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加工利用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5.12 MB
- 文档页数:53
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煤的形成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堆积在湖泊、海湾、浅海等地方,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一种具有可燃性能的沉积岩。
煤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碳、氢、氧、氮、硫等元素。
在煤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有节奏的地壳运动和反复堆积,往往在同一地区形成很多煤层间隔堆积,每层煤都被岩石间隔开来。
由植物变为煤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菌解阶段,即泥炭化阶段。
当植物堆积在水下被泥砂覆盖起来的时候,便逐渐与氧气隔绝,由嫌气细菌参与作用,促使有机质分解而生成泥炭。
通过这种作用,植物遗体中氢、氧成分逐渐减少,而碳的成分逐渐增加。
泥炭质地疏松、褐色、无光泽、比重小,可看出有机质的残体,用火柴烧可以引燃,烟浓灰多。
(2)煤化作用阶段,即褐煤阶段。
当泥炭被沉积物覆盖形成顶板后,便成了完全封闭的环境,细菌作用逐渐停止,泥炭开始压缩、脱水而胶结,碳的含量进一步增加,过渡成为褐煤,这称为煤化作用。
褐煤颜色为褐色或近于黑色,光泽暗淡,基本上不见有机物残体,质地较泥炭致密,用火柴可以引燃,有烟。
(3)变质阶段,即烟煤及无烟煤阶段。
褐煤是在低温和低压下形成的。
如果褐煤埋藏在地下较深位置时,就会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使褐煤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主要是水分和挥发成分减少,含碳量相对增加;在物理性质上也发生改变,主要是密度、比重、光泽和硬度增加,而成为烟煤。
这种作用是煤的变质作用。
烟煤颜色为黑色,有光泽,致密状,用蜡烛可以引燃,火焰明亮,有烟。
烟煤进一步变质,成为无烟煤。
无烟煤颜色为黑色,质地坚硬,有光泽,用蜡烛不能引燃,燃烧无烟。
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前景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
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成为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
一、煤炭资源利用现状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匀。
煤炭的利用与加工教案。
一、煤炭的基本知识煤炭是一种含碳量高的矿物质。
其是由旧时期地球的植物所积累而来的,经过长时间而形成了如今的煤炭岩。
煤炭岩中所含的有机质不同,从而形成了褐煤、烟煤、煤炭等不同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煤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煤炭是重要的能源资源。
其在人类的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燃料、化学原料以及其他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原料。
煤炭的利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能源需求,而且还可以减少对其他能源资源的依赖。
二、煤炭的利用煤炭的利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火力发电和工业原料。
其中火力发电是其最基本的利用方式,而工业原料则应用范围更广。
在工业中对煤炭的应用涉及到钢铁、化学、建筑等方面。
1、火力发电火力发电是煤炭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煤炭作为一种便宜的能源资源,其供应稳定而且方便,所以被广泛使用。
使用燃煤发电可以杀死很多麻烦:例如,它可以迅速满足新工厂和社区等电力需求,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新的机会。
煤炭在时代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2、工业原料煤炭除了用作发电外,还可以作为工业原料。
由于其含碳量较高,所以在制备化学原料时被广泛利用。
例如,煤制气可以用来制备化学原料(例如甲醇)和非常纯净的燃料(例如天然气)。
此外,煤焦油可以作为颜料、医药品、杀虫剂、农药等生产过程中的原料。
三、煤炭的加工尽管煤炭在使用中有多种好处,但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可避免。
煤炭的加工技术,在减少环境损害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煤炭加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而且可以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益。
煤炭的加工主要分为:煤制气、燃煤洗选、干馏蒸汽、烟煤精选、褐煤干法加工等。
煤制气通常是采用汽化和气化两种方式进行的。
燃煤洗选则是将煤在物理或化学方法下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灰烬。
干馏蒸汽则是分离煤中含氮化合物、化合物、硫化物等物质。
褐煤干法加工则主要是将煤置于自然通风区域内,使用热空气循环进行燃烧,以分离出煤和水。
同时,对煤炭的加工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环境问题。
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概述煤炭资源的重要性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扮演着全球能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煤炭资源的类型煤炭资源可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和变质煤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煤炭适用于不同的用途,其燃烧性能、能量含量和环境影响也存在差异。
煤炭资源的开发煤炭勘探与储量评估煤炭资源的开发首先需要进行煤炭勘探和储量评估工作。
通过地质勘探、钻探等手段,确定煤炭的储量、质量和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煤炭的采选工艺煤炭的开发过程主要包括采矿和选煤两个环节。
采矿是指通过地下或露天开采将煤炭从地下取出的过程,选煤是指对采出的煤炭进行粉碎、筛分和洗选等工艺,提高煤炭的利用价值。
煤炭的转化与加工煤炭的燃烧性能和环境影响等因素限制了其直接利用的范围。
因此,煤炭资源的开发还包括煤炭的转化与加工过程。
