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正常参考范围调查
- 格式:pdf
- 大小:155.37 KB
- 文档页数:2
健康婴儿血清胱抑素C参考值范围的探讨莫海岸【摘要】目的调查健康婴儿血清胱抑素C(Cys C)浓度的参考值范围.方法 1 622例健康婴儿分为3组:Ⅰ组(出生0~30 d)572例,Ⅱ组(31~90 d)460例,Ⅲ组(91~360 d)590例,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婴儿血清Cys C浓度水平,比较各组婴儿血清Cys C浓度水平的差异.结果 (1)3组婴儿不同性别血清Cys 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血清Cys 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水平最高,随着婴儿年龄增长,其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Ⅲ组水平最低.结论不同年龄的健康婴儿血清Cys C浓度不同,年龄为0~30 d、31~90 d、91~360 d的婴儿Cys C水平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06~2.70 mg/L、0.84~2.36 mg/L、0.68~1.87 mg/L.【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2(034)004【总页数】2页(P484-485)【关键词】健康婴儿;血清Cystatin;C;免疫比浊法;参考值范围【作者】莫海岸【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河池市,54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7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碱性非糖基化蛋白质,编码Cys C的基因位于人第20号染色体上,属“管家基因”表达产物,机体内有核细胞均产生Cys C,产生恒定,并可全部经肾小球自由滤过,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并降解,Cys C循环水平很少受非肾性因素的影响,符合理想肾小球滤过率指标的要求。
婴儿由于全身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极易发生多系统、多器官并发症,其中肾脏受累比较多见,Cys C是判断肾脏受损害较早较可靠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对健康婴儿期血清Cys C浓度参考范围作出调查,为临床对婴儿肾脏疾病提供诊断依据,现报告如下。
血清胱抑素C测定的临床意义及方法学进展在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中,血清肌酐、尿素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是最常用的指标。
由于以上指标尚存诸多不足,故人们一直在寻找新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指标。
胱抑素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可由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
循环中的胱抑素C仅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
血清胱抑素C浓度在作为肾功能试验时优于血清肌酐浓度。
至于胱抑素C测定的方法学,已有快速、简便且可自动化的“颗粒加强免疫比浊法”的最新报道,使血清胱抑素C测定的广泛临床应用成为可能。
胱抑素C(Cystatin c)由Grubb等首先报道其血清浓度与GFR密切相关,可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指标[1]。
近年来有关胱抑素C测定的临床应用及方法报道日渐增多,本文就胱抑素C的结构与功能,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内源性标志物及方法学进展作一综述。
1 胱抑素C的结构与功能胱抑素C,以前也被称为γ-微量蛋白及γ-后球蛋白,是一种低分子量、碱性非糖化蛋白质,分子量为13KDa,由1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一种分泌性蛋白质。
细胞先合成一个带信号肽的前体蛋白,编码胱抑素C的基因位于人类第20号染色体,大约为4.3Kb,包含3个外显子,基因上游45-50核苷酸处为“TATA盒样”序列(ATAAAA)。
胱抑素C 基因5′-侧翼区GC含量较高,转录起始位点上游400bp序列的G+C>70%,富含GC 的“岛”也包括外显子1及内含子1、5′侧的一部分,整个富含GC“岛”约900bp,G+C 含量为73%。
此区域CpG/GpC比值接近于1,因此此区CpG是非甲基化的。
在胱抑素C基因5′侧翼1Kb序列中发现了2个“GC盒”(GGGCGG),此区也发现了增强子核心样序列(GTGGAAGG)。
由以上可见,胱抑素C基因5′侧翼序列与“看家基因”的启动子区具有相同的特性,即缺乏典型的“CAAT盒”、富含GC、有与转录因子Spl结合的“GC 盒”。
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在肾损害病人中的临床意义赵万涛;王莹【期刊名称】《哈尔滨医药》【年(卷),期】2004(024)005【摘要】目的进一步证实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评价肾脏功能方面的价值。
方法用酶免法检测52例肾脏损害患者的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浓度,并同时测定其血清β2-MG、尿素、肌酐、肌酐清除率和24小时尿蛋白。
结果肾脏损害患者血清Cystatin C(r=-0.6,P<0.001)、血清β2-MG(r=-0.6,P<0.001)、血清肌酐(r=-0.65,P<0.001)与肌酐清除率有良好的相关性。
结论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较β2-MG、尿素、肌酐、肌酐清除率更敏感、更特异地反映肾脏功能,Cystatin C将成为临床医生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依据。
【总页数】2页(P1-2)【作者】赵万涛;王莹【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3004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相关文献】1.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J], 蒙开喜2.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在糖尿病肾损害治疗监测中的作用 [J], 邱谷;戴世荣;陈红梅3.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尿β_2 -微球蛋白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 [J], 王晓;朱均权4.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对冠心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 [J], 王全义;李志强5.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意义 [J], 代俊合;姚雪曼;刘晓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胱抑素C一简介胱抑素C( cystatin c Cys-C): 也被称为γ-微量蛋白及γ-后球蛋白。
