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醉翁亭记

2020年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醉翁亭记

2020年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醉翁亭记
2020年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醉翁亭记

二、醉翁亭记

北宋·欧阳修知识梳理

一、重点实词

1.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山.行六七里

原意:山路,句中意:________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原意:翅膀,句中意:________

③杂然而前.陈者

原意:面前,句中意:________

(2)名词用作动词

名.之者谁

原意:名称,句中意:________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原意:快乐,句中意:________

2. 其他重点实词

(1)环.滁皆山也环:____________

(2)望之蔚然

..而深秀.者蔚然:____________

秀:____________

(3)峰回.路转回:____________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____________

(5)太守自谓.也谓:____________

(6)故自号.曰醉翁也号:____________

(7)醉翁之意.不在酒意:____________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____________

寓:____________

(9)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霏:____________

开:____________ (10)云归.而岩穴暝.归:____________

暝:____________

(11)晦明

..变化者晦明:____________

(12)野芳发

..而幽香芳:____________

发:____________

(13)佳木秀.而繁阴秀:____________

(14)四时.之景不同时:____________

(15)至于负.者歌于途负:____________

(16)行者休.

于树 休:____________ (17)伛偻提携....

伛偻:____________ 提携:____________

(18)临.

溪而渔 临:____________ (19)泉香而酒洌.

洌:____________ (20)山肴野蔌.

蔌:____________ (21)杂然而前陈.

者 陈:____________ (22)太守宴.

也 宴:____________ (23)宴酣.

之乐 酣:____________ (24)弈.

者胜 弈:____________ (25)觥.筹交错.

觥:____________ 错:____________

(26)苍颜.

白发 颜:____________ (27)颓然..

乎其间者 颓然:____________ (28)已而..

夕阳在山 已而:____________ (29)太守归.

而宾客从也 归:____________ (30)树林阴翳.

翳:____________ (31)游人去.

而禽鸟乐也 去:____________ (32)人知从.

太守游而乐 从:____________ (33)醉能同其乐.

乐:____________ (34)太守谓.

谁 谓:____________ 二、 重点虚词

1. 于?????①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②行者休于.

树 2. 而?????①而.年又最高 ②暮而.归 ③泉香而.酒洌 ④而.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 之?????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而不知太守之.

乐其乐也 三、句子翻译

1.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018黑龙江大庆,2017齐齐哈尔)

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018广西贺州、湖北十堰,2017四川广安)

4.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5.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2018四川成都)

6.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7.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8.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018重庆A卷)

9.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2017湖北荆门、贵州毕节)

四、内容探究

◎理解概括

1. 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情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2. 文中“人之乐”和“太守之乐”的“乐”分别是指什么?

◎写作技巧

3. 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统编课后“思考探究”)

4. 文章第2、3、4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统编课后“思考探究”节选)

◎人物形象

5.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本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醉翁”形象?

◎主旨情感

6. 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统编课后“思考探究”)

素养提升设问

7. 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金题演练

主旨相关

全国视野2019辽宁盘锦,山东枣庄

文言文比较阅读(12分)

【甲】《醉翁亭记》第2~4段

【乙】贞观九年,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②,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②稔(rěn):丰收。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树林阴翳.()

(2)百姓不堪.()

2. 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B. 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C. 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D. 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3.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分)

(2)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2分)

4. 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别概括欧阳修的为官之道与唐太宗的治国之道。(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二、醉翁亭记

知识梳理

一、1. (1)①沿着山路②像鸟张开翅膀一样③在面前

(2)取名、命名(3)以……为快乐

2. (1)环绕(2)茂盛的样子;秀丽(3)曲折、回环(4)居高面下(5)命名(6)起别号(7)意趣,情趣(8)领会;寄托(9)弥漫的云气;散开(10)聚拢;昏暗(11)或暗或明(12)花;开放(13)茂盛

(14)季(15)背,背着(16)休息(17)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18)靠近,到(19)清(20)菜蔬(21)陈列,摆开(22)设宴(以酒食待客)(23)尽兴地喝酒(24)下棋

