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生物。大约80%的世界人口仍主要依赖从植物中获得的各种药材。中国有记载的药用植物就有5000 多种, 其中1700种为常用药物,相当多的陆生动物也是医药来源,如蜂毒可以治疗关节炎, 某些蛇毒能控制高血压, 斑 癌症。目前, 已知的具有抗癌潜力的海洋生物就有500余种, 蝥素可以治疗某些[]1 但被人们研究应用的仅是其中极少一部分。生物多样性还为人类提供多种多样的工业原料, 如木材、纤维、橡胶等。甚至能源———石油、煤、天然气等也是由古代森林所储藏的几百万年前的日光能所提供。木材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出口产品, 全世界每年的木材产值在750 亿美元以上。现代工业生产还需要开发 能源。 更多新的生物资源, 以提供原料和新型[]2 另外,生物遗传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基因资源。每一个物种或品种在遗传组织上都可能是唯一的, 即使是一草一木也应该珍惜。谁能在若干年前就想到中药天花粉的蛋白质不仅能治愈绒毛膜皮癌, 而且还是治疗艾滋病的良药人类未来还会面临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挑战, 那些现在看来毫无用处, 微不足道的生物, 也许将来某一天却能帮助人类免于饥荒, 祛除疾病而继续生存下去。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作用 生物多样性在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 值等方面的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 现在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为21%, 供给我们自由呼吸, 这主要应归功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地球早期, 大气中氧气的含量要低很多。据科学家估计, 假如断绝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那么大气层中

《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考试知识点

《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考试知识点 一、选择题 1.2019 年的澳洲山火整整肆虐了 4 个多月。你认为这场大火会破坏() A.物种的多样性B.遗传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其他三项都对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 【详解】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遗传的多样性也称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的细胞内具有成千上万个基因,由于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2019 年的澳洲山火整整肆虐了 4 个多月,大量动物被烧死,造成生物种类的减少,使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遭到破坏,同时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2019 年的澳洲山火破坏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选D。【点睛】 理解生物的多样性是解题的关键。 2.直接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3.森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D.实用价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等。 4.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射阳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保护丹顶鹤等鸟类。以上两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A.迁地保护、就地保护B.迁地保护、自然保护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D.就地保护、迁地保护 【答案】A 【解析】 【分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潜在价值

怀化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潜在价值 学生专业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班4程 学生姓名(学号)孙晓(1112404008)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2.12.13 2012年12月13日

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潜在价值 摘要:当今世界,地球破坏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极度恶劣,已形成人类生存的困境,令人类无可奈何的活着。人类虽然似乎享受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幸福,其实尚不如人类的祖先。人类正在面临着生物多样性的危机,面临着地球毁灭的危机。我针对我国目前保护生物以及生物发展状况,论述一下在我眼里的现代生物的发展状况以及采取的措施,在我看来保护生物的关键所在对人类的影响。 关键词:保护生物生态环境使用价值保护措施 1: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2:正文 近年来,物种灭绝的加剧,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生态系统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大规模破坏,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极大关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原因主要有生境丧失和片段化、外来种的侵入、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和工业化的农业及林业等。但这些还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源在于人口的剧增和自然资源消耗的高速度、不断狭窄的农业、林业和渔业的贸易谱、经济系统和政策未能评估环境及其资源的价值、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产生的惠益分配的不均衡、知识及其应用的不充分以及法律和制度的不合理。总而言之,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以空前速度丧失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面积以每年0.5×104km2的速度减少;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达87×104km2。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或受威胁种。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约为其总数的1/4,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这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森林的超量砍伐、草原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以及围湖造田、沼泽开垦、过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等,都导致野生生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甚至消失,影响到物种的正常生存。例如,过去北大荒(东北的沼泽湿地)曾出现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情景已随着大规模的农垦而消失。我国的脊椎动物由于这方面的原因而造成濒危或灭绝的物种,约占全部濒危或灭绝的物种的6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