煤化工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合成天然气等产品,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
煤炭资源的利用煤炭的燃烧利用煤炭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资源,主要通过燃烧的方式进行利用。
煤炭的燃烧可以为工业生产、供暖、发电等领域提供能源,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影响。
煤炭的清洁利用为了减少煤炭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煤炭的清洁利用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通过先进的燃烧技术、煤气化技术和煤炭洗选技术等手段,可以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有害物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煤炭的非燃烧利用除了燃烧利用,煤炭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如化工、建材和冶金等。
利用煤炭制取化学原料、生产水泥和钢铁等产品,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效益。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煤炭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为了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煤炭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采取科学合理的开采方式,控制煤炭开采的规模和速度,同时加强煤炭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
实施煤炭深加工与高效利用技术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煤炭的采掘和利用方式一直存在很多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为了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我国积极推进煤炭深加工与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实施。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这一主题。
一、煤炭深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煤炭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传统的煤炭开采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如矿井开采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煤炭资源的短缺等。
因此,发展煤炭深加工技术成为了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已经在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煤炭化学品生产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煤炭深加工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二、煤炭深加工技术的关键技术与瓶颈煤炭深加工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关键技术和瓶颈。
比如,煤炭气化技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设备运行稳定性需要大幅提高;煤炭液化技术在催化剂选择、反应条件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
如何突破这些关键技术和瓶颈,实现煤炭深加工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煤炭深加工技术的应用前景煤炭深加工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煤炭气化技术可以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生产出天然气、合成油等清洁能源;煤炭液化技术可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煤炭深加工技术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四、煤炭高效利用技术的实施效果煤炭高效利用技术的实施效果显著。
通过深加工技术,煤炭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大幅提升。
同时,减少了煤炭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
总体来看,煤炭高效利用技术的实施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五、煤炭深加工与高效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煤炭深加工与高效利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推广和应用。
在技术方面,将加大对煤炭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在方面,将出台更多支持煤炭深加工与高效利用技术发展的,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力度。
煤炭深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煤炭深加工废弃物是指煤矸石、煤灰、煤渣、煤矿废水等在煤炭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固体、液体、气体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对煤炭深加工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
可以通过将煤矸石进行选矿、磁选、浮选等处理过程,提取出其中的煤质成分,用于燃料或者化工原料。
还可以通过对煤矸石进行热解、气化等工艺,将其转化为合成气、液态燃料等高效能源。
煤矸石还可以用于填充材料、建筑材料等方面,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对于煤灰的综合利用,可以将其用于水泥、混凝土、陶瓷等建筑材料的生产,起到增强材料强度、改善材料性能的作用。
还可以将煤灰用于土壤改良和农作物生长促进剂,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
还可以将煤灰用作填充材料,制作煤灰砌块、煤灰制砖等环保建材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某些特殊的煤灰,如硅铝质煤灰,还可以用作催化剂、吸附剂等高附加值材料。