Cys-C是低分子量非糖化碱性蛋白质,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中的一种,为122个氨基酸组成的非糖化基蛋白,其分子量为13.3 KD,能在所有的有核细胞内以恒定速度持续转录与表达,无组织特异性,故可在体内以恒定速度产生,它是一种分泌性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以脑脊液和精液中水平最高,尿液中水平最低,可调节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参与细胞外基质(ECM)产生和降解的动态平衡,参与细胞内外蛋白水解的调控,保护细胞免受不适当的内源性或外源性蛋白酶水解。
产生速率恒定,不受年龄、体重、性别、肿瘤、内分泌疾病、炎症等因素影响。
二生理特性胱抑素C分子量小,其等电点高,在血液环境中带正电荷,故不受肾小球滤过膜的孔径屏障和电荷屏障的影响,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而被清除,完全被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并在细胞内降解,不重新回到血液中,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也不分泌Cys-C到管腔内,因此其血清浓度主要由肾小球滤过率(GFR)决定。
三临床价值血清Cys-C是理想的反映GFR的内源性标志物。
正常情况下Cys-C在血清含量为<1.55 mg /L,当肾功能受损时,Cys-C在血液中浓度随GFR的变化而变化。
Cys-C唯一的排泄器官是肾脏,具有经肾小球自由滤过,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并分解代谢,而不被肾小管分泌的特点,所以Cys-C成为较理想的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内源性标志物,对于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当肾脏出现轻微损伤时Cys-C就会升高,所以Cys-C是反映GFR的理想内源性标志物。
BUN首先被作为肾功能的评价指标,但它不符合内源性GFR标志物的要求,当GFR减少到正常值的40%以前,BUN水平升高缓慢,并且与外源性(来源于蛋白质摄入)及内源性(来源于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胃肠出血等)的尿素负荷大小有关。
BUN是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氨在肝脏经鸟氨酸循环生成的代谢产物,经肾小球滤过,并且40%~60%被肾小管重吸收入血,只有当60%~70%肾单位功能受损时,BUN才会明显升高。
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正常值在5-15μmol/L之间。
但不同医院采用的不同检测方法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具体数值需要参考化验单上的标准。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类含硫代谢产物,是人体维生素B6、B12及叶酸的代谢产物。
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增高,常可反映其相应的维生素缺乏,其在高血压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中属于独立的危险因子。
具体解释如下:
-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饮食、生活习惯等。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会有所升高。
-性别也会影响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女性通常比男性略高一些。
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如缺乏维生素B6、B12及叶酸等,会导致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正常值在5-15μmol/L之间,这是一个参考范围,具体的数值可能因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时,需要参考化验单上的标准。
-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不仅反映了维生素的缺乏,还可能成为高血压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因此,定期进行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正常值在5-15μmol/L之间,但具体数值可能因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学诊断、治疗依据或指导建议。
请您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切勿盲目用药或治疗,如遇病情变化或感觉任何不适,建议您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可线上咨询医生,或者去线下医疗机构就诊。
胱抑素C临床意义自从1985年以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已被视为检测肾功能得良好标志物,由于其不受许多生理病理因素得影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得其她标志物相比具有众多优越性。
cystatin C在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中也发挥着作用,有重要得临床意义。
一、肾功能评价与肾功能标志物临床评价肾脏疾病进展与严重程度,一般以肾功能为参考,肾功能一般以肾小球滤过率(GFR)反映。
它就是反映肾功能最重要得指标、GFR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肾小球得血浆量(定义为在单位时间内肾脏将若干容积血浆内得物质从体内清除,其单位一般为ml/min物质)。
它不能直接测定,必须借助某物质得肾清除率来反映。
根据GFR标志物来源,分外源性与内源性。
外源性标志物包括菊粉(inulin)、碘海醇(iohexol)、51Cr—EDTA、99mTc-DTPA等。
内源性标志物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β2—微球蛋白(β2-M)、β—痕迹蛋白(BTP)以及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