(25)酒杯;错杂(26)容颜(27)倒下的样子(28)不久(29)回去(30)遮盖(31)离开(32)跟随,跟从

(33)欢乐(34)为,是

二、1. ①介词,从②介词,在

2. ①连词,表递进②连词,表修饰③连词,表并列④连词,表转折

3. 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指“欣赏山水的乐趣”③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三、1.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

2.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3.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4.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树林里弥漫的云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5. 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6. 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

7. 树林枝叶茂密成荫,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

8.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9.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四、1. 示例:滁州百姓爱戴太守,愿意跟随太守出游;太守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

2. 示例:“人之乐”的“乐”指游人“从太守游”之乐。“太守之乐”的“乐”指太守与民同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3. 示例:文章第1段,以“环滁皆山也”总起,仿佛是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然后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4. 示例:第2段写山中朝暮、四时景物变化之美,第3段写滁人游、太守宴,第4段写游归,主要探讨了几种乐的境界,点明太守是谁,收束全文。这三段是按照写景——写人——写“乐”的顺序写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5. 示例:本文塑造了一个悠然自得、豁达大度、宠辱不惊,简政爱民、与民同乐,极具社会责任感的“醉翁”形象。

6. 示例:本文中共出现了10个“乐”字,其中有7个集中在最后一段。归结起来,这些“乐”有:①山水之乐;②宴饮之乐;③禽鸟之乐;④滁人之乐;⑤太守之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

7. 示例: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景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有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怀。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的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

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心为民所系,关注民生,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金题演练

(12分)1.(2分)(1)遮盖(2)能忍受(每空1分)

【解析】“堪”可迁移到《〈论语〉十二章》中的“人不堪其忧”,意思是“能忍受”。

2. (2分)C【解析】根据句意“因此我每天早晚勤恳,只求清净无为,使天下不生事端”可知正确断句应为: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3. (4分)(1)(2分)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发”“秀”译对,语句通顺即可)

(2)(2分)君主能够实行清净无为,百姓怎会不安居乐业呢?(“清净”译对,语句通顺即可)

4. (4分)欧阳修:与民同乐。(2分)唐太宗:以人为本,清静无为。(2分)