对于煤渣的综合利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砖石、陶瓷、铝铁酸盐等建材产品。
还可以将煤渣与煤矸石或其他废弃物进行混合利用,制作成煤渣砌块、煤渣砖等环保建材,解决城市土地资源匮乏和环境问题。
煤渣还可以作为填充材料,用于道路建设、固化底泥等方面。
对于煤矿废水的综合利用,可以采用生物除磷、生物除氮、生物降解有机物等生物处理技术,将煤矿废水处理成可再利用的清水。
还可以利用煤矿废水中的金属元素或盐类,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煤炭深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可以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促进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加工中的新型多功能化利用研究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炭加工中的新型多功能化利用研究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从煤炭清洁利用、高效转化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1. 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主要的技术包括煤炭洗选、煤气化和液化等。
1.1 煤炭洗选技术煤炭洗选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煤炭中的杂质,提高煤炭质量的过程。
煤炭洗选可以有效降低煤炭中的硫分、灰分等有害成分,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近年来,随着选煤技术的不断发展,选煤设备的大型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煤炭洗选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1.2 煤气化技术煤气化是将煤炭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其主要产物为合成气(syngas),即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
煤气化技术具有高效、清洁的特点,可以有效降低煤炭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正在努力提高煤气化技术的转化效率和气体产物质量,以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
1.3 煤液化技术煤液化是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煤液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降低煤炭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近年来,随着煤液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煤炭液化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
2. 煤炭高效转化技术煤炭高效转化技术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实现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
目前,主要的技术包括超超临界发电、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等。
2.1 超超临界发电技术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是利用煤炭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发电机组发电的过程。
该技术具有热效率高、煤耗低、排放低等优点,可以实现煤炭的高效利用。
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一批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并在建的机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2.2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技术是将煤炭进行煤气化,然后利用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驱动燃气轮机发电的过程。
煤的加工与提纯方法及应用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然而,煤的天然状态并不适合直接使用,因此需要进行加工与提纯,以便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煤的加工与提纯方法及其应用。
一、煤的加工方法1. 粉煤加工:粉煤是煤炭经过破碎、磨碎等工艺加工后得到的煤粉。
粉煤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和燃烧速度,适用于工业锅炉、发电厂等领域。
粉煤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破碎、磨煤、分级等步骤。
2. 煤气化:煤气化是将煤炭在高温、高压和缺氧条件下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过程。
煤气化可以得到合成气、合成油等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等领域。
煤气化的方法主要包括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煤浆气化等。
3. 煤液化:煤液化是将煤炭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液态燃料的过程。
煤液化可以得到煤油、柴油等产品,适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燃料等领域。
煤液化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煤液化、间接煤液化等。
二、煤的提纯方法1. 煤的洗选:煤的洗选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煤中的杂质和灰分去除,提高煤的热值和燃烧效率。
常见的煤的洗选方法包括重介质分选、浮选、磁选等。
洗选后的煤炭适用于发电、冶金等领域。
2. 煤的脱硫:煤炭中的硫分会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需要对煤炭进行脱硫处理。
常见的煤的脱硫方法包括湿法脱硫、干法脱硫等。
脱硫后的煤炭适用于环保要求较高的领域。
三、煤的应用1. 发电:煤炭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电力来源之一。
通过燃烧煤炭产生的蒸汽驱动涡轮机发电,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煤炭发电具有成本低、供应稳定等优势,是许多国家的主要发电方式之一。
