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诚信缺失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会计诚信缺失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会计诚信缺失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会计诚信缺失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会计诚信缺失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会计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出现了严重的会计诚信缺失问题,会计行业面临着诚信危机的严峻挑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迫在眉睫,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本文阐述了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最后提出了治理的途径。

【关键词】会计诚信危害成因途径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一)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离不开会计信息,各级政府了解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情况,进行经济决策和宏观指导管理,必须依靠真实的会计信息。而虚假的会计信息将影响关系国民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统计资料,误导国家长、短期发展计划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制定。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会计“诚信缺失”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失灵。

(二)增加交易费用

会计诚信问题的产生往往表现为公司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一方面,契约参与各方根据失真的会计信息做出的决策肯定不是最优的,造成一部分效率损失,另一方面,当会计信息可靠性变得不确定的时候,契约参与各方必然要付出额外搜集信息的成本,增加了交易费用。可见,会计信息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是减少交易费用的重要

举措,而如果出现会计诚信缺失的问题,就会增加交易费用,造成效率下降。

(三)滋生腐败

有些企业通过虚构或隐瞒收入,使利润虚增或虚减以达到增加收入或者逃税的目的。还有的企业将正常的经济活动取得的收入通过账外经营或私设小金库,使得销售收入不入账,从而任意支配这部分款项,这不仅容易产生公私不分,浪费国家资金的弊端,而且会导致经济犯罪,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会计制度的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超过了会计制度的调整速度,现有的会计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漏洞。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许多公司便利用这些空隙,实现企业的盈余管理。财会制度中的准备金、摊销方法、成本结转的方法等,比原制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并完全取决于企业领导和财会人员的意志,按权责发生制所设置的这些会计科目,为企业盈余管理创造条件,所以,会计制度的完善是我国会计诚信重塑的当务之急。

(二)法律实施的缺陷,失信打击力度不够

由于我国立法方面的缺陷,再加上司法方面的腐败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腐败的现象有时较为严重,执法环境令人担忧,法院判决得不到有效执行,造假者没有及时的得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