【参考译文】【乙】贞观九年,唐太宗对周围的大臣说:“当年刚刚平定京城,宫中的美女、奇珍玩物,没有一个宫院不是满满的。可隋炀帝还是不满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加上东征西讨,竭尽所有的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弄得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因此我每天早晚勤恳,只求清净无为,使天下不生事端。从而做到徭役停罢,五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国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君主能够实行清净无为,百姓怎会不安居乐业呢?”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赏析(12)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同的方面: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抒发与民同乐、醉情山水之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是很可贵的。 异的方面:《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扩大胸襟,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直抒胸臆、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磊落情怀。《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之比较鉴赏 公元1045年(庆历五年),北宋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因倡议政治改革而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以“朋党专权”等莫须有罪名贬至邓州(今河南邓县)。同一年,欧阳修上书为范辨诬也遭奸佞打击,由河北转运按察使降为滁州太守。《醉翁亭记》(以下简称《亭》)就是欧阳修治滁年余写下的动人篇章。1406年,范仲淹应被贬岳州的滕子京之约,参照《洞庭晚秋图》,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岳阳楼记》(以下简称《楼》)。两位都出身贫寒,自幼丧父,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和庆历新政中又都为引为同志,其作品《亭》、《楼》堪为北宋写景散文的双璧。鉴赏《亭》、《楼》二文,竞相辉映:一边是秀丽的琅琊风光,水彩画似的,山美情溢;一边是雄浑的洞庭波色,油画似的,水美气壮。 1、《亭》《楼》二文同源于“民为邦本”的儒家进步传统,情雅品高。但《亭》袒露的是物喜心乐、忘却己悲的豁达情怀,《楼》推崇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太上忘情”的情操修养。 《亭》的文眼是首段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此时不超过39岁,却屡自称“翁”,亦幻亦真,亦梦亦醒,心明言醉。他痛心于国弱民穷,一生竭忠尽智,却落得个“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下场,因此“苍颜白发”,未老先衰,心理年龄大大超过了生理年龄。他面对“蔚然深秀”的林壑,身处“翼然临于泉上”的小亭,呼吸着山川田野的气息,融进滁人游众宾欢的境界,不禁暂时忘记了无罪遭贬的个人际遇,沉浸在众乐之中。醉翁之醉乃陶醉之“醉”,而非酗酒之“醉”。欧阳的酒量很小,“饮少辄醉”,可能与他的忧民思想有关。他目睹农民把种出的糯米交官府酿酒,豪绅之门酒香扑鼻,农民却买糟充饥,于是愧疚不已,深深慨叹:“我饮酒,尔食糟,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食糟民》)。他的目光关注着平民百姓,在醉翁亭上追随着与民同乐,难怪在太守醉之前栩栩如生地描写了滁人游众宾欢的情景。山林乐,众人乐,太守乐其乐。治滁年余,他在给梅尧臣的信中说:“小邦为政,期年粗有所成”。又在《丰乐亭记》中说:“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梅尧臣与欧阳修论诗时说到创作的佳境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六一诗话》)。“乐其乐”三字便蕴含着欧阳修的“言外之意”,此意便是:与民同乐。当然,封建社会是不存在桃花源的,但不念个人坎坷,追求与民同乐,这作为欧阳修的生活理想应该是无可非议的。如果把这种思想比做“秀而繁荫”的琅琊榆,那么那些敲骨吸髓的贪官污吏则是猥琐的狗尾草。 欧阳修为范仲淹辨诬曾上书仁宗,夸赞范是“天下至公之贤。”范文武双全,当年戍守西北,抵御西夏,连敌人都说他“胸中自有百万甲兵”。“燕然未勒归无计”、“将军白发征夫泪”,就是他这段戎马生涯的真实写照。如今他神游在岳阳楼上,一脉河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楼》关注的是“迁客骚人”,首先肯定滕子京贬至巴陵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政绩,然后把我们领进两种截然相反的湖光水色中,时而让我们“感极而悲”,时而让我们“喜洋洋者”,盘马弯弓,气势蓄足。正当我们触景生情,悲悲喜喜之际,笔锋又陡

醉翁亭记中考集锦(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题中考汇编(答案) (一)阅读全文第一段 1、欧阳修自号“醉翁”的原因是。 答案:饮少辄醉,年又最高。 2、此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醉翁亭”等景物。答案:琅琊山酿泉 3、“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答案:写出醉翁亭得名的缘由,为下文写醉情山水,与民同乐做铺垫。 4、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 答案:①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琅琊山;②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之上。 5、作者被贬滁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答案:表达作者寄情山水(热爱自然),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答案: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二)阅读全文第二、三段 1、分别概括文章第二、第三段的内容要点: 答案:第二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变化、四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乐趣。 第三段:写太守与滁人游乐、宴饮及醉归的场景。 2、文章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四时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答案: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风高霜洁,冬天水落石出。或者:野花、树木、风霜、水石。 3、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风光绮丽的自然美景之后,又在第三自然段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图画,请体会作者为什么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 答案: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治理有方有关,写这些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太守醉”,为下文的“众宾欢”“太守醉”做铺垫。 4、结合第三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醉能同其乐”中的“乐”包含的具体 ..内容。答案:①滁人游山之乐②众宾宴饮之乐③众宾游戏之乐 (三)阅读全文第四段 1、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太守、游人和禽鸟的快乐之因。 答案:⑴太守快乐之因:琅琊风景优美;愿意与民同乐(或:看到游人快乐)。⑵游人快乐之因:跟随太守游玩(或:自由自在的游玩)。⑶禽鸟之乐因:游人离开,树林空旷。 2、用自己的话概括“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中的“人之乐”的内容。 答案:①滁人游山之乐;②宾客欢饮之乐;③太守与民同乐之乐。(共3分,每个要点1分)3、太守为什么会“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陶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美丽的山景景色,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选题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题 (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12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2分) A.环滁/皆山也 B.而乐/亦无穷也 C.负者/歌于途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 (3)行者休于树于: (4)临溪而渔渔: 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 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2)暗(3)在(4)捕鱼 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2分,准确译出“意”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2分,准确译出“乐其乐”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12.(2分)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各1 分。) (二)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5—8题。(6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醉翁亭记》《醒心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题)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 (甲)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⑥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伛偻提携伛偻: (2)泉香而酒洌洌: (3)杂然而前陈者杂然: (4)则必即丰乐以饮即: 10.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临溪而渔则必即醒心而望 B.行者休于树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D.醒能述以文者君子深造之以道(《孔孟论学习》 11.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12.(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2分) (二)(13分) 9.(1)驼背,指老年人。(2)清。(3)错杂的样子。(4)就,靠近,到。 (4分。每小题1分) 10.B(3分)