2. 冶金工业:煤炭在冶金工业中广泛应用。
煤炭可以作为还原剂用于冶炼金属,如炼铁、炼钢等过程。
同时,煤炭还可以提供高温热能,用于熔炼、烧结等工艺。
3. 化工工业:煤炭可以通过煤气化、煤液化等方法得到合成气、合成油等化工原料。
这些化工原料可以用于合成石化产品,如合成氨、合成甲醇、合成乙烯等。
第01次课选煤概论一、中国的能源现状及煤炭洗选加工的重要性中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富煤、少气、缺油”,其中煤炭占一次性能源的75%,这个客观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
原煤在形成过程中混入了各种矿物杂质,在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又混入了顶板和底板的岩石及其他杂物。
而经过洗选加工:①排弃了大量矸石,除去原煤中的杂质,可减少铁路的无效运输;②降低煤炭的灰分和硫分,可以降低燃煤对大气的污染,保护环境;③提高煤的发热量。
二、常用的选煤方法和依据选煤就是将煤炭和矸石分开,从而获得质量不同的产品的过程。
自然界中,不同的固体矿物一般都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原煤中,煤炭和矸石经过选矿过程之所以能彼此分开,其基本依据是矿物的各种物理性质,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化学性质所存在的差异。
直接与选矿有关的矿物性质主要有密度、润湿性,磁性。
密度是重选的依据;润湿性是浮选的依据;磁性是磁选的依据。
因此:选煤所涉及的分选方法主要有:重选、浮选、磁选。
三、选煤的三个基本过程煤炭的分选加工一般是在选煤厂进行的,不论选煤厂规模的大小,一般都包含以下三个最基本的工艺过程。
(1) 煤炭分选前的准备作业。
包括原煤的破碎、筛分等工序。
本过程的目的:①使煤炭和矸石単体分离;②将原煤粒度处理至分选设备的粒度上限以下;③为下一步的选矿分离创造适宜的条件。
(2) 分选作业。
分选作业就是借助重选、浮选、磁选或其他的选煤方法将煤炭和矸石彻底的分离开,为进一步得到最终的精煤产品做准备。
(3) 选后产品的处理作业。
这个过程包含各种精矿、尾矿的脱水作业,细粒物料的沉淀浓缩过滤以及洗水澄清、循环复用。
四、选煤机械对机械的了解,必须从基本原理、基本结构、技术参数、安装与测试、操作和维护六个方面进行。
基本原理是指设备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基本结构是指设备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大致起什么作用;技术参数是指与工艺相关的(比如)各种数值;维护指易损件和注油。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现状及发展第一部分概述一、煤炭深加工与利用(又称:煤炭化学工业、煤炭综合利用;洁净煤技术)的含义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系指从煤炭的开采就使用洁净技术,以煤炭为原料经化学加工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及化学产品的全过程。
其中尤以煤的气化、液化、焦化和煤焦油加工,电石乙炔化工、C1化工、炭素产品和多环芳香族化合物的制取为最主要过程,并被称作煤化工。
二、煤化工的特点和制约因素根据煤化工所包括的上述内容,所以我国煤化工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国际能源生产、消费和国内产业政策、特别是环境政策的更易现状和煤化工生产本身特点的制约。
故而,煤化工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
(一)煤化工的特点1.基础研究的多学科煤化工的基础研究具有典型的跨学科性质,涉及到的主要学科有: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分析、电化学、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检测与控制、生物工程和岩相学等。
2.开发研究多技术煤化工技术开发要形成具有效益的产业链,必须经过初级、二次和深度加工过程,其中涉及到众多的物理、化学、工程、材料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等。
如要实现煤炭-电力-转化-加工型的能源化工,其技术就更为复杂,装置就更为密集。
3.工业生产的大投资由于技术密集、环保要求严格和经济生产规模大,煤化工的工业化生产需要巨额投资。
几种煤化工产品的经济生产规模为:合成氨、甲醇30万吨/年;炼焦45万~90万吨/年;焦油加工15万~20万吨/年;加压气化制城市煤气150万立方米/天(二) 煤化工发展的制约因素1.能源供需关系与环境保护要求能源供需变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直接制约着煤化工的技术发展,这一点可从下面介绍的煤化工发展历史和当今世界煤化工的发展方向看出。
有美国学者认为,净煤计划可以实现能源保证和环境质量并存。
2.价格与市场石油价格的持续不稳定抑制了煤化工新技术的开发,相对廉价的石化产品又影响了煤化工产品的市场。
只有拥有很大的国内市场与不断发展的工业和技术基础才能建设大型的煤化工企业。
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方案一、实施背景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但其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也带来了大量的伴生资源,如煤矸石、煤层气、煤制油等。
这些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一直是煤炭行业和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煤炭伴生资源的利用率仍然较低,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开展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对于促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原理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方案主要是通过对煤炭伴生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具体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煤炭矸石综合利用。
将煤炭矸石进行洗选、筛分、磨碎等加工处理,生产出建筑材料、路基材料、水泥原料等产品。
2. 煤层气综合利用。
采用先进的煤层气开采技术,实现煤层气的高效开采和利用。
同时,还可以将煤层气转化为液态燃料、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3. 煤制油综合利用。
采用煤制油技术,将煤炭转化为液态燃料和化学品,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制定方案。
根据煤炭伴生资源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方案。