二、肾小球滤过率检测现状1、外源性标志物肾清除率测定方法被视为GFR评判得“金标准”;但存在许多不足、首先这些物质费用昂贵;其次同位素标记得物质涉及放射暴露问题;另外标本采集、实验操作烦琐;碘海醇测定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射线荧光光谱仪);加之受年龄、性别与体表面积得影响,尤其就是无法实现危急患者检测得及时性,从而限制其在临床得应用、2、内源性标志物就是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实验中最常用得指标、理想内源性标志物应具备:⑴稳定得生成率;⑵稳定得血浓度,不受其她病理变化得影响,不与蛋白结合;⑶肾小球自由滤过;⑷肾小管不分泌、不重吸收;⑸无肾外清除。
目前常用得指标为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但由于受许多肾外因素,如年龄、性别、身高、肌肉量、膳食结构、机体疾病状况、药物等,以及肾小管对肌酐得分泌等影响,使这些指标不能满足内源性标志物得要求。
胱抑素C检测的临床应用进展【摘要】血清胱抑素C(CysC)是一种低相对分子量蛋白质,因其与肾脏疾病关联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临床上逐步用以代替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它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能更为准确、可靠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新指标,CysC不仅在肾脏疾病方面而且在糖尿病、肝硬化、肿瘤、心脑血管、肾移植等其他疾病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具有很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临床应用肾脏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酸碱、水、电解质平衡、排泄代谢废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主要器官。
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价肾功能的主要指标,主要有内源性指标和外源性指标[1]。
外源性指标中的放射性核物质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及菊粉清除率实验在检测的过程中受到体表面积、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且缺乏即时性,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内源性指标尿素、肌酐及低相对分子量蛋白质在血液中的水平并不稳定,且会受到非肾性或肾性的相关因素干扰[2-3]。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众多研究者发现血清胱抑素C(CysC)是一种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其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在人体近曲小管被完全重吸收幷完全分解代谢,不再回到血液循环中,肾小管不分泌CysC,且在人体炎症反应的状态下,其生成速度和在血液中的浓度稳定,肾脏是CysC清除的唯一器官,血液中CysC的浓度主要由肾小球决定[4-5]。
CysC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优于血清肌酐和尿素,因此CysC是反映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变化更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6]。
CysC与肾脏疾病关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临床逐步用以替代血清肌酐监测的内源性指标。
通过研究发现,CysC的应用不仅在肾脏疾病方面,而且在糖尿病,肝硬化、肿瘤、心脏等其他疾病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就CysC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1CysC的生物学特性胱抑素C又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由1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微球蛋白,相对分子量13.3KD,等电点为9.3,由于胱抑素C的相对分子量较低,且等电点高,因而Cys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且在近曲小管内被完全分解代谢,其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和体液中,以恒定速率产生,不受胆红素、甘油三脂、炎性反应、溶血等因素的影响,且与人体的肌肉量、年龄、性别等无关联。
武威地区健康人群胱抑素C 参考区间的建立在早期肾功能损害中临床应用研究发表时间:2015-11-04T16:41:14.6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6期供稿作者:汤勇盛福德孔春晶[导读]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医院高血压、糖尿病肾损害是二病的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诊断、干预,对于高血压。
汤勇盛福德孔春晶(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医院 733000)【摘要】目的:调查武威地区血清胱抑素C(Cys—c)的水平,建立本实验室的正常参考范围。
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血清肌酐、尿素比较,在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应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486例健康受检者血清胱抑素C浓度;用SPSS14.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选取临床按高血压、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明确诊断患者100例,其中高血压53例,糖尿病47例,用于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结果:健康体检者血清Cys C浓度与年龄有关。
随着年龄增长,血清Cys C水平呈上升趋势, 大于60岁年龄组结果明显升高,1-40岁组为0.47-1.08 mg/L,40-60岁组为0.55-1.09 mg/L,60岁以上组为0.56-1.39 mg/L.糖尿病、高血压组的胱抑素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尿素氮、肌酐。
结论:实验室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测定胱抑素c的参考值范围。