2020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02 《醉翁亭记》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

《醉翁亭记》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2019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 【甲】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⑥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 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9.解释下面加线的词。(4分) (1)伛偻提携伛偻: (2)泉香而酒洌洌: (3)杂然而前陈者杂然: (4)则必即丰乐以饮即: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对比阅读《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下面就让我们来对两文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 相同点:两文作者欧阳修与范仲淹是同一时期的人,且身居高位,而且正是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才被贬,文章写于两人被贬之后,都是寄情于山水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不同点:《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主要突出一个“忧”字,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追求的是与民同乐,突出一个“乐”字,这两种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从写作手法上进行比较: 相同点: 1、两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写景时都注意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如《岳》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迹涯”这句话就充分抓住了水的那种波澜壮阔的特点,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那种宏伟的景象,再比如说《醉》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短短2句话就将早晚的景象描绘了出来,写出了山谷“晦明变化”的特点; 2、两篇文章都注意了骈散结合,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3、两篇文章都注意了动静结合,如《岳》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句话,描写了宁静的夜晚岳阳楼的景象,其中“静”字突出了夜晚的宁静,“浮光跃金”中“跃”又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两者相结合,就将夜晚宁静却又不乏生气的特点写了出来,《醉》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既写出了树林枝叶繁茂,又写出了鸟的叫声,给人以一种生动,不乏味的感觉; 4、两篇文章语言都很生动凝练,如《醉》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只有21个字,却将四季的景象都描绘了出来,且都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来写。 不同点:1、《岳》中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感觉,《醉》中一开始的景物描写则给人以一种九曲回肠的感觉,如第1节中“林壑尤美”中一个“尤”字,就将琅琊山从众多山中突出了出来,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中一个“闻”字就将读者从琅琊山带到了泉水,下文又从一个“峰回路转”由泉写到了泉上的亭,这样环环相扣,吸引着别人去往下看; 2、虽然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但《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且立意深刻,造词精警。读之,音调铿锵;思之,文情壮美。而《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醉翁用它叙事,则明快简洁;用它写景,则物美境幽;用它抒情,则深沉含蓄。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这些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飞升。 3、《岳阳楼记》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如课文开头两段,用概括的语言交待了写作缘由,进而引出岳阳楼景色特点以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观感,这是叙事。第3、4段,把岳阳楼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景物及“迁客骚人”或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益阳市(09湖南省)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D (2分) A.环滁/皆山也 B.而乐/亦无穷也 C.负者/歌于途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命名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暗 (3)行者休于树于:在 (4)临溪而渔渔:捕鱼 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2分,准确译出“意”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2分,准确译出“乐其乐”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 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各1 分。) 燕山区(09北京市)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1分) 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一筹莫展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1)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 (2)佳木秀而繁阴秀:滋长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 8、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分) 答: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温州市(09浙江省)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名之者谁取名(命名、题名、起名(2)野芳发而幽香香花(花) (3)朝而往,暮而归傍晚(黄昏、晚上)(4)弈者胜下棋 10、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 A、作亭者谁(的人) B、山间之四时也(的) C、行者休于树(从) 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綦江县(09重庆市)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就