2. 建设加工设施。
根据方案要求,建设相应的加工设施,包括煤炭矸石加工设施、煤层气开采设施、煤制油设施等。
3. 实施加工处理。
对煤炭伴生资源进行加工处理,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
4. 推广应用。
将生产的产品推广到市场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四、适用范围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方案适用于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伴生资源,包括煤矸石、煤层气、煤制油等。
五、创新要点1. 采用先进的加工处理技术,实现煤炭伴生资源的高效利用。
2. 推广应用煤层气和煤制油技术,实现煤炭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3.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保证加工处理过程中环保和安全。
六、预期效果1. 实现煤炭伴生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推动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发展。
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方案一、实施背景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但其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伴生资源,如煤层气、煤矸石、煤泥等。
这些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提高煤炭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目前,我国煤炭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利用率低、技术水平不高、环保问题突出等。
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项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方案,以推动煤炭行业的产业结构改革。
二、工作原理该方案主要通过对煤炭伴生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煤层气的综合利用:通过采用先进的煤层气开采技术,将煤层气抽采出来,并进行净化、压缩等处理,生产出高品质的燃气、化工原料等产品。
2.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通过对煤矸石进行粉碎、筛分等加工处理,将其转化为建筑材料、水泥等高附加值产品。
3. 煤泥的综合利用:通过对煤泥进行脱水、浓缩等处理,将其转化为煤炭粉末、煤质颗粒等高附加值产品。
三、实施计划步骤该方案的实施计划步骤如下:1. 建立煤炭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中心,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2. 加强对煤层气、煤矸石、煤泥等伴生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3. 推广使用先进的煤层气开采技术,提高煤层气的开采效率和质量。
4. 加强对煤矸石和煤泥等伴生资源的利用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5. 加强环保措施,确保煤炭伴生资源的加工和利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适用范围该方案适用于我国煤炭行业中产生的伴生资源,包括煤层气、煤矸石、煤泥等。
五、创新要点该方案的创新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化技术研发,推广使用先进的煤层气开采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
2. 加强环保措施,确保煤炭伴生资源的加工和利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建立煤炭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煤炭洗选加工工艺煤炭洗选加工工艺是煤炭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提高煤的品质和使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选煤概论及选煤基础知识,包括煤的基本性质、煤的产地和分类、煤的洗选原理和工艺流程等内容。
选煤概论选煤是指将煤中的杂质(如泥、石和铁等)去除,提高煤的品质和使用价值的一种技术方法。
它可以分为干选和水选两种方法。
干选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去除杂质,水选则是使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杂质。
与干选相比,水选更加适用于含泥的煤。
煤的基本性质煤是一种天然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硫和少量氮组成,它具有高热值、易燃、易挥发和高碳含量等特点。
根据其热值和品质,煤可以分为无烟煤、贫瘠煤、焦炭和烟煤等不同等级。
煤的中成分对其选择性分离具有重要影响。
其中,挥发性、灰分和硫分是评价煤质的主要指标。
行业中多采用国家标准确定的挥发分、灰分和硫分的数值来评价煤质。
煤的产地和分类煤炭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分布在世界各地。
根据其地理位置和地质时代,煤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暖温带煤、深埋煤、煤中腹煤、煤极煤等,不同的煤类别其物理和化学特性不同。
煤的洗选原理煤的洗选原理是基于煤与矿物质的密度、表面性质差异利用物理原理实现。
采用物理方法选别煤炭时,一般会选择分布在煤炭和矿物质之间的密度分区进行切分选别。
有的还可以利用煤熔融、水力等的特性,制成合金、渣和煤气等产品,实现对煤和矿物质等的选择性分离。
煤的洗选工艺流程煤的洗选工艺流程包括原煤处理、煤浆制备、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处理等步骤,具体流程如下:1.原煤处理:原煤经过去渣处理,包括除灰、除尘、粉碎等工艺。
2.煤浆制备:将原煤加入水中搅拌,使其形成煤浆。
3.煤浆处理:将煤浆进行初步分级处理,分离出粗煤、中煤和精煤。
4.重洗、筛分和浮选:将精煤进行多重洗涤、筛分和浮选等工艺来使得其品质更好。
5.煤矸石处理:将中间产品、废渣等再利用,降低矿山排放的危害。
煤炭洗选加工工艺是现代煤炭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简述煤的加工方法及原理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加工方法主要有煤的机械加工、煤的物理加工、煤的化学加工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煤的加工方法及原理。