血清胱抑素C检测可作为糖尿病、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准确、可靠临床检验指标。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参考范围;免疫透射比浊法: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242-01 高血压、糖尿病肾损害是二病的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诊断、干预,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胱抑素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蛋白质中的一种CysC, 是近年报道的最敏感的反映肾小球损伤的标志物之一,可早期反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变化[1],但在我院作为新开展项目,文献与厂家给定的参考值范围多有不一,同时考虑是否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其参考值范围的确立存在很多的争议[2],这对检验结果的解释及临床应用及推广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因素。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吴晓东;齐新;侯文广;刘玥【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心功能、心室重构的关系。
方法入选CHF患者75例为CHF组,按照NYHA分级分为NYHAⅡ、Ⅲ、Ⅳ级组;按照血清Cys C水平分组:Cys C>0.95 mg/L为Cys C水平升高组,Cys C≤0.95 mg/L者为Cys C正常组;按照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组:LVEF≥0.50为LVEF保留组,LVEF<0.50为非LVEF保留组;入选35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分别测定Cys C、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肌酐(Scr)、尿素(UREA)、心脏彩超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CHF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增高,其水平也随之升高;与Cys C正常组比,Cys C水平升高组NT-proBNP较高,而LVEF较低(均P<0.05);与非LVEF保留组比,LVEF保留组NT-proBNP、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左室质量指数(LVMI)、Cys C较低(均P<0.05);Cys C与年龄、NT-proBNP、LVEF、LVEDD、Scr、UREA相关(r分别为0.411、0.658、-0.465、0.310、0.552、0.486,P<0.01)。
结论血清Cys C可用于评估早期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与心室重构相关。
%Objective To explore serum Cystain C (Cys C) level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patient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ardiac function and ventricular remodeling. Methods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n=75) and healthy adult (n=35)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NYHA classification,CHF patients is divided into N YHA Ⅱ, NYHAⅢandNYHAⅣ;CHF patients can also be divided into 2 groups base on their level of serum Cys C:Cys C>0.95 mg/L is defined as elevated serum Cys C group,serum Cys C≤0.95 mg/L is defined as normal serum Cys C group;According to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CHF patients can also be divided into 2 groups:LVEF≥0.50 is defined as ejection fraction re⁃served group, LVEF<0.50 is defined as the ejection fraction reduced group. Cys C, N 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serumcreatinine(Scr),UREA and Echocardiography were analyzed in all group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as studied. Results Serum Cys C level in CHF patients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healthy controls, and it increased with NYHA heart function classification;compared with normal Cys C group,Cys C elevated group presented higher NT-proBNP level but lower eGFR and LVEF (P<0.05);compared with ejection fraction reduced group, ejection fraction reserved group demonstrated lower NT-proBNP, LVEDD, LVMI and Cys C levels (all P<0.05);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Cys C is correlated with age, NT-proBNP, LVEF, LVEDD, Scr and UREA (r=0.411, 0.658, 0.465, 0.310, 0.552, 0.486, P<0.01). Conclusion Serum Cys C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cardiac function of heart failure, and is associated with ventricular remodeling.【期刊名称】《天津医药》【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4页(P1162-1165)【关键词】心力衰竭;心室重构;胱抑素C;心肾综合征;N末端B型利钠肽原【作者】吴晓东;齐新;侯文广;刘玥【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邮编300070; 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尽管医疗水平不断提高,CHF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仍逐年升高[1]。