九上《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及答案

— 一、《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嘻!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殍殣(piáo jǐn):饿死的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③敖仓:粮仓。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是时范文正领浙西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B.为术甚备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 C.及公私兴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发司农之粟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 (1)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2)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10.依据选文,回答问题。(4分)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和“C”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 ! (A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基础题)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 一.比较《醉翁亭记》和《楼记》 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复见 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 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9.[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 11.《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2.从《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 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_________ 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答: 3.“乐亦无穷”在选文第1段中指何而言? 答: 4.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三.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27、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并能运用。 3、能准确地说出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能熟练运用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文言词汇。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背诵全文。 (2)学会本课文言词汇。 2.难点: (1)能运用文章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准确阐述作者所的主要观点。 知识链接: 1、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2、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学法指导: 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2、重点关注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并适当仿写。 3、找出文中精炼、生动的语言,并写下赏析精彩语段的评论或阐述。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内容: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2013年《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中考试题·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三(一)文言文阅读回答10—14题。(11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⑴翳()⑵念() 11.翻译下面语句。(2分) 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甲】段写太守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叙事、更融入了和两种表达方式,表现出全文主旨。(2分) 13.【乙】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并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1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3分) 【答案】10.⑴翳:遮盖⑵念:考虑、想到 11.⑴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⑵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12.抒情议论 13.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积水空明”比喻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庭中月下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出作者陶醉于这种清幽宁静的月夜之中。 14.示例:相同:面对贬谪不沉沦,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表现出旷达情怀。不同:苏轼情感复杂,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 【湖南省长沙市】二(二)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醉翁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醉翁亭记》,完成9–12题。(共8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晦明变化理至易明B.风霜高洁附庸风雅 C.酿泉为酒腐草为萤 D.宴酣之乐行之有效 10.本文善用表示转接的词语标记语意转变,使文章脉络清晰。同学据此对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乎山水之间也 分析:“在乎”表示话题转变,由写景转换为抒情。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分析:“若夫”有举例的意思,转笔描绘四时之景。 C.至于负者歌于途 分析:“至于”有递进的意思,由景物转换到人事。 D.已而夕阳在山 分析:“已而”表示时间推移,暗示场景发生变化。 1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一句中的“翼然”不仅写出了亭的姿态,也写出了人的心情。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试分析“翼然”二字背后的心情。(2分) 答: 12.结合本文和下面链接材料的具体内容,说说两文所表达的“乐”有何不同。(2分)【链接材料】 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①,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②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③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④,未可与易也。”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一、通假字: 1、百废具兴()通(),解()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解 () 二、古今异义: 1、乃记之而去∕游人去而宾客从∕去国怀乡 古义()今义() 2、予观夫巴陵胜状 古义()今义() 3、宠辱偕忘 古义()今义() 4、进亦优,退亦忧 古义()今义() 5、浊浪排空 古义()今义() 三、一词多义: 1、水尤清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 以其境过清()明灭可见() 3、予观夫巴陵胜状() 4、南极潇湘()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9、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六、阅读材料,完成练习,探讨作者思想感情: (一)写作背景 1、《小石潭记》柳宗元参加过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到偏僻荒凉的永州、柳州。为了排解郁闷,便纵情于山水,写了很多山水游记,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心胸气度寄托在里面,本文便是其中一篇。 2、《岳阳楼记》1046年,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