1. 煤的机械加工方法:煤的机械加工主要包括煤的粉碎和筛分两个过程。
粉碎是将原始煤强制破碎为适合燃烧或进一步加工的粒度,筛分是根据不同颗粒大小将粉碎后的煤进行分类。
粉碎的原理是利用机械力对煤进行破碎。
常见的粉碎设备有破碎机、磨粉机等。
破碎机通过锤头或者辊筒等对煤进行打击和压碎,从而将煤破碎为所需的颗粒度。
磨粉机则通过高速旋转的磨盘对煤进行摩擦和研磨,使煤颗粒更加细化。
筛分的原理则是利用筛网的孔径大小将粉碎后的煤进行分类。
筛分设备主要包括振动筛、旋流筛等。
振动筛利用振动力将煤颗粒按照不同大小分离,而旋流筛则通过离心力将较大的煤颗粒与较小的煤颗粒分开。
2. 煤的物理加工方法:煤的物理加工主要包括煤的浮选、重介质分选和干选等。
这些方法主要是根据煤的物理性质(密度、颗粒大小等)进行分选和提纯。
浮选是利用煤与水的亲疏性差异来进行矿石的分离。
煤中的有机质与无机质密度差异较大,所以在浮选过程中,通过添加浮选剂(如黄原胶、二甲基二硫醚等)使煤颗粒形成气泡,从而将煤颗粒浮到水面,使其分离出来。
重介质分选是利用煤与介质密度差异进行分选。
通过密度大于1的介质(如重液、重液石)将煤颗粒分离,较重的煤颗粒沉入介质中,较轻的煤颗粒浮在介质上方。
这个方法适用于分选粒度较大的煤。
干选是利用煤颗粒的颗粒度和密度差异进行分离。
通过利用风力或离心力将煤颗粒按照不同大小进行分离。
干选一般适用于颗粒度小、密度轻的煤。
3. 煤的化学加工方法:煤的化学加工主要是将煤进行热解、气化和液化等过程,转化为燃料气、燃煤油或燃煤酮等能源产品。
煤的热解是指高温条件下煤分子发生裂解和重组,产生燃烧气体和焦炭。
煤的热解可以分为干热解和湿热解两种方式。
干热解是指将煤在高温(500-1000)下进行加热,使煤分子发生裂解,生成燃烧气体和焦炭。
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推进,煤炭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煤炭开采和利用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为了推动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产业结构改革,实现煤炭共伴生资源的加工与综合利用。
二、工作原理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将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伴生资源进行加工和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降低环境污染。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资源调查与评估:对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伴生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
2. 加工与转化:根据伴生资源的特性,采用适当的加工技术,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
例如,通过煤矸石的洗选和分选,可以获得高品位的煤炭和煤矸石粉煤灰等产品。
3. 综合利用:将加工后的伴生资源应用于相关领域,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例如,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生产建筑材料,可以替代部分水泥和砂浆的使用。
4. 环境治理:通过加工与综合利用伴生资源,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同时,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对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制定方案:根据煤炭开采区域的特点和伴生资源的情况,制定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
2. 资源调查与评估:对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伴生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确定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
3. 技术研发与示范: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工作,提高伴生资源的加工和利用效率。
同时,在煤炭开采区域建设示范项目,推广先进的加工技术和综合利用方案。
4.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财政资金和金融支持,鼓励企业开展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
5. 监测与评估:建立监测体系,对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
四、适用范围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方案适用于煤炭开采区域,特别是煤矿附近的地区。
浅谈煤炭深加工利用过程及环保问题摘要:煤不仅可作为燃料,许多工业也离不开它。
深加工的煤炭包括煤炭的气化、煤炭的液化、煤炭的焦化等。
煤炭加工利用一方面提高了煤炭的利用效率,另外在利用的过程中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煤炭焦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环境问题一、煤炭深加工转化过程引起的环境问题1.1煤气化过程的污染排放1.1.1气化废水的来源及特性在煤的气化过程中,煤中含有的一些氮、硫、氯和金属,在气化时部分转化为氨、氰化物和金属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的甲酸,甲酸和氨又反应生成甲酸钱。
这些有害物质大部分溶解在气化过程的洗涤水、洗气水、蒸气分流后的分离水和贮罐排水中,一部分在设备管道清扫过程中放空。
与炼焦相比,气化对环境的影响要小得多。
1.1.2气化废气的来源及特性废气主要来源于煤气化过程中的几个部分粉尘污染,主要是将煤炭进行破碎的时候出现的粉尘飞扬,主要集中在煤场仓库以及气化原料准备阶段。
有害气体的污染,液化气虽然在密闭的反应炉内生产,但是在提炼过程中,必可避免的话产生工业废弃以及煤气的泄漏及放散。
再者,对煤炭设备进行检修时需要对设备进行鼓风、放空,尤其是煤气炉加煤装置的煤气泄漏造成的污染较为突出,这些过程都或多或少的直接向大气放散不少的煤气。
有害物质在冷却净化处理过程中,随着循环水进人沉淀池和水塔里面,随着水汽的蒸发逸到大气层中。
1.2煤液化过程的污染排放煤碳的液化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大类。
煤直接液化时,煤经过加氢反应,所有异质原子基本被脱除,也无颗粒物,回收的硫可变成元素硫,氮大多转化为氨。
煤间接液化时,催化合成过程中排放物不多,未反应的尾气(主要是CO)可以在燃烧器中燃烧,排出的废气中NOX和硫很少,没有颗粒物生成。
因此煤的液化对环境的影响非常的轻微。
煤液化过程的污染物主要是液化残渣,它是一种高碳、高灰和高硫的物质,在某些工艺中占到液化原煤总量的40%左右,需进一步进行处理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