3、《醉翁亭记》1045年,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府,在此期间,他没有悲伤,而是为百姓做事,颇有政绩。本文是作者上任滁州第二年写的。滁州风光秀丽,百姓民风淳朴,安于农事。欧阳修关心百姓,平时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自得其乐,将自己的失意抑郁压在山水与诗酒之乐中。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已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二)根据写作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三位作者都是同样的遭遇,但是,他们面对同样的遭遇,所表现出的态度是否一样呢,请完成下列表格: (三)1、对比三位古人的人生态度,你最欣赏哪一位?请说说你的理由? 2、如果你也像他们一样,遇到了比较大的挫折,你会怎样面对?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试题精选题 魏岗学校王泽维 (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12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2分) A.环滁/皆山也 B.而乐/亦无穷也 C.负者/歌于途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 (3)行者休于树于: (4)临溪而渔渔: 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 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2)暗(3)在(4)捕鱼 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2分,准确译出“意”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2分,准确译出“乐其乐”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12.(2分)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各1 分。) (二)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5—8题。(6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14题。(共8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甲】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乙】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丙】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临于泉上者临渊羡鱼临阵脱 逃身临其境 B.负者歌于途不负众望负荆请 罪如释重负 C.往来而不绝者连绵不绝弹尽粮 绝空前绝后 D.杂然而前陈者推陈出新慷慨陈 词新陈代谢 13.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理解:欧阳修因为山水而陶醉,所以更想饮酒,因为“酒”在他心中是最美的象征。【乙】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翻译: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理解:作者认为举行宴会,畅快喝酒最能表达心情,所以应该远离过于嘈杂的丝竹声。【丙】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翻译: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 理解:欧阳修以树林之静对比鸟儿之动。游人走后,鸟儿在林间鸣叫,体现出大自然是禽鸟乐园的特点。 14.欧阳修和苏轼虽遭贬谪,却能安然自适,寄情山水。结合上文和【链接材料】,完成下列题目。(共4分) (1)子瞻感到快乐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文集》。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庆历五年,范仲淹贬放邓州。第二年六月,腾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这样写成了。 二、文章思想内容 课文虽不足400字,但语言凝练,字字珠玑,文约而义丰。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简要记述了腾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起。第二部分包括二、三、四段,在概写洞庭湖景色的基础上,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的洞庭湖不同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因此产生的或忧或喜的心情。第三部分“率章显志”,作者正面阐述观点,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换负。这部分是全文的中心,前文叙事、写景、抒情都是为它作铺垫的。 课文除结构上很有特点外,在语言上也很有特点。它虽然是一篇散文,但很讲究句式的运用,散句、骈句、长句、短句、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 三、中考链接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 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元/则忧其君。 4、按原文回答。 ①下面两种情况分别源自“迁客骚人”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 “感极而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其喜洋洋”: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5、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表达作者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 6、选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 前者因个人的“得”而乐,这种乐以个人的进退得失外物好坏为转换,是以己之乐。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以天下兴亡为转移。 7、“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远大政治抱负,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和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8、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刷“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了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9、第③④段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悲和喜(以物喜,以己悲)的两种心情。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同时表达出作者的远大政治抱负。 11、下面一则链接材料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联系?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强调君王应该重视百姓,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以百姓为先为本,和百姓同甘共苦,即民本思想。表达出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换负,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12、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阐述你的看法。 应具备“古仁人之心”。 因为(1)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败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练就一颗坚强的心才能立于竞争前列。 (2)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发展年代,但是还会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立于国际强林之中。

醉翁亭记中考题汇总

醉翁亭记中考题 一.2004年广西靖西县 [甲](《岳阳楼记》)第五六段 [乙].(《醉翁亭记》第三段) (每题2分,共10分) 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 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9.[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文: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D 9、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10、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11、忧醉与乐12、先天……后天…… 二.2004年哈尔滨 醉翁亭记第二三段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时_________ 陈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乐亦无穷”在选文第1段中指何而言? 4.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时:季节陈:陈列,摆开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3.朝暮四时游玩之乐4.美丽的山间景色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三.2004年浙江温州 醉翁亭记第一二段 1.“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山之僧智仙也吾欲之南海,何如 B.名之者谁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C.朝而往,暮而归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晦明变化者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是:。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 1.欧阳修2.C 3.云归而岩穴暝风霜高洁4.①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展翅欲飞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寓在酒上。5.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四.2004年淮安市 (四)阅读《醉翁亭记》第一二三段,完成19—23题。(18分) 1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①饮少辄醉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